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你讲的小情话,又傻又真:当了妈妈才懂的48种稚爱表达

孩子对你讲的小情话,又傻又真:当了妈妈才懂的48种稚爱表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敏 著
图书标签:
  • 亲子关系
  • 育儿经验
  • 母爱
  • 儿童心理
  • 成长记录
  • 家庭教育
  • 情感表达
  • 萌娃
  • 育儿好物
  • 亲子沟通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古吴轩出版社
ISBN:9787554608487
版次:1
商品编码:12125798
品牌:文通天下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2
字数:164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年度治愈系母女对话书,暖、萌、甜,能给亿万读者心灵滋养。
  几乎每一段对话都可以让人笑出声来,但也不乏泪点。在或搞笑、或童稚、或小大人儿的场景中,讲述一场“深深的话,浅浅地说,不长的路,慢慢地走”的成长魔法。
  ◆全彩印刷,一本写给3~8岁孩子及其父母的有趣之书、爱之书。
  6年有趣时光、20幅心动漫画、28个成长话题,就像一个小小的时间灯塔,将唤起每一个与孩子相伴同行的美好记忆和各种小确幸,同时获得更有趣的亲子沟通方式。
  ◆长大就在一瞬间,亲子关系不是彼此占有,而是人生路上的共行。
  在满含泪与笑的育儿之旅中,或许有些话语,已像丢在屋后的魔豆,通过爱与被爱的方式,在孩子的心灵里潜滋暗长,让他们既不会感到爱的贫瘠,也不会感到爱到窒息。
  ◆这是一本亲子共读的书,也是一本父母和孩子可以一起写的书。
  让我们一起把孩子的童年写进*美的时光里,随书奉上特别设计的“童言慧语”记录页,4季28个主题,每个父母都可以从今天起写下孩子跟我们的懵懂对话,那将是透过岁月为孩子的童年留下的一份生命礼物。

内容简介

  治愈系母女对话书。在童言稚爱的48种温暖表达中,展示有趣的育儿之旅。
  小珊的妈妈从小珊快3岁时起,听到她的一些零碎的话语和表述,觉得好玩,就记录下来。
  这些话语就像一个小小的时间灯塔,照亮她们彼此相伴的岁月,在或温馨、或搞笑、或童稚、或小大人儿的场景中,
  讲述了一场“深深的话,浅浅地说,不长的路,慢慢地走”的成长魔法。

作者简介

  李敏,一个爱在孩子身上寻找有趣东西的有趣妈妈。少说教,少奉承,愿用童心视角去看待世界,看待生活、看待陪伴孩子的第二次成长。
  在她眼中,亲子关系不是彼此占有,而是人生路上的共行,更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所以她会收起板着的面孔,抛开严肃的教育观,该疯傻时和孩子一起疯傻。她既不想使女儿感到爱的贫瘠,也不想让女儿觉得爱到窒息。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从妈妈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难;难得的是妈妈会蹲下来,保持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看世界——我们是一样的生命,我们彼此尊重,我们一起成长。
  ——龙应台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来表现出一匹骏马的飘逸,就不要从小教唆他以一只刺猬的姿态活着。
  ——尹建莉

  大家好,我就是小珊,今年8岁多了。我觉得妈妈弄的这本书很有趣,我有时会看我老妈的稿子,她不让看,说还没弄好,我就偷偷地看,然后我会哈哈大笑。老妈经常上楼梯时还在看手机,我提醒她看路,她说她在看稿子,我才原谅了她一点。*近老妈很辛苦,晚上在电脑前打字,就为了这本书。我讲一下这本书,是老妈从我快3岁时开始记录的我的话,我读着,好像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自己。我知道老妈对我的爱,有几次我会有点不听话,事后一想,不该那样做,就向老妈说了“对不起”。我爱我亲爱的老妈,我也爱小时候的自己。
  ——小珊

目录

第一季 我们的爱与惧
1. 不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 3
2. 感受到比“知道”更重要 6
3. 不停说“再见”是因为舍不得你们(小珊 2.5—4.5 岁说的话) 10
4. 谈“害怕”:抽血重新排队的孩子 18
5.我最怕我不是妈妈你的宝宝了(小珊 4.5—5.5 岁说的话) 21
6.谈“情话”:孩子的情话又傻又真 29
7.像我这样的乖小孩,你只用小声说我(小珊 5.5—6.5 岁说的话) 32
8. 谈“感受”:为什么高兴和感动时心里都有酸的感觉
9.希望我老的时候你也很老很老地活着(小珊 6.5—7.5 岁说的话) 43
10.谈“道理”:妈妈,你的教育感好强 55
11.比生小孩更怕的是长大离开家(小珊 7.5—8 岁说的话) 58
12.谈“幸运”:幸运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 65
第二季 我们的寻趣之旅
1.这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
2.有些笑话不只是一个大道理
3.唐老鸭的名字有点怪,他很老吗?(小珊 2.5—4.5 岁说的话) 76
4. 关于“谎言”:过来洗脚,你是故意不答应我的吗? 84
5. 救火是因为火有危险所以要救?(小珊 4.5—5.5 岁说的话) 86
6. 关于“比较”:别闹了,你看看其他孩子的妈妈 95
7. 电视里当官的背手是为了显得淡定(小珊 5.5—6.5 岁说的话) 98
8. 关于“陪伴”:我故意中招,是因为想看到你的笑颜 107
9. 抓中药用个“抓”字感觉就像中药会跑掉(小珊 6.5—7.5 岁说的话) 110
10. 关于“想象”:你不知道孩子心中早有缤纷的彩图 121
11. 那些印度人买的火车票是挂票吗?(小珊 7.5—8 岁说的话) 123
12. 关于“有趣”:在我老的时候,请继续把我逗笑 129
第三季 我们的成长魔法
1.有些问题,我们也不知道答案 133
2.有些路得一个人走,但也感谢有你相伴 136
3.妈妈,可是我就是故意的(小珊 2.5—4.5 岁说的话) 140
4. 关于“沟通”:孩子还没说完,请等等,再等等 147
5. 妈妈你要有耐心,你记不记得……(小珊 4.5—5.5 岁说的话) 149
6. 关于“独处”:妈妈,是我的心在说话 158
7. 你有没有看到我头顶还有一堆问号在转? (小珊 5.5—6.5 岁说的话) 160
8. 关于“性教育”:当小珊说狐狸和小猪交配了 167
9. 和差的比才知道自己有多差啊(小珊 6.5—7.5 岁说的话) 169
10. 关于“焦虑”:看到小珊六十三分的卷子时 178
11. 那不是都得往好处想嘛(小珊 7.5—8 岁说的) 181
12. 关于“虚荣心”:妈妈就说是去游泳而不是去“学”游泳 188
第四季 我们的梦想与记忆
1.梦想与记忆,是未来与过去 193
2.小秘密可以告诉谁,大秘密又可以告诉谁? (小珊 2.5—4.5 岁说的话) 197
3. 关于“自然”:一起过春夏秋冬,看日月星辰 204
4. 我是在用这些颜色的水给画布洗澡呢(小珊 4.5—5.5 岁说的话)206
5. 关于“放弃”:没继续学的舞蹈课 212
6. 我那时不是没尝过上小学的滋味嘛(小珊 5.5—6.5 岁说的话) 214
7. 关于“规矩”:不睡,故事里的公主都是跳舞到午夜 221
8. 我又不想当领导,我当我自己(小珊 6.5—7.5 岁说的话) 223
9. 关于“情绪”:当教育部长对我没好处 232
10. 我睁着眼,时间就过得慢些(小珊 7.5—8 岁说的话) 234
11. 关于“絮叨”:更珍惜什么都不说只是待一起的舒服时光 240
12.最后,得跟孩子谈谈什么是“勇气” 242

精彩书摘

  1.不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
  整理着六年间的这些话语记录,心有些柔软。这和小珊的一言一语,一寸寸光阴,在尘世面前,在琐碎的柴米油盐里,是我们的一片有爱小天地。
  3岁的小珊和家里人说“再见”时总是要说几遍,而且最后一遍必须是对方回说“再见”,否则她还要继续说个不停;我喊她“啰唆先生”,她说是因为舍不得与我们分开。
  4岁的小珊给我道歉:“妈妈,真是太太太对不起了。”我心一惊,一般东西掉地上了她是说“对不起”,上次说了个“太对不起”是因为不小心把口香糖咽肚子里了,这回应该是发生了更严重的事情。结果小珊说她是想起来我生日的时候忘记亲我一下了,听后我赶快给了她弥补的机会,亲了两下。
  我对5岁的小珊说我爱她,小珊回答:“我更爱你,妈妈,而且我不知道该怎么爱你,所以我就会经常画一些小东西或是折点纸送给你。”
  小珊6岁时,有一天我们一起躺在床上。她说:“妈妈,我现在有一种感觉,就是不想和你说‘晚安’,想一直这样天黑着,我们一起睡着,讲讲话,你给我挠挠痒,我给你挠挠痒。”
  小珊7岁时我问她:“你妈我这么可爱,你是不是特别爱我?”小珊说“是啊”。我随意追问“怎么个爱法”,小珊说,“这么说吧,就是我比你爱我都还要更多一点地爱你”。
  在我和小珊经常玩耍的操场,我们一起看夜晚的月亮和星星,她说月亮是出来旅行的,我们走到哪儿月亮跟到哪儿,她说想舀颗星星等没灯时挂着。于是,我抬头看,觉得星星和月亮都遥远且美丽。
  我们生命中的一大幸福就是确信自己是被爱的,而且是因为我们的本色而被爱,或者说尽管我们是这样或那样的人,依旧会被爱。
  爱不是食物,但爱和饥饿一样,是这世上最好的调味品。
  这几年和小珊在一起的时光,也是我自己的时光;陪伴小珊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要变成更好、更广阔的人——是做妈妈后才有的心愿。
  爱的回报,不是同等分量的被爱,而是同等分量的成长;成长需要经过无数山,无论是上山,还是下山,都是走在成长的路上;走在路上,不仅仅意味着到达。
  爱就是好好说话!
  深深的话,我们浅浅地说;不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
  人心之间,没有高下之分、教引之别,只有坦诚并肩之幸。
  我问,我听,我答,我沉默。
  通过小珊,我看见了自己;我感受小珊的感受,有时也就像穿过时空一般抚慰了小时候的自己。
  2.感受到比“知道”更重要
  爱与怕总是如影相随。爱是怕你生病,怕你老,怕你死。
  关于害怕,我一直记得小时候听过的一个故事:从前,有个胆子大的年轻人从来不知道害怕是什么感觉,他决定到外面的世界去寻找害怕,一直没找到。后来他的母亲突然得了重病,他赶回村里,整晚都陪在他的母亲身边,感到害怕极了,害怕从此失去母亲。他这才反应过来,害怕一直都在。
  爱让人害怕失去,眼前拥有的家人、恋人、朋友,最后都会在时光流逝中说再见。
  我去倾听和感受小珊的怕。有些怕会逐渐消失,比如怕洗头发;有些怕随着时间推移会不再怕,而是变成美好的回忆,比如怕灰太狼;有些怕容易遗忘,比如怕上幼儿园,上着小学就忘记了;有些怕会持续一生,比如怕各种别离与失去。
  可是,这就是人生啊,是山花满地的崎岖路,天黑就要开盏灯,落雨记得带把伞。
  关于死之恐惧,我们每个人从小就有。
  小珊说她一点都不想变老和死掉,希望在她很老的时候,我也很老很老地活着。小珊说:“因为死去的人不会回来和我们说,所以我们不知道人死后是不是真的去天堂。”我告诉她:“我觉得即使真的是去了天堂,也不能和现在的家人、朋友联系了,所以我们无论怎样都要珍惜我们活着时相处的时光。”小珊说:“不过有可能已经去世的人之间就可以联系了,他们在天上就可以见面了。”
  小珊告诉我,她们班大部分同学都有奶奶,她没有。我说:“奶奶好几年前就生病去世了,妈妈也没见过她。”小珊说:“我们俩没有和奶奶相处过,感情不深,还好。可爸爸不一样,他肯定很难过,我有些能理解为什么爸爸老喊我洗手了,他也是怕我生病,怕我死掉。”
  我在谨慎地和小珊聊“死”。我对小珊也是对自己说,这就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应正视生命很短暂这件事;人生有度,爱无边,正是因为有死亡和分别,相聚的一小段一小段时光,才颇显珍贵。
  去敬畏,去珍惜,去谅解,去相信或许真有因果轮回,时光便不以此生设限。
  小珊问我“人为什么会感到害怕”,我说“我觉得是因为人怕失去”。小珊说“这算一个原因,还有一个是因为人有想象力”,“还有就是因为人不知道黑暗的那一边是什么”。
  我觉得这是她给了我关于害怕的一些答案。
  心灵和世界之间,童年和成年之间,人和人之间,妈妈和孩子之间,其实是有着跳不过去的沟壑的。成人世界中,会听到有人说,“只要能回到小时候,哪怕是被老师罚抄一百遍作业都可以”。可孩子们不会这么想,小时候的你也不会这么想。
  人人都是根据自己的所知猜测着无穷的未知,以自己的情感勾画出世界;每个人的世界都不同,“感受到”比“知道”更重要。小溪、海滩、森林和岩石,山羊和金龟子,花儿和蝴蝶,春夏秋冬,喜怒哀乐,让我们去感受、去表达。
  时间总是不停地往前走,从来不会停下来问“现在几点了”。小珊现在认字了,自己经常看书;她也会用钱了,自己拿着零花钱去学校门口买东西时美滋滋的,有种农民翻身做主人的豪气……展现在她面前的世界,将会越来越广阔。
  爱是好好说话,也是舒服地沉默;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一切都在用慢动作成为其他。
  生活从最开始到最终,是不可预知、不可重复的一个过程,但这个过程是由每一秒钟来完成;它们是一瞥,一笑,一句话。
  3.不停说“再见”是因为舍不得你(小珊2.5—4.5岁说的话)
  001
  我的超级弱智的变糖魔术,让小珊激动得眼里放光。
  她不断地要求再来一次。
  我决定真诚地向她说明游戏的奥秘,她说:我不听。
  我俩就这样体会了一把崇拜与被崇拜的感觉。
  002
  和小珊经过黑暗处,她说:妈妈,我怕。
  其实我也怕,脑子里立刻浮想联翩。
  我对小珊说:怕什么?没什么好怕的!
  小珊:我怕大灰狼。
  我一听立马释然,其他想象不见了,只剩一个灰太狼,顿时心中一片光明。
  003
  一天睡觉时,我问小珊:今天幼儿园发生了点什么事?
  小珊说:你能不能不要用“发生”这个词?
  我问为什么,她说:“发生”这个词,我听着会害怕。
  我仔细感觉了一下,嗯,我也有些害怕了。
  004
  “天都没黑,月亮就出来了。月亮是出来旅行的,我们在地上,月亮在天上,我们走到哪里,月亮就旅行到哪里。”
  这是小珊和我看月亮时,她告诉我的话。
  005
  发现小珊有点小紧张,我问她:怎么了?
  她说:不小心把阿姨的手机壳弄坏了。
  (平时她阿姨经常开玩笑说要把她卖掉。)
  我说:你道个歉不就行了。
  她说:我不敢,这次阿姨肯定是真的要把我卖掉了。
  006
  为自己庆祝一下周五的到来,我打算买碗酸辣面吃。出门略早了些,小珊醒来不见我,她哼哼唧唧,边哭边和外婆说:妈妈走也没把我叫醒和我说“再见”。她是个没有礼貌的坏孩子。
  007
  小珊和家里人说“再见”时总是要说几遍,而且说最后一遍时对方必须回说“再见”,否则更是说个不停。
  我们说了她好几次“不准啰唆”。
  一天,小珊:妈妈,我和你说个秘密。
  我:啥?说!
  小珊:你知道我为什么不停说“再见”吗?
  我:你是“啰唆先生”呗。
  小珊:不是,是因为我舍不得你们。
  008
  我:小珊,你在幼儿园哭过没?
  小珊:没有,但有两次难过了。
  我:为什么?
  小珊:我睡午觉时梦见你们来接我了,可是醒来发现还在床上,眼泪就出来了。
  一阵沉默。
  我:你怎么不说话了?
  小珊:哎,讲到这里我又开始难过了,眼泪想出来了。
  我一看,果真,这多愁善感的娃,眼睛都湿润了。
  009
  在操场上。
  我:今晚星星好多啊!
  小珊:我要是有个大网兜就好了。
  我:用来干吗?
  小珊:舀一大颗星星,黑的时候,没灯的时候,拿出来挂着。
  010
  我有事,让小珊姑妈带她会儿。
  我走出去,听见她哭,没管。
  回来后,我说:我中午走的时候听见你哭了。
  小珊:嗯,我舍不得你啊!
  我:那你哭了多长时间?
  小珊:一小会儿,姑妈带我去买酸奶就没哭了。
  我:你怎么不继续哭啊?
  小珊:我不能把我的哭用完,要剩下一些。
  我:剩着干吗?
  小珊:等你生气时、骂我时用。
  011
  小珊:奥特曼如果胖了,走路一摇一摆的,连怪兽都打不动。
  我:完蛋了,如果我是奥特曼,肯定打不动怪兽了。
  小珊:不会的,不会的,你是瘦的,我爸爸是很瘦的,我是特别瘦的,都能打怪兽的。
  我:谢谢你的安慰。
  小珊:不用谢。
  012
  我:等新幼儿园盖好了,你想转过来吗?
  小珊:想!
  我:但转过来就都是新老师和新同学了。
  小珊:那就不转了,不过现在的老师和同学刚来时也不认识。
  我:嗯,也是。
  小珊:去到新班级怎样才能吸引到别人呢?
  我:你说呢?
  小珊:长得好看。
  我:嗯,一开始可能这样,到后来,开朗、善良等也是会吸引人的。
  4.谈“害怕”:抽血重新排队的孩子
  小珊:我们幼儿园今天从手指头抽血了。
  我:你们全班都抽了吗?
  小珊:嗯,有两个同学害怕,快轮到自己时又重新去排队。
  我:每个人都有害怕的时候,所有人都怕疼,只是表现不一样罢了。
  小珊:嗯,其实我就是跑去重新排队的。
  听完小珊说“抽血重新排队”的事后,我和小珊讲了我那个调皮的表弟小时候学游泳的故事。
  老师让同学们排队跳水,他听话排队,一趟趟的;人多,老师也没注意,只是突然发现怎么他跳了这么多趟游泳裤和身上都还是干的呢?原来每次要轮到他时,他又返回去重新排队,一次都没跳过。
  听完后,小珊笑嘻嘻地说:“舅舅没考虑好啊,应该把身上弄湿的。”
  然后,小珊问我有没有害怕的时候。我说多了去了,数不胜数。
  我小时候,上学要穿过一条窄窄的田埂,我笨手笨脚、歪歪斜斜地往前走,怕追不上大家;有几次都踩到水田里去,一脚泥。
  我怕黑,从小就怕,愉快的事不一定记住,听到的鬼故事、看到的电影恐怖镜头,几十年不忘;周围暗下来时,若是我一个人,我就是一部恐怖电影的“导演”,各种细节都浮现脑海,而且是“拍”了就停不下来的节奏。
  我怕觥筹交错的社交场合,因为不知讲什么,可觉得沉默也不好,所以坐立不安。
  我还怕“得不到”是自己用顺其自然的借口掩盖的未竭尽所能,我怕所有喜悦时感觉到的终将失去。
  这世界上或许有许多的不平等,然而在能感受到的情绪面前,比如害怕,倒也还算众生平等。
  我们能做到的是尽量在害怕的情绪中去看见自己、安抚自己。
  所谓从容,是接受我无法改变的;所谓勇敢,是改变我可以改变的;而所谓智慧,是能分辨这两者。所以我们不能停止我们感受和认知的脚步。
  对付黑夜的一大方法,就是去睡一觉。
  ……

前言/序言

  这个小小的话语灯塔
  从小珊快3岁时,作为一个喜欢寻找有趣东西的妈妈,我听到她一些零碎的话语和表述,觉得好玩,就记录下来。有时一天就记两三条,有时两个月也没记下一条,不知不觉就有六年了。
  这些话语就像是些小碎布,我一块一块地收藏起来,舍不得扔弃,过一段时间就拿出来翻翻玩;小碎布数量多起来,我就想,要不缝件衣服?
  于是就有了将这些话语汇总成一本小书的想法。
  我记录这些对话,从开始的无意为之到后来的有意为之。然后,隔一段时间,又会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上更新,结果赢得了亲朋好友们的掌声。在满足了我小小的虚荣心后,我想:这些比较私人的琐碎记录究竟有没有什么意义?
  那日阳光好,我和小珊洗完澡后坐在一起玩。我从我记录的这些话语里挑了一些念给她听,小珊笑得前俯后仰,仿佛这些话语她从来不曾说过,是另外一个可爱的小孩说的一样。
  笑完之后,小珊又有些沮丧,她说:“妈妈,我现在就想再给你说点有趣的话让你记下来,可我一句也想不起来。”
  是啊,我们真的是太容易遗忘与充满挫败感了。
  记录是真实的,回忆是温暖的,若是非要找寻一点记录的意义,这算一个吧。
  “爱,就是好好说话。”在说话的路上我们互相陪伴,或者说在陪伴的路上我们不断说话。说着说着,有时我们像看到奇妙的烟火不停地喷发火花,有时我们又像身处禾稻成熟的田间,被宽广沁润的稻香覆盖。
  世界那么大,有时我们还戴着面具,可说着说着,世界就变小了,小得宛如一首歌,小得宛如一个甜甜的笑。
  一切的一切,都是温暾缓慢的。
  有几次我们在学校的操场玩耍、聊天,我看到小珊的小马尾辫垂下来,晃动着,是夜风吹的,也是她自己甩动的。我站在旁边默默地、满心温柔地看着她,觉得这样真好。
  透过小珊成长的样子和我记录的这些话语,我看到了魔法,不徐不疾又迅猛有力地成长的魔法。
  我告诉自己,对小珊尽量少说教、少奉承,我应如孩子般看待世界,带着对童心世界的理解和对小珊的无限祝福,做她的普通生活中的一个普通伙伴,窃窃欢喜,隐秘成长。
  某种程度上,我觉得人力所能至之处有限。童年不是总能无忧无虑的,一些困惑及负面情绪是我们必须要去面对的,即使是满满的爱,也阻挡不了。即使有时说话就只是说话,解不了惑,减不了饿,然而那又怎样?
  生活也罢,说话也罢,在充分感受和守护无意义的基础上,还是会有意义之花萌发而出。
  或许有些话语,已像丢在屋后的魔豆,通过爱与被爱的方式,在孩子的心灵里潜滋暗长。
  你只要尝试过飞,日后走路时也会仰望天空。
  一辈子不长,我们很快就会变老,但这些话语不会老。
  这些不会变老的话语,以及话语中的那时那景,就如同茫茫大海上间或出现的小小灯塔,照亮我们彼此相伴的岁月。
  这个小小的话语灯塔,是小珊的,也是我的。


《孩子的心,碎碎念的爱》 当孩子的世界,化作最纯粹的低语,你是否能捕捉到那份藏匿在稚语里的深情? 在这本《孩子的心,碎碎念的爱》中,我们深入探索的是那份独属于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无需华丽辞藻,却直抵灵魂的爱。它不是宏大的叙事,也不是深刻的哲理,而是日常点滴中,孩子用他们独特的方式,向我们倾诉着他们内心的世界,以及对父母那份最原始、最真挚的情感。 为人父母,我们常常在忙碌的生活中,试图去理解孩子眼中那个奇妙的世界,去解读他们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言语。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在那些偶尔蹦出的、甚至有些“傻气”的童言稚语背后,隐藏着的是孩子最纯粹的观察、最直白的感受,以及最深刻的爱意。这本《孩子的心,碎碎念的爱》便是为你打开一扇窗,让你看见那些被我们常常忽视的、孩子表达爱的小秘密。 孩子的爱,是什么模样? 它不是成年人世界里那些权衡利弊、小心翼翼的考量,也不是深思熟虑后的承诺。孩子的爱,是那样直接,那样坦荡,那样毫不保留。 它是睡前最后一句的“妈妈,我爱你”。 也许你还在收拾碗筷,也许你还在回复工作邮件,但那一刻,孩子眼中映着你的身影,用尽全身的力气,说出这句简单却重若千钧的话。它熨帖你一天的疲惫,融化你心中的焦虑,让你瞬间明白,为何而坚持。 它是清晨醒来,看到你第一句的“爸爸,你醒啦!” 哪怕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在孩子眼中,那就是守护神。他们的第一声问候,是分享他们醒来的喜悦,更是对你存在的安心。 它是分享一块糖的瞬间。 当孩子将自己最爱的那块糖,小心翼翼地掰成两半,递给你一半时,那颗糖的味道,早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愿意将自己认为最好的,与你分享。这是无私,是全然的信任,是心中有你的证明。 它是看到你难过时,笨拙地递过来的一张画。 即使画得歪歪扭扭,色彩也毫无章法,但那张画,是他们用尽心力,想要让你开心的唯一方式。那一笔一划,都饱含着“妈妈/爸爸,不要哭”的期盼。 它是对你行为的模仿,以及出乎意料的“神总结”。 孩子是你最忠实的模仿者,他们会在玩耍中模仿你的表情,模仿你的语气,甚至模仿你处理事情的方式。有时,他们还会用一种极其天真的方式,说出你内心深处一直想要承认却未曾说出口的话,让你忍俊不禁,又深感触动。 它是对你陪伴的渴望,即使只是静静地依偎。 孩子需要的,不总是玩具,不总是盛大的活动。很多时候,只是一个温暖的拥抱,一次耐心的倾听,一次仅仅是在你身边静静地玩耍,都能让他们感受到被爱和安全。他们身体的靠近,是心灵最直接的诉求。 它是对你辛苦的“体谅”,尽管那体谅方式“奇特”。 比如,看到你累了,他们可能会主动“帮你”做家务,尽管“帮忙”的结果可能是制造更大的混乱;或者,他们会用自己能理解的方式,表达对你劳累的“心疼”,比如,让你多吃一点,或者给你盖被子。 为何我们常“听不懂”孩子的爱? 随着我们长大,我们被教会了用理性的思维去衡量、去分析。我们习惯了语言的逻辑,习惯了情感的隐藏。而孩子,他们的世界是纯粹的,他们的表达是直接的。 “我不要你了!” 这句话,在成年人听来,可能是决绝的拒绝,是关系的结束。但在孩子那里,它常常只是在当下感到被忽视、被委屈时,最直接的情绪宣泄,是希望引起你更多关注的信号。他们可能下一秒就又会跑过来,紧紧地抱住你。 “你一点都不喜欢我!” 孩子常常会用夸张的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当他们觉得你没有满足他们的某个期望,或者你没有及时回应他们时,他们会觉得世界都崩塌了。这并非是对你不喜欢你的真实判断,而是他们对当下感受的极端描述。 “我讨厌你!” 和“我不要你了”类似,这句话往往是对当下不满意情绪的爆发。它可能源于被拒绝、被批评,或是因为父母做了他们不喜欢的事情。而他们的本意,很可能是“我希望你现在能按照我想的去做”,而并非真的讨厌你这个人。 “你为什么总是不听我说?” 孩子渴望被看见,渴望被理解。当他们滔滔不绝,而你却心不在焉,或者给出敷衍的回答时,他们会感到沮丧和不被尊重。他们渴望的是你全神贯注的聆听,是你眼中闪烁着“我在认真听你说话”的光芒。 “我不想吃饭/睡觉/写作业!” 这背后,可能藏着他们身体的不适,可能是对压力的抗拒,也可能是希望得到你的陪伴和关注。他们并非真的“不乖”,而是用他们最直接的方式,告诉你他们此刻的状态和需求。 《孩子的心,碎碎念的爱》这本书,并非一本育儿指南,也不是一本语言学的分析。它是一本关于“看见”的书,是关于“倾听”的书,是关于“用心感受”的书。它鼓励我们放下成年人的固有思维,用一颗柔软、开放的心,去重新审视孩子每一次的言语,每一次的表情,每一次的举动。 本书将带你走进孩子细腻而又粗犷的内心世界,让你: 重拾童心: 让你有机会以孩子的视角,重新看待世界,发现那些被遗忘的简单快乐。 深化亲子连接: 让你更深入地理解孩子的需求,更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从而建立更牢固、更和谐的亲子关系。 学会“解码”: 让你不再为孩子那些“奇怪”的言语感到困惑,而是能从中捕捉到他们真实的情感和需求。 重新认识“爱”: 让你发现,原来爱可以如此纯粹,如此直接,如此动人,而这些,就藏在你的孩子每一次的“碎碎念”里。 这本书,是写给所有父母的,也是写给所有曾经是孩子的人的。它提醒我们,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童言稚语,其实是孩子献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礼物。它们不是噪音,不是麻烦,而是爱的信号,是信任的表达,是他们成长过程中,最真挚的情感流露。 让我们一起,在《孩子的心,碎碎念的爱》中,静静地聆听,孩子那些傻傻的,却又闪烁着最真实光芒的小情话。你会发现,为人父母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付出,更在于收获——收获一份,纯粹到极致的,永远不会褪色的爱。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位步入中年、孩子已然步入青春期的妈妈,我总觉得和孩子之间隔了一层“代沟”。他们的话语我越来越听不懂,他们的行为我越来越难以理解,有时候甚至会觉得,他们好像不再那么需要我了。就在我开始有点失落和焦虑的时候,我偶然翻到了《孩子对你讲的小情话,又傻又真:当了妈妈才懂的48种稚爱表达》。这本书,真的像一本“时光机”,把我拉回了孩子还小的时候,也让我重新找回了和孩子之间那份曾经的亲密。书中的那些“小情话”,虽然是从“孩子”的口中说出,但却让我这个“妈妈”深有体会。我回想起孩子小时候,那些天真烂漫的瞬间,那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爱意,是多么的温暖和珍贵。即使现在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秘密,但他们内心深处的那份爱,依然存在,只是表达方式变了。这本书让我明白,也许我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去理解和接纳孩子不同年龄段的表达方式。它不是一本“育儿经”,而更像是一面镜子,让我看到自己曾经的付出,也让我看到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变的爱。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好像又近了一些,我开始尝试着用更包容、更理解的态度去和他们相处。这让我意识到,无论孩子多大,他们对父母的爱,永远是那么“又傻又真”。这本书,让我重新找回了作为母亲的那份初心和喜悦。

评分

这本书我真的太爱了!拿到手的那一刻,我就被它治愈了。书名就很吸引人,《孩子对你讲的小情话,又傻又真:当了妈妈才懂的48种稚爱表达》,光听着就觉得心里软软的。我是一名新手妈妈,每天都在摸索中前进,有时候真的会因为孩子的一些小举动感到手足无措,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做得不够好。但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盏温暖的灯,照亮了我育儿路上的迷茫。书中的每一个小故事,每一句孩子的天真告白,都让我感同身受。我经常会一边看一边流眼泪,不是因为伤心,而是因为那种深深的感动和被理解。我突然意识到,原来孩子那些看似“傻傻”的举动,背后藏着多么纯粹而深刻的爱。他们的世界是多么简单,多么直接,他们表达爱的方式也如此独特而动人。我以前可能太过于关注孩子的外在表现,而忽略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流动。这本书教会我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观察我的孩子,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去体会他们用最真挚的方式表达的“我爱你”。里面的很多细节,真的太真实了,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孩子在眼前。有时候,孩子一句无意识的话,一个不经意的拥抱,就能瞬间融化我所有的疲惫和烦恼。这本书让我更加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也让我更加坚定地相信,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这绝对是一本值得所有父母,尤其是新手父母,人手一本的治愈系读物!

评分

《孩子对你讲的小情话,又傻又真:当了妈妈才懂的48种稚爱表达》这本书,简直就是我育儿生涯中的一股清流!我是一名全职妈妈,每天围着孩子转,有时候觉得生活除了柴米油盐就是无休止的哭闹和哄睡。我常常会陷入一种自我怀疑,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或者觉得自己在孩子心中没有那么重要。但是,当我翻开这本书后,我仿佛找到了精神上的“救赎”。书中的那些“小情话”,虽然听起来有些天真甚至幼稚,但恰恰是孩子最真实的情感流露。我记得里面有讲到孩子会因为妈妈加班晚归而偷偷准备小惊喜,或者因为妈妈生病而小心翼翼地递上一杯水。这些细节,让我瞬间泪崩,也让我反思自己是否过于关注孩子的“成绩”和“听话”,而忽略了他们内心对我的依恋和关心。书中的“稚爱表达”,让我学会了如何去捕捉孩子那些细微的爱意,如何去理解他们看似笨拙却充满深情的行为。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育儿”的书,而是一本教你如何“爱”的书。它让我重新认识到,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巧,更重要的是一颗能够感受孩子爱意的心。每次读完,我都会觉得充满力量,也更加懂得如何去回应孩子的爱。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带孩子并不是一场苦行僧的修行,而是一段充满甜蜜和惊喜的旅程。

评分

初为人母,手忙脚乱是常态。当我抱着刚出生的宝宝,看着她软软的小手小脚,心中充满了爱意,但也伴随着深深的忐忑。我总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担心无法给予她最好的。市面上关于育儿的书籍很多,但大多侧重于技巧和方法,很少有能触及我内心深处的。直到我看到了《孩子对你讲的小情话,又傻又真:当了妈妈才懂的48种稚爱表达》。这本书就像一位温柔的长者,在我耳边细语,告诉我,其实孩子对我们的爱,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浓烈和纯粹。书中的一个个小故事,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深刻的理论,只有孩子最质朴的言语,最真挚的情感。我常常在读到某个情节时,会心一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宝宝。原来,孩子那些有时让人哭笑不得的“傻事”,竟然都是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爱。他们的世界很简单,爱就是爱,没有遮掩,没有保留。这本书让我学会了放下那些不必要的焦虑,去用心感受孩子每一次不经意的触碰,每一声软糯的呼唤。它让我明白,有时候,最好的育儿方式,就是全身心地去接纳和回应孩子的爱。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更加从容了,也更加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我心灵的港湾,让我这个新手妈妈不再孤单和迷茫。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标题就精准地抓住了我这类妈妈的心。《孩子对你讲的小情话,又傻又真:当了妈妈才懂的48种稚爱表达》,这不仅仅是一个书名,更是我近几年育儿生活的真实写照。我是一名在职妈妈,工作和家庭两头烧,常常感觉身心俱疲。回到家,虽然看到孩子也开心,但更多的是一种疲惫感,有时候甚至会觉得有点“应付”。我总觉得,好像自己付出了很多,但似乎也并没有得到孩子同样的回应,或者说,我没有能力去捕捉他们那些细微的情感。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一场及时雨!它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描绘了孩子那些“傻傻的”、却又无比真诚的爱。我记得有一次,我的孩子在幼儿园受了委屈,回来的时候一句话也不说,我当时心里很着急,想知道发生了什么。而书里正好讲到了类似的情节,孩子可能因为担心妈妈担心,而选择自己默默承受,或者用一种更“稚嫩”的方式来表达他的不开心。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之前可能太过于在意“沟通”的效率,而忽略了孩子表达情感的方式是多么多元和独特。它教会我,很多时候,孩子不需要你“解决”问题,他们只是需要一个能够理解他们的“倾听者”。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让我明白,那些看似“小情话”的背后,藏着孩子对世界最纯粹的信任和对我最深的依恋。现在,我更能感受到孩子带来的治愈和温暖,也更懂得如何去回应这份宝贵的稚爱。

评分

真喜欢这个小宝贝,太可爱了,心都要化了

评分

如题,父母必读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

可爱

评分

整体感觉很好,质量很好,很喜欢

评分

质量很不错,适合大一点的孩子,不过还是很满意。囤货

评分

同事推荐的,书不错,活动很划算。

评分

真喜欢这个小宝贝,太可爱了,心都要化了

评分

如题,父母必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