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适用于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7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学科专业知识中学语文》(一)本书是中公教育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图书研发团队在深入研究历年真题及考试大纲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
(二)本书依据考试大纲编写,紧随考试形式变化,分析命题规律,优化图书内容,将真题和考点紧密结合起来。
(三)本书整体使用双色设计,对大纲专业解读,详细讲解重难点,层次分明。并在正文部分穿插真题再现、考题预测、知识拓展等板块,对教材要点进行必要的拓展延伸,便于考生巩固提高。
(四)本书中设置了备考指导、实战提升训练,学练结合,有效提升考生的应考能力。
内容简介
《2017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学科专业知识·中学语文(中公版)》结合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的考试真题以及考试大纲,构架起以中学语文教学内容、高等教育对应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内容三个部分有机结合的庞大知识体系,是一本专门针对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学科的教材。《2017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学科专业知识·中学语文(中公版)》条理清晰,结构严谨,从基础、重要的考点出发,深入浅出地向考生讲解各个知识点,使考生能透彻地理解知识点,从而烂熟于心。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部分
中学语文教学内容
第一章语言知识与应用(2)
本章内容框架(2)
重要考点分布(3)
本章考点梳理(3)
第一节汉字(3)
第二节词语(15)
第三节句子(29)
第四节病句的辨析与修改(40)
第五节标点符号(46)
第六节常用修辞(58)
实战提升训练(72)
第二章阅读(75)
本章内容框架(75)
重要考点分布(76)
本章考点梳理(76)
第一节古代诗歌阅读(76)
第二节文言文阅读(95)
第三节现代文阅读(104)
实战提升训练(118)
第三章写作(121)
本章内容框架(121)
重要考点分布(122)
本章考点梳理(122)
第一节写作基础知识(122)
第二节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常用写作体裁分析(134)
第三节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常见作文题目的基本类型(141)
实战提升训练(149)
第二部分
高等教育对应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容
第一章中外文学史(152)
本章内容框架(152)
重要考点分布(153)
本章考点梳理(153)
第一节中外文学流派(153)
第二节中国古代文学作家、作品(162)
第三节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作品(211)
第四节中国当代文学作家、作品(227)
第五节外国文学作家、作品(234)
实战提升训练(252)
第二章文学理论(257)
本章内容框架(257)
重要考点分布(258)
本章考点梳理(258)
第一节文学概述(258)
第二节文学创造(262)
第三节文学作品(264)
第四节文学鉴赏(268)
实战提升训练(274)
第三章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277)
本章内容框架(277)
重要考点分布(278)
本章考点梳理(278)
第一节现代汉语(278)
第二节古代汉语(283)
实战提升训练(306)
第三部分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内容
第一章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基础知识(310)
本章内容框架(310)
重要考点分布(311)
本章考点梳理(311)
第一节中学语文课程基础知识(311)
第二节中学语文教学基础知识(326)
实战提升训练(335)
第二章中学语文教学基本能力(342)
本章内容框架(342)
重要考点分布(343)
本章考点梳理(343)
第一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343)
第二节中学语文教学指导与评价能力(365)
实战提升训练(382)
附录一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要求熟记背诵的篇目(388)
附录二容易读错的字词日练(407)
附录三常见错别字日练(415)
附录四常用词语、成语释义日练(424)
福建省教师招聘笔试辅导课程体系(430)
福建省教师招聘面试辅导课程体系(431)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432)
前言/序言
福建省从2010年起在全省范围内推行中小学、幼儿园新任教师公开招聘。根据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委编办相关文件精神,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统一进行招聘考试。
福建省教师招聘笔试分为教育综合知识与学科专业知识两个科目,其中专业知识又分为幼儿教育、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笔试结果作为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录用面试的依据。面试是由各地市或招聘单位组织,依据岗位特点,选取说课、试讲和答辩等形式进行。
从2010—2016年真题来看,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呈现出以下特点:
1.题量较大,题型多样,题目难度较大,且知识点覆盖范围广
2016年教育综合知识科目包括单选、填空、判断说理、分析等各种题型,题型较往年有所调整,题目难度较高。学科专业知识各科每一年题量比较稳定,其中教学设计题分值较高,难度较大,用时较长。总体来看,考试涵盖的知识点范围特别广,大纲中的每一板块都有对应的真题出现。
2.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考查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能力
教育综合知识真题中既有大量的教育基础知识的题目,也有大量跟教学实践相结合的题目,要求考生对从事教育教学所需的背景性知识、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有认知能力,对所涉及的领域或者问题能够清楚地知道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考核考生根据所学理论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和现象的能力。学科专业知识真题兼顾考查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学论知识,注重考查教师对本专业课程的理解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能力。
为帮助更多有崇高理想、励志耕耘三尺讲坛的朋友顺利加入到教师队伍中,中公教育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师资及图书研发人员对笔试大纲深入研究,对历年真题进行解读,在多年教学研发的基础上,推出了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系列辅导图书。本套教材有以下特色:
■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研发人员研究了考试大纲和近几年考试真题,研讨每一道试题的答案及考点。严格依据考试大纲,兼顾统考以来的考试真题,倾力打造出本套与考试情况相契合的辅导教材系列。本系列图书从考生角度出发,对考生的复习进行合理点拨,助力考生掌握解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
本系列教材在讲述每一个知识板块的内容之前,根据考情制作了本章内容框架和重要考点分布,使考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形成整体的认知,明确学习的主要内容。其次,对每一个知识板块进行梳理,力求用精简的语言完成对知识点详尽的描述,既保证知识完整,又便于理解记忆。后,在每一个知识板块内容讲述完毕之后,配有一定数量的强化练习,便于考生自我检测和考前查看。
■
本书对主体内容进行了双色双栏设计,在主栏区域对重要内容进行红色标记,侧栏区域设置了知识拓展、考题再现等内容。在知识拓展板块,我们对主体内容中的知识点进行了必要的补充,便于考生理解和巩固知识点;在考题再现板块,我们为考生精选了有代表性的真题,帮助考生快速定位考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识记。相信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帮助考生提高阅读的效率,快速抓住图书的结构和核心内容,而且能够辅助考生进行准确记忆,提高学习的效率。
希望这本凝聚着中公教招研发团队集体智慧的图书,可以帮助考生夯实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使备考更轻松。后,预祝大家顺利通过考试,圆教师之梦。
殷切期待广大考生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让图书更好地帮助更多的人。
《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精编: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为广大报考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证的考生提供一套系统、全面、精准的复习备考方案。本书紧密围绕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大纲,聚焦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两大核心模块,力求帮助考生掌握考试精髓,提升应试技巧,最终顺利通过考试。 第一部分:学科知识精讲 此部分内容深入剖析中学语文的学科体系,涵盖了文学、语言、文化三个一级维度,并细化至各级知识点,旨在构建考生扎实的学科知识框架。 文学鉴赏与批评 中国古代文学: 先秦文学: 重点梳理《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浪漫主义情怀及其艺术特色,如赋、比、兴的运用。深入探讨《楚辞》的浪漫主义色彩,屈原的爱国情怀与悲剧美。简述先秦诸子散文的哲学思想与语言风格,如《论语》的简洁智慧,《庄子》的汪洋恣肆。 汉魏六朝文学: 阐释汉赋的铺陈扬厉与辞藻华丽,代表作家如司马相如、扬雄。探讨建安文学的慷慨悲凉,曹操、曹植、王粲等人的创作风貌。梳理乐府诗的现实主义倾向与民歌特色。分析魏晋玄学的兴起对文学的影响,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 唐宋文学: 唐诗: 重点讲解唐诗的黄金时代,从初唐的宫廷气象到盛唐的雄浑壮阔,再到中唐的沉郁顿挫,以及晚唐的凄美哀婉。精讲李白“诗仙”的浪漫飘逸,杜甫“诗圣”的现实关怀,白居易的通俗易懂。分析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咏史诗等不同题材的特点。 宋词: 深入剖析宋词的婉约与豪放两大流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词,以李清照、柳永为代表的婉约词。讲解宋词的格律特点与音乐性,以及词在抒情、写景、叙事方面的独特魅力。 唐宋散文: 梳理唐代古文运动的兴起,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散文家,倡导“文以载道”,力求语言的质朴与情感的真挚。探讨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的散文成就,及其对后世散文发展的深远影响。 元明清文学: 重点解析元代杂剧的艺术成就,关汉卿、王实甫等名家的代表作。深入研习明清小说,特别是四大名著的艺术特色、思想内涵与人物塑造,如《三国演义》的历史演义、《水浒传》的江湖豪情、《西游记》的神魔奇幻、《红楼梦》的世情百态。简述明清诗文集的特点。 外国文学: 西方文学: 古希腊罗马文学: 重点介绍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与《奥德赛》的英雄主义与史诗风格。分析古希腊悲剧(如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的命运主题与人文精神。概述古罗马文学(如维吉尔)的特点。 欧洲中世纪文学: 简述宗教对文学的影响,如《神曲》的宗教象征意义。 欧洲文艺复兴文学: 重点讲解莎士比亚戏剧的现实主义与人文主义精神,代表作如《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17-19世纪欧洲文学: 梳理启蒙主义文学(如伏尔泰、卢梭)、浪漫主义文学(如歌德、雨果、拜伦)、现实主义文学(如巴尔扎克、狄更斯、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家、作品及核心思想。 20世纪至今西方文学: 介绍现代主义文学(如卡夫卡、乔伊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与代表作家。 外国文学(其他): 简要介绍外国诗歌(如泰戈尔)、外国小说(如海明威、马尔克斯)的经典作品与风格。 语言文字应用 汉字: 深入讲解汉字的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的辨析。理解汉字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历史脉络。 词语: 重点区分实词与虚词,词的构成(词根、词缀),词义的理解(词义的范围、感情色彩、褒贬)。掌握近义词、反义词、同音异义词的辨析。学习词语的规范使用,避免词语误用、滥用。 句子: 详细讲解句子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谓语),常见的句子类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分析句子结构(简单句、复合句),长句、短句的运用。重点掌握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多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等。 修辞手法: 全面梳理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借代、拟声、映衬等常见修辞手法,并分析其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与效果。 标点符号: 熟练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包括句末标点(句号、问号、感叹号)、句中标点(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删除线、书名号)等,理解标点符号在句子结构和语意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语体与风格: 区分不同语体(如书面语、口语、文学语体、政论语体)的特点,理解不同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如朴实、华丽、幽默、犀利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古代典籍: 重点解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的核心思想。简述《道德经》的道家智慧,《庄子》的逍遥哲学。了解《诗经》的社会生活反映。 民俗文化: 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的习俗与文化内涵。 文学艺术: 了解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如书法、绘画、戏曲)与文学作品的关联。 哲学思想: 简述中国传统哲学(儒、释、道)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第二部分:教学能力实战 此部分着重培养考生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核心教学素养,力求使考生具备胜任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解读: 深入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精神、理念、总目标、学段目标、学业质量标准、课程内容等,理解新课标的重点与亮点。 教学目标确立: 掌握知识性、技能性、情感性目标设定的原则与方法。能根据课文内容与学生实际,科学有效地设定各层次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分析: 能够准确分析教材的特点、难点、重点,挖掘课文的教育价值与思想内涵。 教学方法选择: 熟悉并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合作学习法、比较法、情境教学法等,并能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灵活选择最适宜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能够设计出逻辑清晰、环节完整的教学流程,包括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环节。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设计。 教学资源利用: 了解并学会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实物模型等多种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设计: 掌握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原则,能够设计多种评价方式(如提问、小组讨论、课堂练习、小测验、作品分析等),及时了解学情,调整教学。 教学实施 课堂组织与调控: 学习如何有效组织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处理课堂突发情况,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 语言表达与示范: 掌握清晰、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技巧,能够进行规范的板书设计,有效运用肢体语言,提升课堂吸引力。 提问与引导: 学习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师生互动与沟通: 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行有效沟通,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多媒体技术运用: 掌握基本的教学软件操作,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趣味性。 教学评价 学情分析: 能够通过观察、交流、测试等多种方式,准确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及存在的问题。 评价工具使用: 熟悉并能灵活运用各种评价工具,如测验题、调查问卷、观察记录表等。 评价结果分析: 能够对评价结果进行科学分析,找出教学中的不足,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 反思与改进: 引导考生通过教学反思,不断提升教学认识,改进教学实践。 第三部分:模拟演练与考点透视 历年真题解析: 选取近几年的教师资格考试中学语文真题,进行逐题精析,剖析命题规律、考查重点、答题技巧。 模拟试题: 提供高质量的模拟试题,覆盖考试所有题型,题型与考试难度相仿,帮助考生进行实战演练,检验复习效果。 考点透视: 提炼考试中的高频考点、易错点、难点,进行集中讲解与强调,帮助考生攻克薄弱环节。 答题规范与技巧: 详细讲解不同题型的答题要求与规范,提供实用的答题技巧,帮助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拿到高分。 本书特色 结构系统: 体系化设计,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有机结合,全面覆盖考试要求。 内容精炼: 紧扣考试大纲,提炼核心知识点,力求用最少的篇幅掌握最精髓的内容。 讲解深入: 既有宏观的体系梳理,又有微观的知识点解析,深入浅出,易于理解。 实战导向: 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将知识转化为教学技能。 题型丰富: 包含历年真题解析、高质量模拟试题,以及大量的练习题,帮助考生全面巩固。 语言风格: 采用清晰、严谨、专业的学术语言,辅以生动形象的讲解,力求语言风格平实易懂,避免出现生硬的AI痕迹。 本书是您备考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理想助手,助您自信满满,决胜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