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紀實手法評估2016年全球恐怖活動與反恐怖鬥爭的總體狀況,分析、總結瞭恐怖活動的規律、特點、趨勢和國際反恐怖鬥爭與閤作的進展及不足之處;介紹瞭活躍於世界和地區的恐怖組織和重大恐怖事件,並為反恐怖鬥爭提齣對策、建議。最後以大事記的形式勾勒齣世界各國和地區恐怖活動與反恐怖鬥爭全貌,為相關部門決策和研究人員提供藉鑒。
第一部分國際恐怖主義與反恐怖鬥爭形勢綜述
第一章2016年國際反恐醞釀新議程()
第二章美國恐怖主義和反恐怖鬥爭形勢綜述()
第三章歐洲恐怖主義與反恐怖鬥爭形勢綜述()
第四章俄羅斯恐怖主義和反恐怖鬥爭形勢綜述()
第五章中亞地區恐怖主義和反恐怖鬥爭形勢綜述()
第六章南亞地區恐怖主義與反恐怖鬥爭形勢綜述()
第七章東南亞地區恐怖主義與反恐怖鬥爭形勢綜述()
第八章中東地區恐怖主義與反恐怖鬥爭形勢綜述()
第九章非洲地區恐怖主義與反恐怖鬥爭形勢綜述()
第十章拉美地區恐怖主義與反恐怖鬥爭形勢綜述()
第十一章東北亞地區恐怖主義與反恐怖鬥爭形勢綜述()
第十二章大洋洲地區恐怖主義與反恐怖鬥爭形勢綜述()
第二部分國際恐怖主義組織
第十三章主要國傢與國際組織公布的恐怖組織名單()
第十四章中東地區主要恐怖組織()
第十五章非洲地區主要恐怖組織()
第十七章法國尼斯卡車撞人案()
第十八章雅加達恐怖襲擊案()
第十九章中國駐吉爾吉斯斯坦大使館爆炸案()
第二十章美國佛羅裏達州奧蘭多“夜店”槍擊事件()
第二十一章土耳其機場恐怖襲擊事件()
第二十二章柏林聖誕市場恐怖襲擊事件()
第二十三章馬裏維和部隊遇襲案()
第二十四章巴基斯坦警察學院遇襲案()
第二十五章喀布爾哈拉紮人遭特大恐襲案()
第一章2016年國際反恐醞釀新議程◆◆國際恐怖主義與反恐怖鬥爭年鑒(2016)◆◆第一章2016年國際反恐醞釀新議程
2016年,“伊斯蘭國”在伊拉剋和敘利亞“國破政危”,但恐怖威脅加速嚮全球擴散。國際恐怖和極端勢力在戰亂、動蕩和地緣復雜地區盤踞坐大,中國周邊麵臨的反恐靖亂壓力持續增大。國際反恐多頭並舉,齣現競閤博弈的新格局,打擊暴力極端主義和網絡反恐漸成國際反恐的重要議程。
第一節“伊斯蘭國”暴恐威脅外溢加劇
在美、俄等國剿恐的重壓下,“伊斯蘭國”遭受重創,丟城失地、損兵摺將、財源枯竭,麵臨被迫從摩蘇爾、拉卡等控製城市轉嚮沙漠鄉村的睏難局麵。在此背景下,“伊斯蘭國”逐漸從“建政立國”轉嚮地下組織,從攻城略地轉嚮殺戮作亂,從戰場攻防轉嚮大規模恐襲,暴恐能量2016年在歐、亞國傢集中釋放。
一、“伊斯蘭國”暴政由盛轉衰
一是控製區大幅縮小。2016年以來,“伊斯蘭國”地盤加速收縮,據美國領導的打擊“伊斯蘭國”聯盟6月27日發布的聲明,“伊斯蘭國”在伊拉剋喪失47%控製區,在敘利亞喪失20%控製區。)統計顯示,“伊斯蘭國”曾據守十大城市,已失守6個。10月以來,美國協調各方加大反恐攻勢,相繼開始攻打“伊斯蘭國”占領的伊第二大城市摩蘇爾及其在敘利亞的“首都”拉卡,“伊斯蘭國”控製區麵臨被進一步壓縮、甚至喪失城市控製區的可能。
二是有生力量嚴重摺損。2016年8月10日,美國領導的打擊“伊斯蘭國”聯盟負責人西恩·麥剋法蘭稱,“過去11個月,已有2��5萬名‘伊斯蘭國’武裝分子被消滅,加上之前被消滅的2萬人,總數已達4��5萬。”美雖未透露“伊斯蘭國”現有成員數量,但有評估認為,“伊斯蘭國”僅剩約2萬人。同時,“伊斯蘭國”已難以招募足夠新人,據美情報機構評估,目前流入伊敘的外國“聖戰”分子已由巔峰時期的每月2000人驟降至50人。由於人手緊缺,“伊斯蘭國”被迫開始啓用童子軍和婦女隊。此外,“伊斯蘭國”高層遭大量獵殺。美總統奧巴馬6月14日錶示,已有120多名“伊斯蘭國”頭目和指揮官被擊斃,這對“伊斯蘭國”的組織架構、決策製定實施造成重大衝擊。
三是“財政”收入銳減。2015年10月美加大打擊“伊斯蘭國”石油收入,發起代號為“浪潮行動2”的軍事打擊行動,對“伊斯蘭國”的油井、油氣分離場以及油罐車、銷售網絡等實施係統性打擊,導緻“伊斯蘭國”石油産量及營收大幅下滑。該行動發言人剋裏斯托弗·加弗2016年8月錶示,“伊斯蘭國”石油的收入已由原來每月3000萬美元降至1500萬美元。石油收入腰斬已影響“伊斯蘭國”日常運作。
二、域外暴恐活動升級
伊敘大本營遭遇強攻,“伊斯蘭國”暴恐活動加速外溢,轉而尋找新的暴恐根據地,歐美、南亞、東南亞和北非等地區成重點目標。
一是設立專門機構,加大域外恐襲。據歐美情報機構調查,該機構名為“ENMI”,由“伊斯蘭國”發言人阿德拉尼領導,為“伊斯蘭國”核心機構,有權調動一切資源與力量,該機構下設“歐洲事務特工處”、“亞洲事務特工處”、“阿拉伯事務特工處”,分彆負責在歐、亞、阿拉伯世界策動恐襲。調查顯示,“ENMI”已嚮奧地利、德國、西班牙、黎巴嫩、突尼斯、孟加拉、印尼和馬來西亞等國派入力量,其中潛入歐盟的人數高達“數百人”。2016年,“伊斯蘭國”將域外“聖戰”作為應對伊敘軍事壓力的重要策略,5月,發布聲明叫囂稱,“世界各地皆‘聖戰’舞颱,多神教敵人皆為襲擊目標”。10月聯軍發動對摩蘇爾的軍事行動後,巴格達迪對呼羅珊、孟加拉國、高加索、印尼、菲律賓、也門和阿拉伯半島等地的“聖戰”分子呼籲:“記住你們是伊斯蘭的支柱,也是伊斯蘭哈裏發國傢的中流砥柱,要各自為戰打擊伊斯蘭的敵人。”據美CNN統計,自2014年6月建立以來至2016年8月,“伊斯蘭國”共在伊敘之外的29國發動143起恐襲,其中2016年高達88起約占總數的62%,足見其域外恐襲力度不斷上升。
二是拉幫結夥壯大力量。聯閤國1月發布報告稱,全球有34個暴恐團夥嚮“伊斯蘭國”宣誓效忠。美情報機構6月評估,域外支持“伊斯蘭國”的暴恐人員高達2萬人,主要集中在利比亞、埃及、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尼日利亞等國。同時,“伊斯蘭國”開始化整為零嚮外轉移。美軍方情報顯示,“伊斯蘭國”正加緊嚮利比亞、高加索、中亞和巴基斯坦、阿富汗派遣人員,其中在利比亞的“伊斯蘭國”分子逾6000人。“伊斯蘭國”發言人揚言:“即使丟掉首都拉卡,‘伊斯蘭國’也不會消亡。”
三是依托建“省”,加速外溢。2016年6月29日,“伊斯蘭國”發布建“國”兩年來的擴張成果,共染指19個國傢,根據控製度分為伊敘主控區、次控區(包括阿富汗、菲律賓、利比亞等10國)和秘密行動區(包括法國、土耳其和孟加拉等7國)。7月初,“伊斯蘭國”又發布名為《哈裏發國傢的結構》的視頻,宣稱建有35個“省”,其中16個在域外。11月2日,“伊斯蘭國”頭目巴格達迪時隔近一年再次發聲,稱“伊斯蘭國”域外各“省”是“哈裏發國傢的支柱”。
三、歐美成為恐患外溢的急攻目標
……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吸引我瞭,那種深沉的藍色背景,上麵隱約可見一些抽象的、象徵著衝突與緊張的圖案,讓人立刻感受到它所探討主題的嚴肅性。我一直對國際政治和安全領域很感興趣,而“恐怖主義”這個詞本身就充滿瞭復雜性和爭議性。我尤其好奇,在這本2016年的年鑒裏,作者是如何梳理和分析當年全球範圍內發生的恐怖主義事件的。是僅僅羅列事實,還是會深入挖掘事件背後的原因,比如地緣政治的影響、意識形態的衝突,甚至是社會經濟因素的交織? 我也期待書中能提供一些對這些事件發展趨勢的預測,或是對未來反恐策略的探討。畢竟,瞭解曆史事件的來龍去脈,以及它們如何塑造瞭當下的局勢,對於我們理解這個復雜的世界至關重要。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信息匯編,更是一部能夠引發深度思考的著作,能夠幫助讀者構建一個更清晰、更全麵的國際安全圖景。
評分坦白說,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之前閱讀過一些關於恐怖主義的學術論文,它們大多側重於某一特定地區或某個特定組織。然而,我總覺得缺少一個宏觀的視角,一個能夠將這些零散的信息串聯起來的框架。 《國際恐怖主義與反恐怖鬥爭年鑒2016》聽起來就像是彌補瞭這一缺失。我非常期待它能提供一個全球性的視野,將不同國傢、不同地區的恐怖主義活動進行係統性的梳理和對比。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夠深入剖析“反恐怖鬥爭”的各個方麵,不僅僅是軍事打擊,還包括情報搜集、法律製裁、意識形態對抗,甚至是對恐怖主義根源的社會經濟乾預。 我希望書中能夠展現齣不同國傢在反恐策略上的異同,以及它們之間的閤作與分歧。 畢竟,恐怖主義是跨國界的,有效的反恐也需要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 如果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成功的案例分析,或者提齣一些創新的反恐思路,那將是極大的驚喜。
評分我一直認為,對於像“恐怖主義”這樣復雜且高度敏感的議題,信息的準確性和客觀性至關重要。 《國際恐怖主義與反恐怖鬥爭年鑒2016》這個書名本身就傳遞齣一種權威性和係統性。 我對它所收錄的數據和分析的嚴謹性抱有很高的期望。 我想知道,書中是如何定義“恐怖主義”的? 畢竟,這個定義本身就存在爭議。 另外,對於2016年那些震動世界的恐怖襲擊事件,書中是否提供瞭詳細的背景信息、作案手法,以及事後國際社會的反應? 我更關注的是,書中對於“反恐怖鬥爭”的解讀是否全麵? 是僅僅停留在軍事層麵,還是會深入到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多個維度?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理解,為什麼恐怖主義會不斷齣現,又是什麼力量在與之抗衡。 隻有深入瞭解其復雜性,纔能更理性地看待和應對這一全球性挑戰。
評分我一直對那些能夠勾勒齣時代變遷的年鑒類書籍情有獨鍾。 《國際恐怖主義與反恐怖鬥爭年鑒2016》這個名字,就仿佛是為我量身定做的。 2016年,在我個人記憶中,是一個充滿動蕩和變化的年份,國際舞颱上的地緣政治格局也在經曆著深刻的重塑。 我非常好奇,在這本年鑒中,作者是如何捕捉到這一年國際恐怖主義活動的脈絡的? 是側重於某個地區的大型恐怖組織,還是對全球範圍內的零散襲擊也有詳盡的記錄? 我特彆期待的是,書中關於“反恐怖鬥爭”的篇章。 這場鬥爭涉及的麵太廣瞭,從國傢層麵的政策製定,到國際組織間的協調閤作,再到基層社區的安全措施,每一個環節都值得深入探討。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來展現不同國傢和地區在反恐實踐中的經驗教訓,並且能夠對未來反恐的走嚮提齣一些有建設性的觀察。
評分作為一名長期關注國際安全問題的讀者,我對於能夠提供係統性分析的著作總是充滿期待。 《國際恐怖主義與反恐怖鬥爭年鑒2016》這個書名,立刻吸引瞭我的注意力。 我相信,年鑒的形式能夠保證信息的時效性和全麵性,而“國際恐怖主義與反恐怖鬥爭”這兩個核心關鍵詞,則精準地指齣瞭本書的研究範疇。 我尤其關心的是,書中是如何處理2016年發生的那些具有標誌性意義的恐怖事件的? 是僅僅進行事件復盤,還是會深入剖析事件背後的深層原因,例如其對國際政治格局的影響,以及對各國反恐政策的推動作用? 我也期待書中能夠對“反恐怖鬥爭”的策略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這場鬥爭並非單一維度的軍事對抗,而是涉及到情報、法律、外交、意識形態等多個層麵。 我希望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不同國傢在反恐實踐中的經驗和教訓,並且能夠對未來反恐的趨勢進行前瞻性的分析,幫助我更好地理解這個充滿挑戰的全球性議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