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党员干部和群众普遍关注的13个深层次问题,即“13个如何”,既涉及基本原理,又涉及现实生活,如何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说明白?如何解开大家思想上的疙瘩?本书旨在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价值自信,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寻求更佳路径、汇聚磅礴力量。
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点了当前党员干部和群众普遍关注的13个深层次问题,即“13个如何”,并提出要求:“凡是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深层次问题,都要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就践行“13个如何”提出:“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这13个问题,既涉及基本原理,又涉及现实生活,如何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说明白?如何解开大家思想上的疙瘩?本书着力以鲜明的观点、透彻的说理、通俗的阐释,全面准确深入地对13个深层次问题进行逐一答疑释惑。
李莉,女。历任桂林陆军学院、南京政治学院教员,南京政治学院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省级刊物公开发表论文四十多篇,主编、参编三本著作,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课题一项,主持江苏省社科应用精品工程一般项目一项,主持南京政治学院“十三五”一般课题一项。
周宝砚,女。马克思主义理论系政治学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理论、公共行政学。先后参编著作、教材10多部。在《上海社会科学》、《安徽大学学报》、《南京政治学院学报》、《军队政工理论研究》等国内各类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并完成两项院级课题,参与军队重点课题一项。获学院科研精品一等奖一项、优秀奖三项。在院青年教员讲课比赛中获二等奖。获院首届多媒体比赛一等奖。被评为院“科研先进个人”、优秀党员,并多次获院“优秀妇女”荣誉称号和嘉奖。
第一章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001
一、得到印证的马克思“预言” 002
二、西方的“马克思热” 006
三、为什么有人反对马克思主义 011
四、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我们应有的态度 016
第二章 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本质特征 022
一、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理论探索 022
二、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科学内涵 026
三、认清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重大意义 036
第三章 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 04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 041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符合中国实际的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046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053
第四章 如何看待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060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科学内涵 060
二、新时期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065
三、切实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069
第五章 如何看待自由、民主、平等的科学内涵和实践 078
一、真正属于人民的自由、民主、平等与资本主义价值观的自由、
民主、平等 078
二、实行人民民主就是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083
三、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093
第六章 如何看待西方所谓“普世价值” 098
一、“普世价值”的内涵及其本质 098
二、西方大力宣传“普世价值”的真实意图 103
三、旗帜鲜明地反对“普世价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08
第七章 如何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15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及其科学内涵 115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 119
三、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要求 126
第八章 如何深刻领会新的发展理念 131
一、新的发展理念的重要性 131
二、创新发展居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 134
三、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137
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41
五、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深刻互动 145
六、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之“道” 147
第九章 如何科学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 152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 152
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本特点与科学内涵 157
三、主动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 162
第十章 如何看待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171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171
二、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176
三、政府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183
第十一章 如何看待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全面深化改革 189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发展及其优越性 189
二、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 197
三、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00
第十二章 如何看待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07
一、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07
二、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212
三、依法治国是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保障 215
四、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动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218
第十三章 如何看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225
一、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225
二、党风廉政建设的新举措和惩治腐败的新成果 229
三、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235
参考文献 243
后 记 247
这是一本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书。作者在《当前党员干部和群众普遍关注的13个深层次问题》中,没有选择避重就轻,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那些真正影响社会肌体健康、阻碍发展进程的“顽疾”。我感觉,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观察社会问题的独特视角。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问题”可能只是表象,比如一次群体性事件,或者一次网络上的激烈争论,但这本书却尝试去挖掘这些表象背后更深层的原因。它可能在探讨“发展与稳定”的张力时,深入到经济模式的转型、利益格局的重塑;在讨论“文化自信”时,则会超越简单的爱国主义宣传,去触及历史传承、价值认同和创新融合的内在逻辑。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科技发展与伦理边界”的思考感到兴趣,这绝对是当前最前沿也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如何平衡技术进步与人文关怀,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这些都需要深刻的智慧和前瞻性的眼光。这本书就像一本“社会诊断书”,它敢于指出病灶,并且试图找到根治的方法,这种勇气和深度,让我对其充满期待。
评分读完《当前党员干部和群众普遍关注的13个深层次问题》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提供了一个极其宝贵的“对话平台”。在我们的社会现实中,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往往被置于不同的位置,信息和理解的鸿沟有时难以逾越。这本书恰恰打破了这种壁垒,它不仅梳理了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更试图从党员干部的视角去理解这些问题的成因和可能的解决之道。我特别欣赏它那种“换位思考”的叙事方式,让不同群体都能看到彼此的立场和困境。比如,书中对“基层治理困境”的探讨,可能就不会简单地指责“官僚主义”,而是会深入分析基层干部在资源不足、考核压力、群众期望等多重约束下所面临的真实挑战。而对于一些群众长期抱怨的“办事难”问题,书中或许会揭示出流程繁琐、部门壁垒、信息不对称等深层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建议。这种直面问题、不回避矛盾的写作态度,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理论读物,更是一份关于如何构建更和谐社会关系的行动指南。它鼓励我们去倾听,去理解,去寻求共识,这对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非凡的意义。
评分《当前党员干部和群众普遍关注的13个深层次问题》这本书,给我的整体印象是“接地气”与“高屋建瓴”的完美结合。它既关注了当下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让人们感到困扰的实际问题,又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进行更宏观、更深入的分析。我特别欣赏书中那种冷静客观的分析态度,不带个人情绪,而是基于事实和逻辑进行阐述。比如,在探讨“人口结构变化”这一议题时,这本书可能不仅仅局限于生育率的数字,而是会深入分析其背后的经济、文化、社会保障等多元因素,并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应对策略。再如,“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这本书或许会揭示出许多传统发展模式下的固有矛盾,以及如何在绿色发展的新理念下寻求突破。我期待书中能够出现一些关于“社会公平”的探讨,因为它可能是所有问题的核心,如何确保人人享有发展机会,如何缩小贫富差距,如何让改革的红利真正惠及每一个人。这本书给我一种感觉,它是在为构建一个更健康、更可持续的社会提供“路线图”,它的实用性和思想性都值得深入探究。
评分《当前党员干部和群众普遍关注的13个深层次问题》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进行一场高质量的“头脑风暴”。它所提出的13个问题,绝对不是那种可以轻易在网络上找到答案的表面化议题。我一直在思考,书中是如何将那些看似分散的社会现象,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触及根本性的“深层次”问题的?例如,关于“公平与正义”的讨论,这本书会不会从更宏观的制度设计、资源分配,乃至价值观念的层面去审视?它有没有探讨导致社会不公的结构性因素,以及如何构建一个更可持续的公平机制?再比如,对于“信任赤字”的警示,这本书会不会深入分析信任危机产生的根源,是信息不透明?还是承诺未兑现?亦或是利益失衡?它有没有给出重建信任的具体路径,不仅仅是口号式的呼吁,而是有可操作性的建议?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代际沟通”或“社会阶层固化”等议题的分析,这些问题往往牵涉到复杂的历史、经济和文化因素,但又实实在在地影响着社会活力和个人发展。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试图拨开迷雾,直击事物本质的努力,非常值得我去深入探究。
评分这本《当前党员干部和群众普遍关注的13个深层次问题》这本书,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读,但仅从书名就感受到了它的分量。市面上同类书籍不在少数,但真正能触及“深层次”的却不多。我一直觉得,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表面现象,比如一些基层干部的不作为,或者群众对于某些政策的疑虑,这些往往是冰山一角,其背后隐藏着更复杂的利益交织、制度弊端或是历史遗留问题。这本书所提出的13个“深层次”问题,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我特别期待它能像一把手术刀,剖析那些隐藏在日常事务之下的矛盾根源,而不是停留在泛泛而谈或者简单的号召。例如,关于“干部作风”的讨论,我认为这本书可能不仅仅是批评懒政怠政,而是会深入到权力运行机制、激励考核体系,甚至是干部成长的路径中去寻找症结。同样,对于“群众呼声”,我希望能看到它如何解读这些呼声背后的多元诉求,以及如何在复杂民意中找到最大公约数。总而言之,这本书在我眼中,代表着一种深入思考的姿态,一种不回避矛盾、直面问题的勇气,我很期待它能提供更具洞察力的分析和更具建设性的思考。
评分集体购买的,大家反馈是正版书,而且物流给力
评分集体购买的,大家反馈是正版书,而且物流给力
评分集体购买的,大家反馈是正版书,而且物流给力
评分集体购买的,大家反馈是正版书,而且物流给力
评分集体购买的,大家反馈是正版书,而且物流给力
评分集体购买的,大家反馈是正版书,而且物流给力
评分集体购买的,大家反馈是正版书,而且物流给力
评分集体购买的,大家反馈是正版书,而且物流给力
评分集体购买的,大家反馈是正版书,而且物流给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