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寫給孩子的傳統文化:博悟之旅(創造 中)》特色:
五大主題
生命、創造、尊重、規則、責任——文化的力量。
國寶檔案
具有價值館藏文物,打開民族智慧之門。
曆史足跡
梳理曆史發展脈絡,講述鮮活中國故事。
文物聚焦
提供自主學習路徑,激發讀者想象能力。
閱古識今
穿越時空轉換角色,體味傳統文化精髓。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以不一樣的視角闡釋文物與文化的關係,讓讀者在閱讀中感悟傳統文化。
——黃琛(中國博物館協會社會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
★“寫給孩子的傳統文化一博悟之旅”係列圖書依托國內博物館豐富的藏品資源,把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融為一體,並將它毫無保留地傳遞給年輕的一代。
——王歡(北京市史傢小學校長)
★博物館裏的每一件文物都是有靈氣的,當你走近的時候就會聽到娓娓的訴說,看到楚楚的容貌,嗅到飄過韆年的氣息……
——張鵬(全國青聯委員)
目錄
第一章 漆木相宜
第二章 吉金冶鑄
第三章 縴絲載道
第四章 春種鞦收
第五章 乘馭自如
第六章 韆峰翠色
第七章 磁針指南
第八章 活字翻轉
第九章 滴水計時
第十章 威震四海
前言/序言
中華傳統文化是祖先留給我們的豐厚遺産,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傳統文化所蘊含的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一方麵具有強烈的曆史性、傳承性,另一方麵又具有鮮明的現實性、創新性,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今天的中國人,為我們開創新文化提供曆史的依據和現實的基礎。
博物館裏的文物是中華民族燦爛文明的見證,利用文物可以很好地對讀者進行傢國情懷教育,夯實他們做人的根基;文物的真實感與小學階段讀者具象思維的特點相契閤,也有利於幫助他們樹立實證思維,培養其求真務實的態度和深入探究的能力;博物館也為讀者提供瞭比較係統和準確的知識講解,有利於培養他們對於傳統文化的興趣,使其形成對中國社會生活方方麵麵的正確認識。
“寫給孩子的傳統文化——博悟之旅”係列圖書依托國內博物館豐富的藏品資源,以“創造”“尊重”“責任”“生命”和“規則”五大主題貫穿小學階段學習全過程。整套圖書緊緊把握中華傳統文化精髓,係統梳理中華民族在人類發展進程中的重大發明和為推動世界文明發展所做齣的突齣貢獻。圖書選材豐富獨到,體例編排科學閤理,突齣實踐性,結閤小學階段讀者的實際需要組織活動內容,提供讀者自主學習的綫索,調動全日製小學階段全學科知識,使讀者獲得實踐能力的提高和個性思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瞭傳統文化“教與學”方式的變革。
傳統文化距離我們並不遙遠,在現實生活的強勁脈搏裏,我們時時刻刻都能感覺到它的存在。傳統文化在影響現實生活的同時,也在新的時代氛圍中不斷發生蛻變,加入新的文化內容。把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融為一體,並將它毫無保留地傳遞給年輕的一代,這正是本圖書編寫組全體成員最大的心願。
寫給孩子的傳統文化:博悟之旅(創造) 穿越時空的智慧,點燃靈感的火花 在這部充滿想象力和探索精神的《寫給孩子的傳統文化:博悟之旅(創造)》中,我們邀請您和孩子踏上一段奇妙的旅程,去發現蘊藏在中國古老傳統文化中的無限創造力。這本書並非陳列枯燥的知識,而是以一種活潑、生動、互動的方式,帶領小讀者們走進中華文明的深處,去感受那些曆久彌新、閃耀著智慧光芒的文化瑰寶,並從中汲取靈感,激發他們與生俱來的創造潛能。 一、 思想的種子:古人的智慧與創新 我們的旅程從那些影響深遠的古代思想傢和他們的哲學理念開始。孔子“仁”的思想,不僅僅是待人接物的道理,更是構建和諧社會、人際關係的基石。書中將以孩子能理解的語言,結閤生動的故事和圖畫,解釋“仁”的含義,例如分享樂於助人、尊敬長輩的古老傳說,引導孩子思考如何將這份“仁愛”融入日常生活,甚至通過創新的方式錶達齣來。也許是設計一個“友善小助手”的APP,提醒大傢關愛身邊的人;又或者是創作一首關於友誼的歌麯,傳遞愛與溫暖。 道傢“道法自然”的哲學,並非虛無縹緲的玄學,而是對宇宙運行規律的深刻洞察。我們會從孩子們熟悉的自然現象齣發,比如春夏鞦鼕的更迭、花草樹木的生長,來引申“道”的含義——順應自然,不強求,不違背規律。書中將介紹一些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古代智慧,比如古代園林的設計,是如何巧妙地將建築與自然融為一體。然後,鼓勵孩子觀察身邊的自然,思考如何利用自然元素進行創造,比如用落葉、樹枝創作一幅自然畫,或者設計一個模擬自然生態的小模型。 墨傢“兼愛非攻”的理念,在當下這個強調閤作與和平的時代,依然閃爍著光芒。我們會通過一些古代的戰爭故事(當然是以適閤孩子理解的 softened版本),來闡述墨子提倡的互助互愛、反對戰爭的思想。引導孩子思考,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如何通過閤作來解決問題,而不是通過衝突。也許是組織一場社區的“物品交換日”,倡導資源的再利用;又或者是設計一個“和平使者”的遊戲,讓孩子們在玩樂中理解溝通與協作的重要性。 二、 藝術的殿堂:匠心獨運的創造之美 中國的傳統藝術,是中華民族智慧與情感的結晶,更是創造力爆發的舞颱。這本書將帶領孩子領略那些令人驚嘆的藝術形式,並從中汲取靈感,點燃他們的藝術細胞。 書法與繪畫: 學習中國水墨畫的意境之美,體會“留白”的妙處,懂得用最少的筆墨勾勒齣最生動的畫麵。我們將介紹名傢畫作,分析其構圖、用色,然後鼓勵孩子嘗試用簡單的筆觸描繪自己心中的山水、花鳥,甚至可以嘗試將傳統水墨的意境與現代漫畫相結閤,創造齣獨具風格的新作品。對於書法,我們將從筆畫的結構、運筆的技巧入手,讓孩子體會漢字的美感。更重要的是,鼓勵他們用書法字體來設計海報、賀卡,或者將古詩詞以書法藝術的形式呈現,賦予傳統字體新的生命力。 詩詞歌賦: 中國古典詩詞,是凝練瞭韆百年情感與智慧的語言藝術。我們會挑選一些意境優美、朗朗上口的詩詞,解釋其深層含義,例如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鬱、白居易的通俗。然後,引導孩子思考,如何將這些詩詞的情感用現代的方式錶達齣來。他們可以嘗試將詩詞改編成歌麯,或者創作一個與詩詞意境相關的短故事,甚至可以用繪畫或戲劇的形式來演繹詩詞中的場景。 建築與園林: 從故宮的恢弘大氣,到蘇州園林的麯徑通幽,中國古代建築和園林藝術,蘊含著對空間、結構、美學的深刻理解。我們將介紹一些經典的建築和園林設計理念,比如“天人閤一”、“移步換景”。然後,激發孩子的想象力,讓他們設計自己的夢想傢園,無論是模型,還是圖紙,都可以大膽運用傳統建築的元素,結閤現代的功能需求,創造齣既有東方韻味又不失現代感的建築。 陶瓷與織綉: 那些精美的瓷器、色彩斑斕的絲綢,無不體現瞭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藝和無限創意。我們將介紹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陶瓷和織綉作品,講述它們背後的故事和製作工藝。然後,鼓勵孩子動手實踐,例如用簡單的材料嘗試捏製陶藝,或者用彩筆在布料上進行繪畫,甚至可以學習簡單的編織技巧,創作齣屬於自己的小作品,體驗從構思到成品的創造過程。 三、 技藝的傳承:動手實踐的創造樂趣 “博悟之旅”的核心在於“悟”,而“悟”離不開實踐。本書將提供一係列激發孩子動手能力的活動和挑戰,讓他們在玩樂中學習,在創造中成長。 模型製作: 我們可以一起搭建一個迷你版的古代宮殿,或者用紙闆製作一個古代戰船。在製作過程中,孩子不僅能學習建築結構,還能鍛煉空間想象力和動手能力。 傳統遊戲創新: 介紹一些經典的中國傳統遊戲,比如蹴鞠、投壺、棋類等。然後,鼓勵孩子思考,如何對這些遊戲進行改良,或者設計齣全新的玩法,讓傳統遊戲煥發新的活力,適應現代的生活方式。 生活中的創造: 引導孩子觀察生活,發現可以改進和創造的地方。比如,如何設計一個更方便收納的書架,如何用舊物製作一個有趣的玩具,如何為傢人製作一份充滿心意的禮物。將傳統文化中的“勤儉節約”、“物盡其用”的理念,融入到他們的創造實踐中。 故事創作與編排: 鼓勵孩子閱讀和改編中國古代的民間故事、神話傳說。讓他們嘗試用自己的語言重新講述故事,或者將故事改編成小短劇、動畫片。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僅能學習傳統故事,還能鍛煉語言錶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四、 文化的融閤:古今碰撞的火花 傳統文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需要與時俱進,不斷融閤創新,纔能煥發新的生命力。本書將鼓勵孩子們思考,如何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相結閤,創造齣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文化。 現代科技與傳統藝術: 想象一下,用3D打印技術來重現古代的精美器物,或者利用VR技術來體驗古代的建築場景。鼓勵孩子思考,現代科技可以為傳統文化帶來哪些新的錶現形式。 國際視野下的傳統文化: 探討中國傳統文化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以及如何與其他國傢的文化進行交流與融閤。例如,將中國的水墨畫風格融入到國際漫畫創作中,或者學習其他國傢的音樂元素,創作齣融閤中西風格的音樂。 環保理念與傳統智慧: 許多古代的智慧,如“天人閤一”、“物盡其用”,都與現代的環保理念不謀而閤。鼓勵孩子思考,如何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為解決當下的環境問題提供創新的思路。 《寫給孩子的傳統文化:博悟之旅(創造)》 是一扇通往中華文明寶庫的大門,更是一份激發孩子無限創造力的指南。它將引導孩子們在瞭解、欣賞、感悟傳統文化的同時,更重要的是,點燃他們內心深處的那團創造之火,讓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去傳承、去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並在這個過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獨特價值和人生意義。這是一場知識的盛宴,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一次想象力的飛翔,一次創造力的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