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百科彩图馆

武器百科彩图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晓锋 著
图书标签:
  • 武器
  • 军事
  • 百科
  • 彩图
  • 图鉴
  • 冷兵器
  • 热兵器
  • 装备
  • 历史
  • 科技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ISBN:9787511358677
版次:1
商品编码:1192910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40
字数:95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战争是人类历史具有永恒魅力的课题,它始终作为解决矛盾的终结方式伴随在人类左右,在大约5000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先后发生的战争在一万次以上。如此频繁且绵延恒久的战争覆盖了世界短暂的和平祥光。唯有决定战争方式的武器,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不断改头换面,体现着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

作者简介

  王晓锋,自幼喜读书,好文学。闲暇时醉心于阅读,以作文为乐,为多家报刊杂志媒体供稿,擅长散文、诗歌的创作。

目录

轻武器
冷兵器时代 2
刀 2
从铜兵器时代到铁兵器时代 3
汉代的刀 3
欧洲的马刀和阿拉伯弯刀 4
剑 4
弓箭 5
弩 6
长矛 6
古代的马拉战车 6
马拉战车被骑兵取代了 7
攻城用的抛石机和石弩 7
枪的发展 8
火绳枪 8
燧发枪 8
来复枪 8
从后面装弹的击发枪 9
首先使用金属壳子弹的毛瑟步枪 10
小口径自动步枪的发展 11
自动步枪和突击步枪的差别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战后的突击步枪 11
卡拉什尼科夫枪族 12
枪族 12
通用的子弹 13
各国步枪 13
德国毛瑟步枪 13
德国毛瑟反坦克枪 13
德国4.7毫米HK?G11式无壳弹步枪 13
德国5.56毫米HK33式自动步枪 14
德国5.56毫米HK?G41式步枪 14
德国7.62毫米HK?G3式自动步枪 14
德国7.62毫米HK32式自动步枪 14
德国毛瑟7.62毫米SP66式和86SR式狙击步枪 15
德国7.92毫米MP43式突击步枪 15
德国HK PSG-1式、HK33E式和HK G8式步枪 15
美国5.56毫米M16式步枪 15
美国5.56毫米M16A1式步枪 16
美国5.56毫米M16A2式步枪 16
美国5.56毫米AAI先进战斗步枪 17
美国5.56毫米CAR15式枪族 17
美国5.56毫米斯通纳63自动步枪 17
美国7.62毫米“伽兰德”M1式半自动步枪 18
美国7.62毫米M14式自动步枪 18
美国7.62毫米M40A1式狙击步枪 18
美国7.62毫米RAI M300式远射程步枪 20
美国7.62毫米M600式狙击步枪 20
美国12.7毫米RAI M500式远程狙击步枪 20
美国格伦德尔SRT狙击步枪 20
美国巴雷特M82A1型“轻50”狙击步枪 20
美国鲁格M77V、Mini30、Mini14/20GB、AC556、AC556F步枪 21
美国柯尔特先进战斗步枪 21
美国理想单兵战斗武器 22
苏联7.62毫米西蒙诺夫半自动步枪 22
苏联7.62毫米1944年式骑枪 22
苏联7.62毫米AK47式突击步枪 22
俄罗斯5.45毫米AN94式突击步枪 23
俄罗斯APS水下突击步枪 23
日本6.5毫米三八式步枪 23
英国5.56毫米L85A1式突击步枪 24
英国7.62毫米恩菲尔德L42A1狙击步枪 24
英国7.62毫米恩菲尔德“执法官”狙击步枪 24
英国7.62毫米帕克·黑尔M85式狙击步枪 24
法国5.56毫米FAMAS自动步枪 24
意大利5.56毫米伯莱塔AR70式步枪 25
意大利5.56毫米伯莱塔70/90武器系统 25
意大利7.62毫米BM59式自动步枪 25
意大利7.62毫米伯莱塔狙击步枪 26
瑞士5.56毫米西格SG540式自动步枪 26
瑞士5.56毫米西格SG550/551式突击步枪 26
瑞士7.62毫米西格SG510-4式突击步枪 26
奥地利5.56毫米斯太尔AUG突击步枪 26
奥地利5.56毫米斯太尔先进战斗步枪 27
西班牙5.56毫米赛特迈L型突击步枪 27
西班牙7.62毫米赛特迈自动步枪 27
西班牙7.62毫米C-75特种步枪 28
以色列5.56毫米加利尔突击步枪 28
以色列5.56毫米R-4式和R-5式突击步枪 28
以色列7.62毫米加利尔狙击步枪 28
以色列7.62毫米瓦尔梅特微声狙击步枪 29
瑞典5.56毫米AK5式突击步枪 29
新加坡5.56毫米SAR80式突击步枪 29
比利时5.56毫米FN CAL自动步枪 29
比利时5.56毫米FN FNC自动步枪 29
比利时7.62毫米FN FAL自动步枪 30
南斯拉夫5.56毫米M80式突击步枪 30
南斯拉夫7.62毫米M70B1式和M70AB2式
?突击步枪 30
匈牙利7.62毫米AKM63式和AMD65式突击步枪 31
捷克7.62毫米Vz52式半自动步枪 31
手枪的发展 31
柯尔特发明左轮手枪 31
左轮手枪的特点 31
自动手枪 32
毛瑟手枪 33
勃朗宁手枪 33
各国手枪 34
美国9毫米勃朗宁大威力手枪 34
美国9毫米M9式手枪 34
美国9毫米M1971式柯尔特手枪 35
美国9毫米史密斯·韦森M469式手枪 35
美国11.43毫米M15式将官手枪 35
美国11.43毫米柯尔特进攻型手枪 35
美国11.43毫米柯尔特M1911A1式自动手枪 36
美国11.43毫米史密斯·韦森M645式手枪 36
美国11.43毫米史密斯·韦森M945式手枪 36
苏联5.45毫米PSM手枪 37
苏联7.62毫米1933年式托卡列夫手枪 37
苏联9毫米斯捷奇金冲锋手枪 37
苏联9毫米瓦斯普77冲锋手枪 37
苏联9毫米马卡洛夫手枪 37
德国6.35毫米HK4式袖珍手枪 38
德国7.63毫米鲁格手枪 38
德国9毫米M式手枪 39
德国9毫米瓦尔特P1式手枪 39
德国9毫米瓦尔特P5式手枪 39
德国9毫米瓦尔特P88式手枪 39
德国9毫米HK?P7K3手枪 39
德国9毫米HK P8式手枪 40
德国9毫米HK VP70手枪 40
法国9毫米MR73式左轮手枪 40
意大利7.65毫米伯莱塔81式手枪 41
意大利9毫米伯莱塔86式手枪 41
意大利9毫米伯莱塔M92式手枪 41
意大利9毫米伯莱塔M92F式手枪 41
意大利9毫米伯莱塔M93R式冲锋手枪 42
意大利9毫米伯莱塔M951R式冲锋手枪 42
意大利9毫米伯莱塔M1951式手枪 42
西班牙9毫米星式30M和30PK手枪 42
西班牙11.43毫米星式PD手枪 42
瑞士9毫米西格P210式手枪 43
瑞士西格-绍尔P220手枪 43
瑞士9毫米西格-绍尔P225式手枪 43
瑞士9毫米西格-绍尔P226式手枪 43
瑞士9毫米西格-绍尔P230式手枪 44
匈牙利FEG式手枪 44
波兰9毫米Wz63微型冲锋手枪 44
波兰9毫米P64式手枪 45
比利时9毫米勃朗宁HP式手枪 45
日本南部手枪 45
奥地利9毫米斯太尔GB式手枪 46
奥地利9毫米格洛克17式手枪 46
奥地利9毫米格洛克18式冲锋手枪 46
捷克9毫米M75式手枪 47
以色列9毫米“沙漠之鹰”手枪 47
以色列9毫米乌齐手枪 47
南斯拉夫M70式和M70A式手枪 47
机枪的问世与发展 48
帕克尔和加特林发明手摇机枪 48
马克沁重机枪和麦德森轻机枪 48
诺登飞发明多管排列式机枪 49
机枪的改进和发展 49
奥德怀尔发明号称“金属风暴”的射速最快的机枪 50
各国机枪 50
英国7.62毫米布伦轻机枪 50
德国7.62毫米MG3式通用机枪 51
德国7.92毫米MG42式通用机枪 51
德国7.92毫米MG34式通用机枪 51
美国7.62毫米M60式通用机枪 52
美国7.62毫米M60E3式通用机枪 52
美国7.62毫米M134米尼岗式6管机枪 53
美国7.62毫米勃朗宁M1917式重机枪 53
美国7.62毫米勃朗宁M1919A4式重机枪 53
美国7.62毫米勃朗宁M1919A6式轻机枪 53
美国11.43毫米马克沁机枪 54
美国12.7毫米勃朗宁M2式大口径机枪 54
苏联7.62毫米RPD轻机枪 54
苏联7.62毫米DP轻机枪 55
苏联7.62毫米RPK轻机枪 55
苏联7.62毫米SG43式重机枪 55
苏联7.62毫米PK/PKS通用机枪 56
苏联12.7毫米DSHK38式大口径机枪 56
苏联12.7毫米DSHK38/46式大口径机枪 56
捷克7.62毫米Vz59式通用机枪 57
捷克7.92毫米ZB26式轻机枪 57
比利时5.56毫米米尼米轻机枪 57
比利时7.62毫米MAG通用机枪 58
比利时BRG-15式大口径机枪 58
法国7.5毫米M1952通用机枪 59
日本7.62毫米62式通用机枪 59
瑞士7.62毫米西格710-3通用机枪 59
奥地利5.56毫米斯太尔AUG轻机枪 59
西班牙5.56毫米赛特迈阿梅利轻机枪 60
冲锋枪的问世与发展 60
意大利人列维里发明维拉·派洛沙冲锋枪 60
MP18 I冲锋枪问世了 60
冲锋枪 61
各国冲锋枪 61
德国5.56毫米HK53冲锋枪 61
德国9毫米HK MP5式冲锋枪 61
德国9毫米HK MP5K式微型冲锋手枪 62
德国9毫米MP38式/40式冲锋枪 62
德国9毫米瓦尔特MP-L/K冲锋枪 63
美国5.56毫米ILACO180冲锋枪 63
美国9毫米“响尾蛇”冲锋枪 63
美国9毫米英格拉姆M10冲锋枪 63
美国9毫米韦弗PKS-9冲锋枪 64
美国11.43毫米M1928A1式汤姆逊冲锋枪 64
美国11.43毫米M3冲锋枪 65
英国9毫米司登冲锋枪 65
英国9毫米斯特林L2A3式冲锋枪 65
苏联7.62毫米PPD-1934式冲锋枪 66
苏联7.62毫米PPD-1941式冲锋枪 66
捷克7.65毫米Vz61“蝎”式冲锋手枪 66
意大利9毫米“幽灵”M4式冲锋枪 67
意大利9毫米伯莱塔M12式冲锋枪 67
意大利9毫米伯莱塔M1938/1949冲锋枪 67
奥地利9毫米斯太尔TMP冲锋枪 67
奥地利9毫米斯太尔AUG冲锋枪 68
西班牙9毫米Z-62星式冲锋枪 68
西班牙9毫米Z-70、Z-84式星式冲锋枪 68
丹麦9毫米霍维M49冲锋枪 69
巴西9毫米乌鲁冲锋枪 69
葡萄牙9毫米M948冲锋枪 69
以色列9毫米乌齐冲锋枪 69
比利时5.7毫米FN P90式个人自卫武器 70
墨西哥9毫米HM-3式冲锋枪 71
芬兰9毫米杰迪·玛蒂克冲锋枪 71
手榴弹的出现和使用 71
手榴弹的构成 71
手榴弹的种类 72

火 炮
火炮的问世与发展 74
早期的滑膛炮? 74
火炮的种类 75
世界上最古老的铜铸火铳 75
虎蹲炮 76
红夷炮 76
佛郎机 76
线膛炮 77
炮弹的发明和完善 78
炮弹的种类 79
对付活动目标的末制导炮弹 79
炮弹的构成 80
最早的指挥仪 80
火炮定位雷达 80
自行火炮 81
“巴黎大炮” 82
炮王——多拉火炮 82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火炮 83
凡尔登战役中的炮战 83
炮兵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发挥作用 83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战争之神” 84
攻克柏林战役中的苏军炮兵 84
上甘岭战役中的炮战 85
榴弹炮 85
加农炮 89
加农榴弹炮 89
各国榴弹炮与加农炮 90
美国M101式105毫米榴弹炮 90
美国M102式105毫米榴弹炮 90
美国M44式155毫米榴弹炮 90
美国M109式155毫米榴弹炮 91
美国M114式155毫米榴弹炮 92
美国M198式155毫米榴弹炮 92
美国“十字军战士”155毫米榴弹炮 92
美国M110式203毫米榴弹炮 93
英国L118式105毫米榴弹炮 93
英国L119式105毫米榴弹炮 94
英/德/意FH70式155毫米榴弹炮 94
英国AS90式155毫米榴弹炮 95
法国LG1式105毫米榴弹炮 95
法国AUF1式155毫米榴弹炮 96
法国TRF1式155毫米榴弹炮 96
法国TR式155毫米榴弹炮 97
法国GCT式155毫米榴弹炮 97
法国“恺撒”155毫米榴弹炮 98
德国PzH2000式155毫米自行装甲榴弹炮 98
苏联2S1式122毫米榴弹炮 99
苏联2S3式152毫米榴弹炮 99
苏联2S5式152毫米加农炮 99
苏联M1987式152毫米加农炮 100
苏联2S19式152毫米榴弹炮 100
苏联2S7式203毫米加农炮 100
意大利155/39TM式155毫米榴弹炮 101
新加坡FH88式155毫米榴弹炮 101
捷克DANA式152毫米榴弹炮 101
南非G5式155毫米加农榴弹炮 102
南非G6式155毫米加农榴弹炮 102
澳大利亚“哈梅尔”105毫米榴弹炮 103
芬兰M74式155毫米加农榴弹炮 103
西班牙SB155/39式155毫米榴弹炮 103
埃及R02001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 104
叙利亚T-34/122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 104
日本74式105毫米自行榴弹炮 104
日本75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 105
阿根廷M77式155毫米榴弹炮 105
火箭筒 105
最早的火箭筒——“巴祖卡” 105
各国火箭筒 106
美国M72式66毫米火箭筒 106
美国M20式88.9毫米火箭筒 106
苏联RPG-7式40毫米火箭筒 106
苏联RPG-16式58.3毫米火箭筒 107
英国“劳”80式94毫米火箭筒 107
法国ACL-APX式80毫米火箭筒 107
法国“达尔德”120式120毫米火箭筒 107
意大利“霹雳”80毫米火箭筒 108
德国PZF44-2A1 44毫米火箭筒 108
瑞典“卡尔·古斯塔夫”M2式84毫米火箭筒 108
瑞典“卡尔·古斯塔夫”M3式84毫米火箭筒 109
瑞典“米尼曼”74毫米火箭筒 109
瑞典AT-4式84毫米火箭筒 109
西班牙C-90-C式90毫米火箭筒 109
比利时RL-83式83毫米火箭筒 110
迫击炮 110
世界上第一门迫击炮 110
迫击炮的发展 111
大口径迫击炮 112
中小口径迫击炮 112
各国迫击炮 115
美国M19式60毫米迫击炮 115
美国M224式60毫米迫击炮 115
美国M252式81毫米迫击炮 115
美国M30式107毫米迫击炮 115
英国L16式81毫米迫击炮 116
英国R0120式120毫米自行迫击炮 116
苏联“瓦西里克”82毫米自动迫击炮 116
法国MO-120-RT-61式120毫米迫击炮 117
比利时NR493式60毫米迫击炮 117
比利时NR475A1式81毫米迫击炮 117
意大利“布雷达”81毫米迫击炮 118
芬兰TAM 18式60毫米迫击炮 118
芬兰M71式81毫米迫击炮 118
芬兰M58式160毫米迫击炮 118
葡萄牙M965式60毫米迫击炮 119
葡萄牙HP式81毫米迫击炮 119
南非M3式81毫米迫击炮 119
希腊E44式81毫米迫击炮 119
西班牙L-N和L-L式81毫米迫击炮 120
奥地利M6式60毫米迫击炮 120
奥地利SMI式81毫米迫击炮 120
土耳其MKE-UT1式81毫米迫击炮 120
......

精彩书摘

  冷兵器时代
  在火药发明以前的兵器,基本上都是冷兵器。冷兵器按材质可分为石、骨、蚌、竹、木、皮、革、青铜、钢铁等种类;按用途可分为进攻性兵器和防护装具,其中进攻性兵器中又可分为格斗、远射和卫体三类;按作战使用可分为步战兵器、车战兵器、骑战兵器、水战兵器和攻守城器械等;按结构形制可分为短兵器、长兵器、抛射兵器、系兵器、护体装具、器械、兵车、战船等。冷兵器基本上都是以近战杀伤为主。世界各国冷兵器的发展基本可归结为石木兵器时代、铜兵器时代、铁兵器时代和冷兵器与火器并用时代。
  刀
  刀以砍杀的方式直取敌人的性命,总是和凶猛的威力联系在一起,而不像剑那样雅致和富有诗意。即使作为佩刀佩挂在身上,也主要是战将才这么做,文人雅士是不佩挂大刀的。刀比剑的出现要早得多,石器时代已经有打磨而成的石刀。这些早期的石刀、骨刀既是工具,也是随身携带的武器。中国的黄帝时代,石刀被称为“玉兵”。许多刀在早期还用于仪式。这些石刀都是用珍贵的玉石磨制成的,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图案。
  从铜兵器时代到铁兵器时代
  这是冷兵器时代最为辉煌的一段时间。先是出现了红铜做的兵器,但硬度不够好。接着人们发现,将铜、锡、铅三种金属放在一起冶炼会大大增强硬度,于是开始用这种青铜合金来打制锋利的兵器。这样,那些锋利但笨重易损坏的石制兵器就被淘汰了。
  青铜兵器的制造工艺精巧,外表雕饰、镶嵌着各种美丽的花纹,有的兵器上还镌有铭文。此时的兵器多为铸制而成,主要有铜剑、铜戈、铜矛、铜刀、铜戟等,防护兵器有铜盔甲等。这个时期持续时间不长,性能更好的铁便出现了。铁比铜更容易铸造且可以反复打制,可塑性和强度大大提高,而且冶炼简单,矿石材料随处可见,易于大量生产并装备大规模作战的军队。此时用铁制造的兵器种类极多,主要有各种刀、剑、铁杖、铁锥、铁鞭、铁锏、铁枪等。随着炼钢术的不断进步,铁兵器的质量、形制及种类也不断发展、完善,但仍没脱离近战的以直接杀伤为主的范围。火器出现并发展后,铁兵器的辉煌时代便结束了。
  汉代的刀
  中国汉代通用铁制环首刀,直背直刃,刀背较厚,刀柄扁圆环状,长度多在1米之内,后来普遍加长到1米以上。刀用于大力劈杀,极有威力。传说当时最有名的是制刀工匠阮师所制的刀。他用3年造刀1770口,制成后,已经精衰力竭,双目失明。中国晋代北齐人发展了灌钢法,造出著名的宿铁刀。先把生铁熔化浇灌到熟铁上,增加熟铁的含碳量,然后分别用牲畜尿和牲畜脂肪淬火成钢。牲畜尿中含有盐分,淬火时比水冷却快,淬火后的钢质坚硬;用牲畜脂肪淬火时冷却慢,因此钢质柔韧。
  ……

前言/序言

  战争是人类历史具有永恒魅力的课题,它始终作为解决矛盾的终结方式伴随在人类左右,在大约5000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先后发生的战争在一万次以上。如此频繁且绵延恒久的战争覆盖了世界短暂的和平祥光。唯有决定战争方式的武器,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不断改头换面,体现着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
  武器——一个让人充满好奇和有些恐惧的字眼,既能沦为战争发动者的帮凶,又能成为遏制战争爆发的英雄。它以其独特的双重身份和令人恐惧的巨大威力成为战场上的焦点。在纷飞的战火中,它们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或腾空而起,或从天而降;或以排山倒海之势摧毁一切,或不声不响地杀人于无形……武器家族以一种神秘的姿态吸引我们前去探寻。
  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远古时代。那时,掠夺战争频频出现,石头、枪、刀、剑等随之诞生,闪耀着信义和忠勇光芒的冷兵器走过了漫长的石木兵器时代、铜兵器时代、铁兵器时代。火器时代的开始,结束了冷兵器作为战场首选武器的历史。特别是13世纪中国火药的发明,为武器装备带来了一场革命。滑膛枪取代长矛等冷兵器,成为战场上的有生力量,并导致了新的兵种——装备滑膛炮的炮兵应运而生。15~17世纪,各封建国家对枪、炮不断改进,至16世纪20年代,将大炮搬上了战船,延长了军舰的作战距离,接舷而战终为炮击的巨大威力彻底抛弃。
  18世纪中期,欧洲进入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以英国工业革命为标志,社会生产力从铁器时代推进到机器时代,武器装备不断改进,燧发枪、前装线膛枪逐步改进为击针后装线膛枪,前装滑膛炮改进为后装线膛炮;榴弹和榴霰弹代替了球形炮弹;出现了装甲车、装甲战舰、地雷和水雷,火器射程和毁伤力大大增强。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多种新式技术兵器接踵问世,陆军有自动步枪、机枪、迫击炮、手榴弹等;海军有驱逐舰、战列舰、巡洋舰、潜艇、鱼雷和鱼雷艇等。飞机开始用于军事,坦克、高射炮、化学武器亮相战场,直接影响到了战争的局势。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些武器装备已成为大规模作战形式。继之,导弹、原子弹使整个世界处于核威慑的阴影中。
  对于生长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而言,对武器不知道、想知道的实在太多了。为了帮助大家揭开兵器家族的神秘面纱,我们精心组织编写了这本《武器百科彩图馆》。本书是一部全面介绍武器知识的大型图书,以时间为线索,循着武器发展的脉络,从几百万年前人类使用的第一件武器开始讲起,详细解读了古代冷兵器、火器时代的兵器、现代战争中的常规武器、日新月异的新式武器等,几乎囊括了人类历史上所有的武器种类。全书共分为轻武器、火炮、舰船、飞机、坦克与装甲车、导弹及其他6个部分,比较全面、完整、系统地介绍了轻武器、火炮、装甲车辆、导弹、战斗舰艇、作战飞机、武装直升机、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燃烧武器、核武器、新概念武器、地雷等600余种当今世界现役的主流武器与曾经辉煌无限的老一代王牌武器。编者遵循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相互结合的原则,以权威翔实的数据,配以2000余幅精美图片,分门别类地介绍了世界各国具有代表性的武器风貌,并对特定武器相关的事件和背景进行了阐述,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以期读者通过较短时间的阅读便可对世界武器发展的轨迹有一个清晰了解。这本书不仅是普及军事知识的最佳读本,而且也是军事爱好者必备的理想藏书。
《兵器万象:图文全解》 简介 这是一部关于人类文明进程中,那些塑造了历史、改变了战争面貌、乃至影响了社会发展进程的形形色色“工具”的详尽考察。本书并非简单罗列冷冰冰的器械名称,而是旨在深入浅出地展现每件兵器背后蕴含的智慧、工艺、历史背景以及它们所扮演的独特角色。我们从最原始的石器时代人类手中简陋的投掷物开始,一步步追踪技术演进的脉络,直至近代工业革命催生出的、具有毁灭性力量的钢铁巨兽。 本书的内容涵盖了从冷兵器时代的锋刃与力量,到火药时代轰鸣与硝烟,再到现代科技主导下的精密与智能化,力求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宏大而细致的兵器发展全景图。我们不会仅仅停留在“它是什么”的层面,更会深入探讨“它为何如此”以及“它如何影响”。 内容详解 第一部分:冷兵器时代的辉煌与残酷 石器时代的先声: 从最早的人类如何利用自然界的石头、木棒,通过简单的打制、磨制,制造出满足生存与防御需求的工具。例如,手斧、石矛、投掷器等,它们是人类智慧的初步体现,也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改变”自然条件的创造。我们将探讨这些早期兵器的材料选择、制作方法,以及它们在早期部落冲突、狩猎活动中的作用。 青铜时代的变革: 青铜冶炼技术的出现,是人类技术史上的一个巨大飞跃。本书将详细介绍青铜器在兵器制造上的应用,如青铜剑、青铜斧、青铜矛头、青铜盾牌等。我们会分析青铜作为一种合金,相比于石器所带来的优势:更坚固、更锋利、更易于塑形。同时,本书也将考察青铜兵器在早期城邦文明、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地位,以及它们如何成为权力与军事优势的象征。例如,古埃及的战斧、古希腊的青铜甲胄与斯巴达长矛,都将得到深入的剖析。 钢铁时代的崛起: 铁器的普及,比青铜更加廉价、易得,且性能更优越,彻底改变了冷兵器时代的格局。我们将追溯铁矿的勘探、冶炼技术的发展,重点介绍铁质兵器,如铁剑、铁矛、铁斧、铁戟、铁钩等。读者将了解到不同时期、不同文化区域的铁器特点,例如罗马军团的 Gladius 短剑,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长柄兵器,以及维京人的战斧。本书还会深入探讨冷兵器时代的攻防哲学,例如盾牌与矛的配合,弓箭的远程压制,以及步兵、骑兵、战车等兵种的战术演变。 东方智慧的冷刃: 特别地,本书会辟出专章,详细介绍东方,尤其是中国冷兵器文化的独特魅力。从名扬天下的中国刀剑,如汉剑、唐刀、越王勾践剑的复原与工艺;到冷门却威力巨大的中国特色兵器,如朴刀、鞭、锏、锤、流星锤、峨眉刺等,都将通过精美的插图和详细的文字进行阐述。我们会探讨这些兵器在古代战场上的实际应用,以及它们所承载的武术文化和哲学思想。 近身搏杀的艺术: 除了武器本身,本书还会涉及一些近身搏斗的技艺与装备,例如,中国武术中的各种拳脚功夫,以及在冷兵器时代如何配合使用。一些特殊的格斗兵器,如短棍、匕首、虎爪等,也会被纳入讨论范围。 第二部分:火药时代的咆哮与硝烟 火药的诞生与早期应用: 本书将从火药的起源开始,介绍其在中国古代的炼制与初步应用,例如炼丹术士的意外发现,以及早期对火药军事潜力的探索。我们将重点展示中国古代的火药武器,如火球、震天雷、突火枪、火箭等,并配以复原图或模型图,让读者直观感受早期火药武器的威力与局限性。 火器时代的全球扩张: 随着火药技术向西方传播,欧洲迎来了火器发展的黄金时代。本书将详述各种早期火器的演进,包括火绳枪、燧发枪、滑膛炮、野战炮等。我们将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火器研发上的特点,例如奥斯曼帝国的巨炮,欧洲各国在滑膛炮技术上的竞争,以及火器如何逐渐取代冷兵器,成为战场上的主导力量。 战术的革新与演变: 火器的出现,不仅仅是武器本身的改变,更带来了整个战争模式的颠覆。本书将探讨火器如何影响步兵战术(如线膛战术)、骑兵战术(如骑兵炮)、以及攻城战(如臼炮的威力)。我们将分析从散兵线到密集阵型的演变,以及火器在围城战、野战中的作用。 海军的火炮革命: 海上力量的对抗,在火炮的加入后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书将介绍海军战舰上火炮的配置、发展,以及海战战术的演进。我们将展示早期风帆战舰上的重型火炮,以及这些舰炮如何在争夺海洋霸权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近代枪械的萌芽: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枪械的制造工艺日益精湛。本书将介绍如前装式步枪、击发式枪械的出现,以及它们在精度、射速、威力上的提升。一些标志性的早期近代枪械,如恩菲尔德步枪、夏普斯步枪等,也将得到展示。 第三部分:现代科技的精密与智能化 自动武器的时代: 机枪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步兵的火力密度,成为了战场上的“死神”。本书将详细介绍加特林机枪、马克沁机枪等早期自动武器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等冲突中的毁灭性作用。我们将探讨自动步枪、冲锋枪等轻武器的研发,以及它们如何改变单兵作战的火力。 火炮的升级与多样化: 从滑膛炮到线膛炮,从远程压制炮到自行火炮,火炮技术在现代经历了飞跃式发展。本书将介绍各种现代火炮的类型,如榴弹炮、加农炮、高射炮、舰炮、坦克炮等,并分析它们在战场上的不同定位与作用。我们将展示一些标志性的现代火炮系统。 装甲力量的崛起: 坦克的诞生,是现代陆战的另一项革命。本书将深入介绍坦克的早期型号,以及现代主战坦克的发展。我们将分析坦克的装甲防护、火力系统、机动性等关键要素,并探讨装甲部队在现代战争中的战术运用。 空中霸权的争夺: 飞机作为一种新型作战平台,为战争带来了全新的维度。本书将介绍战斗机、轰炸机、侦察机等各类军用飞机的演进,以及空战战术的发展。我们将展示一些经典战机,并分析它们在历史上扮演的角色。 导弹时代的黎明: 导弹技术的发展,是现代战争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本书将介绍各种类型的导弹,如弹道导弹、巡航导弹、空对空导弹、反坦克导弹等,并分析其工作原理、打击方式以及对战略格局的影响。 海军的现代化: 航空母舰、核潜艇、导弹驱逐舰等现代化海军装备,彻底重塑了海权。本书将介绍这些大型海军装备的特点,以及现代海战的战术理念。 信息与智能化的战场: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代兵器越来越趋向智能化。本书将介绍雷达、声纳、无人机、精确制导弹药、网络战等现代高科技军事技术,并分析它们如何改变战争的形态,以及未来战争可能的发展方向。 全书特点 图文并茂,视觉冲击力强: 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其丰富的视觉呈现。书中将包含大量精美的历史图片、武器模型图、复原图、作战场景插画,以及详细的武器结构示意图。这些图像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性,更能帮助读者直观地理解武器的构造、功能和使用方式。 史料翔实,考证严谨: 本书的编纂过程中,广泛参考了国内外权威的军事历史文献、考古发现、以及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力求在展现武器的精彩的同时,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视角宏大,脉络清晰: 本书以时间为轴线,以技术发展为核心,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兵器置于宏大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读者将能够清晰地看到武器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外在影响。 深入浅出,趣味性强: 尽管内容详实,但本书力求语言生动,通俗易懂。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对于必要的专业词汇,也会进行简洁明了的解释。旨在让不同年龄、不同知识背景的读者都能从中获得乐趣和启发。 百科性质,全面覆盖: 本书的野心在于尽可能全面地展现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类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兵器,无论是冷兵器时代的冷峻,还是火器时代的轰鸣,抑或是现代科技的精妙,都力求有所涵盖,构建一部名副其实的“兵器百科”。 结语 “武器”二字,本身就蕴含着力量、冲突、以及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的复杂印记。它们是技术创新的产物,也是社会变革的推动者。通过深入了解这些人类制造的“工具”,我们不仅能窥见战争的历史,更能洞察人类自身的智慧、欲望、以及不断追求卓越的本能。希望本书能成为您探索兵器世界的一扇窗户,带您穿越时空,感受技术变革的震撼,品味历史沉淀的厚重。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我一直在尝试学习一些新的知识领域,而这本书则成为了我探索军事技术的一个绝佳入口。我之前对军事武器的了解几乎为零,但这本书的讲解方式非常友好,即使是像我这样的新手,也能轻松上手。它没有使用过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一步步引导读者进入武器的世界。最让我惊喜的是,它还会介绍一些鲜为人知的武器发展趣事,或者是一些武器背后的设计故事,这些细节让阅读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不会枯燥乏味。我尤其喜欢它对那些标志性武器的介绍,比如二战时期的经典战机,或者冷战时期的代表性武器,这些都是我对那个时代历史印象深刻的符号。通过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位渊博的军事史学家作为向导,带领我一步步解开武器的神秘面纱,让我对这些曾经改变过世界格局的力量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充满机械美学的物件情有独钟,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这种好奇心。我尤其喜欢它对各种现代武器的解析,那种精密的结构,强大的功能,真的让人叹为观止。它不是简单地列出武器的型号和参数,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它们的工作原理,比如火炮的射击机制,坦克的履带原理,甚至是一些更复杂的航空母舰的运作方式,都用非常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我曾经对某些武器的印象仅限于影视作品,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它们背后蕴含的科学技术和设计智慧。我特别欣赏其中对于材料学的介绍,很多先进武器之所以能达到目前的性能,离不开高科技材料的应用,书里对这些材料的特点和作用也做了详细的说明。而且,它还涉及到一些战术运用,虽然我不是军事专家,但通过阅读,也能对这些武器在实际战场上的作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种将技术、科学和实战相结合的解读方式,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有深度。

评分

最近入手了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书,虽然我不是什么军事发烧友,但翻开它的那一刻,就完全被吸引住了。书的装帧就很有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光是摆在书架上就觉得赏心悦目。翻到第一页,我就被里面的插图震撼了。不是那种简单的素描或者电脑合成图,而是那种栩栩如生的彩绘,仿佛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无数次的打磨。我平时对历史上的兵器也只是略知一二,但这本书用非常直观的方式,把它们呈现在我眼前。就比如那些古老的冷兵器,长矛、战斧、弓箭,每一种都有它独特的造型和历史渊源,书里详尽的文字描述,配上精美的插图,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它们在不同时期的作用和演变。而且,它的排版设计也非常用心,不会让人觉得密密麻麻的,留白恰到好处,读起来非常舒服。感觉这本书不像是单纯的介绍,更像是在讲述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金戈铁马的年代。

评分

这本书就像是一个时间的胶囊,带我穿越了不同的时代,见证了人类在军事科技上的发展轨迹。我常常会在里面停留很久,仔细端详那些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武器。它们可能在古代战场上叱咤风云,但如今却只剩下冰冷的金属和尘封的记忆。这本书用细腻的笔触和考究的插图,唤醒了这些沉睡的遗物。我特别喜欢它对不同地区、不同文明的武器分类,可以看到中华文明的冷兵器艺术,欧洲骑士的重甲和长剑,以及亚洲武士的武士刀等等,每一种都带着鲜明的文化印记。这种跨文化的对比让我对世界军事史有了更广阔的认识。而且,它不仅仅是关于武器本身,还穿插了一些历史事件和军事理论的介绍,让我对这些武器的出现和使用有着更深刻的理解。我常常会想象,在那些古战场上,挥舞着这些武器的人们,他们经历了怎样的传奇。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激发想象力的书籍情有独钟,而这本书无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武器的图鉴,更是一扇通往不同时代、不同文明的大门。我常常会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想象着那些武器在历史舞台上的英勇表现。它详尽的插图和考究的文字,让我仿佛能触摸到那些冰冷的钢铁,听到那些激昂的战鼓。我尤其欣赏它对于武器发展趋势的分析,从最初的简单工具到如今的尖端科技,人类的创造力在武器的演变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人类智慧的闪光点,也让我对战争的残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不仅仅是关于力量的比拼,更是关于科技的进步和文明的碰撞。我时常会思考,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人类又会创造出怎样令人难以置信的武器。这本书无疑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思考维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