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吸收力的心灵》是集蒙台梭利的理论思想与方法经验的大成之作,呈现出蒙台梭利的革命性教育观念。本书体现了蒙台梭利后期的一些教育思想,她从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提出孩子的知识是通过他们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吸取经验获得的,以及教育必须与人类自身的实际相符合等,揭示了大自然赋予儿童的内在发展力量。
玛丽亚·蒙台梭利是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意大利一位医学女博士。她完成学业后,开始致力于诊断和治疗儿童身心方面存在的缺陷,并创办了“儿童之家”,提出“敏感期”“精神胚胎”“有吸收力的心灵”等极富革命性的理念,为我们揭示了儿童发展的奥秘。同时,她还反思了成人对儿童的教育,指出儿童的很多问题源于成人对待儿童的错误方式以及对他们造成的压抑,向成人提出了警示。她独创的“蒙氏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儿童教育,在中国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得到越来越多中国父母的认可和推崇。
蒙台梭利在实验、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童年的秘密》《发现孩子》《有吸收力的心灵》等多部著作,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幼儿教育的革命。
蒙台梭利教育描述出孩子每个阶段的敏感期,提供适合个性的教育,这正是孩子需要的。
——原美国国务卿 希拉里?克林顿
我们的成功不应该归功于斯坦福大学,而应归功于蒙台梭利学校。
——谷歌创始人 拉里?佩奇&谢尔盖?布林
在让儿童敏感于世界的美,以及唤醒对生命之谜的好奇方面,没有比蒙氏教育更好的方法。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百年孤独》作者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20世纪赢得世界公认的推进科学和人类进步的伟大科学家之一。
——西方教育史
第 1 章 儿童在世界重建中的作用 001
第 2 章 决定一生的教育 007
第 3 章 成长的不同阶段 015
第 4 章 新的途径 025
第 5 章 造物的奇迹 031
第 6 章 胚胎学与行为 041
第 7 章 心灵胚胎 051
第 8 章 儿童的独立历程 067
第 9 章 生命之初 077
第 10 章 儿童的语言发展 087
第 11 章 语言对儿童的召唤 095
第 12 章 发展障碍的影响 103
第 13 章 运动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111
第 14 章 智力与手 119
第 15 章 儿童的活动需求 127
第 16 章 从创造者到劳动者 133
第 17 章 文化与想象 139
第 18 章 儿童性格的形成 153
第 19 章 让儿童获得正常发展 161
第 20 章 性格形成靠儿童自己 167
第 21 章 儿童的占有心理及其变化 175
第 22 章 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181
第 23 章 社会的凝聚力 191
第 24 章 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 201
第 25 章 儿童的服从 207
第 26 章 纪律性和老师 217
第 27 章 老师的准备工作 227
第 28 章 爱及其源泉——儿童 237
玛丽亚?蒙台梭利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是20世纪享誉全世界的杰出幼儿教育家。1870年8月,玛丽亚?蒙台梭利在意大利安科纳地区的基亚拉瓦莱小镇出生。父亲亚历山德鲁?蒙台梭利是贵族后裔,性格平和。母亲瑞尼尔?斯托帕尼知识渊博,善良,开明。玛丽亚?蒙台梭利是独生女,深得父母的宠爱,自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并且养成自律、自爱、乐于助人的独立个性。
蒙台梭利在实验、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给世界教育带来翻天覆地变革的蒙氏幼儿早期教育法,风靡整个西方世界,对欧美国家的教育和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她认为,一直以来,儿童的成长都在受成人的压制,成人在各个方面干涉儿童的自由行动,成人对儿童的教育都是强制性的。她提出,成人必须信任儿童内在的力量,因为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而教育只是为了促进儿童“内在潜能”的发挥。蒙台梭利教授通过观察和“儿童之家”的实验,提出了儿童发展敏感期、心灵胚胎期、儿童在“工作”中成长等一系列对今天的早期教育仍然影响广泛的规律。
到目前为止,蒙台梭利的著作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蒙台梭利学校遍及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以蒙氏教育为基础创立的早期教育机构和幼儿园,受到越来越多父母和儿童的喜爱与信赖。
为了传播蒙台梭利经典早教理念,我们策划出版了本套“蒙台梭利早期教育经典原著”系列。本套丛书除收录了《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童年的秘密》《发现孩子》《有吸收力的心灵》这五本蒙氏早教经典理论原著外,还特意加入美国作家多萝茜?费希尔所著小说《贝茜成长的奥秘》,希望家长在阅读蒙氏理论的基础上,对蒙氏教育的效果和实际运用能有一个更好的认知。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是蒙台梭利的第一本儿童教育专著,也是对她亲手创立的“儿童之家”的经验总结。本书揭示了蒙台梭利的教育原理和教育方法,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入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学习、独立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通过应用蒙氏早教法,孩子不但能轻松、愉快地掌握阅读、计算的基本能力,还能掌握相当多的自然知识,更重要的是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为一本操作性手册,是蒙台梭利在美国传播蒙氏教育方法时所写。所有“儿童之家”运用的教具都有相似之处,本书详细讲解了如何针对儿童使用这些教具,以及该如何为孩子提供一个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的环境,以刺激儿童观察力、认知力和判断力的发展。蒙台梭利在书中强调,教育每个孩子的方法都是不同的,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成人的作用是让孩子自己去尝试,自己发现错误,甚至在学习中让他们冒必要的风险,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成长。本书是蒙台梭利教学方法的全面讲授,是应用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必备手册。
《童年的秘密》揭开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神秘面纱,提出了“敏感期”这一极富革命性的理念,即儿童在智力、节奏、运动、人物角色认识和工作等方面的发展拥有一个特殊的敏感期,处于敏感期的孩子会根据“敏感性”的指令,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从周围的环境中进行吸收和学习。抓住敏感期,将对儿童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本书也对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进行了反思,指出成人应该处于观察者的地位,不要压抑孩子的发展,要学会富有智慧地爱孩子。
《发现孩子》开创性地讲述了儿童是怎样一种存在,指出孩子应自主观察周围的世界,学会集中注意力,自然地进行学习和成长。蒙台梭利以此为基础,努力地进行着打破传统教育的探索,去寻求爱孩子和理解孩子的新方法,提出了独特的、革命性的儿童观,揭示了儿童具有的内在潜力,展现了儿童是作为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的存在。她描述了孩子的特性,以及更充分地唤起孩子学习和成长热情的方法,并将幼儿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看待,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儿童内在潜能的发展,而成人能做的就是为其提供所需要的环境,让孩子自由地成长。
《有吸收力的心灵》是集蒙台梭利的理论思想与方法经验的大成之作,呈现出蒙台梭利的革命性教育观念。本书中,蒙台梭利从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结合实际的现象和自身所得经验,揭示出了大自然赋予儿童的内在发展力量,阐释了儿童具有吸收能力的心智特点,思考着儿童与成人、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本书体现的是蒙台梭利后期的一些教育思想,其中一些理念超前于她的教育界和心理界的同行。特别是,书中提出了人类自身的自然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孩子的知识是通过他们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吸取经验获得的,以及教育必须与人类自身的实际相符合等。本书对儿童发展和传统教育的思考与分析,对于家长、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家及所有研究儿童和社会的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最近偶然间翻到了一本叫做《奇思妙想的宇宙》的书,感觉像是被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悄然推开。这本书并非以枯燥的科学理论堆砌,而是用一种极为生动、充满想象力的方式,探讨了宇宙的起源、演化以及其中可能存在的生命形式。作者的文字如同画家手中的画笔,将那些宏大而抽象的概念描绘得栩栩如生。我尤其喜欢他关于“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章节,他并没有直接给出我们能够完全理解的答案,反而通过一系列引人入胜的设想,激发读者去思考,去追寻。书中的比喻和类比更是巧妙绝伦,将深奥的物理学原理转化为日常生活中能够理解的场景。例如,他将时空的弯曲比作一张被重物压弯的床单,这种直观的描述瞬间就让我茅塞顿开。整本书读下来,我感觉自己的思维都被拓宽了,仿佛能够看到那些肉眼无法触及的星系,感受到宇宙无垠的辽阔。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不再局限于地球这个小小的蓝色星球,而是开始以一种更加宏大的视角去理解生命和存在。我会被书中时不时跳出来的哲学思考所吸引,它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是一次关于生命意义的探索。
评分这本书《时间的迷宫》简直是一场思维的盛宴!我从来没有想过,时间这个我们每天都在经历却又捉摸不透的概念,竟然可以被如此深入浅出地剖析。作者似乎是一位深谙时间之道的智者,他用他那犀利而富有洞察力的笔触,带领我们穿越过去、现在与未来,在时间的河流中遨游。书中的每一个观点都仿佛一颗颗闪耀的珍珠,串联起了我对时间认识的碎片。我尤其着迷于他对“时间悖论”的解读,他没有简单地罗列那些经典的谜题,而是通过生动的叙事和巧妙的推理,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时间旅行的可能性与荒谬性。那些关于祖父悖论、因果律的讨论,让我反复咀嚼,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领悟。而且,作者的语言风格也极具特色,时而幽默诙谐,时而深沉严肃,让人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对时间本质的思考。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时间的被动承受者,而是开始尝试去理解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掌控”它。它让我对未来充满期待,也对过去有了更深的敬畏。这是一本能够改变你看待世界方式的书。
评分《星辰的低语》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它不是一本讲述星座运势的书,也不是一本介绍天文知识的教科书,而更像是一本关于宇宙与人类情感连接的诗集。作者以一种极其温柔而又深邃的笔触,描绘了宇宙中那些无声的交流,那些超越语言和时空的联系。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宇宙尘埃”的篇章,作者将构成我们身体的原子追溯到遥远的恒星爆炸,这种宏大的叙事让人感到一种奇妙的共鸣,仿佛我们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一部分,流淌着星辰的血液。书中的许多段落,都充满了诗意的想象,将那些冰冷的科学数据赋予了生命的情感。例如,他描述黑洞时,不是将其描绘成一个吞噬一切的怪物,而是将其视为宇宙中一个沉默的守望者,它承载着无尽的秘密,也引发着无尽的遐想。我被这种浪漫的科学视角深深吸引,它让我觉得,即使是遥远的星空,也与我们的内心世界息息相关。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片寂静的星海中,聆听着宇宙最古老、最温柔的低语。它让我更加珍惜当下,也更加渴望去探索那些未知的可能。
评分我最近读的一本书叫做《心智的边界》,它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内心深处的一些未知区域。这本书并没有直接告诉你“如何做”,而是通过一系列发人深省的故事和深刻的哲学探讨,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作者以一种极其敏锐的洞察力,剖析了人类思维的局限性,以及我们是如何被各种观念和偏见所束缚的。我尤其被书中关于“认知失调”的讨论所吸引,作者用生动的生活案例,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在面对与自身信念冲突的信息时,是如何不自觉地进行自我欺骗和合理化。这种直击人心的揭示,让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往的许多观念和决策。而且,作者的写作风格也非常独特,他善于将复杂的心理学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同时又保持着一种深刻的学术严谨性。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陷入长久的思考,反思自己的行为模式和思维习惯。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成长,往往来自于突破自我的心智边界。这本书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审视,也是一次对人类认知潜力的探索。
评分《意识的涟漪》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来读到的最令人着迷的作品之一。它没有宏大的叙事,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但它所探讨的“意识”这个话题,却如同宇宙般深邃而迷人。作者以一种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意识的形成、演变以及它在我们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我非常喜欢他关于“潜意识”的分析,他并没有将其神秘化,而是通过科学的解释和生动的例子,让我们看到了潜意识对我们行为和思想的巨大影响。书中的许多观点都极具启发性,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一些习惯性思维和情感反应。例如,作者在讨论“自由意志”时,提出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让我开始质疑我们是否真的拥有完全的自由。而且,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具有感染力,他善于用诗意的语言描绘抽象的概念,让那些晦涩的哲学和心理学问题变得鲜活起来。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意识的洗礼,对“我是谁”这个问题有了更深的思考。它是一本能够让你静下心来,与自己的内心对话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