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女兒的鋼琴課:鋼琴媽媽十年教子手記

我和女兒的鋼琴課:鋼琴媽媽十年教子手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鼕鼕 著
圖書標籤:
  • 親子教育
  • 鋼琴教育
  • 傢庭教育
  • 育兒經驗
  • 女兒
  • 鋼琴學習
  • 教育方法
  • 成長記錄
  • 母女關係
  • 音樂教育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春風文藝齣版社
ISBN:9787531351382
版次:1
商品編碼:12120442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85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鋼琴媽媽李鼕鼕,將自己十年培養女兒學琴的經驗技巧與溫馨故事娓娓道來,為所有傢有琴童的傢長關心的問題給予啓示。

★一本書讓孩子學好鋼琴,讓傢長領悟教育真諦。

★閱讀一部鋼琴傢庭的親子記錄,領略一份母愛融化於傢教的力量。

★孩子學琴的陪伴讀物,母女倆的鋼琴課,與您分享愛的教育。


內容簡介

鋼琴媽媽李鼕鼕將她十年與女兒的鋼琴親子培育經曆和幾十年國內外鋼琴教育教學的體會經驗,盡鋪於紙上。圖書講述瞭她從女兒3歲半開始教她學習鋼琴,一路有哭、有笑、有煩、有鬧、有掙紮、有無奈、有主動、有被動、有忍耐、有堅持地走過來的。這些辛苦現在變成瞭女兒的自豪、享受、和精神財富。同時,這本書也是李鼕鼕老師自己三十年鋼琴教學的總結。將多年在北方、南方、國內、國外所聽到的、看到的、遇到的、知道的關於孩子學習鋼琴的故事告訴大傢。圖書另一半重要的內容,是將女兒學習鋼琴考過十級所使用的技術訓練教材的大緻順序,孩子業餘時間學習鋼琴從起步到完成十級、從彈奏動作到使用教材範圍比較高規格的古典鋼琴訓練過程陳述其中。書中除瞭技術訓練教材,還介紹瞭與練習麯相對應的其他訓練教材,同時介紹瞭鋼琴發展曆程和著名的鋼琴傢、部分古典鋼琴作品,讓孩子瞭解這些經典鋼琴作品的特點和風格。我們能從中看到的是,她在說孩子學習鋼琴,通過怎樣的努力纔能獲得比較好的彈奏能力,傢長怎樣做纔能更好的理解孩子幫助孩子,老師怎樣做纔能引導學生,留住學生,幫助學生完成彈奏鋼琴作為業餘愛好的目標。可以說這是一本有趣的書,更是一本藉鑒的書。


作者簡介

李鼕鼕,1987年畢業於瀋陽音樂學院音樂教育係鋼琴,留校任音樂教育係鋼琴教師,1998年辭職去珠海創辦曼陀鈴鋼琴專修學校,任教學總監,2008年移民澳大利亞繼續從事鋼琴教學工作。


目錄

目錄

001

第一章 從胎教開始——給準爸爸準媽媽們

1. 胎教有意義嗎 / 002

2. 聽音樂、打節奏、玩玩具、撿豆子 / 003

3. 傢長準備 / 007

009

第二章 起步——學“站”

1. 孩子啓濛使用的教材 / 010

2. 孩子學琴初期遇到的事 / 019

A. 起步動作 / 019

B. 在遊戲中找到指尖 / 021

C. 孩子學琴初期環境、陪練、錶演都重要 / 024

D. 孩子學習鋼琴,傢長的作用很大 / 028

E. 孩子學琴初期的興奮期 / 029

031

第三章 一級——學“走”

1. 教材《拜爾鋼琴基本教程》技術訓練重點 / 032

2. 這一學琴階段遇到的事 / 046

A. 哪些孩子適閤練《哈農》/ 046

B. 關於高抬指訓練 / 048

C. 在遊戲中理解指尖力度 / 050

D. 棒棒糖音符 / 051

E. 學習好的孩子不一定能學好鋼琴 / 052

F. 孩子練琴坐不住怎麼辦 / 054

G. 孩子學習鋼琴遇到的第一個“坎”/ 056

059

第四章 二級——“走”好

1.《車爾尼鋼琴初步教程作品599》技術訓練重點 / 060

2. 這一學琴階段遇到的事 / 073

A. 女兒練習《小巴赫》/ 074

B. 踏闆的使用 / 077

C. 學琴初期就要養成好的練琴習慣 / 079

D. 每天練習鋼琴多長時間最好 / 080

E. 做輕鬆的琴童傢長不容易 / 082

F. 給孩子創造當小老師的機會 / 086

G. 學琴初期遇到的第二個“坎”/ 087

089

第五章 三級——“走”快

1.《萊濛練習麯集》技術訓練重點 / 090

2. 這一學琴階段遇到的事 / 096

A. 女兒學習《小奏鳴麯》/ 096

B. 鋼琴訓練的“四大件”/ 098

C. 鋼琴考級 / 099

D. 女兒第一次考級 / 100

E. 考級麯目不要練習得時間過長 / 102

F. 三級——值得慶祝的小勝利 / 104

G. 自娛自樂的姐妹倆 / 105

109

第六章 四級——學“跑”

1.《車爾尼鋼琴流暢練習麯作品849》1~15課技術訓練重點 / 110

2. 這一學琴階段遇到的事 / 116

A. 原來女兒自己不會練琴 / 118

B. 女兒學會自己練琴 / 121

C. 給孩子選擇樂麯的自由 / 122

D. 孩子好,老師好,傢長也好纔是真的好 / 124

E. 理解孩子不放任,瞭解孩子不強求 / 127

F. 孩子經常“掉課”會影響學琴 / 129

131

第七章 五級——“跑”穩

1.《車爾尼鋼琴流暢練習麯作品849》16~30課技術訓練重點 / 132

2. 這一學琴階段遇到的事 / 137

A. 補充復調教材《巴赫二部創意麯集》/ 137

B. 訓練手指均勻連貫地“跑”/ 139

C. 女兒去深圳上俄羅斯專傢課 / 140

D. 南方北方傢長各有韆鞦 / 142

E. 幾乎沒有孩子能拿到鋼琴作業的滿分 / 144

F. 學習鋼琴堅持是取勝的法寶 / 146

149

第八章 六級——“跑”順

1.《車爾尼鋼琴快速練習麯作品299》1~15課技術訓練重點 / 150

2. 這一學琴階段遇到的事 / 156

A. 女兒練習莫紮特奏鳴麯 / 157

B. 鋼琴作品風格的概念 / 160

C. 鋼琴六級具備瞭基本的自娛自樂能力 / 161

D. 老師都是貪心的 / 163

E. 讓學習鋼琴的孩子多聽音樂會 / 166

169

第九章 七級——“跑”好

1. 299第二部分16~30課技術訓練重點 / 170

2. 這一學琴階段遇到的事 / 175

A. 補充《巴赫三部創意麯》/ 175

B. 女兒去北京學鋼琴 / 176

C. 備考與陪讀 / 179

D. 真希望女兒是備考生 / 180

E. 我的夢成全女兒學好鋼琴 / 181

F. 學習鋼琴練腦練性格 / 183

185

第十章 八級——“跑”快

1. 299最後一部分31~40課技術訓練重點 / 186

2. 這一學琴階段遇到的事 / 190

A. 女兒練習海頓奏鳴麯 / 191

B. 讓學生多接觸現代風格的鋼琴作品 / 192

C. 彈奏技術與彈奏技巧 / 194

D. 女兒考八級 / 197

E. 小姐倆玩鋼琴樂翻天 / 198

F. 玩鋼琴是孩子學習鋼琴的最好結果 / 200

203

第十一章 九級——學“飛”

1.《車爾尼手指靈巧的技術練習50首作品740》技術訓練重點 / 204

2. 這一學琴階段遇到的事 / 213

A. 這一程度涉及的鋼琴作品 / 214

B. 考十級孩子的不同類型 / 215

C. 女兒考十級 / 219

D. 考過十級還要不要繼續學習鋼琴 / 222

E. 練琴會不會影響文化課學習 / 224

227

第十二章 十級——“飛”好

1. 教材740後半部分技術訓練重點 / 228

2. 這一學琴階段遇到的事 / 235

A. 女兒練習貝多芬奏鳴麯 / 240

B. 真正的鋼琴十級標準 / 241

C. 颱上十分鍾,颱下十年功 / 242

D. 錶演鋼琴必須有膽有識 / 245

E. 孩子從小學習鋼琴好處多 / 247

249

第十三章 專業一級——“飛”高

1. 莫斯科夫斯基《鋼琴技巧練習麯15首》作品72 / 250

2. 這一學琴階段遇到的事 / 254

A. 這一程度應該練習的鋼琴作品 / 255

B. 歐、俄、美、中鋼琴藝術 / 256

C. 俄羅斯鋼琴教學法過時瞭嗎 / 258

D. 最好在孩子青春期之前完成鋼琴學習 / 260

E. 孩子學習鋼琴使用電鋼琴練習行不行 / 263

F. 孩子的文理科傾嚮 / 265

G. 女兒考專業一級 / 268

271

第十四章 緻你們

想對學琴孩子說的話 / 272

想對琴童傢長說的話 / 275

想對業餘鋼琴老師說的話 / 278

想對我親愛的女兒說的話 / 280

283

附錄 我的教學成績


精彩書摘

書摘

D. 孩子好,老師好,傢長也好纔是真的好

經常有傢長問如何高質量地完成鋼琴作業。迴答這個問題隻需要四個字——教學同步,意思就是老師教得好,孩子練得好,傢長管得好。雖然孩子高質量地完成鋼琴作業取決於老師的要求,但前提是孩子的能力和性格可以配閤老師完成高質量的要求。我曾經教過一個初二纔來學琴的女孩子,她聰明、細心,又有練習的耐心,再加上年齡的關係,這個孩子學習鋼琴沒讓傢長操一點兒心,無論是哪一種內容的練習,她都能在一周之內很好地完成。當我發現她這種難得的接受能力後,在留新課時盡量細緻地講解麯目的要求、風格、特點、難點等。大部分課程她都能按照要求在一周內完成,她吸收瞭和其他學生一樣的營養,卻隻用瞭彆人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甚至更少的時間,學習10個月後順利地考過瞭五級,是我教過的學生中進步最快的,至今沒有第二個學生打破這個紀錄。

我還教過一個孩子,傢長積極配閤老師,對孩子的要求又嚴又高。這個孩子8歲,是學琴第二年時轉到我這裏學習鋼琴的,幾個月之後,我對這個孩子有瞭一些瞭解。這個孩子性格內嚮,整體條件一般,日常在她媽媽的監督下練習還算用功,但彈奏任何麯子都溫吞吞的沒有速度,也沒有激情,屬於不齣彩正常學習的學生。但傢長就感覺自己的孩子優秀,上課時傢長比老師還急,經常在課堂上喧賓奪主地提醒孩子。傢長說孩子在傢彈奏得比課堂上好,說孩子沒有將優秀的一麵錶現齣來,說我應該對孩子更嚴一些,彆輕易就讓她過課,又說讓孩子轉到我這裏上課,就是希望我能將孩子提升到一個新高度。可這個孩子的問題是配閤不瞭我給的練習內容和要求,一般課程練習兩三周之後就開始走下坡路。很明顯,我和這個孩子就不能“教學同步”,傢長雖然用心良苦,傢長雖然積極配閤,但傢長沒有辦法提高孩子的整體接受能力,也沒有辦法提高孩子的音樂天賦,更沒有辦法改變孩子的錶現能力。

我還曾經教過一個孩子,轉到我這裏學習時,學琴一年多,已經彈到599後半部分。這孩子雖然纔5歲多,但聰明,注意力集中,接受能力強,反應也快。隻可惜她的媽媽控製欲太強,不僅控製孩子,還想控製老師。孩子上完課隻要有一課沒通過,她媽媽就會不高興,當著我的麵大聲訓斥孩子。孩子的媽媽一再強調以前的老師很喜歡她,在以前的老師那裏練習的課程從來都是100%通過。我也很喜歡這個孩子,但老師喜歡這個孩子和能不能過課沒有因果關係。按照這位傢長的說法,這個孩子沒來我這裏學習之前,隻有兩種可能:一種是這個孩子完成的鋼琴作業質量比較高,一種是這個孩子的前任老師要求得比較低。我和這個5歲多的孩子是可以做到“教學同步”的,隻是傢長過多的乾涉,影響瞭我的教學內容,也影響瞭孩子接收信息。

很多傢長習慣在孩子上完鋼琴課時問一句:“老師留新課瞭嗎?”傢長問這句話是關心孩子的學琴情況,但無形中也給瞭孩子壓力。如果我們傢長平時瞭解孩子在傢練琴的狀況,經常陪孩子上課,也知道老師的要求,孩子的舊課能不能通過,老師能不能留新課,傢長心裏基本有數,不會盲目期待。實際上,隨著學生彈奏水平的提高,每周都能通過新課的難度也在加大。另一方麵,老師要求得越嚴,通過的難度也越大。大多數849以上的學生每兩三周通過一個新課是正常的進度。第一周練會,第二周練熟,第三周練好。“好”字包括很多方麵的內容,學生隻有在彈熟的基礎上,纔能有更進一步的錶現,老師纔有進一步的要求。

E. 理解孩子不放任,瞭解孩子不強求

我的教學風格是無論對女兒對學生都是盡量按照高規格的標準要求。我堅信,鋼琴作為業餘愛好也同樣是彈奏水平越高,自我快樂的感覺就越好。齣國之前我就教過幾個外國學生,齣國之後再教外國孩子,我纔真正瞭解外國傢長對待孩子的學習態度,這種寬容的態度包含著理解,包含著愛護,但我還是不能完全認同,我感覺外國傢長對孩子的這種理解包容有些遷就孩子,甚至有些放任孩子。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國內時教的兩個美國孩子,姐姐10歲,安靜穩重;弟弟7歲,調皮搗蛋。第一節課姐姐就讓我說得掉瞭眼淚,姐姐的整個手都軟塌塌的,手指摺指,彈的聲音不清不楚。看到這樣的彈琴狀態,我就像醫生看到痛苦的患者一樣想手到病除,急著糾正。因為語言說不清楚就直接做給姐姐看,再直接上手幫助姐姐糾正,姐姐被我直接的舉動嚇到瞭。現在我理解瞭,外國老師不這樣上課,糾正一個小錯誤前麵要大聲鋪墊10個錶揚和贊美,再委婉地說齣想要提醒的問題,姐姐當時當然接受不瞭我這樣的教學內容和形式。再說弟弟,弟弟一來上課先衝進琴房將門反鎖,他媽媽在門外輕聲細語地一遍一遍叫這男孩子的名字,有時三分鍾,有時五分鍾,音量音速沒有一點兒變化,直到這個孩子開門為止。打開門之後孩子不是藏在桌子底下,就是藏在鋼琴下麵,這時媽媽就離開瞭,門打開後接下來就是我的工作瞭。我坐在上課的椅子上,學他媽媽的語調叫他的名字,直到他坐在琴凳上為止。至於我的要求這孩子從來就不聽,無論是我說,我做,我強調,對他都不起作用,他就是按他自己的想法彈。姐姐雖然學習態度好一些,與弟弟相比有些進步,但也隻是與弟弟相比的進步幅度。最後一次孩子來上課,媽媽提齣要與我閤影,並說他們一傢就要迴美國瞭,謝謝我這四年來對孩子鋼琴方麵的指導,孩子很喜歡鋼琴。四年?我聽瞭嚇瞭一跳,時間過得太快瞭,孩子學習鋼琴四年沒有什麼進步。喜歡?我當時在心裏嘀咕瞭好多話:喜歡還不好好認真地學,四年過去瞭,還是沒彈齣個復調、奏鳴麯之類的“正經東西”。這兩個孩子在四年時間裏就這樣名義上在學習鋼琴,實際上沒什麼結果地混過去瞭。

我現在雖然在國外接觸的孩子多,理解得比以前好一些,但我認為國外老師或是傢長還是應該對孩子有一些限製,有一點兒強製的態度,這樣,孩子纔能進步。這就像給孩子打針一樣,護士哄哄孩子,逗逗孩子,比直接就下針好很多,但打針的痛孩子還是逃脫不掉。學習鋼琴的“痛”就是練琴,多有纔的孩子不練琴也不會進步。順其自然是特彆好的一種心態,特彆好的一種處事態度,可孩子學習鋼琴,練不練都完全順孩子的自然,那有些孩子肯定就沒有結果。我第一次看見留著長指甲、趴著手指彈琴的孩子,心裏特彆為他們沒有規範的彈奏技術、沒有找到好老師而著急,可後來我發現雖然孩子有快樂錶情、自信狀態,對音樂有興趣,對錶現音樂有信心,可孩子的彈奏能力與他的自信錶現不配套,這真讓我為難。我既想糾正孩子,又想保持他的快樂自信狀態,怎麼能兩全呢?

糾正就意味著否定,就意味著批評;誇贊就意味著接受,就意味著肯定。國外的鋼琴老師真沉得住氣,麵對業餘學生就是領著孩子“玩”,基本不考慮彈奏技術是否規範,也不在乎學習進度的快慢。傢長更沉得住氣,老師和傢長絕對的目標一緻,隻要孩子高興開心,隻要孩子想學習就堅持,五年考一級無所謂。可這樣遙遙無期的學習過程對孩子有好處嗎?這樣沒有結果的學習有實際意義嗎?總有一個呼聲在我耳邊響起,培養孩子的興趣,保護孩子的興趣,興趣最重要,興趣是學好鋼琴的基礎,等等。孩子對音樂對學習鋼琴感興趣是好事,但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興趣隻是一個小小的優勢,沒有基本的彈奏技能,孩子的興趣等於零。興趣不能代替練琴,興趣不能代替能力,興趣是在能力的基礎上發揚光大的。對鋼琴再有興趣的孩子,開始學習鋼琴之後,練習鋼琴的辛苦也會占上風。磨洋工式的學習,結果不明顯的學習,不是保護孩子的興趣,而是助長孩子的懶惰,模糊孩子學習鋼琴的目標,更重要的是浪費孩子最好的時光。我們的國情不允許我們的孩子五年考一級這樣浪費時間,傢長也不允許孩子這樣磨洋工地浪費錢,老師更不允許孩子這樣學習影響老師的聲譽。無論是什麼國傢,無論是什麼國情,無論是老師還是傢長,想將孩子培養成纔,就要理解孩子,更瞭解孩子,這樣纔能做到在孩子可以更好的時候不放任,在孩子不能更好的時候不強求。


前言/序言

自序

我為什麼要寫這本書?我沒有顯赫的傢庭背景,我沒有值得炫耀的高學曆,我也沒有教授職稱。但是,我有30多年業餘鋼琴教學的經曆,我中專畢業就開始教孩子學習鋼琴,考進音樂學院後對鋼琴教學更有信心。大學四年級時的社會實踐課就是帶大一新生的鋼琴課,畢業留校後做瞭11年鋼琴教師。1998年辭去瀋陽音樂學院音樂教育係鋼琴講師的工作,在珠海創辦瞭自己的鋼琴學校,對年輕的鋼琴教師做瞭長達10年的培訓工作。2008年齣國之後,對國外的業餘鋼琴教學狀況也有瞭很多瞭解。我教過南方北方、國內國外大量年齡不同、性格不同、條件不同的業餘鋼琴學生,積纍瞭很多經驗。我在國內的教學成績顯著,學生在珠海、廣東乃至全國及亞太地區的鋼琴比賽中多次獲奬,考入音樂院校的學生不計其數。我自信地說,我瞭解業餘學習鋼琴這個大的市場,瞭解這裏麵每一個人的喜怒哀樂。於是我就有瞭寫這本書的想法。女兒是我教過年齡最小、技術訓練最嚴格、教材配備最完善、學習時間最長的業餘鋼琴學生。我就以我女兒學習鋼琴為實例,按照一到十級的順序,以練習麯為主綫,在這本書裏說說孩子學習鋼琴,通過怎樣的努力纔能獲得比較好的彈奏能力,傢長怎樣做纔能更好地理解孩子、幫助孩子,老師怎樣做纔能引導學生、留住學生、幫助學生完成以彈奏鋼琴作為業餘愛好的目標。這是一本有趣的書,是一本可以藉鑒的書,更是我為女兒21歲生日準備的一份厚禮。

本書的內容是女兒學習鋼琴考過十級所使用的技術訓練教材的大緻順序,也是孩子業餘時間學習鋼琴從起步到完成十級、從彈奏動作到使用教材範圍比較高規格的古典鋼琴訓練過程。書中除瞭技術訓練教材,還介紹瞭與練習麯相對應的其他訓練教材,也簡單介紹瞭鋼琴發展曆程和著名的鋼琴傢、部分古典鋼琴作品,讓孩子瞭解這些經典鋼琴作品的特點和風格。

女兒3歲半開始學習鋼琴,是一路有哭、有笑、有煩、有鬧、有掙紮、有無奈、有主動、有被動、有忍耐、有堅持地走過來的。這些辛苦現在變成女兒的自豪、女兒的享受、女兒精神財富,現在女兒徹徹底底地愛上瞭鋼琴。同時,這本書也是我自己這麼多年鋼琴教學的一個總結。我想將我這麼多年在北方、南方、國內、國外所聽到的、看到的、遇到的、知道的關於孩子學習鋼琴的故事告訴大傢。

最後我要衷心地感謝在女兒初級、中級、高級及考級不同階段給女兒幫助和指導的丁琳老師、鍾益貞老師、米靖老師。特彆感謝黃白羽老師。

在這裏我還要特彆鳴謝:在我寫作過程中給我鼓勵的,我的女兒張瓊方、我的先生傑剋、我的妹妹李寜寜、外甥女李洋、李軍;感謝給我幫助的朋友:瀋伯濤、陳威立、趙華強、孫慧英;感謝與我共同經曆這本書齣版過程的韓喆編輯。



《指尖上的時光:一個母親與鋼琴的十年約定》 在流淌的音符中,丈量著成長的距離,雕刻著母愛的深度。 這是一本關於音樂、成長與陪伴的書,記錄瞭一位母親與她女兒之間,跨越十年、圍繞鋼琴展開的溫暖而深刻的旅程。從女兒最初對黑白琴鍵的懵懂好奇,到最終能指尖生花、奏響動人樂章,這十年不僅僅是鋼琴技藝的精進,更是母女心靈的緊密聯結,是親子關係在共同熱愛中升華的見證。 這本書並非是一本枯燥乏味的鋼琴教學指南,盡管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方法。它更像是一本精心編織的成長畫捲,每一筆都飽蘸著母親的愛與耐心,每一章都閃耀著女兒成長的點點星光。作者以一位“鋼琴媽媽”的獨特視角,細膩地描繪瞭十年間母女倆在琴房裏的點滴時光:清晨的晨練,午後的復習,傍晚的閤奏,以及無數次充滿歡笑與淚水的練習場景。 首章,我們跟隨作者迴到那個最初的起點。 女兒第一次被鋼琴吸引,那好奇的眼神,稚嫩的手指在琴鍵上笨拙地探索,如同初生的幼鳥試探著伸展翅膀。作者迴憶起自己最初的猶豫與決心,以及那些充滿未知與挑戰的開始。她如何剋服自己並非專業音樂人的局限,如何從海量的教學資料中篩選齣適閤女兒的方法,如何一點點建立起女兒對音樂的興趣,而非將練習變成枯燥的任務。這部分,我們將看到一位普通母親為瞭孩子,迸發齣的驚人毅力與智慧。她不僅僅是傳授技巧,更是在培養女兒對音樂的熱愛,讓她懂得欣賞鏇律的美,感受節奏的力量。 隨著女兒的成長,挑戰也隨之而來。 第二章,我們將深入探討孩子學習鋼琴過程中常見的“瓶頸期”。當女兒遇到技術上的睏難,齣現情緒上的低落,甚至對練習産生抵觸情緒時,作者是如何應對的?是嚴厲的督促,還是溫柔的引導?她分享瞭自己如何識彆女兒的“厭學”信號,如何通過調整教學內容、設計有趣的練習遊戲、引入更具挑戰性的麯目來重新激發女兒的興趣。這一章,充滿瞭作者作為母親的智慧與同理心,她懂得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的是理解與支持,而非一味的強迫。她也講述瞭如何平衡女兒的學習與生活,如何在音樂的熏陶中,培養女兒的堅韌、專注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音樂是情感的載體,也是溝通的橋梁。 第三章,作者將重點講述音樂在母女情感交流中的獨特作用。當語言難以錶達時,一麯動人的鏇律能否傳遞內心的情感?她分享瞭在傢庭重要時刻,女兒用鋼琴演奏的麯目帶來的感動;分享瞭在爭執過後,一首閤奏的樂麯如何化解尷尬,重拾和諧。音樂不僅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母女之間無需言語的心靈對話。作者也記錄瞭她如何引導女兒通過音樂來錶達自己的情緒,如何理解不同音樂作品所蘊含的豐富情感,從而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十年,是一段漫長而又短暫的時光。 第四章,將聚焦於女兒的進步與蛻變。從最初的簡單音階,到能流暢彈奏肖邦的夜麯,再到挑戰巴赫的復調。作者記錄瞭女兒在音樂上的每一次飛躍,每一次突破。她如何捕捉女兒的音樂天賦,如何發掘女兒的潛能,又如何在關鍵時刻給予恰當的指導。這一章,充滿瞭成就感與喜悅,也飽含著母親的欣慰與自豪。同時,作者也坦誠地分享瞭女兒在藝術道路上遇到的挫摺,以及如何引導女兒正確看待成功與失敗,如何在競爭中保持平常心,繼續前行。 這不僅僅是關於一個孩子學習鋼琴的故事,更是關於一位母親的自我成長。 第五章,作者將迴顧這十年的心路曆程。她從一個對鋼琴知之甚少的母親,成長為一位懂得音樂、懂得教育的“鋼琴媽媽”。在這個過程中,她學習瞭音樂理論,瞭解瞭鋼琴的教學方法,更重要的是,她學會瞭如何與孩子共同成長,如何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如何成為孩子最堅實的後盾。她反思瞭自己在教育中的得失,分享瞭自己從教訓中獲得的寶貴經驗,也錶達瞭對未來教育理念的思考。 音樂教育的意義,遠不止於培養音樂人纔。 第六章,作者將深入探討鋼琴學習對孩子全麵發展的積極影響。她分享瞭女兒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在專注力、記憶力、邏輯思維、樂感、協調性等方麵獲得的提升。她如何將音樂的訓練方法遷移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中,如何培養女兒的藝術氣質和審美能力。這一章,將為傢長們提供更廣闊的教育視野,讓大傢看到音樂學習在塑造一個完整人格中的重要作用。 書中穿插著大量生動的細節和感人的片段。 比如,那個因為一個音符彈錯而急得大哭的女兒,母親是如何抱著她,一遍遍地重復彈奏,直到找迴那個完美的音符;比如,在某個夏日的午後,母女倆在半開的窗前,伴著蟬鳴,一起彈奏悠揚的樂麯,那種寜靜而美好的畫麵;再比如,女兒第一次站在舞颱上,雖然緊張,但依舊鎮定自若地奏響樂章,颱下的母親眼眶濕潤的瞬間。這些細節,如同珍珠般串聯起整本書,讓讀者感受到真實的情感力量。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平實而溫暖,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充滿瞭真摯的情感。 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繪瞭一個個鮮活的場景,塑造瞭一個個生動的人物。讀者仿佛能置身於那個充滿音樂的傢中,與她們一起感受彈奏的喜悅,分擔練習的辛勞,分享成長的甜蜜。 “我和女兒的鋼琴課”不僅僅是一本關於鋼琴的書,它是一部母愛的頌歌,一部成長的贊歌。 它告訴我們,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灌輸,更是情感的滋養,是心靈的陪伴。它讓我們看到,當父母願意投入時間與精力,與孩子一同探索熱愛的事物時,所能激發的生命活力與成長力量是多麼的強大。 在指尖流淌的音符中,我們看到瞭一個母親無私的奉獻,一個女兒的蛻變,以及一段父女情深、母女情濃的美好時光。 這本書,將成為所有熱愛生活、重視傢庭教育的讀者,一份溫暖的啓示,一份珍貴的慰藉。它或許會點燃您心中對音樂的嚮往,或許會引發您對親子關係的深刻思考,更或許,會勾起您心中那段與孩子共同成長的、獨一無二的寶貴記憶。 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在音樂的海洋裏自由翱翔,願每一份母愛都能在歲月的沉澱中綻放齣最動人的光彩。 這本書,獻給所有在平凡生活中,用愛與堅持,書寫不平凡故事的父母們。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書名,"我和女兒的鋼琴課:鋼琴媽媽十年教子手記",讓我感到一種樸實而真摯的力量。我腦海中浮現的,不是什麼高深的音樂理論,也不是什麼名師指點,而是一個母親,用十年的光陰,細心嗬護著女兒的音樂夢想。 我很想知道,在這十年裏,這位鋼琴媽媽是如何平衡自己的生活與教育女兒的鋼琴的?她是否有自己的工作,或者其他的生活重心?她又是如何在這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完美的平衡點,讓鋼琴教育成為女兒成長中,一段美好的經曆,而不是一種負擔? 我猜想,書中會包含很多具體而微的細節,比如,女兒第一次觸摸鋼琴時的懵懂,對某個音符感到睏惑時的眼神,以及在一次次的練習中,她是如何從生澀到熟練,再到真正理解音樂的內涵。母親又會在這些時刻,給予怎樣的迴應?是循循善誘,還是點到為止? 我覺得,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展現瞭一種“陪伴式”的教育理念。母親不是將女兒送去琴房,然後坐等結果,而是親身參與,與女兒一同經曆,一同感悟。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僅能讓孩子在技藝上有所提升,更能在情感上與傢長建立起更深厚的聯結。 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揭示,在這十年光陰裏,母親與女兒是如何在黑白琴鍵上,譜寫齣一段屬於她們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樂章,一段關於愛,關於成長,關於音樂的動人篇章。

評分

這個書名,《我和女兒的鋼琴課:鋼琴媽媽十年教子手記》,總有一種讓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的魔力。我感覺,這本書不隻是關於鋼琴,更是關於一個母親的十年育兒心得,其中一定蘊含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充滿人情味的故事。 我腦海中浮現的,可能是一個母親,在輔導女兒練琴時,常常會遇到的各種挑戰。比如,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如何激發她對枯燥練習的興趣?又或者,當女兒的琴技停滯不前,甚至想要放棄時,這位母親又是如何運用智慧和耐心,重新點燃她的熱情? 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記錄下一些具體的教學方法和心得,但更吸引我的是,這些方法背後所蘊含的教育哲學。這位“鋼琴媽媽”是否有什麼獨到的見解,能夠讓孩子在愛上音樂的同時,也學會如何麵對睏難,培養堅韌的意誌? 我也好奇,在陪伴女兒的十年裏,這位母親自己是否也有所成長?她是否從女兒身上學到瞭新的東西,或者在音樂的世界裏,重新發現瞭自己的價值? 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寫給那些正在學習鋼琴的孩子和傢長,更應該寫給所有渴望理解孩子、陪伴孩子成長的父母。它或許能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讓我們看到,教育的本質,不僅僅在於知識的傳授,更在於心靈的連接,以及對孩子成長的全方位關懷。 我相信,這本書一定充滿瞭智慧和溫度,能給每一個閱讀的傢庭帶來啓迪和力量。

評分

《我和女兒的鋼琴課:鋼琴媽媽十年教子手記》這個名字,讓我立刻聯想到一種溫暖而堅韌的陪伴。我腦海中勾勒齣的,不是一個嚴格的藝術院校的教導場景,而是一個傢庭裏,母親與女兒之間,因為音樂而産生的獨特羈絆。 我非常想知道,這位母親是如何在這十年間,堅持下來的?她是否也曾感到疲憊,或者對女兒的進步感到焦慮?書中是否會分享一些她自己內心的掙紮與感悟? 我覺得,這本書最迷人的地方,在於它將“鋼琴課”這個具體的教育行為,與“十年教子手記”這個長期的情感過程相結閤。這意味著,書中不僅僅是記錄瞭樂譜上的音符,更重要的是,它記錄瞭一個母親,如何在這個過程中,將自己的愛,自己的智慧,自己的耐心,一點一點地傾注給女兒,陪伴她長大。 我期待書中能夠有一些生動的案例,比如,女兒在參加某次音樂會前的緊張,母親如何給予鼓勵;或者,當女兒在比賽中失利,母親如何安慰和引導她,讓她從失敗中汲取力量。這些細節,往往比宏大的理論更能打動人心。 我也好奇,這位母親是否在鋼琴教育之外,也關注女兒的其他方麵?比如,她的興趣愛好,她的性格培養,她的社交能力?一個全方位的成長,是否在音樂的熏陶下,得到瞭更好的促進? 我相信,這本書能給很多傢長帶來啓發,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鋼琴的教養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用愛與耐心,陪伴孩子走過人生重要階段的感悟錄。它會讓我們看到,在音樂的世界裏,母女倆是如何共同成長,共同進步,譜寫齣一段屬於她們自己的,獨一無二的生命樂章。

評分

這本書的標題就足以勾起我的好奇心,"我和女兒的鋼琴課:鋼琴媽媽十年教子手記"。僅僅是想象一下,一個母親如何用十年的時間,與自己的女兒一同沉浸在鋼琴的黑白鍵之間,就足以讓我心生期待。我很好奇,這十年裏,母女倆經曆瞭怎樣的磨閤與成長?她們的師生關係,是否又在音樂的熏陶下,升華成瞭更深的親情? 我猜想,書中不僅僅是記錄瞭枯燥的練琴過程,更多的是那些充滿煙火氣的日常。比如,女兒在遇到瓶頸時的沮喪,母親又是如何巧妙地引導,是嚴厲批評還是溫柔鼓勵?是否會有因為琴譜上的某個音符而引發的爭執,又如何在解決問題後,母女倆會心一笑? 我也期待書中能夠展現齣,這位"鋼琴媽媽"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抽齣寶貴的時間來陪伴女兒學習,這本身就是一種堅持與付齣。她是否也有自己的事業,或者其他傢庭責任?她又是如何平衡這些,纔能將這份對女兒的鋼琴教育投入得如此之深?十年,是一段漫長的時間,足以讓一個人從孩童成長為少年,在這段蛻變期,鋼琴教育扮演瞭怎樣的角色?是單純的興趣培養,還是對孩子性格塑造、意誌力培養等方麵産生瞭潛移默化的影響?這本書,或許能為我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去思考親子關係在音樂教育中的獨特力量,以及母親在孩子成長道路上扮演的關鍵角色。

評分

翻開這本書,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溫度的傢庭空間,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琴聲和母親溫柔的叮嚀。作者以一位母親的細膩視角,將她與女兒長達十年的鋼琴學習曆程娓娓道來。我最觸動的是,她並非以一位嚴苛的導師自居,而是更像一位同行者,與女兒一同探索音樂的奧秘。書中描寫的那些母女間的對話,雖然未曾親眼所見,卻能輕易在腦海中勾勒齣畫麵。或許是女兒因為某個樂麯的難度而垂頭喪氣,母親一句“沒關係,我們慢慢來,就像爬山一樣,一步一步總會到達山頂”;又或許是女兒終於攻剋瞭一個難點,母親眼中的欣慰與贊許,溢於言錶。 我尤其好奇,在長達十年的陪伴中,母親是否也重新拾起瞭自己被遺忘的音樂夢想,或者在陪伴女兒的過程中,也發現瞭自己新的潛能? 這本書傳遞的,絕不僅僅是鋼琴技巧的傳授,更像是一堂關於耐心、堅持、以及愛的課程。它或許會告訴我們,教育的本質,從來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而是心靈的溝通與共同成長。 我相信,書中那些關於挫摺、關於堅持、關於共同剋服睏難的片段,會引起無數傢長和孩子的共鳴,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鋼琴的書,更是一本關於愛與成長的教科書,讓我看到,在音樂的河流中,母女倆是如何共同泛舟,駛嚮更遠的彼岸。

評分

買這本就是給我傢領導看的,書籍印刷清晰精良,難得好書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傢有女兒,準備讓她學鋼琴,這本書不錯

評分

孩子學習,這本書寫的很詳細,值得藉鑒

評分

乾哈哈不行,吃哈哈不剩,這是北方寫的書,好!

評分

推薦給琴童的爸爸媽媽。

評分

很細膩的陳述,對我很有啓發,滿意。

評分

質量很好,活動價格很閤適。

評分

大概翻瞭翻,多點圖片的話會更好些。這本書可以作為勵誌書,我會好好看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