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哲学的关系长久以来都落脚在“争”字之上。《哲学的奥德赛——<王制>引论》以荷马来解读柏拉图,晚近也不乏以柏拉图来解读荷马的尝试,俨然有一种弥合“诗与哲学”之争的风气。然而,诗与哲学之争真的可以消除吗?这一争论的本质是什么?读完《哲学的奥德赛》我们或许会明白,所谓以荷马解读柏拉图,并不算是为诗人辩护,毋宁说只是揭示了一种诗歌形式的对哲学的辩护。
本书沿着《王制》的行文线索做了非常细致的解读,与《奥德赛》意象的对应也深有启发,是一本阅读柏拉图《王制》的很好的指引。
本书作者郝兰(Jacob Howland)拿《王制》与《奥德赛》对观,他精确地把握住《王制》作为一个整体的灵魂意象,深入处理了这场“哲人的自我发现之旅”与《奥德赛》之间的意象关联。
我们可以将这本《<王制>:哲学的奥德赛》视为一个双重导读。首先自然是《王制》导读。全书实际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五章,是这个导读的导读。郝岚为了便于现代读者进入柏拉图的希腊哲学世界,不但简单勾勒基本的希腊观念,而且要回应各种现代哲学对柏拉图的批评意见,同时,他还必须论证自己以《奥德赛》阅读《王制》的正当理由。此后,则是作者根据细节的精读而在总体上勾勒《王制》的梗概——可以说,在这个意义上,本书后半部分是一篇相当称职的《王制》导论。而对郝兰本人来说,这本书或许也是一次导读,因为他在自己未来的学术生涯里,《王制》和柏拉图的著作一直是他精心耕耘的重点。
中译本说明1
说明与致谢1
柏拉图生平及相关大事记1
文献与历史语境
一 柏拉图的雅典2
二 《王制》与政治哲学的起源10
三 批评与挑战13
解 读
四 序曲:解读柏拉图24
五 哲学的旅程33
六 重重挑战57
七 从头再来:苏格拉底的神话创作与哲学教育76
八 喜剧版双城记92
九 太阳、线与洞穴:哲学的想象与预言116
十 回家?厄尔神话中的哲学与必然144
书目精编154
内容索引164
译者附识174
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设计,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内敛而精致,这与某些追求噱头和流量的出版物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似乎暗示着作者对内容本身的自信,不需要花哨的外表来吸引注意力。作为一名深度阅读爱好者,我最看重的是逻辑的严密性和论证的层次感。我非常期待看到作者是如何构建起整个论述体系的,从最基础的定义出发,如何层层递进,最终触及到诸如“洞穴寓言”那样具有震撼力的核心洞见。我希望这本书的行文节奏是舒缓而有力的,如同一次精心编排的交响乐,每一个乐章都有其不可或缺的地位,最终汇聚成一个令人回味无穷的高潮。如果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对知识探索的热忱和对真理的执着,那么阅读的过程本身就会成为一种享受,一种精神上的“奥德赛”。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那种深沉的靛蓝和古朴的金色字体搭配在一起,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拿到手里的时候,能感受到纸张那种扎实的质感,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需要精心对待的艺术品。我一直对古代思想的脉络非常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关于“理想国度”和“正义”的探讨,总觉得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迷失,都能在那些古老的文本中找到源头和对照。这本书的标题,《哲学的奥德赛:王制 引论》,本身就蕴含着一种史诗般的宏大叙事感,仿佛预示着一次深入文明核心的探索旅程。我期待它能像一次长途跋航,带着我穿越迷雾重重的历史语境,直抵那些最核心、最令人不安却又不得不面对的哲学命题。如果它能成功地梳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将那些看似零散的片段串联起来,形成一个连贯的思考框架,那这本书的价值就无可估量了。我希望它能提供足够的深度,让我不仅仅是了解“说了什么”,而是真正理解“为什么会这么说”,以及“这对我们今天意味着什么”。
评分说实话,我对这类经典导读型的书籍,往往抱有一种审慎的期待。太多的时候,导读者会陷入对原著的过度阐释,或者干脆变成一种干巴巴的知识点堆砌,读起来枯燥乏味,如同在阅读一份晦涩的说明书。然而,这本书的《哲学的奥德赛》这个副标题,给我带来了一丝希望。奥德赛,那代表着漫长、充满诱惑与考验的归家之路。我期望这本书的作者能够扮演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他不仅熟悉地图(即原著的结构),更懂得如何避开那些容易让人迷失的‘海妖之歌’和‘独眼巨人’。我希望看到的是一种充满洞察力的解读,一种能够揭示文本背后那些隐藏的张力和辩证关系的叙事方式。它不应该只是复述,而应当是一种“再创造”的阐释,用现代的语言和视角,激活那些沉睡已久的对话。如果能捕捉到文本中那种深刻的悲剧性和人类困境的永恒性,那才算得上是一次成功的“引论”。
评分从书名中“王制”二字可以看出,本书必然会触及权力、治理和伦理的交汇点。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价值多元甚至有些混乱的时代,重新审视关于“最好的城邦结构”的讨论,无疑是一件极具挑战性,但也极富现实意义的事情。我尤其关注作者如何处理柏拉图式的“哲学王”的概念——这究竟是一种对绝对理性的浪漫化期许,还是一种对人性弱点的深刻警惕?我希望能看到作者的笔触,既能保持对古代智慧的敬畏,又能以一种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其局限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石,让我能够跳出日常琐碎的争论,退后一步,从更宏观的层面去考量“好生活”的本质。如果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构建起一套更稳固的批判性思维工具箱,而不是简单地提供几个现成的答案,那么我将非常满意。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它是否能有效地“翻译”出古代语境中的深层含义,使其对今天的读者产生共鸣。哲学思想的隔阂往往不在于词汇,而在于其背后的文化和社会假设。因此,这本书的关键在于“引论”的质量——它是否能够搭建起一座有效的桥梁?我渴望看到作者能够以一种既不失学术严谨性,又充满人文关怀的笔调,去探讨那些关于知识、美德与秩序的永恒难题。我希望阅读完后,我能感受到一种思维上的拓展,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更高维度对话的大门。这本书若能引导我重新审视自己对“理想”的认知,质疑我习以为常的假设,并激发我继续向下挖掘原著的欲望,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本导读,而是一次成功的精神启蒙之旅的序章。
评分本书作者郝兰(Jacob Howland)拿《王制》与《奥德赛》对观,他精确地把握住《王制》作为一个整体的灵魂意象,深入处理了这场“哲人的自我发现之旅”与《奥德赛》之间的意象关联。
评分我们可以将这本《<王制>:哲学的奥德赛》视为一个双重导读。首先自然是《王制》导读。全书实际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五章,是这个导读的导读。郝岚为了便于现代读者进入柏拉图的希腊哲学世界,不但简单勾勒基本的希腊观念,而且要回应各种现代哲学对柏拉图的批评意见,同时,他还必须论证自己以《奥德赛》阅读《王制》的
评分理想国,王制,刘小枫们确实让我们重新理解西方
评分理想国,王制,刘小枫们确实让我们重新理解西方
评分还好还好哈、,推荐推荐推荐
评分我们可以将这本《<王制>:哲学的奥德赛》视为一个双重导读。首先自然是《王制》导读。全书实际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五章,是这个导读的导读。郝岚为了便于现代读者进入柏拉图的希腊哲学世界,不但简单勾勒基本的希腊观念,而且要回应各种现代哲学对柏拉图的批评意见,同时,他还必须论证自己以《奥德赛》阅读《王制》的
评分还好还好哈、,推荐推荐推荐
评分诗与哲学的关系长久以来都落脚在“争”字之上。《哲学的奥德赛——<王制>引论》以荷马来解读柏拉图,晚近也不乏以柏拉图来解读荷马的尝试,俨然有一种弥合“诗与哲学”之争的风气。然而,诗与哲学之争真的可以消除吗?这一争论的本质是什么?读完《哲学的奥德赛》我们或许会明白,所谓以荷马解读柏拉图,并不算是为诗人辩护,毋宁说只是揭示了一种诗歌形式的对哲学的辩护。
评分这套书对本人影响甚大,大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