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馬爾罕的金桃》原譯《唐代的外來文明》,曾先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陝西師範大學齣版社齣版,獲得極大好評,受到廣泛關注,至今該書仍作為唐代中外關係史、唐朝文化史等領域的必讀書被不斷閱讀、討論。它的學術貢獻是從博物學角度對於中古史重新研究,這種研究雖受到考古學、西域學、內亞學的影響,但無疑已經成為一種不可忽視的中古史研究方法。
本書的優點在於,數百條譯者注糾正瞭很多原著使用漢籍時的錯誤,其中一些重要的錯誤之處,明顯地影響瞭讀者對原書的正確理解。更需提及的一點是譯者完全還原瞭原著中徵引的漢文原始史料,包括原著中轉引的二手材料,甚至一些比較重要的異文,譯者都以其專業所長加以說明。
吳玉貴先生精研唐代中外關係史,在突厥史、中古文獻等研究上卓有建樹。本書為其花費五年精審譯成之作,可謂嘔心瀝血。2014年11月,責編拜訪吳先生,先生笑稱畢其功於一役,要將中文版問世以來獲得反饋、特彆是當年刪改的部分增訂進來。
本書是薛愛華《撒馬爾罕的金桃》新修訂譯本,內含24頁彩色圖片,另保留原書風格20幅黑白題圖。《撒馬爾罕的金桃》是西方漢學的一部名著,被視為西方學者研究中國古代社會、古代文化的必讀之作。《撒馬爾罕的金桃》選取中華民族值得驕傲的朝代——唐代為研究對象,詳細研究瞭當時的世界文化交流和文明引進。內容涉及瞭唐朝生活的各個方麵,傢畜、野獸、飛禽、植物、木材、食物、香料、藥品、紡織品、顔料、礦石、金屬製品、世俗器物、宗教器物、書籍等,共18類170餘種,舉凡生活所需、日常所用,幾乎無所不包。此書不僅展現瞭大唐時期的社會文化、物質生活的生動畫麵,為認識唐朝的社會生活史和文化史提供瞭極有價值的參考,也是瞭解中華文明和文明交流史的必讀書籍。
薛愛華(Edward Hetzel Schafer,1913—1991,舊譯愛德華·謝弗),美國著名漢學傢和語言學傢,二十世紀下半葉美國唐代研究乃至整個西方唐代研究的領軍人物。1938年獲伯剋利加州大學學士學位,攻讀人類學;1947年獲哈佛大學東方語言學博士學位。之後一直任教於柏剋萊加州大學,直至1984年退休。曾齣任美國東方學會會長,並長期主編《美國東方學會會刊》(JAOS)。
他深受傳統歐洲漢學影響,重視曆史語言文獻的研究(精通十幾種古今語言),加之他在民族學、民俗學和人類學方麵的豐厚學養,使他的中國中古研究呈現齣開闊的視野與多視角融閤的特點。他的主要研究領域在中外史學界均享有盛譽,如:唐代的社會文化史,尤其是物質文化(名物)研究、唐代的外來文明、中原漢文化與周邊民族文化的融閤、道教與文學的關係,尤其是唐詩與道教在唐代文化中的作用等。
譯者簡介
吳玉貴,男,漢族,1956年10月生,籍貫新疆奇颱。1974年參加工作。1985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曆史係獲碩士學位後來進入曆史研究所工作。現任馬剋思主義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嚮曆史文獻學、隋唐史、西北民族史。
主要成果《資治通鑒疑年錄》、《突厥汗國與隋唐關係史研究》(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三屆優秀科研成果二等奬、所優秀科研成果奬)、《突厥第二汗國漢文史料編年輯考》、《中國風俗通史·隋唐五代捲》、《唐書輯校》、《唐代文化》(閤著)等專著;發錶《西突厥新考》、《試論兩件高昌供食文書》、《〈資治通鑒〉記事時間失誤略析》、《〈舊唐書〉斠補舉例》(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第六屆優秀科研成果三等奬、所優秀科研成果奬)、《〈新唐書〉“四夷傳”證誤》等論文。
美國學者薛愛華的《撒馬爾罕的金桃》,是西方漢學的一部名著,被視為西方學者研究中國古代社會、古代文化的必讀著作。從本書我們可以看到,唐朝的外來物品是何等的豐富多彩,而這些外來物品對中國社會、中國原有的文化又發生著復雜的、多方麵的影響,其中很多逐步溶入中國原有文化之中,終成為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今天的中國文化是多元的文化。中國文化既包含漢族的,也包含其他兄弟民族的;既有本土的,也有外來的成分。
——陳高華(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會長)
本書可能是我們這個時代中,在研究中國方麵資料翔實、博學精深,並且寫得賞心悅目的著作。
——《亞洲研究雜誌》
完全是賞心樂事……薛愛華先生幾乎沒有漏掉唐代生活的任何一個方麵,以至於一點一滴地為整個文明建立起一幅閤情閤理的全景畫捲……謝弗先生文筆優雅,睿智。他喜歡這些天方夜譚式的故事,而且把它們講得非常好。
——《星期六評論》
對唐代文化一次令人著迷的考察,這可以從唐代對舶來品的使用和需要中反映齣來……我們很難得看到這麼一本令人愉快而內容豐富翔實的書。
——《美國東方學會會刊》
彩插1-24頁
正文1-766頁
漢譯本序 陳高華
譯者的話 吳玉貴
前言 薛愛華
導論
第一章 大唐盛世
曆史概況
唐朝的外國人 商船與海路 商隊與陸路 唐朝境內的外來居民 唐朝外來居民的待遇 進貢 鬍風 外來事物在文學中的反映
第二章 人
戰俘 奴隸 侏儒 人質 貢人 樂人和舞伎
第三章 傢畜
馬 駱駝 牛 綿羊和山羊 驢、騾與野驢 犬
第四章 野獸
大象 犀牛 獅子 豹與獵豹 黑貂或白貂 瞪羚或小羚羊 未確認的有蹄動物 一種未確認的食肉動物 土拔鼠 貓鼬 鼬鼠或白鼬
第五章 飛禽
鷹與鶻 )孔雀 鸚鵡 鴕鳥 頻伽鳥
第六章 毛皮和羽毛
鹿皮 馬皮 海豹皮 貂及貂類動物皮 豹皮 獅皮 其它獸皮 鯊魚皮 獸尾 羽毛 孔雀尾 羽衣 蟲飾
第七章 植物
保鮮與傳播 棗椰樹 菩提樹 娑羅樹 鬱金香 那伽花 佛土葉 水仙 蓮花 青睡蓮
第八章 木材
紫檀 櫚木 檀香 烏木
第九章 食物
葡萄與葡萄酒 訶子 蔬菜 珍饈美味 海味 調味品 糖
第十章 香料
焚香與香爐 沉香 紫藤香 欖香 樟腦 蘇閤香 安息香與爪哇香 乳香 沒藥 丁香青木香 廣藿香 茉莉油 玫瑰香水 阿末香 甲香
第十一章 藥物 藥物學 質汗 底也迦 豆蔻 肉豆蔻 鬱金與蓬莪術 鬍桐樹脂 木蜜 吉萊阿德香膏 波斯樹脂 阿魏 蓖麻子 清瀉山扁豆 海藻 人參 各種藥草 毛糞石 膃肭 蚺蛇膽 白臘 人發 綠鹽
第十二章 紡織品
金衣 毛織品 毛毯 石棉 氈 布 越諾布 繭綢 綢 彩飾絲綢 水羊與冰蠶 棉花“朝霞”
第十三章 顔料
猩猩血 紫膠 龍血 蘇方 骨螺貝? 青黛 婆羅得 櫟五倍子 藤黃膠脂 扁青 雌黃
第十四章 工業用礦石
鹽 明礬 硇砂 硼砂 硝石、樸硝與芒硝 硫黃 雄黃 密陀僧 純堿金剛石
第十五章 寶石
玉 水精 光玉髓 孔雀石 天青石 金精 玻璃 火珠 象牙 犀角 魚牙 真珠 玳瑁車渠 珊瑚 琥珀 煤玉
第十六章 金屬製品
黃金 紫金 銀 黃銅 金幣與銀幣
第十七章 世俗器物
各種器皿 燈樹 盔甲 劍與槍 弓與矢
第十八章 宗教器物
捨利 佛像
第十九章 書籍
字、紙、書 書肆與藏書 旅遊書與地理書 宗教書籍 科學書籍 弦綫標譜法與地圖
注釋
參考文獻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與其說是在“讀”書,不如說是在進行一場跨越韆年的尋寶之旅。我尤其對書中對於“舶來品”的定義進行瞭拓寬的做法感到耳目一新。它不光關注那些直接從境外運來的商品,還關注瞭那些在邊疆地區産生後,通過貿易網絡間接影響到長安、洛陽的物品。這種全景式的視野,讓唐代的“國際化”不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具體的、可感知的。我甚至開始想象,當時長安西市的某個店鋪裏,一個商販是如何嚮一位貴婦推銷一小撮産自遙遠國度的鬍椒,而那位貴婦的衣帶上,可能就點綴著從另一個方嚮傳入的瑪瑙。這種細緻的場景重構能力,是這本書最迷人的地方,它讓曆史變得立體而鮮活,充滿瞭煙火氣。
評分對於希望瞭解唐代中外關係,但又對傳統政治史敘事感到疲倦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劑良藥。它避開瞭龍舟競渡、朝貢體係這些老生常談的話題,而是把視角聚焦到瞭市井生活中的“微觀交流”。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思考:一個陌生的香料是如何改變瞭唐人的烹飪習慣?一種外來的音樂如何被民間藝人吸收並重新演繹?這種由小見大的研究方法,不僅學術價值極高,更重要的是,它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趣味性。作者的文字功底紮實,行文流暢,即使在分析復雜的文化傳播模型時,也保持著一種令人信服的優雅,絕非那種堆砌術語的學術八股,讀起來非常享受。
評分這本《撒馬爾罕的金桃:唐代舶來品研究》,光是這個書名就讓人浮想聯翩。我得承認,我當初是衝著“撒馬爾罕”這個充滿異域風情的名字去的,想象著這是一部關於絲綢之路上奇珍異寶的奇幻之作。讀完後,雖然實際內容和我的浪漫想象略有齣入,但它展現齣的學術深度和廣度,絕對稱得上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著作。作者對唐代社會中那些來自西域的“舶來品”——無論是香料、寶石,還是服裝、樂器——的考察,細緻入微,仿佛把我拉迴瞭那個萬國來朝的盛唐氣象之中。那些細小的物件,在作者的筆下,不再僅僅是商品,而是成為瞭連接不同文明的媒介,摺射齣當時社會文化的復雜麵貌。我特彆欣賞它將物質文化研究與社會史、文化史相結閤的努力,讓枯燥的考古發現充滿瞭鮮活的曆史氣息。那種層層剝開曆史迷霧,觸摸到真實生活細節的滿足感,是閱讀其他曆史著作難以比擬的。
評分說實話,一開始翻開這本書,我對那些密密麻麻的引文和專業的術語有點膽怯,生怕自己無法跟上作者的思路。然而,一旦深入閱讀,就會發現作者的敘事功力極強,能夠將那些深奧的學術考據,用一種近乎講故事的方式娓娓道來。比如,書中對某一類特定波斯銀器的紋飾演變分析,我原本以為會是乾巴巴的圖錄描述,結果卻成瞭一場關於東西方審美交融的精彩辯論。作者沒有停留在“是什麼”的層麵,而是深入探討瞭“為什麼會這樣”,探討瞭這些舶來品是如何被唐人接受、改造,最終融入本土文化體係的復雜過程。這種將“物證”轉化為“史證”的思維過程,極大地拓寬瞭我對唐代對外交流的理解深度,讓我意識到,一個帝國的繁榮,往往體現在其餐桌上的香料和衣櫃裏的絲綢裏,而非僅僅是宏大的戰爭敘事。
評分總而言之,這部作品提供瞭一個看待唐代文明的全新且多維度的切入點。它展示瞭盛唐的自信和開放,並非盲目排外,而是以一種海納百川的胸襟,吸收和轉化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養分。我原本以為對唐代的研究已經比較熟悉,但這本書又一次刷新瞭我的認知,讓我意識到,曆史的厚度往往隱藏在那些不經意的細節之中。它不僅僅是一本研究唐代物質文化的專著,更是一部關於文化張力、適應性與創造力的精彩論述。讀完後,那種意猶未盡的感覺,促使我開始重新審視我們今天所處的全球化時代,古人的經驗或許也能給我們帶來新的啓示。
評分裏夏德•瓦格納(Richard Wagner ),1952年齣生於羅馬尼亞的巴納特,他生命中的前35年是在那裏度過的,作為天主教徒和受迫害的德裔少數民族。裏夏德•瓦格納的主要作品有:小說《傢當》和雜文集《德意誌地平綫》。
評分甲骨文的這本裝幀和設計我非常喜歡,書外衣手感好,設計新穎,代入感強。開本閤適,排版不錯。內容多可藉鑒,多一個角度看曆史總是好的。
評分《鬱金香熱》是一部鬱金香的曆史。鬱金香原産自風蝕貧瘠的中亞大草原,隨著時間推移,鬱金香進入瞭君士坦丁堡奢靡的帝國花園,在歐洲成為被人競相追逐的、被人們公認為最美麗的花卉。
評分甲骨文講曆史絕對是世界級的 很贊 特彆喜歡 而且包裝也忒美
評分不錯,圖片少瞭點
評分4:京東的評價比較真實,有較大的參考意義,**交易應該不多。
評分雙11大促,憋瞭幾個月的書單摺一下釋放瞭不少!價格絕對震撼,超值啊!!!
評分喜歡在東東上網購 真的不錯的 比其他網店實在 服務好 好喜歡 還會介紹朋友來
評分硬皮綫裝帶書綫,裝幀不錯,紙張微黃,適閤閱讀。書後附有相關人物索引,方便查閱,很好。開本適中,單手閱讀還行。內容嘛,據說能齣版就是很好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