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服务器管理与开发/高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移动终端服务器管理与开发/高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熊伟,曹天人,刘涛 等 编
图书标签:
  • 移动应用开发
  • 服务器管理
  • 移动终端
  • 高等职业教育
  • 十三五规划教材
  • 信息技术
  • 软件工程
  • 移动互联网
  • 应用系统开发
  • 计算机科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ISBN:9787517047292
版次:1
商品编码:1212269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高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8
字数:48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移动终端服务器管理与开发/高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根据多所院校近年来教学改革的经验,结合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将工程的知识点分解到不同的项目任务中,以项目驱动的方式来实施教学,通过工学结合让学生轻松学习移动终端服务器管理与开发的知识和技能。
  在讲解基础知识的同时,为每个技术模块精心设计了实践项目,在项目解决的过程中,力争使读者对基本开发技术的使用有更深入的认识,达到灵活使用的目的。

内容简介

  《移动终端服务器管理与开发/高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根据多所院校近年来教学改革的经验,结合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将工程的知识点分解到不同的项目任务中,以项目驱动的方式来实施教学,通过工学结合让学生轻松学习移动终端服务器管理与开发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内容包括:移动终端服务器概述、JSP开发环境搭建、JSP语法基础、JSP内建对象、Servlet的使用、JavaBean资源、JSP中的文件操作、数据库访问、JSP标准标签库和JSP技术应用实例等内容。《移动终端服务器管理与开发/高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内容详尽,实例丰富,通俗易懂,易于教与学,针对各项任务中的项目均有详实的案例说明。
  《移动终端服务器管理与开发/高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适合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计算机类专业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中职院校、成人教育及软件开发人员的参考工具书。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移动终端服务器概述
1.1 JSP介绍
1.1.1 静态网页与动态网页
1.1.2 Web服务器与网络数据库
1.1.3 JSP与ASP/PHP/ASP.NET
1.2 JSP技术概述
1.3 JSP的工作原理
1.4.JSP程序开发模式
1.4.1 JSP两种体系结构
1.4.2 JSP开发Java Web站点的主要方式
1.5 移动服务器端与服务器端程序设计的区别
习题一

第二章 JSP开发环境搭建
2.1 JSP的运行环境
2.1.1 下载安装和配置JDK
2.1.2 安装与配置Tomcat
2.1.3 JSP开发工具——MyEclipse
2.2 第一个JSP项目
2.2.1 新建Web项目
2.2.2 编写JSP文件
2.2.3 运行JSP文件
2.3 创建服务器
2.4 计算1+2+3+……+100的和并输出当时的日期和时间
习题二

第三章 JSP语法基础
3.1 JSP语法
3.2 JSP指令标签
3.2.1 page指令
3.2.2 include指令
3.3 JSP脚本
3.3.1 变量和方法的声明
3.3.2 Java程序片(Scriptlet)
3.3.3 JSP表达式
3.4 JSP注释
3.4.1 输出注释(HTML注释)
3.4.2 隐藏注释(JSP注释)
3.4.3 Java语言注释
3.5 JSP动作标签
3.5.1 动作标签
3.5.2 动作标签
3.5.3 动作标签
3.5.4 动作标签
3.5.5 动作标签
3.5.6 动作标签
3.5.7 动作标签
3.6 判断三角形
习题三

第四章 JSP内建对象
4.1 内建对象概述
4.2 request对象
4.2.1 获取HTML表单提交的数据
4.2.2 汉字信息处理
4.2.3 常用方法举例
4.3 response对象
4.3.1 动态响应contentType属性
4.3.2 response的HTTP文件头
4.3.3 response重定向
4.3.4 response的状态行
4.4 session对象
4.4.1 session对象的ID
4.4.2 session对象与URL重写
4.4.3 session对象的常用方法
4.4.4 session对象的生存期限
4.5 application对象
4.5.1 application对象的常用方法
4.5.2 用application制作留言板
4.6 0ut对象
4.7 JSP程序的调试
4.7.1 三种错误类型
4.7.2 JSP语法错误
4.7.3 JSP运行错误
4.8 网站用户注册和登录
习题四

第五章 Servlet的使用
5.1 Servlet对象
5.1.1 HttpServlet类
5.1.2 运行Servlet
5.2 Servlet的工作原理
5.2.1 Servlet的生命周期
5.2.2 uiit方法
5.2.3 service方法
5.2.4 destroy方法
5.3 通过JSP页面调用Servlet
5.3.1 通过表单向Servlet提交数据
5.3.2 通过超链接访问Servlet
5.4 共享变量
5.5 doGet和doPost方法
5.6 重定向与转发
5.6.1 sendRedirect方法
5.6.2 RequestDispatcher对象
5.7 会话管理
5.7.1 会话管理的类型
5.7.2 获取用户的会话
5.8 购物车
习题五

第六章 JavaBean资源
6.1 JavaBean概述
6.2 JavaBean的编写和使用
6.2.1 编写JavaBean
6.2.2 使用JavaBean
6.2.3 获取和修改JavaBean的属性
6.3 计数器beans
6.4 读文件beans
6.5 写文件beans
习题六:

第七章 JSP中的文件操作
7.1 File类
7.1.1 获取文件的属性
7.1.2 File类的目录管理方法
7.2 输入流和输出流
7.3 文件上传
7.4 文件下载
7.5 实现分页读取文件
习题七

第八章 数据库访问
8.1 MySQL
8.2 SQLyog
8.3 数据库的增、删、改、查操作
8.4 使用SQLyog访问MySQL数据库
8.5 其他相关问题
8.5.1 分页技术
8.5.2 常见中文乱码处理方式
8.6 网上投票程序
习题八

第九章 JSP标准标签库
9.1 JSP标准标签库简介
9.1.1 概述
9.1.2 JSTL的使用
9.2 核心标签库
9.3 国际化标签库
9.4 数据库标签库
9.5 XML标签库
9.6 函数标签库
习题九

第十章 JSP技术应用实例

前言/序言

  本书在讲解基础知识的同时,为每个技术模块都精心设计了实践项目,在借鉴项目解决过程的处理方法中,力争使读者对基本开发技术的应用有更深入的认识,达到灵活使用的目的。
  本书内容详尽,实例丰富,非常适合作为零基础学习人员、有志于从事移动软件及驱动开发的初学者、高校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用书,也适合作为相关培训机构和软件开发人员的参考资料。
  本书提供了JSP编程从零基础入门到实践项目开发必备的知识,都是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开发经验,同时走访多所大学、研究机构、培训机构,参考诸多相关书籍,听取老师、学生和读者的建议精心提炼出来的。全书共十章,第一章为移动终端服务器概述;第二章介绍JSP开发环境搭建,包括JDK、Tomcat和MyEclipse的安装;第三章介绍JSP语法基础;第四章介绍JSP内建对象;第五章介绍Servlet的使用;第六章介绍JavaBean资源;第七章介绍JSP中的文件操作;第八章介绍数据库访问;第九章介绍JSP标准标签库;第十章介绍JSP技术应用实例。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读者能够熟练掌握使用移动终端服务器编程的理论知识,并具备开发各种应用程序的理论基础和初步的动手实践能力。
  本书由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熊伟、重庆工程学院曹天人老师担任主编。参与编写的老师还有刘涛、王飞雪、刘梅华、童均、胡凯、童亮(重庆通信学院)、陈静(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胡云冰等。蓝袖瑜、魏云月、龙浩等同学为本书的编写也提供了很多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移动终端安全与应用开发实战》 引言 在移动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移动终端已不再仅仅是通讯工具,而是集信息获取、社交娱乐、生产力工具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个人数字中枢。随之而来的,是移动终端安全形势的日益严峻以及对各类创新应用开发需求的蓬勃增长。从个人隐私的保护到企业数据的安全,从用户体验的优化到商业模式的创新,移动终端的安全与开发已成为信息技术领域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书旨在为广大读者,特别是从事移动终端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开发者、运维人员以及对移动终端安全与开发感兴趣的学生和从业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学习平台。我们不拘泥于单一平台或技术栈,而是从更宏观的视角,剖析移动终端安全的核心挑战,探讨主流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讲解常见的安全威胁与防护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引导读者掌握移动应用开发的最新技术和实践方法,以应对快速变化的移动技术环境。 本书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包含丰富的实操案例,帮助读者理解概念、掌握方法,并最终能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我们相信,通过阅读本书,您将能构建起对移动终端安全与开发的系统性认知,并具备开发出安全、高效、用户体验卓越的移动应用的能力。 第一篇:移动终端安全深度解析 第一章:移动终端安全概论 本章将从宏观层面出发,为读者构建对移动终端安全领域的整体认知。我们将探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对安全提出的新挑战,分析不同类型移动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在安全方面存在的共性与差异。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与安全挑战: 追溯移动互联网从萌芽到普及的过程,分析其爆炸式增长带来的海量数据、碎片化设备、复杂网络环境等因素如何加剧安全风险。 移动终端安全模型: 介绍通用的移动终端安全模型,例如基于沙箱隔离、权限管理、数据加密等核心概念,理解不同安全组件如何协同工作。 移动安全威胁的演变: 梳理各类移动安全威胁的演变轨迹,包括恶意软件(病毒、木马、勒索软件)、钓鱼攻击、数据泄露、身份欺诈、越狱与Root带来的风险等。 移动安全防护的关键要素: 探讨构建坚实移动安全防线所需的关键要素,包括操作系统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以及用户安全意识等。 第二章:主流移动操作系统安全机制剖析 本章将聚焦当前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的两大移动操作系统——Android和iOS,深入剖析其内置的安全机制,为理解其安全特性打下坚实基础。 Android安全架构: Linux内核安全: 讲解Linux内核在Android中的作用,包括进程隔离、用户/组权限、SELinux(Security-Enhanced Linux)强制访问控制机制。 应用沙箱机制: 详细阐述Android如何利用用户ID(UID)和应用沙箱机制隔离不同应用程序,防止相互干扰和恶意行为。 权限管理系统: 分析Android的权限模型,从运行时权限到签名权限,讲解应用程序如何声明、请求和获取权限,以及系统如何控制和审查权限。 Verified Boot与加密: 介绍Android的Verified Boot机制如何确保系统启动的完整性,以及文件系统加密、全盘加密等数据保护技术。 ART(Android Runtime)与代码安全: 探讨Android运行时的安全特性,包括Dex文件验证、JIT/AOT编译安全考量。 iOS安全架构: Mach Kernel与进程隔离: 介绍iOS底层Mach Kernel的安全特性,以及其如何实现强大的进程隔离。 沙箱机制(Sandboxing): 深入理解iOS的沙箱模型,包括文件系统访问限制、网络通信限制、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限制等,及其对应用安全的影响。 代码签名与App Store审查: 讲解iOS严格的代码签名机制,以及App Store的严格审查流程如何保障应用质量和安全性。 数据保护(Data Protection): 分析iOS的数据保护API,包括文件级加密、后台运行数据加密等,以及它如何与密钥链(Keychain)协同工作。 安全硬件(Secure Enclave): 介绍iOS中安全硬件的作用,包括存储敏感密钥、进行加密操作等,以及它如何提升生物识别(Touch ID/Face ID)和支付安全。 越狱(Jailbreaking)的风险: 讨论越狱行为如何破坏iOS原有的安全防护机制,带来哪些潜在的安全隐患。 第三章:移动终端常见安全威胁与防范策略 本章将深入分析当前移动终端面临的各类安全威胁,并结合前两章的安全机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策略。 恶意软件分析与检测: 恶意软件分类: 详细介绍各种恶意软件的形态,包括广告软件(Adware)、间谍软件(Spyware)、木马(Trojan)、勒索软件(Ransomware)、挖矿病毒(Cryptojacking)等。 攻击向量: 分析恶意软件传播的常见途径,如第三方应用商店、不明链接、钓鱼邮件、社交媒体传播等。 检测与清除技术: 介绍基于静态分析(代码扫描、特征匹配)、动态分析(行为监控、沙箱模拟)的恶意软件检测技术,以及常用的清除方法。 数据泄露与隐私保护: 数据泄露的成因: 分析应用设计缺陷、API滥用、中间人攻击、物理丢失/盗窃等导致数据泄露的原因。 敏感数据识别与保护: 讲解如何识别和分类敏感数据(个人身份信息、支付信息、健康信息等),以及如何在应用开发和系统层面进行保护(加密、脱敏、访问控制)。 隐私政策与用户同意: 强调透明的隐私政策以及获取用户明确同意的重要性。 网络安全威胁: Wi-Fi安全风险: 分析公共Wi-Fi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中间人攻击、DNS欺骗等,并提出安全使用建议。 HTTPS与SSL/TLS: 强调HTTPS协议在保障通信安全中的作用,以及SSL/TLS证书的作用和验证。 蓝牙与NFC安全: 探讨蓝牙和NFC等无线通信技术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 弱密码与撞库攻击: 分析弱密码带来的风险,以及如何通过强制密码策略、多因素认证(MFA)等方式提升账户安全性。 生物识别技术: 评估指纹、面部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的安全性,以及其在身份认证中的应用。 API安全: 讲解API密钥管理、OAuth 2.0等身份认证和授权机制在移动应用开发中的重要性。 社会工程学攻击: 钓鱼与欺诈: 分析短信钓鱼(Smishing)、语音钓鱼(Vishing)、电子邮件钓鱼(Phishing)等攻击手段,以及用户如何识别和防范。 信息泄露与社交网络: 讨论社交网络过度分享可能带来的信息泄露风险。 第二篇:现代移动应用开发技术与实践 第四章:跨平台移动应用开发框架选型与实践 本章将介绍当前流行的跨平台移动应用开发框架,分析它们的优劣势,并指导读者如何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框架,并进行初步实践。 跨平台开发概述: 解释跨平台开发的概念、优势(代码复用、开发效率、降低成本)与潜在劣势(性能瓶颈、平台特性不兼容)。 React Native: 核心原理: 讲解React Native如何通过JavaScript调用原生UI组件,实现接近原生的用户体验。 开发环境搭建: 演示React Native的开发环境配置,包括Node.js、npm/yarn、React Native CLI等。 UI组件与导航: 介绍React Native常用的UI组件库,以及React Navigation等导航方案。 与原生代码交互: 讲解如何通过Native Modules与Objective-C/Swift(iOS)或Java/Kotlin(Android)进行交互。 实战案例: 构建一个简单的待办事项列表应用,展示基本组件的使用、状态管理和页面跳转。 Flutter: 核心原理: 介绍Flutter使用Dart语言,通过Skia图形引擎直接绘制UI,实现高性能和一致的UI体验。 开发环境搭建: 指导Flutter SDK的安装与配置。 Widgets(组件)系统: 深入理解Flutter的Widgets概念,包括StatelessWidget和StatefulWidget,以及Material Design和Cupertino Design风格的Widgets。 状态管理: 探讨Flutter中常见的状态管理方案,如Provider、Bloc/Cubit、Riverpod等。 与原生通信: 讲解Flutter Platform Channels与原生平台进行通信的方式。 实战案例: 开发一个简单的天气预报应用,展示网络请求、异步处理和UI布局。 其他框架简介(可选): 简要介绍Ionic、Xamarin等其他跨平台框架的特点与适用场景。 第五章:原生移动应用开发核心技术(Android与iOS)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移动应用开发的底层逻辑,本章将分别介绍Android和iOS的原生开发核心技术。 Android 原生开发(Java/Kotlin): Android Studio环境: 熟悉Android Studio的IDE使用,包括项目创建、代码编写、布局设计、调试等。 Activity与Fragment生命周期: 深入理解Activity和Fragment的生命周期,以及如何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执行相关操作。 UI布局与视图(View)系统: 掌握XML布局文件、ConstraintLayout、LinearLayout、RelativeLayout等布局方式,以及View的工作原理。 事件处理与监听: 学习如何处理用户交互事件,如按钮点击、触摸事件等。 Intent与数据传递: 理解Intent在组件间通信和导航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传递数据。 网络请求与异步处理: 介绍Android中进行网络请求的常用库(如OkHttp、Retrofit)和处理异步任务的机制(如Coroutines、AsyncTask)。 数据存储: 讲解SharedPreferences、SQLite数据库、Room Persistence Library等数据存储方案。 后台服务与工作管理: 介绍Service、JobScheduler等实现应用后台任务处理的机制。 Kotlin协程(Coroutines)入门: 学习使用Kotlin协程简化异步编程。 iOS 原生开发(Swift): Xcode环境: 熟悉Xcode的IDE使用,包括项目创建、Swift/Objective-C代码编写、Interface Builder、调试等。 UIViewController生命周期: 深入理解UIViewController的生命周期,以及如何在不同阶段进行UI更新和资源管理。 UI界面构建: 掌握Storyboard/XIB文件、SwiftUI(现代化UI框架)的使用,以及UIKit中的常用控件。 事件处理与手势识别: 学习如何响应用户交互,如按钮点击、滑动手势等。 Navigation Controller与TabBar Controller: 理解iOS中常用的导航模式。 网络请求与数据处理: 介绍URLSession、Alamofire等进行网络请求的库,以及JSON解析。 数据存储: 讲解UserDefaults、Core Data、Realm等数据存储方案。 Grand Central Dispatch (GCD)与Async/Await: 学习GCD和Swift的Async/Await机制,实现并发和异步编程。 SwiftUI(声明式UI)入门: 介绍SwiftUI的声明式UI开发范式。 第六章:移动应用开发中的安全编码实践 本章将结合前面章节的安全知识,重点讲解在移动应用开发过程中如何编写安全的代码,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应用的安全风险。 输入验证与过滤: 防止SQL注入: 讲解如何在数据库操作中进行输入验证,避免SQL注入攻击。 防止跨站脚本(XSS)攻击: 在使用WebView或其他文本渲染时,如何对用户输入进行清理和编码。 参数验证: 对来自用户、网络、文件等的所有输入进行严格的格式、类型和范围验证。 安全的数据存储: 避免明文存储敏感信息: 强调不要将密码、API密钥、个人身份信息等直接存储在SharedPreferences、NSUserDefaults或本地文件中。 使用加密 API: 学习使用Android的EncryptedSharedPreferences、iOS的Keychain API等进行敏感数据的安全存储。 数据库加密: 介绍SQLite数据库的加密选项或第三方加密数据库方案。 安全的网络通信: 强制使用HTTPS: 强调所有网络通信都应使用HTTPS协议,并进行服务器证书验证。 证书固定(Certificate Pinning): 介绍证书固定技术,以防范中间人攻击。 数据传输加密: 在传输敏感数据时,考虑额外的应用层加密。 权限管理与最小权限原则: 按需获取权限: 仅请求应用运行所必需的权限,避免过度索取。 运行时权限处理: 妥善处理Android的运行时权限请求,并给予用户明确的选择。 避免不安全的IPC: 在Android中,谨慎处理Content Provider、Broadcast Receiver等组件的暴露,避免被恶意应用利用。 代码混淆与加固: 代码混淆(Obfuscation): 介绍ProGuard/R8(Android)和Swift/Objective-C的编译优化,增加逆向工程的难度。 应用加固(Tamper Protection): 探讨应用加固技术,如代码完整性校验、反调试、反反编译等。 WebView安全: 限制JavaScript接口: 谨慎暴露JavaScript接口给WebView,并对调用进行严格的安全审查。 禁止文件访问: 禁用WebView的文件访问权限,除非必要。 URL拦截与过滤: 对WebView加载的URL进行拦截和过滤,防止跳转到恶意网站。 依赖库的安全审查: 选择可信的第三方库: 优先选择知名、维护良好的第三方库。 定期更新依赖: 及时更新第三方库,以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 安全扫描工具: 利用工具对项目依赖进行安全漏洞扫描。 第七章:移动应用性能优化与用户体验提升 一个安全的应用必须是高效且易用的。本章将探讨如何优化移动应用的性能,并提升用户体验。 性能瓶颈分析: CPU、内存、网络、电量消耗: 介绍如何使用Xcode Instruments(iOS)和Android Studio Profiler(Android)来分析和定位应用的性能瓶颈。 UI渲染性能: 分析布局渲染、过度绘制(Overdraw)等对UI性能的影响。 网络请求优化: 缓存策略、数据压缩、减少请求次数等。 内存管理: 避免内存泄漏: 讲解在Android和iOS中常见的内存泄漏原因及避免方法。 高效的对象管理: 合理使用数据结构,及时释放不再使用的对象。 并发与多线程: 合理利用多线程: 在不影响UI响应的情况下,将耗时操作放到后台线程执行。 同步与异步编程: 掌握GCD、Coroutines、Async/Await等技术。 电池续航优化: 减少不必要的后台活动: 优化后台任务的执行频率和时长。 高效的定位服务使用: 谨慎使用定位服务,避免频繁更新。 用户体验设计原则: 简洁直观的界面: 符合用户习惯的导航和交互设计。 响应式设计: 适配不同屏幕尺寸和分辨率。 友好的错误处理: 提供清晰、有用的错误提示和解决方案。 可访问性(Accessibility): 确保应用对所有用户(包括残障人士)都易于使用。 本地化与国际化: 多语言支持: 学习如何在Android和iOS中实现应用的本地化。 第八章: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与应用发布 本章将介绍如何利用CI/CD流程来自动化构建、测试和部署移动应用,并讲解应用发布到App Store和Google Play的流程。 CI/CD概念与价值: 解释CI/CD的定义,以及它如何提高开发效率、保证代码质量、加速产品迭代。 常用CI/CD工具: 介绍Jenkins、GitLab CI/CD、GitHub Actions、Bitrise等主流CI/CD工具。 构建自动化: Android自动化构建: 使用Gradle Wrapper、CI/CD脚本实现应用的自动打包(Debug/Release)。 iOS自动化构建: 使用Xcodebuild、CI/CD脚本实现应用的自动打包(Ad Hoc/App Store)。 自动化测试: 单元测试、集成测试、UI自动化测试: 讲解如何编写和运行自动化测试用例。 测试集成到CI/CD流程: 将自动化测试作为CI/CD流水线的一部分。 应用分发平台: Google Play Console: 介绍Google Play的应用上传、版本管理、发布流程、数据分析等。 App Store Connect: 介绍App Store Connect的应用上传、版本管理、审核流程、销售与财务报告等。 版本控制策略: 探讨Gitflow等版本控制分支策略,以及如何与CI/CD协同工作。 结论 移动终端安全与开发是一个持续演进的领域,技术更新迭代迅速,安全威胁层出不穷。本书从安全机制的底层原理出发,到具体的安全威胁分析,再到现代化的应用开发技术与安全编码实践,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深入的学习框架。我们希望通过本书的系统讲解,能够帮助您在移动安全领域建立坚实的基础,在应用开发过程中掌握高效、安全的开发方法,最终能够构建出更加可靠、更具竞争力的移动产品,共同推动移动互联网健康、安全地向前发展。 未来的移动技术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同时也伴随着新的安全挑战。掌握本书所介绍的知识和技能,将是您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领域中取得成功的基石。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它不像传统的教材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作者的个人见解和丰富的行业经验。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在和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开发者在交流,他会根据我的疑问给出最直接、最有效的解答。书中对于一些经典的服务器端架构模式,比如微服务、事件驱动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结合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场景,给出了非常生动的阐述。这让我对如何构建高可用、高并发的移动应用后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对一些新兴的技术,比如GraphQL、Serverless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应用分析,这让我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技术动态。作者在讲解过程中,并没有回避那些技术上的难点和挑战,而是坦诚地分析问题的本质,并提出多种解决方案,这让我感到非常受启发。而且,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如何进行性能测试、安全审计以及容灾备份的实用技巧,这些都是在实际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个人尤其喜欢书中关于API设计原则的部分,它让我明白了如何设计出易于维护、扩展性强的API接口,这对于团队协作和项目的长期发展都至关重要。

评分

坦白说,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这个标签并没有抱有多高的期望,总觉得这类教材可能偏重理论,缺乏实践指导。然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作者在内容编排上非常有条理,从整体的系统架构设计,到各个模块的详细讲解,都做到了逻辑清晰、层层递进。尤其是在服务器端性能优化和可扩展性设计方面,书中提供的思路和方法非常具有前瞻性,这对于我这样一个需要在高并发场景下工作的开发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它不仅仅教我如何“做”,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在不同的场景下应该如何权衡和取舍。书中还涉及了云计算、容器化部署等前沿技术,并结合移动开发的应用场景进行了深入探讨,这让我对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作者在案例选择上也颇具匠心,涵盖了从小型应用到大型平台的不同规模和复杂度的场景,让我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触类旁通。而且,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的实践建议,这对于我参与到更复杂的项目中非常有帮助。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想要深入理解移动终端服务器端技术,并希望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进步的开发者。

评分

这本书的知识密度非常大,但作者处理得非常巧妙,让我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兴趣。在服务器端安全方面,书中详细讲解了各种常见的安全威胁,以及如何从设计层面和技术实现上进行防御,比如SQL注入、XSS攻击、CSRF攻击等,并提供了相应的防范措施。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安全是移动应用开发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各种日志记录、监控告警以及故障排查的方法,这对于我平时维护服务器非常有帮助。而且,作者还分享了一些关于如何进行自动化部署和持续集成/持续交付(CI/CD)的实践经验,这能够极大地提高开发效率和产品质量。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对一些与移动终端服务器管理和开发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了介绍,这对于我遵守规范、合规运营非常有指导意义。总而言之,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技术层面,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能够引领我系统地掌握移动终端服务器管理与开发的全貌,并为我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实在是太让我惊喜了!作为一名刚入行的移动开发新人,我一直为如何更好地理解服务器端的工作原理感到头疼。这本书从最基础的网络通信概念讲起,循序渐进地介绍了移动终端与服务器之间是如何进行数据交互的。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止步于理论讲解,而是通过大量贴合实际的案例,比如用户登录、数据同步、消息推送等,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这些案例不仅让我理解了背后的技术原理,更让我学会了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开发中。书中对不同通信协议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给出了选择建议,这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避免了走很多弯路。而且,作者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服务器端的一些关键技术,比如API设计、数据库管理、安全认证等,让我不再仅仅局限于客户端的开发,而是能够对整个移动应用的服务端架构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即使是对于一些复杂的概念,作者也能够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配以清晰的图示,让我能够轻松理解。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构建了一个扎实的移动终端服务器管理与开发的基础知识体系,我感觉我的开发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给我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启发。我原本以为这本书主要会侧重于服务器端的开发和管理,但让我惊喜的是,它还深入探讨了移动终端如何与服务器进行更高效、更安全地通信。书中对于网络传输的优化、数据加密以及身份认证等方面的讲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让我明白了,要想构建一个成功的移动应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配合是至关重要的。作者在书中详细分析了不同网络环境下,客户端如何采取策略来保证用户体验,比如离线缓存、断点续传等,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技术。而且,书中还提到了如何利用移动终端的特性,比如地理位置信息、传感器数据等,来丰富服务器端的功能,这让我看到了更多的创新可能性。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用户行为分析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来优化产品设计的章节,这让我对如何通过技术驱动业务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籍,更是一本能够激发思考、拓展视野的宝典。它让我明白了,移动终端服务器管理与开发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