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庭教育畅销书《正面管教》作者力作。
2. 养育特殊需求孩子的“黄金准则”。
3. 帮助孩子学会有价值的社会和人生技能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一个幸福而充实的人生。特殊需求的孩子们有能力积极成长和改变。
运用正面管教的理念和工具,特殊需求的孩子们就能够培养出一种越来越强的能力,为自己的人生承担起责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与自己的家里、学校里和群体里的重要的人建立起深入的、令人满意的、合作的关系,从而实现自己的潜能。
这是家庭教育畅销书《正面管教》系列中一本针对特殊需求孩子的书籍,其作者既有正面管教理论的创始人,也有两位在研究、教育特殊需求孩子方面资历超过25年的特殊教育专家。
本书是正面管教理论应用于特殊需求孩子教育领域的经典之作。其语言简洁、条理清晰,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正面管教的理论,又结合十多个成功案例,详细说明了这些理论在生活中是如何运用的。
【美】简·尼尔森(Jane Nelsen )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加利福尼亚婚姻和家庭执业心理治疗师,美国“正面管教协会”创始人。她是7个孩子的母亲,22个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还是2个孩子的曾祖母。曾经担任过10年的有关儿童发展的小学、大学心理咨询教师。她是18本著作的作者或合著者(被翻译成16种语言,在美国销量超过400万册,在美国之外的国家销量超过200万册),是众多著名育儿及养育杂志的顾问。
【美】史蒂文·福斯特(Steven Foster)具有资质的正面管教导师、职业临床社会工作者,美国正面管教协会品质与资质委员会负责人。他曾参与、领导并设计过很多治疗计划。
【美】艾琳·拉斐尔(Arlene Raphael),具有资质的正面管教导师、执业特殊教师,有超过25年为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和其他特殊需求的孩子服务的经验。
译者的话
引 言
第1章 “可是我的孩子不一样!”
第2章 试试这些新镜头!
第3章 理解大脑——你的和他们的
第4章 积极的暂停
第5章 汉娜的故事:认可并支持你的孩子的全部
第6章 杰米的故事:增强孩子的归属感与价值感
第7章 瑞奇的故事:影响你的孩子的潜能
第8章 本吉的故事:进入你的孩子的世界
第9章 娜塔莉娅的故事:给孩子提供建立情感联结和做出贡献的机会
第10章 戴蒙的故事:关注孩子,而不是关注标签
第11章 兰斯的故事:通过互动激励你的孩子
第12章 阿里的故事:相信你的孩子——自我实现的预言
第13章 综合运用:日常生活中的正面管教
结 语 / 211
致 谢 / 215
附 录 / 219
引 言
就在此时此刻,在全美国,实际上是全世界,有一些父母和老师正在艰难地养育和教育着一些很特殊的孩子。这些孩子可能天生就有一些原因未知的疾病,例如自闭症。他们可能因为在子宫中的境遇而生病,例如酒精胎儿综合征。或者,他们可能是在出生后的头几年因外部因素而得病,例如脑部受到外伤。有时候,这些孩子的某些行为令深爱他们、想帮助他们学习的大人们感到不安和困惑。很多父母和老师——可能你也是其中之一——发现自己运用的是既没有效果又不令人满意的陈旧方法。
正面管教并不能治愈这些特殊需求孩子先天带来或后天患上的疾病。它是一种养育和教育的方式,强调帮助有特殊需求的孩子们学会有价值的人生和社会技能,以帮助他们做出负责任的决定,进而拥有更有益和满意的人生。与运用惩罚和奖励的传统方式不同,正面管教提倡一套完全不同的方法。所有这些方法——我们会在本书详细讨论——都基于相互尊重(也就是说,既尊重孩子,也尊重我们自己)、共情地理解孩子的看法,以及能鼓励孩子们学会解决问题的有效的沟通。这是一种已经被证明很成功的方式,而且,甚至改变了很多父母和老师的一生。对于特殊需求孩子的父母和老师们来说,正面管教提供了与帮助正常孩子过上幸福而能干的人生同样美好的前景和做法。
在本书中,我们始终在寻求填补养育和教育特殊需求孩子的文献空白。有三件事让我们相信,这是一个正确的时机,而且这个任务至关重要。首先,我们坚信所有的孩子都有以对社会有益的方式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需要。其次,我们已经看到了运用和善与坚定并行,并努力理解孩子的行为背后的信念,从而以尊严和尊重的方式对待孩子(不论是否有特殊需求)产生的奇妙效果。第三,我们经常听到和我们共事的父母和老师们说:是的,正面管教可能会有很好的效果,但它不适合我的孩子或学生,因为他或她有某某特殊需求。我们想向这些父母和老师们保证,正面管教对他们有特殊需求的孩子们确实会非常有帮助。
本书主要是为从出生到8岁左右孩子们的父母和老师而写的。这不是因为正面管教不适用于更大的孩子,而是为了使本书涉及的范围更易于控制。
由于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常常会在一些方面与众不同,他们的父母还必须应付来自陌生人、老师甚至自己家庭成员的评判。他们听到的很多信息和建议都是关于如何控制他们的孩子的。在一年一度的正面管教资质从业者大会上,艾琳和史蒂文有机会介绍了他们对患有自闭症孩子们的父母传授正面管教的一些资料。一位与会者是一个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的4岁男孩的母亲。活动结束后,她来到他们的面前,眼里闪着泪花说:“所有早期介入治疗者都让我控制我的儿子。你们告诉我,我可以养育他!”
本书结构
第1章,对正面管教的背景信息做了简要介绍,尤其是如何将其在家里和学校里适用于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在第2章,我们提供了理解孩子们的行为——包括“不良行为”和“无辜行为”——的正面管教方式的更多细节,因为这也适用于有特殊需求的孩子。第3章,提供了一些与大脑有关的有用信息,以问题的解决为核心。在第4章,我们讨论了一个叫作“积极暂停”的概念,这是不惩罚并相互尊重的正面管教理念的基石。第5~12章,将让你了解基于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的一个框架,这是正面管教的基础。这几章将介绍正面管教的核心工具,并讨论如何将其运用于不同特殊需求的孩子。这部分中的每一章围绕一个孩子的故事展开。这几章描述的孩子们都是真实的。在有些案例中,我们对他们的身份信息做了改动,以保护这些孩子及其家人的隐私。第13章是对正面管教中运用到的很多工具的一个综合总结,并附有如何对这些工具进行调整和增强,以适用于有特殊需求孩子的明确信息。
请注意:要完全描述任何一种疾病的所有细节是不可能的。那样,整本书就要用来描述那种疾病了。相反,我们的意图实际上是要表明如何将用于正常发展孩子的任何一种正面管教工具经过调整适用于有特殊需求的孩子。调整意味着改变“送达系统”,也就是说,这个工具怎么用于你自己的孩子。工具的核心及其对正面管教价值观的坚守是不变的。
我们邀请你继续往下读!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育儿知识的更新,更是一种心态上的转变。作者以一种非常温暖、充满智慧的方式,引导我们去审视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去发现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孩子身上闪光的一面。她强调的“尊重个体差异”,尤其让我深受启发。作为父母,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却忽略了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节奏和特质。对于特殊需求的孩子,这一点更是至关重要。书中提供的很多方法,比如“积极倾听”、“表达感激”、“给予积极肯定”等等,都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去看见、去接纳、去欣赏我的孩子。我发现,当我改变了我与孩子互动的方式,我的孩子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积极的变化。这本书不是一本“教你怎么管教孩子”的书,而更像是一位智慧的导师,引导我们如何去成为一个更好的父母,如何去建立一个更加和谐、充满爱的家庭。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采用了一种温暖而柔和的色调,主视觉图是一个抽象的、象征性的家庭形象,传达出一种包容和支持的氛围。我第一次翻开它,就被作者的序言深深吸引了。她用非常真诚和富有同情心的语言,描述了她在特殊需求儿童教育领域多年的实践经验,以及她对正面管教理念的深刻理解。序言不仅仅是介绍这本书的内容,更像是一种心灵的对话,让作为家长的我,立刻感受到一种被理解和被鼓励的力量。她没有使用任何空洞的理论术语,而是用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展现了正面管教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一点点化解亲子间的矛盾,建立起更加积极和健康的互动模式。我特别欣赏她反复强调的“理解”和“尊重”这两个词,它们不仅仅是口号,更是贯穿整本书的核心价值。这本书的装帧也很精美,纸质优良,印刷清晰,即使长时间翻阅也不会感到疲劳。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了解书中更具体的内容,希望能从中获得更多实用的方法,来更好地引导我的孩子。
评分我是一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尤其是在特殊教育领域,我接触过各种各样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对照我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我在课堂上的一些处理方式。作者在书中提出的观点,很多都与我长期以来在实践中摸索出的道理不谋而合,但这本书却以一种更加系统、更加深入的方式,将这些零散的经验进行了梳理和升华。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积极沟通”的章节印象深刻,作者不仅仅教导我们如何去“说”,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如何去“听”,如何去真正地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和情感。这一点对于很多特殊需求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他们可能无法用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这就更需要我们作为教育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共情能力。书中提供的很多策略,如“暂停与冷静”、“一起解决问题”等,都极具操作性,我已经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几种,效果显著。这不仅仅是一本给家长的书,更是一本值得所有一线教育工作者深思和借鉴的宝贵教材。
评分老实说,我之前对“正面管教”这个概念一直有些模糊的认知,觉得它可能过于理想化,不太适用于现实生活中那些充满挑战的育儿场景。但自从读了这本书,我的看法有了180度的转变。作者在书中用大量详实的案例,将正面管教的理论与实践完美地结合起来。她没有回避育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棘手问题,而是坦诚地呈现了家庭中的矛盾和困境,并通过正面管教的视角,一步步引导读者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在书中倡导的“选择与后果”的理念,这让我意识到,与其一味地禁止和命令,不如赋予孩子一定的选择权,让他们在可控的范围内体验选择带来的后果,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独立性。书中关于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失控、如何设定清晰的界限、如何鼓励孩子积极行为等等,都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指导,并且这些方法都非常接地气,很容易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本书真的让我对育儿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感到那么焦虑和无助。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股清流,洗涤了我内心深处的育儿焦虑。我一直以来都为如何更好地引导我的特殊需求的孩子而感到困惑和压力,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但是,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希望,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力量。作者在书中并没有给出“万能药”,而是教会了我一套思维方式和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她强调的“与孩子建立连接”这一点,让我恍然大悟。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觉得管教困难,可能是因为我们与孩子之间的连接不够紧密,没有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书中提供了许多关于如何与孩子建立深度连接的技巧,比如“高质量的陪伴”、“共同参与活动”、“表达爱与支持”等等。这些方法都非常实用,并且能够立即在家庭中实践。我发现,当我真正去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去理解他们的行为动机时,很多原本的冲突似乎都迎刃而解了。这本书让我明白,正面管教并非一味地溺爱,而是一种更具智慧、更具同情心的养育方式,它能够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信、有责任感的人。
评分一口气买了五本,慢慢读
评分很不错的书
评分多多看书,认真学习,不断进步。
评分听别的妈妈推荐的,还没开始看呢,希望看完会有收获。
评分以前从来不去评价,不知道浪费多少积分,自从京东积分可以抵现金的时候,才知道积分的重要。后来我就把这段话复制了,走到哪,复制到哪,即能赚积分,还非常省事;特别是不用认真的评论了,方便又快捷。看到以上评价,就证明物品我比较满意
评分一口气买了五本,慢慢读
评分书是正版书还是挺不错的然后以后对教育孩子还是很有帮助的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非常好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