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口腔科学(第4版) [Practice of Stomatology 4th Edition]

实用口腔科学(第4版) [Practice of Stomatology 4th Edition]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震康,俞光岩,徐韬 编
图书标签:
  • 口腔科学
  • 口腔医学
  • 口腔病学
  • 牙科学
  • 口腔健康
  • 临床医学
  • 医学教材
  • 口腔护理
  • 牙齿
  • 口腔疾病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229753
版次:4
商品编码:12069641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Practice of Stomatology 4th Edition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296
字数:26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实用口腔科学(第4版)》保留了原有的特色,分为疾病篇、技术篇,另加附录。附录部分介绍口腔科常用药物、材料、设备及医院感染控制。每章节增列了参考文献,书末索引中增加了医学术语的英文,成为中英文名词对照的方式,以便读者查阅。本版特点有:①体现临床实用性,尽量写实际能用的内容。疾病篇中,理论性的内容应对临床有直接指导意义,淡化分子机制等基础理论。充分叙述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介绍治疗原则、方法以及疾病的预防。对于较为复杂的疾病,提出疾病治疗的设计原则,以起到“临床路径”的作用。
  技术篇中,介绍具体操作,反映出作者自已的经验体会。阐述并发症的预防、医患沟通及风险防范的要点。②体现内容的新颖性。力就反映出近些年涌现出的新理论、新概念和新技术,而对于陈旧过时的内容和技术进行删减。如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残障人士的关怀越来越重视,因而增加了“残障患者的口腔疾病诊疗特点”一章。③体现医学的人文精神,介绍口腔疾病诊治中的医患沟通和服务艺术等,增加了专门一章介绍医学的人文社会性与医患沟通技能,并增加了“儿童口腔科行为管理”的内容。④注重读者对象,“量体裁衣”。
  《实用口腔科学(第4版)》读者重点对象为住院医师、全科医师、主治医师,重点介绍主要读者能用得上的内容,复杂的大手术以及应用面很窄的高精尖技术则不写或简写。

作者简介

  俞光岩,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兼任亚洲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前任主席、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前任主委、中国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名誉会长,Chinese 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和《现代口腔医学杂志》主编。曾任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口腔医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996-2009年任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36年,主攻研究方向为唾液腺疾病、口腔颌面部肿瘤、面神经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以及下颌下腺移植治疗重症干眼症。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等37项课题。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收录110余篇;出版专著及教材38部。指导研究牛和博士后71名。以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5项,其中一-一等奖2项。被评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获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发展基金“杰出贡献奖”、杰出口腔医师奖、中国医师奖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香港牙医师学院、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师学院、英国英格兰皇家外科医师学院先后授予“Honorary fellowship”。
  
  张震康,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名誉院长、院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卫生部口腔计算机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口腔颌面外科研究室主任。几十年来从事颞下颌关节病和正颌外科研究工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原卫生部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共12项。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专著10本。曾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美国西北大学牙科学院杰出访问学者证书、国际牙医师学院院士、香港牙科医学院名誉院士、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师学院名誉院士。社会兼职: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名誉会长、全国牙病防治基金会名誉理事长、首届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管理委员会专家顾问组成员等。
  
  徐韬,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毕业于原北京医学院口腔医学系,获得口腔专业医学学士学位,后出国深造,获得美国波士顿大学口腔生物学博士学位和牙医学博士学位。曾任职于美国波士顿大学,承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科研项目,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多名。从事全科临床工作。曾任职于美国高露洁棕榈公司,负责新技术研发和临床研究。持有专利几十项,发表学术论文综述专著等数十篇。主要社会兼职包括: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世界卫生组织中国牙科预防教育与培训中心主任、世界牙科联盟教育委员会委员、亚洲口腔预防医学会前任主席等。

内页插图

目录

绪论

开篇
医学的人文社会性与医患沟通技能
第1节 医学的人文社会性
第2节 医患沟通技能和沟通艺术

上篇 疾病篇
第1章 龋病
第1节 概述
第2节 龋的病因
第3节 龋的发病过程和发病机制
第4节 龋的病理表现
第5节 龋齿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技术
第6节 龋的临床分类、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7节 龋病的治疗方案
第8节 口腔多学科临床实践中的龋病预防
第2章 牙体非龋性疾病和发育异常
第1节 牙体慢性损伤
磨损
磨牙症
楔状缺损
酸蚀症
牙隐裂
牙根纵裂
验创伤性磨牙根横折
第2节 其他牙体病症
牙本质过敏症
牙根外吸收
牙内吸收
牙齿外源性着色
牙齿变色
第3节 牙齿发育异常
埋伏牙
额外牙
先天缺失牙
无牙畸形
过小牙、锥形牙、过大牙
融合牙、双生牙、结合牙
釉珠
畸形中央尖
牙釉内陷
牛牙症
釉质发育不全
氟牙症
四环素牙
先天性梅毒牙
遗传性乳光牙本质
第3章 牙髓疾病
第1节 牙髓的解剖生理特点
第2节 牙髓病的病因学
第3节 牙髓病的分类
第4节 牙髓病的病理变化
第5节 牙髓疾病的临床诊断思路和方法
第6节 牙髓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第7节 牙髓病的治疗原则
第4章 根尖周组织疾病
第1节 根尖周组织解剖生理特点
第2节 根尖周组织疾病的病因学
第3节 急性根尖周炎
第4节 慢性根尖周炎
第5章 牙龈疾病
第1节 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及生理
第2节 牙龈疾病的病因学
第3节 牙龈疾病
菌斑性龈炎
青春期龈炎
妊娠期龈炎
药物性牙龈肥大
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
白血病的龈病损
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龈乳头炎
浆细胞龈炎
牙龈瘤
重金属引起的牙龈着色
剥脱性龈病损
第6章 牙周炎
第1节 牙周炎的流行情况和趋势
第2节 牙周炎的病因学
第3节 牙周炎的临床病理学
第4节 牙周炎的检查
第5节 慢性牙周炎
第6节 侵袭性牙周炎
第7节 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
第8节 牙周炎的并发病变
根分叉病变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牙周脓肿
牙龈退缩
牙根敏感症
口臭
第9节 牙周医学
第7章 种植体周围组织疾病
第1节 种植体周组织的特点
第2节 种植体周疾病的病因
第3节 种植体周黏膜炎
第4节 种植体周炎
第8章 口腔黏膜疾病
第1节 总论
第2节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白塞病
第3节 理化性损害
创伤性血疱及溃疡
化学性灼伤
热损伤
放射性口炎
化学治疗诱发的口腔黏膜炎
第4节 细菌感染性疾病
球菌性口炎
坏死性溃疡性龈口炎
口腔结核
口腔梅毒
第5节 病毒感染性疾病
单纯疱疹
带状疱疹
手-足-口病
第6节 口腔念珠菌病
第7节 唇部疾病
慢性唇炎
腺性唇炎
肉芽肿性唇炎
梅.罗综合征
光化性唇炎
口角炎
血管性水肿
第8节 舌部疾病
地图舌
沟纹舌
正中菱形舌
毛舌
舌乳头炎
灼口综合征
淀粉样变性
第9节 口腔潜在恶性病变
口腔白斑
口腔红斑
扁平苔藓
盘状红斑狼疮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第10节 黏膜皮肤疾病
多形红斑
药物过敏性口炎
过敏性接触性口炎
天疱疮
家族性良性天疱疮
副肿瘤天疱疮
瘢痕性类天疱疮
大疱性类天疱疮
线状IgA大疱皮肤病
第11节 口腔黏膜色素异常
第12节 口腔黏膜肉芽肿性疾病
局限性口面部肉芽肿病
……
第9章 口腔颌面部炎症
第10章 颌骨病
第11章 口腔颌面部囊肿和良性肿瘤
第12章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第13章 口腔颌面部创伤
第14章 口腔颌面部畸形和缺损
第15章 牙颌面发育性畸形
第16章 唾液腺疾病
第17章 颞下颌关节疾病
第18章 口腔颌面部神经疾病
第19章 错殆畸形
第20章 睡眠呼吸障碍及其口腔治疗
第21章 牙列缺损
第22章 牙列缺失
第23章 儿童口腔疾病的诊治特点
第24章 老年口腔疾病的特点
第25章 残障患者口腔疾病的诊疗特点
第26章 口腔颌面部综合征
第27章 系统疾病在口腔的表现
第28章 口腔疾病与全身健康
第29章 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
第30章 全科口腔医疗与口腔全科医师
第31章 口腔健康调查和口腔健康教育与促进

下篇 技术篇
第32章 牙体缺损的直接修复
第33章 牙体缺损的修复治疗
第34章 牙髓及根尖周病的治疗
第35章 牙周治疗技术
第36章 麻醉
第37章 拔牙术
第38章 口腔颌面部手术
第39章 数字外科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
第40章 可摘矫治器的矫治技术
第41章 固定矫治器的矫治技术
第42章 固定义齿
第43章 可摘局部义齿
第44章 全口义齿
第45章 口腔种植修复
第46章 颌面缺损的赝复
第47章 物理疗法在口腔科的应用
第48章 口腔颌面部医学影像学检查
第49章 口腔医学美学治疗技术
第50章 口腔护理四手操作
第51章 龋病预防的适宜技术

附录1 口腔科常用药物
附录2 口腔常用材料及应用
附录3 口腔科常用设备的使用及维护
附录4 口腔医疗中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中英文对照词汇表

前言/序言

  《实用口腔科学》是由以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专家为主撰写的综合性口腔医学专业临床实用参考书。自1993年第1版问世以来,已连续修订出版3版,深受广大口腔医务工作者和其他读者欢迎,长期作为我国口腔住院医师培训参考教材,口腔全科医师的必读教材,口腔主治医师的全面参考教材,成为国内口腔医学领域最为畅销的大型专业参考书之一。
  《实用口腔科学》第3版于2009年6月出版,至今已有7年。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医学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口腔医学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中涌现出许多新理论、新概念、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艺,为了适时反映口腔医学的快速发展,我们组织了第4版的修订工作。
  第4版的编写原则基本不变:①体现临床实用性。疾病篇中,理论性的内容对临床有直接指导意义,淡化分子机制等基础理论。充分叙述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介绍治疗原则、方法以及疾病的预防。对于较为复杂的疾病,提出疾病治疗的设计原则,以起到“临床路径”的作用。技术篇中,介绍具体操作,反映出作者自己的经验体会。阐述并发症的预防、医患沟通及风险防范的要点。②体现内容的新颖性。力求反映出近些年涌现出的新理论、新概念和新技术,而对于陈旧过时的内容进行删减。如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残障人士的关怀越来越受到重视,因而增加了“残障患者的口腔疾病诊疗特点”一章。③体现医学的人文精神。介绍口腔疾病诊治中的医患沟通和服务艺术等,增加了一章专门介绍医学的人文社会性与医患沟通技能,并增加了“儿童口腔科行为管理”的内容。④注重读者对象,“量体裁衣”。本书读者重点对象为住院医师、全科医师、主治医师,重点介绍主要读者能用得上的内容,复杂的大手术以及应用面很窄的高精尖技术则不写或简写。
  第4版的编写体例保留了原有的特色,分为疾病篇、技术篇,另加附录。附录部分介绍口腔科常用药物、材料、设备及医院感染控制。每章节增列了参考文献,书末索引中增加了医学术语的英文,成为中英文名词对照的方式,以便读者查阅。
  编写人员以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的专家为主,特别邀请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北京医院栾文民教授、解放军总医院刘洪臣教授、刘荣森教授等参加编写。编写队伍中增加了一些活跃在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第一线的年轻专家,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编写梯队,以保证编写队伍的连续性和本书内容的先进性,努力使本书成为真正的传世之作。
  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参与第3版书编写的老专家未能参与第4版书的编写工作,对于这些老专家为《实用口腔科学》作出的贡献,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这些老专家包括:王勤、王毓英、孙广熙、孙开华、孙廉、李国珍、吴奇光、邹兆菊、宋世卿、张丁、张筱林、林琼光、郑麟蕃、孟宪中、赵士杰、高懃、梁丽芬、韩科、谢红霞、徐樱华。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领导、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图片编辑工作得到了绘图室林冠华老师和王迪老师的大力帮助,还有不少同志在编务上做了大量工作,一并致以衷心感谢。
  本书参编人员多,编写风格不尽一致;为了进一步提高本书的质量,以供再版时修改,诚恳地希望各位读者、专家提出宝贵意见。
口腔健康:守护微笑的基石 笑容,是我们与世界沟通最直接、最温暖的方式。而一口健康的牙齿,则是绽放自信笑容的坚实基础。口腔健康不仅仅关乎美观,更与我们的整体健康息息相关。从咀嚼食物获取营养,到清晰地发音与人交流,再到抵抗口腔疾病的侵袭,口腔健康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口腔健康的迷思与真相 许多人认为,只要不感到疼痛,口腔就一定是健康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许多严重的口腔疾病,如牙周病早期,往往在不引起明显不适的情况下悄然发展。牙菌斑的堆积、牙龈的微小炎症,都可能是潜在问题的信号。忽视这些早期迹象,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如牙齿松动、脱落,甚至影响到身体其他系统的健康。 另一个常见的误区是,只要每天刷牙,口腔就万无一失。诚然,正确的刷牙是口腔保健的基础,但它并非万能。牙刷难以触及的牙缝、牙龈边缘,是细菌滋生和牙菌斑堆积的温床。如果仅依赖刷牙,而忽视了牙线、牙间刷等辅助清洁工具的使用,口腔清洁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此外,很多人对“蛀牙”的认识仅停留在牙齿表面的黑点。实际上,蛀牙是一个由细菌代谢产酸腐蚀牙齿的过程,如果不及时干预,会不断加深,直至侵犯牙髓,引起剧烈的疼痛,甚至导致牙齿的丧失。 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紧密联系 口腔并非孤立的器官,它与我们身体的各个系统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心血管系统: 研究表明,牙周病与心脏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密切关联。牙周病菌可以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全身性的炎症反应,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呼吸系统: 口腔中的细菌可以通过吸入进入呼吸道,增加患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风险,尤其对于免疫力较低的儿童和老年人。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上牙周病,而牙周病的加重也会反过来影响血糖的控制,形成恶性循环。 孕期健康: 孕期女性荷尔蒙水平的变化,容易导致牙龈炎的发生,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引发妊娠期牙周炎,甚至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有关。 消化系统: 咀嚼功能受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长期可能导致营养不良。 构建坚固的口腔防线:日常护理的智慧 维护口腔健康,需要从日常的点滴做起,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 1. 精准有效的清洁: 刷牙: 选择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Bass method)是目前被广泛推荐的有效刷牙方法。将牙刷与牙齿呈45度角,轻柔地在牙龈边缘和牙齿表面进行短距离的水平颤动,然后向上或向下拂刷。注意清洁牙齿的每一个面,包括内侧、外侧和咬合面。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早晚各一次,每次至少两分钟。 牙线: 牙线是清洁牙缝的“神器”。取一段约45厘米长的牙线,用双手的食指或拇指缠绕,将牙线轻轻滑入牙缝,贴合牙齿表面,做“C”形包裹,上下刮擦。同样,要清洁牙缝的两侧。 牙间刷: 对于牙缝较大或佩戴牙套、种植牙的人群,牙间刷是比牙线更有效的清洁工具。根据牙缝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牙间刷型号,轻柔地在牙缝间进出。 漱口水: 漱口水可以作为辅助清洁手段,选择含氟或具有抗菌成分的漱口水,能有效减少口腔细菌。但要注意,漱口水不能替代刷牙和使用牙线。 2. 均衡的饮食习惯: 减少糖分摄入: 糖是口腔细菌的“能量源”,会促进细菌代谢产酸,腐蚀牙齿。尽量减少含糖饮料、甜点、零食的摄入,尤其是在睡前。 多摄入富含钙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牛奶、奶酪、绿叶蔬菜等富含钙质,有助于强化牙齿。维生素C有助于牙龈健康。 多吃粗粮和纤维质食物: 这些食物能通过咀嚼过程清洁牙齿表面,并促进唾液分泌,帮助中和口腔酸性。 适量饮水: 水可以帮助冲洗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和细菌。 3. 定期的专业检查与治疗: 每年至少两次口腔检查: 即使没有不适,也应定期(通常建议每6个月)到牙医处进行全面检查。牙医可以通过专业的器械和X光片,发现早期问题,如微小的蛀牙、牙周病的迹象等,从而在问题变得严重之前得到及时治疗。 洗牙(洁牙): 牙医会通过专业的器械清除牙刷和牙线无法去除的牙结石(即硬化的牙菌斑)。洗牙不仅能清洁牙齿,还能帮助预防牙周疾病。 及时的治疗: 一旦发现蛀牙、牙周病或其他口腔问题,应及时接受牙医的治疗,避免小问题演变成大麻烦。 口腔疾病的常见类型与预防 1. 蛀牙(龋齿): 成因: 口腔中的细菌利用食物中的糖分代谢产生酸,酸腐蚀牙齿表面的矿物质,导致牙齿硬组织脱矿,最终形成蛀洞。 预防: 严格执行口腔清洁,减少糖分摄入,使用含氟牙膏,定期检查。 治疗: 早期的小蛀洞可以通过充填材料修复;严重时可能需要根管治疗甚至拔牙。 2. 牙周病: 成因: 主要由牙菌斑和牙结石刺激牙龈引起。早期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进展后可导致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移位,最终脱落。 预防: 良好的口腔清洁是关键,定期洗牙,控制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 治疗: 早期牙龈炎可以通过专业清洁和改善口腔卫生得到控制;牙周炎则需要更复杂的治疗,包括深层刮治、牙周手术等。 3. 口腔黏膜疾病: 常见类型: 口腔溃疡、白斑、扁平苔藓等。 成因: 免疫力下降、营养素缺乏、不良习惯(如吸烟、酗酒)、病毒感染等。 预防: 保持均衡饮食,增强免疫力,戒烟限酒,注意口腔卫生。 治疗: 需根据具体病因由医生诊断和治疗。 4. 口腔癌: 高危因素: 吸烟、酗酒、长期日晒、HPV感染等。 早期迹象: 口腔内出现不明原因的肿块、溃疡、白斑、红斑,且长时间不愈合,或伴有吞咽、咀嚼、说话困难,颈部淋巴结肿大。 预防: 戒烟限酒,避免长期日晒,注意口腔卫生。 早期发现与治疗至关重要: 口腔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治愈率很高。因此,一旦发现口腔内有异常,应立即就医。 特殊人群的口腔保健 儿童: 乳牙的健康直接影响恒牙的生长和颌面的发育。家长应帮助孩子进行口腔清洁,定期带孩子进行口腔检查,及时进行窝沟封闭和涂氟,预防蛀牙。 孕妇: 孕期荷尔蒙变化易导致牙龈炎。孕妇应更加注意口腔卫生,咨询牙医,进行必要的治疗,以保障母婴健康。 老年人: 随着年龄增长,唾液分泌减少,牙齿磨损,牙周组织退化,更容易出现口干、蛀牙、牙周病等问题。老年人需要特别关注口腔清洁,定期复查,必要时考虑使用义齿修复。 佩戴假牙或种植牙者: 假牙和种植牙也需要日常清洁和定期维护,以防止继发感染和并发症。 拥抱健康生活,从守护口腔开始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的日常护理、均衡的饮食习惯以及定期的专业检查,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口腔疾病,拥抱健康美好的生活。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重视口腔健康,守护那份自信灿烂的笑容!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手了这本《实用口腔科学(第4版)》,但没想到它带来的惊喜是如此之大。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从整体到局部,层层递进,非常适合我这种需要系统学习的读者。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耐心解答着我心中的每一个疑问。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的深入剖析,这让我能够从根本上理解疾病,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症状层面。例如,在讲解口腔黏膜疾病时,作者不仅列举了各种类型,还详细阐述了不同疾病的免疫学、遗传学基础,以及最新的治疗进展,这让我对这些疾病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书中的插图和照片质量都非常高,清晰度极佳,对于我理解复杂的解剖结构和病变特征非常有帮助。我经常会对照书中的插图,在自己的实践中去寻找对应的解剖标志,这大大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这本书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几乎囊括了口腔医学的各个分支,对于我这样想要拓宽知识面的读者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做的。

评分

作为一名口腔修复科的医生,我对《实用口腔科学(第4版)》中的修复学章节尤其关注。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一部分的编写质量非常高,充分体现了作者团队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从全口义齿的制作流程,到局部义齿的设计原则,再到种植修复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每一个环节都阐述得清晰透彻,并结合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不同修复材料性能的对比分析,以及针对不同患者情况的个性化修复方案的建议,这让我能够在日常工作中,更精准地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修复方式。此外,本书对于口腔黏膜病和口腔颌面外科的一些内容,也进行了深入的介绍,这对于修复医生了解患者全身健康状况以及处理一些合并症,也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可以说,《实用口腔科学》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深入研究的著作,它不仅能够解决我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更能启发我不断思考和探索口腔医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评分

我是一名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即将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对于即将面对的真实世界充满了期待,同时也有些许忐忑。在老师的推荐下,我选择了《实用口腔科学(第4版)》作为我的学习辅助读物。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全面”和“扎实”。它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几乎无所不包。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口腔解剖学的细致讲解,每一个层次、每一个结构的描述都力求准确,这对我理解疾病的发生和定位至关重要。而且,书中对于各种检查方法和辅助诊断技术的介绍也非常详细,让我能够提前了解如何规范地进行口腔检查,如何解读X光片、CT等影像资料。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一些常见口腔问题的处理建议,都非常具有可操作性,这让我对接下来的临床实习充满了信心。我相信,在《实用口腔科学》的指引下,我能够更快速地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口腔医生。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其厚重的篇幅,更在于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作为一名在口腔临床摸爬滚打多年的医生,我深知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差距。而《实用口腔科学(第4版)》恰恰有效地弥合了这一差距。《实用口腔科学》之所以“实用”,就在于它不仅仅是陈述理论,更注重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指导临床实践的有力工具。书中的病例讨论部分,简直是为我们这些临床医生量身打造的“案例库”。每一个病例都详细记录了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诊断依据以及治疗过程和预后,并辅以深入的分析和讨论。这让我能够学习到不同疾病的鉴别诊断思路,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案。特别是关于复杂牙体牙髓治疗和种植修复的章节,其严谨的论述和精细的操作指导,让我受益匪浅。而且,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专业且易于理解,避免了过度晦涩的专业术语,使得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快速掌握核心要点。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口腔医学领域的“百科全书”!作为一名刚刚踏入口腔临床的年轻医生,我一直渴望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梳理知识、解答临床疑惑的权威教材,而《实用口腔科学(第4版)》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从基础的解剖生理,到各种常见和罕见的口腔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这本书都做到了详尽入微。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注重临床实践的应用。书中大量的真实病例分析,配合清晰的图片和图表,让我能够身临其境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各种治疗方案的优缺点。特别是关于牙体牙髓病和牙周病的章节,讲解得非常透彻,很多我之前模糊的概念,通过阅读这本书得到了清晰的认识。作者团队的专业性和严谨性可见一斑,每一个细节都力求精确,这对于我们学习和掌握这门学科至关重要。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口腔医生,在阅读这本书时,想必也能从中汲取到新的视角和前沿的知识。这本书的印刷质量也相当不错,纸张厚实,色彩还原度高,阅读体验非常舒适。我毫不犹豫地将它列为我的案头必备书籍,每天都会翻阅,并在遇到临床问题时,第一时间寻求它的答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