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滿·薩滿

薩滿·薩滿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尼陽尼雅·那丹珠(白玉芳) 著
圖書標籤:
  • 奇幻
  • 薩滿
  • 部落
  • 神秘
  • 冒險
  • 儀式
  • 自然
  • 靈魂
  • 巫術
  • 異域風情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社會科學院齣版社
ISBN:9787552009989
版次:1
商品編碼:12005936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國海洋薩滿女神係列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28
字數:241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中國少數民族女作傢尼陽尼雅?那丹珠(白玉芳),曆經10多年的時間,深入東北鄉村和邊地實地考察和學習薩滿文化,將滿族浩如煙海的原始傳統文獻資料整閤和歸類,敘寫瞭“中國海洋薩滿女神係列叢書”——《薩滿?薩滿》《生命?生命》《八旗?八旗》,使之成為構架滿族文化與各兄弟民族共同創造的中華民族文化之一頁,描繪瞭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傢園,為彰顯中國的多元文化,為續地天通,作齣瞭重要貢獻。

內容簡介

本書為“中國海洋薩滿女神係列叢書”之一。作者在本書中告訴讀者,在母係社會的古老氏族裏,是薩滿帶著蠻荒、野樸、朦朧的文明,以氏族聖哲的身份,帶領著族眾與天洪地火、災難疫病頑強抗爭;與飛禽地蟲、虎豹狼熊相依相存,繁衍生息;是薩滿為古老氏族構築前行的路,建造起人類特早的原始崇拜——萬物有靈,自然為神。這,就是人類社會文明的**縷曙光——薩滿文化。本書係統地講述瞭滿族世傳薩滿文化的前天、昨天、今天……

本書為章節結構,圖文並茂,全書約25萬字左右。


作者簡介

尼陽尼雅?那丹珠(白玉芳),滿族。中國作傢協會會員;上海作傢協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作傢學會會員;黑龍江大學滿族語言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區域文化資源應用與研究中心兼職教授;上海市靜安區少數民族聯閤會理事;上海頒金文化工作室首席執行。原中國移動通信集團上海分公司職員。


齣版作品:長篇小說《鞦霄落雁女兒情》《神妻》,學術著作《恩都哩赫赫的哈哈珠——女神的兒女》《中國薩滿女神——東海?南極》(與馮颱源閤作)《天波頌——中國通信百年記事》《上海電信史》第二捲(參與撰寫)。


舉辦影展:《移動萬裏采風行》采風影記展;與馮颱源閤作舉辦“跨越海峽兩岸的文化融匯——上海,我與你攜手舞蹁躚”影展。


精彩書評

隨著中國社會各民族經濟文化的整體發展,中國的人類學和民族學研究呈現瞭“百花齊放”的態勢,中國的薩滿文化研究也形成瞭專門學科,民間的薩滿文化研究也異軍突起,並卓有成就。白玉芳(尼陽尼雅?那丹珠)女士亦是其中的佼佼者。10多年裏,她每年赴東北鄉村和邊地實地考察和學習薩滿文化,她曾與我談起在田野調查時曾經曆過的洪水跋涉,在外生病就醫的痛苦和艱難,正是這些艱辛的積纍,換來瞭她對薩滿文化的領悟和創作的底氣。她以開放包容的心態,以現代民族文化的意識,將滿族浩如煙海的原始傳統文獻資料整閤和歸類,進行敘寫“中國海洋薩滿女神係列叢書”的選擇和詮釋,使之成為構架滿族文化與各兄弟民族共同創造的中華民族文化之一頁,描繪瞭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傢園,為彰顯中國的多元文化,為續地天通,作齣瞭重要貢獻。

納日碧力戈

(國際薩滿學會副主席、復旦大學特聘教授)


“中國海洋薩滿女神係列叢書”中所呈現的民俗文化,是綜閤性的,即有人類初年文明原始文化的講述,又含有女真族群民俗文化的形成與嬗變;即有滿族文化的敘寫,又含有滿族文化與其他兄弟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融閤;它以圖文並茂的薩滿口述曆史和滿族曆史文化、民俗文化,給我們展示瞭一副中國社會“民族和睦、和親、和榮”的曆史畫捲: 在中華民族漫長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各兄弟民族文俗互相融閤,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共同擁有瞭一個由民俗學與社會學、人類學與民族學元素互相交融,又各有側重;既有古老族群曆史,又有獨具民俗特色的多元文化,這正是共同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傢園的基石。

安 儉

(華東師範大學民俗學教授、上海市民族與宗教事務委員會特聘專傢)


目錄

序一 激活薩滿文化,光照薩滿精魂 ……………………白庚勝 001


序二 從絕地天通到續地天通:薩滿文化的世紀啓示


…………………………………………………納日碧力戈 001


序三 以文化的使命,傳承薩滿文化 ……………………硃立春 001


序四 民俗,延續民族文化生命的根本基因 …………安 儉 001


叢書引言 中國海洋薩滿女神壯哉、美哉! ……………………001


第一章 人類始前文明的曙光——海洋薩滿女神文化 ………001


第一節 滿族文明發軔傳承的根脈 …………………………004


第二節 人類初年原生的薩滿祭祀 …………………………008


第三節 薪火相傳的薩滿女神祭祀 …………………………012


第四節 清皇室與八旗的薩滿祭祀 …………………………015


第五節 滿洲祭神祭天典禮 …………………………………019


第六節 原始活態的薩滿祭祀 ………………………………021


第二章 中國滿族創世薩滿女神 …………………………………025


第一節 薩滿神諭女神 ………………………………………026


第二節 創世始母神 …………………………………………028


第三節 生命始母神 …………………………………………035


第四節 神獸女神 ……………………………………………038


第五節 依爾哈女神 …………………………………………048


第六節 敖欽女神 ……………………………………………049


第三章 人類初年的滿洲族源 ……………………………………051


第一節 女真人生命源流 ……………………………………052


第二節 女真始母神崇拜 ……………………………………054


第三節 氏族承替示意圖 ……………………………………058


第四節 女真氏族源流神歌 …………………………………059


第五節 狩獵捕魚祭祀神歌 …………………………………060


第六節 女真先民長白山崇拜 ………………………………061


第七節 東海窩集國(部)屬地 ………………………………064


第八節 女真虎爾哈部傳承的滿洲族源 ……………………065


第九節 “從最新考古成果看滿族先世的曆史發展” ………066


第四章 源遠流長的滿族曆史 ………………………………………069


第一節 滿族世係史記錶 ……………………………………071


第二節 肅慎 …………………………………………………073


第三節 挹婁 …………………………………………………075


第四節 勿吉 …………………………………………………077


第五節 靺鞨 …………………………………………………079


第六節 女真 …………………………………………………080


第七節 滿洲 …………………………………………………082


第八節 民國時期的滿族 ……………………………………085


第九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滿族 ……………………………086


第十節 滿族自治縣 …………………………………………092


第十一節 全國各地滿族鄉 …………………………………104


第五章 原始符號文字語言的嬗變 ………………………………109


第一節 傳世英雄史詩《烏布西奔媽媽》 ……………………110


第二節 女真族符號文字 ……………………………………111


第三節 符號文字記憶的薩滿祭祀 …………………………114


第四節 渤海國文字的使用與消失 …………………………115


第五節 女真文的誕生與使用 ………………………………117


第六節 滿語與滿文的誕生與使用 …………………………120


第六章 滿洲世居地與滿洲哈拉(姓氏) …………………………126


第一節 滿洲先民世居地滿語地名 …………………………127


第二節 滿洲氏族傳承的滿族老姓 …………………………131


第三節 滿洲氏族成員稱謂的傳承 …………………………133


第四節 滿族阿哥的名字英武軒昂 …………………………134


第五節 滿族格格的名字賢淑聰慧 …………………………135


第七章 高雅莊重的滿族文化 ………………………………………137


第一節 吉祥滿族頒金節 ……………………………………138


第二節 滿族說部傳韆鞦 ……………………………………145


第三節 漁獵騎射巴圖魯 ……………………………………148


第四節 薩滿神歌舞蹁躚 ……………………………………150


第五節 溫文爾雅禮儀美 ……………………………………152


第六節 滿族餐飲光耀中華 …………………………………154


第七節 滿族醫藥源起薩滿 …………………………………157


第八節 滿族服飾源於漁獵 …………………………………162


第九節 樹屋築穴古老民居 …………………………………166


第八章 靈動炫美的滿族風俗 ………………………………………170


第一節 窗戶紙糊在外 ………………………………………171


第二節 十七八的姑娘叼煙袋 ………………………………172


第三節 養活孩子吊起來 ……………………………………173


第四節 拜門換鞭敘情結緣——滿族酒文化趣談 …………174


第五節 古老的閨閣女紅——滿族枕頭頂 …………………177


第六節 雲響雷動傳天下——烏拉神鼓 ……………………178


第七節 尼瑪察氏的傳世珍寶——滿族弓箭 ………………180


第八節 丹青繪就傳世圖——滿族風俗畫 …………………181


第九章 絢麗天成的滿族工藝美術 ………………………………183


第一節 中華瑰寶譽滿五洲——滿族布糊畫 ………………184


第二節 古樸魚皮美艷龍江——滿族魚皮畫 ………………185


第三節 薩滿神畫傳承韆鞦——滿族薩滿畫 ………………186


第四節 慧心巧手白山彩雲——長白山滿族藝術 …………187


第五節 奢華記憶唯美情結——滿族現代畫 ………………188


第六節 白樺神幻黑土精靈——滿族樺皮畫 ………………189


第十章 滿族曆史文物博物館…………………………………191


第一節 興凱湖博物館 ………………………………………191


第二節 璦琿曆史陳列館 ……………………………………193


第三節 友誼曆史博物館 ……………………………………194


第四節 渤海上京遺址博物館 ………………………………195


第五節 金上京曆史博物館 …………………………………196


第六節 後金第一都城——赫圖阿拉 ………………………197


第七節 關外紫禁城——瀋陽故宮 …………………………198


第八節 八旗譜牒館 …………………………………………199


第九節 長白山滿族文化博物館 ……………………………200


第十節 滿族民間美術陳列館 ………………………………201


第十一節 福建八旗琴江水師營博物館 ……………………202


第十一章 滿族人民對祖國的十大貢獻 …………………………204


第十二章 滿族文化進步産生的曆史效應 ………………………207


第一節 滿族文化進步與社會進步 ………………………207


第二節 滿族文化的鼕天與春天 …………………………210


附:滿族名人 ……………………………………………………………212


參考文獻 圖版文獻 …………………………………………………219


後記 尋根薩哈連烏拉 ………………………………………………222


特彆聲明 …………………………………………………………………228


精彩書摘


第一章 第一節 滿族文明發軔傳承的根脈

薩滿文化是什麼?

每一個民族都有其在特有的社會和生活環境中形成的本土文化和宗教信仰。

滿族先民崇拜自然神,信奉原始多神教——薩滿教,現在稱為薩滿文化。著名薩滿文化學者薑相順論述道:


薩滿文化曾廣布於北亞、北美、北歐遼闊的寒土上,是地球北半部眾多民族信奉的一種以氏族為本位,內嚮性相當強的原始自然宗教。從有關的齣土文物、岩畫、史籍、筆記、民族誌以及研究者實地調查來看,薩滿文化萌生瞭與人猿揖彆後人類漫長的濛昧時代,興起並繁榮於母係氏族社會,綿續於父係氏族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其影響一直到今天。薩滿文化分布如此廣大的地域,又有如此悠長的生命曆史,錶明它對人類有重大的文化價值。

薩滿是什麼人?是北方跳大神的人嗎?是驅鬼的迷信嗎?不。滿族薩滿不信鬼,信奉神,薩滿與跳大神完全是兩迴事。


薩滿,滿語亦稱薩瑪、察瑪,現統稱為薩滿。

薩滿是氏族的智者,是傳承氏族曆史,為氏族祈神服務的人。

薩滿的精神世界裏,她所信奉的是崇高的天、神聖的大自然生物圈。信奉萬

物為神、創世英雄女神、部落女神。


薩滿是人類思想的智者,是部落的英雄女罕。

薑相順還論述道:

薩滿,是北方氏族、部落的精神文化代錶,保持瞭宗教的莊嚴性和人類童年時代文化傳承人的質樸性;保留瞭相當完整和生動的自然宗教特點,具有鮮明的北國地域特色。甚至可以說,它是古代文化的聚閤體——幾乎囊括瞭北方人類史前宗教、曆史、經濟、哲學、婚姻製度、道德規範、文學、藝術、體育、民俗等各個方麵的文化成就。北方民族的自然科學:天文、地理、醫學以及采集、漁獵、遊牧、農耕、航運、手工藝等生産技術也是在薩滿教中有所傳承和發展的。


我們認為,薩滿文化的最重要的價值是它以一種活的形態,形象地記錄瞭人

類童年時代心靈發展的軌跡,它反映瞭我們的祖先對世界的認知過程,錶達瞭他

們與自然鬥爭的意誌和力量,也揭示瞭他們的迷惘與失誤。這是一個充滿現實苦

難、充滿理想追求的童年,是人類永遠不會忘記的童年。


薩滿文化在進入文明時代以後,有一段蓬勃發展的時期,期間有與外來的宗

教與文化的激烈的衝撞、相搏。於是,它抵抗著、變化著,甚至吸收瞭競爭者的某些成分,繼續存活於北方民族的心靈深處。這是一個引人深思的曆史文化現象,

她從更加廣闊的老師角度,給我們提供瞭人類——而不僅僅是原始人——心靈發

展的總進程。


在中國海洋薩滿女神文化元素裏,有古老的薩滿祭祀、神偶崇拜,薩滿神詞、

薩滿神話(滿族說部)、薩滿歌舞、薩滿服飾等。這些文化元素裏,蘊涵著人類初

萌的科學意識,蘊涵著人類早期認知的人與動物的關係、人與自然界的關係等。


21世紀,由薩滿世代口口相傳的滿族說部《天宮大戰》《恩切布庫》《烏布西奔媽媽》《西林安班瑪發》等都是産生於舊石器時代的母係社會的滿族說部。他們和金、清代的幾十部說部一起,列入中國首批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試點項目,由吉林人民齣版社以滿族口頭遺産長途說部叢書的形式隆重齣版,嚮世界人類文明寶庫,嚮中華民族多元文化寶庫,獻上瞭海洋薩滿創世女神的創世詩篇。


在滿族傳世說部裏,帶著海洋、森林、漁獵文化氣息,洋洋灑灑三百女神形象和創世故事,講述瞭宇宙的形成,以水是人類生命的起源、是火使人類與野獸有瞭區彆的訴說,敘述瞭人類從群婚製過渡到偶婚製的社會曆史進程、古代人類的朦朧科學意識、文學藝術和生活狀況,是人類文明初源的寶貴記錄。這些由薩滿傳承至今的人類文明和族群文化元素,正如馬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裏所說的,是“在人民幻想中經過不自覺的藝術方式所加工過的自然界和社會形態”。古老的薩滿文化在人類文明曆史上走過誕生、創造、完善、發展、衰落、遺存、復蘇之麯摺而漫長的道路後,成為今天仍然在民間存在的原始活態文化,講述著人類初年文明的故事。


如今,曆經磨難的滿族薩滿文化,在東北三省復蘇,還其集滿族傳統文化之

大成,生存在白山黑水間的本源文化之根,越來越深刻地昭示著薩滿文化是滿

族數韆年文化思想的精髓,是滿族民族性格、思想意識形態形成的重要理論基

礎物質。


21世紀,移動互聯網高速信息公路的快速發展,使人類文明進入到大數據、

大信息時代裏進行交流和溝通。看,一幅繪有太陽、月亮、星星、雲帶的天體崇拜圖案岩畫,在大興安嶺密林深處的崖壁上齣現。在這幅曠世的岩畫上,繪有排列有序的人物、太陽、月亮、星星、木鼓,還有動物。人們站立著,高舉雙手,祭天喚神。這是古代女真先民薩滿祭祀中大型野祭的祭天場景,那是一個天地通和,人獸共享的世界。這些岩畫上的繪形圖案,正是在21世紀麵世的東海女真人初年文明的森林符號文字,他們從遠古走來,跨越韆萬年歲月的遷徙,分分閤閤地在大自然的天空下,又一次珠聯璧閤地共同唱誦起迴蕩在大興安嶺的古老祭天神歌:

鄂依羅羅,

依羅羅——

薩剋達比乾衣窩集(興安裏阿林)大無疆,

依羅羅——

薩哈連烏拉東流奔海洋,

依羅羅——

廣闊無垠的大漠北啊,

依羅羅——

鄂依羅——羅——

這是媽媽乳汁哺育的熱土,

這是瑪發汗滴澆灌的噶珊,

依羅羅,

鄂依羅——羅——

訥琿德恩安巴阿布卡,

索闊蘇蘇蘇蘇畢赫!

(滿語:青天高大,神袛原道,輪迴之意)


綜上所述,我們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研究薩滿文化,並不是簡單地去

尋找它的原始和獵奇,而是去讀那原始濛昧時期的曆史畫捲,拂去濛著曆史灰塵

的薩滿原始活態文化,掀開她神秘的麵紗,感悟因薩滿祭天祭神的信仰,先人們在大自然生物圈下頑強的生存意識,智慧開化,艱苦創業的精神和集體英雄主義的崇高氣概。


國際著名的薩滿文化學者富育光為薩滿所做的論述是:薩滿,是從遠古走來的傳奇式的纔智博深的民族聖哲,在一定意義上講,薩滿是一個氏族的精神、智慧和力量的綜閤。薩滿是民族之師,民族之神,民族之魂,承繼著民族精神文化的全部遺産,從而享得全民族的敬重。


前言/序言

序一:激活薩滿文化,光照薩滿精魂


白庚勝


薩滿文化是世界性的文化。其文化蘊含著人類文明的寶貴基因,是人類原始社會嚮奴隸製社會、氏族社會、氏族聯盟過渡階段産生的人類文明之海的第一朵浪花。滿族是中華民族的一員,在中華民族的大傢庭裏,在其與大自然的長期調適協處中創造、保存、傳承瞭薩滿文化。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中華文化的生命力及堅韌性在薩滿文化傳承當中也可見一斑。




薩滿文化泛指遺存於世界各地的原始信仰及其文化,特指我國滿通古斯語族各民族的原始信仰及其文化。産生於舊石器時代母係社會晚期的滿族海洋女神薩滿文化,原始地記錄並開創瞭滿通古斯先民璀璨的文明進程,成為人類黎明時期哲學、文學、藝術及社會思想精髓的記憶庫。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這份具有獨特性、族群性的文化遺産在相當長的曆史時期,多在民間以口頭方式傳承。




1978年,國傢非物質文化遺産工程奏響前奏麯,《改革開放戰略的實施》、《中


國民間文藝十套誌書集成》、《中國民族民間文化普查》等文件和書籍先後麵世。2001年,由季羨林、餘光遠等百餘名學者簽名倡議搶救和保護民間文化的《中國民間文化搶救工程呼籲書》在全國兩會期間作為提案,並由文化部負責,後轉為國務院主管、七部委共同承擔和實施有關工作。2003年起,由馮驥纔與我主持的中國民間文化遺産搶救工程正式啓動,中國正式加入聯閤國頒布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公約》,國務院先後發布《關於加強民間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通知》(18號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法》,國傢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依據國傢法律蓬勃開展。至2015年,國傢先後批準非遺代錶作名錄4批1836項;建立瞭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生産性保護示範基地;製定瞭“中國非物質文化遺


産傳承人群研修培訓計劃”,在全國範圍確定瞭23所試點院校。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成就非凡,成為中國社會曆史上農業文明嚮工業文明轉型、計劃經濟嚮市場經濟轉型、傳統社會嚮信息社會轉型的堅強文化力量。




在國傢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曆史進程中,中國薩滿文化研究也迎來鬱鬱蔥蔥的生機。經過不懈的努力,我國已湧現齣以富育光、薑相順、傅英仁、滿都呼、蘇日颱、王純信、趙誌忠、黃任遠、郭淑雲、王宏剛等一大批學者,並先後齣版瞭眾多薩滿文化專著,國傢級非物質遺産項目的滿族說部也以數十冊的規模齣版,改變瞭以往簡單地視薩滿文化為封建迷信的狀況。同時,滿族薩滿文化傳承人的薩滿祭祀、薩滿歌舞、薩滿剪紙、神鼓製作等都已進入到國傢、省、市級非物質遺産項目,中國薩滿文化研究成果受到國際薩滿文化學界的關注,正在成為人們尊崇自然、敬畏自然、愛護地球、關愛生命的文化迴望。




今天,我們又欣喜地看到滿族女作傢尼陽尼雅?那丹珠(白玉芳)經10多年在東北三省進行田野調查、采風積纍所撰著的“中國海洋薩滿女神係列叢書”問世。這套叢書包括《薩滿薩滿》《生命生命》《八旗八旗》上下冊,以文學語言詮釋薩滿學術論點,以曆史資料和現代影像為素材,展現瞭滿族先民的海洋薩滿女神文化,展現瞭滿族漫長族群史及與各民族融閤的曆史,可謂中國薩滿文化研究、乃至國際薩滿文化學研究的新成果。與此同時,白玉芳女士還齣版瞭《恩嘟哩赫赫的哈哈珠——女神的兒女》《中國薩滿女神——東海?南極》等著作,足以照見她對本民族文化的一片赤心。




我真誠地祝賀“中國海洋薩滿女神係列叢書”齣版,並衷心感謝尼陽尼雅?那丹珠(白玉芳)女士以中國滿族海洋薩滿女神文化挖掘和學術闡釋為己任,為我國的薩滿文化研究、海洋文化作齣新貢獻。我也期望著在21世紀中華民族文化偉大復興的進程中,有更多的少數民族作傢承擔文化傳承重任,參加到文化遺産保護工作中來,實現民族文化智慧的發掘、傳承與創新,為中華民族多元文化的繁榮、發展作齣新貢獻。


2015年6月28日於北京


(作者為國際薩滿學會副主席)




 



《薩滿·薩滿》:一場跨越時空的靈魂覺醒之旅 這是一部關於生命、覺醒與連接的史詩。在廣袤無垠的宇宙中,存在著一脈古老而神秘的傳承——薩滿。他們並非簡單的巫師或祭司,而是宇宙能量的引導者,大地脈搏的傾聽者,連接生者與逝者、物質界與精神界的橋梁。本書將帶領讀者踏上一段令人驚嘆的靈魂旅程,深入探索薩滿的智慧、力量與宇宙的奧秘。 第一章:星辰低語,大地迴響——薩滿的起源與世界觀 故事的開端,將我們拉迴那混沌初開的遠古時代。當人類尚在迷霧中摸索,對自然充滿敬畏與不解之時,一部分敏銳的靈魂,他們能感受到星辰的低語,聆聽大地的迴響,與萬物生靈進行無聲的交流。這些人,便是最早的薩滿。他們生活在自然之中,以星辰的軌跡為指引,以山川河流的脈動為節拍,構建起一套獨屬於他們的宇宙觀。 在這個世界觀裏,天地並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織、息息相關的生命共同體。人類隻是其中微小的一部分,需要學會謙卑地與自然和諧共處。動物、植物、岩石、河流,乃至風的呼嘯、雨的滴落,都蘊含著獨立的意識和能量。薩滿便是那些能夠跨越物種界限,理解並與之溝通的使者。他們相信,每個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都值得被尊重與守護。 本章將細緻描繪薩滿的早期生活方式,他們如何從自然中汲取力量,如何通過儀式與自然建立連接,如何將這種古老的智慧代代相傳。我們將看到,薩滿並非高高在上的神明,而是與大地同呼吸、與星辰共運轉的凡人,他們用最純粹的心靈去感知世界,用最原始的方式去錶達對生命的敬畏。 第二章:靈魂的織錦,能量的舞者——薩滿的修煉體係與儀式 “薩滿”並非一個簡單的稱謂,它代錶著一種深刻的內在修煉與外在實踐。本書將深入剖析薩滿獨特的修煉體係,它並非依賴於外在的教條或固定的模式,而是源自對生命本質的深刻洞察與對宇宙能量的敏銳感知。 薩滿的修煉,首先在於“嚮內看”。他們通過冥想、觀想、斷食、長跑等多種方式,淨化心靈,去除雜念,達到一種澄澈寜靜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心靈的感官被無限放大,能夠捕捉到常人無法察覺的能量波動。他們學會觀察自己的內在能量,理解情緒的起伏,並最終學會駕馭自己的心智。 其次,薩滿的修煉是“嚮外連”。他們並非與世隔絕,而是深入自然,與大地、天空、水、火等元素建立深度的連接。通過模擬動物的動作、模仿自然的聲音、感受風的流動,薩滿將自己融入到自然之中,成為自然的一部分。他們學會傾聽風的低語,解讀雲的變幻,感知大地的心跳。 本章將重點闡述薩滿的各種神秘儀式。這些儀式並非迷信的錶演,而是具有深刻象徵意義的行為藝術,是薩滿與更高意識、祖靈、自然精靈溝通的媒介。我們將詳細介紹幾種經典的薩滿儀式,如“靈魂齣竅”、“穿越時空”、“治愈儀式”等。這些儀式不僅僅是錶麵的動作,更是內在能量的匯聚與引導,是連接不同維度空間的橋梁。我們會詳細描述儀式的每一個環節,從道具的選擇、歌謠的吟唱,到舞步的變換、神聖空間的建立,展現薩滿如何通過這些儀式,喚醒沉睡的靈魂,療愈身心的創傷,並為社群帶來和諧與繁榮。 第三章:穿越帷幕,溝通萬靈——薩滿的通靈能力與精神之旅 薩滿最令人著迷的能力之一,便是他們能夠穿越物質世界的帷幕,與非物質界進行溝通。他們是精神世界的探險傢,是連接生者與逝者的使者,是解讀宇宙密碼的嚮導。 本章將深入探討薩滿的通靈能力。這並非超能力,而是經過長期修煉,心靈高度敏感,能夠接收和解讀來自不同維度的信息。薩滿能夠看到“氣”,感知能量場,與動物靈魂對話,甚至能夠短暫地進入“夢境世界”或“精神世界”,在那裏獲取智慧、力量和指引。 我們將描繪薩滿如何運用他們的通靈能力解決實際問題。例如,他們如何通過與動物靈魂的溝通,瞭解獵物的去嚮,從而實現可持續的狩獵;他們如何通過與植物精靈的對話,找到治愈疾病的草藥;他們如何通過與祖靈的交流,化解部族間的衝突,為人們帶來和平與安寜。 本書還將著重講述薩滿的精神之旅。這是一種內在的探索,也是一種外在的挑戰。薩滿常常會進入一種“神聖狂喜”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他們的意識可以暫時脫離肉體,在精神領域中進行探索。他們會遇到各種精神實體,經曆各種考驗,並在這些經曆中獲得成長與升華。這些精神之旅並非虛幻,而是薩滿對生命更高意義的追尋,是對宇宙真理的探索。 第四章:大地守護者,生命療愈者——薩滿在社群中的角色與影響 薩滿並非孤傲的隱士,他們是社群的核心,是生命健康的守護者,是精神的引路人。在原始部落中,薩滿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他們的智慧與能力維係著社群的生存與發展。 本章將聚焦薩滿在社群中的具體作用。他們是部落的醫生,運用草藥、能量療法以及精神層麵的引導,治愈身體的病痛和心靈的創傷。他們的療愈不僅僅是針對個體,更是針對整個社群的能量平衡。 薩滿也是部落的智者和嚮導。他們通過對自然現象的解讀,預測天氣變化,指導農業生産;他們通過與祖靈的溝通,傳承古老的律法和智慧,維護社群的秩序;他們通過舉辦各種儀式,增強社群的凝聚力,傳遞對生命的敬畏與感恩。 本書將通過生動的案例,展現薩滿如何運用他們的力量,幫助部族度過飢荒、抵禦疾病、化解危機,並引導部族走嚮繁榮與和諧。我們將看到,薩滿並非高高在上,而是深深地紮根於大地,與社群的每一個成員共同呼吸、共同成長。 第五章:覺醒的時代,連接的呼喚——薩滿智慧在現代社會的傳承與啓示 在科技飛速發展、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許多人感到迷失、焦慮與疏離。精神的空虛,與自然的隔閡,與自身的脫節,成為睏擾現代人的普遍問題。此時,古老的薩滿智慧,正以一種全新的姿態,重新迴到我們的視野。 本書的最後一章,將探討薩滿智慧在現代社會的傳承與啓示。雖然我們不再生活在原始的部落,但薩滿所倡導的與自然連接、傾聽內在聲音、尊重生命的理念,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現實意義。 我們將介紹一些現代薩滿實踐者,他們如何將古老的薩滿方法與現代心理學、能量療法相結閤,幫助現代人找迴內心的平靜,療愈情感的創傷,重拾與自然的連接。我們會看到,即使在繁華的都市,人們依然可以通過冥想、自然療愈、能量工作等方式,喚醒內在的薩滿能量。 本書將嚮讀者發齣一個深刻的呼喚:是時候重新審視我們與自然的關係,重新傾聽我們內心的聲音,重新連接那些被遺忘的古老智慧。薩滿的旅程,不僅僅是關於探索神秘的力量,更是關於喚醒我們每個人心中沉睡的生命能量,實現一次深刻的靈魂覺醒。 《薩滿·薩滿》不僅僅是一本書,它是一扇通往古老智慧與生命本質的窗口,是一次穿越時空的靈魂對話,是一場關於連接、療愈與覺醒的深刻體驗。它將帶領讀者,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寜靜與力量,重新認識生命的意義,並以一種更加豐盈、更加和諧的方式,活齣自己生命的精彩。

用戶評價

評分

我通常不輕易給一本小說如此高的評價,但這本書確實觸動瞭我內心深處某種我一直試圖壓抑或未曾察覺的東西。它探討的那些宏大主題——比如宿命與自由意誌的永恒拉鋸戰,或者個體在曆史洪流麵前的渺小與堅韌——都被處理得如此自然而然,沒有絲毫的說教意味。作者的高明之處在於,他將這些哲思巧妙地融入到角色的日常生活和每一次呼吸之中。我發現自己時不時地會代入其中一個角色的視角,去感受那種無力感,那種在既定軌跡上艱難前行的狀態。書中的某些意象,比如“破碎的鏡子”或者“永不熄滅的火種”,反復齣現,形成瞭一種強大的精神暗示,讓整個故事的基調變得既憂鬱又充滿希望。這本書的結尾處理得非常巧妙,它沒有給齣任何明確的答案,而是留下瞭一個開放的、令人迴味的巨大空間,讓讀者自己去完成最後的拼圖。我感覺自己讀完後,看待世界的方式似乎發生瞭一點微妙的、不可逆轉的改變。

評分

天呐,這本書的敘事簡直像一場華麗的迷夢,我幾乎能聞到那種古老森林裏潮濕的泥土味和熏香的辛辣氣息。作者對細節的把握令人咋舌,每一個場景的描繪都充滿瞭強烈的畫麵感,仿佛我不是在閱讀文字,而是親身踏入瞭那個神秘而又充滿生命力的世界。特彆是主人公在麵對那些超自然力量時的那種掙紮與最終的接納,寫得尤為深刻。那種人與自然、與靈性之間那種微妙的、常常被現代文明所遺忘的連接,被描繪得淋灕盡緻,讓人不禁反思自己與周遭環境的關係。情節的推進並不總是綫性的,它更像是一種螺鏇上升的體驗,每一次重復都帶來瞭新的理解和更深的層次。這本書真正的高明之處在於,它沒有試圖用簡單的二元對立來解釋復雜的世界,而是展現瞭一種包容萬物的混沌之美。讀完閤上書本時,那種久久不能散去的敬畏感,讓我明白這不是一本可以輕易翻閱的書,它需要時間去消化,去感受那些隱藏在文字深處的共鳴。我已經迫不及待想知道,在接下來的篇章裏,那些隱秘的儀式會如何影響他已然被觸動的靈魂。

評分

說實話,我一開始有點被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震懾住瞭,它的句式結構非常古典且復雜,初讀起來就像是在啃一塊硬糖,需要耐心去咀嚼纔能品齣其中蘊含的醇厚。但一旦適應瞭這種獨特的節奏,那種文字流淌齣來的力量感就完全抓住瞭我。它不是那種直白的敘事,更像是一種古老的吟唱,充滿瞭韻律和迴聲。書中對人物內心世界的刻畫極其細膩,那種矛盾、那種渴望,被剖析得入木三分,讓人感到既熟悉又遙遠——熟悉因為那是人類共同的情感,遙遠是因為他們所處的環境和麵臨的抉擇是我們現代人難以想象的。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處理衝突時所展現齣的那種剋製感,所有的激烈都內化於角色的眼神和微小的動作之中,而不是通過大聲的呐喊來錶現。這種“無聲的爆發”比任何激烈的對白都更有衝擊力。這本書無疑屬於那種需要反復品讀的經典,每一次重讀,我都能發現之前被那些華麗的辭藻和深邃的哲思所掩蓋住的新領悟。

評分

這本巨著的結構安排簡直是鬼斧神工,它不像一本平鋪直敘的小說,更像是一部多聲部的交響樂。不同的視角和時間綫像不同的樂器聲部,時而和諧共鳴,時而激烈對峙,最終匯集成一股強大的洪流。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構建那個獨特的文化背景時所展現齣的驚人學識和想象力,那些被詳細描述的習俗、工具和信仰體係,都讓人感覺到這絕非空穴來風,而是建立在紮實的研究基礎上的藝術升華。讀這本書,就像是獲得瞭一張通往未知文明的地圖,雖然地圖上的很多標記是模糊的,但探索的過程本身就充滿瞭無盡的樂趣。而且,這本書中的對話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範本,簡潔、有力,信息量巨大,很少有廢話,每一個字似乎都承載著推進情節或揭示人物命運的重任。那些看似隨意的閑聊,迴過頭看,往往是解開後續謎團的關鍵鑰匙。我對作者那種近乎苛刻的文字自律性錶示由衷的敬佩。

評分

這本書帶給我的閱讀體驗,與其說是讀故事,不如說是一場深入潛意識的旅程。我發現自己常常在閱讀過程中停下來,盯著空白處發呆,試圖厘清作者到底是如何將如此多看似不相關的元素——星象、傳說、個體記憶——編織成一張密不透風的網。它挑戰瞭傳統敘事邏輯,更像是用夢境的邏輯在運轉,時間感是流動的,因果關係是模糊的,但情感的真實性卻是毋庸置疑的。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那些關於“犧牲”的章節,它們不是那種悲壯的、高大全的犧牲,而是充滿瞭人性深處的無奈、掙紮與最終的妥協。這種對人性灰度的描摹,極大地提升瞭作品的厚度。我得承認,中途有那麼一小段我確實有點迷失方嚮,感覺自己像是漂浮在一個沒有錨點的海洋上,但最終,作者總能用一個極其精準的意象,把我重新拉迴主題的核心。這絕對是一部需要全神貫注纔能享受的作品,適閤那些不滿足於錶麵故事的深度讀者。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