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儿科医生+妈妈,双重身份,让这本书的内容更加靠谱、实用。(2)内容全面,从疾病的预防到治疗,再到用药,都给出了建议,还有很多案例分析。(3)超值赠送0~3岁宝宝体检项目一览表挂图
  本书融合了北京妇产医院儿科医生做妈妈后的亲身经历及其多年儿科医生的一线临床经验,从儿科医生和妈妈的双重角度出发,将科学、正确的宝宝疾病应对知识呈献给大家,不仅从医学角度告诉家长怎么做,还从心理、生活方式等方面给家长以安慰和指导,让家长更容易接受。
  马建荣,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儿科专业,北京妇产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擅长围产妇母乳喂养指导、新生儿保健与饮食营养咨询、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宝宝营养性疾病的治疗,尤其对早期营养干预改善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和代谢、肠道菌群指导和小儿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的营养调理等经验丰富。获得了众多父母认可与赞誉。曾赴加拿大、新加坡参加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等培训。录制CCTV4“中华医药”栏目《小宝宝大难题》等节目。参编有《早产儿医学》等著作,在《中华围产医学杂志》《中国新生儿科杂志》《中国当代儿科杂志》《中国妇幼健康研究》等**杂志发表多篇学术研究论文。
第一章
应对小儿疾病,父母要心中有谱??11
宝宝在与疾病的对抗中提升了抵抗力??12
宝宝爱生病,从养育方式上找找原因??13
这些时候一定要带宝宝去医院??16
宝宝生病了,父母首先要冷静下来??18
宝宝生病总不好,可能是过敏惹的祸??20
勤换医院和医生可不是好事??24
做细心的妈妈:记好宝宝的生病日记??25
别轻易给宝宝输液??26
宝宝生病,不能只靠药物??28
走出给宝宝选药、用药的误区??29
给宝宝吃药前一定要看药物说明书??30
让宝宝顺当地吃药??32
真病假病巧分辨??35
在医院里如何保护好宝宝??36
第二章
儿科医生妈妈的小儿疾病预防攻略??39
宝宝的三个生理特点不能忽视??40
母乳是增强宝宝免疫力的首选??41
遵循辅食添加原则,让宝宝少生病、身体棒??42
合理补充微量元素,增强宝宝的抵抗力??46
宝宝的饮食要随着季节调整??49
宝宝穿衣要跟得上季节的变化??51
住得好,身体才好??52
宝宝外出,安全第一??53
别让玩具威胁到宝宝的健康??54
温室里的花朵禁不住风吹雨打??57
构筑起宝宝呼吸道的4道防线??59
按时接种疫苗,为宝宝打造健康盾牌??61
给宝宝准备一个专用小药箱??63
从小给宝宝做抚触,疾病不上身??64
常给宝宝捏脊,强身健体??66
不要漏掉宝宝的每一项健康体检??68
初入园的宝宝爱生病,3岁前要夯实宝宝的健康根基??70
第三章
练就一双慧眼,及早发现宝宝身体不适??73
新生儿脱水热不要慌??74
新生儿乳房肿大,千万别乱挤??75
胎记是正常现象,父母无须谈“斑”色变??76
新生儿皮疹,爸爸妈妈不要过分担心??78
马牙不是病,千万不能挑破??79
女宝宝“假月经”这样护理??80
别把宝宝溢奶当成“吐奶”??81
频繁打嗝,其实只是空气到肚子里了??83
宝宝鼻塞,不一定是感冒??84
打喷嚏,不要轻易与感冒画等号??86
宝宝脱皮,要“对症”护理??87
宝宝枕秃,不一定是缺钙??89
宝宝突然变得安静或爱哭闹,有可能是生病了??90
食欲不振,宝宝可能是“有病”了??91
宝宝“眼屎”多,不一定是上火??92
留意疾病先兆:流鼻涕、口臭和便秘??94
第四章
当儿科医生妈妈遇到宝宝生病??97
新生儿黄疸不可小瞧??98
新生儿脐炎大意不得??100
新生儿结膜炎别用热水敷??102
新生儿鹅口疮要标本兼治??106
宝宝一发热就用药对身体不利??108
小儿高热惊厥的紧急处理??112
小儿感冒,护理比治疗更重要??114
区分感冒和小儿肺炎??118
经常被爸爸妈妈“误判”的小儿百日咳??121
小儿咳嗽:不当止咳让宝宝久咳不愈??124
小儿鼻炎危害大,不可掉以轻心??128
小儿哮喘,要防也要控??130
宝宝喉咙痛,可能是扁桃体发炎了??132
宝宝经常用手揉眼睛,最容易“招惹”沙眼??134
宝宝眼睛红肿,可能是红眼病??136
保护好宝宝的耳朵,告别中耳炎??139
保护好宝宝粉嫩嫩的小嘴巴??143
宝宝嘴巴疼、不爱吃饭,可能是口腔溃疡??144
“虫牙”危害多,要早发现早治疗??146
宝宝呕吐要仔细辨别原因??148
别让便秘把宝宝堵得上火??150
小儿腹泻应根据病因区别对待??152
小儿哭闹,有可能是肠套叠??156
有一种哭闹叫“黄昏哭吵”??159
家有“夜哭郎”,从身体和心理两方面找
原因??161
“妈妈,肚子疼”并非就是腹痛??163
常被忽略的腹股沟疝气??166
宝宝磨牙,大多不是肚里有虫??167
肚子里有蛔虫,防治结合护健康??169
宝宝夜间睡觉屁股痒,有可能是蛲虫在作
怪??171
小儿盗汗,有可能是缺钙??173
合理营养,帮助宝宝预防佝偻病??176
宝宝中暑了,尽快降温是“王道”??178
勤洗勤换,宝宝夏天不长痱子??180
尿布疹,护好小屁屁是关键??181
幼儿急疹突袭,多照护少干预??185
麻疹上演“潜伏记”,爸妈要练就“火眼
金睛”??189
宝宝出水痘,细心护理至关重要??192
湿疹,闹心的皮肤过敏性疾病??195
识别手足口病,妈妈要有一双慧眼??198
第五章
宝宝发生意外,父母应会紧急处理??203
心肺复苏,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场??204
家有“淘气包”,必备急救箱??206
眼进异物不要用手揉眼睛??207
宝宝耳朵进异物,不要用手抠??208
流鼻血,止血别犯这些错误??210
误吞异物要这样处理??212
大人要藏好药,宝宝误服药物很严重??213
食物中毒重在预防??216
宝宝的牙被磕掉了该怎么办??218
头部摔伤后的判断处理至关重要??220
意外摔伤或夹伤,父母应该怎么办??222
割伤、擦伤,预防感染是关键??224
虫咬和蜂蜇伤后避免挠抓,以免化脓??226
动物抓伤、咬伤大意不得??228
烧伤、烫伤,最重要的是降温散热??230
爸妈要做好防护工作,让宝宝冬天时远离冻疮??232
小宝宝意外脱臼,爸爸妈妈动作要轻柔??233
宝宝骨折,处理不当伤害大??234
加强安全教育预防宝宝触电??236
父母必知的儿童溺水急救方法??237
父母要做宝宝的首席儿科医生
宝宝是父母的心头肉,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父母的心,尤其是生病的时候。看着宝宝病恹恹、没有精神的样子,做父母的别提多担心了,都希望宝宝能快点好起来。
我在儿科门诊外常常能看到焦急等候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他们或者眉头紧皱、满面忧虑,或者疲惫不堪、焦躁无措,一家人围着宝宝六神无主。我特别能理解他们当时的心情,因为我不但是医生,也是一个妈妈。
人总会有头痛脑热的时候,宝宝的免疫力比成年人弱,生病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作为父母,宝宝病了,最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冷静下来,正确地应对。
因为父母是最了解宝宝的病情和身体状况的人,也是决定治疗或处理方法的人,如果有失冷静,不仅不利于控制病情,还可能影响到宝宝的情绪。而掌握一些基础的医学常识,爸爸妈妈在应对宝宝
的疾病时就能更冷静从容。为此,我把自己多年来的儿科门诊经验和育儿心得整理成了这本书。
在这本书里,我着重讲了以下几个问题:
● 是什么原因导致宝宝生病?
● 怎样帮助宝宝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
●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生病了,是否需要去医院?
● 一些宝宝常见病如感冒、发热、腹泻、便秘等,该如何预防和处理?
● 宝宝发生烫伤、夹手、擦伤等意外时,该如何处理?
希望爸爸妈妈看过我的这本书后,能对自家宝宝的状况多一些了解,做好宝宝的“首席儿科医生”,守护好宝宝的健康。
我一直相信,知识就是力量,尤其是在育儿这条充满未知和挑战的道路上。在宝宝出生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阅读了无数的育儿书籍,学习了各种育儿知识。然而,即便是这样,当宝宝真正生病时,我还是会感到手足无措。比如,宝宝突然高烧不退,我不知道是普通感冒还是更严重的问题;宝宝身上起了红疹,我无法分辨是过敏还是其他疾病。这些不确定性让我非常焦虑,也让我意识到,我需要一本更专注于“疾病应对”的专业书籍。当我在书店偶然看到《儿科医生妈妈的宝宝疾病应对全攻略》这本书时,我立刻被它吸引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儿科医生妈妈一样,用最接地气、最实用的语言,为我们解答各种宝宝疾病的疑惑。我期待它能够提供清晰的症状分析、详细的居家护理指导,以及明确的就医指征。这本书如果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套科学、系统化的疾病应对体系,让我不再盲目猜测,而是能够有理有据地采取行动,那将是对我最大的帮助。
评分作为一个对宝宝健康有着极高要求的爸爸,我一直以来都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理解宝宝身体奥秘的书籍。我常常感到,市面上很多育儿书籍过于强调“养育”的方面,而在“疾病应对”这个关键环节上,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尤其是在宝宝生病时,妻子总是会非常焦虑,而我虽然想帮忙,却常常因为缺乏专业知识而感到无能为力。看到《儿科医生妈妈的宝宝疾病应对全攻略》这个书名,我立刻联想到,这本书或许能够填补我们在疾病应对方面的知识空白。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解释各种常见的宝宝疾病,比如不同类型的发烧、咳嗽、皮疹等等,并提供一套系统性的应对方法。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指导我们如何在家中为宝宝进行初步的护理,如何判断症状的严重程度,以及在何种情况下需要立即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如果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提升应对宝宝疾病的能力,让我能够更从容地面对这些挑战,成为妻子和宝宝坚实的后盾,那将是再好不过了。
评分作为一位新手妈妈,我简直是怀揣着一颗惴惴不安的心度过了宝宝出生后的头几个月。每次宝宝一有点风吹草动,比如偶尔的喷嚏、轻微的咳嗽,我都能瞬间拉响警报,开始在网上疯狂搜索各种信息,结果往往是越看越焦虑,越搜越迷茫。市面上关于育儿的书籍琳琅满目,很多都讲得比较笼统,或者过于理论化,真正遇到具体问题时,总感觉抓不住重点,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尤其是宝宝生病,那种无助感和心疼感是难以言喻的。看到别人推荐这本书,说是“儿科医生妈妈的宝宝疾病应对全攻略”,我的眼睛瞬间亮了。虽然我还没有具体翻阅内容,但仅仅是这个名字就给了我莫大的信心。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帮助我区分宝宝的哪些症状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哪些需要引起警惕,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应该如何处理。我希望它能成为我育儿路上的“定心丸”,让我不再因为一点小状况就过度恐慌,而是能够冷静、科学地应对,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这本书如果能真正做到“全攻略”,那真是太棒了!
评分我一直是个非常注重科学育儿的人,在怀孕期间就读了不少育儿相关的书籍,也关注了一些母婴博主。但即使如此,在宝宝出生后,面对各种突发状况,我还是会感到力不从心。尤其是最近,宝宝频繁地出现一些小毛病,比如感冒、发烧、甚至还有几次因为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每次都让我手忙脚乱。很多书上讲的都是如何预防,但一旦生病了,具体该怎么做,什么时候需要去看医生,什么时候可以在家观察,这些细节上的指导往往不够清晰。我经常会纠结于“宝宝哭闹是不是生病了”、“体温多少度需要用药”,这些问题常常让我辗转反侧。所以,当我看到《儿科医生妈妈的宝宝疾病应对全攻略》这本书时,我immediately产生了强烈的购买欲望。我深信,一位既是儿科医生又是妈妈的作者,一定能从更贴近临床、更具实践性的角度来解答我们这些新手父母的困惑。我迫切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清晰的疾病分类和应对流程,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判断宝宝的状况,知道什么时候该相信自己的直觉,什么时候该依赖专业医生的建议,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焦虑和延误。
评分孩子生病,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件让人揪心的事情。尤其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上关于宝宝疾病的信息良莠不齐,很多时候反而会加剧父母的恐慌。我本身也是一位资深妈妈,经历了几个孩子的成长,但每一次孩子生病,我依然会感受到那种无助。我总在想,如果有一本权威的书,能够系统地、有条理地梳理出宝宝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疾病,并提供一套科学、有效的应对方案,那该多好啊!《儿科医生妈妈的宝宝疾病应对全攻略》这个书名,恰恰说出了我的心声。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疾病名称和治疗方法,更希望它能够教会我们如何观察宝宝细微的变化,如何识别疾病的早期信号,以及在不同阶段、不同疾病面前,家长应该扮演的角色和采取的行动。我期待它能够成为我们家庭应对宝宝疾病的“百科全书”和“急救指南”,让我们能够更从容、更自信地守护孩子的健康。
评分折扣比较低,要优惠点就更好了
评分价格划算,很实惠,很满意
评分折扣比较低,要优惠点就更好了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很好,对抚养孩子很有帮助
评分包装完好,送货快捷,知识管用,刚刚开始看
评分价格划算,很实惠,很满意
评分不错
评分这书全部彩页,还没看,希望内容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