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衛生法律法規(第3版 供中等衛生職業教育各專業用)》是在全國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悉心指導下,根據教育部新頒布的《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試行)》的要求組織編寫的,全書共十三章,包括衛生法律法規概述、醫政管理法律製度、執業醫師法律製度、執業護士法律製度、醫技人員管理法律製度、侵權責任及醫療事故處理法律製度、藥品管理法律製度、獻血法律製度、母嬰保健法律製度、公民生命健康權保護法律製度、傳染病防治法律製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法律製度、與健康相關産品衛生法律製度。
《衛生法律法規(第3版 供中等衛生職業教育各專業用)》側重於與執業資格考試和學生從業有關的主要的衛生法律法規知識,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必需的衛生法律法規知識,形成良好的衛生法製意識和醫療安全意識,自覺遵守有關醫療衛生法律法規。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衛生法律法規概述
第一節 衛生法律法規的概念與特徵、調整對象
一、衛生法律法規的概念與特徵
二、衛生法的調整對象
第二節 衛生法律關係
一、衛生法律關係的概念和構成要素
二、衛生法律關係的産生、變更和消滅
第三節 法律責任的概念和種類
一、衛生法律責任
二、衛生法律責任的種類
第四節 衛生法的淵源
一、憲法
二、衛生法律
三、衛生行政法規
四、地方性衛生法規,自治條例與單行條例
五、衛生行政規章
六、地方性衛生規章
七、衛生國際條約
第五節 衛生法律法規的學習方法與要求
一、理論聯係實際方法
二、曆史考察法
三、比較分析法
第二章 醫政管理法律製度
第一節 醫療機構管理的法律規定
一、醫療機構的概念
二、醫療機構的分類
三、醫療機構的設立
四、醫療機構的名稱
五、醫療機構的監督管理與評審
六、違反醫療機構管理法律的處罰
第二節 醫院管理法律製度
一、醫院的概念與分類
二、醫院管理法律製度
第三節 醫療機構處方管理法律製度
一、處方的概念
二、處方的標準格式與書寫規則
三、處方權的取得
四、處方的開具
五、處方的調劑
六、處方權的限製與撤銷
七、處方的保管期
第三章 執業醫師法律製度
第一節 概述
一、執業醫師法律製度概述
二、執業醫師法的立法目的
三、執業醫師法的適用範圍
四、執業醫師與執業醫師法的概念
第二節 醫師資格考試和注冊
一、醫師資格考試製度
二、醫師執業注冊製度
第三節 醫師執業規則
一、醫師的執業權利
二、醫師的執業義務
三、醫師的執業規則
第四節 醫師的考核與培訓
一、醫師考核
二、醫師培訓
三、錶彰與奬勵
第五節 違反執業醫師法的法律責任
一、以不正當手段取得醫師執業證書的法律責任
……
第四章 執業護士法律製度
第五章 醫技人員管理法律製度
第六章 侵權責任及醫療事故處理法律製度
第七章 藥品管理法律製度
第八章 獻血法律製度
第九章 母嬰保健法律製度
第十章 公民生命健康權保護法律製度
第十一章 傳染病防治法律製度
第十二章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法律製度
第十三章 與健康相關産品衛生法律製度
實訓指導
參考文獻
目標測試參考答案
前言/序言
衛生法律法規是中等職業教育醫藥衛生類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選修課程。本教材是以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醫藥衛生類各專業教學標準為依據,圍繞中等職業教育醫藥衛生類各專業人纔培養目標,突齣強調學生人文素養教育,尤其是當今在醫患關係緊張、醫療服務質量要求不斷提升的背景下,衛生法律法規課程的開設顯得非常重要,對推進我國依法治國有著重要的作用。教育部提齣中等衛生職業學校開設法製教育課程,並頒布《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試行)》,提齣瞭堅持立德樹人,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識和醫療安全意識,自覺遵守有關醫療衛生法律法規。因此,中等職業學校醫藥衛生類各專業在開設職業道德和法律課程的基礎上,開設衛生法律法規課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本教材是在全國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悉心指導下,根據教育部最新頒布的《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試行)》的要求組織編寫的,全書共十三章,包括衛生法律法規概述、醫政管理法律製度、執業醫師法律製度、執業護士法律製度、醫技人員管理法律製度、侵權責任及醫療事故處理法律製度、藥品管理法律製度、獻血法律製度、母嬰保健法律製度、公民生命健康權保護法律製度、傳染病防治法律製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法律製度、與健康相關産品衛生法律製度。本教材側重於與執業資格考試和學生從業有關的主要的衛生法律法規知識,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必需的衛生法律法規知識,形成良好的衛生法製意識和醫療安全意識,自覺遵守有關醫療衛生法律法規。
本教材編寫的特點:體現瞭職業教育“做中學、學中做”的教學理念,在每章正文內容外,設有案例、知識拓展、考點提示、小結、目標測試等,同時附有實訓指導、參考文獻、目標測試參考答案,注重學生學習、技能、應試能力的培養。本教材網絡增值服務有配套課件,供教師參考使用。
本教材供中等衛生職業教育醫藥衛生類各專業學生使用,也可供高職醫藥衛生類各專業學生學習參考,教師在教材使用過程中可根據專業需要進行取捨。本教材由全國7所中等衛生職業學校教學經驗豐富的骨乾教師共同完成,在編寫過程中得到各編者所在單位的大力支持,在此錶示衷心的感謝!
由於編寫時間緊迫,編者學識水平有限,不妥之處,敬請廣大師生和讀者賜教,以便修訂時進一步完善。
衛生法律法規(第3版 供中等衛生職業教育各專業用) 圖書簡介 本書作為中等衛生職業教育各專業通用的教材,旨在係統梳理和深入講解與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緊密相關的法律法規體係,培養學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識,具備依法執業、依法救治、依法保健的能力,為未來從事各項衛生健康工作奠定堅實的法治基礎。本版在繼承前兩版優良傳統的基礎上,緊密結閤當前國傢衛生法律法規的最新發展和中等衛生職業教育的教學需求,內容更為精煉,結構更為清晰,案例更為貼近實際,力求使學生學有所得,用有所依。 第一部分:衛生法律法規概述 本部分將從宏觀層麵介紹衛生法律法規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其在整個法律體係中的地位。我們將首先探討“法律”和“法規”的定義,以及為何衛生領域需要專門的法律法規來規範。這包括對健康權作為基本人權的認識,以及國傢在維護公民健康方麵所承擔的法律責任。 衛生法律法規的性質與作用:我們將分析衛生法律法規的強製性、規範性、保障性等特點,以及它們如何保障公民的健康權益,維護公共衛生安全,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並對醫療機構、醫務人員以及患者的行為進行有效約束和引導。 衛生法律法規的淵源與體係:深入介紹中國衛生法律法規的構成,包括憲法中關於公民健康權的規定,以及各類法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等)、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等,清晰勾勒齣衛生法律法規的層級結構和相互關係。 衛生法律法規的發展趨勢:結閤當前國傢深化醫藥衛生體製改革的背景,分析衛生法律法規在理念、內容和製度設計上的新變化和新方嚮,例如更加強調預防為主、源頭治理,關注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以及在數據安全、基因技術等新興領域的法律規製。 第二部分:基本醫療衛生法律製度 此部分將聚焦於構成我國基本醫療衛生體係的核心法律製度,為學生構建起理解醫療服務最基礎的法律框架。 《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導讀:作為我國衛生領域的基礎性法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的內容至關重要。我們將詳細解讀其總則、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健康促進、醫療糾紛處理、法律責任等核心條款,使其成為學生理解後續具體法律法規的基石。 醫療機構的法律管理:詳細闡述各類醫療機構(包括醫院、診所、門診部等)的設立、執業許可、管理規範、監督檢查等方麵的法律要求。重點講解不同類型醫療機構的資質條件、人員配備、設備配置以及內部管理製度的閤法性要求。 醫療服務行為的法律規範:深入剖析醫務人員在提供醫療服務過程中的權利與義務,包括診斷、治療、用藥、手術等各個環節的法律界限。重點強調知情同意原則、隱私權保護、醫療記錄的保存與管理,以及醫療文書的書寫規範。 藥品和醫療器械的法律管理:圍繞保障用藥安全和有效,詳細介紹藥品、疫苗、血液、醫療器械等的注冊審批、生産質量管理、流通銷售、使用管理以及監督檢查的法律規定。 第三部分:公共衛生法律製度 公共衛生是維護全社會健康的重要屏障。本部分將著重介紹與疾病預防控製、健康教育、環境保護、食品安全等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 傳染病防治法律製度:重點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涵蓋傳染病的監測、預警、報告、隔離、治療、封鎖等防控措施的法律依據,以及國傢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的應急響應機製和法律責任。 職業病防治法律製度: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明確用人單位在職業病預防、控製、診斷、處理等方麵的法律義務,以及勞動者在職業病防治中的權利和義務。 精神衛生法律製度:探討《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關注精神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康復以及精神病人權益的保障,強調對精神病患者的關懷與法律保護。 愛國衛生運動與健康中國戰略相關法律法規:闡釋國傢關於改善城鄉衛生狀況、推進健康教育、營造健康生活環境的法律政策導嚮,以及如何將健康理念融入各項社會經濟發展之中。 第四部分:醫療糾紛與法律責任 醫療糾紛的産生和處理是醫療服務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環節。本部分旨在幫助學生理解醫療糾紛的産生原因,掌握處理原則和法律依據。 醫療糾紛的構成與原因分析:從法律角度分析醫療糾紛的構成要件,探討常見的醫療糾紛原因,如診斷失誤、治療不當、醫患溝通不暢、護理疏忽等。 醫療糾紛的解決途徑:詳細介紹醫療糾紛的解決方式,包括協商、調解、行政處理、民事訴訟等,並分析不同解決途徑的特點和適用範圍。 醫療損害責任與賠償:闡釋醫療損害的法律認定標準,以及在發生醫療損害時的責任劃分和賠償原則,重點講解醫療事故鑒定、損害賠償的計算方法等。 醫療責任保險製度:介紹醫療責任保險在化解醫療糾紛、保障醫患雙方權益方麵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在我國的發展現狀和法律依據。 第五部分:特定衛生領域的法律法規 在掌握瞭基本法律框架後,本部分將深入到一些與中等衛生職業教育學生未來工作緊密相關的特定領域。 母嬰保健與優生優育法律製度:重點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及其相關規定,關注孕前、孕期、産期、産後對母嬰健康的法律保障,以及優生優育的法律要求。 執業醫師與護理人員的法律規範:《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護士條例》等法律法規是指導醫務人員執業的根本依據。本部分將詳細闡述醫師和護士的執業條件、權利、義務、執業範圍、繼續教育、執業監督等內容。 人體器官移植的法律規範:介紹我國關於人體器官捐獻、獲取、分配、移植的法律法規,強調其閤法性、倫理性和規範性。 生殖健康與計劃生育法律法規:闡述國傢在生殖健康服務、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優生優育服務等方麵的法律規定,關注生育權利與義務的平衡。 醫學倫理與法律的關係:探討醫學倫理原則(如尊重自主、不傷害、行善、公正)與法律規範的內在聯係,強調在醫療實踐中應當遵循的倫理道德底綫。 第六部分:衛生行政執法與監督 為確保法律法規的有效實施,行政執法與監督體係至關重要。本部分將介紹衛生行政部門的職責和執法程序。 衛生行政執法機構與職責:明確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在衛生監督、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方麵的職能劃分,以及它們在維護公共衛生安全中的核心作用。 衛生監督的內容與程序:詳細介紹衛生監督的重點領域,如醫療機構、公共場所、學校衛生、職業衛生、放射衛生等,以及衛生監督的檢查、調查、取證、處罰等基本程序。 行政許可與備案製度:講解涉及醫療機構、藥品經營、消毒産品等各類行政許可事項的申請、審查、核發過程,以及備案製度的應用。 法律責任追究機製:闡述違反衛生法律法規行為可能麵臨的行政處罰、刑事處罰以及民事賠償責任,強調違法必究的法律原則。 第七部分:與國際接軌的衛生法律法規(選講)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瞭解國際上通行的衛生法律法規和標準,對於提升我國衛生事業的國際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本部分將根據教學需要,對與國際組織(如世界衛生組織)相關的法規和標準進行介紹。 國際衛生組織(WHO)的法律地位與職能:簡述WHO在製定國際衛生規範、協調國際衛生行動方麵的作用。 國際醫學倫理準則:介紹《日內瓦宣言》、《赫爾辛基宣言》等重要的醫學倫理文件,理解其對全球醫學實踐的指導意義。 與全球公共衛生安全相關的國際法規:如《國際衛生條例》(IHR)等,強調國際閤作在應對全球性健康挑戰中的必要性。 教學目標與學習建議 本書的編寫旨在幫助中等衛生職業教育專業的學生: 1. 掌握基本的衛生法律法規知識:理解衛生法律法規的核心概念、原則和主要內容。 2. 培養依法執業意識:在日常工作學習中,能夠自覺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做到依法行醫、依法保健。 3. 提高風險防範能力:能夠識彆潛在的法律風險,並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規避。 4. 增強依法維權意識:在麵對不公平待遇或侵犯閤法權益時,能夠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 為瞭更好地學習本書內容,建議同學們在閱讀教材的同時,結閤課堂教學、案例分析、情景模擬等多種學習方式,積極思考,勤於實踐。同時,關注國傢最新齣颱的衛生法律法規和政策動態,不斷更新知識儲備,為未來從事更加專業、更高層次的衛生健康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本書的每一章節都力求內容翔實,條理清晰,語言規範,並配以適量的案例分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律條文的實際應用。我們希望通過本書的學習,能夠培養齣一批既有精湛專業技能,又懂法律、守規矩的優秀衛生人纔,為我國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