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由生活事件谈法律权益
日常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社会事件,可能是拾金不昧,也可能使用网络触法,由生活出发,教你不可不懂的法律常识!律师爸爸简单说明、详细分析,任何人都能一看即懂的法律课!
教育孩子正确的法治观
这文明世代,任何一件小事都牵涉着自身权益,忽视不得地连带责任,别以为什么都不做,就不会触犯法律?不!冷眼旁观的第三者一样有罪。而教育孩子正确的法律观,则是我们的使命!
律师深入浅出解析法律案件
由家庭、生活小事出发,不论大朋友、小朋友都需要了解的法律课程,不需要像背教科书上的教条,而是可以触类旁通、浅显易懂!我们期望的是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懂得分析、判断,保护孩子不被欺骗、受到伤害。
内容简介
不知者一样有罪!生活不可不知的法律学分课。
父母多一份法律知识,就是对孩子多一份保护,
守护孩子一辈子的幸福是父母爱的表现!
★律师爸爸开课啰!
问题1:父母欠下的债务我一定要还吗?
律师爸爸说:不是的,期限内抛弃继承就不用。
问题2:朋友殴打路人我只是袖手观看,为什么也有责任?
律师爸爸说:冷眼旁观,可能形同共犯一样有责。
问题3:儿子未成年无照驾驶出了车祸,该怎么办?
律师爸爸说:以车究责!父母也难辞其咎。
问题4:孩子说他在网络上转贴照片就被告了,怎么办?
律师爸爸说:网络侵权,父母连带判赔。
法治教育,俯拾皆是──
新闻媒体大肆报导着,一位喝酒喝多了的青少年开着跑车发生意外,造成三人死亡,一位八岁的小女孩因此成了孤儿。千万不要想说与我何相关,将来,有可能故事中的主人就是你自己。
小心!法“网”恢恢──
隐藏身分且不具名的网络世界,以为任意发言就可以不用负责任吗?在这网络透明世代,没有永远的秘密。转载一张图片,留言板上乱发言,冲动的状况下你已经触法,小心!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谁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这是一个“法”入家门的时代了!
这是一本生活化的法律常识,亲子共读的专书!
这是一门不论大朋友、小朋友都要了解的法学课!
目录
第一篇
法治教育从小开始
002 第 1 课│亲爱的爸妈,孩子出生那天学会负起责任
008 第 2 课│一体两面的冲击、矛盾心态
014 第3 课│责任的来源
026 第4 课│“责任”、“爱”和“伤害”的三角习题
第二篇
法,在家庭中流动
032 第5 课│亲权 vs 责任
042 第6 课│错!天下有不是的父母
046 第7 课│认祖归宗,落叶归根
051 第8 课│养不教,父母之过:连带赔偿责任
059 第9 课│“抛弃继承”:父债不必子偿
064 第 10 课│以“子女”之名:缴税的责任
067 第 11 课│遗嘱,生死的学分要怎么修
第三篇
我家的法学教室,会跳舞
072 第 12 课│校园霸凌身障生
076 第 13 课│责任能力:“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
084 第 14 课│助人为快乐之本吗?
097 第 15 课│责任归属:“谁”该负责
106 第 16 课│哪些人可能要负责
109 第 17 课│小老板,大责任
119 第 18 课│小小打工族的心声:没事不要乱签名
125 第 19 课│小心,不要迷“网”了
129 第 20 课│责任,从学习尊重生命开始
132 第 21 课│交朋友、加入团体都要小心
第四篇
万般皆学问,法治教育俯拾皆是
146 第 22 课│是非、因果难断
151 第 23 课│与我有何干系
159 第 24 课│趁职务之便,顺手牵羊
第五篇
网络世界与儿童保护
162 第 25 课│无所不在的网络世界
165 第 26 课│网络世界与未成年保护
174 第 27 课│父母的管教责任 vs 政府的管制责任
180 第 28 课│未成年保护 vs 言论自由
精彩书摘
孩子出生那天学会负起责任
第一课将以“责任”这个主题,把一些法律上的重要元素抽出来,透过生活中发生的案例故事,带出我们需要了解与“责任”相关的概念知识和技能。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话:“给他一条鱼吃,不如给他一支钓竿。”让你拥有一个思考工具,引导你在脑袋里思考每天发生、面对的各种问题。
对照现实社会的工作职场上,会发现许多人同时间面临相同的问题。其实,在校园里一样也会有“责任”的问题。例如,孩子该做的功课,或是由老师所赋予的一些责任等。有时候我们会听到某些孩子抱怨: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不用做这些事?为什么我就要这么辛苦?这就涉及他该不该“接受”这个“责任”?同样地,这也是大家必须去面对的问题。
“责任”真的是非常贴近一般人生活情境的问题。当我们谈到“责任”的问题,可以从生活的小事出发。孩子不论在家庭或在学校,都一定会碰到与“责任”有关的问题。比如当孩子下课后回到家,他会想要看电视、玩游乐器,但是,功课做完了吗?明天上课的科目预习了吗?老师所交代该带的学习用品准备好了吗?当晚餐结束后,我会跟我的孩子说:弟弟你要做哪些简单的家事,姐姐你要做哪些简单的家事,做完了以后,你才能去看电视,你才可以去看一下故事书。在学校也一样,为什么我们要分配打扫工作?你要负责打扫走廊,我要负责擦窗户,他
要负责整理教室及书柜,等等。这些都是每一个小朋友每天所面临而且应该要做的事情,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每天生活中都会碰到的问题:你该做什么?你又不该做什么?
当你做到了你应该做的事情时,这就是负起了“责任”。看起来、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我们仔细想想,我们每天在做的事情,是不是都在尽一个“责任”?是不是都在负一个“责任”?接下来,我们才去谈如果做到会怎么样?没做到又会怎么样?例如,加薪、获得成就感,或是得到各种奖赏奖励。那么,假如我没做到是不是要被处罚?我没做到是不是会影响到别人呢?是我该把地板扫干净,但当我没有把地板扫干净,导致在地上还遗留着一摊水渍,其他人走过去因此滑倒了,我该怎么办?这是不是我该负责的范围呢?除了把“责任”两个字每天挂在嘴边之外,其实每个人都还应该将“责任”放在心里,仔细想想我做到了会如何?当我没做到时又将产生什么影响呢?
真心话,大冒险
请问,你玩过大冒险游戏吗?
学生大多玩过大冒险游戏,通常输家会被要求到麦当劳点“肯德基”、向陌生人要电话。夸张些的,是男生边跑操场边尿尿、拿教务处标示牌送同学、舔脚趾等行为。而夸张行径的背后,责任归属是谁?
责任的归属,其判断因素很多。从义务产生的来源到最后的结果之间,一连串下来的因果关系是不是具备?除此之外,你有没有负起个
人应尽的注意义务?有没有其他防止的手段?当然,责任的归属或许并不是只有“一个”,还有“连带责任”,甚至,连带责任的范围以及程度。要去衡量谁在这个事件中要多负一点责任,谁该负比较少一点的责任等。各种的责任判断主题中,谈到归责的问题也是不可或缺的。
除了法律上会清楚规定,让我们了解当你做了什么样的行为,就可能会接受法律上什么样的后果外;在家庭或者职场中,如果家人或同事之间能够取得共识或协议,如果因为你某件事情做不好,你就要负什么责任!除了不要违背法律规定之外,其他部分都是人与人之间可以去约定的,只要约定不违反公共秩序及善良风俗,经由双方同意了,那么就应该负起这样的责任,必须把事情做好。而我们千万不要一相情愿地认为,功课好、学历高,对法治观念就自然了解了,其实不然。
所以,大家都要去了解、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接受了这件事的责任是什么?我们必须要去做到什么样的程度!如果没有尽到责任,或许就会受到不尽责的处罚。事前能先把责任归属讲得很清楚,那么,事后就不会产生严重的争议了。以下这一则案例,主要就是告诉读者们,法治观念的重要性。
【案例】玩过火女大学生偷卖场塞爆LV
资料来源:苹果日报2012/6/30
一名20岁、大学一年级的女大学生和四五名同学相约到北市西门町一家泡沫红茶店,玩起了“真心话大冒险”游戏。约定输的人得冒险做一件“惊天动地、别人不知”的事,经讨论后,决定,输家须到商店行窃,才算完成任务。众人掷骰子玩了一个多小时后,女大学生输了,依约定前往中华路的美华泰生活百货大卖场“大冒险”。女大学生戴口罩、穿夹脚凉鞋,背上她打工存下的30000元①买来的LVNeverfull(永远装不满)包包,到卖场“冒险”。见到发饰、香水、耳机塞、糖果、饼干等喜爱的物品,顺势就往包包里塞。连续行窃共价值7000多元的商品,“装不满包”装到满出来,店员发现后报警将她以盗窃罪送办。但女大学生还不知事态的严重性,辩解说:“我玩游戏输了,只是遵守诚信!”
我们可以从这一则案例知道,在这名大学生的观念里,遵守“约定”到商店行窃,就是她对责任的认识。不过,她却忽略了要对别人负责,不可以随意侵犯别人的财产权利,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一个负责任的态度,而且已经涉及法律层面的责任。这个例子透露了一项警讯,那就是青少年从小缺乏法治教育,法制观念贫乏,“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
①此货币指新台币,全书相同。
青少年想证明自己勇猛敢冲,往往合理化违法行径和轻视后果。还有就是,青少年常接触电子游戏,易混淆虚拟与现实的差别。“开心农场能偷菜,现实世界不可以偷东西!”所以我由衷地建议父母、师长要多多借此机会教育孩子,协助孩子培养判断力,增强法律知识。
父母也需要法治教育
【案例】禁足!阻女约会反而吃官司
资料来源:中时电子报2012/7/4
黄姓夫妻年过半百,原本就对20岁的女儿与泰国籍男
子交往持有反对态度;某天晚上11点多,因得知女儿三更半夜还要外出与男友约会,顿时怒不可遏,三人爆发激烈冲突。
黄姓夫妻联手阻挡已走到庭院的女儿,随后将她拉进神明厅内,喝令其在神明桌前跪下、忏悔,引来女儿激烈反对,发狂似的躲进桌下大声嘶喊与敲击抗议。僵持两个多小时,到当天凌晨一点,母亲见女儿依旧不断吵闹,向派出所报案请求协助处理;不料,两夫妇反而因涉嫌妨害自由遭女儿控告,被移送法办。
根据报道,这个案子后来夫妇俩与女儿和解,彰化地检署检察官也认为夫妻管教过当。于是,裁定暂缓起诉,但是要接受法治教育!
阻止女儿约会,禁足女儿的父母亲,是出自于爱女心切,怕她在外面吃亏上当。可是,父母亲对于女儿的管教方法,是联手阻挡已走到庭院的女儿,随后将她拉进神明厅内,这种情形已经侵犯到女儿的人身自由。虽说是善尽父母亲的管教责任,却也缺乏尊重他人自由的法治观念。逾越合理的管教程度,反而可能吃上官司,可谓是父母难为啊!
……
前言/序言
从电影《三个傻瓜》说起
最近看了一部印度宝莱坞喜剧励志电影《三个傻瓜》(3
Idiots),内容是探讨教育体系对于自由思想与多元才华的压抑钳制。影片主要叙述就读于印度第一学府的法罕、拉加与蓝丘,如何在“学历决定一切”的环境中,摆脱师长与家人的思想束缚,反观内心、追求梦想的故事。影片名为《三个傻瓜》,无疑是指他们的做事方法及人生目标与众不同。他们忠于自己而从学习中找到欢愉,对于一个僵化的教育体制与讲究权威的社会来说,这些人无异于是大傻瓜吧。
此足以印证日本大前研一先生在他的著作《趋势思考》一书中所提及的,没有标准个案的北欧教育,也没有老师,家庭、思考才是最重要的面向。而学习如何开发潜能、empower才是最要紧的事。换句话说,打破传统的窠臼,是非对错难断,只有思辨与思维才可以为我们的下一代树立良好的典范。
因缘际会下,2004年我参加了台北律师公会的一场“法治教育向下扎根种子讲师”研习课程,没想到竟意外让我这个不曾钻研过教育相关课程的外行人,对于所谓的教育工作,可以尝试用我接受过的法学教育思维,涉足对学龄儿童教学指导,并从中获得很大的启发。确实,培养可以独立思考,并拥有判断能力的公民,是比较好的教育方式之一。以我个人来说,曾参与体验过数场“法治教育种子教师”课程、
担任法治教育讲座讲师,也曾受邀到中学、大专院校担任讲师,在青
少年法治教育推行过程中反馈受益最多的人,是我自己。这样的参与模式开阔了我的思维并充实了我的人生。
还记得有一次到桃园县复兴中学担任晨光时间50分钟的教学者。
亲上火线的感觉很真实,同学们也很捧场,因此,我花了2个小时的时间,讲解幼儿版的权威、责任、隐私与正义,与同学们分享了法律案例实务,也算是扎实地踏上法治教学第一线。
分享法律案例的主要目的,也是希望孩子们在面对任何问题时,正视问题所在,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法,选择自己经过思考后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孩子们有了这样的思辨能力,则无论其所遭遇的问题是否一次即获得解决,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因为孩子们的解题过程是经过思考与选择,即便无法一次解决问题,孩子们应该可以透过再一次的思考与选择,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孩子们的价值观只要不偏差,那么,为人父母及师长者,还有何要求呢?我深信,当时参加法治教育向下扎根种子教师培育计划的我,受益最多。能有这样的收获,最要感谢诸多律师前辈,以及有心于教育的老师们的热心奉献,在此,深深表示敬意与感谢。
律师爸爸保护孩子的28堂法律课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律师爸爸保护孩子的28堂法律课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