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的100个故事

诸子百家的100个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谭虎,苏焕宁 著
图书标签:
  • 诸子百家
  • 先秦
  • 历史故事
  • 传统文化
  • 国学
  • 哲学
  • 思想
  • 文化
  • 故事
  • 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ISBN:9787555232445
版次:1
商品编码:1185412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1-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187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彪炳千古、脍炙人口的国学故事救亡图存、纵横捭阖的先贤智慧

内容简介

  本书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述孔子、孟子、墨子、老子、庄子、列子等许多不为人知的小故事、轶闻趣事以及思想主张,展示先贤们平凡的一面,探究他们为何不平凡。在这里,青少年们可以学到幸福之道、成功之道、孝敬之道、为人处世之道、教书育人之道等等,是青少年必读之经典。

内页插图

目录

1.绝不姑且的曾子 / 1
2.重耳的坚守 / 3
3.杜蒉劝酒 / 5
4.孔子的慨叹 / 7
5.不忍杀牛的齐宣王 / 9
6.齐宣王的坦诚 / 12
7.孟子的谎话 / 14
8.懂得权变的孟子 / 16
9.劳心者与劳力者 / 18
10.有关“礼”的诡辩 / 21
11.“白马非马” / 23
12.止楚攻宋 / 25
13.“大义”与“小义” / 27
14.能言善辩的墨子 / 29
15.孟胜殉城 / 31
16.严师墨子 / 33
17.墨子的君子观 / 35
18.墨子施教 / 37
19.智谋过人的吴起 / 39
20.破敌制胜的关键 / 41
21.荀子论学习 / 43
22.孔子判案 / 45
23.选才的标准 / 47
24.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 49
25.杞人忧天 / 51
26.知人善任 / 53
27.博学的程子 / 55
28.心诚则灵 / 57
29.成功的道术 / 59
30.失败的相面者 / 62
31.低调做人 / 64
32.斗鸡有术,劝君有方 / 66
33.列子说梦 / 68
34.孔子的无奈 / 70
35.墨子质疑儒家 / 73
36.有用与无用 / 75
37.列子谈学习 / 77
38.无私的变法者 / 79
39.列子论成败 / 81
40.管鲍之交 / 83
41.生命的感悟 / 85
42.杨朱的达观 / 87
43.子产的烦恼 / 90
44.管仲谈养生 / 92
45.治内贵己 / 94
46.孟母择邻 / 96
47.因人施教 / 98
48.歧路亡羊 / 100
49.孙膑智擒庞涓 / 102
50.孙膑的用兵之道 / 105
51.秦国改革的先行者——公孙鞅 / 107
52.颜率巧言保九鼎 / 110
53.苏秦的智慧 / 112
54.张仪说秦王 / 115
55.辩倒张仪的人 / 119
56.翻云覆雨的张仪 / 121
57.欲擒故纵的高手 / 124
58.范雎的智谋与口才 / 126
59.善于抓住机会的蔡泽 / 129
60.聪明的范雎 / 133
61.甘茂的远见 / 135
62.吕不韦最好的一桩生意 / 138
63.足智多谋的少年甘罗 / 140
64.司空马的遗恨 / 142
65.以珍宝换和平 / 145
66.善谏救主 / 147
67.明辨是非 / 149
68.苏秦与张仪的交锋 / 151
69.见招拆招 / 153
70.左右逢源 / 156
71.孟尝君二三事 / 159
72.千金买义 / 162
73.一封信拿下一座城 / 165
74.让人仰慕的高士 / 168
75.睿智的貂勃 / 172
76.何为忠臣 / 174
77.慎子的三途同归 / 177
78.美人的请求 / 180
79.庄辛巧谏楚襄王 / 182
80.王后之争,相国得利 / 184
81.称王的周折 / 186
82.苏代的谋略 / 188
83.单襄公的预言 / 190
84.做自由的人 / 192
85.敬姜训子 / 194
86.重义守礼 / 196
87.庄子说“圣人” / 198
88.庄子谈认知 / 201
89.庄子批孔子 / 203
90.失德的战争 / 207
91.勾践灭吴 / 209
92.敢与君王抬杠的人 / 212
93.老师的教诲 / 215
94.真正的快乐 / 217
95.孟子说仁政 / 219
96.唐雎不辱使命 / 221
97.宋玉说风 / 223
98.孔子的志向 / 225
99.绝世独立者 / 227
100.庄子的感伤 / 229

精彩书摘

  绝不姑且的曾子
  曾子,名参,字子舆,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鲁国南武城人。他十六岁拜孔子为师,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曾子一生积极实践和推行以仁孝为核心的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的思想道德给养。
  曾子是儒家正统思想的正宗传人,他把孔子的思想和学问传授给弟子,又将孔子的言行整理成《论语》,上承孔子之道,下开思孟学派,对孔子的思想一以贯之。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乃至中华文化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
  鲁悼公三十二年,曾子辞世,终年七十岁。曾姓后裔把曾参作为自己的开宗祖先。
  曾子作为学者,其《大学》广为人知;作为父亲,他的言传身教更是值得称赞和肯定。据传有一个“曾子烹猪”的故事,表现了曾子的家庭教育理念。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出门,他们的儿子吵闹不停,啼哭不止。
  曾子的妻子哄他说:“别哭,妈妈回家后把猪杀了给你吃。”儿子果然不哭了。
  曾子的妻子办完事回来,曾子就准备杀猪。他妻子说:“别杀呀,我和儿子开玩笑的。”
  曾子说:“这种事怎么能开玩笑?你只要骗孩子一次,以后他就不可能再相信你了。这可不是教育的好方法。”于是曾子就把猪杀了。
  后来曾子病倒在床上,病情相当严重。乐正子春坐在床下,长子曾元、次子曾申坐在脚旁,童仆坐在墙角,手拿着烛火。
  童仆说:“席子花纹华丽光洁,那是大夫用的席子吧?”
  乐正子春说:“住口!”
  曾子听到童仆的话,突然惊醒过来说:“啊!”
  童仆又说道:“席子花纹华丽光洁,那是大夫用的席子吧?”
  曾子说:“是的,这是季孙送给我的,我没有力气换掉它。曾元啊,扶我起来,把席子换掉!”
  曾元说:“您老人家的病已很危急了,不能移动,席子到天亮再让我来换掉吧。”
  曾子说:“你爱我不如童仆。君子爱人是用德行,小人爱人是姑息迁就。我现在还要求什么呢?我只盼望死得合于正礼罢了。”
  于是大家扶起曾子,换了席子,再把他扶回到床上,还没有放安稳,曾子就去世了。
  小启示
  曾子换席子的做法不可效仿,但他的精神却是可借鉴的。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否则便不会有说服力。做人的严谨应当体现在遵守规则之上,尤其是细小的事,更能看出真精神。
  精神源于信念,信念是对自己所确认的价值和意义的执着追求。没有信念做支撑,可能凭兴之所至地做一些事,却不可能始终如一,不可能在大大小小的事上都表现出完全的一致性。蝇营狗苟的人,是不可能理解这一点的。
  重耳的坚守
  晋献公是晋武公之子,春秋时期的晋国君主,在位二十六年。
  晋献公在位时打败了骊戎,骊戎求和,将骊姬与其妹少姬献给晋献公。骊姬深得晋献公的宠爱,获立夫人,并为晋献公生下儿子奚齐。
  晋献公有意废掉太子申生,就说:“曲沃是我先祖宗庙所在的地方,而蒲邑靠近秦国,屈邑靠近翟国,如果不派儿子们镇守那里,我放心不下。”于是派太子申生住在曲沃,公子重耳住在蒲邑,公子夷吾住在屈邑。晋献公与骊姬的儿子奚齐住在绛都。
  晋国人据此推知太子申生将不会继位。太子申生的母亲是齐桓公之女,名叫齐姜,很早就去世了。申生的同母妹妹是秦穆公的夫人。重耳的母亲,是翟国狐氏的女儿。夷吾的母亲,是重耳母亲的妹妹。
  晋献公有八个儿子,其中太子申生、重耳、夷吾都很贤德。当晋献公得到骊姬之后,晋献公就疏远了这三个儿子。
  后来由于骊姬的阴谋,太子申生被逼自杀,重耳和夷吾都逃亡他国。
  晋献公死后,秦穆公派使者向流亡在秦国的公子重耳吊唁,并且说:“我听说,亡国常在这种时候,得到国家也常在这时。虽然你现在处在忧伤服丧期间,但失位流亡不宜太久,不可失去谋取君位的时机。请你好好考虑一下!”
  重耳把这些话告诉了舅犯(狐偃)。舅犯说道:“你要拒绝他的劝告!流亡在外的人没有什么可宝贵的东西,只有把以仁爱对待亲人当作宝物。父亲去世是怎样的事啊?利用这种机会来图利,天下谁能为你辩解?你还是拒绝了吧!”
  于是公子重耳答复来使说:“贵国国君太仁惠了,派人来为我这个出亡之臣吊唁。我出亡在外,父亲去世了,因此不能到灵位去哭泣,表达心中的悲哀,使贵国国君为我担忧。父亲去世是怎样的事啊?我怎敢有别的念头,有辱于国君待我的厚义呢?”
  重耳只是跪下叩头并不拜谢,哭着站起来,起来之后也不与宾客私下交谈。
  使者子显向秦穆公报告了这些情况,穆公说:“仁义呀,公子重耳!他只跪下叩头而不行拜礼,这是不以继承君位者自居,所以不行拜礼。哭着起立,是表示敬爱父亲。起身后不与宾客私下交谈,是不贪求私利。”
  小启示
  面对权力的诱惑而不动心,流亡在国外而不妄称君主接班人,重耳确实堪当大任。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君子,不搞阴谋诡计,凡事讲究礼仪,讲究名正言顺,在当时是很体面的。而靠耍手腕、搞小动作、僭越名分而取得不应属于自己的名誉、地位、财富,是为人不齿的。公子重耳之所以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与他对礼的坚守是分不开的。
  杜蒉劝酒
  春秋晋平公时,晋国大夫知罃(知悼子)死了,还没有下葬,晋平公却喝起酒来,并让师旷和李调作陪,敲钟击鼓奏乐。
  宰夫杜蒉从外面进来,听见钟鼓声,问道:“国君在哪里?”
  有人回答说:“在后官。”
  杜蒉进入后宫,沿阶而上。见到了师旷和李调,他倒了一杯酒,敬师旷说:“师旷,把这杯酒喝了!”
  他又倒了一杯酒,敬李调说:“李调,把这杯酒喝下去!”
  他又倒了一杯酒,在堂上面朝北坐着喝了。接着,他走下台阶,快步走出后宫。
  晋平公叫他进宫来,说道:“杜蒉,刚才你也许想要开导我,所以我没有同你说话。你为什么让师旷喝酒呢?”
  杜蒉回答道:“按照礼法,在甲子日和乙卯日不奏乐(据说夏朝的桀王逃亡在山西安邑县,后死于乙卯日;商朝的纣王在甲子日自焚而死。后代君王引以为戒,以子卯日为‘疾日’,不演奏乐曲)。知悼子的灵柩还在堂上,这时候演奏乐曲,比逢上甲子、乙卯日还要严重。师旷是掌乐的太师,却不把这种礼法告诉国君,所以罚他喝酒。”
  晋平公问:“你为什么让李调喝酒呢?”
  杜蒉回答:“李调是国君的近臣。为了吃喝,竟忘了国君的忧患,所以也罚他喝一杯。”
  平公又问:“那你自己为什么要喝酒呢?”
  杜蒉回答:“我掌管膳食,没有尽到提供刀、匙的职责,却胆敢参与防止违礼的事,所以罚自己喝一杯。”
  平公说:“我也有过失,倒杯酒来罚我喝。”
  杜蒉洗过酒杯,倒上酒举起献上。晋平公对侍者说:“即使我死了,也一定不要废止举杯献酒的礼仪!”
  直到如今,凡是向国君和宾客献酒,就要举起酒杯,这叫作“杜举”。
  小启示
  杜蒉进谏,如果当时直接指出平公的不是,平公未必能接受。于是在罚酒三杯之后,即快步走出,引起平公的好奇;待平公主动问及,他才说出缘由,平公也就自知,不得不接受劝谏。杜蒉可说是个善于提意见的人。
  杜蒉以独特的方式来劝诫国君,使之知错能改,用心可谓良苦。诤言直谏固然可嘉,但未必都会取得好效果。春秋的士人们在这上面煞费苦心,既体现了他们的智慧,又体现了对君主的忠诚。
  ……


《先贤智慧:中国古代思想精华》 这本书并非旨在照搬古籍,而是以一种更为亲切、生动的方式,带领读者走进中国古代思想的辉煌殿堂。在这里,我们聚焦的不是枯燥的条条框框,而是那些闪耀着人性光辉、洞察世事哲理的真挚故事。我们将穿越时空的迷雾,去聆听孔子与弟子的温情对话,感受老子“道法自然”的宁静与超脱,品味孟子“仁者无敌”的豪情壮志,惊叹墨子“兼爱非攻”的理想光芒。 我们不会沉溺于繁复的学术考证,而是着眼于先贤们的生活片段、思想碰撞以及那些能够触动人心的处事之道。每一位先贤,都不仅仅是一个遥远的名字,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悲有喜的个体。他们的言行举止,他们的困惑与顿悟,都化作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比如,你会看到孔子如何耐心教导顽劣的弟子,如何在颠沛流离中依然坚守理想;你会体会到老子是如何在隐居中悟透宇宙的奥秘,并将其化为简练而深刻的箴言;你也会跟随孟子,去理解为何“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念在当时如此振聋发聩;而墨子那“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奉献精神,又是如何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追随者。 这本书将带你走近其他同样璀璨的星辰:鬼谷子那纵横捭阖的谋略,孙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智慧,庄子“逍遥游”的奇幻想象与对自由的深刻追求,韩非子“以法治国”的冷峻理性……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一扇窗,让你窥见一个时代的思想脉络,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如何穿越千年,依然能够启发我们对当下生活的思考。 我们相信,思想的魅力在于其普适性与生命力。因此,本书的故事并非束之高阁的理论,而是那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它们关乎如何为人处世,如何认识自我,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在纷繁复杂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力量。你或许会在某个故事中看到自己当下的困境,并在先贤的智慧中找到解决之道;你或许会在某个故事中被深深打动,从而对某个道理产生全新的理解。 本书的语言力求平实而富有文采,既保留了古籍的韵味,又避免了晦涩难懂的生僻字句。我们希望每一位读者,无论是否曾接触过古代思想,都能轻松地沉浸其中,并在轻松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吸收先贤的智慧精髓。 我们不会在书中罗列百家姓氏,而是精选那些最具代表性、影响最深远的思想流派,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展现其独特的思想魅力。每一篇故事,都如同一次心灵的对话,一次智慧的启迪。阅读这本书,就像与一位位睿智的长者促膝长谈,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历程和思想洞见,为我们描绘出了一条条通往深刻理解与人生智慧的道路。 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古代思想的书,更是一次关于如何更好地生活的探索。它将帮助你拨开迷雾,看清事物本质,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从中汲取面对人生挑战的勇气与智慧。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故事,你能够感受到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并将其中的光辉融入你的生活,让你的生命因此更加丰富,更加有力量。 这本书,是献给所有对智慧生活充满向往的你。它将带你走进一个充满思想光芒的世界,在那里,你不仅能认识伟大的先贤,更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用户评价

评分

天呐,我最近真的沉迷于这本书了!《诸子百家的100个故事》,光听名字就觉得很有分量,但拿到手之后才发现,这哪里是枯燥的历史读物,简直是一场穿越千年的思想盛宴!我本来对诸子百家了解不多,只知道孔子、老子这些名字,以为会是那种需要啃很多大部头才能理解的学问。结果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它以讲故事的方式,把那些原本抽象深刻的哲学思想,变得生动有趣,仿佛亲眼目睹了当年那些智慧的闪光。 我特别喜欢书里对每个故事的选取和编排。它不是简单地罗列人物和观点,而是精心挑选了能展现人物思想精髓、充满戏剧性或启发性的故事。比如,书中关于墨子的故事,不仅仅是讲了他的“兼爱非攻”理论,还描绘了他如何身体力行,带领弟子们去救助被围困的城池,那种不怕牺牲、为民请命的精神,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还有关于庄子的“鲲鹏展翅”和“庖丁解牛”,这些耳熟能详的寓言,在书中被赋予了更深的解读,让我不仅看到了想象力的奇妙,更体会到了顺应自然、游刃有余的生活智慧。 最让我惊喜的是,作者的语言非常流畅,一点都不生硬。很多时候,我读着读着就忘记了这是一本讲哲学的书,而是完全投入到那个故事的情境中,仿佛和书中人物一同经历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思想碰撞。比如,书中关于孟子“恻隐之心”的阐述,不是干巴巴地论证,而是通过一个小孩掉进井里的场景,细腻地描绘了人类内心最原始的善意,让我忍不住反思自己日常生活中是否也常常忽略了这种宝贵的品质。 而且,这本书的篇幅也恰到好处。每一则故事都很短小精悍,不会让人感到负担,但又信息量十足,读完一则,往往能引发我更深入的思考。我经常在睡前读上几则,感觉整个人的精神境界都被悄悄地提升了。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看待问题的方式,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人情世故,甚至在处理一些生活中的小烦恼时,也能从中找到一些古老的智慧启示。 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更是一种心灵的滋养。它让我看到了中华文明深厚的底蕴,也让我认识到,那些流传了千年的智慧,在今天依然闪耀着光芒,依然是我们为人处世、认识世界的宝贵财富。我强烈推荐给任何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或者想要提升自己思想境界的朋友。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并且每次阅读都会有新收获的佳作。

评分

在我翻开《诸子百家的100个故事》这本书之前,我对诸子百家的印象,大概就是一些古老、晦涩、难以理解的文字。但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以最平易近人的方式,带我走进了一个充满智慧的古代世界,让我看到了那些曾经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思想,在今天依然能够照亮我们的生活。 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的故事性非常强。作者并没有用枯燥的理论讲解,而是巧妙地将一个个思想家的故事,讲得有血有肉,引人入胜。我读到关于“法家”的故事时,作者通过描绘商鞅变法时的种种阻力与挑战,让我深刻地理解了改革的艰难,以及法家思想的严肃和有效性。这种将理论融入故事的方式,让我一点都不觉得枯燥,反而越读越有味道。 而且,作者对于人物的刻画非常立体。他不仅仅是介绍他们的思想,更是在展现他们的性格、他们的经历,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我仿佛看到了孔子为了推广仁政而四处奔走,也看到了庄子为了追求精神自由而“不为物役”。这些生动的人物形象,让我对他们的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他们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这本书的结构也设计得非常精巧。它并不是简单地按照时间顺序或者学派来划分,而是根据故事的内在逻辑和主题的关联性来编排,使得整本书读起来流畅自然,引人入胜。有时候,一个故事的结尾,会巧妙地引出下一个故事,让人不禁好奇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种“钩子”式的叙事,让我在不知不觉中,一口气读完很多篇。 最让我感到受益匪浅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传播知识,更是在传递一种思考方式。它鼓励我去独立思考,去质疑,去探索。它让我明白,那些古老的智慧,并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能够指导我们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方向,如何更好地认识自己,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我敢说,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思维的升华。 总而言之,《诸子百家的100个故事》这本书,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拓展了我的知识视野,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让我能够从更深层次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中国古代智慧感兴趣,或者想要拓展思维的朋友们。

评分

当我拿到《诸子百家的100个故事》这本书时,我内心是充满期待的。毕竟,“诸子百家”这四个字,自带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而“100个故事”,则暗示了它将以一种更加易于接受的方式来呈现。事实证明,我的期待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甚至可以说是超出了预期。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普及读物,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启迪之旅。 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述每个故事时的叙事技巧。他能够将那些原本抽象、宏大的哲学理念,通过生动、具体的故事情节,转化为一个个鲜活的画面,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亲身经历那些思想的碰撞。比如,书中关于“道家”的阐述,并没有停留在空泛的理论层面,而是通过描绘老子洞察世事,庄子超然物外,让我切实感受到了道家那种顺应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刻画人物时,也极其注重细节。他不仅仅是介绍他们的思想,更是在展现他们的性格、他们的情感,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我能感受到孔子在乱世中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盼,也能感受到墨子为了救助弱者而付出的牺牲。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让我对他们的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他们产生了由衷的敬意。 此外,这本书的内容编排也做得非常出色。它并不是简单地按照时间顺序或者学派分类,而是根据故事的内在逻辑和主题的关联性来组织,使得整本书读起来流畅自然,引人入胜。有时候,一个故事的结尾,会巧妙地引出下一个故事,让人不禁好奇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种“钩子”式的叙事,让我在不知不觉中,一口气读完很多篇。 最让我感到受益匪浅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述历史,更是在传递一种思考方式。它鼓励我去独立思考,去质疑,去探索。它让我明白,那些古老的智慧,并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能够指导我们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方向,如何更好地认识自己,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我敢说,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思维的升华。 我强烈推荐给每一个想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想要提升自己思想境界的朋友们。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并且每次阅读都会有新收获的佳作。

评分

这本书,《诸子百家的100个故事》,真的让我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他们的学说很感兴趣,但总觉得那些原著太过深奥,难以理解。而这本书,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导游,用最生动、最有趣的方式,带我游览了诸子百家思想的奇妙世界。 最让我赞叹的是,作者在处理每一个故事时,都充满了匠心。他没有简单地罗列理论,而是通过一个个充满戏剧性和画面感的“故事”,将那些抽象的哲学概念,变得鲜活而生动。比如,我之前一直对“名家”这个学派感到很困惑,但读了书中关于名家辩论的故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关注的是语言的逻辑和概念的清晰,而且这种思维方式,在今天看来依然非常重要。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非常成功。我仿佛能看到老子在洞穴中沉思,庄子在山林间悠游,墨子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这些伟大的思想家,在书中不再是冰冷的概念,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担当的鲜活个体。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让我对他们的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他们的品格产生了由衷的敬意。 而且,这本书的内容编排也非常精彩。它并不是简单地按照时间顺序或者学派来划分,而是根据故事的内在联系和主题的相似性来组织,使得整本书读起来流畅自然,引人入胜。有时候,一个故事的结尾,会巧妙地引出下一个故事,让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种“追剧式”的阅读体验,真的让人欲罢不能。 让我觉得最有价值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在介绍思想,更是在传递一种思考的智慧。每一个故事的结尾,作者都会留下一片思考的空间,引导我去联系现实生活,去思考这些古老的智慧,如何能够为我们解决今天遇到的问题提供借鉴。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在增长我的知识,更是在提升我的思维能力,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世界。 我真心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每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或者想要提升自己思想境界的朋友们。它绝对是一本能够让你在阅读中获得乐趣,在思考中获得升华的绝佳读物。

评分

我必须得承认,《诸子百家的100个故事》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对古代哲学和思想的认知!我之前总是觉得,这些东西要么离生活太遥远,要么就是太过枯燥乏味,根本看不进去。但是,这本书,用一种我从未想过的方式,把那些伟大的思想,以最生动、最有趣的故事形式呈现出来,让我深深地着迷。 令我最为惊喜的是,作者在处理每一个故事时,都充满了智慧和匠心。他没有直接扔给我一大堆理论,而是用非常贴近生活、引人入胜的语言,把那些复杂的思想,变成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比如,我之前一直觉得“名家”这个学派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又不知道具体是做什么的。这本书里讲了一个关于名家的故事,通过一个非常形象的辩论场景,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名家是如何关注语言的逻辑和概念的辨析的,并且还看到了这种思维方式在日常交流中的重要性。 而且,这本书在选材上也做得非常到位。它不只是选择了那些最出名的人物和思想,还挖掘了一些相对小众但同样非常有价值的内容。这让我对诸子百家有了更全面、更立体的认识,不再局限于固有的几个标签。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纵横家”的讲述,那些运筹帷幄、舌战群儒的故事,读起来真是让人大呼过瘾,也让我对中国古代的外交智慧有了全新的认识。 作者的语言功底也非常扎实,读起来丝毫不会觉得枯燥。他能够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将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比如,在讲述兵家思想时,他会用非常形象的描述来比喻“兵者,诡道也”,让我一下子就能理解其中的深意。这种化繁为简的能力,真的非常令人佩服。 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它不仅仅是介绍思想,更是在探讨思想的实践意义。每一个故事的结尾,作者都会引导读者去思考,这些古老的智慧,在今天的生活中,是否依然适用?我们又该如何从中汲取养分,来解决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是一本“死书”,而是一本“活书”,能够真正地融入到我的生活,指导我的行为。 总而言之,《诸子百家的100个故事》这本书,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拓展了我的知识视野,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让我能够从更深层次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中国古代智慧感兴趣,或者想要拓展思维的朋友们。

评分

我得说,《诸子百家的100个故事》这本书,真是我近期读到的最有价值的读物之一了。我一直对中国的古代思想很感兴趣,但总是觉得那些原著太难啃了,总想找一本能把我引入门,又能让我真正理解其中的奥妙的书。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而且做得非常出色。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在讲述每一个故事时,都充满了智慧和匠心。他没有直接扔给我一大堆理论,而是用非常贴近生活、引人入胜的语言,把那些复杂的思想,变成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比如,我之前一直觉得“名家”这个学派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又不知道具体是做什么的。这本书里讲了一个关于名家的故事,通过一个非常形象的辩论场景,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名家是如何关注语言的逻辑和概念的辨析的,并且还看到了这种思维方式在日常交流中的重要性。 而且,这本书在选材上也做得非常到位。它不只是选择了那些最出名的人物和思想,还挖掘了一些相对小众但同样非常有价值的内容。这让我对诸子百家有了更全面、更立体的认识,不再局限于固有的几个标签。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纵横家”的讲述,那些运筹帷幄、舌战群儒的故事,读起来真是让人大呼过瘾,也让我对中国古代的外交智慧有了全新的认识。 作者的语言功底也非常扎实,读起来丝毫不会觉得枯燥。他能够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将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比如,在讲述兵家思想时,他会用非常形象的描述来比喻“兵者,诡道也”,让我一下子就能理解其中的深意。这种化繁为简的能力,真的非常令人佩服。 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它不仅仅是介绍思想,更是在探讨思想的实践意义。每一个故事的结尾,作者都会引导读者去思考,这些古老的智慧,在今天依然能够为我们提供哪些启示。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是一本“死书”,而是一本“活书”,能够真正地融入到我的生活,指导我的行为。 总而言之,《诸子百家的100个故事》这本书,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拓展了我的知识视野,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让我能够从更深层次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中国古代智慧感兴趣的朋友们。

评分

我必须承认,当我第一次翻开《诸子百家的100个故事》这本书时,我的内心是抱有一丝忐忑的。毕竟,“诸子百家”这四个字,在我过往的认知里,总是与古籍、晦涩、难以理解等词汇紧密相连。然而,这本书却以一种令人惊喜的方式,彻底颠覆了我对这个领域的看法。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扇窗,透过它,我得以窥见中国古代思想的璀璨星河,并且感受到这些古老智慧跨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 让我感到特别惊喜的是,作者在处理每个故事时,都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造诣。他并没有简单地将诸子百家的理论进行罗列和解释,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将抽象的哲学理念具象化,让它们变得触手可及,充满人情味。比如,书中关于道家思想的阐述,并没有停留在“无为而治”的口号上,而是通过描绘老子与世无争、顺应自然的悠然自得,以及庄子乘风而行、逍遥自在的超然物外,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了道家思想的精髓,那种返璞归真、与天地同寿的意境,至今仍在我的脑海中回荡。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似乎拥有一种魔力,能够将那些早已作古的思想家,重新赋予鲜活的生命。他们不再是历史书上冰冷的文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的鲜活个体。我仿佛能看到孔子周游列国,忧国忧民,却又坚韧不拔的身影;我仿佛能听到墨子慷慨激昂,为了救助弱者而奔走呼号的声音;我仿佛能感受到法家严峻法律下的无奈与悲悯。这种代入感,让我对历史人物产生了深深的共情,也对他们的思想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此外,这本书的叙事结构也做得非常巧妙。它并不是按照时间线或者学派来划分,而是根据故事的内在逻辑和主题的关联性来编排,使得整本书读起来流畅自然,引人入胜。有时候,一个故事的结尾,会巧妙地引出下一个故事,让人不禁好奇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种“钩子”式的叙事,让我在不知不觉中,一口气读完很多篇。 最让我感到受益匪浅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述历史,更是在传递一种思考方式。它鼓励我去独立思考,去质疑,去探索。它让我明白,那些古老的智慧,并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能够指导我们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方向,如何更好地认识自己,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我敢说,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思维的升华。

评分

哇,我真的要为《诸子百家的100个故事》这本书疯狂打call!我之前一直觉得,诸子百家这些东西,离我的生活太遥远了,充满了各种晦涩的理论,每次想了解一点,就很容易被劝退。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就像一个神奇的引路人,把我带进了一个充满智慧和魅力的古代世界,而且让我觉得,这些古老的思想,原来离我这么近,对我这么有用! 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的故事性非常强。作者没有用那种枯燥的说教方式,而是把一个个思想家的故事,讲得像小说一样引人入胜。我读到关于道家“逍遥游”的时候,作者描绘的那个在大海中自由遨游的鲲鹏,还有在天地间漫步的庄子,真的让我感觉心胸开阔,仿佛自己也跟着一起飞翔了。这种阅读体验,太棒了! 而且,书中对于人物的刻画也非常到位。我感觉那些古代的思想家,不再是书本上冷冰冰的符号,而是活生生的人。我能感受到孔子的仁爱和忧虑,也能感受到墨子的执着和牺牲,更能感受到苏秦张仪的纵横捭阖。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让我对他们的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他们的品格产生了由衷的敬意。 这本书的结构也很巧妙。它不是简单地把每个故事孤立起来,而是巧妙地将它们串联起来,形成一种连贯的阅读体验。有时候,一个故事的结尾,会引出另一个看似无关,但实际上在思想上有着内在联系的故事,这让我不断地思考,这些不同的思想是如何碰撞、融合,最终形成了中华文明璀璨的思想图谱。 让我觉得特别有价值的是,作者在讲述每个故事后,都会留下一些思考的空间。他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读者去反思,这些古老的智慧,在今天的生活中,是否依然适用?我们又该如何从中汲取养分,来解决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这种互动式的阅读方式,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在给我知识,更是在启发我思考,让我自己去寻找答案。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让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更深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我发现,原来我们拥有如此深厚的思想底蕴,这些智慧,才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财富。我真心推荐给每一个想要了解中国文化,想要提升自己思想境界的朋友们。

评分

作为一名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好奇,但又苦于找不到合适入门书籍的读者,《诸子百家的100个故事》这本书,简直就是我的“及时雨”。我之前总觉得诸子百家这些内容,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过于碎片化,很难形成一个系统性的认知。这本书,以一种我从未想过的方式,将这些伟大的思想,用最生动、最接地气的方式展现在我面前。 我尤其喜欢这本书的叙事手法。它没有采用枯燥的说教,而是把一个个思想家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我读到关于“兵家”的故事时,作者并没有直接灌输孙子兵法的三十六计,而是通过讲述古代战争中的一些经典战役,以及当时的将领是如何运用智慧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兵法的精髓。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真的非常棒。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讲述每个故事时,都充满了人文关怀。他不仅仅是介绍思想,更是在展现人物的个性和情感。比如,在讲述“儒家”思想时,作者描绘了孔子为了推行自己的理念,不畏艰辛,四处奔波,那种对理想的执着和对人民的关怀,让我深受感动。我也看到了墨家弟子为了“兼爱非攻”而付出的巨大努力,这种牺牲精神,在今天看来依然令人肃然起敬。 而且,这本书的内容编排也非常巧妙。它不是简单地按照时间顺序或者学派分类,而是根据故事的逻辑性和主题的关联性来组织,使得整本书读起来流畅自然,引人入胜。我发现,很多看似独立的思想,在书中被巧妙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更大的思想网络,这让我对诸子百家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和全面。 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并没有让古老的智慧停留在纸面上,而是引导我去思考它们在现代社会的意义。每一个故事的结尾,都留下了一个思考的“钩子”,让我忍不住去联系现实生活,去思考这些古老的思想,如何能够为我们解决今天遇到的问题提供借鉴。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普及知识,更是在提升我的思维能力,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世界。 我真心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或者想要拓展思维的朋友们。它绝对是一本能够让你在阅读中获得乐趣,在思考中获得升华的绝佳读物。

评分

我不得不说,《诸子百家的100个故事》这本书,绝对是近期让我最激动的一本读物了。作为一名对历史和哲学一直有着浓厚兴趣,但又常常苦于某些理论的艰深难懂的读者,这本书简直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成功地将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古代思想家和他们的学说,以一种我从未想过的方式呈现在我面前,并且让我感觉它们无比贴近当下,充满了生命力。 书中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它并没有采取简单的按时间顺序或者学派分类的模式,而是巧妙地将不同的故事串联起来,形成一种引人入胜的阅读体验。我记得有一次,读到关于孙子兵法的某个故事,讲述的是如何以弱胜强,如何利用地利人和,作者在讲述过程中,穿插了大量的历史细节和生动的场景描写,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金戈铁马的年代,亲眼目睹了智慧的光芒如何扭转乾坤。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讲述每个故事时,都极其注重细节的刻画。无论是人物的对话、神态,还是当时的社会背景、生活习俗,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不仅仅是为了增加故事的趣味性,更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所处的时代,以及他们思想产生的根源。比如,在讲述韩非子的故事时,作者不仅仅是介绍了他的法家思想,还深入地描绘了他如何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试图用严苛的法律来拯救国家,这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人物的无奈感,都让我深深地被打动。 而且,这本书最让我赞赏的一点是,它没有回避那些思想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在介绍某个思想家的同时,作者也会适当地提及其他学派对其观点的批评或补充,这使得整个内容的呈现更加客观和全面。这让我意识到,诸子百家并非是铁板一块,而是存在着激烈的思想交锋和智慧的碰撞,正是这种碰撞,才造就了中华文明的辉煌。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我开始更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也更能理解不同观点的合理性。它不仅仅是提供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去思考,如何去辨别,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智慧。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并且每一次阅读都能有新的体悟的绝佳读物。

评分

东西很不错,快递超级快

评分

给孩子讲故事用

评分

东西很不错,快递超级快

评分

给孩子讲故事用

评分

给孩子讲故事用

评分

给孩子讲故事用

评分

东西很不错,快递超级快

评分

东西很不错,快递超级快

评分

给孩子讲故事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