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家装趋势大数据报告
P002家装趋势大数据报告 从房的维度、人的维度、诉求的维度细剖析不同诉求生发出的装修动机。
PART2 手把手教你做 这5类典型居住诉求,该这么装修
根据《2018年北京买房家装趋势大数据报告》的洞察,改善居住、结婚、单身自住、孩子上学、安享晚年——是北京典型的五类买房诉求,面对同一个房子,诉求不同,装修选择也不同。从此出发,我们找到了不同类型的用户在装修中的的切肤之痛。
P014变变变,超级妈妈打造“随变”住宅
解决痛点:
19%的购房者担心爷爷奶奶来了不够住
P018妙妙,爸爸妈妈终于给了你一个粉色公主房
解决痛点:
16.8%的购房者担心房子太老、太破
P022 —居室多造一间房,4岁皮球要独立成长
解决痛点:
23%的购房者担心孩子没有独立房间
P026空间疊加,住宅多出50 m2储物空间
解决痛点:
10%的购房者担心房子收纳空间不够
P030 50 m2房,住下爸妈和两朵姐妹花
解决痛点:
31.2%的购房者担心有了二孩儿房子不够住
P034大户型住宅如何把人性化装修做到极致
解决痛点:
13.6%的购房者担心居住不够舒适
P038居住在“聪明”的房子里是什么体验
解决痛点:
10.6%的购房者担心居住不够便利与健康
P042上有老下有小,民宅也豪华
解决痛点:
30.4%的购房者担心不能兼顾老小
北京43.4%的人为了改善居住买房
P046别墅做好分区,自住舒适,待客有面儿
解决痛点:
20.2%的购房者担心别墅装修不够“有面儿”
P050给“猫大人”辛巴造一个新家
解决痛点:
3%的购房者担心没有宠物的空间
P054 80后“海龟”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小惊喜
解决痛点
10%的购房者担心与爸妈同住没有独立空间
P058小夫妻低预算改造婚房
解决痛点:
33.4%的购房者担心预算不够
P062典雅美式之家,无处不在的浪漫
解决痛点:
13.4% 的购房者担心房子裝得不够美
P066两人一猫,在40 m2里也能要得开
解决痛点:
17%的购房者担心房子太小
北京24.3%的人在买婚房
P070如何打造充分的私人空间
解决痛点:
8%的购房者担心婚后没有私人空间
P076 85 m2花园房,待产妈妈的悠闲时光
解决痛点:
28.2%的购房者担心装修不环保
P080单身女主编,如何打造个性化空间
解决痛点:
32.6%的购房者担心装修太平庸
P084每周就住两天,那我也要装修得美美的
解决痛点:
17.2%的购房者担心房子颜值不够高
P088精致蜗居:房子虽小,亦能五脏俱全
解决痛点:
50.2%的购房者担心房子功齐全
P092老人房的便利和时尚,让无数年轻人羡慕
解决痛点:
40%的购房者担心居住不够安全
P096四世同堂:如何让老人安享天伦之乐
解决痛点:
32%的购房者担心房子不够休闲
P100浓浓中式风,为爸妈旧居换新颜
解决痛点:
28%的购房者担心老人居住不舒适
PART3
不同年代的老房子
该这么装修
P108如果你买到70、80年代的房子,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P112孩子“飞”走了,空巢也要狠狠的幸福
P116如果你买到90年代的房子,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P120三代同堂,也能舒舒服服
P124如果你买到2000年后的房子,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P128小两口的第一个家,让梦想照进现实
装修指南 老房性能升级
P135新风除霾空气净化系统
解决痛点:室内空气质量不达标
P138全屋水净化处理系统
解决痛点:管道的二次污染
P142全屋门窗改造升级系统
解决痛点:门窗老旧
P146全屋地面辐射供暖系统
解决痛点:暖气片占地
P150卫生间双卫改造系统
解决痛点:卫生间不够用
P152全屋水电改造扩端系统
解决痛点:安全用水电
PART4
装修知识9步走
开始
前期准备
P157我到底应该选哪种装修方式
P158要买的材料太多,给你个清单
P159做好装修预算,心里才有数
P160教你判断恶意增项
P161装修报价单常见陷阱
主体拆改
P163地板有坡度?因为地面没找平
P164承重墙干万不能拆
P165砸掉飘窗见到钢筋,傻眼
P166连成品保护都做不好,还谈什么装修
水电改造
P168冷热水管靠太近,天天洗凉水澡
P169要想不砸地,水管可往顶上走
P170要想不漏水,打压试验很重要
P171照着清单布置插座,拒绝插线板满屋飞
P172电器回路不够,饭都做不好
防水工程
P174防水施工不规范,埋下隐形炸弹
P175警惕防水材料成为“隐形杀手”
P176厨房不用做防水?你错了
木工工程
178纠结,地板到底应该如何选
P179鉴定实木地板是个技术活儿
P180入住一个月,吊顶变“掉顶”
P181柜子是“打”好,还是“买”好
P182何判断板材是否环保
泥瓦工程
P184我该铺地板还是瓷砖
P185不同空间适用不同瓷砖,不要选错
P186瓷砖拼贴,三招教你不浪费
P187抹灰层没做好,墙面容易脱落
P188勾缝剂用不好,瓷砖缝易变黑
油漆工程
P190油漆不环保,房子都不敢住
P191没有刷底漆,埴体易发霉
P192墙面刷漆,不止有白色
厨房工程
P194下厨累?可能是动线没设计好
P195橱柜高度要按照人体高度买
P196厨房油烟倒灌,该怎幺办
P197厨房装修,还有哪些坑
完结
卫生间工程
P199地漏选得对,卫生间才不反味
P200台上盆易脏,慎选
P201选一个好马桶要芫成这四步骤
P202马桶到底能不能移位?
P203卫生间泄水坡这样做才能不积水
我发现这本书在“后期维护与居住体验”的探讨上,做得比市面上所有同类书籍都要深入。很多书写到硬装完工就戛然而止,仿佛装修是个终点。但这本则把视角拉长到了入住后的第一年甚至更久。它专门开辟了一块区域讨论“家具的生命周期管理”和“季节性空间调整”,比如如何根据四季变化调整窗帘的厚度和布料,如何保养不同种类的墙面涂料以应对潮湿天气。这种对“时间维度”的考量,体现出作者对“家”这个概念更深层次的理解——家是一个动态的、需要持续经营的场所,而不是一个静态的展示品。阅读这些内容时,我仿佛能预见自己未来几年在这个空间里生活的点滴细节,大大增强了我的期待感和对未来生活的掌控感。
评分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在材料选择和预算控制方面的细致入微。市面上很多装修书只谈“效果”不谈“成本”,看得人是心潮澎湃,合上书就直冒冷汗。但这本书不一样,它非常诚实地把“好看”和“实用”之间的平衡点探讨得非常透彻。例如,在讨论地板材质时,它不仅对比了实木、复合和强化地板的耐用性和脚感,还分别给出了不同预算区间的“最优性价比”推荐清单,甚至细致到了不同品牌同类产品的价格区间波动。更绝的是,它提供了一个基于“面积-功能区”的弹性预算分配模型,让我能根据自己家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哪些地方可以适当“省一省”,哪些地方必须“咬牙上硬货”。这种务实的态度,真的帮我省去了大量自己摸索的时间和潜在的经济损失,让我的装修计划从一张白纸变成了一份可执行的财务蓝图。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别出心裁,封面那一抹温暖的米黄色,搭配着略带复古感的字体,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内页的纸张手感也相当不错,印刷清晰,色彩还原度很高,尤其是那些案例照片,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看得出来在实体制作上是下了真功夫的。我本来对装修这件事总是抱着一种“听天由命”的心态,觉得最后出来的效果总会和想象有出入,但这本书的图文排版逻辑性极强,从前期的空间规划到后期的软装搭配,每一步骤都有清晰的视觉引导。比如,它在讲解采光优化时,不是干巴巴地给出一堆理论,而是配上了不同朝向房间在一天中光影变化的实景对比图,这种直观的展示方式,让我这个纯小白也能迅速理解设计背后的原理。而且,这本书的版块划分非常人性化,即便是只想参考一下某个特定区域的搭配,也能很快翻到所需的内容,而不是被冗长的文字拖沓。装帧的用心,让阅读本身变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任务。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极其接地气,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专家腔调。作者仿佛就是一个经验丰富、又特别热心肠的邻家长辈,用一种聊家常的语气,把那些原本听起来很玄乎的装修术语,掰开了揉碎了讲给我听。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水电改造的隐蔽工程,我本来以为会是枯燥乏味的规范罗列,结果作者竟然用“给你的家做一次全面的体检”来比喻,生动地阐述了为什么前期投入的检测和设计至关重要,还穿插了几个因为偷工减料导致后期返工的“血泪教训”。这种带着温度和个人经验的讲述,特别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它不像一本冷冰冰的工具书,更像是一本充满人生智慧的“装修防坑指南”。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好像跟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朋友深入交流了一番,心里踏实多了,至少在面对装修队时,我不会再是任人宰割的“小白”了。
评分这本书的章节逻辑组织得太巧妙了,它似乎懂得读者从“零基础”到“略懂一二”的心理变化过程。开篇没有直接跳入复杂的风格定义,而是从“如何梳理自己的生活习惯”这个最核心的问题入手,引导读者进行自我剖析。它设计了一系列引导性问题,比如“你家最大的活动区域是哪里?”“你对收纳的需求是‘眼不见心不烦’还是‘一目了然’?”等等。通过回答这些问题,读者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家建立一个“使用说明书”。这种先构建“需求框架”,再套用“设计方案”的倒推法,彻底颠覆了我以往认为“先找个漂亮图纸,再往里塞家具”的传统观念。这种先内后外的思考路径,确保了最终的装修成品不是一套空有外表的样板间,而是真正服务于居住者日常生活的空间容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