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实用教育教学技能》一书出版后迅速得到了读者的欢迎和好评,许多学校将其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材使用,很多一线幼儿教师将其作为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南。这本书更多的阐述的是集体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技能,尚不能满足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个别教育的需要。莫源秋教授为此倾力撰写了《幼儿教师必须掌握的教育技巧》一书,着重介绍了幼儿教师对个别幼儿进行教育时的技巧。这两本书互相补充,相得益彰,都具有突出的可读性和实践指导性,是幼儿教师不可不读的优秀指导书。
《幼儿教师实用教育教学技能》侧重于介绍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技能不同,本书侧重于阐述幼儿教师对个别幼儿进行教育时的技巧。
作者莫源秋教授是国内知名的幼儿教育专家,著作颇丰。其著作具有可读性强和实践指导性强的鲜明特点,深受一线幼儿教师欢迎。
在撰写本书各章节时作者都力求使其包括三个部分:
“条件”—简明扼要地介绍相关的教育原理和理念。
“程序与技巧”—结合大量实例阐述操作的具体程序和在各环节应注意的操作技能、技巧要求。
“综合实训”—提供给读者思考、验证前两部分内容的典型案例,引导读者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莫源秋 1988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现为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心理卫生保健。已公开发表论文二百多篇,独著有《幼儿园家长工作技能与艺术》《做幼儿喜爱的魅力教师》《做个幸福快乐的幼儿教师:为你的专业成长支招》《幼儿园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指导》《幼儿园教育研究新探》《幼儿心理需要与教育》等,与他人合著有《幼儿教师与幼儿有效互动策略》《幼儿园教研活动设计与实施》《打造幼儿园魅力班级的64个策略》《幼儿常规教育指导手册》《幼儿教师实用教育教学技能》《新时期幼儿教师的角色与扮演》《幼儿家庭教育读本》等。
第一章 应对幼儿提问的技巧
一、应对幼儿提问的条件
二、应对幼儿提问的方法与技巧
三、应对幼儿提问的程序与技巧
四、综合实训
第二章 提问幼儿的技巧
一、预设问题的技巧
二、提出问题的技巧
三、候答的技巧
四、幼儿回答时的应对技巧
五、理答的技巧
六、反思“提问”的技巧
七、综合实训
第三章 表扬奖励和批评惩罚幼儿的技巧
一、表扬奖励和批评惩罚的条件
二、表扬奖励和批评惩罚的程序与技巧
三、综合实训
第四章 应对幼儿同伴冲突的技巧
一、应对幼儿同伴冲突的条件
二、应对幼儿同伴冲突的过程与技巧
三、综合实训
第五章 应对幼儿不良情绪的技巧
一、应对幼儿不良情绪的条件
二、应对幼儿不良情绪的程序与技巧
三、应对幼儿不同种类不良情绪的技巧举要
四、综合实训
第六章 与幼儿建立快乐互动关系的技巧
一、建立快乐互动关系的条件
二、建立快乐互动关系的技巧
三、综合实训
第七章 应对师幼冲突的技巧
一、应对师幼冲突的条件
二、应对师幼冲突的程序与技巧
三、综合实训
五、理答的技巧
理答是指教师对幼儿回答的应答和反馈,是教师紧随幼儿回答后的反应。
实验表明,有效理答直接与幼儿回答的效果成正比,即教师的理答越积极主动,教师越持肯定、欣赏的态度,幼儿越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一)条件
教师在理答时应该注意以下两点要求。
1. 接受并尊重幼儿
不管幼儿的回答对否,也不管幼儿的回答是如何离谱,教师都应该接受并尊重幼儿的回答,不要因为幼儿没有给出预期的答案而批评、指责幼儿,同时,要教育其他幼儿不取笑别人“幼稚”“愚笨”。
当幼儿回答错误时,不要引导其他幼儿:“看看××回答错了没有?错在哪里?”教师要鼓励该幼儿说出其中的“道理”;对幼儿错误的回答,教师应该采取“不批评原则”,承认每个幼儿的说法都是有道理的。
幼儿的回答,无论对与错,都是幼儿对世界的一种认识,都应该被老师和小伙伴们接受与尊重。
案例2-11 鱼的家在哪里?
在幼儿园的一次诗歌教学活动中,腾老师读出一句诗:“大海是鱼的家。”然后,腾老师问:“鱼的家在哪里?”许俊文回答说鱼的家在水里,腾老师态度轻蔑地发出了一声“嗯?”。接着腾老师问大家:“他说得对吗?鱼的家在哪儿呀?”最后,她转向刚刚发言的许俊文小朋友,凶巴巴地说:“不认真听!坐下!下次想好了再发言。”
在理答过程中,类似的不尊重幼儿的情形时常上演。当孩子们说出的答案与教师预期的不一样时,教师往往表现出否定、厌恶、不高兴的态度,这严重影响了孩子们思考和表达的积极性。
2. 鼓励幼儿
幼儿所给的答案不一定正确,但教师始终不要忘记对幼儿敢想、会想、敢表达进行肯定与鼓励。
提问不仅仅是为了教给孩子们真理性知识,更是促进幼儿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发展的一种手段。因此,理答不能仅仅关注答案正确与否,更要关注幼儿的回答对幼儿发展的其他意义。
(二)程序
在幼儿回答问题后,教师应根据幼儿的不同表现采用不同的程序回应幼儿的回答,以便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1. 当幼儿回答正确时的理答程序
当幼儿回答正确时,教师的理答程序为:
(1)对幼儿的答案及其本人给予肯定。如,“你的理解很正确。你能这样回答,说明你听课很认真,也很爱动脑筋,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
(2)问幼儿:“你是怎么想出这样的答案的?”这样的提问有利于幼儿整理和提升自己的经验,有利于提高其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对幼儿的回答进行肯定或引导。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回答问题过程中的情况给予相应的鼓励和肯定,如可以说:“其实你的声音很好听,要是胆子大一点,你一定会很棒!”“请将你的发现大声告诉大家,好吗?”“你的脑筋动得真快,声音又那么响亮,谢谢你为大家开了一个好头。”“我听出来了,你的思路是对的,能再说一遍吗?”幼儿可从老师的表情和话语中感受到温暖和鼓励。
2. 当幼儿的回答有创意时的理答程序
当幼儿的回答很有创意但不一定正确时,教师的理答程序为:
(1)竖起大拇指对该幼儿说:“你说的很有道理。”(在夸幼儿有创意的回答时,不能将“有道理”改为“很正确”,因为幼儿有创意的回答确实有一定的道理,符合一定的生活逻辑,但它不是符合真理要求的正确答案。)“你说的很有创意!”“真棒!你的想法就是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你的回答与众不同,真了不起!”
(2)对该幼儿说:“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想的吗?”
(3)幼儿说完很有创意的理由后,教师竖起大拇指对该幼儿说:“你说的真的很有道理。”“你的想法很奇特,老师欣赏你。”
案例2-12 小蛋会长成大蛋
在一个关于蛋的主题活动中,范老师将鸵鸟蛋、鹅蛋、鸡蛋、鹌鹑蛋、相思鸟蛋、翠鸟蛋等,分别从小到大排成一列,然后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这些是什么呀?”幼儿回答:“是蛋。”范老师又问:“你们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小牛说:“我想,我和宏云两个人一餐都吃不完一个那么大的鸵鸟蛋!”晓勇说:“我相信,那个最小的蛋过三个月后一定能长得像那个最大的蛋那么大。”有不少小朋友笑了。范老师竖起大拇指对该幼儿说:“你说的很有道理。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想的吗?”晓勇回答说:“我看到小鸡过了一段时间就长成了大鸡;小鸭过了一段时间就长成了大鸭;小牛过了一段时间就长成了大牛;小鱼过了一段时间就长成了大鱼……所以我认为,小蛋过一段时间一定会长成大蛋!”范老师笑眯眯地回应道:“你说的真的很有道理。”
范老师不仅没有因为晓勇未回答出真理性答案而批评他或者否定他的答案,反而夸其不符合“真理”要求的答案“有道理”。然后范老师引导晓勇将其中的“道理”说出来。当晓勇说完他的“歪理”后,范老师不仅没有矫正他的错误,更没有批评他“瞎说”,反而笑眯眯地回应道:“你说的真的很有道理。”这分明是在鼓励晓勇“瞎说”。
其实,范老师的教育意图是很明确坚定的:在教育活动中,她将“培养幼儿敢想、会想、敢表达、会表达”看得比“把正确的知识传授给幼儿”更重要。
3. 当幼儿回答出现犹豫时的理答程序
当幼儿回答出现犹豫时,教师的理答程序为:
(1)对于把小手举得矮矮的或战战兢兢地举起手又放下的幼儿,鼓励他:“我知道你已经想好了,对吧?你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吧!说错了也没关系。”
(2)重述问题。如果是幼儿没有听清楚问题,教师可以重述刚刚提出的问题,然后问:“老师说清楚了没有?”(不要问:“你听清楚了没有?”因为这样会给孩子带来自责和压力。)
(3)微笑地看着幼儿说:“别着急,我们都在耐心地等着你的回答呢。”“回答错了不要紧,重要的是把你的想法说出来。”
(4)用鼓励的口气跟幼儿说:“一下子给忘了,是吧?没关系的,等会儿想起来后你再告诉大家,好吗?”
4. 当幼儿回答错误时的理答程序
当幼儿回答错误时,教师的理答程序为:
(1)重述问题,确认幼儿已经听明白了老师的问题。
(2)微笑着对幼儿说:“你能告诉我你是怎么想的吗?”然后根据幼儿的回答结果,再按如下两种程序进行:
①幼儿在“整理思路”的过程中发现了正确答案并做出了正确的回答,这时,教师应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如,可以跟幼儿说:“×××,你终于找到正确答案了,我为你感到高兴。”对于自信心不足的幼儿,教师可以这样说:“看,通过思考你不是找到正确答案了吗?多给自己一些信心,你会更棒的!”
②幼儿在“整理思路”的过程中仍未发现正确答案,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有选择性地提供以下三种引导方式:
A. 提供线索,让幼儿自己找到答案。
B. 降低提问的难度,将大问题分解为一个个小问题,然后一步步地引导幼儿找到答案。
C. 对于那些有较强自信心的孩子,让其听听别人是怎么回答的,是怎么想的。
2012年笔者和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韦凌云、刘揖建、陈金菊老师出版了《幼儿教师实用教育教学技能》一书。该书自出版以来一直受到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大中专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及一线幼儿教师的喜爱。
《幼儿教师必须掌握的教育技巧》是《幼儿教师实用教育教学技能》的姊妹篇,是后者的延伸和补充。从内容上看,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侧重于教师与幼儿特别是个别幼儿的互动技能,后者侧重于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技能。
我们编写《幼儿教师实用教育教学技能》时,特别重视实用性,希望通过该书能够给一线幼儿教师和在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具有操作性的指导,即他们按照有关技能要求去做就会有教育效果。而今天我们要出版的《幼儿教师必须掌握的教育技巧》则更加强调可操作性。笔者在撰写本书的各章节时都力求使其包括下面三个部分:
“条件”——简明扼要地向大家介绍相关的原理,希望这一部分内容能给大家一些理念上的引导。
“程序与技巧”——告诉大家操作的具体程序和在各程序环节应注意的操作技能、技巧要求,希望这一部分内容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精准到位的操作指导。
“综合实训”——在前面两部分内容的基础上,这一部分提供给大家思考、验证前面两部分内容的经典案例,希望能进一步打开大家的工作思路,更加有效地将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笔者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借鉴和参阅了国内外同行的大量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对他们表示由衷的谢意!由于种种原因,对于书中引用的小部分资料,笔者未能标明相关作者及资料的出处,在此对相关的作者表达歉意!
由于时间仓促,加上作者水平有限,本书中一定存在着不足之处,敬请阅读与使用本书的老师和朋友批评指正。
莫源秋
2015年9月
我是一名即将步入职场的新手幼师,对于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一直感到有些迷茫。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束光!它不像那些学术类的教材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鲜活的案例和可操作的建议。我最欣赏的是它对“游戏化教学”的深入探讨。书中提供了大量不同主题、不同年龄段的教学游戏设计,从室内活动到户外探索,从感官启蒙到认知发展,几乎涵盖了幼儿教育的方方面面。我特别喜欢它关于如何设计“情境式教学”的讲解,它教我如何将抽象的知识点融入到孩子感兴趣的故事、角色扮演和实际情境中,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例如,在教授孩子认识形状时,书中提供的“寻宝游戏”和“形状拼贴画”活动,既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又能让他们在玩耍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此外,这本书还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合作能力”。它提供了许多引导孩子遵守集体规则、学习与同伴分享合作的策略,这对于我这样初次接触班级管理的老师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书中关于“班级管理”的技巧,也让我受益匪浅,它教我如何用积极的方式处理孩子的冲突,如何建立一个和谐、有序的班级氛围。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理论知识的宝库,更是一本实操性极强的“行动指南”,它让我对未来的教学工作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评分作为一个在教育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多年的资深人士,我一直对市面上的一些“育儿指南”持保留态度,很多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教条化,缺乏实际操作性和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洞察。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却让我眼前一亮,甚至可以说是惊喜。它并非一本简单的“经验分享”,而是建立在一套严谨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但又以一种极为通俗易懂、贴近实际的方式呈现出来。我特别欣赏它对“教育”二字本身的解读,它强调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格的塑造、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的连接。书中对于如何理解孩子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以及如何根据这些特点来设计教育活动,有着非常深入和细致的分析。比如,它在讲解如何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时,不是简单地罗列一些练习题,而是从观察、比较、分类等基础能力入手,提供了非常多富有启发性的游戏和活动设计。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我们认为“高阶”的能力,其实都根植于最基础的观察和实践。此外,书中关于如何处理师生关系(或者说亲子关系)的探讨,也让我受益匪浅。它强调尊重、理解和共情的重要性,并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沟通技巧,比如如何有效提问,如何给予积极反馈,如何处理冲突等。这些技巧不仅适用于教育场景,在日常生活中也同样适用。我深感这本书的作者不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教育者,更是一位深刻理解儿童心理的智者。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评分我一直对孩子的早期艺术启蒙非常感兴趣,也为此查阅了不少资料,看过不少相关的书籍。但说实话,很多书都停留在“教你如何画画”、“如何唱歌”的层面,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而这本书,则真正让我看到了早期艺术教育的“大图景”。它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种艺术形式,而是从更广阔的视角,阐述了艺术对于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包括情感表达、创造力激发、感知能力提升等等。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游戏化艺术教育”的理念,它强调要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在创作中体验。它提供的很多活动设计,都非常有趣且富有创意,比如利用废旧物品进行手工创作,引导孩子用身体去感受音乐等等。这些活动既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又能让他们在过程中动手动脑,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书里还特别提到了如何引导孩子进行“自由创作”,这一点对我触动很大。以前我总喜欢给孩子设定一个具体的创作目标,比如“画一个太阳”,但这本书告诉我,更重要的是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他们拥有创作的自主权。另外,它还讲到了如何欣赏孩子的作品,如何给予恰当的评价,这些细节都非常实用,让我在面对孩子充满稚拙的作品时,能有更积极的回应方式。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对如何进行有效的早期艺术启蒙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系统的规划。
评分这本书简直就是给新手宝妈们量身定制的育儿宝典!我孩子刚满周岁,正是最爱探索、最需要耐心的时候,我之前也是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引导,只能被动地满足他的需求。自从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育儿原来可以这么有条理、有章法!它没有那些空泛的理论,而是直接切入到我们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比如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如何应对孩子的哭闹、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等等。书里列举了大量的实际案例,我读的时候感觉就像在听邻居阿姨讲故事,特别亲切,而且案例中的家长们遇到的问题,也正是我每天都在面对的。我最喜欢的是关于“正面管教”的部分,以往我总觉得孩子不听话就是要“教训”,但这本书告诉我,很多时候是我们的沟通方式出了问题。它教我如何用鼓励代替批评,如何倾听孩子的心声,如何设定清晰而温和的界限。我尝试着改变了一些和孩子互动的方式,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孩子好像更愿意听我的话了,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发脾气。而且,书里还讲到了很多关于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方法,比如怎么通过游戏的方式教孩子认识颜色、形状,怎么引导他们对手指谣感兴趣。这让我觉得育儿不再是一件枯燥的差事,而是充满了乐趣和创造性。总的来说,这本书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和方向,让我觉得做个好妈妈没有那么难,关键是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并且付诸实践。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对“教育技巧”这个词有点抵触,总觉得听起来像是某种“速成秘籍”,不够真实,也不够接地气。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对这个词的看法。它没有给我什么“独门绝技”,而是让我看到了教育背后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专业性。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观察力”的培养。作者花了大量篇幅讲解如何细致地观察孩子,了解他们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包括行为、情绪、语言表达等等。他强调,真正的教育,始于对孩子的深刻理解。只有当我们真正了解孩子,才能找到最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这让我反思了自己很多时候的“想当然”,总以为自己了解孩子,但很多时候只是基于自己的经验和期望。书里还提供了很多非常具体的观察方法和记录工具,比如如何记录孩子的游戏行为,如何分析孩子的情绪波动,这些都非常实用。此外,关于“情绪管理”的部分,也让我深受启发。作者详细讲解了如何帮助孩子识别和表达情绪,如何引导他们健康地处理负面情绪,这些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课题。我尝试着运用书中的一些方法,和孩子一起练习“情绪词汇”,效果非常显著。孩子现在更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也不像以前那样容易因为小事而失控。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没有命令,只有引导,让我一步步地认识到教育的真谛,也让我更有底气和信心去面对育儿过程中的挑战。
评分好
评分好好干好好好好好
评分很好
评分嗯嗯可以
评分喜欢,性价比高,推荐给各位。
评分非常值得我们去欣赏,里面的内容需要好好细读中了
评分给单位买的,一次买个很多本,很划算,质量也不错,看起来应该是正版书!
评分很好,快递送货的速度也很快
评分非常值得我们去欣赏,里面的内容需要好好细读中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