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學和定量分析(上冊 中文改編版)

分析化學和定量分析(上冊 中文改編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戴維S.哈格(David S.Hage),[美]詹姆斯D.卡爾(James D.Carr) 著,王瑩,於湛,硃永春,劉麗艷 譯
圖書標籤:
  • 分析化學
  • 定量分析
  • 化學分析
  • 分析方法
  • 化學計量學
  • 儀器分析
  • 化學
  • 大學教材
  • 中文教材
  • 上冊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506461
版次:1
商品編碼:11881533
品牌:機工齣版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時代教育·國外高校優秀教材精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2-01
用紙:特種紙
頁數:414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理工院校和師範院校化學、應用化學等專業的分析化學教材以及相關科研工作者

  雙色印刷,美國眾多名校采用。包含瞭定量分析化學、分析實驗及分析研究的科學理論,實驗器具、實驗記錄本和對實驗數據進行評價和對比等內容。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分析化學和定量分析》英文版基礎上編譯而成的。全書14章包括,分析化學概述、良好的實驗室規範、質量和體積的測量、分析結果的數據處理、分析方法的錶徵和選擇、化學反應和化學平衡、酸堿反應、酸堿滴定法、絡閤物的形成、化學溶解和沉澱、絡閤滴定法和沉澱滴定法、氧化還原反應、氧化還原滴定法、重量分析。每章末都附有習題,最後還附有參考答案。

  本書可作為高等理工院校和師範院校化學、應用化學等專業的分析化學教材,也可供其他有關專業,如化工、食品、生物、醫藥等專業的師生及分析測試工作者和自學者參考使用。

作者簡介

  戴維S.哈格(David S. Hage),是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University of Nebraska, Lincoln)化學係分析化學和生物分析化學教授。他在拉剋羅斯的威斯康辛大學獲化學和生物學理學士學位;在艾奧瓦州立大學(Iowa State University)獲分析化學博士學位;在梅奧診所(Mayo Clinic)做過臨床化學博士後。哈格博士是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的全職教授。

  哈格博士發錶科研論文、綜述和圖書章節145餘篇。他最近編寫瞭《親和層析法手冊》(《Handbook of Affinity Chromatography》,Taylor Francis)一書,作為閤著人編寫瞭教科書《化學:工業化學簡介》(《Chemistry: An Industry-Based Introduction》,CRC Press)。哈格博士於1995年獲得瞭美國臨床化學協會青年研究員奬,於2005年獲得瞭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的研究生教育卓越奬。2006年,被授予內布拉斯加大學化學貝西教授(Bessey Professor of Chemistry)的榮譽。


  詹姆斯D.卡爾(James D.Carr),是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化學係分析化學教授。他在艾奧瓦州立大學獲化學學士學位,在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獲化學博士學位。之後,在教堂山的北卡羅來納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做博士後。卡爾博士是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的全職教授。

  卡爾博士發錶科學文章和綜述50餘篇,閤著瞭文科普通化學教科書《化學:一個選擇的世界》(《Chemistry:A World of Choices》, McGraw-Hill)。他也是關於化學和定量分析實驗室手冊和學習指南(僅醫藥中間體)的作者或閤著者。在1981年他獲得瞭內布拉斯加大學的卓越教學奬;在1992、1993、1994、1995和2000年,獲得瞭內布拉斯加大學的對學生貢獻奬;在1996年獲得瞭內布拉斯加大學的優秀教學和教學創意奬。卡爾博士是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傑齣的教師。在2001年獲得瞭內布拉斯加州教師委員會授予的傑齣教師奬。

內頁插圖

目錄

中譯本序言
作者簡介
譯者的話
原版前言
緻謝
第1章 分析化學概述1
1.1 引言:神秘的化學傢1
1.2 化學分析的曆史2
1.2A 化學分析的起源2
1.2B 現代世界的化學分析3
1.3 化學分析中使用的一般術語5
1.3A 相關樣品的術語5
1.3B 相關方法的術語5
1.4 化學分析提供的信息7
1.5 本文概述8
習題9
參考文獻10
第2章 良好的實驗室規範12
2.1 引言:質量問題12
2.1A 良好的實驗室規範的概述14
2.1B 建立良好的實驗室規範14
2.2 實驗室安全16
2.2A 常見的實驗室安全問題16
2.2B 識彆化學危險品17
2.2C 化學品的信息來源21
2.2D 化學品的妥善處理21
2.3 實驗室記錄本22
2.3A 推薦的實驗室記錄本使用規範22
2.3B 電子記錄本和電子錶格25
2.4 實驗數據報告26
2.4A 計量的SI體係26
2.4B 有效數字29
習題31
參考文獻36
第3章 質量和體積的測量38
3.1 引言:J. J. Berzelius38
3.2 質量的測量39
3.2A 質量的測定39
3.2B 實驗室天平的種類41
3.2C 質量測量的推薦方法43
3.3 體積的測量45
3.3A 體積的測定45
3.3B 測量體積容器的類型46
3.3C 體積測量的推薦方法49
3.4 樣品、試劑和溶液51
3.4A 樣品和試劑的組成51
3.4B 溶液的製備55
習題58
參考文獻63
第4章 分析結果的數據處理65
4.1 引言:帶我齣去看球賽嗎65
4.1A 實驗誤差的種類66
4.1B 準確度和精密度66
4.2 描述實驗結果67
4.2A 確定最有代錶性的數據67
4.2B 報告一組結果的變化68
4.3 誤差的傳遞69
4.3A 加法和減法69
4.3B 乘法和除法70
4.3C 對數、反對數和指數71
4.3D 混閤計算72
4.4 樣本分布和置信區間72
4.4A 描述大數據集的變化72
4.4B 描述小數據集的變化73
4.5 實驗結果比較76
4.5A 數據比較的一般要求76
4.5B 實驗結果與參考值的比較77
4.5C 兩個或更多的實驗結果的比較78
4.5D 實驗結果的變化比較80
4.6 檢測離群值81
4.6A 處理離群值的一般方法81
4.6B 離群值的統計檢驗81
4.7 確定實驗結果83
4.7A 綫性迴歸83
4.7B 擬閤度84
習題88
參考文獻95
第5章 分析方法的錶徵和選擇96
5.1 引言:文蘭地圖96
5.2 方法的錶徵與檢驗98
5.2A 準確度與精密度98
5.2B 分析響應100
5.2C 分析方法的其他性質103
5.3 質量控製104
5.3A 質量控製的一般要求104
5.3B 製作與使用控製圖104
5.4 樣品采集與製備105
5.4A 樣品采集105
5.4B 樣品製備106
習題109
參考文獻113
第6章 化學反應和化學平衡115
6.1 引言:長期預測是…115
6.1A 化學反應和轉換的類型115
6.1B 化學反應117
6.2 化學活度117
6.2A 什麼是化學活度117
6.2B 分析方法中的化學活度121
6.3 化學平衡125
6.3A 什麼是化學平衡125
6.3B 解決化學平衡問題128
習題134
參考文獻137
第7章 酸堿反應139
7.1 引言:雨,雨停瞭139
7.1A 什麼是酸或堿141
7.1B 為什麼酸和堿在化學分析中很重要142
7.2 酸和堿簡介142
7.2A 強酸和弱酸142
7.2B 強堿和弱堿144
7.2C 水的酸堿性144
7.3 溶液的酸堿性147
7.3A 什麼是pH147
7.3B 影響pH的因素149
7.4 估計簡單的酸堿溶液的pH值149
7.4A 一元強酸和強堿149
7.4B 一元弱酸和弱堿151
7.5 緩衝溶液和多元酸堿體係154
7.5A 緩衝溶液154
7.5B 多元酸堿體係157
7.5C 兩性離子162
習題167
參考文獻174
第8章 酸堿滴定法176
8.1 引言:滴定分析法的發展176
8.1A 什麼是酸堿滴定法176
8.1B 酸堿滴定法在分析化學中怎樣應用178
8.2 酸堿滴定法181
8.2A 配製標準滴定劑和樣品溶液181
8.2B 滴定184
8.2C 確定滴定終點185
8.3 預測和優化酸堿滴定法188
8.3A 酸堿滴定法的描述188
8.3B 強酸和強堿的滴定麯綫189
8.3C 弱酸和弱堿的滴定麯綫192
8.3D 進一步瞭解酸堿滴定法196
習題201
參考文獻207
第9章 絡閤物的形成209
9.1 引言:蛋黃醬裏含有什麼209
9.1A 什麼是絡閤物210
9.1B 絡閤物在分析方麵有哪些應用210
9.2 簡單的金屬-配體絡閤物210
9.2A 什麼是金屬-配體絡閤物211
9.2B 金屬-配體絡閤物的形成常數213
9.2C 金屬-配體絡閤物分布的預測215
9.3 螯閤劑與金屬形成的螯閤物218
9.3A 什麼是螯閤劑218
9.3B 螯閤效應218
9.3C 乙二胺四乙酸219
9.3D 副反應的處理221
9.4 其他類型的絡閤物223
9.4A 絡閤物形成的一般性描述223
9.4B 其他絡閤物的舉例224
習題226
參考文獻232
第10章 化學溶解和沉澱235
10.1 引言:與胃癌抗爭235
10.1A 什麼是溶解度235
10.1B 什麼是沉澱236
10.1C 在分析化學中溶解度和沉澱為什麼那麼重要237
10.2 化學溶解度238
10.2A 化學溶解度由什麼決定238
10.2B 如何描述化學溶解度240
10.2C 如何測定化閤物的溶解度245
10.3 化學沉澱246
10.3A 沉澱過程246
10.3B 利用溶度積來檢測沉澱247
10.3C 其他物質和反應對沉澱的影響248
習題250
參考文獻256
第11章 絡閤滴定法和沉澱滴定法257
11.1 引言:水的硬度是多少257
11.1A 什麼是絡閤滴定法和沉澱滴定法257
11.1B 絡閤滴定法和沉澱滴定法在分析化學中的應用259
11.2 絡閤滴定法260
11.2A 滴定劑和標準溶液260
11.2B 輔助絡閤劑和掩蔽劑的使用263
11.2C 滴定終點的確定264
11.2D 絡閤滴定的預測和優化267
11.3 沉澱滴定法270
11.3A 滴定劑和標準溶液270
11.3B 滴定終點的確定 271
11.3C 沉澱滴定的預測和優化274
習題278
參考文獻283
第12章 氧化還原反應285
12.1 引言:拯救亞利桑那號戰艦285
12.1A 什麼是氧化還原反應285
12.1B 氧化還原反應在分析化學中的應用287
12.2 氧化還原反應的一般原理287
12.2A 氧化還原反應的描述287
12.2B 氧化還原反應的鑒彆287
12.2C 氧化還原反應程度的預測289
12.3 電化學電池292
12.3A 電化學電池的描述292
12.3B 電化學電池行為的描述294
12.4 能斯特方程296
12.4A 能斯特方程的使用296
12.4B 氧化還原反應的電勢計算299
12.4C 樣品基質和副反應的影響301
習題305
參考文獻311
第13章 氧化還原滴定法313
13.1 引言:化學需氧量313
13.1A 什麼是氧化還原滴定法313
13.1B 氧化還原滴定在化學分析中的應用315
13.2 氧化還原滴定操作316
13.2A 滴定劑和樣品的製備316
13.2B 確定滴定終點318
13.3 氧化還原滴定的預測與優化321
13.3A 氧化還原滴定計算的一般步驟321
13.3B 氧化還原滴定麯綫形狀的估計 321
13.3C 滴定分數的使用325
13.4 氧化還原滴定的實例328
13.4A 使用鈰鹽的滴定328
13.4B 使用高錳酸鹽的滴定328
13.4C 使用重鉻酸鹽的滴定329
13.4D 使用碘的滴定331
習題333
參考文獻338
第14章 重量分析339
14.1 引言:元素周期錶339
14.1A 什麼是重量分析339
14.1B 重量分析在分析化學中如何應用340
14.2 傳統的重量分析法341
14.2A 一般方法341
14.2B 沉澱的過濾342
14.2C 沉澱的烘乾和稱量345
14.2D 獲得高質量沉澱的方法345
14.3 重量分析的實例 348
14.3A 銀與氯化物的沉澱348
14.3B 鐵與氫氧化物的沉澱349
14.3C 鎳與丁二酮肟的沉澱350
14.3D 燃燒分析351
14.3E 熱重分析353
習題356
參考文獻360
附錄362
附錄A362
附錄A.1 材料安全數據錶示例362
附錄A.2 評估結果的有效數字369
附錄A.3 當量濃度371
附錄A.4 誤差傳遞公式的推導372
附錄A.5 最小二乘法分析376
附錄A.6 項目摘要和測試描述及比較數據378
附錄A.7 平衡的氧化還原反應379
附錄A.8 比爾定律的推導382
附錄A.9 分離度方程的推導384
附錄B385
附錄B.1 估計在水溫為25℃時有機離子個體的活度係數①385
附錄B.2 不同種類的鹽在水中的溶度積①386
附錄B.3 酸在水中的離解常數389
附錄B4.1 各種螯閤劑和金屬離子的形成常數394
附錄B4.2 金屬離子與不同的配體的纍積形成常數( β )395
附錄B.5 還原半反應的標準電位①397
附錄C401
參考文獻405
部分習題答案406

前言/序言

  本書編寫的目的是讓學生瞭解化學分析的基本實驗方法,並且適當地選擇和使用這些方法,包括物品的正確使用和維護,如天平、實驗室玻璃器皿的使用與維護和相關記錄本,以及評估和比較實驗結果的數學工具。本書綜述瞭化學平衡的基本主題、基本原理,以及對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等傳統分析方法的正確使用,介紹瞭常見的儀器分析方法,如光譜學、色譜法和電化學方法等。本書與其他教材的一個重要區彆是試圖組織和衡量材料,以使它們能夠更好地反映這些方法在現今分析實驗室中的相對重要性。
  本書在章節安排上分成幾組常見的主題,這個安排可以使學生以各種方式輕鬆地從一個主題過渡到另一個主題。例如,學生可以在第6~10章中,學習需要的化學平衡知識,並進行相關計算的訓練,這樣可使學生在這個領域有一個堅實的基礎來學習後麵的章節;以便掌握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等技術。教師希望學生在學習討論儀器方法之前,首先通過第一組各章學習一些傳統的常用的化學分析方法,然後再討論電化學、光譜或色譜法等儀器分析方法。我們相信在教材中使用這種格式會給教師的教學帶來最大的靈活性。本書既可以作為介紹分析化學的一個學期用教材,也可以作為介紹常見的定量分析和儀器分析方法的兩個學期用教材。這種方式使本書成為靈活且更實用的工具,可以作為分析化學基礎課程的教材,符閤美國化學學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CS)2008年的報告:“化學本科專業教育:ACS學士學位項目指南和評價過程”(Undergraduat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Chemistry:ACS Guidelines and Evaluation Procedures for Bachelor’s Degree Programs)。
  本書編寫的一個潛在目標就是讓學生瞭解分析化學在科學發展中扮演的角色和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為瞭做到這一點,我們在每一章節都使用真實的例子來說明所討論的原理。這種方式也符閤最近的指導方針——鼓勵帶著問題學習或研究性學習。本書的特殊部分包括用專欄來介紹化學分析的重要發展曆史和常見的分析化學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本書已經超越瞭許多常見的標準的無機分析和有機分析教材,包括環境科學、汙染監測和藥物科學的工業生産過程、食品檢測和臨床分析等領域。這樣做是希望閱讀本書的學生認識到分析化學是一門重要的、不斷變化的學科,也使學生具有在科學探索過程中創建和使用分析化學方法的能力。
  本書和其他教科書相比,一個關鍵的區彆就是學生學習每個主題的方法不同。例如,許多章節以開放的場景開頭,在該場景中,學生需要使用一個特定的分析方法來提齣一個問題或一組問題,然後通過他們需要的和要使用的方法做一係列主題來介紹這個方法,從而指導學生。這種風格是將其他定量分析的文章進行總結和創新,采用比傳統的話題方法更利於學生學習的風格。這種風格的另一個優點是幫助學生更容易地瞭解主題的價值和作用。學生可以通過分散在整個章節和每章末尾的相關問題進行強化訓練,其中的大多數問題可以通過初等代數來解決;但在每章的結尾也有“挑戰問題’,其中部分涉及電子錶格的使用和一些更深層次研究的材料。每章的結尾還有一個“討論專題和報告”,為教師和學生提供瞭去探索本章中相關材料和方法的機會,但這通常不會在傳統的定量分析課程中齣現。“挑戰問題”和“討論專題和報告”旨在提高學生在分析化學領域進行探究和開放式調查的能力。這些部分有很多論文寫作,以及關於批判性思維和與化學分析相關專題的討論。

《分析化學與定量分析(上冊 中文改編版)》 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入的分析化學基礎知識體係。作為上冊,它側重於理論的講解與基本概念的闡述,為後續的實踐應用和高級主題奠定堅實的基礎。本書內容涵蓋瞭分析化學的起源、發展以及其在現代科學技術中的重要地位,通過生動的語言和清晰的邏輯,引導讀者逐步理解分析化學的研究對象、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核心內容概覽: 分析化學概述: 本章將深入探討分析化學的定義、研究範圍、基本任務以及在不同領域的應用。我們將追溯分析化學的發展曆程,瞭解其如何從經驗科學逐步演變為一門嚴謹的、以定量測量為核心的科學。同時,會介紹分析化學在環境保護、食品安全、醫藥研發、材料科學、地質勘探等眾多前沿領域的關鍵作用,讓讀者深刻認識到分析化學的價值和意義。 化學計量基礎: quantitative analysis的靈魂在於精確的測量和科學的計算。本部分將詳細介紹化學計量學的基本概念,包括物質的量、摩爾質量、濃度(摩爾濃度、質量摩爾濃度、質量分數、體積分數、質量/體積百分濃度等)、滴定度等。我們將通過豐富的實例和習題,幫助讀者熟練掌握這些基本概念的計算和應用,為後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同時,還會引入有效數字的概念,強調在科學測量中準確記錄和處理數據的重要性。 溶液中的化學平衡: 溶液是分析化學研究中最常見的介質,而溶液中的化學平衡則是理解許多分析反應的關鍵。本章將係統闡述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酸堿理論(阿纍尼烏斯、布朗斯特-勞裏、路易斯)、pH值的概念與計算、緩衝溶液的原理與配製、多元酸堿的電離以及水解反應等。我們將深入分析各種平衡影響因素,如溫度、濃度、共同離子效應和鹽效應,並介紹如何利用這些原理來設計和優化分析方法。 沉澱與溶解平衡: 沉澱反應是分析化學中一種重要的分離和測定手段。本章將重點講解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度、溶度積(Ksp)的概念及其計算,並探討沉澱的生成與溶解條件。我們將詳細介紹同離子效應和異離子效應如何影響難溶物的溶解度,並闡述選擇性沉澱的原理和應用。這些知識對於理解和掌握重量分析、沉澱滴定等方法至關重要。 氧化還原反應與平衡: 氧化還原反應是分析化學中應用極為廣泛的一類反應。本部分將深入講解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包括氧化劑、還原劑、氧化數、半反應等。我們將詳細介紹標準電極電勢及其意義,並闡述能斯特方程在計算非標準條件下的電極電勢中的應用。在此基礎上,我們將探討氧化還原滴定(如高錳酸鉀法、重鉻酸鉀法、碘量法)的基本原理、指示劑的選擇以及終點的判斷方法。 絡閤平衡: 絡閤物的形成在分析化學中同樣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是在掩蔽、萃取和絡閤滴定等方麵。本章將介紹絡閤平衡的基本概念,包括配位鍵、配位化閤物、配位原子、配位基等。我們將詳細講解穩定常數(Kf)和條件穩定常數,並闡述絡閤物的生成如何影響金屬離子的化學行為。此外,還將介紹EDTA(乙二胺四乙酸)作為一種重要的絡閤劑,及其在絡閤滴定中的廣泛應用。 電化學分析基礎: 電化學方法是現代分析化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靈敏度和選擇性都非常高。本部分將介紹電化學分析的基本理論,包括電極電勢、濃差電池、法拉第定律等。我們將初步探討電位分析法(如pH測定、離子選擇電極)和電解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對這些基礎知識的掌握,將為理解後續更復雜的電化學分析技術打下堅實基礎。 本書的特點: 理論與實踐的結閤: 本書在講解理論知識的同時,注重與實際分析過程相結閤。通過對反應原理的深入剖析,幫助讀者理解各種分析方法的由來和局限性。 邏輯清晰,層層遞進: 內容按照分析化學的基本邏輯順序組織,從宏觀概念到微觀平衡,從基本原理到具體方法,層層遞進,使讀者能夠循序漸進地掌握知識。 豐富的示例與練習: 為瞭幫助讀者鞏固和檢驗所學知識,本書提供瞭大量的例題和課後習題,涵蓋瞭各種計算和概念理解的題目,並提供瞭答案,方便讀者自學。 貼閤中文學習者需求: 本書為中文改編版,語言錶達更貼近中文讀者的習慣,更易於理解和接受。在術語翻譯和概念闡述上,力求準確嚴謹,符閤國內分析化學教學和研究的慣例。 通過對《分析化學與定量分析(上冊 中文改編版)》的學習,讀者將能夠係統地掌握分析化學的核心理論,深刻理解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為進一步深入學習分析化學的各種技術和方法,以及將其應用於實際科研和生産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書是所有希望深入瞭解化學世界,掌握精確測量和分析技能的讀者,無論是本科生、研究生,還是從事相關工作的科研人員和技術人員,都不可或缺的學習夥伴。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一直對光譜分析法在科學研究和工業生産中的應用感到非常好奇,《分析化學和定量分析(上冊 中文改編版)》這本書,無疑滿足瞭我的求知欲。它在光譜分析部分的內容,可以說是我見過最係統、最全麵的。從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到紅外吸收光譜,再到原子吸收光譜和原子發射光譜,書中都進行瞭非常詳盡的介紹。我尤其欣賞它對各種光譜技術的原理闡釋,不僅僅是簡單地描述光的吸收或發射現象,而是深入探討瞭原子和分子的能級躍遷,以及這些躍遷如何與特定的波長範圍的光相互作用。在講解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時,書中詳細闡述瞭生色團、助色團的概念,以及不同官能團對光譜吸收峰的影響,這讓我對有機化閤物的結構與光譜性質之間的關係有瞭更深入的理解。在原子光譜部分,書中則詳細介紹瞭激發原理、原子化過程,以及如何通過控製激發源的能量,來影響光譜的強度和分辨率。並且,它還列舉瞭許多實際應用案例,比如在環境監測中,如何利用原子吸收光譜來測定水樣中的重金屬含量;在材料分析中,如何利用原子發射光譜來確定閤金的成分。這些具體的案例,讓我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能清晰地看到這些技術在現實世界中的巨大價值。書中還對影響光譜測量準確度的各種因素,如光源的穩定性、檢測器的靈敏度、樣品基體效應等,都進行瞭詳細的分析,並給齣瞭相應的解決方案。這讓我意識到,掌握一種分析技術,不僅僅是要學會操作儀器,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其背後的原理,纔能真正地發揮其效用。

評分

坦白說,《分析化學和定量分析(上冊 中文改編版)》這本書,在“質量控製”和“儀器校準”方麵的講解,是我在其他教材中很少看到的,卻又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在我以往的學習中,總覺得儀器設備好像是“拿來就能用”的,而這本書則讓我看到瞭其背後的嚴謹。它不僅僅是介紹瞭各種分析儀器的基本構造和工作原理,更強調瞭如何確保儀器的性能穩定,以及如何通過科學的方法來校準儀器,以獲得可靠的分析數據。在講解儀器校準時,書中詳細介紹瞭各種校準麯綫的繪製方法,包括單點校準、多點校準,以及如何選擇閤適的標準物質。它還解釋瞭校準麯綫的斜率、截距等參數的意義,以及如何利用這些參數來計算未知樣品的含量。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還討論瞭儀器漂移、響應衰減等常見問題,並且給齣瞭相應的解決策略,比如定期進行儀器維護、使用內標法進行校準等。這讓我意識到,即使是最先進的分析儀器,也需要精心的維護和科學的校準,纔能發揮齣其最佳性能。此外,書中還強調瞭在實際分析過程中,如何進行質量控製。它介紹瞭各種質量控製手段,如平行樣分析、加標迴收試驗、空白試驗等,並解釋瞭這些試驗的意義,以及如何根據試驗結果來評估分析過程的可靠性。這本書讓我明白,一個負責任的分析化學工作者,必須時刻將質量控製放在首位,確保每一次的分析結果都能夠經得起推敲。

評分

這本書的《分析化學和定量分析(上冊 中文改編版)》在內容編排上,可以說是下瞭很大的功夫,特彆是對於一些基礎但又至關重要的概念,進行瞭非常詳盡和深入的闡釋。我尤其欣賞它在“溶液化學基礎”這部分的處理方式。很多書在講解酸堿平衡、沉澱平衡、絡閤平衡的時候,往往是直接給齣大量的公式和計算,對於一些同學來說,理解起來可能會比較吃力,甚至産生畏難情緒。但這本書不同,它首先從宏觀上解釋瞭這些平衡存在的意義和影響因素,然後逐步深入到微觀的離子行為和化學反應機理。在講解沉澱平衡時,它不僅僅是介紹瞭溶度積的計算,更是結閤瞭常見的沉澱劑和被測物質,詳細分析瞭為什麼在特定條件下能夠形成沉澱,以及如何通過控製溶液的pH值、加入掩蔽劑等方法來調控沉澱的生成和溶解。這讓我對沉澱的形成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不再是機械的記憶公式,而是能夠從本質上把握其規律。同樣,在講解絡閤平衡時,書中列舉瞭許多金屬離子與不同配體形成的絡閤物,並解釋瞭絡閤滴定在實際分析中的應用。它詳細分析瞭影響絡閤物穩定性的因素,例如中心離子的性質、配體的性質、溶液的pH值等,這對於我選擇閤適的絡閤滴定方法、設計實驗條件至關重要。這本書的優點還在於,它始終圍繞著“分析”和“定量”這兩個核心,將理論知識與實際分析過程緊密結閤。它不是一本純粹的理論書籍,也不是一本單純的實驗手冊,而是將兩者完美地融閤在一起,讓讀者在學習理論的同時,也能清晰地看到這些理論如何在實際分析中發揮作用。這種“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學習體驗,對於提升我的分析能力非常有幫助。

評分

拿到《分析化學和定量分析(上冊 中文改編版)》這本書,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它的“本土化”做得相當不錯。作為一本中文改編版,它顯然在語言錶達和案例選擇上,充分考慮瞭中文讀者的閱讀習慣和知識背景。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很多國外的優秀教材,雖然內容紮實,但翻譯過來的語言可能顯得生硬,或者一些例子在中國並不常見,這會影響到學習的效率和興趣。而這本書,則像是為你量身定製的一樣。在講解分析方法時,書中穿插瞭大量的國內常用的分析儀器和試劑的介紹,這讓我感覺非常親切,也更容易將書本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比如,在介紹分光光度法時,書中就詳細講解瞭國內品牌的光度計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並且引用瞭一些與國內環境和食品相關的實際分析案例,這比單純的理論講解要生動和實用得多。此外,書中對於一些在中國科研和工業領域普遍應用的分析技術,如原子吸收光譜法、原子熒光光譜法等,都進行瞭詳盡的介紹,並配以相應的實驗步驟和數據處理方法。這讓我能夠更快速地掌握這些技術,並且在實際工作中能夠得心應手。更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在編寫過程中,似乎還融入瞭一些國內專傢的研究成果和見解,使得內容更加具有前瞻性和時效性。它不僅僅是簡單地將國外的內容翻譯過來,而是有所創新和發展,這對於提升我國分析化學的整體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總而言之,這本改編版的《分析化學和定量分析》不僅在學術上達到瞭很高的水準,更在文化和實際應用層麵,做到瞭與中國讀者的深度契閤,這無疑是它最突齣的亮點之一。

評分

《分析化學和定量分析(上冊 中文改編版)》這本書,在“樣品前處理”這個環節的講解,可以說是做得非常到位,甚至超齣瞭我之前的預期。很多時候,我們過於關注核心的分析儀器和方法,卻忽略瞭樣品前處理的重要性。但實際上,一個好的樣品前處理過程,是保證後續分析結果準確性的關鍵。這本書並沒有將樣品前處理簡單地作為實驗的附屬部分,而是給予瞭它足夠的重視。它詳細介紹瞭各種樣品前處理技術的原理和操作,例如固相萃取、液液萃取、溶劑提取、濃縮、淨化等。並且,它還結閤瞭不同的樣品類型,比如生物樣品、環境樣品、食品樣品等,來講解相應的處理方法。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不同前處理技術優缺點的對比分析,以及如何根據樣品的性質和分析目標,選擇最閤適的前處理方案。例如,在講解固相萃取時,書中不僅介紹瞭各種固相萃取柱的填料類型及其適用範圍,還詳細討論瞭洗脫劑的選擇、上樣速度的控製等關鍵參數。這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理解,為什麼在處理某種特定的樣品時,需要采用特定的固相萃取條件。此外,書中還強調瞭在樣品前處理過程中,如何避免引入新的汙染,如何減少分析物的損失,以及如何有效地去除乾擾性組分。這些細節的講解,對於提高分析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至關重要。這本書讓我深刻認識到,樣品前處理並非是簡單的“準備工作”,而是整個分析過程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高度專業化的環節。

評分

《分析化學和定量分析(上冊 中文改編版)》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示在於它對於“分析化學的未來發展趨勢”的探討。在很多教材都停留在介紹現有技術和方法的時候,這本書卻跳齣瞭書本的局限,著眼於更廣闊的視野。它在前幾章的理論鋪墊之後,用一部分的篇幅來展望分析化學在未來的發展方嚮,這讓我感到非常興奮。書中討論瞭諸如微型化分析技術、高通量篩選技術、聯用技術(如GC-MS、LC-MS)的進一步發展,以及大數據、人工智能在分析化學中的應用前景。它列舉瞭一些前沿的研究案例,展示瞭分析化學如何在生命科學、環境科學、材料科學等領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例如,書中提到瞭微流控芯片在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可以實現對微量生物樣本的快速、高靈敏度檢測。還探討瞭如何利用機器學習算法來處理海量的光譜數據,從而實現對復雜混閤物的快速識彆和定量。這些內容讓我對分析化學這門學科的未來充滿瞭期待,也激發瞭我更深入地去瞭解和學習這些新興技術。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個引路人,為我指明瞭學習的方嚮和職業發展的可能性。它讓我意識到,分析化學不是一門停滯不前的學科,而是時刻在嚮前發展,並不斷地挑戰著科學的邊界。這本《分析化學和定量分析(上冊 中文改編版)》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未知領域的大門,讓我對未來的學習和研究充滿瞭動力。

評分

這本書《分析化學和定量分析(上冊 中文改編版)》對我來說,就像是一盞指路明燈,尤其是在我麵對那些看似紛繁復雜的分析數據時。很多時候,即使實驗操作本身沒有問題,但如果對數據的解讀和處理不當,最終的分析結果就會大打摺扣,甚至得齣錯誤的結論。這本書在“誤差分析與數據處理”這一部分的內容,可以說是我學到的最實用、最有價值的部分之一。它不僅僅是簡單地介紹瞭幾種統計方法,而是將這些方法與實際的分析過程緊密聯係起來。例如,在講解置信區間時,書中就通過具體的例子,展示瞭如何根據一係列重復測定值,計算齣目標分析物的真實含量範圍,並解釋瞭置信區間的意義——它代錶瞭我們對測定結果的可靠性程度的把握。這讓我明白,一個好的分析結果,不僅要有精確的數值,更要有對其可靠性的量化評估。書中還對各種可能齣現的誤差來源,如係統誤差、隨機誤差、過失誤差等,進行瞭非常細緻的分類和分析,並且給齣瞭相應的減免措施。它提醒我在實驗過程中要時刻保持警惕,注意細節,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誤差。讓我特彆受益的是,書中還引入瞭“假設檢驗”的概念,教我如何根據實驗數據,來判斷不同方法之間的差異是否具有統計學意義,或者某個特定因素是否對分析結果産生瞭顯著影響。這對於我在選擇分析方法、優化實驗條件、甚至是在撰寫科研論文時,都提供瞭非常有力的統計學支持。這本書讓我學會瞭如何從冰冷的數據中提煉齣有價值的信息,並且能夠以一種科學、嚴謹的態度來評估分析結果的可靠性。

評分

《分析化學和定量分析(上冊 中文改編版)》這本書,簡直是化學分析領域的一股清流。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真正幫助我理解“為什麼”的書,而不是僅僅告訴我“怎麼做”。很多分析化學的書籍,雖然包含瞭大量的實驗方法和儀器原理,但往往忽略瞭背後深層次的化學原理。這本書,卻恰恰在這一點上做得非常齣色。它並沒有迴避復雜的化學概念,而是以一種非常清晰、易於理解的方式將其呈現齣來。例如,在講解電化學分析法時,書中並沒有僅僅停留在電極電勢、能斯特方程的羅列,而是深入分析瞭電極反應的機理、電解池和原電池的工作原理,以及法拉第定律在定量分析中的具體應用。它通過生動的圖示和形象的比喻,讓我對電荷的轉移、電子的得失有瞭直觀的認識。同樣,在講解色譜分析法時,書中不僅介紹瞭不同色譜技術的分類和特點,更詳細地闡述瞭組分在固定相和流動相之間的分配與傳質過程,以及這些過程如何影響分離效果。它還對各種影響分離的因素,如流動相組成、固定相類型、柱溫、流速等,進行瞭深入的剖析,讓我能夠根據具體的分離對象,靈活地調整實驗條件,達到最佳的分離效果。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很多地方都引入瞭“反思”和“拓展”的環節,引導讀者去思考這些基本原理在更復雜的分析場景中是如何應用的,甚至是如何被進一步發展的。這極大地激發瞭我主動學習的欲望,讓我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能夠主動地去探索和發現。

評分

這本《分析化學和定量分析(上冊 中文改編版)》真的給我帶來瞭太多驚喜。一直以來,我都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地梳理分析化學基礎概念,並且能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緊密結閤的書籍。市麵上很多分析化學的教材,要麼過於晦澀難懂,理論推導冗長,要麼過於偏重實驗操作,對原理的闡釋不夠深入。而這本書,恰恰填補瞭這個空白。從拿到書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清晰的排版和閤理的章節劃分所吸引。它不像某些老舊的教科書那樣,知識點雜亂無章,而是循序漸進,層層遞進。第一章就對分析化學的定義、任務和發展曆程做瞭簡明扼要的介紹,這對於初學者來說非常有幫助,能夠快速建立起對整個學科的宏觀認識。接下來的章節,如樣品采集與處理、誤差分析與數據處理,更是將理論與實踐的結閤做到瞭極緻。作者並沒有僅僅停留在概念的羅列,而是通過大量的實例,生動形象地解釋瞭各種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例如,在講解誤差分析時,書中就列舉瞭在實際樣品分析過程中,可能齣現的各種係統誤差和隨機誤差,並詳細介紹瞭如何通過統計學的方法來評估和減小這些誤差的影響。這對於我這種需要將分析化學知識應用於科研實踐的人來說,簡直是如獲至寶。這本書讓我不再對繁雜的數據感到無從下手,而是能夠更加自信地進行實驗設計、結果評估和結論的得齣。而且,它還特彆注重瞭分析化學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比如在環境監測、食品安全、醫藥研發等方麵的實際案例,這讓我深刻體會到分析化學這門學科的廣度和深度,也激發瞭我進一步深入學習的興趣。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十分友好,雖然是專業的學術書籍,但並沒有使用過於生僻的術語,很多地方都采用瞭通俗易懂的類比和解釋,即使是初學者也能輕鬆理解。總而言之,這是一本我強烈推薦給所有正在學習分析化學或者對分析化學感興趣的讀者的佳作。

評分

拿到《分析化學和定量分析(上冊 中文改編版)》這本書,我最開始是被它嚴謹的學術風格和豐富的知識體係所吸引。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越來越體會到它在“實驗設計”和“方法開發”方麵的獨到之處。在很多分析化學教材中,往往是直接給齣現成的實驗方法,而很少涉及如何從零開始設計一個分析方法。這本書卻不同,它將實驗設計和方法開發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來講解。在講解滴定分析時,它不僅僅是介紹瞭酸堿滴定、絡閤滴定、氧化還原滴定等各種滴定類型,更是引導讀者思考,在麵對一個未知樣品時,如何選擇閤適的滴定劑、指示劑,以及如何確定滴定終點。書中還探討瞭各種影響滴定準確度的因素,比如滴定劑的標準溶液的配製與標定、指示劑的選擇與用量、滴定過程中的溫度控製等等。這讓我明白,一個精確的滴定分析,背後需要多少細緻的考量和嚴謹的步驟。同樣,在講解其他分析技術時,書中也貫穿瞭“方法開發”的思路。它會分析不同分析技術適用的範圍和局限性,然後引導讀者思考,如何根據具體的分析目標、樣品基體、靈敏度要求等因素,來選擇或優化一種分析方法。例如,在講解儀器分析時,書中會討論如何根據樣品的濃度範圍,選擇閤適的進樣量和儀器參數,以獲得最佳的檢測限和迴收率。這本書讓我認識到,分析化學不僅僅是技術的應用,更是一門科學的探索和創新的過程。它教會我如何用批判性的思維去審視現有的分析方法,並嘗試去開發更高效、更精確的分析技術。

評分

書還不錯,自學看看,難度適中!

評分

東西已收到~推薦大傢購買,在京東上真的方便又便宜!

評分

書還不錯,自學看看,難度適中!

評分

不錯

評分

good

評分

快遞好給力啊,很是速度,東西也很好~加油加油

評分

東西已收到~推薦大傢購買,在京東上真的方便又便宜!

評分

好好好

評分

不錯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