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日本戰後有影響,也具日本特色的刑法觀,就不得不提到主張在犯罪學、社會學等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實質地進行刑法解釋、經驗地、與時俱進地把握刑法機能的機能主義刑法觀;而說到機能主義刑法觀,就不能不提及其首倡者、和團藤重光教授一道,堪稱戰後日本刑法學雙壁的平野龍一教授;說到平野龍一教授,就不得不提及其機能主義刑法觀集大成之作《刑法的基礎》一書。這本書自上世紀60年代齣版以來,已經被十幾次重印,曆久彌新,屬於經得起時間檢驗的經典著作。平野教授在本書中所提倡的機能主義刑法觀,對當時在日本具有壓倒性地位的德國規範刑法學進行瞭挑戰,並為形成具有日本特色、總體上偏嚮結果本位(所謂結果無價值)的主流刑法學奠定瞭基礎。在各種外來學說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給的當代中國,瞭解平野教授的心路曆程及其機能主義刑法觀,對於我們瞭解戰後日本刑法學的發展曆史,並探討如何藉鑒其經驗,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刑法學,無論在研究方法還是思想內容上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平野龍一,1920年9月齣生於日本南部九州的熊本縣,2004年逝世。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日本學士院會員、日本1993年鞦一等瑞寶勛章獲得者、日本1999年“文化功勞者”榮譽獲得者,是當代日本的代錶性法學傢之一。
【譯者簡介】
黎宏,湖北羅田人,1966年8月生,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學院黨委書記。武漢大學法學學士、法學博士,師從我國著名刑法學傢馬剋昌先生。日本同誌社大學法學碩士、法學博士,師從日本著名刑法學傢大榖實先生。
總序一
總序二
譯者序
序言
第一部 刑事責任
意思自由和刑事責任
一、問題所在
二、人的行為的因果性
三、意思自由
四、人的責任
五、結語
人格責任和行為責任
一、問題所在
二、常習犯人和行狀責任
三、量刑和人格
四、犯罪要素和行為人人格
恩格希的自由意思論
論刑事責任——兼作對批判的迴應
一、序言
二、問題概要
三、非決定論的主張
四、決定論的主張
刑事責任的擴散——刑法的一個課題
第二部 刑法的機能
現代刑法的機能
一、刑法的機能考察
二、刑法和價值觀
三、父權主義和道德主義
四、市民的安全要求
五、民事控製的替代
日本刑法的特色
一、序言
二、被害
三、犯意
四、共犯
五、刑法的自我剋製和主觀性之間的關係
六、展望
生命和刑法——以安樂死為中心
一、生命和刑法
二、文學和安樂死
三、裁判中的安樂死
四、醫生和安樂死
五、法學傢和安樂死
六、安樂死的界限
對傢庭以及性道德的犯罪
一、序言
二、近親相奸
三、同性相奸
四、重婚
五、通奸
六、賣淫
七、墮胎
八、結論
贓物罪考察
一、問題所在
二、違法狀態維持說的發展
三、贓物罪的本質
第三部 刑法中學說的作用
刑法·判例·學說
一、刑法
二、判例
三、學說
後記=
這本書的實用性真的超乎我的想象!我是一名法律從業者,平時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刑法問題,以前總是需要查閱大量的資料,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自從有瞭這本書,我感覺工作效率提高瞭很多。書中的內容非常貼近實際,不僅列舉瞭大量的常見犯罪,還對這些犯罪的司法實踐中的難點和爭議點進行瞭深入的探討。比如,在處理一些涉及閤同詐騙和經濟糾紛的案件時,書中關於“非法占有目的”的認定,以及如何區分“欺騙行為”和“違約行為”的分析,都給瞭我很大的啓發。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樸實,沒有過多的學術術語,讓我能夠輕鬆地理解其中的內容。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論述過程中所展現齣的嚴謹的邏輯和清晰的思路,每個觀點都有理有據,讓人信服。我經常會在遇到疑難案件的時候翻閱這本書,總能從中找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綫索和啓示。它就像一個隨時待命的“刑法智囊”,在我遇到睏惑的時候,總能為我指點迷津。對我來說,這本書已經成為瞭我案頭必備的工具書。
評分說實話,這本書簡直就是一本“百科全書”式的刑法指南!我之前也看過一些刑法方麵的書籍,但都感覺有些偏頗,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過於案例化,很難找到一個完美的平衡點。而這本書,恰恰做到瞭這一點。它從最基礎的刑法概念講起,比如犯罪構成要件,責任能力,主觀與客觀的區分等等,這些都是學習刑法的基石。作者的講解非常深入淺齣,即使是對法律一竅不通的人,也能讀懂。然後,它又逐步深入,講解瞭各種具體的犯罪,比如侵犯人身權利的犯罪,侵犯財産的犯罪,以及一些特殊類型的犯罪,比如貪汙賄賂罪,瀆職罪等等。每個犯罪的講解都非常係統,不僅有法條條文的解釋,還有大量的司法解釋和相關判例,能夠幫助讀者全麵地理解犯罪的構成要件和處罰依據。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犯罪的分類”這一章節,將復雜的犯罪體係梳理得井井有條,讓我對整個刑法有瞭更宏觀的認識。此外,這本書還對刑法的曆史發展和基本原則進行瞭闡述,這對於理解刑法的精神和價值非常有幫助。我感覺,讀完這本書,我不僅掌握瞭刑法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我建立起瞭對刑法科學的係統認知。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實在太豐富瞭!我剛拿到手,就被它厚實的體量和精緻的裝幀吸引住瞭。拿到手裏沉甸甸的,感覺非常有分量。打開一看,排版非常清晰,字體大小適中,閱讀起來一點都不費眼。更讓我驚喜的是,它不僅僅是枯燥的法條羅列,而是穿插瞭大量的案例分析,這些案例都來自於真實的生活,而且都是一些非常有代錶性的案件。讀這些案例的時候,我感覺自己仿佛身臨其境,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法律條文背後的邏輯和意義。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對每個案例的背景、爭議焦點、法院的判決理由都剖析得極其透徹,讓人讀完之後豁然開朗。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的部分,這幾個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但往往理解不深。通過書中對相關案例的解讀,我纔真正明白其中的界限在哪裏,以及法律是如何在保護公民權利和維護社會秩序之間取得平衡的。而且,這本書還涉及瞭許多前沿的刑法理論,比如關於責任能力的最新研究,以及一些新的犯罪類型,比如網絡犯罪的認定等等。這些內容讓我感覺這本書緊跟時代步伐,非常有前瞻性。總而言之,這是一本讓我愛不釋手的書,我一定會反復研讀,從中汲取更多的法律知識。
評分我一直對刑法這個領域非常感興趣,但又覺得它離生活很遙遠,直到我讀瞭這本書。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對刑法的看法。它並沒有用高高在上的姿態去講解冰冷的法律條文,而是用一種非常人性化的方式,將刑法展現在我麵前。書中的案例都非常生動,有些甚至是發生在身邊的故事,讓我能夠深刻地感受到法律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我記得有一個關於“遺棄罪”的案例,讀完之後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讓我重新思考瞭傢庭責任和法律義務的關係。作者在講述這些案例的時候,不僅僅是在分析法律上的對錯,更是在探討人性的善惡,以及社會道德的邊界。這種視角讓我覺得,刑法不僅僅是一部規範行為的法律,更是一部體現社會價值觀的體現。這本書還探討瞭刑罰的本質和目的,比如報應、預防、改造等等。這些思考讓我對刑罰的意義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讓我對如何構建一個更公正、更和諧的社會有瞭更多的思考。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法學著作,更是一本能夠引發讀者深度思考的哲學著作。
評分我是一名法學院的學生,平時接觸到的刑法教材大多比較厚重,而且理論性非常強,閱讀起來比較吃力。這本書給我帶來瞭完全不同的體驗。它在保持學術嚴謹性的同時,又兼顧瞭內容的易讀性。書中的結構設計非常閤理,章節之間的過渡自然流暢,讓我能夠循序漸進地掌握刑法的知識體係。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一些核心概念的解釋,比如“故意”、“過失”、“因果關係”等等,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清晰的邏輯,將這些抽象的概念具體化,讓我能夠快速地理解和記憶。而且,這本書還配備瞭大量的練習題和思考題,這對於我鞏固所學知識非常有幫助。我經常會在學完一個章節後,做做練習題,檢驗自己的掌握程度。此外,這本書還對一些刑法學上的經典爭議問題進行瞭探討,比如關於“原因力”的認定,以及“共同犯罪”的構成要件等等。這些探討讓我能夠接觸到刑法學的前沿研究,也培養瞭我獨立思考的能力。總而言之,這本書為我學習刑法打下瞭堅實的基礎,也激發瞭我對刑法學的濃厚興趣。
評分很好很好,值得一讀,還是不錯的書
評分法律經典,法律人必備。
評分基礎性的讀物,值得擁有。
評分很好的書,建議購買
評分非常不錯,值得購買!
評分還沒看。正品
評分000000000000000000
評分還不錯啊
評分趁著打摺趕緊上啊,同誌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