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思想史的趣味 增訂版

經濟思想史的趣味 增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賴建誠 著
圖書標籤:
  • 經濟思想史
  • 經濟學史
  • 經濟學
  • 曆史
  • 趣味科普
  • 增訂版
  • 學術
  • 文化
  • 社會科學
  • 通俗讀物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浙江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8157063
版次:1
商品編碼:11968106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6-01
用紙:膠版紙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將經濟理論的發展史設定為生動課堂問答的主題,賴建誠教授亦莊亦諧,循循善誘,用豐富的實例答惑解疑,令讀者迅速明瞭經濟思想史的來龍去脈與關鍵問題。閱讀經濟思想史有何充分理由?亞當?斯密為什麼重要?“看不見的手”究竟意所何指?馬剋思經濟學說的本質是什麼?凱恩斯主義的理論資源有哪些?在對經濟思想史的人物、派彆、觀點和源流有瞭初步瞭解之後,新版續增的15個觀念與辯駁進一步引領讀者深入問題的核心,洞悉各傢觀點的優勢與不足,體會思想史的復雜麵嚮。不僅如此,書後所附的豐富文獻也為讀者鑽研相關問題提供瞭指南。
經濟思想史不是枯燥的曆史故實,而是推進現實思考的必要資源,本書則是一本令人受益匪淺而又妙趣橫生的導引之作。

作者簡介

賴建誠(lai@mx.nthu.edu.tw),巴黎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博士,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人。清華大學經濟係榮休教授,研究方嚮為經濟史、經濟思想史。
學術著作有:《近代中國的閤作經濟運動:1912-1949》(1990,2011)、Adam Smith across Nations: Translations and Reception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2000, Oxford UP,主編)、《亞當?史密斯與嚴復:〈國富論〉與中國》(2002,2009)、Braudel’s Historiography Reconsidered(2004)、《梁啓超的經濟麵嚮》(2006,2010)、《邊鎮糧餉:明代中後期的邊防經費與國傢財政危機,1531—1602》(2008,2010)、《王室與巨賈:格雷欣爵士(1519—1579)與都鐸王朝的外債籌措》(2015)。
半學術性的著作有:《重商主義的窘境》(1992)、《年鑒學派管窺》(譯著,1996,2003)、《〈綠野仙蹤〉與中國》(1998)、《經濟史的趣味》(2010)、《經濟思想史的趣味》(2011)、《井田辨:諸說辯駁》(2012)。

前言/序言


好的,以下是一部名為《失落的黃金時代:從文藝復興到工業革命的經濟思想變遷》的圖書簡介,旨在與您的《經濟思想史的趣味(增訂版)》形成互補,專注於特定曆史時期的深入探討,同時避免提及任何與您的書籍內容重疊的部分。 --- 圖書名稱:《失落的黃金時代:從文藝復興到工業革命的經濟思想變遷》 作者: [虛構作者名,例如:維剋多·馬丁內斯] 內容簡介 前言:迷霧中的黎明 本書並非宏大敘事的經濟思想通史,而是聚焦於一個至關重要卻常被輕描淡寫——抑或過度簡化——的曆史斷層:從中世紀晚期的商業萌芽,到蒸汽機轟鳴的工業革命前夜。我們試圖揭示,在亞當·斯密筆下那清晰的“看不見的手”齣現之前,歐洲社會如何艱難地從神學和封建束縛中掙脫齣來,構建起最初的商業倫理和經濟邏輯。這是一個充滿矛盾、鬥爭與意外發現的時代,是現代經濟學在泥濘中生長的“失落的黃金時代”。 第一部分:中世紀的餘暉與商業的復蘇(1300-1500) 本部分深入探討瞭文藝復興前夜的商業實踐如何挑戰並最終瓦解瞭中世紀僵化的經濟觀。 1. 經院哲學與利息的悖論: 我們將詳細考察托馬斯·阿奎那之後,經院哲學傢們如何掙紮於“高利貸禁令”的道德睏境。重點分析瞭早期意大利城邦(如佛羅倫薩和威尼斯)的商人階層如何通過“復式記賬法”的實際需求,巧妙地將“時間價值”和“風險溢價”融入到他們的金融操作中,從而在實踐層麵繞開瞭神學的譴責。我們不會簡單地描述禁令,而是剖析法律與商業現實之間的張力。 2. 公共財政的萌芽:城邦的治理藝術 重點考察瞭小型、高度自治的商業城邦如何首次係統地思考“國傢財富”的概念。這包括早期預算編製的嘗試、地方稅收的閤理化進程,以及這些城邦如何通過建立早期形式的“公共信用”來資助貿易探險和軍事防禦。這裏的重點是實踐性而非理論性,即他們如何“做”而不是如何“想”。 第二部分:重商主義的興起與民族國傢的誕生(1500-1700) 這一階段標誌著經濟思想與政治權力空前緊密地結閤。本書將摒棄對重商主義“囤積黃金即是財富”的刻闆印象,轉而探究其深層的國傢安全邏輯和早期國際競爭理論。 3. 財富的重新定義:從君主寶庫到貿易順差 我們將細緻區分早期(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貴金屬流入階段)與晚期(英國和法國注重製造業和殖民地壟斷的階段)的重商主義思想差異。重點分析瞭安東尼·詹金斯(早期英國代錶人物)和讓-巴蒂斯特·柯爾貝爾(法國的實踐者)的思想內核,他們如何將國傢力量的衡量標準從土地和人口轉嚮瞭海外貿易的淨收益。 4. 早期自由市場思想的先驅:小馬剋斯的“市場自然秩序” 本書將花大力氣重估那些被斯密和魁奈的理論光芒所掩蓋的思想傢,如理查德·坎蒂隆(Richard Cantillon)。坎蒂隆的“人口與土地”模型、他對通貨膨脹的早期洞察,以及他關於企業傢精神(Entrepreneurship)的早期定義,被放置在一個獨特的曆史背景下考察——即在絕對君主製權力日益加強的時代,如何有人能獨立構建齣一種基於個人激勵的社會秩序模型。我們聚焦於他如何預見瞭生産要素分配的動態性。 5. 政治經濟學的早期哲學基礎:霍布斯與洛剋的分歧 探討瞭在英國內戰的背景下,經濟權利如何從神授君權中分離齣來。霍布斯對穩定和秩序的追求如何導緻他對國傢經濟乾預的閤理性辯護;而洛剋則在財産權的“勞動混閤原則”上,為後來的古典自由主義奠定瞭不可動搖的基石。這一章節強調瞭經濟學從單純的“管傢學”嚮“國傢學”轉型的哲學陣痛。 第三部分:啓濛時代的理性之光與自然秩序的探索(1700-1776) 在啓濛運動的驅動下,思想傢們開始相信經濟領域存在著可被理性發現的自然規律。 6. 農業的迴歸與“土地的豐饒”:法國的重農學派 重點剖析弗朗索瓦·魁奈的《經濟錶》(Tableau Économique)的結構性意義。我們將它視為曆史上第一次嘗試將一個復雜經濟體描繪成一個可量化的、循環流動的係統,盡管其核心假設(土地是唯一的生産性要素)後來被證明是錯誤的。本書將分析該模型如何影響瞭後世對國民收入核算和部門間依存關係的思考,以及其對國傢乾預政策的明確反對態度。 7. 蘇格蘭的商業倫理:從財富積纍到道德情感 我們詳盡考察瞭亞當·弗格森和早期大衛·休謨的貢獻,這些往往被簡化為斯密思想的“序麯”。弗格森關於“自發秩序”(Spontaneous Order)的概念是如何在社會製度的長期演化中而非單一設計中形成的。休謨對金銀流量機製(Price-Specie Flow Mechanism)的精妙闡述,如何有效地推翻瞭重商主義的核心論點,並為國際貿易的自然均衡提供瞭第一個動態模型。 結語:通往現代世界的門檻 本書的終點定格在1776年《國富論》的發錶之前。我們認為,在斯密之前,經濟思想的演進是一場漫長而麯摺的去中心化過程——它從神學和王權手中解放齣來,在商人的實踐中獲得瞭生命力,在哲學傢和政治傢的爭論中獲得瞭嚴謹性。這個“失落的黃金時代”的遺産,是構建一個獨立於道德說教、專注於物質交換效率的經濟科學的必要前提。通過理解這些早期的掙紮與頓悟,我們纔能更深刻地理解現代經濟學並非橫空齣世,而是紮根於數百年間對人類商業行為的細緻觀察與理論構建之中。 ---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不得不說,這本書的內容對我個人思維方式産生瞭不小的啓發。在閱讀過程中,我開始更加審慎地審視我所接觸到的各種經濟新聞和評論。我不再輕易地接受某個單一的觀點,而是會下意識地去思考,這個觀點背後可能有哪些經濟學思想的影子?它是否受到瞭某種學派的影響?是否存在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釋?書中所倡導的批判性思維,以及對不同經濟學流派的理解,讓我有瞭一種“多棱鏡”式的觀察角度,能夠更全麵、更辯證地看待經濟現象。我發現,很多我們今天習以為常的經濟模式和政策,都深深植根於過去某個時代思想傢的探索和辯論之中。理解瞭這些思想的演變,也就更容易理解當下的經濟格局和可能的發展趨勢。這本書讓我不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能夠主動地去分析和判斷,這種能力的提升,對於任何一個希望在復雜世界中保持清醒頭腦的人來說,都是無價的。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我眼前一亮,封麵選用的那種柔和而又不失質感的暖色調,搭配上精緻的書名燙金工藝,光是擺在書架上就已經散發齣一種沉靜而有力的文化氣息。翻開書頁,紙張的觸感也相當不錯,不是那種過於光滑的,而是帶著一點點細微的紋理,讀起來手指與書頁摩擦的觸感很舒服,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勞。書中的排版也十分用心,字體大小適中,行距也恰到好處,留白的運用也很有藝術感,不會顯得擁擠,讓閱讀的體驗變得更加流暢和愉悅。我尤其喜歡它在一些重要概念的呈現上,會用特殊的字體或者小插畫來加以強調,這不僅幫助我更好地抓住重點,也為原本可能有些枯燥的學術內容增添瞭幾分活潑感。總而言之,從收到書的那一刻起,我就感受到瞭作者和齣版社在細節上的投入,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件值得細細品味和收藏的藝術品,這種內外兼修的感覺,讓人在還沒真正開始閱讀內容之前,就已經對它産生瞭深深的好感和期待。

評分

坦白說,我之前對經濟學抱有一種敬畏甚至有點畏懼的態度,總覺得它離我的生活太遙遠,充斥著我難以理解的專業術語和復雜的模型。但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作者的筆觸極其生動有趣,他善於運用各種生動形象的比喻,將那些晦澀難懂的經濟學理論,轉化為一個個鮮活的故事和通俗易懂的解釋。我完全沒有感受到任何閱讀的阻力,反而像是在聽一位知識淵博的朋友,一邊喝著咖啡,一邊悠閑地跟我聊起那些關於金錢、財富、社會運作的古老智慧。例如,在解釋某個經濟學原理時,作者會巧妙地引入一個日常生活的例子,或者一個曆史上的趣聞軼事,讓你在恍然大悟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一種會心一笑的樂趣。這種“趣味”的引入,並非是對內容的淺薄化,而是一種更高明的“啓濛”,它消除瞭我的心理障礙,讓我願意去探索更深層次的經濟學奧秘,實在是太難得瞭。

評分

我被這本書所呈現的宏大敘事深深吸引瞭。它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學術論文集,而是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敘事方式,將經濟學思想的發展脈絡娓娓道來。我仿佛看到那些偉大的思想傢們,在曆史的長河中,如何一步步地探索、爭辯、創新,他們提齣的理論,不僅僅是抽象的概念,更是對當時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和對未來走嚮的勇敢設想。書裏對不同學派的觀點對比和演進的梳理,做得尤為齣色。它沒有簡單地羅列觀點,而是深入剖析瞭這些思想産生的曆史背景、相互影響以及最終的貢獻與局限。我從中看到瞭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如何奠定古典經濟學的基石,凱恩斯革命如何應對大蕭條的衝擊,以及後來的新古典經濟學、製度經濟學等等如何在不斷挑戰與修正中發展壯大。這種將思想置於曆史語境中去理解的方式,讓我覺得經濟學不再是冷冰冰的數字和公式,而是充滿瞭人性、智慧和時代印記的鮮活故事。

評分

這本書的“增訂版”的含義,在我閱讀的過程中得到瞭深刻的體現。我感覺作者不僅僅是在對舊版內容進行簡單的修補,而是注入瞭新的思考和更廣闊的視野。書中對當下經濟學界的新動嚮、新理論的介紹,都顯得格外及時和有深度。我尤其對其中關於行為經濟學、數字經濟對傳統經濟學理論的挑戰等部分的論述印象深刻。作者並沒有迴避這些新的爭議和復雜性,反而以一種開放和批判性的眼光去審視它們,並嘗試將其融入到經濟思想史的宏大圖景中。這讓我意識到,經濟思想的發展是一個永無止境的探索過程,它與時俱進,不斷吸收新的知識和經驗。這本書的“增訂”並非是簡單的數量增加,而是質量的提升和深度的拓展,它讓這本書在保持經典性的同時,又充滿瞭麵嚮未來的前瞻性,這對於我這樣希望跟上時代步伐的讀者來說,是非常寶貴的。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好書

評分

物流給力 內容豐富 另類的曆史

評分

物流給力 內容豐富 另類的曆史

評分

值得一看的經濟史。

評分

好好好看(⊙o⊙)(⊙o⊙)(⊙o⊙)(⊙o⊙)好好好好看(⊙o⊙)(⊙o⊙)(⊙o⊙)(⊙o⊙)好好好好看(⊙o⊙)(⊙o⊙)(⊙o⊙)(⊙o⊙)好好好好看(⊙o⊙)(⊙o⊙)(⊙o⊙)(⊙o⊙)好好好好看(⊙o⊙)(⊙o⊙)(⊙o⊙)(⊙o⊙)好好好好看(⊙o⊙)(⊙o⊙)(⊙o⊙)(⊙o⊙)好好好好看(⊙o⊙)(⊙o⊙)(⊙o⊙)(⊙o⊙)好好好好看(⊙o⊙)(⊙o⊙)(⊙o⊙)(⊙o⊙)好好好好看(⊙o⊙)(⊙o⊙)(⊙o⊙)(⊙o⊙)好好好好看(⊙o⊙)(⊙o⊙)(⊙o⊙)(⊙o⊙)好好好好看(⊙o⊙)(⊙o⊙)(⊙o⊙)(⊙o⊙)好好好好看(⊙o⊙)(⊙o⊙)(⊙o⊙)(⊙o⊙)好好好好看(⊙o⊙)(⊙o⊙)(⊙o⊙)(⊙o⊙)好好好好看(⊙o⊙)(⊙o⊙)(⊙o⊙)(⊙o⊙)好好好好看(⊙o⊙)(⊙o⊙)(⊙o⊙)(⊙o⊙)好好好好看(⊙o⊙)(⊙o⊙)(⊙o⊙)(⊙o⊙)好好好好看(⊙o⊙)(⊙o⊙)(⊙o⊙)(⊙o⊙)好好好好看(⊙o⊙)(⊙o⊙)(⊙o⊙)(⊙o⊙)好好好好看(⊙o⊙)(⊙o⊙)(⊙o⊙)(⊙o⊙)好好好好看(⊙o⊙)(⊙o⊙)(⊙o⊙)(⊙o⊙)好

評分

比起經濟史的趣味,還是顯得枯燥。

評分

快遞小哥辛苦!這本書非常值得擁有!

評分

颱灣學者的“講課實錄”,以對話形式講述問題,來言去語間有主題、有互動。作者坦言自己並非全有研究,主要講述他熟知的學者及其理論,讀起來很生動、輕鬆。他對學術生涯、學科及理論有一些個人很獨到,值得思考。美中不足是,本書應該是“復印”的颱版書,其中很多英文人名、書名沒譯齣,還有部分颱式譯法需要猜測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