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NEX-5/ NEX-7微单相机完全摄影指南

Sony NEX-5/ NEX-7微单相机完全摄影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雷剑 著
图书标签:
  • Sony NEX-5
  • Sony NEX-7
  • 微单相机
  • 摄影指南
  • 数码摄影
  • 相机技巧
  • 摄影教程
  • 入门
  • 进阶
  • 摄影
  • 技巧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9787512392779
版次:1
商品编码:11993518
包装:平装
开本:大16开
出版时间:2016-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6
字数:49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Sony NEX-5/ NEX-7微单相机完全摄影指南》广大读者
  学摄影,一本就够,赠送长约21小时的多媒体教程

内容简介

  《Sony NEX-5/ NEX-7微单相机完全摄影指南》本书是专门为Sony NEX-5/NEX-7微单相机用户或潜在用户量身定制的实用型图书。以剖析核心知识并弥补官方使用手册的不足为原则,对相机的结构、功能、菜单设置以及光圈、对焦、快门、感光度、曝光补偿、白平衡等摄影技巧进行了详细的 讲解。同时本书还力求做到摄影技术和摄影艺术的统一,深入解析了人像、风光、动物、花卉、建筑、儿童等常见题材的拍摄技巧,增强了本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作者简介

  雷剑,自由摄影师,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经常在照相机等摄影期刊、报纸发表摄影作品,出版了多本数码摄影图书,深受读者好评。

目录

前言
第1章 SONY NEX 相机的全局结构及基本操作方法
SONY NEX 7 相机正面结构 2
SONY NEX 7 相机顶部结构 3
SONY NEX 7 相机背面结构 4
SONY NEX 7 相机侧面结构 6
SONY NEX 7 相机底部结构 6
SONY NEX 7 相机拍摄待机信息 7
SONY NEX 5系列数码微单相机结构 9
SONY NEX 5与SONY NEX 7在按钮功能方面的区别 9
掌握相机的基本使用方法 10
SONY NEX 7的软键 10
掌握SONY NEX 相机的控制轮的操作方法 10
利用DISP按钮切换屏幕显示信息 11
使用SONY NEX 7导航按钮及三重转盘设置拍摄参数 12
调整取景器对焦清晰度 13
SONY NEX 菜单的基本设置方法 13
第2章 播放与影像尺寸菜单重要功能详解
播放菜单 16
删除 16
观看模式 17
保护 17
影像索引 17
旋转 18
影像尺寸菜单 19
影像质量 19
影像尺寸 21
纵横比 22
拍摄全景照片 23
第3章 亮度/色彩与设置菜单重要功能详解
亮度/色彩菜单 26
白平衡 26
微调白平衡的色彩倾向 28
创意风格 32
利用照片效果功能为拍摄增加趣味 36
使用DRO/自动HDR功能拍摄大光比画面 39
DRO(动态范围优化) 39
自动HDR 40
设置菜单 41
日期时间设置 41
区域设置 41
回放显示 41
文件序号 42
文件夹名 42
选择拍摄文件夹 43
新文件夹 43
节电 44
显示的颜色 45
LCD亮度 45
格式化 46
自动检视 47
转盘/轮锁定 47
FINDER/LCD选择设置 48
第4章 获得正确曝光
SONY NEX微单的照相模式简介 50
智能自动()/增强自动()照相模式 50
场景选择模式 51
肖像模式 51
风景模式 51
微距模式 51
运动模式 51
黄昏模式 52
夜景肖像模式 52
夜景模式 52
手持夜景模式 52
动作防抖模式 53
智能照相模式 54
程序自动模式() 54
快门优先模式() 55
光圈优先模式() 56
全手动模式() 57
B门曝光模式 58
长时曝光降噪 59
快门速度 60
快门速度的基本概念 60
快门速度与画面亮度 60
快门速度与画面动感 61
光圈 62
光圈的基本概念 62
光圈与画面亮度 62
光圈与画面景深 63
快门速度与光圈的关系 63
感光度 64
感光度基本概念 64
感光度与画面亮度 64
感光度与噪点 65
通过拍摄技法解决高感拍摄时噪点多的问题 66
利用“高ISO降噪”功能去除噪点 67
曝光补偿 68
曝光补偿的基本概念 68
曝光补偿对画面亮度的影响 68
曝光补偿的实现原理 68
判断曝光补偿方向 69
拍摄雪景时增加曝光补偿 69
拍摄暗调场景时降低曝光补偿 69
测光模式 70
多重测光模式 70
中心测光模式 71
点测光模式 72
利用柱状图判断曝光是否正确 73
第5章 对焦与拍摄模式
使用“AF/MF选择”选择对焦模式 76
拍摄静止对象应该选择的对焦模式(AF-S) 76
拍摄运动对象应该选择的对焦模式(AF-C) 77
拍摄动静不定的对象应该选择的对焦模式(AF-A) 77
拍摄移动对象时使用“对象跟踪”功能 78
利用哔音提示对焦成功 78
选择自动对焦区域模式 79
多重自动对焦区域 80
区自动对焦区域 80
中心自动对焦区域 81
自由点自动对焦区域 81
设置AF辅助照明方便弱光下对焦 82
拍摄难于自动对焦的对象 83
MF手动对焦 83
DMF直接手动对焦 84
使用MF帮助功能辅助手动对焦 85
设置MF辅助时间的长度 86
使用“AF/MF控制”暂时切换自动对焦与手动对焦 87
使用峰值判断对焦状态 88
认识峰值 88
设置峰值强弱水准 88
设置峰值色彩 88
专为人像摄影设定的对焦功能 89
人脸检测 89
笑脸快门 90
针对不同题材选择不同快门拍摄模式 91
单张拍摄 91
连拍 92
速度优先连拍 92
自拍 93
定时连拍 93
阶段曝光 94
第6章 视频拍摄功能
视频短片的拍摄流程与注意事项 96
视频短片菜单重要功能详解 97
设置记录设置(动态影像) 97
设置文件格式(动态影像) 97
动态影像录音 98
减少风噪声 98
第7章 成为摄影高手必修美学之构图
明确构图的两大目的 100
构图目的之一——赋予画面形式美感 100
构图目的之二——营造画面的兴趣中心 100
构图得当的照片通常有对比与节奏 101
对比 101
节奏 101
不同画幅的妙用 102
横画幅 102
竖画幅 102
方画幅 103
宽画幅 103
认识各个构图要素 104
主体 104
陪体 105
环境 105
掌握构图元素 106
用点营造画面的视觉中心 106
利用线赋予画面形式美感 107
找到景物最美的一面 107
3种常见水平拍摄视角 108
正面 108
侧面及斜侧面 109
背面 109
利用高低视角的变化进行构图 110
平视拍摄要注意的问题 110
俯视拍摄要注意的问题 111
仰视拍摄要注意的问题 112
开放式及封闭式构图 113
常用构图法则 114
黄金分割法构图 114
水平线构图 116
垂直线构图 117
斜线及对角线构图 118
放射线构图 118
L形构图 119
对称式构图 119
S形构图 120
三角形构图 121
散点式构图 122
框架式构图 123
构图的终极技巧——法无定式 124
第8章 成为摄影高手必修美学之光影
光线与色温 126
直射光与散射光 127
直射光 127
散射光 128
不同时间段自然光的特点 129
晨光与夕阳光线 129
上午与下午的光线 130
中午的光线 130
夜晚的光线 131
找到最完美的光线方向 132
顺光的特点及拍摄时的注意事项 133
侧光的特点及拍摄时的注意事项 134
前侧光的特点及拍摄时的注意事项 134
逆光的特点及拍摄时的注意事项 135
侧逆光的特点及拍摄时的注意事项 135
利用光线塑造不同的画面影调 136
高调画面的特点及拍摄时的注意事项 136
低调画面的特点及拍摄时的注意事项 137
中间调画面的特点及拍摄时的注意事项 137
第9章 光影运用技巧
用光线表现细腻、柔软、温婉的感觉 139
用光线表现出坚硬、明快、光洁的感觉 140
用光线表现出气氛 141
用光线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142
用光线表现出物体的质感 143
首选光线——前侧光 143
次选光线——侧光 143
用局域光表现出光影斑驳的效果 144
局域光的几种类型 144
局域光拍摄手法 145
第10章 成为摄影高手必修美学之色彩
光线与色彩 147
曝光量与色彩 147
确立画面色彩的基调 148
运用对比色 149
运用相邻色使画面协调有序 149
画面色彩对画面感情性的影响 150
画面色彩对画面轻重进退的影响 151
第11章 风光摄影
风光摄影的器材运用技巧 153
稳定为先 153
偏振镜在风光摄影中的使用 154
用中灰渐变镜降低明暗反差 155
用摇黑卡的技巧拍摄大光比场景 156
不同焦距镜头在风光摄影中的空间感比较 157
广角镜头 157
中焦镜头 158
长焦镜头 159
风光摄影中逆光运用技巧 160
妥善处理亮暗光比,明确表现重点 160
选择理想的时间 161
关注画面的几个造型 161
使用较暗的背景 161
防止镜头眩光 162
拍摄水域 163
表现画面的纵深感 163
表现水面的宽阔感 164
表现夕阳时分波光粼粼的金色水面 164
表现蜿蜒流转的河流 165
清澈见底的水面 165
飞溅的水花 166
拍出丝绢水流效果 166
表现瀑布或海水的磅礴气势 167
拍摄漂亮的倒影 168
拍摄日出日落 169
获得准确的曝光 169
兼顾天空与地面景物的细节 170
利用长焦镜头将把太阳拍得更大 170
用小光圈拍摄太阳的光芒 171
破空而出的霞光 171
拍摄山川 172
用独脚架便于拍摄与行走 172
表现或稳重大气或险峻嶙峋的山体 172
用山体间的V字形表现陡峭的山脉 173
用云雾渲染画面的意境 174
塑造立体感 175
在逆光、侧逆光下拍出有漂亮轮廓线的山脉 175
第12章 植物摄影
拍摄花卉 177
表现大面积的花海 177
拍摄花卉特写 177
红花需以绿叶配 178
用超浅景深突出花朵 179
用亮或暗的背景突出花朵 180
逆光突出花朵的纹理 181
仰拍更显出独特的视觉感受 181
拍摄树木 182
用逆光拍摄树木独特的轮廓线条美 182
以放射式构图拍摄穿透树林的阳光 183
表现树叶的半透明感 183
拍摄铺满落叶的林间小路 184
表现火红的枫叶 184
第13章 人像摄影
人像摄影的对焦技巧 186
拍出背景虚化人像照片的4个技巧 187
增大光圈 187
增加焦距 187
减少与模特之间的距离 187
增大模特与背景的距离 187
表现修长的身材拍摄技巧 188
运用斜线构图形式 188
用仰视角度拍摄 188
人像摄影中的景别运用技巧 189
用特写景别表现精致的局部 189
半身人像突出特点 190
用全景拍好人像及环境 191
依据景别将人像安排在三分线上 192
必须掌握的人像摄影补光技巧 193
用反光板进行补光 193
利用闪光灯跳闪技巧进行补光 194
利用低速同步拍摄出漂亮的夜景人像 195
用压光技巧拍出色彩浓郁的环境人像 196
利用点测光模式表现细腻的皮肤 197
塑造眼神光让人像更生动 197
侧逆光表现身体形态 198
第14章 儿童摄影
使用长焦镜头进行拍摄 200
抓住最生动的表情 200
使用高速快门及连拍设置 201
采用平视的视角拍摄儿童 202
禁用闪光灯以保护儿童的眼睛 202
用玩具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203
食物的诱惑 203
值得记录的五大儿童家庭摄影主题 204
眼 神 204
表 情 204
身 形 205
与父母的感情 206
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 206
第15章 建筑摄影
表现建筑物的内景 208
通过对比表现建筑的宏伟规模 209
发现建筑中的韵律 210
精彩的局部细节 210
合理安排线条使画面有强烈的空间透视感 211
表现建筑的轮廓美 212
以标新立异的角度进行拍摄 213
利用仰视、俯视拍摄纵横交错的立交桥 214
第16章 夜景摄影
拍摄夜景必备的器材与必须掌握的相机设置 216
三脚架 216
遥控器 217
遮光罩 217
使用正确的测光模式 218
使用正确的对焦方法 218
启用长时曝光降噪功能 219
选择拍摄城市夜景的最佳时间 220
利用水面倒影增加气氛 221
拍出漂亮的车流光轨 222
利用小光圈拍摄出有点点星光的夜景城市 223
星轨的拍摄方法 224
在照片中定格烟火刹那绽放的美丽 226
用放射变焦拍摄手法将夜景建筑拍出科幻感 228
第17章 宠物与鸟类摄影
宠物摄影 230
用连拍模式拍摄运动中的宠物 230
在弱光下拍摄要提高感光度 230
散射光表现宠物的皮毛细节 231
逆光表现漂亮的轮廓光 232
鸟类摄影 233
优先保证快门速度 233
设置连拍以捕捉精彩瞬间 234
中央对焦点更易对焦 234
第18章 微距摄影
微距设备 236
微距镜头 236
长焦镜头 237
柔光罩 238
三脚架 238
合理控制景深 239
对焦控制 240
自动对焦的技巧 240
手动对焦的技巧 241
选择合适的焦平面构图 242

前言/序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春秋)《论语?卫灵公》。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做手工或工艺的人,要想把工作做完、做好,应该先将没有的工具准备好,而那些已经有了的工具,也要检查是否合用,并且要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工具。   虽然,孔子的名言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但从目前看来,仍然是一条放之四海皆准的至理,在摄影这个行业也不例外。   简单地说,如果要拍出好照片,不仅要有好用、够用的摄影器材,而且还得能够熟练地使用摄影器材。这就是孔子的名言对每一个摄影爱好者的启示。   本书的目的正是帮助各位摄影爱好者更深入全面地认识、熟练而又富有技巧地运用手中的相机,拍出好照片。   许多摄影爱好者认为,能够设置P、S、A、M各个曝光模式,能够正确对焦、能够拍出背景虚化的人像,就算是掌握相机了,殊不知这种程度连入门都算不上。   要做到熟练地运用相机,笔者认为最起码能够在不查资料的情况下,正确回答以下10个问题中的8个:   1.如何直接拍摄出单色照片?   2.如何让竖向持机拍摄的照片在浏览时自动旋转90°?   3.自定义白平衡的步骤是什么?   4.如何让拍摄出来的每一张照片都偏一点点蓝色或红色?   5.如何客观判断拍摄的照片是否过曝?   6.如何设置照片的照片效果?   7.如何客观判读照片的曝光情况?   8. DRO(动态范围优化)在什么情况下开启?   9.如何更好地利用曝光补偿进行拍摄?   10.在未携带三脚架的情况下,如何拍摄出清晰的照片?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不复杂,只要认真阅读学习本书,就能够轻松地正确回答这些问题。除讲解关于SONY NEX相机本身的知识外,本书还深入讲解了曝光三要素、对焦模式、快门释放模式、构图美学知识、光影美学知识、色彩美学知识,使各位读者在阅读学习后,不仅掌握有关相机的使用方法与技巧,还对摄影基本理论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本书的第11~18章,讲解了包括风光、植物、人像、儿童、建筑、夜景、宠物与鸟类、微距在内的多种常见摄影题材的拍摄思路与技法。因为摄影是一种操作、体验性较强的艺术门类,只有针对不同的题材进行反复拍摄练习,才能够真正在练习中掌握相机的使用技巧、理解曝光的原理、掌握拍摄的技法。   本书是集体劳动的结晶,参与本书编著的还有刘丽娟、杜林、李冉、贾宏亮、史成元、白艳、赵菁、杨茜、陈栋宇、陈炎、金满、李懿晨、赵静、黄磊、袁冬焕、陈文龙、宗宇、徐善军、梁佳佳、邢雅静、陈会文、张建华、孙月、张斌、邢晶晶、秦敬尧、王帆、赵雅静、周丹、吴菊、李方兰、王芬、刘肖、周小彦、苑丽丽、左福、范玉婵、刘志伟、邓冰峰、詹曼雪、黄正等。   作者
探索光影的语言,捕捉瞬间的永恒:Sony NEX-5/NEX-7 微单相机完全摄影指南 前言: 在数码摄影的浪潮中,微单相机凭借其小巧轻便的机身、媲美单反的画质以及日益强大的功能,逐渐成为摄影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的新宠。Sony NEX-5和NEX-7,作为索尼微单家族中的杰出代表,以其卓越的成像能力、创新的设计和丰富的可玩性,赢得了无数用户的青睐。 然而,拥有一台高性能的相机,仅仅是踏上摄影之路的第一步。真正的乐趣,在于理解它,驾驭它,并用它来表达你对世界的观察与感悟。光影的魅力,色彩的语言,构图的艺术,焦点的选择……这些摄影的精髓,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学习,去实践。 本书,正是为你量身打造的Sony NEX-5/NEX-7摄影实践指南。它将带领你从零开始,深入了解你的相机,掌握其各项功能,理解摄影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激发你的创造力,让你能够运用NEX-5/NEX-7这把强大的“画笔”,描绘出属于你自己的视觉故事。 第一章:认识你的NEX-5/NEX-7——相机硬件深度解析 在开始摄影创作之前,熟悉你的相机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本章将带领你全面认识你的Sony NEX-5或NEX-7相机,从机身按键到菜单选项,让你对其了如指掌。 机身一览: 整体布局: 详细介绍机身正面、背面、顶部和底部的各个按键、拨盘、接口和电池仓的位置及功能。我们将深入讲解快门按钮、模式转盘、Fn(功能)按钮、菜单/删除按钮、播放按钮、多功能控制转盘(NEX-5)/控制转盘和控制按钮(NEX-7)等核心操作区域。 屏幕与取景器(NEX-7): 详细解读高分辨率的Xtra Fine LCD屏幕(包括触摸操作功能,如适用)以及NEX-7特有的Tru-Finder™ OLED电子取景器。我们将讲解如何调整屏幕亮度和视角,以及电子取景器的使用技巧,包括屈光度调节等。 镜头卡口与传感器: 介绍E卡口系统的特点,以及APS-C画幅Exmor™ APS HD CMOS传感器的优势,为后续理解画质打下基础。 接口与连接: 详细说明HDMI输出、USB接口、麦克风输入(部分型号)、闪光灯热靴等接口的功能,以及它们的连接和使用方法。 电池与存储: 电池使用与管理: 讲解NP-FW50电池的续航能力、充电方法以及日常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包括如何查看电池电量、延长电池寿命等。 存储卡的选择与使用: 介绍SD/SDHC/SDXC卡的使用,包括不同卡速对连拍和视频录制的影响,以及存储卡格式化和容量管理。 菜单系统深度探索: 主菜单结构: 逐一解析相机菜单中的各项设置,包括拍摄设置、图像设定、闪光灯设定、显示设定、播放设定、设置(系统)等。 关键拍摄设置详解: 拍摄模式: P(程序自动)、A(光圈优先)、S(快门优先)、M(手动曝光)等模式的原理、适用场景及操作方法。 ISO感光度: 讲解ISO的作用、不同ISO值对画质的影响、以及自动ISO的设置与运用。 白平衡: 详细介绍各种白平衡预设(日光、阴天、白炽灯、荧光灯等)的特点,以及自定义白平衡的设置方法,帮助你还原真实的色彩。 对焦模式: AF-S(单次自动对焦)、AF-C(连续自动对焦)、DMF(直接手动对焦)和MF(手动对焦)的原理和适用场景。 对焦点选择: 介绍区域对焦、中心对焦、自由点对焦等多种对焦点选择方式,以及如何精确对焦。 测光模式: 多区测光、中央重点测光、点测光等测光模式的选择与运用,确保曝光准确。 照片风格(Picture Effect): 讲解不同的照片风格(标准、鲜艳、人像、风景、黑白等)如何影响画面色彩和对比度,以及如何自定义照片风格。 动态范围优化(DRO)和高动态范围(HDR): 深入理解DRO和HDR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通过这些功能拓展画面细节,应对大光比场景。 图像质量设定: JPEG(大、中、小)和RAW格式的对比、选择与优势,以及RAW文件的后期处理潜力。 第二章:摄影基础理论——构筑你的视觉语言 理论是实践的基石。本章将为你梳理摄影的核心理论知识,让你能够更清晰地理解相机参数背后的意义,并将其巧妙地运用到你的创作中。 曝光三角: 光圈: 深入解析光圈(f值)的作用,包括控制进光量和景深。通过大量实例,讲解大光圈(浅景深)和小光圈(大景深)带来的不同视觉效果,以及如何利用光圈来突出主体或展现环境。 快门速度: 讲解快门速度(秒)的意义,包括控制进光量和捕捉运动。演示如何通过慢快门实现流水般的丝绸效果、光轨等,以及如何通过高速快门凝固瞬间,捕捉运动员的身姿。 ISO感光度: 再次强调ISO的作用,及其与光圈、快门速度之间的联动关系。我们将详细讨论在不同光线条件下,如何权衡ISO与噪点之间的关系。 景深: 景深的影响因素: 详细解析光圈大小、镜头焦距、拍摄距离这三大因素对景深的影响。 景深控制的艺术: 如何通过调整光圈和拍摄距离来获得你想要的景深效果,从而实现主体清晰背景虚化(如人像摄影),或使画面中的一切都清晰锐利(如风光摄影)。 对焦: 精确对焦的重要性: 强调合焦部位对照片成败的关键性。 对焦技巧: 结合NEX-5/NEX-7的对焦系统,讲解如何针对不同拍摄对象(静止、移动)选择合适的对焦模式和对焦点,以及如何使用DMF/MF模式进行精细对焦。 白平衡与色彩科学: 色彩的感知: 简要介绍人眼和相机对色彩的感知差异。 白平衡的意义: 为什么我们需要调整白平衡?讲解不同光源下色彩的偏向,以及如何通过准确的白平衡还原真实的色彩。 色彩的心理学: 简单探讨不同色彩可能引发的情感和联想,为你的画面增添更多表达力。 构图的法则: 三分法(黄金分割): 讲解如何将画面按九宫格分割,并将主体或重要元素放置在交叉点或线上,从而使画面更具吸引力。 引导线: 如何利用画面中的线条(道路、栏杆、河流等)引导观众的视线,从而增强画面的纵深感和故事性。 对称与平衡: 讲解如何运用对称构图制造稳定感,以及如何通过元素的分布实现画面的视觉平衡。 框架构图: 利用前景中的物体(门框、窗户、树枝等)形成框架,将主体框入其中,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趣味性。 留白: 讲解适度的留白如何突出主体,营造意境,并为画面留有想象空间。 视角与高度: 强调平视、仰视、俯视等不同视角会带来截然不同的视觉感受,鼓励大胆尝试。 第三章:掌握NEX-5/NEX-7的拍摄模式——从自动到掌控 本章将带你从相机的自动模式逐步过渡到手动控制,让你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拍摄模式,应对不同的拍摄场景。 智能自动模式 (iAUTO): 工作原理: 介绍智能自动模式如何自动识别场景并进行最佳参数设置。 适用场景: 适合新手快速入门,或在不确定参数时使用。 局限性: 分析智能自动模式在创意表达上的不足。 场景选择模式 (SCN): 各种场景详解: 深入讲解人像、风景、微距、运动、夜景、黄昏、夜景人像等场景模式的特点和设置。 如何选择最适合的场景模式: 提供实用的判断依据。 程序自动模式 (P): “P”的灵活性: 讲解P模式下,相机自动设置光圈和快门速度,但用户可以调整ISO、曝光补偿、白平衡等参数。 “P”下的创意: 介绍如何通过“程序偏移”功能,在保持曝光量不变的情况下,自由组合光圈和快门速度,实现一定的创意效果。 光圈优先模式 (A): 控制景深的关键: 讲解在A模式下,用户设定光圈,相机根据光线自动匹配快门速度。 A模式的应用: 人像摄影(虚化背景)、风光摄影(保证景深)、微距摄影等。 快门优先模式 (S): 捕捉运动的利器: 讲解在S模式下,用户设定快门速度,相机自动匹配光圈。 S模式的应用: 拍摄运动物体(定格或虚化)、流水效果、光轨等。 手动模式 (M): 完全掌控的乐趣: 讲解M模式下,用户需要手动设置光圈、快门速度和ISO,完全掌握曝光。 M模式的挑战与回报: 鼓励用户克服畏难情绪,并通过反复练习掌握M模式,实现最精细的画面控制。 使用测光表的技巧: 讲解如何通过相机的测光表来辅助M模式下的曝光设置。 曝光补偿: 应对光线不足或过曝: 详细讲解曝光补偿 (+/- EV) 的作用,以及在逆光、强光等特殊环境下如何进行补偿。 第四章:人像摄影——捕捉动人的瞬间 人像摄影是对人物情感和神态的捕捉,也是最能体现摄影师与被摄者之间默契的题材。本章将为你深入剖析人像摄影的技巧。 人物的眼神: 强调眼神在人像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对焦来确保眼神的锐利。 面部轮廓与光影: 讲解利用自然光或人造光源来塑造人物面部轮廓,制造立体感。 顺光: 优点和缺点。 侧光: 强调立体感和戏剧性。 逆光: 营造轮廓光和光晕效果。 构图与背景选择: 人物在画面中的位置: 运用三分法、留白等技巧。 背景的虚实: 利用大光圈虚化背景,突出人物。 避免杂乱背景: 如何通过移动位置或改变角度来简化背景。 人像拍摄的常用设置: 光圈优先模式: 强调使用大光圈(如f/1.8, f/2.8)来获得浅景深。 ISO的选择: 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尽量使用低ISO,光线不足时谨慎提高ISO。 对焦模式: 建议使用AF-S(单次自动对焦)并选择眼睛作为对焦点。 照片风格: 推荐“人像”或“标准”,并可根据喜好进行微调。 与被摄者互动: 讲解如何通过沟通、引导和赞美来帮助被摄者放松,展现最自然的状态。 不同年龄段的人物拍摄特点: 儿童摄影: 捕捉天真烂漫的瞬间,耐心与抓拍。 老年人摄影: 展现岁月沉淀的智慧与韵味。 第五章:风光摄影——记录壮丽的山河 风光摄影是对自然美景的记录与诠释,需要我们捕捉光线、色彩和构图的完美结合。 寻找最佳光线: 黄金时段: 日出前和日落后的“魔幻时刻”,光线柔和,色彩丰富。 蓝色时段: 日落后或日出前的短暂时刻,天空呈现迷人的蓝色。 阴天与雾天: 柔和的光线适合拍摄细节和氛围。 构图的艺术: 前景、中景、远景的运用: 建立画面的层次感。 引导线: 利用河流、道路、山脊等引导视线。 对称构图: 湖面、倒影等。 留白: 突出主体,营造空灵感。 风光拍摄的常用设置: 光圈优先模式: 建议使用中小光圈(如f/8, f/11)以获得较大的景深,确保画面前景到远景都清晰。 ISO的选择: 尽量使用低ISO(如ISO 100)以获得最佳画质,减少噪点。 三脚架的重要性: 在使用慢快门拍摄或光线不足时,三脚架是必备的。 快门速度的运用: 慢快门: 拍摄流水、云海,营造动态美。 高速快门: 凝固瞬间,如海浪拍打礁石。 风光摄影的辅助器材: 偏振镜 (CPL): 消除反光,增强色彩饱和度,使天空更蓝。 中灰密度镜 (ND Filter): 减少进光量,以便在白天使用慢快门。 渐变灰滤镜 (GND Filter): 平衡天空和地面的曝光差异。 不同场景的风光拍摄技巧: 山景: 捕捉层次感和壮丽气势。 水景: 表现水的动态或宁静。 森林: 强调光影和细节。 海岸: 捕捉海浪、礁石和光线。 第六章:微距摄影——探索微观世界的奇妙 微距摄影将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视角,展现那些肉眼难以察觉的细节和生命力。 微距镜头的选择与特点: 专用微距镜头: 讲解其1:1的放大倍率和近距离对焦能力。 其他镜头(如定焦镜头): 如何通过近摄环等附件实现微距拍摄。 微距拍摄的挑战: 极浅的景深: 如何精准对焦,以及景深控制的难度。 对焦的精准度: 强调使用手动对焦或DMF模式。 光线的控制: 自然光或微距灯的使用。 被摄对象的稳定性: 如何应对风、移动的昆虫等。 微距拍摄的常用设置: 光圈优先模式: 根据需要选择光圈,通常使用中小光圈以获得更大的景深。 ISO: 尽量使用低ISO。 对焦模式: 建议使用DMF或MF,并利用放大对焦功能辅助。 快门速度: 确保快门速度足够快,以避免抖动。 微距拍摄的题材: 花卉与植物: 展现花瓣的纹理、露珠的晶莹。 昆虫与小动物: 捕捉昆虫的复眼、翅膀的细节。 日常生活物品: 发现普通物品隐藏的纹理和光泽。 微距构图技巧: 特写: 放大细节,突出纹理和形状。 背景的虚化: 使主体更加突出。 色彩的运用: 强调被摄对象的色彩特点。 第七章:旅行摄影——记录世界的精彩 旅行摄影是将摄影与旅行相结合,用镜头记录下旅途中的风景、人文和感动。 行前准备: 相机与镜头选择: 根据旅行目的地和拍摄需求选择合适的相机和镜头(如广角镜头、长焦镜头)。 配件准备: 备用电池、存储卡、三脚架(如需要)、清洁工具等。 了解目的地: 提前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和拍摄限制。 拍摄技巧: 人文纪实: 捕捉当地人的生活状态、表情和故事。 街头摄影: 观察、等待,抓拍决定性的瞬间。 风光与建筑: 记录当地标志性建筑和自然景观。 美食摄影: 诱人的食物往往也是旅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行摄影的特殊考虑: 安全第一: 注意保管好相机,避免在人多或危险的地方随意展示。 尊重当地文化: 拍摄人物前征得同意。 快速反应: 旅行中机会稍纵即逝,需要快速反应。 行李的减负: 尽量轻便,避免过多不必要的装备。 第八章:视频录制——用动态影像讲述故事 NEX-5/NEX-7不仅是拍照利器,其强大的视频录制功能也为你的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视频录制模式与设置: 分辨率与帧率: 讲解1080p、720p等分辨率以及24p、30p、60p等帧率的选择。 录制格式: AVCHD、MP4等格式的区别。 自动对焦在视频拍摄中的运用: AF-C在视频拍摄中的重要性。 手动控制视频拍摄: 如何在视频模式下手动调整曝光、对焦和白平衡。 视频拍摄的构图与运镜: 静态画面: 保持画面稳定,运用构图法则。 运镜技巧: 推、拉、摇、移等基本运镜方法。 视频拍摄的后期处理(简介): 简单的剪辑: 提及常见的视频剪辑软件。 声音的运用: 音乐和旁白的重要性。 第九章:后期处理——升华你的作品 后期处理是摄影创作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你进一步优化照片,表达更深层次的意图。 RAW格式的优势: 讲解RAW格式记录的更多图像信息,为后期处理提供更大的空间。 后期处理软件简介: Adobe Lightroom & Photoshop: 介绍这两款主流软件的基本功能。 其他常用软件: 例如Capture One, Luminar等。 基础后期处理流程: 导入与管理: 讲解RAW文件导入和图片整理。 曝光与色彩调整: 曝光补偿与对比度: 调整画面明暗关系。 白平衡调整: 精准还原色彩。 饱和度与清晰度: 增强画面视觉冲击力。 裁剪与矫正: 调整画面比例,校正镜头畸变。 锐化与降噪: 提升细节,控制噪点。 局部调整: 针对画面特定区域进行优化。 照片风格与创意后期: 黑白转换: 讲解黑白照片的魅力和处理技巧。 艺术风格滤镜: 适度使用,避免过度。 情绪的表达: 如何通过后期处理来强化照片的情感。 第十章:进阶技巧与实践——挑战自我,不断超越 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常用技巧后,本章将为你提供一些进阶的思考和实践方向。 创意摄影的探索: 长曝光的魔力: 城市夜景、星轨、水流等。 移轴效果: 模拟移轴镜头的微缩景观效果。 光绘摄影: 用光线在画面中作画。 不同题材的挑战: 运动摄影: 捕捉高速运动的瞬间,难度与技巧。 活动摄影: 婚礼、庆典等,需要快速反应和应变能力。 黑白摄影的独特魅力: 深入探讨黑白摄影的构图、光影和情感表达。 善用NEX-5/NEX-7的特色功能: 多帧合成(如HDR、降噪): 充分利用相机内置的强大功能。 Wi-Fi与App连接: 方便的分享与遥控拍摄。 建立你的摄影风格: 多看多学: 欣赏优秀作品,学习他人的优点。 多拍多练: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专注于你最热爱的拍摄题材。 形成个人化的后期风格: 让你的作品具有辨识度。 摄影的持续学习: 参加摄影讲座与交流活动。 阅读摄影书籍和杂志。 加入摄影社区,分享你的作品,听取反馈。 结语: 摄影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探索之旅。Sony NEX-5/NEX-7作为你的得力助手,将陪伴你走过这段旅程。希望本书能够为你打开一扇通往光影世界的大门,让你从中获得灵感,激发热情,不断创作出属于你自己的精彩瞬间。拿起你的相机,去感受,去捕捉,去分享,用你的眼睛去发现,用你的镜头去表达!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图例设计也让我颇感困扰,虽然图片数量不少,但很多照片的质量和清晰度似乎没有达到专业指南的水准,有些甚至看起来像是随手用相机拍出来的样张,并没有很好地示范书中所讲的特定设置下能达到的效果。我尤其希望看到一些关于NEX-5和NEX-7机身操控上的“小窍门”或者“隐藏功能”的挖掘,毕竟这两款机型在菜单逻辑和自定义按键设置上还是有一些独到之处的,但这些内容在书中几乎找不到踪影。我感觉作者更像是在泛泛地介绍相机的功能按钮,而不是提供一套能够帮助用户真正释放相机潜能的“使用手册”。

评分

我原本对“完全摄影指南”抱持着极高的期望,希望它能涵盖从前期准备到后期处理的完整流程,特别是在NEX机身上进行RAW格式拍摄后的色彩管理和后期调校方面,我希望能得到更详尽的指导。然而,书中对于后期软件的使用和针对NEX传感器特点的优化建议几乎是空白的。这就好比买了一辆跑车,却只教了你如何发动引擎,而完全没有提及如何利用它的性能进行赛道驾驶。这本书在“摄影”这个环节上显得虎头蛇尾,重点完全偏离了高级影像创作的实际需求。

评分

这本书实在是让我有些失望,我原本是冲着“完全摄影指南”这几个字去的,期待能学到一些系统性的、深入的关于索尼NEX-5和NEX-7相机的操作技巧和摄影理念。然而,读完之后,感觉内容停留在非常基础的层面,很多信息在网络上随便一搜就能找到,甚至不如一些资深的摄影论坛上的讨论来得深刻。比如,关于光圈、快门、ISO这些基础概念的讲解,我作为已经有一定基础的爱好者,觉得这里面的内容太空泛了,没有针对NEX系列机身特点给出太多实用的进阶技巧。更别提什么高级的曝光合成、星空拍摄的精确设置,这些内容完全没有触及。

评分

从内容深度来看,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快速入门手册,适合那些刚刚拆开相机包装,对数码相机一窍不通的新手。但对于已经使用过微单相机一段时间,或者希望提升自己作品质感的摄影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价值非常有限。例如,对于NEX系列特有的E卡口镜头群的优缺点分析、不同副厂镜头的实战兼容性测试,以及如何针对APS-C画幅的特性来优化弱光表现,这些关键性的、能拉开照片质量差距的专业内容,全书只是一笔带过,或者干脆缺失了。我期待的是一份实战型的参考书,而不是一本功能列表的文字版。

评分

坦白说,这本书的重点似乎放在了对机身硬件参数的罗列上,对于如何运用这些参数去讲故事、去捕捉光影变化,关注度明显不足。我阅读了很多关于“如何构图”和“如何用光”的章节,但感觉这些内容是教科书式的、脱离了NEX-5/NEX-7具体操作环境的空谈。例如,面对NEX系列在实时取景和电子取景器上的特点,如何调整观看体验以适应不同的光照条件,或者如何在快速抓拍时避免因屏幕延迟而导致的失误,这些“人机交互”层面的深度分析和实战经验分享,这本书里一个字都没提,这让我觉得它离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指南”相去甚远。

评分

以前有一本,后来弄丢了!!!!想好好学摄影…书不错,还有光盘…

评分

书的内容丰富多彩,还有光盘方便学习,不错。相信京东。

评分

好喜欢这只小狗,相信京东。包装到位,书质量也很好,无可挑剔。

评分

很不错的一本书,通俗易懂。

评分

相机已经搁置很久了,现在有书了又可以拿出相机玩玩了。

评分

前面买的单反,之前一直用自带的说明说,有次去图书馆看到这个,回来就加购物车了,618一起收了。

评分

前面买的单反,之前一直用自带的说明说,有次去图书馆看到这个,回来就加购物车了,618一起收了。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

在家了!你说你要不要这么好看呢!你说你什么意思、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