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中历时*长的一次会战。参战双方共投入100多万兵力,在长江沿岸广袤地区开展了激烈战斗。会战中,国共合作提升全民抗战热情;中国空军三战三捷,更是运征日本本土;万家岭一役,中国军队灵活作战,围歼了日军一〇六师团……武汉会战*终以中国军队撤退,日军占领武汉结束,但此战极大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和财力物力,是抗战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相持的分水岭。《武汉会战》借助大量史料,真实重现更要事件。《武汉会战》作为历史普及读物,可供广大读者阅读,也可供历史研究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徐康,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北洋政府档案》分册副主编;《吴佩孚档案资料选编》编辑。曾发表《抗战前德国军事顾问团对中国军事教育的改进和贡献》等论文。
目录
重要人物表
第一章 燃烧的大地
徐州会战之后的抗战形势
沸腾的武汉
无奈的选择——花园口决堤
第二章 中国雄鹰翱翔天空
“二一八”空战
失落的天长节
“五三一”空战
目标:日本本土!
第三章 怒吼的长江
骄狂的波田支队
无奈的张发奎
黄梅失守
湖广大捷
第四章 大别山麓谱春秋
六安、霍山失色
宋希濂的坚持
“第二个台儿庄”——小界岭战斗
第五章 南浔会战显辉煌
金官桥阻击战
岷山喋血
死守麒麟峰
万家岭大捷
英雄万家岭
第六章 保卫大武汉
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
国民参政会的召开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蒋介石:“抵抗到底!”
第七章 武汉陷落
主动撤退
一寸河山一寸血
相持阶段的到来
第八章 历史不容忘却
武汉会战总结与评价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精彩书摘
《武汉会战》:
徐州会战之后的抗战形势
南京,1937年12月13日,日军正在举行入城式,这一天是中国百年来最屈辱的日子之一。1938年5月,日军占领徐州,徐州会战画上句号。中国的全面抗战自1937年7月7日开始,到1938年5月徐州会战结束时为止,已经独立抵抗了日本大半年的进攻。大半年来,中国虽然经历了华北、华东和首都的沦陷,但在战略上,中国取得了成功。淞沪会战延续将近4个月,使日军付出了约20万军队伤亡的重大代价,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更重要的是,淞沪会战使日本的侵略重心由华北地区转向华东地区,从而使得日本进攻由南北向改为东西向。在占领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南京和上海后,日军不得不开始了自东而西溯江而上的攻击。所以,中国的抗战正在向相持阶段发展,“以空间换时间”正在变为现实。
国民政府加快速度向广阔的西部撤退,建立起稳固的大后方,而日军在占领了徐州之后,下一个目标自然是位于中国中部的武汉。1938年6月,40万日军凭借飞机大炮等现代化武器沿着长江两岸和大别山北麓,开始了攻占武汉的作战。在长达4个半月的会战中,在安徽、江西、湖北、河南、湖南五省区长达一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展开了大规模的作战。“武汉会战的规模不仅是抗战中规模最大的,而且也是中国反侵略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①”
武汉会战的规模如此之大取决于武汉的军事战略地位。武汉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处在长江与汉水的交汇处,有“九省通衢”之称,是平汉、粤汉两铁路的交汇点,承东联西、承北联南,是中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就水路而言,武汉东距上海1125公里,西距重庆1370公里。顺江而下,中经鄱阳湖、巢湖、太湖抵赣、皖、苏、浙四省;溯江而上,经洞庭湖可达湘、川二省;沿汉水而上,还可以到达陕西。①”沿平汉铁路北上可抵河南中原腹地,沿粤汉路南下可到广东华南沿海。武汉地处中国的地理中心地区,由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所决定,谁占据武汉,谁就能控制华中,并挟制中原。因此若日军占领武汉,即可轻易地向周围诸多省区进军,并切断华北与华南、西南与东南的联系,造成中国军队调动、物资运输和人员联络受阻。
在北平、天津、上海、南京先后沦陷后,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仅有武汉还在中国控制之下。“自从上海、南京失守,我们唯一的政治外交经济的中心就在武汉。②”张之洞在武汉任湖广总督期间,曾先后建立了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等军工企业,这些企业对于武器装备极其简陋的中国军队而言,具有重要的军火保障作用。武汉也是当时中国唯一没有沦陷的贸易中心城市,在东部沿海都被日军封锁的情况下,国际运输渠道只剩下从香港沿粤汉铁路通往武汉,然后从武汉分配作战物资至全国各个战场。1938年6月,日本智囊团昭和研究会中国问题研究所在一份报告中认为,攻下武汉对日本来说,“可以谋求经济的独立,以及实现华中战区的复兴。相反地,对于国民政府来说,就意味着丧失了湖南湖北的粮仓地带和中国内地唯一的大经济中心,从而造成该政府经济自给的困难。③”
……
前言/序言
武汉会战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武汉会战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