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書是全麵介紹“更路簿”的著作,收錄瞭大量珍貴曆史資料和老船長的口述曆史,對《更路簿》的形成、背景、使用情況、曆史價值等進行瞭詳盡的闡述,同時還匯編瞭人民日報、海南日報等各大主流媒體近年來關於《更路簿》傳承人和研究者的訪談報道。這些凝結著海南漁民汗水、智慧和生命的手抄小冊子,已成為我國人民經略南海的曆史見證,海上絲綢之路航綫的珍貴遺存,更是研究世界海洋文明和我國海洋文化的寶貴讀本。
《南海更路簿 中國人經略祖宗海的曆史見證》是全麵介紹“更路簿”的著作,收錄瞭大量珍貴曆史資料和老船長的口述曆史,對《更路簿》的形成、背景、使用情況、曆史價值等進行瞭詳盡的闡述,同時還匯編瞭人民日報、海南日報等各大主流媒體近年來關於《更路簿》傳承人和研究者的訪談報道。
《更路簿》記載的是航綫,但它的意義絕不僅僅隻是航綫;它是古代海南漁民耕海牧漁生活的實錄,更是關於南海諸島主權歸屬問題的鐵證。
第一章 史海鈎沉 / 001
003 第一節 珍貴曆史圖片
029 第二節 重要更路簿匯編及今注今譯
一、蘇承芬獨創到中沙群島的《中沙水路簿》 (附《東沙水路簿》)
二、鬱玉清抄藏本《定羅經針位》
三、盧傢炳藏本《更路簿》
第二章 更路簿——祖宗海的航海秘籍 / 097
101 第一節 更路簿釋名
107 第二節 更路簿産生的曆史背景
113 第三節 更路簿形成、盛行和衰亡的年代及其性質、特色和用途
135 第四節 使用更路簿期間,海南漁民在南海的生存狀況
第三章 海南漁民世代經略祖宗海——老船長的口述曆史 / 153
155 第一節 蘇承芬: 更路簿和南海那些事兒
160 第二節 黃傢禮:航海“真經”代代傳
163 第三節 陳在清:接過更路簿便成掌舵人
168 第四節 盧業發: 每個島礁都有講不完的故事
173 第五節 許書琳: 我們世代到三沙,是用熱血和生命來開發我們的領海
176 第六節 何良茂:三沙是潭門漁民的第二故鄉
180 第七節 王詩桃:與海浪搏鬥的一生
182 第八節 蘇德柳的孫子蘇標武:更路簿確證南海諸島自古以來是我國領土
186 第九節 鄭慶能:臨高師父傳承的更路簿
189 第十節 齊見德:一生的航海經驗
194 第十一節 韓健元:我的行船經驗
197 第十二節 王書保:南海行船,更路簿最可靠
第四章 浮齣曆史的深海——探究更路簿 / 203
205 第一節 更路簿:中國擁有南海諸島主權的重要證據
216 第二節 南海針經書《更路簿》彭正楷摺本內容初探
240 第三節 更路簿是我國南海維權的重要曆史依據和法理依據
259 第四節 以先占原則為基礎的南海更路簿法理詮釋
273 第五節 論海南漁民的更路簿
294 第六節 閩粵針路簿與海南漁民更路簿的比較研究
第五章 保護更路簿,守護祖宗海 / 309
311 第一節 中國擁有南海諸島主權的曆史事實無可爭辯
318 第二節 “南海天書”——更路簿見證西沙和南沙的最早開發
321 第三節 民間航海針經——更路簿
331 第四節 南海諸島韆年風雲
340 第五節 穿越曆史的島礁命名
349 第六節 深藍航跡孕育南海文明
358 第七節 曆史典籍中的南海
366 第八節 眺望三沙的海上綫路圖
371 第九節 更路簿講述海南世代漁民犁波耕海的故事 水下文物揭開古代海上絲路的神秘麵紗
377 第十節 “天書”背後,多少海上傳奇事
382 第十一節 更路簿中的島礁名稱:土名透齣濃濃海南味
387 第十二節 讓更路簿在現代“活”起來
附錄:西南沙群島漁業更路圖
這是一本讓我愛不釋手的書,它以一種極其細膩和生動的方式,為我展現瞭中國人與海洋之間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書中那些關於“更路簿”的講解,讓我仿佛置身於那個年代,親眼目睹瞭古人在浩瀚的海洋中,如何憑藉智慧和勇氣,繪製齣屬於自己的航海圖。它不僅僅是地理上的探索,更是文化上的滲透和主權的彰顯。通過這些古老的航海筆記,我看到瞭中國人對於這片海域的熟悉程度,以及他們在這片海域上留下的深深足跡。這種曆史的厚重感,讓我對中華民族的海洋探索史有瞭全新的認識。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將枯燥的史料,轉化成瞭引人入勝的故事,讓我感受到瞭曆史的溫度,也讓我對那些默默無聞的航海者們,充滿瞭敬意。它讓我明白,曆史的見證,可以如此生動,如此觸手可及。
評分我一直對那些關於古代文明的記錄很感興趣,尤其是那些能夠反映特定地理區域文化和曆史的文獻。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打開瞭一扇通往過去的大門,讓我得以窺見一個曾經鮮活、充滿生機的世界。那些詳細的記錄,不僅僅是地理信息的堆砌,更是背後無數次航行、無數次搏鬥的縮影。它讓我理解,在那個通訊不發達的時代,人們是如何通過這些“更路簿”來傳遞寶貴的航海經驗,如何在陸地之外建立起自己的活動範圍和生活方式。這是一種集體智慧的結晶,是無數代人經驗積纍的成果,它承載瞭中華民族在海洋上的開拓精神和生存智慧。讀這本書,我不再隻是一個旁觀者,而是仿佛置身於那些古老的船隊之中,感受著他們的探索、他們的風險,以及他們對於未知世界的渴望。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讓我們看到瞭一個更加立體、更加動態的中華文明史,一個不曾被陸地邊界所束縛的中華文明。
評分閱讀這本書,讓我對“祖宗海”這個詞有瞭更深的理解。它不再僅僅是一個地理概念,而是承載瞭祖輩們無數辛勤汗水、智慧與情感的海洋。這本書就像是一部史詩,用最樸實、最生動的語言,講述瞭中國人如何在祖先的指引下,一步步走嚮更廣闊的海洋。我看到瞭先輩們在艱難條件下,如何憑藉著對星辰大海的認知,以及世代積纍的航海經驗,一次次穿越風浪,探索未知。那些記錄在“更路簿”中的每一個地名、每一條航綫,都凝聚著他們的勇氣和決心。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我們今天所擁有的一切,都離不開祖先們篳路藍縷的開創。它是一種情感的傳承,一種責任的召喚,讓我對這片土地和這片海洋,有瞭更深的敬畏和熱愛。我從中汲取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精神力量,一種對中華民族深厚曆史底蘊的自豪感。
評分一本關於古代航海的書,它勾勒齣一幅宏偉的時代畫捲。書中不僅僅是記錄航綫和潮汐,更重要的是,它展現瞭中華民族韆百年來與海洋的深刻羈絆。從那些古老的航海術語中,我仿佛能聽到海浪拍打船舷的聲音,感受到海風拂過臉頰的濕潤。書裏提到的那些智慧,是如何在茫茫大海中確定方嚮,如何在變幻莫測的天氣中保障航行安全,這些都讓我驚嘆不已。它讓我意識到,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其曆史的厚度,很大一部分是海洋書寫的。那些早已被遺忘的航海傢們,他們的勇氣、智慧和堅韌,是這部曆史文獻的靈魂。每一次閱讀,都像是在與古人對話,理解他們的世界,感受他們的艱辛與榮耀。它不單單是一本書,更是一種情感的連接,一種對先輩探索精神的緻敬。我從中學習到,曆史並非靜止的文字,而是流動的江河,而海洋,就是其中最波瀾壯闊的一段。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驚喜,在於它對於“曆史見證”這個概念的深刻闡釋。它不是空泛的敘述,而是通過一份份具體、詳盡的航海記錄,將曆史的脈絡一點點梳理齣來。那些被稱作“更路簿”的古老文本,本身就是珍貴的史料,它們記錄瞭中國人世代相傳的航海知識、航行路綫、地理標識,甚至是氣候特徵。通過解讀這些文本,我得以深入瞭解中國人是如何認識海洋、利用海洋,以及在海洋上建立起自己的活動區域的。這是一種非常具體、非常實在的曆史呈現方式,它讓我們能夠觸摸到曆史的肌理,感受到曆史的溫度。它讓我明白,曆史的敘事,需要有紮實的依據,而這些“更路簿”,恰恰提供瞭這樣一種堅實的支撐。它不僅僅是一部關於航海的書,更是一部關於文化傳承、關於民族探索精神的書,它的價值,在於它為我們提供瞭理解曆史的獨特視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