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家花草阳台种菜实用百科

旺家花草阳台种菜实用百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蒋青海 著
图书标签:
  • 阳台种菜
  • 家庭园艺
  • 花草养护
  • 蔬菜种植
  • 实用指南
  • 园艺百科
  • 新手入门
  • 阳台菜园
  • 绿色生活
  • 健康饮食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3541637
版次:1
商品编码:1213915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12-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伴着清晨的第yi缕阳光,花儿缓缓绽放,展现出青春活力,点缀着阳台小天地,犹如使人回归了大自然。赶快拿起水壶、剪刀、花铲吧!喜爱养花种菜的你怎么能错过回归自然田园的机会呢?花卉展现的生机激励着你前进,随着微风轻轻摇曳为你的生活带来诗情画意;工作累了,身心疲惫了,抚弄一下花卉,在红花绿叶之中,感受着从外到内的舒畅。花花草草从来都是我们的朋友,处于都市之中,见惯了水泥的呆板,钢材的冷酷,寻找有花草的地方,放松身心也是都市人的一大追求。日复一日的工作让我们的身体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如果你在欣赏一盆有情调的花草的时候,它散发的芳香会默默地调节着你疲惫的身心,是不是一件惬意的事儿呢?

内容简介

本书借助大量精美的图片介绍了如何从零开始学养花,不仅介绍了N种具有净化空气、排毒活氧、芳疗、入药、食用以及易活易养的花草,还介绍了在阳台种菜。读完这本书,可以让自己光秃秃、灰蒙蒙的居家环境变成一个生机勃勃,有情调的乐园,哪怕你从来没有养过花、种过菜。

目录

第一章
从零开始学养花种菜
走进花草的世界 / 12
花卉名称的由来 / 12
养花的好处 / 12
花卉的分类 / 14
草本花卉 / 14
木本花卉 / 15
仙人掌类及多浆花卉 / 15
水生花卉 / 17
草坪类花卉 / 17
养花的要素 / 18
土壤和基质是花卉的根基 / 18
肥料不可少 / 20
浇水要科学 / 22
温度要适宜 / 23
光照很关键 / 24
常用的养花用具及花盆 / 27
常用的用具 / 27
常用的花盆 / 28
养花的必备技能 / 29
上盆 / 29
换盆 / 29
松盆 / 30
花卉的繁殖方法 / 31
播种繁殖 / 31
扦插繁殖 / 34
分株繁殖 / 36
压条繁殖 / 37
嫁接繁殖 / 37
花卉的无土栽培 / 39
无土栽培的方法 / 39
进行无土栽培需要做的工作 / 39
花期控制 / 41
花卉的开花时间可根据需要改变 / 41
通过调节光照改变开花时间 / 41
通过温度改变开花时间 / 41
通过修剪等措施改变开花时间 / 42
花卉病虫害的防治 / 43
花卉的病害防治 / 43
花草的虫害防治 / 49
家庭养花巧治病虫害 / 53
养花与四季管理 / 55
春季 / 55
夏季 / 56
秋季 / 58
冬季 / 59
养花与修剪整形 / 60
花卉修剪整形的目的 / 60
花卉修剪的方式 / 60
花卉修剪整形 / 60
花卉修剪整形的适宜时间 / 61
应用花卉美化居家环境 / 62
室内环境装饰巧妙有招 / 62
和谐居室色调,让居家生活更温馨 / 63
第二章
空间不同,自当别有一番风景 / 63
在家也能感受四季分明 / 64
种花好,种菜更好,绿色生活从阳台开始 / 66
东西南北各不同,打造你的个性阳台 / 66
适宜在阳台种植的蔬菜 / 67
阳台种菜——最自然的装饰 / 67
最值得推荐的净化空气、排毒 活氧的健康花卉
椒草 ——吸收辐射的如意“豆瓣” / 70
红豆杉 ——抗癌紫杉醇的来源 / 72
金钻蔓绿绒 ——财源广进 / 73
西瓜皮椒草 ——叶如其名 / 74
金叶榕 ——少时金黄老来绿 / 75
粉掌 ——天然空气净化器 / 76
蕨叶南洋参 ——家有福禄桐,财运更亨通 / 78
紫花满天星 ——真爱、纯洁的象征 / 79
彩叶秋海棠 ——观花观叶总相宜 / 80
金鱼花 ——二氧化碳“吸收机” / 82
鳞秕泽米铁 ——四季常青 / 83
紫鸭跖草 ——紫色的浪漫之花 / 84
朱顶红 ——鸿运当头 / 86
大花蕙兰 ——典雅高贵的“兰花新星” / 88
吊竹梅 ——枝叶匍匐悬垂,叶色鲜艳 / 89
咖啡木 ——来自非洲的健康花草 / 90
凤尾蕨 ——形似凤尾,吉祥如意 / 91
六月雪 ——六月花开如白雪 / 92
紫背竹芋 ——宁静庄重的观叶植物 / 94
白鹤芋 ——清新淡雅的“空气净化机” / 95
肾蕨 ——绿油油的蜈蚣草 / 96
金边富贵竹 ——高贵典雅的“开运竹” / 97
龙吐珠 ——花如其名 / 98
海芋 ——净化空气的“吸尘器” / 100
金琥 ——浑圆壮硕的象牙球 / 102
春峰 ——如奇石般雅致 / 103
腊梅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104
发财树 ——吉祥如意的名字,天然的“加湿器” / 106
紫薇 ——谁道花无红百日,紫薇长放半年花 / 108
君子兰 ——风度翩翩,光彩夺目 / 110
兰花 ——誉为君子,高雅淡泊 / 112
绿巨人 ——威武俊秀的“清洁大师” / 114
绿萝 ——空气“清新剂” / 115
散尾葵 ——非洲来的“空气加湿器” / 116
铁树 ——铁打般的坚硬,吸苯的高手 / 118
橡皮树 ——肥厚绮丽,雄伟壮观 / 120
琼花 ——花开似雪,果赤如丹 / 122
条纹十二卷 ——羽毛状的“空气清新器” / 123
铁线蕨 ——美如少女的发丝 / 124
广东万年青 ——永葆青春的“清洁员” / 126
花叶万年青 ——有害气体的“吸收器” / 127
文竹 ——在文雅潇洒之间不忘清除细菌病毒 / 128
天竺葵 ——花开不断的“香料” / 130
蟹爪兰 ——释放氧气的“蟹爪” / 131
鸢尾 ——如彩虹般绚丽多彩 / 132
吊兰 ——仙鹤御虚带来清新空气 / 133
瑞香 ——“真是花中瑞,本朝名始闻” / 134
龟背竹 ——古朴雅致 / 135
袖珍椰子 ——秀雅优美的“高效空气净化器” / 136
鹤望兰 ——形似仙鹤翘首远望 / 138
帝国缀化 ——不折不扣的防辐射高手 / 140
第三章最具保健疗效及小资情调 芳疗花卉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最具养生价值的传统入药花卉

精彩书摘

花卉名称的由来“花”与“卉”两个字放在一起,大约是从唐代开始的。贞观年间,李延寿写 的《南史》(记述宋齐梁陈的历史)中, 有一篇《徐勉传》,其中有这样一句话:“聚石,移果,杂以花卉,以娱体沐,用托性灵。”这要算古籍中最早出现“花” 与“卉”合在一起的句子,沿传至今已有 1300多年的历史。习惯上“花”字一般是 指植物所开的花,如腊梅开的花称“腊梅 花”,茉莉开的花称“茉莉花”。有时虽 然不在开花的时候,也用它来代替某一 种植物的名称。可见“花”字的含义相 当广泛。至于“卉”字,是草的总名。《诗 经》中就有“山有嘉卉”等诗句,实际指 草本植物。根据以上的原义,“花”与 “卉”结合起来,不难理解成“花卉是草 本植物”。供观赏的草本植物还有果实 艳丽的可观赏的植物,它们的花不一定美 丽。近些年,大量观叶植物受到人们的喜 爱,甚至一些过去被认为是野草的植物也 被广大养花爱好者视为珍品,加以莳养。 因此当前所谓花卉已经超越一般观花植物 的范围。在定义上,植物中凡花、叶、果 等具有观赏价值的,可统称为花卉,这样 可能更全面一些。
……

窗前一隅的诗意栖居:家庭园艺与生活美学指南 本书聚焦于现代都市人如何在有限的居住空间内,通过巧妙的园艺设计与实践,打造出兼具实用功能与审美情趣的家庭绿洲。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种什么”的工具书,更是一部引导读者探索生活美学、回归自然韵律的生活方式手册。 --- 第一部分:空间重塑与微环境营造 1. 阳台、露台与窗台的潜力挖掘: 空间诊断与功能分区: 详细分析不同朝向(东、南、西、北)阳台的光照、通风和承重特点。指导读者根据家庭结构和生活习惯,科学划分出“休闲观赏区”、“高效种植区”和“工具收纳区”。 垂直绿化的艺术: 介绍多种垂直种植系统,如模块化种植墙、悬挂式花架、攀爬网格的搭建与选择。重点探讨如何利用立体空间,在不牺牲采光的前提下,最大化种植密度。 地面与立面的材质选择: 探讨防腐木、生态石材、透水地砖等地面材料对排水、保温和整体风格的影响。如何利用色彩和纹理,让小空间看起来更开阔、更有层次感。 2. 气候调控与微气候管理: 光照的“计算”与“转移”: 不仅讲解植物对光照的需求,更侧重于如何利用反光板、遮阳网或人工补光灯(LED光谱分析),来优化极端光照条件下的生长环境。 湿度与空气流动: 针对干燥的城市环境,介绍雾化系统、滴灌与通风的平衡策略。讲解如何通过植物的合理搭配(如高蒸腾作用植物与低蒸腾作用植物的组合),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微气候。 冬季保温与夏季遮阴的实用技巧: 针对不同气候带,提供简易的防霜冻覆盖物制作方法,以及利用竹帘、藤蔓植物进行自然遮阳的季节性调整方案。 --- 第二部分:无土栽培与高效营养管理 3. 容器园艺的科学基础: 容器的选择与“呼吸”: 深入分析陶盆、塑料盆、软植袋、种植箱各自的优缺点,特别是对水分蒸发和根系透气的差异影响。强调“容器要透气,土壤要保水”的平衡原则。 介质的配方艺术: 摒弃单一泥炭土的使用,重点介绍如何根据植物种类(喜酸性、耐贫瘠或需肥沃)定制混合介质。详细解析泥炭、椰糠、珍珠岩、蛭石、腐叶土、麦饭石等基材的比例搭配及其功能。 基肥与追肥的“时空”管理: 区分缓释肥、速效肥的施用时机。指导读者根据植物的生长期(发芽期、生长期、花果期)调整氮磷钾的配比,并介绍自制有机肥(如酵素、淘米水发酵液)的安全使用方法。 4. 节水与智慧灌溉: “看土”的技巧: 教授通过观察土壤颜色、手感和使用湿度计来判断浇水时机,避免“涝”与“旱”。 滴灌与渗灌系统的搭建: 针对忙碌的都市人,提供一套低成本、易于安装的微型滴灌系统设计图纸,实现定时、定量给水,极大提高水分利用率。 雨水收集的初级应用: 在有限条件下,如何搭建小型雨水收集装置,并用于浇灌非食用性观赏植物。 --- 第三部分:植物的“物语”与主题花园构建 5. 观赏花卉的选择与养护进阶: 耐阴型室内美化植物的深度解析: 针对光照不足的客厅或背阴阳台,推荐并详解如龟背竹、白掌、竹芋科植物的养护要点,包括如何通过叶面清洁提升光合效率。 “一年四季有花开”的规划: 制定详细的四季花卉轮换种植表。春季球根与早春草花,夏季耐热开花(如太阳花、矮牵牛),秋季宿根与观叶,冬季室内暖房植物的准备。 病虫害的“非化学”防御战: 重点介绍物理隔离法、益虫引入法和天然除虫剂(如印楝油、辣椒水、酒精擦拭)的配制与使用,倡导健康安全的园艺环境。 6. 芳香与疗愈系植物的引进: 气味疗法与植物选择: 介绍迷迭香(提神)、薰衣草(助眠)、薄荷(清凉)等具有明确芳疗功效的植物。指导如何将它们放置在卧室或工作台附近。 “五感”花园的体验设计: 强调除了视觉,还要关注触觉(如绒毛植物)、听觉(风吹竹叶声)和嗅觉(花香),打造全方位的放松空间。 --- 第四部分:家庭园艺与生活方式的融合 7. 观赏与食用并重(不涉及专业蔬菜种植): 香草厨房的常备清单: 侧重于如罗勒、百里香、欧芹等香草的盆栽与采摘技巧,强调即采即用的新鲜风味。 微型可食用景观的布置: 介绍小型观赏性浆果(如四季草莓盆栽)或多肉植物的食用潜力,注重其观赏价值与家庭趣味性。 8. 园艺工具的精选与维护: “少而精”的工具哲学: 推荐适合家庭操作的必备工具,如日式修枝剪、园艺手套、手铲等,并讲解正确的保养方法(清洁、防锈、磨刃)。 安全与收纳: 如何安全存放肥料和农药替代品,以及美观地隐藏水管、喷壶等园艺用品,保持家居环境的整洁。 9. 记录与分享的乐趣: 植物日志的价值: 鼓励读者建立详细的植物生长记录(光照、浇水、施肥时间),用图文记录植物的生命周期,提升观察力与成就感。 园艺美学与摄影技巧: 教授如何利用自然光和简单的背景布置,拍摄出具有艺术感的家庭园艺照片,分享园艺成果的喜悦。 ---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让读者理解,园艺并非是田园生活的专利,而是通过对身边一隅空间的悉心打理,实现精神的滋养与对生活品质的提升。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微环境设计理念,使家中的绿植成为提升居住幸福感的积极元素。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逻辑性。《旺家花草阳台种菜实用百科》不仅仅是介绍如何种,更是在构建一个完整的“阳台生态系统”的概念。它从选址的光照评估开始,过渡到土壤配方的调配,再到日常的水肥管理,最后延伸到收获与保存,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特别值得称赞的是,它将“观赏性”与“食用性”的平衡点把握得非常好。我过去常常因为只顾着种菜而忽略了阳台的美感,或者只顾着养花而浪费了可以结果的空间。这本书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混搭”原则,比如如何巧妙地利用牵牛花攀爬架来支撑豆类作物,既解决了攀爬需求,又营造了浪漫的视觉效果。这种跨领域的知识整合,让我的阳台种植实践提升了一个档次,不再是零散的尝试,而是一个有章法的系统工程。

评分

坦白说,我过去买过好几本园艺书,大多内容空泛,要么是过于专业化,充斥着我看不懂的拉丁学名和复杂的化学配方,要么就是华而不实,图片精美但实用性极差。但《旺家花草阳台种菜实用百科》的风格截然不同,它充满了烟火气和实操性。这本书的语言非常亲切,就像邻居大姐在手把手教你一样,完全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我特别欣赏它对“疑难杂症”的解答部分,比如我的月季老是出现黑斑病,试了很多方法都不见效。这本书里提到了一种用稀释的牛奶溶液喷洒叶面进行预防的土方法,效果竟然出奇地好!而且,它对不同地区气候差异的考量也很周全,虽然我身处南方,但书里对北方冬季如何通过简易保温措施保护绿植也有详细的说明,显示出作者的经验非常全面。它不像一本冷冰冰的工具书,更像是一本陪伴成长的伙伴,每当遇到种植上的困惑,翻开它总能找到具体、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评分

这本《旺家花草阳台种菜实用百科》简直是为我这种阳台空间有限的城市园艺爱好者量身定制的!我一直梦想着能把小小的阳台打造成一个生机勃勃的空中花园,但苦于经验不足,总是在选种、盆器搭配和病虫害防治上犯难。这本书的引人入胜之处在于它对“空间优化”的独到见解。它不仅仅罗列了适合阳台种植的蔬菜和花卉,更深入地讲解了垂直绿化的技巧,比如利用墙面挂架、多层花架以及不同朝向阳台的光照需求适配植物的布局策略。书中对不同季节的轮作安排也极其细致,让我清晰地知道在初春该播种什么,盛夏又该如何遮阴降温,秋季又该为越冬做哪些准备。尤其让我惊喜的是,它专门辟出了一章讲解如何利用自制的简易堆肥系统处理厨房残余物,既环保又解决了有机肥的来源问题,这一点非常实用,对于新手来说,这比市面上很多只谈理论的书要实在得多。我按照书中的“黄金组合”搭配了几种香草和可食用的花卉,不仅观赏性大大提升,现在每天都能摘到新鲜的薄荷和罗勒,做饭的心情都好了不少。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书本价格,因为它成功地将“种植的乐趣”与“生活的美好”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其中关于“情绪管理”和“园艺疗法”的讨论,虽然篇幅不大,但影响深远。作者分享了在都市高压生活下,如何通过照料植物来放松身心,并强调了观察植物生长带来的满足感。这让我重新审视了阳台种菜这件事——它不再是单纯的柴米油盐的延伸,而成为了一种积极的心理调节方式。书中还提到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小秘诀”,比如如何利用特定颜色的花朵来吸引益虫,从而减少对化学杀虫剂的依赖,这体现了一种更高级、更和谐的园艺理念。我尝试了书中推荐的“芳香驱虫角”布置法,用迷迭香和薰衣草围着我的辣椒苗,不仅味道清新,虫害确实减少了,这让我对这本书的信赖度达到了顶点,感觉自己真的在向一位经验丰富的园艺大师学习。

评分

这本书在“容器与介质”的选择上,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以往我总觉得,只要花盆够大,装满泥土就行了。但这本书深入剖析了透气性、保水性和排水性这三大要素在不同植物身上的重要性。比如,对于那些肉质根系的香草,它推荐了使用陶盆搭配颗粒土的混合介质,并解释了这样做的科学原理,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你“用这种土”。更具启发性的是,书中还介绍了许多利用废旧物品改造花盆的创意,比如用旧轮胎、塑料桶进行适当打孔和美化,这不仅节省了开支,还让我的阳台多了一份独特的工业复古风。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水培”与“土培”的对比分析,特别是针对阳台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生活习惯的种植方式。这种细致入微的区分和指导,体现了作者对现代都市人生活状态的深刻理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