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具有開創性的文明史傑作。
《文明的解析》率先將計量分析引入人文學科著作,從此偉大到卓越的距離可以度量。將3000年間全世界範圍內藝術和科學領域的大腕們精確排名。
2、一部科學和藝術的大百科全書。
《文明的解析》涵蓋瞭近3000年全世界各領域的傑齣人物和他們的成就,相較於《文明的度量》,更加注重精神文明,為讀者提供瞭一個廣闊的曆史背景,從而可以而直觀地比較齣不同領域、不同時代和不同地區的人類成就。
3、 打破“西方中心論”的新穎史觀。
打破巴爾贊的巨作《從黎明到衰落》聚焦西方文化的局限,《文明的解析》以超大曆史跨度,勾勒描繪齣整個人類史的宏觀景象。尤其值得稱道的是,默裏對中國和日本的文明評價非常高,認為在某些領域裏“它們代錶著人類所能取得的至高成就”。
4、美國《時代周刊》評選齣“使你更有思想的20本書”之一,《每日電訊報》、《紐約時報》、《紐約客》、《科剋斯書評》聯袂推薦
5、 作者查爾斯·默裏是美國著名自由主義學者,齣版過多部引起強烈反響的作品,是紐約暢銷書榜作者。
《文明的解析》 是人類文明史上一部具有開創意義的重磅作品。查爾斯·默裏把人類3000年的文明成就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率先使用科學細緻的統計分析法,編寫瞭從公元前800年到1950年人類科學藝術成就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展現瞭人類創造偉大藝術和科學的能力的14次重大飛躍,勾勒瞭人類成就在時間和地理坐標上的圖形和軌跡。
默裏耗時5年,對著名人物的生平辭典和藝術、哲學及科學史進行瞭研究,這些科學藝術史料中,哪些人是不可不提的?這些不可不提的人中,哪些人又舉足輕重,為什麼?在曆史的長河中,人類成就是如何分布的?在世界範圍內呢?在歐洲和美國呢?偉大成就與一般成就的區彆在哪裏?
默裏采用科學嚴謹的計量學,對這些史料按一定標準進行瞭測量,並列齣各領域人纔成就排行榜。默裏從這些研究中得到的統計結果是令人震撼的:一方麵,上世紀以來人類創造偉大成就的速度在減緩;另一方麵,在曆史中,那些卓越的人物與重要的事件在短暫的時間裏、在某些地理區域內集中地相繼湧現。麵對統計結果,我們必須思考這樣一些嚴肅的問題:科學和人文是相對立的嗎?為什麼人類成就多集中於歐洲?為什麼男女平等後,男性成就仍大於女性?為什麼創新主要集中在1400年後?此外,重要的問題,為什麼我們現在感覺到創造力在衰退?默裏提供瞭一個豐富的思考框架,讓人們認識到,在什麼樣的條件下,人類可以取得很大成就。
默裏用一種極富新意的方式——計量方法來研究人類文明史,用數字圖錶等冷峻形象的方式來解釋科技和藝術,是本書不可多得的亮點,使《文明的解析》從眾多曆史類題材中脫穎而齣。對於任何一位擁有全球視野的讀者來說,這都是一本彆具一格、發人深省的著作。
查爾斯·默裏(Charles Muray),美國政治學傢、作傢和自由論者。1943年生,哈佛大學曆史學學士,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美國企業公共政策研究所W·H·布雷迪學者。
查爾斯·默裏每隔10年就會給美國的思想界丟下一枚重磅炸彈。他首次進入公眾視綫是在1984年齣版《節節敗退》之後,而該書被認為是1996年美國福利改革法案的理論基石。作為1994年的《紐約時報》暢銷書,穆雷與已故的理查德·J·海恩斯坦閤著的《正態分布麯綫》,因對智商在構建美國階級結構過程中所扮演角色進行的分析而激起巨大爭議。
默裏還著有 《做自由論者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1997)、《在我們的手中》(2006)和《真正的教育》(2008)。另一著作《分裂》(2012)描述瞭過去半世紀美國****的階級分化。他最近的一部著作是《來自人民:重建自主的自由》(2015)。如今,默裏的鴻篇巨著《文明的解析》又將給我們新的驚喜。
本書內容豐富,分析透徹,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這是****的大膽嘗試。你無須贊成查爾斯·默裏的方法,卻不能否認,此書令人驚異,發人深思,引人入勝。
——英國曆史學傢 保羅·約翰遜
本書讓我們麵對這樣一些嚴肅且發人深思的問題:為什麼創造力的分布如此不均衡:多見於西方而非東方,多見於男性而非女性?為什麼多見於猶太人——而且又以哲學、科學而非藝術見長·此外,重要的問題,為什麼我們現在感覺到——如默裏所嘆惋的——創造力的衰退·感謝默裏,這些問題可以讓我們討論很長時間瞭。
——美國曆史學傢 格特魯德·希默爾法爾布
查爾斯·默裏的《文明的解析》對上下三韆年間人類在藝術和科學領域的卓越成就的地誌學進行瞭界定測量,攀爬人類成就的高峰,然後又深掘其根基。和他所歌頌的巨人們的作品一樣,默裏的巨著顯示齣標誌天纔之作的“智識結構”和“先驗的善” 。
——美國著名未來學傢、經濟學傢 喬治·吉爾德
前言
第1部成就的概念
第1章時間的概念
第2章謎團的概念
第3章地點的概念
第4章驚嘆的概念
第2部識辨重要人物和事件
第5章卓越及識辨卓越
第6章洛特卡麯綫
第7章重要人物之一:重大人物
第8章重要人物之二:巨人
第9章重要事件之一:重大事件
第10章重要事件之二:超級發明
第3部規律與軌跡
第11章正視近代歐洲的作用
第12章……及已故白人男子
第13章歐洲成就的密集分布
第14章計入人口:成就率
第15章解釋一:和平與繁榮
第16章解釋二:模型、名城與行動自由
第17章還有什麼有待解釋?
第4部論成就之興衰
第18章亞裏士多德原理
第19章動力之源:目標和自主權
第20章內涵之源:組織結構和先驗物質
第21章人類成就是否每況愈下?
第22章總括
附錄
參考書目
譯名對照錶
正如地球錶層有大洋和大陸一樣,若要瞭解某一曆史事件距今有多久遠,也需要給時間填入曆史事件。在我們自己的生活中,這不是什麼難事。我們也許會感嘆,光陰似箭,20年好似白駒過隙。但記得某一事件發生瞭多久卻不難,想想前後的事件就行瞭。正是由於有一連串的往事,人的一生纔不緻變得一團模糊。
我們對近代史的概念也是一樣。老一輩人對20世紀發生的事情距今有多遠有一種直覺。談起20世紀,我們腦海裏浮現齣一連串的事件。朝鮮戰爭距今有多久?答案是1950年。然而瞭解它距今有多久並不隻是用現在的年月減去1950年。上瞭歲數的美國人可能還記得艾森豪威爾當選為總統,蘇聯人造地球衛星上天,赫魯曉夫在聯閤國用鞋敲打桌子。再往後是肯尼迪遇刺,越南戰爭,人類首次登月飛行,水門事件,伊朗扣壓美國人質危機,海灣戰爭,“9·11”。以上一連串事件充填瞭自1950年至今天的這段時間,使我們對朝鮮戰爭發生瞭多久有瞭一個概念。
1個單位。從20世紀退迴到19世紀,不過百年而已,而認識上的偏差已經齣現。對許多不喜歡曆史的美國人來說,從1812年到美國內戰這段時期一團模糊。不過200年還是好對付的,因為大多數人可以憑著自己對本國曆史的瞭解感受時代的久遠。如果有人不瞭解1812—1861年之間到底發生瞭什麼,美國人一般至少可能還朦朧地知道,這段時期美國不斷嚮西擴展,奴隸製在國內成為辯論的焦點。
再退迴200年,從1800年退到1600年。1600年時,美國曆史可以說還沒有開始。墨西哥以北地區的惟一歐洲居民是佛羅裏達州的少數西班牙人,還有聖勞倫斯河一帶的少數法國毛皮商人。在羅馬,文藝復興運動已經到瞭尾聲。英國王位上坐的是伊麗莎白一世。新建成的環球劇場正在熱演的劇目是《愷撒大帝》和《皆大歡喜》。
記住以上幾百年的事已經很難瞭。1600—1800這200年似乎比1800—2000年的200年更加模糊不清。對我們中的很多人來說,說齣1600—1800年期間哪怕是十幾件大事也要想一會兒。不過我們還沒有完全喪失曆史坐標。路易十四、查理二世、剋倫威爾、王政復闢時期、腓特烈大帝、美洲大陸的定居點、美國革命和法國大革命,對以上的人事代謝,不同人會記得不同的細節。但透過曆史薄霧中顯現的一些重大曆史事件,仍可感受到1600—1800年相隔的時間跨度。大多數人的記憶可能已達到瞭極限,1600—2000年間一共400年的曆史仍然是一段為人所知的曆史。今天的世界基本上在這400年間形成。以上400年構成瞭第一個單位。從這裏開始,我們將一步步退迴到公元前8000年,看看是否有可能理清10000年的曆史。
2個單位。從公元2000年退迴兩個單位,也就是說從莎士比亞時代退迴一個單位。我們現在迴到瞭公元1200年。歐洲正在從中世紀的思想桎梏中掙脫齣來。威尼斯是歐洲的商業首都。零的數學概念剛剛從阿拉伯國傢(阿拉伯人又是從印度人那裏學的)傳入歐洲。锡耶納大學和牛津大學建立於12世紀末。比薩城新建不久的一座鍾樓日益傾斜,令人心懸。在世界的另一端,中國經過1000年的發展,已近鼎盛。同中國文化相比,歐洲文化顯得極其落後。在英國,獅心王理查一世的時代已經過去,民間開始流傳一個叫羅賓漢的人的傳說。
想想看,我們的時間概念是如何崩潰的。除非你熟諳曆史,否則你腦海裏的羅賓漢時期的英國很可能不過是一些由城堡和國王組成的畫麵,交織成一幅把莎士比亞也包羅在內的古代英國圖景。殊不知獅心王理查一世距莎士比亞年代之久,恰如莎士比亞距今天之久。
3個單位。再退迴一個單位是公元800年。查理大帝在聖誕節這一天加冕為西羅馬帝國的皇帝。日本遷都京都,此後在這裏呆瞭將近1100年。最後10年,挪威人開始騷擾英倫三島。此後的100年裏,英倫各島乃至北歐和東歐部分地區籠罩在恐怖之中。然北歐海盜之患初起距羅賓漢時代之久,猶如莎士比亞距今天之久。
4個單位。再退迴一個單位是公元400年。羅馬帝國奄奄一息。羅馬帝國陷落後,羅馬軍隊準備撤離不列顛。如果中世紀時期的英國顯得模糊一團的話,羅馬帝國時代的英國就更令人茫然瞭。一般人還記得,羅馬人把英國看作是邊陲之地。孰知公元407年羅馬軍團撤離英國時,羅馬統治英國的時間比今天美國建國時間還長將近150年。公元407年,羅馬統治下的英國有一些名門望族,其先人可追溯到前十幾代。代代都說拉丁語。一些大戶人傢住在富麗堂皇的彆墅裏。當時這些房子年代之久,超過今日英國的很多陳年豪宅。
5個單位。再退迴一個單位是公元1世紀。住在拿撒勒城的基督7歲左右,也許剛開始學木匠活。當時距愷撒遇刺不足50年。幾年前,維吉爾剛剛過世。奧維德尚在世,寫瞭《愛的藝術》一書,羅馬社會為之嘩然。中國開始正式實行科舉製度。
6個單位。從基督降生再退迴一個單位是公元前400年。對西方人來說,這一年有特殊意義,因為從公元前400年起一直到今天,曆史的延續始終沒有中斷。公元前400年,蘇格拉底仍遊走於雅典的廣場,與學生談經說道。公元前400年前後的幾百年裏,主要是前後的幾十年裏,雅典城邦為西方藝術、文學、音樂、哲學、數學、醫學和科學奠定瞭基礎。
7個單位。如果說公元前400年是西方世界與它的過去直接相交的前沿陣地的話,公元前800年就是其最遠的邊陲。當年尚存世的物件中,隻有三件仍然是當今文化的重要部分,而且光芒不減。它們分彆是:已經被人吟誦的長篇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雖然它們還沒有形成文字,《舊約》中的部分內容也已寫成。除此之外,公元前800年顯得極其陌生,為人所知的事件越來越少。退到公元前800年時,哪怕是一位專傢也很難羅列齣這些年裏發生的大事,或有把握地講述公元前700年和公元前600年分彆發生的大事。
8個單位。再退迴一個單位是公元前1200年。隻有少數地標依稀可見。這毫不奇怪。公元前1200年距羅馬帝國之遙遠,恰如我們距查理大帝時代之遙遠。特洛伊戰爭大約發生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交戰各方是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封建小諸侯,充其量不過是受到美化的部落而已。伊利烏姆並沒有什麼無頂的塔樓。安納托利亞平原上,唯有一座城牆環繞的小城。公元前1200年的燦爛文明在埃及。當時的埃及處於拉美西斯王朝時期。古以色列人齣走埃及時,埃及的法老是拉美西斯二世。
我們剛剛退迴瞭8個單位,記憶中的事件已經完全消失。埃及學傢從一個法老的墓碑上得到瞭具體的日期,也能根據考古記載、碑文及偶爾發現的古代文獻部分地重新構建社會、政府和經濟生活。然而需要描述知識、藝術或技術成就時,學者隻能參照零星的證據,推論齣一個大概輪廓。我們現在用大約一詞錶達一段時間,長則幾百年,短則幾十年。
12個單位。鑒於有記載的史實少得可憐,我不再逐個單位往後退,而是一下後退4個單位,一共1600年,相當於羅馬陷落與今天間隔的時間。我們迴到瞭公元前2800年。當時的埃及和公元前1200年的埃及一樣,居世界文明之首(思索這一事實,令人贊嘆不已)。而且公元前2800年的埃及文明正處於鼎盛期,而不是日薄西山。其技術水平之高,1600年後的埃及不能及。
毋庸贅言,1600年間發生瞭什麼,我們已無從得知。當今圖書館收藏的最早的一份文獻即來自這一時期,一位法老的誡子書。這一古代文獻能流傳至今實屬僥幸。它提醒我們,在這1600年期間,父教母育,婚嫁喪禮,韆古不變。一些傢族走嚮顯赫,世代襲爵,然終為曆史所湮沒。1600年間,人世間的沉浮榮辱周而復始。各地的英雄人物迭起,其豐功偉績代代流傳,數百年而不衰。到瞭公元前1200年時,他們的壯舉早已失傳瞭數百年。在這1600年裏,古人恰如今人,曆盡悲歡離閤。但若要探究其間發生瞭什麼,以求對這段漫長歲月有一概念的話,卻找不到什麼痕跡,唯有支離破碎的史料,訴說戰爭的始末,王朝的興亡。
25個單位。通嚮公元前8000年的路途上隻剩下幾個小站。蘇美爾文明比埃及文明更悠久,但具體說齣它何時不再是一些散落的村莊,而形成一種文明很難。有人認為是公元前6000年,有人認為是2000年以後。兩種觀點差彆之大足以顯示,茫茫曆史原野上,已無跡可循。我不再繼續迴推下去。最後一站是公元前2800年。請讀者想一想,從公元2000年到公元前2800年,人類走過的道路是何等的漫長!總共12個單位,相當於今天與莎士比亞時代間隔時間的12倍。請讀者牢牢記住上麵的4800年,再加上200年,乘以2。再用2乘以這段漫長歲月,我們於是迴到瞭公元前8000年。
長久記住10000年間的事是不可能的。不過若能記上幾分鍾的話,有兩個好處。
一萬年是一段漫長的歲月。認識到這一點,可以避免把人類文明看作人類進化史、地球史或宇宙史上的一瞬間。後者固有其道理,但就人類而言,今日之世界乃是人類曆史長河中的一段,雖然就宇宙而言,這一段曆史不過是一瞬間。
認識到一萬年有多漫長還有助於防止産生所有時代都一樣的思維模式。從25個單位中去掉一個單位,區區400年而已,而光陰已倒轉到莎士比亞時代。21世紀的人是近幾百年的受益者。而這幾百年同人類曆史上的任何時期有著天壤之彆。
……
這本書的結構編排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即便是如此龐雜的主題,作者也能將其組織得井井有條,邏輯鏈條清晰到令人贊嘆。我尤其欣賞它在處理不同文化區域間的互動與藉鑒時所展現齣的那種罕見的客觀與平衡。它避免瞭西方中心主義的窠臼,而是將中亞、東亞乃至美洲的文明成就也納入到全球成就的坐標係中進行衡量和對比。這種全球視野,讓人在閱讀時感到胸襟開闊。當讀到某個看似孤立的技術發明,如何通過絲綢之路等途徑,在相隔萬裏的文明間引發連鎖反應時,我仿佛看到瞭一個宏大的、相互連接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不僅僅是一部曆史著作,更像是一份關於人類閤作與競爭的復雜博弈的深度報告,充滿瞭對未來發展的啓示意義。
評分這本《人類的成就》(Human Accomplishment)讀完後,我簡直被它宏大的視野和深邃的洞察力所震撼。作者似乎擁有一種穿越時空的能力,將人類文明的演進史編織成一張無與倫比的網。它不僅僅是對曆史事件的簡單羅列,更像是一部關於人類心智如何從混沌走嚮秩序,如何不斷突破自身局限的史詩。我尤其欣賞它對“成就”的定義,它不拘泥於物質文明的輝煌,更深入探討瞭思想、藝術、道德結構等非物質層麵的飛躍。比如,它對某個古老文明的司法體係演變的分析,細緻入微,讓我看到瞭法律精神是如何一步步從部落式的復仇演化為普適性的理性框架。那種對人類理性潛能的挖掘和頌揚,讀起來讓人熱血沸騰,仿佛自己也參與瞭這場漫長而艱辛的智慧跋涉。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極好,時而如涓涓細流般娓娓道來某個技術革新的細節,時而又如驚雷般剖析一場社會結構性變革的深層原因,讓閱讀體驗充滿瞭層次感和張力。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衝擊是持續且微妙的,它不是那種讀完就能立刻背誦金句的快餐讀物,而更像是一場需要時間消化的深刻對話。我必須承認,有些部分涉及到的理論深度相當驚人,需要反復閱讀纔能捕捉到作者的全部意圖。但這種“挑戰性”恰恰是它寶貴的地方。它迫使我走齣自己的知識舒適區,去思考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社會現象,其背後隱藏的漫長曆史鋪墊。特彆是關於人類語言和符號係統的演變部分,簡直是思想的盛宴。作者描繪瞭我們如何從最初的具象錶達,一步步發展齣抽象思維和復雜邏輯,這種心智的飛躍,比任何帝國興衰都更令人嘆為觀止。我仿佛能聽到遠古祖先在洞穴中第一次試圖命名某種抽象概念時的艱澀嘗試,這種對人類底層心智活動的關注,極大地豐富瞭我對“文明”的理解。
評分老實說,這本書的厚度讓我一開始有些望而卻步,但一旦沉浸其中,便發現時間仿佛停止瞭流動。它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摒棄瞭傳統史學中那種以國傢或君王為中心的敘事模式,轉而聚焦於那些真正驅動人類進步的“支點”——無論是科學理論的突破,還是哲學範式的轉移。我感覺作者像一個技藝精湛的鍾錶匠,拆解瞭文明這架復雜精密的機器,清晰地展示瞭每一個齒輪是如何咬閤、如何相互影響、最終如何共同推動時間之輪前進的。在閱讀關於文藝復興時期藝術與科學交融的章節時,我深感震撼。作者沒有簡單地贊美達·芬奇這樣的天纔,而是深入剖析瞭當時社會經濟基礎如何為這種跨界融閤提供瞭土壤,以及教會權威鬆動帶來的思想解放是如何成為催化劑的。這種多維度的分析框架,遠超齣瞭我以往接觸的任何曆史讀物,它提供瞭一種看待世界的全新透鏡。
評分我很少會因為一本書而重新審視自己所處的時代。但讀完《人類的成就》,這種感覺油然而生。它讓我意識到,我們今天所享受的每一個便利、所擁有的每一種觀念,都是無數代人前僕後繼、在無數次失敗中摸索齣來的結晶。作者的筆觸中流露著一種深沉的敬意,這份敬意不是對權力或財富的諂媚,而是對人類麵對未知時的那種不屈不撓的探索精神的緻敬。書中對“停滯”與“爆發”時期的分析尤為精妙,它揭示瞭文明發展並非總是一條直綫,而是充滿瞭麯摺和頓挫。理解瞭這些“低榖”,更能讓人珍惜當下的“高峰”。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發是,真正的“成就”不在於我們建造瞭多高的塔樓,而在於我們學會瞭如何更清晰、更理性、更富同情心地去思考我們自己和我們身處的宇宙。這是一部值得反復品讀的巨著。
評分書的質量不錯,擠時間慢慢品讀
評分後麵的附錄實在太多瞭,定價偏高。
評分內容不錯挺好的
評分京東圖書就是給力!買瞭好多瞭!質量好價格優!全五星好評!就是價格降的好快,也沒有價保瞭
評分讀書來打發時間 順便學習新的觀點和看法 好書!
評分特殊性的手法來看曆史問題
評分很有意思的書,可以看看。
評分沒什麼問題,非常好!
評分非常不錯的商品,物美價廉!品質優良,送貨極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