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稱: | 中國民居之美(精) | ||
| 作者: | 孫大章 | 開本: | 16開 |
| 原價: | 256 | 頁數: | 480 |
| 現價: | 235.008 | 齣版時間 | 2011-01-01 |
| ISBN號: | 9787112124527 | 印刷時間: | 2011-01-01 |
| 齣版社: | 中國建築工業 | 版次: | 1 |
| 商品類型: | 圖書 | 印次: | 1 |
這本《古今蘭花名品(修訂版)》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穩中又不失典雅的氣質,很符閤我對傳統園藝書籍的期待。內頁的紙張質感也相當不錯,即便是那些精細的手繪圖和高清的彩色照片,印製齣來依然色彩飽滿,細節縴毫畢現。我尤其欣賞它在版式布局上的用心,每一頁的留白都恰到好處,既保證瞭文字信息的密度,又不會讓人感到壓迫。翻閱的過程中,那種對蘭花藝術的敬畏感油然而生,仿佛能從紙張的紋理中感受到曆代蘭友的匠心獨運。對於一個癡迷於蘭卉數十年、從老一輩手中接過養蘭衣鉢的愛好者來說,這種對書籍本身的尊重,是閱讀體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件可以世代流傳的收藏品,從觸感到視覺,都體現齣對“品”味的極緻追求。
評分我注意到,這次修訂版在資料的更新和校對上花費瞭巨大的精力,這是非常值得稱贊的。市麵上很多經典書籍一再重印,但內容往往停滯不前,無法反映近二十年來的園藝發展。然而,這本書非常負責任地引入瞭許多近些年新發現或重新確認的珍稀品種信息,並且對一些原先存在爭議的分類進行瞭更加嚴謹的考證。對於我這種需要經常與專業花友交流的人來說,這些細節的準確性至關重要。它提供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專業對話的“共同語言”。光是關於春蘭“宋梅”係譜的追溯部分,就比我過去參考的幾本英文專著還要詳盡,這種細緻入微的考據精神,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
評分對於一個想進入蘭花鑒賞領域的“門外漢”來說,這本書的入門引導部分做得尤為友好。它沒有一開始就拋齣晦澀難懂的術語,而是從“什麼是好的蘭花”這一哲學問題開始,循循善誘地引導讀者建立正確的審美觀。作者用大量篇幅對比瞭“形、色、香、韻”在不同曆史時期評審標準的變化,這幫助我迅速理解瞭當下圈內人評價一株蘭花的核心要素。我過去總覺得蘭花的美很玄妙,難以捉摸,讀完這幾章後,心裏豁然開朗。這本書就像一位耐心且博學的老師,在我剛踏入這個深邃的圈子時,為我架設瞭一座堅實而清晰的橋梁,讓我不再感到迷茫,反而充滿瞭探索的渴望。
評分從實操層麵上講,這本書的實用性高得驚人,尤其是在病蟲害防治和不同地域環境適應性上。不同於那種隻針對南方氣候的通用手冊,它非常細緻地劃分瞭南北方養護的差異,甚至提到瞭不同類型基質的配比調整,這一點對於身處北方的我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我前幾年為瞭一株葉藝蘭的黃化問題焦頭爛額,翻閱瞭無數資料都不得要領。直到在書中找到瞭專門針對“素心奇花”在弱光環境下可能齣現的微量元素失衡的描述和解決方案,立刻茅塞頓開。這種基於多年一綫經驗的總結,遠比那些理論化的文字要有力量得多,它教會我的不是“做什麼”,而是“為什麼這麼做”,真正達到瞭“授人以漁”的目的。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風格實在是太深入人心瞭,它沒有采用那種枯燥的學術論文式的羅列,而是將曆史的演進和品種的變遷融閤成瞭一部精彩的“蘭花興衰史”。作者在描繪那些已然消逝的經典名品時,那種筆觸裏的惋惜與懷念,讀來讓人動容。我感覺自己仿佛穿越迴瞭明清時期的文人雅士的廳堂,聽他們品鑒“蓮瓣”的清雅,贊嘆“梅瓣”的俊逸。這種將文化底蘊和植物學知識巧妙結閤的敘事手法,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趣味性。它不像市麵上很多標榜“權威”的指南那樣,隻告訴你如何澆水施肥,而是引導讀者去理解,每一株名貴的蘭花背後,都承載著幾代人的情感寄托和審美變遷。這種“以史觀花”的視角,讓我對傢中的幾盆老素,又多瞭一層全新的敬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