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隨書贈送《名著考點與創新試題精華》)

朝花夕拾(隨書贈送《名著考點與創新試題精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魯迅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吉林美術齣版社
ISBN:9787557520878
版次:1
商品編碼:12141977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7-08-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400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現代文學之旗幟,中華民族之精魂。

★一代文豪頗負盛名的傳世佳作,一部發人自省、催人奮進的民族教科書,一部認識和剖析中國人的經典範本。

本書優勢:

★版本優選

此次齣版保留瞭魯迅原作風貌,但又進行瞭準確的審校,是《朝花夕拾》的全新校訂足本,為市場認知度比較高的版本。

★名師主編

本書由全國特級語文老師,百佳語文老師張帆主編,又放心。

★精準導讀

孩子學習任務重,時間緊,要孩子拿齣大量的時間研讀所有名著是不現實的,把名著閱讀落實到實處的有效途徑,就是將名著閱讀與考點對接,讓孩子實現閱讀和考試的雙贏。

★內容全麵

本書的導讀詳盡清晰,包括生字拼音、詞語解釋、內文分析、重要段落評析、名師點撥等闆塊,既方便閱讀,又加深理解。

★精選試題

揭示思路方法,提升閱讀能力;精選十年考題,破解考分密碼。讀完名著,再通過精選考試真題及模擬題,讓孩子既會讀又能考。

★印裝環保

本書采用高檔輕型紙,既環保又不傷眼,優質大豆油墨印刷,環保清香無異味,封麵特種紙外加燙黑金工藝,漂亮雅緻。


內容簡介

  《朝花夕拾》是一部傢喻戶曉的迴憶性散文集,書名的意思是早晨盛開的鮮花,傍晚時采摘。該集子比較完整地記錄瞭魯迅先生從幼年到青年的生活經曆和思想脈絡,在塑造瞭一些個性鮮明的人物的同時,將迴憶融入理性的思考中,讀來溫馨而受益匪淺。
  《野草》是一部包含魯迅先生全部人生哲學的散文詩集,作品以麯摺幽晦的象徵手法錶達瞭他對現實的失望和憤懣,其文筆深沉雋永,意象玄妙奇美,是中國現代詩歌中的經典,也是研究魯迅先生思想的重要資料。
  另外,本書還收錄瞭魯迅先生的一些雜文名篇,如《論雷峰塔的倒掉》《拿來主義》等。魯迅先生的名字是與其雜文緊密聯係在一起的。他的雜文始終為一切關心與思考社會、曆史、人性等問題的中國人所喜愛。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纔,浙江省紹興人。中國現代文學傢、思想傢、文學傢,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嚮,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嚮。”
  魯迅先生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20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zui大領土的作傢”。
  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說、雜文為主,代錶作有小說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熱風》《華蓋集》等。

精彩書評

  文學名著是人類文化和思想的精華,閱讀名著既能積纍知識,又能提升素養,還能陶冶性情,指引孩子們不斷成長,本書精選瞭國內平時入考次數zui多的幾本名著,緊扣《語文課程標準》,進行瞭詳細的導讀注釋,對考點也一一評析,將閱讀和練習融為一體,既可以開拓學生視野,又能快速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和應試能力。
  ——特級語文老師張帆

  本書融閱讀、導讀、注釋、評析、考點於一體,既可以作為教師的參考資料,又是全麵提升學生知識素養和應試能力的佳品,相信它一定會讓你受益匪淺,成為你閱讀的好夥伴,學習的好幫手。
  ——師大附中趙老師

  這書真是太好啦,既有優秀的原著足本,又對生詞進行瞭注釋,還結閤原文做瞭詳盡的導讀,對可能齣現的考點一一做瞭評析,特彆是贈送的《名著考點與創新試題精華》讓我事半功倍,節省瞭很多時間。
  ——師大附中餘慕茜

目錄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小引 / 002

狗·貓·鼠 / 004

阿長與《山海經》 / 013

《二十四孝圖》 / 020

五猖會 / 027

無 常 / 032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 040

父親的病 / 046

瑣 記 / 052

藤野先生 / 060

範愛農 / 067

後 記 / 075

野 草

《野草》題辭 / 090

鞦 夜 / 092

影的告彆 / 095

求乞者 / 098

我的失戀 / 101

復 仇 / 104

復仇(其二) / 107

希 望 / 110

雪 / 113

風 箏 / 116

好的故事 / 120

過 客 / 123

死 火 / 130

狗的駁詰 / 133

失掉的好地獄 / 135

墓碣文 / 138

頹敗綫的顫動 / 140

立 論 / 144

死 後 / 146

這樣的戰士 / 151

聰明人和傻子和奴纔 / 154

臘 葉 / 157

淡淡的血痕中 / 159

一 覺 / 161

投槍和匕首

憶劉半農君 / 166

記念劉和珍君 / 170

為瞭忘卻的記念 / 176

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 / 187

說“麵子” / 192

罵殺與捧殺 / 196

娜拉走後怎樣 / 199

辱罵和恐嚇決不是戰鬥 / 206

堅壁清野主義 / 210

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 / 215

論“他媽的!” / 227

說鬍須 / 232

論雷峰塔的倒掉 / 237

再論雷峰塔的倒掉 / 240

忽然想到(一至十一) / 245

論照相之類 / 266

燈下漫筆 / 273

拿來主義 / 281

春末閑談 / 285

“友邦驚詫”論 / 290

死 / 293

女 吊 / 299

論睜瞭眼看 / 306

一點比喻 / 311

咬嚼之餘 / 315

從鬍須說到牙齒 / 318

記“發薪” / 327

文藝與政治的歧途 / 333

我的態度氣量和年紀 / 340

我之節烈觀 / 346

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 / 356

我觀北大 / 364

談皇帝 / 367

略論中國人的臉 / 370

文學和齣汗 / 374

無聲的中國 / 377

流氓的變遷 / 383

習慣與改革 / 386

宣傳與做戲 / 389


精彩書摘

  名傢導讀
  《二十四孝圖》是什麼呢?裏麵都有怎樣的故事?魯迅先生對這些故事抱有怎樣的態度,是喜歡,還是反感?
  即使人死瞭真有靈魂,因這最惡的心,應該墮入地獄,也將決不改悔,總要先來詛咒一切反對白話,妨害白話者。
  自從所謂“文學革命”以來,供給孩子的書籍,和歐,美,日本的一比較,雖然很可憐,但總算有圖有說,隻要能讀下去,就可以懂得的瞭。可是一班彆有心腸的人們,便竭力來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沒有一絲樂趣。北京現在常用“馬虎子”這一句話來恐嚇孩子們。或者說,那就是《開河記》上所載的,給隋煬帝開河,蒸死小兒的麻叔謀;正確地寫起來,須是“麻鬍子”。那麼,這麻叔謀乃是鬍人瞭。但無論他是什麼人,他的吃小孩究竟也還有限,不過盡他的一生。
  隻要對於白話來加以謀害者,都應該滅亡!
  這些話,紳士們自然難免要掩住耳朵的,因為就是所謂“跳到半天空,罵得體無完膚,——還不肯罷休”。而且文士們一定也要罵,以為大悖於“文格”,亦即大損於“人格”。豈不是“言者心聲也”麼?“文”和“人”當然是相關的,雖然人間世本來韆奇百怪,教授們中也有“不尊敬”作者的人格而不能“不說他的小說好”的特彆種族。但這些我都不管,因為我幸而還沒有爬上去,正無須怎樣小心。倘若無意中竟已撞上瞭,那就即刻跌下來罷。然而在跌下來的中途,當還未到地之前,還要說一遍:
  隻要對於白話來加以謀害者,都應該滅亡!
  每看見小學生歡天喜地地看著一本粗拙的《兒童世界》之類,另想到彆國的兒童用書的精美,自然要覺得中國兒童的可憐。但迴憶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卻不能不以為他幸福,給我們的永逝的韶光一個悲哀的吊唁。我們那時有什麼可看呢,隻要略有圖畫的本子,就要被塾師,就是當時的“引導青年的前輩”禁止,嗬斥,甚而至於打手心。
  在書塾之外,禁令可比較的寬瞭,但這是說自己的事,各人大概不一樣。我能在大眾麵前,冠冕堂皇地閱看的,是《文昌帝君陰騭文圖說》和《玉曆鈔傳》,都畫著冥冥之中賞善罰惡的故事,雷公電母站在雲中,牛頭馬麵布滿地下,不但“跳到半天空”是觸犯天條的,即使半語不閤,一念偶差,也都得受相當的報應。這所報的也並非,因為那地方是鬼神為君,“公理”作宰,請酒下跪,全都無功,簡直是無法可想。在中國的天地間,不但做人,便是做鬼,也艱難極瞭。然而究竟很有比陽間更好的處所:無所謂“紳士”,也沒有“流言”。
  陰間,倘要穩妥,是頌揚不得的。尤其是常常好弄筆墨的人,在現在的中國,流言的治下,而又大談“言行一緻”的時候。前車可鑒,聽說阿爾誌跋綏夫曾答一個少女的質問說:“唯有在人生的事實這本身中尋齣歡喜者,可以活下去。倘若在那裏什麼也不見,他們其實倒不如死。”於是乎有一個叫作密哈羅夫的,寄信嘲罵他道:“……所以我完全誠實地勸你自殺來禍福你自己的生命,因為這第一是閤於邏輯,第二是你的言語和行為不至於背馳。”
  其實這論法就是謀殺,他就這樣地在他的人生中尋齣歡喜來。阿爾誌跋綏夫隻發瞭一大通牢騷,沒有自殺。密哈羅夫先生後來不知道怎樣,這一個歡喜失掉瞭,或者另外又尋到瞭“什麼”瞭罷。誠然,“這些時候,勇敢,是安穩的;情熱,是毫無危險的”。
  然而,對於陰間,我終於已經頌揚過瞭,無法追改;雖有“言行不符”之嫌,但確沒有受過閻王或小鬼的半文津貼,則差可以自解。總而言之,還是仍然寫下去罷:
  我所看的那些陰間的圖畫,都是傢藏的老書,並非我所專有。我所收得的最先的畫圖本子,是一位長輩的贈品:《二十四孝圖》。這雖然不過薄薄的一本書,但是下圖上說,鬼少人多,又為我一人所獨有,使我高興極瞭。那裏麵的故事,似乎是誰都知道的;便是不識字的人,例如阿長,也隻要一看圖畫便能夠滔滔地講齣這一段的事跡。
  “人之初,性本善”麼?這並非現在要加研究的問題。但我還依稀記得,我幼小時候實未嘗蓄意,對於父母,倒是極願意孝順的。不過年幼無知,隻用瞭私見來解釋“孝順”的做法,以為無非是“聽話”,“從命”,以及長大之後,給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飯罷瞭。
  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於發生反感的,是“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件事。
  我至今還記得,一個躺在父母跟前的老頭子,一個抱在母親手上的小孩子,是怎樣地使我發生不同的感想嗬。他們一手都拿著“搖咕咚”。這玩意兒確是可愛的,北京稱為小鼓,蓋即也,硃熹曰,“鞀,小鼓,兩旁有耳;持其柄而搖之,則旁耳還自擊”,咕咚咕咚地響起來。然而這東西是不該拿在老萊子手裏的,他應該扶一枝拐杖。現在這模樣,簡直是裝佯,侮辱瞭孩子。我沒有再看第二迴,一到這一頁,便急速地翻過去瞭。
  那時的《二十四孝圖》,早已不知去嚮瞭,目下所有的隻是一本日本小田海僊所畫的本子,敘老萊子事雲:“行年七十,言不稱老,常著五色斑斕之衣,為嬰兒戲於親側。又常取水上堂,詐跌僕地,作嬰兒啼,以娛親意。”大約舊本也差不多,而招我反感的便是“詐跌”。無論忤逆,無論孝順,小孩子多不願意“詐”作,聽故事也不喜歡是謠言,這是凡有稍稍留心兒童心理的都知道的。
  然而在較古的書上一查,卻還不至於如此虛僞。師覺授《孝子傳》雲:“老萊子……常著斑斕之衣,為親取飲,上堂腳跌,恐傷父母之心,僵僕為嬰兒啼”。(《太平禦覽》四百十三引)較之今說,似稍近於人情。不知怎地,後之君子卻一定要改得他“詐”起來,心裏纔能舒服。鄧伯道棄子救侄,想來也不過“棄”而已矣,昏妄人也必須說他將兒子捆在樹上,使他追不上來纔肯歇手。
  至於玩著“搖咕咚”的郭巨的兒子,卻實在值得同情。他被抱在他母親的臂膊上,高高興興地笑著;他的父親卻正在掘窟窿,要將他埋掉瞭。說明雲:“漢郭巨傢貧,有子三歲,母嘗減食與之。巨謂妻曰,貧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埋此子?”但是劉嚮《孝子傳》所說,卻又有些不同:巨傢是富的,他都給瞭兩弟;孩子是纔生的,並沒有到三歲。結末又大略相像瞭,“及掘坑二尺,得黃金一,上雲: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
  我最初實在替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齣黃金一釜,這纔覺得輕鬆。然而我已經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並且怕我父親去做孝子瞭。如果一絲不走樣,也掘齣一釜黃金來,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時我雖然年紀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這樣的巧事。
  現在想起來,實在很覺得傻氣。這是因為現在已經知道瞭這些老玩意,本來誰也不實行。倫紀的文電是常有的,卻很少見紳士赤條條地躺在冰上麵,將軍跳下汽車去負米。何況現在早長大瞭,看過幾部古書,買過幾本新書,什麼《太平禦覽》咧,《古孝子傳》咧,《人口問題》咧,《節製生育》咧,《二十世紀是兒童的世界》咧,可以抵抗被埋的理由多得很。不過彼一時,此一時,彼時我委實有點害怕:掘好深坑,不見黃金,連“搖咕咚”一同埋下去,蓋上土,踏得實實的,又有什麼法子可想呢。我想,事情雖然未必實現,但我從此總怕聽到我的父母愁窮,怕看見我的白發的祖母,總覺得她是和我不兩立,至少,也是一個和我的生命有些妨礙的人。後來這印象日見其淡瞭,但總有一些留遺,一直到她去世——這大概是送給《二十四孝圖》的儒者所萬料不到的罷。
  五月十日。
  名師點撥
  本文主要就《二十四孝圖》所宣揚的孝道展開議論,批判的荒謬愚昧的封建孝道。作者反對的不是孝道,而是“假孝”以及“假孝”背後的險惡用心——讓老百姓從小聽話、從命,老老實實地做封建帝王的奴纔。在文中,作者最反感兩個故事:其一是“老萊娛親”,被演繹得太離譜;其二是“郭巨埋兒”,比“臥冰求鯉”更加殘忍,從根本上違反母慈子孝的基本常識。這類封建糟粕,毒害世人,必須予以揭露。
  ……

前言/序言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唯一一部迴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的意思是早晨盛開的鮮花,傍晚的時候摘掉或撿起。這是魯迅先生的憶舊之作,共十篇。前兩篇寫於北京,中三篇是流離中所作,後五篇寫於廈門。最初以《舊事重提》為總題目發錶於《莽原》半月刊上。1927年7月,魯迅先生將這些篇目重新編訂,並添寫《小引》和《後記》,改名《朝花夕拾》,於1928年9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這十篇散文,是“迴憶的記事”,比較完整地記錄瞭魯迅先生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經曆,生動地再現瞭清末民初的生活畫麵,是研究魯迅早期思想和生活的重要參考文獻。這些作品采用白描筆法,在平靜的敘述中蘊含深長的韻味,文筆深沉雋永,是中國現代散文中的經典作品。
  《野草》是魯迅先生的最薄、最美、再版最多的一部散文詩集,也是魯迅先生唯一的一部散文詩集,收入瞭魯迅先生在1924—1926年期間所作的23篇散文詩,1927年7月由北京北新書局齣版。作品以麯摺幽晦的象徵錶達瞭20世紀20年代中期作者內心世界的苦悶和對現實社會的抗爭,錶達瞭一個啓濛思想傢在白色恐怖下孤軍奮戰的孤寂、迷茫與疑懼。此作品區彆於魯迅其他作品的最大特徵是隱含著深邃的哲理性,包含瞭魯迅的全部哲學。
  另外,本書還收錄瞭為大傢耳熟能詳的一些魯迅先生的雜文名篇,如《論雷峰塔的倒掉》《拿來主義》等。在創作後期,魯迅先生在雜文創作上傾注瞭大量心血。可以說,魯迅先生的名字是與他的雜文緊密聯係在一起的。他的雜文始終為一切關心與思考社會、曆史、人性等問題的中國人所喜愛。
  魯迅先生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五四運動”以後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的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甚至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都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20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傢”。
  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顔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綫上,代錶全民族的大多數,嚮著敵人衝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嚮,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嚮。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


用戶評價

評分

正版圖書,很好,值得購買!!!

評分

這套書很贊,買瞭基本上全套瞭。裝幀精美,非常好看。

評分

經典好書,值得細細品味閱讀

評分

不錯的商品,大傢可以看看嗎

評分

活動買的評價不到十元,名著買來自己和孩子一起再次學習

評分

詳細評價內容看後一定追加評價。

評分

正版印刷、紙張好、字跡清晰。

評分

魯迅的文章 小孩子五年級要學的,看瞭之後有很多體會

評分

好(?▽?)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