中国非营利组织管理

中国非营利组织管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水金 著
图书标签:
  • 非营利组织
  • NPO
  • 社会组织
  • 管理学
  • 公益
  • 慈善
  • 中国公益
  • 组织发展
  • 社会创新
  • 非营利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5626388
版次:1
商品编码:1185270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14
字数:53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是站在中国的立场上开发的一本非营利组织管理学教材,不仅继承与吸收了以往非营利组织教材的优点,而且结合中国国情吸收了中国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新理论研究成果及实践材料,并对中国非营利组织的概念、发展历程、理论基础、内部治理、外部关系、领导和决策、战略管理、募捐管理、志愿者管理、营销管理等进行了深入阐述,特别是创新性地增设了中国非营利组织与政党的关系、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责任与伦理、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国际参与等新章节,从而形成了中国非营利组织管理的完整知识体系。

作者简介

  李水金,男,江西安福人,行政管理博士,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负责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11—201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修一年。在《中国行政管理》、《国家行政学院学报》、《改革》、《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多篇论文被SCI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出版《中国公民话语权研究》等多部著作。主要研究领域:全球化与政府效率、政府改革、非营利组织管理、社会治理。

目录

第一章
中国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1
第一节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内涵/2
第二节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特征/6
第三节非营利组织的使命、宗旨和愿景/9
第四节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分类/14
第五节中国非营利组织的活动领域/17
第六节非营利组织的功能/20
综合案例:怒江工程背后的NGO/23
第二章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历程27
第一节中国传统社会中的非营利组织/28
第二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35
第三节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原动力/44
第四节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体制/53
综合案例: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五十年历程/59
第三章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理论基础/69
第一节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70
第二节公民社会与社会资本理论/73
第三节市场、政府、契约失灵理论/79
第四节治理与善治理论/83
第五节国家、市场、志愿部门相互依赖理论/87
第六节非营利组织的产权理论/89
综合案例:深圳深化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改革/90
第四章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治理/95
第一节非营利组织内部治理的内涵/96
第二节非营利组织内部治理的组织结构/98
第三节非营利组织内部治理的组织机制/105
第四节非营利组织内部治理的模式/110
综合案例:中国NGO的困惑/111
第五章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外部关系/117
第一节非营利组织与政党的关系/118
第二节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127
第三节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的关系/144
综合案例:基层政府职能转移,上海NGO治理社区/154
第六章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领导与决策/159
第一节非营利组织领导概论/160
第二节非营利组织领导理论及领导方式/166
第三节非营利组织领导技能与领导效率/174
第四节非营利组织的决策/187
综合案例:“自然之友”的十年发展之路/196
第七章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管理/205
第一节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的概念/206
第二节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管理过程/210
第三节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环境/213
第四节非营利组织的战略工具/225
第五节非营利组织的战略选择/229
综合案例: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236
第八章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人力资源与志愿者管理/243
第一节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244
第二节志愿者及其管理/251
第三节志愿服务与志愿精神/268
综合案例: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行动计划/277
第九章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募捐管理/287
第一节非营利组织募捐概述/288
第二节非营利组织募捐的基本模式/294
第三节非营利组织募捐的方式与途径/299
第四节非营利组织募捐机制的完善/310
综合案例:郭美美事件与中国红十字会危机/314
第十章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营销管理/319
第一节非营利组织营销概述/320
第二节非营利组织的营销定位/325
第三节非营利组织的营销策略/332
第四节非营利组织的公共关系/341
综合案例:“壹基金”的营销策略/348
第十一章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项目管理/355
第一节中国非营利组织项目管理的内涵/356
第二节非营利组织项目管理的程序/361
第三节非营利组织项目管理的方式/367
第四节非营利组织项目管理的品牌塑造/371
综合案例:“希望工程”的品牌之路/375
第十二章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379
第一节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概况/380
第二节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382
第三节非营利组织收入管理/388
第四节非营利组织支出管理/393
第五节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399
综合案例:上海屋里厢社区服务中心的财务管理观察/405
第十三章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伦理与责任/411
第一节非营利组织的伦理建设/412
第二节非营利组织的问责/418
第三节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建设/427
第四节非法社会组织的治理/433
综合案例:“中国母亲”胡曼莉事件/437
第十四章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国际参与/445
第一节非营利组织国际参与的兴起和意义/446
第二节非营利组织国际参与的领域与形式/453
第三节中国非营利组织国际参与的现状及问题/459
第四节非营利组织国际参与的策略与途径/464
综合案例: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的国际化之路/468
第十五章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评估/471
第一节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的概念及类型/472
第二节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的理论基础/476
第三节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的内容框架与指标体系/481
第四节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的原则、程序和方法/491
第五节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结果的运用/498
综合案例:以社会组织等级评估促进行业协会全面建设/500
参考文献 / 505
后记 / 513

前言/序言


《中国非营利组织管理》一书,旨在深入探讨中国非营利组织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的运作机制、发展挑战与创新路径。本书并非对某一特定非营利组织案例的流水账式记录,也不是空泛的理论推演,而是立足于中国本土的社会、经济和法律环境,系统性地梳理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要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建议。 第一部分:非营利组织的起源与在中国的发展 在本书的第一部分,我们将回溯非营利组织的全球发展脉络,理解其作为社会第三部门的独特价值和功能。重点在于分析非营利组织在中国大陆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如何从萌芽走向蓬勃发展,以及在此过程中所经历的政策变迁、社会需求演变和公众认知变化。我们不会局限于宏观的叙事,而是会深入考察不同类型非营利组织(如慈善组织、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在中国早期发展中的特点和面临的共性问题。例如,我们会探讨早期非营利组织如何在资源匮乏、政策不确定性高的环境下,通过志愿者的热情和有限的资金,逐步搭建起服务体系,填补政府和市场的空白。同时,也会分析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或倡议,是如何推动中国非营利组织事业的发展,并引发社会各界对其作用的思考。 第二部分: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关键管理维度 本书的核心内容集中在第二部分,我们将对非营利组织管理进行多维度、细致的剖析。 组织战略与愿景规划: 这一章节将聚焦于非营利组织如何制定清晰、可行的战略目标。我们将探讨战略的制定不仅仅是简单的愿望清单,而是需要基于对外部环境(政策、经济、社会趋势、竞争对手)和内部能力(资源、人才、技术)的深入分析。例如,一家关注儿童教育的非营利组织,其战略可能需要考虑国家教育政策的变化、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新技术的应用(如在线教育平台)以及与其他教育机构的合作与竞争。我们将提供分析工具和框架,帮助读者理解如何进行SWOT分析、PESTEL分析,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书中将避免提出“万能战略”,而是强调战略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以及如何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进行有效的战略调整。 治理结构与决策机制: 良好的治理是基石。本部分将详细阐述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监事会以及管理层之间的权责划分、沟通协调和相互制约。我们会深入分析在中国法律框架下,不同类型非营利组织在治理结构上的差异和共性要求。例如,我们会讨论理事会如何履行其信托责任,如何有效地进行决策,以及如何确保决策的透明度和合规性。同时,我们也会探讨如何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防范风险,确保组织的健康运行。关于决策机制,本书将重点分析如何平衡不同利益相关者(服务对象、捐赠人、志愿者、员工、政府部门)的诉求,以及如何建立科学的议事规则和信息反馈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 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离不开专业、敬业的人才。本章将系统性地探讨非营利组织在人员招聘、培训、激励、绩效评估和保留等方面的挑战与策略。与营利性组织不同,非营利组织在薪酬福利方面可能不具有压倒性优势,因此,我们将重点研究如何通过建立积极的企业文化、提供成长机会、赋予工作意义感和成就感等方式,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书中会涉及如何设计有效的志愿者管理体系,如何激励和培养全职员工,以及如何构建多元化的团队,以适应不同岗位的需求。我们也会探讨非营利组织在处理员工职业倦怠、心理健康以及建立公平公正的绩效评估体系方面的实践经验。 财务管理与募资策略: 财务的可持续性是非营利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本部分将深入剖析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原则,包括预算编制、会计核算、财务报告、审计以及内部控制。我们将强调财务透明度和问责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公开透明的财务信息,赢得捐赠人和公众的信任。在募资策略方面,本书将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捐款模式,而是会全面介绍多元化的募资渠道,包括个人捐赠、企业合作、基金会资助、政府购买服务、众筹、慈善信托以及资产增值等。我们将分析不同募资方式的特点、适用场景以及操作技巧,并强调建立长期、稳定的捐赠人关系的重要性。本书会提供案例分析,展示成功的募资活动是如何通过精细化运营和有效的沟通来实现的。 项目管理与服务创新: 非营利组织的使命通过具体项目得以实现。本章将聚焦于非营利组织的项目生命周期管理,从项目的设计、立项、实施、监测、评估到结项。我们将强调如何根据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设计出有针对性、有影响力的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分配资源、管理风险、协调团队。对于监测与评估,本书将介绍不同的评估方法和工具,以衡量项目的产出(output)、成果(outcome)和影响(impact),并强调评估结果反馈到项目改进和未来战略制定的重要性。此外,我们将关注服务创新,探讨非营利组织如何运用新技术、新理念,开发出更具前瞻性和有效性的服务模式,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问题。 市场营销与传播: 即使是非营利组织,也需要有效的沟通策略来提升公众认知、吸引支持和扩大影响力。本章将探讨非营利组织如何进行品牌建设、公众宣传和媒体关系管理。我们将分析如何识别目标受众,制定个性化的传播信息,并选择合适的传播渠道(如社交媒体、传统媒体、官网、线下活动)。书中会强调故事叙述的力量,以及如何通过感人的故事和真实的案例,引发公众的情感共鸣,激发其参与和支持。我们也会探讨如何利用数字营销手段,提升组织的可见度和互动性。 法律法规与政策环境: 中国的非营利组织发展深受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的影响。本部分将梳理中国现行的与非营利组织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民法典》等,并解析其对非营利组织注册、运营、募资、税收等方面的具体规定。我们将关注政策的动态变化,分析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引导、规范和支持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如何影响非营利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本书会提供实践性的建议,帮助非营利组织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避法律风险,并积极利用政策红利。 第三部分:中国非营利组织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在第三部分,我们将聚焦于中国非营利组织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挑战分析: 我们将深入分析非营利组织在募资难、人才短缺、能力建设不足、公信力有待提升、政策不确定性、社会认知偏差等方面的具体表现。例如,募资难不仅是资金不足的问题,也可能源于缺乏有效的募资策略、与捐赠人沟通不足、或者公众对慈善的信任度受到负面事件的影响。人才短缺可能体现在专业管理人才的稀缺,以及志愿者的有效管理和激励机制不完善。 应对策略与创新实践: 针对上述挑战,本书将提出一系列可行的应对策略。这包括如何构建更可持续的募资模式,如何加强与企业、政府的合作,如何提升组织的专业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数据驱动,提高服务效率和效果。我们将重点探讨社会创新、社会影响力投资等新兴模式,以及它们在中国非营利组织领域的应用前景。 未来发展趋势: 本部分将展望中国非营利组织的未来发展趋势。这可能包括更加多元化的组织形态、更加专业化的服务供给、更加广泛的社会参与、以及更加深入的国际合作。我们也将探讨非营利组织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应对重大社会挑战(如老龄化、环境保护、公共卫生)等方面将扮演的角色。 《中国非营利组织管理》一书,旨在为非营利组织的从业者、管理者、研究者以及所有关心社会发展的人士,提供一个全面、深入、实用的学习平台。本书的写作风格力求严谨而不失可读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案例分析具体而富有启发性,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现状,掌握有效的管理方法,共同推动中国非营利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相信,通过对这些关键管理维度的深入探索,读者将能够提升其所在组织的运营效率、管理水平和影响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其社会使命。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社会创新领域充满兴趣,而这本书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它不仅仅是在讨论“中国非营利组织管理”这五个字,更是在深入剖析这些组织如何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者。我原本以为非营利组织的运营模式都大同小异,但作者通过对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非营利组织进行细致的比较分析,让我看到了它们在管理上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书中对“品牌建设”的探讨,让我意识到,一个成功的非营利组织,不仅仅是提供服务,更需要塑造自己的社会形象,传递自己的核心价值,从而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让我尤其惊喜的是,作者在讨论“法律法规与政策环境”时,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罗列条文,而是深入分析了这些政策对非营利组织管理的影响,以及组织如何在这种环境下进行合规运营和争取政策支持。我之前对非营利组织的认知相对模糊,这本书则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地图,让我能够理解它们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在管理上面临的挑战。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他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生动的故事来阐述管理原则,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感受到温暖。

评分

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不仅仅是在讲述“如何管理”非营利组织,更是在探讨“为什么管理”以及“管理什么”。我原本以为非营利组织就应该纯粹地奉献,但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让我看到了“效率”和“效果”对于非营利组织同样至关重要。书中对“募资策略”的分析,让我看到了非营利组织不仅仅依赖于传统的慈善捐款,更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融资渠道,甚至是商业模式的借鉴,来获得持续的资金支持。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谈到“人力资源管理”时,并没有仅仅关注薪酬福利,而是强调了如何激发员工的使命感和归属感,如何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团队文化,这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而且,书中对“项目评估”部分的论述,让我认识到,非营利组织的社会价值,需要用数据说话,需要通过科学的评估体系来证明其有效性和影响力,这对于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公众支持至关重要。我之前对非营利组织的了解仅限于其表面的公益活动,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它们背后默默付出的努力,以及在管理层面的精耕细作。作者的文笔非常细腻,他能够将复杂的管理问题拆解成易于理解的逻辑,并且通过精选的案例,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非营利组织在实际运营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评分

我抱着学习如何让社会企业更具可持续性的心态去翻阅这本书,结果发现它在“中国非营利组织管理”这个主题下,提供了一些我从未设想过的观察角度。我之前总觉得非营利组织就是“锦上添花”,而这本书则让我看到它们在“雪中送炭”的同时,也需要建立起强大的“造血”能力。作者在探讨战略规划时,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设定目标,而是深入挖掘了非营利组织如何进行市场定位、如何在竞争激烈的资源争取中脱颖而出,以及如何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来拓展影响力。让我特别受触动的是,书中对“治理结构”的阐述,它不仅仅是关于理事会的组成和运作,更是关于如何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权力制衡和决策机制,以确保组织的长期健康发展。我之前以为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更多是“人情”驱动,但这本书强调了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尊重个体价值的同时,通过规范化的流程来提升整体效率。它让我意识到,一个优秀的非营利组织,其内部管理一定是扎实且富有远见的。而且,作者在分析风险管理时,并没有回避那些可能导致组织陷入困境的潜在因素,而是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这对于我这类想要规避风险的创业者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直接有力,少了一些理论的空泛,多了一些实践的智慧,让我觉得它是一本非常有“干货”的书籍。

评分

在我眼中,“中国非营利组织管理”不仅仅是一个学术研究的领域,更是一个充满实践智慧的宝库。这本书的内容,远远超出了我对这个主题的初步设想。它让我看到了非营利组织在“公益”的光环背后,所需要的精细化管理和战略性眼光。我原本以为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就等同于“省钱”,但作者通过对“成本效益分析”和“财务审计”的详细阐述,让我明白了如何在有限的预算下,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并且保持组织的财务健康。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志愿者管理”的论述,它不仅仅是招募和分配任务,更重要的是如何培养志愿者的归属感,如何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让他们成为组织最宝贵的财富。我之前对非营利组织的了解,大多局限于其对外提供的服务,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它们内部管理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严谨而又富有启发性,他能够将复杂的管理理论,用清晰的逻辑和丰富的案例呈现出来,让我觉得每一次翻阅都能获得新的感悟。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非营利组织运营的窗口,让我们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它们的社会价值和管理挑战。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其实就预示了它所能触及的范围,但真正让我惊喜的是它在解读“非营利组织管理”这个概念时所展现出的多维度视角。我一直以为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就仅仅是组织内部的流程规范和人员调配,但作者通过深入浅出的案例分析,让我认识到,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艺术远不止于此。它涉及到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最大化地实现社会价值;如何在高压的公众监督下,保持组织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如何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保持组织的创新力和适应性。书中对不同类型非营利组织(如慈善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的运营模式进行了细致的剖析,让我看到了它们各自独特的管理挑战和解决之道。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将管理仅仅局限于“控制”和“执行”,而是强调了“赋能”和“协同”的重要性,这对于我们理解非营利组织的社会责任和内在驱动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我原本以为这本书会比较枯燥,但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生动,他善于运用故事和比喻,将抽象的管理理论具象化,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既能获得理论上的启发,又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利益相关者沟通”部分的论述,它让我意识到,一个成功的非营利组织,绝不仅仅是服务于其受益者,更是需要与捐赠者、志愿者、政府部门、媒体乃至整个社会建立起良性互动和信任关系。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宏观的框架,让我们能够系统地理解非营利组织在现代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有效地去管理它们,从而让更多的社会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