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文丛:湖上吹水录

读书文丛:湖上吹水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江弱水 著
图书标签:
  • 文学
  • 散文
  • 随笔
  • 文化
  • 生活
  • 江南
  • 游记
  • 读书
  • 杂文
  • 闲情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3886
版次:1
商品编码:12020241
品牌:三联书店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2
字数:153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湖上吹水录》是江弱水在《读书》杂志十余年来写作的结集。本书按照内容大致分成三辑:第一辑是中外文人的评论,有的评思想观念,有的论文学风格。第二辑大体围绕着语言问题,由翻译文体等不同的话题引起,展开一些思考。第三辑主要是古典诗词的文本细读,都是些不为人知的绝妙好辞,作者想写出擘肌分理的赏心之作。“吹水”是广东话闲侃的意思。文章也一如江弱水这十来年给《读书》写作的状态,没有固定的话题与题材,从心所欲不逾矩,稳定的是其不俗的见识和文笔:潇洒、雅致、通达,不但有中西方的双重知识背景,而且读书旨趣不拘泥于文学和语言,视野兼及社会与思想,让人读来更是耳目一新、拍案叫绝。

作者简介

  江弱水,1963年生,安徽青阳人,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浙江大学教授。著有《中西同步与位移》、《古典诗的现代性》等。兼写诗与随笔,有诗集《线装的心情》、随笔集《陆客台湾》、《赖床》。江弱水在《读书》作者队伍中非常重要,其文笔潇洒、雅致,见识通达,不但有中西方面的诗学、文学背景,而且视野兼及社会与思想,个人的读书旨趣不拘泥于文学,《读书》的读者中很多是他的拥趸。

目录

圣卢梭:对人民开讲
一个观念的旅行故事:威尔逊的《到芬兰车站》
天地不仁巴别尔
信史无证,正史毋信:《故事新编》的后现代议题
鲁迅的生态学
“我是吴宓教授”
文字的银器,思想的黄金周——柏桦《水绘仙侣》序
历史大隐隐于诗
流水观澜记
评夏济安译美国散文兼谈翻译观
硬语盘空,又何妨软语商量
一辞有两面,两面各一辞:两篇诗评的文本互参
圣经、官话与引车卖浆者流
《蜀中过年十绝句》后记
文心雕龙·唐诗·卡尔维诺
风流经史:读鼓角横吹曲《地驱乐歌》
咫尺波涛:读杜甫《观打鱼歌》与《又观打鱼》
绮语:细读清真
姜白石的热中与自恋
休闲的政治经济学

前言/序言

  后记
  本书收入了我二十年来在《读书》杂志上发表的二十篇文章。
  最早的一篇写于1993年。那时候我在北碚西师读研究生,放完暑假返校,从安庆坐船去重庆,在报亭里买到八月号的《读书》,上面刊载了我的《就夏济安译美国散文谈翻译观》。读了《读书》这么多年,我第一次有幸在上面发表文章了,当然十分兴奋。
  第二年去了香港,写文章就都发在当地的报刊上了,直到1999年才投了一篇《硬语盘空,又何妨软语商量》给《读书》,发表在九月号上。我是在杭州买到这期杂志的,正好是我来此地工作与生活的开始。一晃已经十五年过去了。
  这十五年给《读书》写稿的频率越来越高,特别是最近五年,一直经手编我文章的吴彬女士约我开设一个专栏,说好每年供稿四到六篇。我没有这么高产,但二十篇里有一半都写于这五年,也不能说多懒。但栏目名称起得却很闲适散漫的样子:“湖上吹水录”。唐宋以来文人都喜欢把西湖一带称作“湖上”,我不住在西湖边,却感染了这一点雅疾。可话说回来,我用“湖上”两个字也不算太离谱,毕竟住家临近紫金港的启真湖,网友戏称为“西湖浙大分湖”。谁说分湖不是总湖呢?难道分校不是本校?
  “吹水”是广东话闲侃的意思。这个专栏从一开始就不设定性质和主题,随便我写什么。我也就渐渐放开,从文学和语言写到社会和思想,但毕竟走得不远。我承认自己的读和写一直都很乱,而在这个因思想而阴沉的时代,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等等总是无法排拒在我们的视野之外。所以本书以卢梭学说和威尔逊社会主义观念史开始,以休闲的政治经济学结束,也能表明个人的读书旨趣并不拘于文学吧。
  这次将历年所作结集出版,我将它们按照内容大致分成三辑。第一辑是中外文人的评论,有的评思想观念,有的论文学风格。第二辑大体围绕着语言问题,由翻译文体等不同的话题引起,展开一些思考。第三辑主要是古典诗词的文本细读,都是些不为人知的绝妙好辞,想写出擘肌分理的赏心之作。二十篇文章基本上照原来发表的样子收入,只是补足了极少删削未刊的文字,文字细节上也作了些微调,个别篇目则改回我原先提交的题目,其实也差不多。书名我想来想去想不好,最后还是用了专栏的名称,就叫《湖上吹水录》。
  为《读书》而作文,我一直都很用心,既出于对这份杂志声誉和品位的尊敬,也因为心存感念。《读书》创刊的1979年,我正好上大学。在人文知识信息相对匮乏的八十年代,在我心智成长的关键十年,它给我不可或缺的营养。以读者和作者的双重身份,我要对《读书》表示由衷的感谢。
  江弱水
  2014年9月3日于杭州


《湖上吹水录》并非一本虚构的作品,而是一部以散文、随笔为主体的文集,由作者以其多年来对生活、人文、历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所辑录而成。本书内容并非对某个特定故事或情节的叙述,也非某种特定学科的学术论著,而是通过一系列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篇章,呈现作者丰富而独特的精神世界。 书名“湖上吹水”本身就蕴含着一种悠然自得、闲适自然的意境。它并非指代某个具体的地理位置,而是象征着一种心境,一种在宁静致远的氛围中,随性而谈,畅抒胸臆的状态。作者并非在湖边“吹牛”,而是借用“吹水”一词的民间俗语含义,意指漫谈、闲聊,但又区别于纯粹的无意义闲谈,而是将日常的观察、阅读的感悟、生活中的点滴,化作引人入胜的文字。 《湖上吹水录》的篇章结构灵活多样,没有固定的章节划分,更像是作者思维的自然流淌。读者会发现,本书中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角,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戏剧性冲突。其核心价值在于作者如何用独到的视角,解读寻常事物,发掘隐藏其中的深意。 本书的内容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理解: 一、对生活细微之处的体察与描摹 作者拥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捕捉到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这可能是一片落叶飘零的轨迹,一次与陌生人的短暂邂逅,一场雨后的空气清新,或者是一碗寻常食物带来的慰藉。他不会止步于简单的记录,而是深入探究这些细微之处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哲理,甚至是历史的回响。例如,一篇关于街角咖啡馆的随笔,可能描写的不仅仅是咖啡的香醇,更是店里人来人往的景象,折射出都市生活的节奏与人情冷暖;一篇关于旧书的感悟,或许会引申出文字的传承、时代的变迁,以及阅读本身带来的孤独与陪伴。 二、对人文精神的追溯与思考 “人文”是本书中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作者并非局限于现代社会,而是时常回溯历史的长河,关注那些塑造了我们民族精神、文化根基的人物与事件。这些追溯可能不是宏大的历史叙事,而是聚焦于某个历史人物的某个侧面,某个传统习俗的起源,或者某种被遗忘的技艺。他可能会谈论古代文人的风骨,谈论传统节日蕴含的意义,谈论艺术作品带给心灵的触动。这种思考不是生硬的说教,而是将历史与现实巧妙地联系起来,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文化的温度与厚度。 三、对阅读的独到见解与分享 作为一本“读书文丛”,阅读自然是本书不可或缺的元素。但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书单或进行书评,而是将阅读的体验升华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滋养。他可能会分享某本书带给他的震撼,某个情节如何触动了他的心灵,或者某个作者的文字如何影响了他的思考。更重要的是,他会探讨阅读与人生的关系,阅读如何帮助我们认识自我,如何拓展我们的视野,如何在孤独时给予我们慰藉。读者会发现,在作者的笔下,阅读不再是一种单纯的任务,而是一种充满乐趣和智慧的探索过程。 四、对个人情感与哲思的自然流露 《湖上吹水录》的文字,常常带有作者真挚的情感。这种情感可能来源于对亲情、友情、爱情的珍视,可能来源于对自然的热爱,也可能来源于对生命无常的感叹。这些情感的表达是自然而然的,没有矫揉造作,也没有刻意煽情,而是如春风拂过,沁人心脾。同时,在对生活、人文、阅读的观察与思考中,作者的哲学思考也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这些哲思可能并非系统的哲学体系,而是对人生意义、价值取向、精神追求等问题的感悟与叩问,往往在不经意间引发读者的共鸣与深思。 从写作风格上看,《湖上吹水录》呈现出以下特点: 语言的韵味: 作者的语言洗练而不失灵动,遣词造句讲究意境,富于节奏感。他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感受具象化,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结构的自由: 文章篇章的连接不拘一格,可能由一个意象牵引出另一个,可能从一个细节延展到一片天地。这种自由的结构反而更能体现作者思维的跳跃与联想的丰富。 情感的真挚: 作者的文字充满了真诚的情感,无论是喜悦、忧伤,还是感慨、怀念,都流露出一种朴实而动人的力量。 思想的深度: 在看似轻松的叙述中,隐藏着作者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洞察与思考。他的文字并非提供标准答案,而是引发读者去独立思考。 总而言之,《湖上吹水录》并非一本有着固定情节或主题的“故事书”,它更像是一扇窗,透过这扇窗,读者可以看到作者眼中斑斓的世界,听到他内心的低语,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精神的追求。它是一本值得静下心来,慢慢品味的书,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或许能找到与自己心灵契合的共鸣,获得一份难得的慰藉与启迪。本书的内容,是作者对生活、人文、阅读以及自我的一种忠实记录与真诚分享,是一次心灵的漫游,一场精神的洗礼。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江南烟雨中的一壶清茶,又或者是秋日午后的一缕阳光。它没有惊涛骇浪的震撼,也没有振聋发聩的呐喊,但却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温暖和力量。作者的文字,流畅、优美,带着一种淡淡的文学气息,读起来让人心情舒畅。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知识的追求,对于人文精神的珍视,都深深地感染着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不自觉地停下来,回味作者的某句话,或是感叹他独到的见解。这是一种非常愉悦的阅读体验,仿佛与一位品味高雅的朋友进行了一场深入灵魂的交流。

评分

我不得不说,这绝对是我近期读到的最令人心旷神怡的一本书。我通常是一个对阅读抱有相当功利性的人,总想着从书中汲取知识、提升技能。但《湖上吹水录》却让我放下功利,全然沉浸在一种纯粹的阅读乐趣之中。作者仿佛是一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老友,带着你漫步在知识的殿堂,又或是徜徉在思想的海洋。他谈论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文字,更是文字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历史,以及作者本人对这些的独特感悟。有时候,读着读着,你会突然发现,原来那些你曾经觉得晦涩难懂的道理,在作者的笔下变得如此生动形象,甚至让你忍俊不禁。

评分

我必须承认,《湖上吹水录》是一本让我感到“相见恨晚”的书。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往往容易迷失方向,被各种喧嚣所裹挟。而这本书,就像是一座灯塔,指引我重新审视阅读的意义,思考人生的价值。作者的文字,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田。他对于文学、艺术、哲学的理解,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在谈论一些古典名著时,他所展现出的那种独特视角和深刻见解,让我对这些经典作品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我对“湖上吹水录”这个书名有些疑虑,觉得可能有些过于随意,担心内容会失于浅薄。然而,当我真正开始阅读后,这种疑虑便烟消云散了。作者的“吹水”绝非空泛之谈,而是建立在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阅历之上。他能够将枯燥的理论,用生动的故事娓娓道来;能够将宏大的叙事,融于细腻的情感之中。这种将学术性与文学性完美结合的能力,实在难能可贵。读这本书,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充满智慧与趣味的沙龙,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畅谈古今,品味人生。

评分

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好书,能够让我们在掩卷之后,依然久久回味,并且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找到它的影子。《湖上吹水录》恰恰就是这样一本书。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读书”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生活”的书。作者通过分享他的阅读体验,实际上是在传递一种生活态度:保持好奇心,保持独立思考,保持对美好事物的敏感。这种态度,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浮躁不安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面对生活的智慧和勇气。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位经常在网上浏览碎片化信息的人来说,《湖上吹水录》的出现,无疑是一股清流。它让我重新找回了沉下心来阅读的乐趣,也让我意识到,真正有价值的知识和思考,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和深入的挖掘。作者的文字,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内心的许多想法,也启发了我许多新的思考。他对于一些社会现象的看法,既有批评的尖锐,又不乏理解的温情。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作为一名对历史文化颇感兴趣的读者,我发现《湖上吹水录》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作者在书中旁征博引,将历史事件、人物典故信手拈来,却又不会显得卖弄学问。他更多的是将这些历史碎片串联起来,描绘出一幅幅鲜活生动的历史画卷,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风貌,感受到其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特别是他对于一些被史书忽略的细节的关注,让我看到了历史的另一面,也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阅读此书,就像是在与一位博学而风趣的向导同行,他带你穿越时空,领略祖先的智慧与风采,又用现代的眼光审视,让你对过去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

坦白讲,我对这类“随笔”性质的书籍一直抱有观望态度,总觉得内容可能不够系统,逻辑性也比较弱。但《湖上吹水录》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作者的随笔,看似天马行空,实则自有其内在的逻辑和深刻的主题。他能够从一本小小的书,引申到人生哲学;从一个历史细节,谈到社会变迁。这种举重若轻的写作能力,实在令人佩服。更重要的是,他的文字有一种治愈的力量。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能够有这样一个安静的角落,与作者一同品味文字的甘醇,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多么奢侈而美好的事情。

评分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与读者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湖上吹水录》的作者,仿佛是一位来自遥远时空的智者,他用他的人生阅历和读书心得,与我们分享他对于世界的理解。他的文字,不带任何说教的意味,却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读这本书,就像是与一位真正的智者对坐,听他娓娓道来,然后若有所思,豁然开朗。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精神享受。

评分

这本《读书文丛:湖上吹水录》真是让我惊喜连连。初拿到这本书,被它古朴雅致的书名所吸引,以为会是一本充斥着陈腐论调的学术著作,或是冗长乏味的杂记。然而,翻开书页,我便被其独特的魅力深深打动。作者的笔触,与其说是“吹水”,不如说是“点石成金”。他以一种极其闲适、从容的姿态,将那些看似琐碎、寻常的读书心得,上升到了对生活、对人生的深刻洞察。书中对许多经典作品的解读,既有学者的严谨,又不失文人的情趣。我尤其喜欢他谈论古籍时那种仿佛与古人对话的亲切感,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知识的敬畏和对先贤的尊重。

评分

很好看的随笔。

评分

评分

物流速度快!

评分

好书推荐。。。

评分

很好的一本书

评分

好棒好棒好棒哦。

评分

闲趣的很有味道?

评分

好书一本,值得购买!

评分

吹水”是广东话闲侃的意思。文章也一如江弱水这十来年给《读书》写作的集结,不但有中西方的双重知识背景,而且读书旨趣不拘泥于文学和语言,视野兼及社会与思想,让人读来更是耳目一新、拍案叫绝。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