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继张仲景以来“中国近代医学人”,他精研药性,多有创新,《医学衷中参西录》是近代中医“可法之书”,成书跨度15年,内容散落各章。本套丛书遵从以经解经,以药为纲,串起全书,最大限度地反映张锡纯本人的经验论述,不添加任何现代人的观点和评价,希望读者读来能有原汁原味、酣畅淋漓的感觉。
本书汇集张锡纯临证应用人参(包括少量党参、西洋参)的理、法、方、药、医案与医话,辑人参方剂50首,医案300余则,医案涉及内、外、妇、儿等病证。可作为中医各家学说辅导参考用书,也适合临床、文献研究者对张锡纯使用的药物进行专题研究参考之用,更适合中医各科临床工作者、中医爱好者系统研究学习张锡纯用药经验之用。
第一章 药效与用法
第一节 药性功效
盖人参之性,大能补气,元气旺而上升,自无下陷之虞,而与石膏同用,又大能治外感中之真阴亏损。况又有山药、知母以濡润之乎!若脉象虚数者,又宜多用人参,减石膏一两再加玄参、生地滋阴之品。煎汁三四茶盅,徐徐温饮下,一次只饮一大口,防其寒凉下侵,致大便滑泻,又欲其药力息息上达,助元气以生津液。饮完一剂,再煎一剂,使药力昼夜相继,数日舌润火退,其病自愈。(《医学衷中参西录.治伤寒温病同用方.白虎加人参以山药代粳米汤》)故用人参以壮胃气。(《医学衷中参西录.赭石解》)
试再言其难尽信者,如人参,性本温也,而《本经》谓其微寒。(《医学衷中参西录.复李祝华书》)
愚恒治以白虎加人参汤,盖取人参能助人生发之气,以宣通内热外出也。(《医学衷中参西录.厥阴病白虎汤证》)
人参之性,虽长于补而有时善通。(《医学衷中参西录.人参解》)人参之性,用之得宜,又善利小便。(《医学衷中参西录.人参解》)或问:参、芪、术皆为补气之品,予独谓其不能补助元气,是服之于元气毫无益乎?答曰:参、芪、术诸药皆补助后天气化之品,故救元气之将脱,但服补气药不足恃(喻嘉言谓:若气上脱者,但知重用人参,转令气高不返),惟以收敛之药为主,若萸肉、龙骨、牡蛎之类,而以补气之药辅之。其上脱者,宜辅以人参、赭石(人参得赭石能引气下行);若阴虚不能系阳,更宜加熟地黄、生山药以滋阴。其下脱者,宜辅以人参、黄芪;若下焦泄泻不止,更宜加白术以止泻。此乃临时救急之法。至于欲补助元气于平时,当于静坐之时,还虚凝神,常于精明之府( 《内经》谓头者精明之府),保此无念之用 人 参
正觉,如天道下济光明,仍然无心成化,久之元气自有充盛之候,此乃内炼家初步工夫。此时静坐之风盛行,不妨借之以辅药饵之不逮也。(《医学衷中参西录.元气诠》)
人参之性补而兼升,以治上脱,转有气高不返之虞。(《医学衷中参西录.治阴虚劳热方.既济汤》)
况甘草与芍药并用,甘苦化合味同人参,能双补气血则生肌之功愈速也。(《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疮科方.内托生肌散》)
至仲景著《伤寒论》,深悟《内经》之旨,其厥阴治法有吴茱萸汤;厥阴与少阳脏腑相根据,乃由厥阴而推之少阳治法,有小柴胡汤。二方中之人参、半夏、大枣、生姜、甘草,皆调和脾胃之要药也。(《医学衷中参西录.论肝病治法》)
西洋参味甘微苦,性凉。能补助气分,兼能补益血分,为其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惟白虎加人参汤中之人参,仍宜用党参而不可代以西洋参,以其不若党参具有升发之力,能助石膏逐邪外出也。(《医学衷中参西录.西洋参解》)第二节 配伍石膏得人参,能使寒温后之真阴顿复,而余热自消,此仲景制方之妙也。(《医学衷中参西录.治伤寒温病同用方.仙露汤》)惟热实脉虚者,其人必实热兼有虚热,仿白虎加人参汤之义,以人参佐石膏亦必能退热。(《医学衷中参西录.石膏解》)
寒温热盛忌用人参,而白虎加人参汤与石膏知母并用则无碍。(《医学衷中参西录.论用药以胜病为主不拘分量之多少》)
故用人参以大补元气,扶正即以胜邪也。用石膏者,因风蕴脏腑多生内热,人参补气助阳分亦能生热,石膏质重气轻性复微寒,其重也能深入脏腑,其轻也能外达皮毛,其寒也能祛脏腑之热,而即解人参之热也。(《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内外中风方.搜风汤》)
麦芽具升发之性,实兼消化之力。……故用麦芽生发肝气者,必与参芪诸药并用,而后有益无损。
……
当我翻开这本《张锡纯用人参》,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这位近代中医巨匠的身影。张锡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他的医学思想和临床实践,至今仍对中医界产生着深远影响。而“人参”,这味被誉为“补气之王”的药物,在中医用药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一直对如何将人参这味补益之药,运用到恰当的病症之中,并且能够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感到非常好奇。市面上关于人参的论述不可谓不多,但真正能够深入剖析其在临床中具体应用的,却相对较少。这本书的书名,直接点明了主题,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猜想,这本书一定不会仅仅停留在对人参药性的理论介绍,更会侧重于张锡纯先生在实际诊疗过程中,是如何根据不同的病机、不同的体质,来灵活运用人参的。他是否会强调人参的“补”与“泻”的关系?是否会讨论人参与其他药物配伍时的讲究?甚至,他是否会对人参的炮制、剂量、服用方法有独到的见解?这些都让我迫不及待想要一探究竟,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学到张锡纯先生那份精妙绝伦的用药艺术。
评分最近在书架上看到一本关于张锡纯用药的书,虽然具体内容我还没来得及细细研读,但仅仅是“张锡纯”这个名字,就足以引起我的极大兴趣。张锡纯先生在我国医学史上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学识渊博,医术精湛,尤其是在温病学和用药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一直对中医药的博大精深感到着迷,而张锡纯的著作,更是其中的瑰宝。他对待药物的态度严谨,对病证的辨析细致入微,常常能从纷繁复杂的症状中抓住病机关键,然后药到病除。我很好奇,这本书是否会深入剖析张锡纯先生是如何看待和运用那些临床常用但又极易被忽视的药物,又或是如何将一些看似平凡的药物,通过他的巧思妙想,发挥出惊人的疗效。尤其是他对待“人参”这一味药物的看法,我非常期待。人参在中医体系中地位超然,但并非万能,如何精准用之,避开禁忌,发挥其最大效用,这需要极高的辨证功力和临床经验。这本书的书名,恰恰点出了这个核心,让我对书中可能展现的用药智慧充满期待,希望能从中学习到更多实用的临证经验。
评分书名《张锡纯用人参》一出现,便在我的脑海中勾勒出一幅中医大家挥洒自如、运用药王救治病患的画面。张锡纯先生,其名在中医界犹如一座丰碑,其医理之深邃,用药之精妙,早已是无数后学研习的典范。而人参,作为补益药物中的翘楚,其药性之复杂,应用之广泛,又非三言两语能够道尽。我一直对中医的“君臣佐使”之法,以及药物之间的配伍之道深感着迷,而张锡纯先生在这些方面的造诣,更是令人钦佩。这本书以“用人参”为核心,似乎是要聚焦于张锡纯先生如何看待和应用这味至宝。我好奇,他是否会深入探讨人参在不同病症中的作用机制?例如,在阳气虚衰、津液枯竭,乃至危重症候中,人参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他又会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人参的用量和配伍,使其发挥出最佳疗效,同时又避免潜在的副作用?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超越一般的人参药性介绍,而是展现出张锡纯先生那份宝贵的临床智慧,通过他个人的经验和思考,为我们揭示人参在实际运用中的更多可能性,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味药物的精髓。
评分我一直对传统中医药的智慧充满好奇,特别是那些大家名家留下的宝贵经验。最近偶然听朋友提及“张锡纯用人参”这本书,虽然我还不曾拜读,但仅仅是书名就让我心生无限遐想。张锡纯,这位在近现代中医史上赫赫有名的医家,其医术和理论造诣深受后人景仰。人参,作为百草之王,在中医典籍中素有“扶正固本,延年益寿”的功效,历来被视为珍贵补益之品。我常常想,这位集大成者,又是如何运用这味药中之圣者,去治病救人,去调理身体,去探索生命的奥秘?这本书的书名,就像一把钥匙,似乎能开启我对张锡纯用药智慧,尤其是对人参独到理解的大门。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张锡纯如何在复杂的病情中,精准地辨证施治,如何将人参的药性发挥到极致,如何通过人参的应用,解决那些困扰着无数患者的疑难杂症。我更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窥探到张锡纯那种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学术精神,学习到他那份深厚的临床经验和独到见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人参这味神奇的药物。
评分最近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得知了《张锡纯用人参》这本书。虽然我尚未有机会细致地阅读,但单看书名,就足以让我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张锡纯,这位近代中医大家,他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在中医界一直备受推崇。而“人参”,作为中药中的珍品,其药用价值更是举世公认。我一直深信,任何一种药物,都有其最适合的应用场景和最佳的疗效发挥方式,而这往往需要医者深厚的功底和丰富的经验来把握。张锡纯先生能够以“用人参”作为一本书的独立主题,足见他对人参的重视以及其在这方面的独到造诣。我非常好奇,在这本书中,张锡纯先生会如何阐述人参的辨证施治?他是否会区分不同种类的人参,并说明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抑或是,他会通过具体的医案,来展示人参在治疗各种疑难杂症中的神妙之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张锡纯先生的用药世界,去领略他那份对人参药性的深刻理解和精妙运用,从而拓宽我对人参认识的边界,提升自己在临床实践中对补益药物的运用水平。
评分好书值得买信赖京东物流快
评分趁着搞活动,充实自己,开卷有益,这书质量非常不错,京东的服务质量更不错,京东加油!
评分东西很好值得价格也实惠东西真心的好。
评分不错可以不错可以不错可以不错
评分值得信赖,值得看
评分正版,趁着活动一下买八本,超划算
评分东西很好值得价格也实惠东西真心的好。
评分书是好书,鼓励自己好好读吧。送货及时,推荐购买!
评分不错的成人书,,很涨知识,值得购买阅读,京东买书质量有保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