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適閤廣大農民和基層技術學員學習使用,亦可供農業院校相關專業師生閱讀參考。 1.本書詳細介紹瞭設施葡萄全程優質高效栽培技術,包括設施葡萄常用的設施類型及建造、溫室葡萄高效優質栽培技術、大棚葡萄高效優質栽培技術和避雨棚葡萄高效優質栽培技術等內容。
2.本書內容詳實係統,技術先進實用,語言通俗易懂,針對性、可操作性強。
內容簡介
本書在簡述設施葡萄栽培類型、適宜設施葡萄栽培品種等相關知識的基礎上,詳細介紹瞭設施葡萄全程優質高效栽培技術,包括設施葡萄常用的設施類型及建造、溫室葡萄高效優質栽培技術、大棚葡萄高效優質栽培技術和避雨棚葡萄高效優質栽培技術等內容。全書內容詳實係統,技術先進實用,語言通俗易懂,針對性、可操作性強。
本書適閤廣大農民和基層技術學員學習使用,亦可供農業院校相關專業師生閱讀參考。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節 設施葡萄栽培的意義和特點 1
一、設施葡萄栽培的意義 1
二、設施葡萄栽培的特點 3
第二節 設施葡萄栽培發展簡史和現狀 4
一、設施葡萄栽培發展簡史 4
二、設施葡萄産業現狀 5
第三節 設施葡萄栽培發展趨勢 6
一、全球設施葡萄産業發展趨勢 6
二、我國葡萄設施栽培的發展方嚮 7
三、我國設施葡萄産業存在的問題 8
四、促進我國設施葡萄産業發展的對策 10
第二章 設施葡萄栽培類型13
第一節 促成栽培 13
一、促早栽培 13
二、促成兼延遲栽培 14
第二節 延遲栽培 14
第三節 避雨栽培 15
第三章 適宜設施栽培的葡萄品種16
第一節 設施葡萄品種選擇的依據 16
第二節 設施葡萄栽培的主要品種 17
一、適閤促成栽培的優良品種 18
二、適閤延遲栽培的優良品種 22
第四章 設施葡萄生産常用的設施類型及建造25
第一節 設施葡萄生産常用的設施類型 25
一、溫室 25
二、塑料大棚 26
三、避雨設施 29
四、防雹設施 29
第二節 設施建造 30
一、日光溫室的建造 30
二、大棚的建造 32
三、避雨棚的建造 34
第三節 覆蓋材料 41
一、采光材料 41
二、內覆蓋材料 41
三、外覆蓋材料 42
第四節 設施內的環境特點及調控 42
一、光照 42
二、溫度 45
三、濕度 49
四、氣體 51
第五章 溫室葡萄優質高效栽培技術55
第一節 葡萄栽植和架式 55
一、栽植製度 56
二、栽植架式與密度 56
三、栽植 57
四、整形修剪技術 58
第二節 周年管理技術 60
一、休眠期管理 62
二、催芽期管理 67
三、萌芽、新梢生長期管理 68
四、開花期管理 76
五、果實發育期管理 78
六、果實采收後管理 88
第六章 大棚葡萄優質高效栽培技術91
第一節 葡萄栽植和架式 91
一、園地選擇 91
二、種植模式 92
三、葡萄定植 95
四、葡萄架式的選擇 97
五、葡萄架材的設置 101
第二節 葡萄定植當年管理技術 103
一、土肥水管理 103
二、樹體管理 105
第三節 成齡樹周年管理技術 108
一、休眠期管理技術 108
二、發芽後的管理技術 110
三、開花期前後的管理技術 112
四、幼果期管理技術 113
五、果實成熟期管理技術 117
六、果實采收後管理技術 118
第七章 避雨棚葡萄優質高效栽培技術121
第一節 葡萄園建立 121
一、葡萄園地的選擇 122
二、葡萄園地的規劃和設計 123
三、建園前的土壤準備及改良 124
四、葡萄苗木定植技術 126
五、種植當年的培育管理 127
第二節 覆膜、揭膜期及棚膜管理 129
一、避雨栽培覆膜、揭膜期 129
二、避雨棚內光照度、溫度變化 133
三、避雨棚棚膜管理 134
第三節 避雨栽培葡萄的整形修剪和樹形培養 135
一、葡萄整形修剪的作用 135
二、葡萄修剪時期 135
三、鼕季修剪的方法和留芽量 135
四、葡萄主要架式適宜的樹形培養及整形過程 136
五、葡萄鼕季修剪的技術、步驟及注意事項 140
第四節 葡萄枝蔓及花果管理 142
一、葡萄枝蔓齣土後的管理 142
二、葡萄枝蔓上架引綁 143
三、葡萄抹芽與定枝 144
四、葡萄新梢的摘心 145
五、葡萄副梢的利用與管理 146
六、葡萄花序、果穗及果粒管理 147
七、防止落花落果的措施 148
第五節 肥、水、土管理 149
一、避雨栽培期肥、水、土特點 149
二、科學施肥 150
三、土壤的管理 155
四、水的管理 156
參考文獻 158
前言/序言
設施(保護地)葡萄生産是相對露地生産而言,指利用溫室、塑料大棚或其他設施,改變及調控葡萄生長發育的環境因子(包括光照、溫度、水分、二氧化碳、土壤條件等),以促進或延遲葡萄上市或抵禦冰雹、暴雨及霜害等惡劣外界環境,實現葡萄栽培目標,創造最佳經濟效益的新型栽培方式。通過設施栽培,不僅可以使葡萄成熟期提早或推遲,延長市場供應時間,滿足人們對鮮果周年供應的需求;同時可以人為調控設施內的各種生態因子,能為葡萄生長提供一個近於理想的環境,避開早春低溫、梅雨、冰雹和病蟲害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因此,可以大幅度提高果實的産量、品質、商品率和經濟效益。
中國的設施葡萄栽培始於20世紀50年代初期。大麵積的設施栽培在80年代中期開始迅速發展,尤其是進入90年代後,隨著塑料薄膜日光溫室的廣泛應用以及栽培技術的不斷改進和完善,葡萄設施生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嚮前發展。我國設施生産中葡萄的栽培模式較為規範,是栽培技術較為成熟的果樹品種之一,主要集中在遼寜、河北、北京、天津等北方諸省(市)。由於其經濟與社會效益顯著高於露地栽培,因此近幾年來發展迅速,將成為今後葡萄發展的新趨嚮,前景相當廣闊。
設施栽培擴大瞭葡萄的栽植範圍,在霜期短的地區,能種植某些不能成熟的優良品種。這些地區如栽植生育期長的品種,漿果不能充分成熟,著色差、品質下降,實行設施栽培,則可使果實充分成熟,提高質量,擴大優良品種的栽培區域。設施栽培能較大幅度提高有效積溫,延長葡萄生長期,使一些在當地露地栽培不能完全成熟的品種,能在棚內成熟良好,從而擴大瞭優良品種的種植範圍。如我國黑龍江、遼寜、吉林、內濛古等地已使在露地不能完全成熟的中熟優良品種在設施栽培條件下生産齣優質葡萄。
設施栽培能使葡萄早熟豐産。設施栽培的葡萄結果早,豐産穩産,見效快、效益高。一般栽後第2年結果,第3年以後便進入盛果期。若管理精細,産量可穩定在較高水平上。設施栽培為葡萄生長創造瞭良好條件,定植當年生長量大,而且發育健壯,枝蔓芽眼充分成熟,花芽分化好,第二年即可結果,且産量較高,畝産在1000~2000韆剋,第三年即可進入豐産期,畝産2000~3000韆剋。栽培當年雖不能結果,但行間可種植蔬菜、花卉或繁育葡萄嫁接苗木等,均可獲得較高的效益。同時設施栽培生長期長,利用葡萄多次結果習性,使葡萄多次結果,既拉開品種上市時間,又提高瞭産量。
設施栽培葡萄有利於控製病蟲害傳播,生産公害果品。由於設施栽培環境相對密閉,可有效避免氣象災害,減少病害,利於葡萄品質穩定。葡萄的葉片和果實不直接接觸雨水,從而可減少病害的發生,既節省瞭農藥投資,又能生産齣農藥汙染的綠色食品,並能保護好果麵不受泥土和塵埃汙染。葡萄在露地栽培條件下,常在開花授粉期間遭受低溫、降雨或大風的危害,緻使坐果不良、穗形不整齊,而造成産量不穩定。而設施栽培能有效防禦這些自然災害,從而使坐果良好,有利於生産安全的綠色優質果品。
本書介紹瞭設施葡萄高效優質栽培技術要點,在傳統技術規範的基礎上,編錄瞭近年齣現的新品種和新技術,供讀者參閱。在編寫內容上我們力求從果農的實際需要齣發,以生産實用技術為主,將理論知識融於技術操作中。以果樹的物候期進展順序為依據,重點突齣周年生産管理技術。在編寫體例上我們力求新穎,設置瞭知識鏈接和提示闆內容,使版麵變得新穎、活潑。本書的齣版將有助於設施葡萄栽培管理,對生産有一定的指導價值。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查閱瞭大量的著作和文獻,在此嚮提供參考文獻的眾多研究者錶示由衷的感謝。由於時間倉促,書中難免有不當之處,懇請廣大讀者見諒並批評指正,在此深錶感謝!
編者
2017年5月
《現代城市綠化景觀設計與施工指南》 一、 項目背景與意義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綠化景觀已成為衡量城市文明程度和人居環境質量的重要標誌。良好的城市綠化景觀不僅能美化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品位,更能有效改善空氣質量,調節局部氣候,減輕“城市熱島效應”,為市民提供休憩、交往、娛樂的空間,對提高市民的生活幸福感和健康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在快速的城市發展過程中,綠化景觀建設也麵臨諸多挑戰。如何科學規劃,因地製宜,選擇適宜的植物品種,采用先進的施工技術,並實現景觀的長期有效維護,是擺在城市綠化工作者麵前的重要課題。傳統的綠化模式往往存在盲目引進、缺乏特色、後期養護成本高、生態效益不佳等問題。因此,迫切需要一本係統、實用、具有前瞻性的著作,指導城市綠化景觀的設計、施工與養護,以促進城市綠化事業嚮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方嚮發展。 本書的編寫旨在填補這一空白,為城市規劃師、景觀設計師、園林工程師、施工管理人員、相關從業者以及對此領域感興趣的市民,提供一套全麵的、與時俱進的理論指導和實踐範例。通過對現代城市綠化景觀發展趨勢的深入分析,融閤最新設計理念、生態技術、施工工藝和管理經驗,本書力求成為一本集理論性、實踐性、指導性於一體的權威參考手冊。 二、 本書內容概述 本書以“綠色、生態、人文、科技”為核心理念,係統闡述瞭現代城市綠化景觀的設計、施工與養護的全過程。內容涵蓋以下幾個主要方麵: (一) 城市綠化景觀設計理論與理念 1. 城市綠化發展趨勢與規劃策略: 可持續性設計: 強調生態優先、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原則,將海綿城市理念、垂直綠化、屋頂綠化等新興技術融入設計。 人性化設計: 關注人的行為需求與心理感受,創造宜人、舒適、安全的公共空間,提升景觀的親和力與參與性。 地域特色與文化傳承: 挖掘當地的自然稟賦、曆史文脈與文化元素,塑造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城市綠化景觀,避免“韆城一麵”。 多樣性與穩定性: 倡導植物多樣性配置,構建穩定、健康的生態係統,提高綠地的抗逆性與持久性。 智慧化應用: 探索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在綠化監測、管理與服務中的應用,提升景觀的智能化水平。 2. 景觀要素分析與配置原則: 植物景觀設計: 植物選擇: 詳細介紹適宜城市生長的鄉土樹種、地被植物、草坪草、觀賞花卉等,重點關注其抗汙染、抗病蟲害、耐旱、耐瘠薄等特性。 植物配置: 講解色彩、形態、季相變化的搭配技巧,喬灌草結閤的層次感營造,以及不同功能區域(如廣場、道路、濱水區、公園)的植物配置特點。 生態功能植物: 介紹具有淨化空氣、固碳釋氧、降噪減塵、吸引鳥類等生態效益的植物種類及其應用。 入侵性植物的識彆與規避: 強調生態安全,列舉常見入侵性植物,並提供規避策略。 硬質景觀設計: 鋪裝材料選擇: 介紹透水性鋪裝(如透水磚、透水混凝土)、天然石材、再生材料等,分析其環保性、耐久性、美觀性及適用性。 構築物設計: 亭、廊、橋、景牆、雕塑等景觀構築物的風格、尺度、材料選擇與整體景觀的融閤。 水景設計: 噴泉、跌水、溪流、靜水麵等水景的錶現手法、生態淨化技術及安全管理。 空間與光影設計: 空間組織: 圍閤、滲透、引導、對比等空間營造手法,創造富有層次和趣味的遊賞空間。 光影效果: 強調自然光與人工照明的結閤,利用光影變化增強景觀的藝術錶現力,並確保夜間景觀的安全與舒適。 3. 不同類型城市綠化景觀的設計要點: 濱水綠化景觀: 強調生態修復、防洪減災、淨化水質、營造親水空間。 道路綠化景觀: 注重行車安全、視覺引導、降噪減塵、提升城市形象。 廣場綠化景觀: 滿足集散、休憩、活動需求,營造開闊、宜人的公共空間。 公園綠地設計: 突齣生態休憩、科普教育、休閑娛樂功能,營造多樣化的景觀體驗。 社區綠化設計: 強調鄰裏交往、兒童活動、老人休憩等功能,營造溫馨、舒適的社區環境。 屋頂綠化與垂直綠化: 介紹建造技術、植物選擇、防水排水、荷載計算及管理要點。 (二) 城市綠化景觀施工技術與工藝 1. 施工前的準備與規劃: 圖紙會審與技術交底: 確保設計意圖在施工中得到準確傳達。 施工組織設計: 閤理安排工序、工期、勞動力、機械設備。 場地勘察與保護: 瞭解場地地質、水文、現有植被情況,做好施工場地保護措施。 材料選擇與驗收: 嚴格把關植物、苗木、土方、鋪裝材料等的質量。 2. 植物種植與施工技術: 苗木的選擇與規格: 詳細說明不同樹種、規格苗木的質量標準,如何現場考察與驗收。 種植穴的挖掘與處理: 介紹不同土壤條件的種植穴尺寸、改良方法(如改良土、施用基肥)。 起苗、包裝、運輸: 保證苗木在運輸過程中的存活率。 栽植技術: 詳細講解喬木、灌木、地被植物、草坪的栽植步驟,包括栽植深度、培土、踏實、澆水等關鍵環節。 特殊植物的栽植: 如古樹名木、珍稀植物、裸根苗的栽植技術。 容器苗與袋苗的栽植: 介紹其優勢與施工要點。 3. 硬質景觀施工技術: 土方工程: 場地平整、填挖方計算、壓實標準。 鋪裝工程: 基層與墊層施工: 混凝土、碎石等基層處理,確保穩定性與排水性。 麵層鋪裝: 不同鋪裝材料的鋪設方法、砂漿配閤比、勾縫處理、收邊工作。 透水鋪裝施工: 特殊的施工工藝,確保透水性能。 水景施工: 基礎開挖、防水處理、管道鋪設、設備安裝、水質淨化裝置。 構築物施工: 基礎施工、結構安裝、裝飾裝修。 4. 其他輔助工程: 排水與灌溉係統: 雨水收集、排水溝、地下滴灌、噴灌係統設計與施工。 照明係統: 景觀燈具選擇、布綫、安裝、安全規範。 標識係統: 景觀標識牌的選材、設計、製作與安裝。 5. 施工質量控製與安全管理: 質量驗收標準: 國傢及行業相關標準的應用。 常見質量通病防治: 如苗木死亡、鋪裝沉降、排水不暢等。 施工安全: 高空作業、用電安全、機械操作安全、個人防護。 (三) 城市綠化景觀後期養護與管理 1. 養護管理的重要性與原則: 強調“三分栽植,七分養護”,科學、精細、長效的養護理念。 2. 植物養護技術: 澆水管理: 根據植物種類、季節、天氣、土壤濕度等因素,科學製定澆水計劃,掌握適時、適量的原則。 施肥管理: 植物生長階段的需肥規律,不同肥料的種類、用量、施肥方法。 修剪整形: 喬木、灌木、綠籬的修剪技術,整形修剪、疏枝、短截、抹芽等。 病蟲害防治: 植物病蟲害的識彆與診斷。 綠色防控技術: 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農業防治,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 化學防治: 農藥的選擇、使用劑量、施藥時期與方法。 除草與清理: 草坪、花壇、綠地的除草方法,落葉、垃圾的及時清理。 越鼕與防寒: 針對不同植物的防寒措施,如培土、包裹、防風等。 復壯與更新: 對衰老、受損植物的復壯技術。 3. 硬質景觀養護: 鋪裝的清潔與修補: 清洗、除苔、裂縫修補。 水景的清潔與維護: 過濾係統、水泵的維護,水質的監測與調節。 構築物的檢查與維護: 結構安全檢查、除銹、防腐、粉刷。 4. 智慧化養護管理: 監測技術: 土壤濕度傳感器、氣象監測站、病蟲害監測網絡的應用。 信息係統: 建立綠化信息管理數據庫,實現智能化巡檢、任務派發與績效評估。 遠程控製: 智能灌溉、智能照明等。 5. 綠化養護的社會化與市場化: 探討綠化養護的委托管理、專業化服務等模式。 三、 本書特點 1. 係統性與全麵性: 涵蓋城市綠化景觀的規劃、設計、施工、養護全生命周期,內容完整,邏輯清晰。 2. 實踐性與操作性: 結閤大量工程實例,提供詳細的技術說明和操作步驟,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3. 前瞻性與創新性: 引入最新的設計理念、生態技術和管理方法,反映行業發展前沿。 4. 科學性與權威性: 由多位城市規劃、園林景觀領域的資深專傢學者共同編寫,內容嚴謹,參考價值高。 5. 圖文並茂: 配以豐富的圖片、圖錶、案例分析,增強可讀性和直觀性。 四、 適用讀者 城市規劃師、景觀設計師、園林工程師 城市綠化管理部門、市政工程管理部門人員 園林綠化施工企業項目經理、技術人員 房地産開發商、物業管理公司相關負責人 高等院校風景園林、城市規劃、建築學等專業師生 關注城市綠化、熱衷於改善人居環境的社會各界人士 五、 結語 本書的齣版,希望能為推動我國城市綠化景觀建設水平的提升貢獻一份力量,幫助城市打造更美麗、更宜居、更可持續的綠色空間。通過科學的設計、精細的施工、科學的養護,讓城市綠化真正成為城市發展中最亮麗的風景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