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洞察术:微表情透露了他的秘密
心理掌控术:巧妙利用从众心理
心理调节术:安抚内心受伤的小孩
心理疗愈术:失眠毕业班
潜能开发术:尝试一下“超觉静思法”
职场心理术:把话说到别人心坎上
本书从六个角度,包括心理洞察术、心理掌控术、心理调节术、心理诊疗术、潜能激发术和职场心理学,为读者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实用*有趣的心理学知识。翻开本书,你可以读懂“微表情微动作”背后的秘密,看穿天花乱坠的谎言,炼成掌控人心的绝技,掌握快乐生活的秘诀:翻开本书,你可以认识抑郁症、强迫症和种种病态心理,增强心理免疫力,筑起心灵的防火墙;翻开本书,你可以成为职场上的心理大师,释放无限的潜能,把生活过成你想要的样子。
京师心智是国内知名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和心理自助类图书出版机构。京师心智依托中国心理学会、北京师范大学等权*机构的资源优势,上百位心理学专家组成的技术团队,致力于将心理学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服务大众。凭借自身优势和丰富的经验,被中国心理学会测量专业委员会认定为“正版量表进学校工程”的全国*一推广单位。
第一章?心理洞察术......001
表情和动作会泄密......003
手很不老实......007
腿脚会背叛你的心......010
身体很诚实......014
锁定心灵之窗......018
看穿活灵活现的谎言......022
梦的解析......025
视网膜效应......030
第二章?心理掌控术......033
被“算”出来的命——自我求证......035
你被掌控了——心理暗示......039
因为相似,所以相知......044
巧妙地利用从众心理......048
没有故人?制造“故人”!......051
欲擒故纵,以退为进......054
你尽管说,生气算我输......057
你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059
成为对方更好的选择......063
换位思考,赢得人心......066
这个想法是你自己的......069
第三章?心理调节术......073
极简之乐......075
养成快乐的习惯......079
掌握快乐的生活法则......083
苹果里的五角星......087
我叫不紧张......092
控制你的愤怒......097
打败冲动的小恶魔......101
十全九美也很赞......107
喜欢我吗?请随意......110
不要被自己的情绪奴役......113
安抚内心受伤的小孩......115
承受心灵蜕变的痛苦......118
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121
内向型竞争力......125
想象——最经济的解压方式......128
想象“脱敏”练习......135
爱好是个性的投射......138
吃出好心情......141
压抑的弹簧不要按......145
第四章?心理疗愈术......147
心灵的感冒——抑郁症......149
心灵感冒的变种——躁狂抑郁症......152
异地拼博更要小心躁狂抑郁......155
中医药膳治癫狂......158
1992年8月28日,英国财政大臣莱蒙站在财政部的门口,面对电视摄像机,又一次表达了绝不降低英镑汇率的强硬立场。他说:“英镑不可能贬值,英国不会退出汇率机制。”而正是这一次电视演讲,被索罗斯看出了问题。因为大多数人一分钟眨眼6~8次,但莱蒙面对摄像机的时候,竟然一分钟眨眼64次。索罗斯做出了判断,莱蒙缺乏信心,他在说谎。结果,国际金融投机商在短短几天内卖空了价值100亿美元的英镑,迫使英镑贬值,英国退出欧洲汇率体系,而索罗斯则从中赚取了高达20亿美元的利润。
根据行为心理学的研究,人的身体和思想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当一件事发生在人们身上的时候,就会影响精神活动,进而反映在身体动作上。比如,当人们在说谎时,闭上眼睛的时间会比说真话的时间要长;人们兴奋起来时瞳孔就会自然而然地放大。人的任何一种思想活动都会导致身体发生相应的生理反应。因此,观察和捕捉这些外部的行为信号,就能轻而易举地揭穿生活中的骗局。
怎么才能知道对方是不是在撒谎呢?一个最重要的观察技术就是识别非语言的欺骗姿势。当我们撒谎(看见或者听见不真实、不可想象的事情)时,我们往往用手捂住自己的嘴、眼睛和耳朵。一个儿童,如果他说了谎话,他会用手将嘴捂住。如果他不愿意看到某些东西时,他会用手或者胳膊捂住自己的眼睛。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人们手脸并用的姿势会变得更加精练,也不那么明显了,但仍然会有意无意地表现出来。
在生活中,遮住眼睛、眨眼与眯眼睛,这些表情都是头脑试图阻挡或者避免它看到的欺骗或谎言行为。如果谎言很大,人们往往故意看别处,通常是看地板,以避免听者对他们的凝视。这种非语言行为叫作“视觉阻断”。
除了表情,一些动作也值得注意。这些动作会充当叛徒,泄露人内心的秘密,戳穿谎言。
当人们试图不听谎言时,便会把手放在耳朵上面或者耳朵周围,这是成年人的一个姿势。儿童不愿听训斥时,便会用双手捂着耳朵。实际上成人说谎时把手放在耳朵附近时,就是儿童同类姿势的一个翻版。揉耳朵、用指尖来回钻耳孔、揪耳垂、揉耳朵的背面、用整个耳垂捂住耳孔,如果你看到有人有这些动作,就说明此人听腻了别人的或者他自己的谎言。
另外,在听者感到乏味时,一般会用手支撑他的头,那是一个信号,表示他必须用手支撑着他的头,以免打瞌睡。听者厌倦的程度,同他的手和臂支撑头的程度有直接的联系。当听者感到十分乏味时,他的头完全靠手来支撑。同样,用手敲打桌子和用脚不断拍打地板的动作也是乏味的信号。并且,敲拍的速度越快,此人就越不耐烦。
当人们在做出评价的时候,会用握着的手支撑着脸。如果人们已经失去兴趣,那么,支撑的位置会略有变化,一般改用手掌根部来支持头。与做出评价姿势的不同在于,人们感兴趣的姿势是把手放在面颊上,而不是用手支撑头。
当听者交叉双臂时,他们不仅对讲话内容的注意力较差,对讲演者也有比较消极的看法。双臂交叉姿势意味着防御或者否定的态度。当一个人在排队的行列、咖啡店、电梯里等地方,处在陌生人的中间时,往往采取这样的姿势。实际上,当你抱有相应的态度时,这种姿势会让你感觉舒服。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认为,他们之所以习惯于交叉双臂,是因为这样比较舒服的原因。
这是儿时的行为习惯的一种遗留。我们小时候,每当受到威胁时,便躲在桌子、椅子、家具或者家长的后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当躲藏在物或人后面的做法不再合适时,我们便学会了把双臂交叉在胸前以躲避威胁。当我们再长大一点的时候,便学会了使用不那么明显的方式交叉双臂,辅之以双腿交叉的姿势保护自己。当我们年龄更大的时候,双臂交叉的姿势就越发不明显。把一只或两只手臂放在胸前,就形成了一个壁垒,用来阻挡威胁或不愉快的情况,别人几乎觉察不出来。总而言之,当一个人因为不安而采取防御姿势时,就表明他感觉受到了威胁。
……
当一个人捂着嘴、触摸鼻子、搓着双手、叉开双脚的时候,你知道他在传递什么样的信息吗?你知道女孩子为什么喜欢把书本抱在胸前吗?你知道如何从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来看穿他的谎言吗?这些是心理洞察术要教给你的。
你知道算命先生实际上是心理掌控的高手吗?怎样才能让一个人心甘情愿地接受你的想法?如果别人想从心理上掌控你,他会怎么做?欲擒故纵,以退为进,制造共同的目标,利用从众心理,这些是心理掌控术要向你展示的。
当情绪低落、内心痛苦、头脑不冷静的时候,你知道如何调节自己吗?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受伤的小孩,你知道如何安抚他吗?当心魔肆虐的时候,你能渡过难关吗?最经济、最有效的心理调节方式是什么?好心情能吃出来吗?这些是心理调节术要告诉你的。
身体会感冒发烧,或者患上各种疾病,心灵也一样。如果心灵感冒了,你会及时察觉吗?你会给心灵吃一服感冒药吗?如果心灵受伤了,你会给它贴上创可贴吗?面对抑郁症、强迫症和种种病态心理,你知道怎么去战胜它们吗?学学心理诊疗术吧,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在生活中,你会觉得自己无能、无力、无助吗?难道自己一无是处,只能做一个失败的人,庸庸碌碌地过一生?你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吗?其实,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关键是能否找到开启内心小宇宙的钥匙,释放自己的潜能。学学潜能激发术,或许你能找到让自己精神焕发、面貌一新、突破生活困境的钥匙。
在职场上,你可以不去玩弄权术,但一定要懂得职场交际方法——洞察他人内心和调节自己情绪的心理策略和技术。你知道怎么把话说到别人的心坎上吗?怎样避免成为同事眼红和嫉妒的对象?学学职场心理学吧!
打开这本让你爱不释手的心理学入门书吧,学习这些最实用的心理学知识,洞察心灵的奥秘。
对于很多书籍来说,读完一遍往往就觉得索然无味了。然而,《让你爱不释手的超实用心理学》这本书,却是我愿意反复阅读,并且每一次都能从中获得新感悟的书。它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具有很强的启发性。我常常会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新的情况,然后回头翻阅这本书,总能从中找到相关的解释和建议。比如,书中关于“决策疲劳”的论述,就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我会在一天结束时,感到头脑昏沉,难以做出明智的决定。
评分老实说,我是一个行动派,对于那些纯理论的书籍,我常常会觉得有些“隔靴搔痒”。而《让你爱不释手的超实用心理学》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实用性”。它不是那种读完后让你感觉“哦,原来是这样”,然后就束之高阁的书,而是真正能够帮助你在生活中做出改变的书。书中提供的很多小技巧和练习,我都在生活中尝试了,并且效果显著。比如,在与人沟通时,我学会了如何更有效地倾听,如何用更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不必要的误会。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却让我的工作和生活都变得更加顺畅。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简直就像是在进行一场自我探索的奇妙旅程。我一直认为,了解自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但很多时候,我们就像站在一面模糊的镜子前,只能看到自己的大概轮廓,却看不清细节。《让你爱不释手的超实用心理学》就像一面清晰而精准的镜子,它揭示了我内心深处的一些我从未察觉的动机和思维模式。书中对于情绪管理的部分,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的。我过去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就情绪失控,然后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懊悔。但这本书提供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法,让我学会如何识别情绪的根源,如何有效地调节负面情绪,以及如何将情绪转化为积极的力量。不仅仅是情绪,书中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也给了我很多启发。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相见恨晚”的书。如果我早几年读到这本书,我想我的人生轨迹可能会有所不同。它以一种非常温和而又深刻的方式,引导我去审视自己的内心,去理解他人,去优化自己的行为。《让你爱不释手的超实用心理学》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心理学读物,更像是一位智者,在你迷茫时为你指点迷津,在你困顿时为你提供力量。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希望提升自我、改善生活的人。
评分我平时的工作需要大量的创意和人际交往,因此,我一直对心理学领域非常感兴趣。《让你爱不释手的超实用心理学》这本书,可以说是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它不仅仅是教授一些枯燥的理论,更是让我看到了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强大应用能力。书中关于“动机激发”、“习惯养成”的章节,对我来说尤其有价值。我经常会面临一些需要坚持的项目,但往往到了后期就会动力不足。通过学习书中的方法,我找到了更有效的自我激励方式,也学会了如何将大目标分解成小步骤,逐步实现。
评分我是一个非常注重细节的人,对于任何事物都习惯性地去探究其背后的原理。《让你爱不释手的超实用心理学》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这种“求知欲”。它并非简单地罗列一些心理学现象,而是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这些现象背后的心理机制。比如,书中关于“认知偏差”的部分,就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理性的人,但在阅读了关于“确认偏差”、“锚定效应”等概念后,我才意识到,原来我的很多判断和决策,都受到了不自觉的心理因素的影响。这让我对自己的判断力有了更客观的认识,也让我学会了在做决策时,更加谨慎和多角度地思考。
评分我一直觉得,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一门艺术,《让你爱不释手的超实用心理学》这本书,就是这门艺术的入门指南。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读懂”别人,更是让你学会如何与人建立更健康、更融洽的关系。书中关于“同理心”、“有效沟通”的讲解,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关系会越走越远,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去弥合彼此之间的隔阂。特别是书中关于“冲突管理”的技巧,对于我处理一些棘手的人际关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评分这本书,可以说是我的“枕边书”之一了。我喜欢在睡前翻上几页,因为它总能带给我一种平静而深刻的思考。我过去常常因为一些未解决的困惑而辗转反侧,但这本书却为我提供了理解和解决这些困惑的思路。书中关于“压力管理”、“应对焦虑”的章节,是我反复阅读的部分。我学会了如何区分“可控”和“不可控”的因素,如何专注于我能改变的事情,从而减轻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评分我是一名学生,对于如何更好地学习和提升自我,一直有着强烈的追求。《让你爱不释手的超实用心理学》这本书,在学习方法和心理调适方面,都给了我莫大的帮助。书中关于“学习障碍”、“考试焦虑”的分析,让我更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找到了相应的解决办法。而且,它也教会了我如何建立更积极的学习心态,如何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从而更有效地吸收知识。
评分这本书,说实话,刚拿到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市面上关于心理学的书籍实在太多了,很多都充斥着一些听起来高深莫测却又脱离实际的理论,或者是一些浅尝辄止的“鸡汤”式建议。然而,《让你爱不释手的超实用心理学》这本书,却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它不像那些教科书般枯燥乏味,也并非空洞无物,而是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心理学知识巧妙地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我特别喜欢它那种“解剖”行为的视角,比如,它会深入分析为什么我们在社交场合会感到尴尬,为什么有时会做出一些事后看来非常愚蠢的决定,或者为什么我们会对某些事物产生莫名的偏好。书中举的例子都非常贴切,就像我身边发生的事情一样,让我产生强烈的共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