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反應工程(郭鍇)(第三版)

化學反應工程(郭鍇)(第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郭鍇,唐小恒,周緒美 編
圖書標籤:
  • 化學反應工程
  • 化工原理
  • 化學工程
  • 反應器設計
  • 傳質傳熱
  • 催化反應
  • 工業化學
  • 化工動力學
  • 第三版
  • 郭鍇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97983
版次:3
商品編碼:12122629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36
字數:346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是根據本科教學大綱編寫的化學反應工程學簡明教材,可作為高校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本科教材(50~60學時)。除去部分章節後,亦可作為大專教學之用。本書簡明扼要、通俗易懂的特點為從事化學工程與工藝的工程技術人員或非本專業的本科、研究生作學習參考提供瞭方便,並可供準備參加注冊化工工程師考試的化工專業設計人員備考之用。
  作為反應工程學的簡明教材,學校可根據不同教學需要,40-60學時都可選用;講述深入簡齣,也適閤工程技術人員或非化工專業的學生學習參考。該書的齣版廣受歡迎,第2版重印13次,銷量7萬餘冊。

內容簡介

  全書包括緒論和九章,從第一章到第九章主要是關於均相單一反應動力學和理想反應器,復閤反應與反應器選型,非理想流動反應器,氣固相催化反應本徵動力學,氣固相催化反應宏觀動力學,氣固相催化反應固定床反應器,氣固相催化反應流化床反應器,氣液相反應過程與反應器,反應器的熱穩定性和參數靈敏性等內容的學習指導。各章後附有小結和習題,並在書後附有習題參考答案,同時為老師提供解題思路和過程。
  本書是根據新一輪教學大綱編寫的反應工程學簡明教材,可作為高校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本科教材(50-60學時);若配閤可下載的多媒體課件,可在48學時講完。除去3、8、9章後,也可作為大專40學時教學之用;同時也可供從事化學工程與工藝的工程技術人員或非本專業的本科、研究生作學習參考。

作者簡介

郭鍇,北京化工大學,教授。“納米粉體材料超重力法工業性製備新技術” 2002年獲國傢技術發明二等奬,第三獲奬人
  “納米碳酸鈣粉體材料超重力法工業性製備新技術” 2001年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奬,第五獲奬人
  “超重力反應沉澱法製備納米粉體材料及其應用”2002年獲中國高校科學技術二等奬,第五獲奬人
  “化學反應工程”課程北京市精品課程 課程負責人
  《化學反應工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教育部規劃教材 主編

精彩書評

  NULL

目錄

0緒論 / 001
1均相單一反應動力學和理想反應器 / 004
1.1基本概念004
1.1.1化學反應式與化學反應計量方程004
1.1.2反應程度005
1.1.3轉化率005
1.1.4化學反應速率006
1.1.5化學反應動力學方程007
1.2建立動力學方程的方法009
1.2.1積分法009
1.2.2微分法011
1.2.3最小方差分析法012
1.3化學反應器設計基礎013
1.3.1反應器的分類013
1.3.2反應器設計的基礎方程014
1.3.3幾個時間概念015
1.4等溫條件下理想反應器的設計分析016
1.4.1間歇操作的充分攪拌槽式反應器016
1.4.2平推流反應器021
1.4.3全混流反應器027
1.5非等溫條件下理想反應器的設計031
1.5.1間歇反應器的熱量衡算031
1.5.2平推流反應器的熱量衡算032
1.5.3全混流反應器的熱量衡算033
本章小結033
深入討論036
習題036
2復閤反應與反應器選型 / 040
2.1單一不可逆反應過程與反應器041
2.1.1單一不可逆反應過程平推流反應器與全混流反應器的比較041
2.1.2理想流動反應器的組閤044
2.1.3不同型式反應器的組閤047
2.1.4循環反應器048
2.2自催化反應特性與反應器選型050
2.3可逆反應特性與反應器選型052
2.4平行反應特性與反應器選型056
2.5連串反應特性與反應器選型061
本章小結066
深入討論067
習題068
3非理想流動反應器 / 072
3.1概述072
3.1.1返混定義072
3.1.2返混對反應過程的影響072
3.1.3按返混程度對反應器的分類073
3.2流體在反應器內的停留時間分布073
3.2.1停留時間分布的定量描述073
3.2.2停留時間分布規律的實驗測定075
3.2.3用對比時間作變量的停留時間分布080
3.2.4兩種理想反應器的停留時間分布規律080
3.3非理想流動模型083
3.3.1凝集流模型083
3.3.2多級混閤槽模型084
3.3.3軸嚮擴散模型087
3.3.4模型法進行均相反應過程計算小結093
本章小結094
深入討論097
習題097
4氣固相催化反應本徵動力學 / 099
4.1氣固相催化過程099
4.1.1催化過程及特徵099
4.1.2非均相催化反應速率錶達101
4.1.3非均相催化反應過程102
4.2固體催化劑103
4.2.1催化劑的組成和組分選擇103
4.2.2催化劑的製備105
4.2.3固體催化劑的比錶麵積、孔體積和孔體積分布106
4.3氣固相催化反應本徵動力學109
4.3.1化學吸附與脫附109
4.3.2錶麵化學反應114
4.3.3反應本徵動力學115
4.4本徵動力學方程的實驗測定120
4.4.1外擴散與內擴散影響的消除120
4.4.2固定床積分反應器121
4.4.3微分法及其實驗裝置122
4.4.4循環反應器122
4.4.5動力學模型建立概述124
本章小結125
深入討論127
習題128
5氣固相催化反應宏觀動力學 / 130
5.1催化劑顆粒內氣體擴散130
5.1.1分子擴散131
5.1.2剋努森擴散132
5.1.3綜閤擴散132
5.1.4以顆粒為基準的有效擴散133
5.2氣固相催化等溫反應的宏觀動力學方程134
5.2.1球形催化劑上等溫反應宏觀動力學方程134
5.2.2其他形狀催化劑的等溫宏觀動力學方程139
5.3非等溫過程的宏觀動力學142
5.3.1催化劑顆粒內部的溫度分布規律142
5.3.2非等溫條件下的宏觀動力學方程143
5.3.3內擴散對復閤反應選擇性的影響144
5.4流體與催化劑外錶麵間的傳質和傳熱146
5.4.1流體與催化劑顆粒外錶麵間的傳質146
5.4.2流體與催化劑顆粒外錶麵間的傳熱149
5.5催化劑的失活150
5.5.1失活現象151
5.5.2失活反應動力學151
5.5.3工業上處理失活問題的方法152
本章小結153
習題155
6氣固相催化反應固定床反應器 / 157
6.1流體在固定床內的傳遞特性157
6.1.1流體在固定床內的流動特性157
6.1.2固定床內徑嚮傳遞161
6.2固定床催化反應器的設計162
6.2.1固定床催化反應器的特點及類型162
6.2.2采用一維擬均相理想流動模型對反應器進行設計計算165
6.3固定床反應器模型評述174
6.3.1一維擬均相非理想流模型174
6.3.2二維擬均相模型175
6.3.3非均相模型177
本章小結178
習題179
7氣固相催化反應流化床反應器 / 181
7.1流化床的基本概念181
7.1.1流化床的基本概念181
7.1.2散式流化和聚式流化181
7.1.3濃相段和稀相段183
7.1.4流態化的不正常現象183
7.2流化床的工藝計算184
7.2.1反應器內徑的計算184
7.2.2流化床反應器床高的確定187
7.2.3流化床的熱傳遞188
7.3流化床內反應過程的計算189
7.3.1床層中氣泡行為189
7.3.2流化床的鼓泡床模型190
7.3.3反應過程的估算190
本章小結194
習題195
8氣液相反應過程與反應器 / 197
8.1概述197
8.1.1氣液反應的步驟197
8.1.2氣液反應過程的計算關係式198
8.2氣液反應動力學199
8.2.1氣液反應過程的基礎方程199
8.2.2極慢反應過程201
8.2.3慢反應過程202
8.2.4中速反應過程203
8.2.5快反應過程204
8.2.6瞬時反應過程204
8.2.7氣液反應過程的重要參數206
8.3氣液反應器208
8.3.1工業上常用的氣液反應器208
8.3.2填料塔式反應器的計算209
8.3.3鼓泡塔式反應器的計算212
本章小結215
深入討論216
習題216
9反應器的熱穩定性和參數靈敏性 / 218
9.1全混流反應器的熱穩定性218
9.1.1全混流反應器的熱量衡算218
9.1.2全混流反應器的定態219
9.2管式反應器的熱穩定性221
9.2.1徑嚮傳熱管式反應器的熱量衡算方程221
9.2.2管式反應器允許的最大溫度差及允許管徑222
9.2.3管式反應器的熱點223
9.3反應器參數的靈敏性224
9.3.1反應器的安全性224
9.3.2反應器參數的靈敏性225
習題答案 / 228
符號錶 / 234
參考文獻 / 236

前言/序言

前言
《化學反應工程》第二版已經齣版近十年。這些年來,經多個高校使用,師生給齣瞭不少有益的建議,發現瞭不少問題,有必要作再次的修訂。
化學反應工程是一門工程技術學科,涉及許多概念和公式,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一直被認為是比較睏難的一門課。整個知識體係中看似不相關的章節也有一定的連貫性。而且,與它的前端課程如物理化學、化工原理等有比較密切的聯係,也需要比較紮實的數學基礎。
本次修訂注意到這些問題,改正瞭上一版中已經發現的錯誤,增加瞭部分習題。這部分習題可能對加深對本學科的認識有益。統一瞭部分章節的符號,以解決連貫性問題。
課程的學習,其意義不僅在於課程本身。書上講述的具體內容在工作中遇到很少,這並不意味著學這些沒用。具體的公式,如果不做工程設計的話的確用處不大,因為這類工程問題的計算方法往往不止一個。各個教材彼此相互衝突也是有的。一個化學反應的動力學方程有幾十個亦是常有的事。但是,對於工程、科學問題的處理方法卻是一緻的,這種一緻性不是一門課程可以錶達清楚的。學生學習瞭幾門化工類課程後可能會發現處理一類問題大體的思想方法是相同的。瞭解瞭這一點,對於課堂上沒有學習過的問題也知道應該怎樣處理。學習這門課程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背公式上,而是要知道要處理的問題到底是“怎麼迴事兒”。
本次修訂由郭鍇完成。希望本次修訂對本領域的學生、教師、工程技術人員有所幫助,特彆是能對準備參加注冊化工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的考生盡些微薄之力。
郭鍇
2017年4月

第一版前言
本書是根據教育部麵嚮21世紀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的教學計劃要求,由北京化工大學、北京聯閤大學兩校閤作,按照授課學時數為50~60學時而編寫化學反應工程課程教材,其目的是為瞭適應教學改革中關於“厚基礎、寬專業”及課時數減少的需要。
本書是在兩所學校近18年來反應工程教學實踐的基礎上,吸取瞭十幾位教師教學經驗,並藉鑒國內外相關教材的特色編寫而成的。本書在編寫上力求達到以下特點:①基本概念準確、清晰,基本原理分析透徹,基本方法能學以緻用,以此達到簡明、基礎的特色;②例題、習題全麵且有代錶性,以幫助讀者對化學反應工程內容的理解和消化吸收;③每章後附有知識小結,以突齣各章的重點和難點,從而方便讀者的復習或自學。本書篇幅明顯較其他同類書籍小,這是由本書簡明基礎的特色決定的。篇幅減小並不意味著教學內容的壓縮或刪減,而是摒除瞭一部分與教學大綱聯係不十分緊密的內容。學生需擴大視野或希望瞭解更多、更深的有關化學反應工程知識,可參閱相關文獻或書籍。本書可供高等院校化學工程、化工工藝等專業本科及專科學生作為教材使用,同時也可作為化工類相關專業學生及相關技術人員的參考資料。
全書由周緒美編寫第1、2、3章並負責統稿,郭鍇編寫第4、8、9章,唐小恒編寫第5、6、7章,馮元鼎教授指導瞭全書的編寫工作,並對本書進行瞭審閱。
本書的編寫得到北京化工大學化新教材建設基金的資助,此外,郭奮、陳建銘、陶鳳雲等同誌對本書的編寫也給予瞭支持和幫助,在此一並錶示衷心的感謝。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錯誤和疏漏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1999年12月

第二版前言
《化學反應工程》第一版於2000年由化學工業齣版社齣版發行,至今已經印刷7次,印數達到27000冊,受到廣大師生、讀者的歡迎。也正是由於讀者的厚愛,使本書的第二版進入瞭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傢級規劃教材的行列。
一本教材,最大的讀者群是學生。教材的編寫,要從學生的角度齣發,用心體驗學生對問題的理解能力。一本好的教材,要求編寫者逐字逐句地斟酌,避免歧義,並將重要的概念,可置疑地錶述清楚。許多時候,教師認為不成問題的地方恰恰是學生學習的障礙。教材上少寫一句話,學生就要多用幾個小時去揣摩,因此本教材在編寫中盡量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本修訂版的特色是:
(1)基本概念力求清晰、突齣基礎、淡化專業,著重講解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
(2)突齣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刪除一些與教學大綱聯係不十分密切的和重復的內容;
(3)由於教學手段的進步,多媒體課件的引入,使得教學進度有所提高。在課時不變的情況下可以介紹更多的內容。為此,增加瞭流化床反應器一章;
(4)增加習題與答案,便於學生練習。
(5)提供全書教學用多媒體課件素材,可以在化學工業齣版社教學資源網:www.cipedu.com.cn下載。
本次修訂,由郭鍇、唐小恒進行。郭鍇編寫流化床反應器一章,周緒美、馮元鼎統覽全書,郭奮、李建偉對本教材的修訂提齣瞭很好的建議,錢智、馬麗麗、瀋淑玲、趙光磊、付景坤、曹會博、張魁等對書稿進行瞭認真的校對。
教材編寫過程中難免有錯誤疏漏之處,懇請廣大師生和讀者批評指正。需要本書中各章習題解答的老師可以聯係:guok@mail.buct.edu.cn。
郭鍇
2007年11月
《化工原理:流體、熱量與物質傳遞》 導論 在現代工業體係的宏大畫捲中,化工生産無疑是描繪重要篇章的筆觸之一。從石油煉製到藥物閤成,從食品加工到材料製造,幾乎所有我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都離不開精密的化學工程過程。而支撐起這些復雜過程的基石,便是那一套係統而嚴謹的科學原理——化工原理。本書《化工原理:流體、熱量與物質傳遞》正是緻力於為讀者深入淺齣地剖析這些核心概念,揭示化學工程轉化為實際生産力的內在邏輯。 本書並非孤立地呈現某一個領域的知識,而是將化工生産中最具普遍性、最為基礎的三個關鍵要素——流體流動、熱量傳遞和物質傳遞——進行整閤與梳理。這三大傳遞過程,如同生命體內的血液循環、能量交換和營養吸收,是化學反應得以高效、安全、經濟地進行的根本保障。理解並掌握瞭它們,就如同擁有瞭洞察整個化工體係運行脈絡的鑰匙。 第一篇:流體流動 流體,作為化學工程中最常見的介質,其運動規律的掌握是理解和設計各種設備的基礎。本篇將從流體的基本性質齣發,逐步深入到流體在管道中的流動狀態,以及如何量化描述這些流動現象。 流體的基本性質: 我們首先會探討流體的密度、黏度、錶麵張力、壓縮性等關鍵物理性質。這些性質直接影響著流體的行為,例如,高黏度流體在輸送過程中需要更大的能量,而低黏度流體則錶現齣不同的流動特性。我們將解釋這些性質的定義、測量方法以及它們在工程計算中的意義。 流體靜力學: 在流體靜止狀態下,我們研究壓力隨深度變化的規律,即靜壓。這包括理解壓強、靜壓差、連通器原理、帕斯卡原理等。這些知識對於設計儲罐、壓力容器以及理解液體在重力作用下的行為至關重要。 流體動力學基礎: 當流體開始運動時,我們進入流體動力學的範疇。本書將介紹連續性方程(質量守恒)和能量方程(伯努利方程)。伯努利方程是流體動力學中的核心方程之一,它描述瞭理想流體在穩定流動中,動能、勢能和壓力能之間的轉換關係。我們將詳細講解方程的推導過程,分析其適用條件,並展示如何利用它來計算管道中的流速、壓力變化以及確定能量損失。 流體流動狀態: 流體在管道中的流動並非總是單一模式,而是存在層流和湍流之分。本書將詳細介紹雷諾準數,並闡釋它是區分這兩種流動狀態的關鍵判據。我們將深入探討層流的特徵,如其平穩、有序的流動模式,以及湍流的無序、混閤特性。對於化工工程師而言,理解和區分這兩種流動模式直接關係到泵的選擇、管道的設計以及能量消耗的估算。 管路中的能量損失: 真實的流體流動並非理想狀態,摩擦和局部阻礙都會導緻能量損失。我們將係統性地分析這些能量損失的來源,包括沿程阻力(由管道內壁摩擦引起)和局部阻力(由閥門、彎頭、縮徑等引起)。本書將介紹如何利用阻力係數和阻力損失公式來量化這些損失,並探討減少能量損失的工程策略,例如選擇閤適的管道尺寸、優化管道布局等。 流體輸送機械: 為瞭剋服管路中的能量損失,實現流體的有效輸送,我們需要藉助機械設備,如泵和風機。本篇將介紹幾種常見的流體輸送機械的工作原理、性能參數以及選擇依據。我們將深入分析離心泵和容積泵的結構特點和適用範圍,並探討如何通過功率計算來確定驅動機械所需的能量。 第二篇:熱量傳遞 熱量傳遞是化學反應工程中另一個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許多化學反應的發生伴隨著熱量的吸收或釋放,而控製反應溫度是保證反應效率、選擇性和安全性的關鍵。本篇將係統地講解熱量傳遞的三種基本方式。 熱力學基礎迴顧: 在深入探討熱量傳遞之前,我們首先會迴顧一些重要的熱力學概念,如內能、焓、熱量、功、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這些概念是理解能量在係統內部和係統之間傳遞的基礎。 傳導: 傳導是熱量在固體、液體或靜止流體中,通過分子振動和碰撞直接傳遞的過程。本書將介紹傅裏葉傳導定律,它定量描述瞭熱量傳遞速率與溫度梯度、導熱係數和傳導麵積之間的關係。我們將分析不同材料的導熱係數差異,以及如何利用傅裏葉定律來計算牆體、管道等結構的穩態和非穩態熱傳導過程。 對流: 對流是流體(液體或氣體)的宏觀流動所引起的,伴隨熱量傳遞的過程。它包括自然對流(由流體密度隨溫度變化引起的浮力驅動)和強製對流(由外部機械力驅動,如泵或風機)。我們將介紹牛頓冷卻定律,它描述瞭物體錶麵與周圍流體之間的對流換熱速率與溫差、對流換熱係數和換熱麵積成正比。本書將深入分析對流換熱係數的影響因素,如流體性質、流速、流動狀態以及換熱錶麵的幾何形狀。我們將引入努塞爾準數等無量綱準數,用於關聯和計算對流換熱係數。 輻射: 輻射是物質通過電磁波傳遞熱量的方式,不需要介質。例如,太陽的光和熱就是通過輻射傳遞到地球的。我們將介紹斯特藩-玻爾茲曼定律,它描述瞭黑體輻射的能量密度與溫度的關係。本書將講解如何計算實際物體的輻射換熱,包括引入發射率、吸收率等概念,並分析錶麵間的輻射換熱。 復閤傳熱: 在實際工程中,傳熱通常是傳導、對流和輻射多種方式共同作用的結果。本書將指導讀者如何將這些基本傳熱機製進行組閤分析,例如,通過多層壁麵的復閤傳導,或者流體與固體錶麵之間的對流換熱與錶麵之間的輻射換熱同時發生的情況。 換熱器設計與操作: 換熱器是化工生産中廣泛應用的熱量傳遞設備,用於在兩種或多種流體之間進行熱量交換。本篇將介紹不同類型的換熱器,如管殼式換熱器、闆式換熱器等,並分析它們的工作原理和適用場閤。我們將重點講解平均溫差法,並推導其在不同操作方式(順流、逆流、交叉流)下的計算方法,以確定換熱器的傳熱麵積。最後,我們將討論換熱器的設計步驟、操作優化以及 Fouling(結垢)對傳熱效率的影響。 第三篇:物質傳遞 物質傳遞是化學反應工程的靈魂所在。化學反應的發生,本質上是反應物分子之間發生碰撞、結閤、重組,形成新的産物。而反應物能夠接觸並發生反應,依賴於物質在流體相或多相體係中的擴散和對流過程。本篇將深入探討這些物質傳遞的機製。 質量守恒與組分守恒: 在物質傳遞分析中,我們首先要建立基本的質量守恒和組分守恒方程。這些方程是描述物質在空間中如何分布和變化的數學基礎。 擴散: 擴散是物質從高濃度區域嚮低濃度區域移動的自發過程,是物質傳遞的基本驅動力。我們將介紹菲剋第一定律和菲剋第二定律。菲剋第一定律定量描述瞭穩態擴散通量與濃度梯度之間的關係,而菲剋第二定律則描述瞭濃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本書將區分分子擴散(依賴於分子熱運動)和宏觀混閤(由湍流引起)的擴散過程,並分析其在不同介質中的特點。 對流傳遞: 與熱量傳遞中的對流類似,物質傳遞中的對流是指流體的宏觀運動帶動物質的遷移。我們將分析平動對流和微團運動模型,以理解對流如何增強物質的混閤和傳遞。 相際物質傳遞: 在化工生産中,許多反應發生在不同相之間,例如氣液反應、液液反應或固液反應。本篇將重點研究相際物質傳遞,包括氣液、液液、固液、固氣等不同相間的物質傳遞過程。我們將介紹相際物質傳遞的阻力模型,並分析傳質係數的概念。 傳質單元與傳質係數: 為瞭量化相際物質傳遞的速率,我們引入瞭傳質係數的概念。本書將詳細講解對流傳質係數和相際傳質係數,並分析它們的影響因素,如流體性質、流速、流動狀態以及相界麵麵積。我們將引入希爾伯特數、謝伍德數等無量綱準數,以關聯和計算傳質係數。 吸收與蒸餾: 吸收和蒸餾是化工生産中最常見的兩種分離過程,它們都依賴於物質傳遞原理。本書將詳細介紹吸收過程,包括吸收塔的工作原理、吸收劑的選擇以及吸收量的計算。對於蒸餾,我們將探討其基本原理,包括揮發度差異和相平衡,並介紹塔闆效率等概念,以評估蒸餾塔的分離性能。 膜傳遞與吸附: 隨著技術的發展,膜分離技術和吸附技術在化工領域得到瞭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本篇將簡要介紹膜傳遞的基本原理,包括滲透、截留等過程,以及吸附過程中吸附質在吸附劑上的物理或化學吸附過程。 結語 《化工原理:流體、熱量與物質傳遞》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入的化工原理知識體係。本書通過對流體流動、熱量傳遞和物質傳遞三大核心要素的係統闡述,幫助讀者建立起對化工過程的整體認知。我們相信,掌握瞭這些基本原理,讀者將能夠更好地理解現有化工設備的設計與操作,解決生産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並為未來更復雜的化工過程設計與創新奠定堅實的基礎。本書的編寫力求語言清晰、概念準確、圖錶豐富,並配閤適量的例題,以期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學習效果,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化工人纔。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一名在化工行業摸爬滾打瞭多年的工程師,我一直對如何更高效、更安全地進行化學反應有著不懈的追求。這本書對我來說,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友,在我遇到瓶頸時,總能提供給我一些新的視角和解決方案。書中對不同反應器類型的優缺點分析得鞭闢入裏,結閤實際案例的講解更是讓人茅塞頓開,仿佛置身於真實的生産現場,能夠直接感受到工藝優化帶來的效益提升。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復雜反應體係時的嚴謹態度,以及對最新研究成果的關注。即使是老生常談的原理,書中也能通過新的解讀和案例,賦予它們新的生命力。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教科書,更像是一部化學反應工程的“工具箱”,裏麵裝滿瞭解決實際問題的智慧和方法,讓我受益匪淺。

評分

我是一名化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正在進行關於催化反應動力學的研究。在尋找相關資料時,我偶然發現瞭這本書。起初,我隻是抱著嘗試的心態翻閱,沒想到這本書在理論深度和應用廣度上都給瞭我很大的驚喜。書中對反應動力學模型的建立和求解進行瞭非常係統和詳盡的闡述,其中一些推導過程的邏輯清晰,步驟詳盡,對於我理解一些復雜的動力學方程非常有幫助。此外,書中還穿插瞭大量的工程實例,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産緊密結閤,這對於我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非常有啓發。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參數估算和模型驗證的章節,這些內容對於我的實驗數據分析和模型構建至關重要。

評分

從本科階段就接觸過反應工程,但當時感覺比較零散,很多概念理解得不夠透徹。這次重新翻閱這本《化學反應工程(郭鍇)(第三版)》,感覺像是對過去知識的一次係統性梳理和升華。書中對於質量守恒、能量守恒在反應器內的應用講解得非常透徹,尤其是對不同類型反應器(如釜式、管式)的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我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書中的圖示清晰,讓我能夠直觀地看到反應在不同位置的濃度和溫度變化。另外,關於反應器設計中的一些優化策略,例如如何通過調整操作參數來提高轉化率和選擇性,以及如何應對副反應和催化劑失活等問題,這本書都給齣瞭非常有價值的見解,讓我受益匪淺。

評分

坦白說,我是一名完全的化學門外漢,之所以會接觸這本書,完全是因為我對“綠色化學”和“可持續發展”領域非常感興趣,聽說化學反應工程在其中扮演著關鍵角色。這本書的開篇就點明瞭化學反應工程在現代工業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影響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這一點立刻吸引瞭我。雖然書中充斥著我不太熟悉的專業術語和公式,但我依然努力去理解其中的邏輯。書中關於如何優化反應條件以減少能耗和廢物産生,以及如何設計更環保的反應過程的討論,讓我對這個學科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我相信,即使不是專業人士,通過這本書也能對化學反應工程産生一個初步的、但又是深刻的認識。

評分

這本書的包裝和印刷質量真的沒得說,拿到手裏沉甸甸的,紙張厚實,油墨也清晰,翻閱起來手感特彆好。封麵設計簡約大氣,一看就知道是專業書籍,很喜歡這種樸實無華的風格。我是一名即將步入大學的化學工程新生,之前對這門學科隻是略知一二,但翻閱瞭這本書的目錄和部分章節後,感覺豁然開朗。雖然很多概念對我來說還比較陌生,但通過書中細緻的圖錶和清晰的邏輯結構,我仿佛能看到那些抽象的化學反應在我的腦海中生動地呈現齣來。尤其是那些化學反應的能量變化、催化劑的作用機製,以及各種反應器的設計原理,書中的講解方式讓我覺得並不枯燥,反而充滿瞭探索的樂趣。我特彆期待能跟隨這本書的引導,一點點揭開化學反應工程的神秘麵紗,為我未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