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張正隆四野戰士又一力作!
戰爭年代“七個第壹”的締造者
從長白山打到海南島,從海南島直入朝鮮戰場
近30年一手資料收集與整理、對50多位戰爭親曆者的深入采訪、3年嘔心創作
還原迅捷勇猛、齣其不意、令敵人聞風喪膽的“鏇風部隊”徵戰細節
南下華中,威逼武漢,大戰粵桂邊,直搗海南島。
白山黑水,天涯海角,熱血染紅皚皚白雪,碧藍江水。
內容簡介
四十集團軍是當年“林彪手下三隻虎”之一,從長白山打到海南島,戰爭年代為中國共産黨的武裝力量創造瞭“七個第壹”。“鏇風部隊”是敵人“授予”的稱號,意為迅疾猛烈,齣其不意。《鏇風!鏇風!—第四十集團軍徵戰史記》,描寫瞭這支部隊參加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朝鮮戰爭的全過程。書中通過近30年的資料搜集與整理,采訪當年40軍的老戰士50餘人,真實地再現瞭戰爭年代的徵戰細節。全書36萬字,另附幾十副老照片。
作者簡介
張正隆,遼寜本溪草河口鎮人。1969年應徵入伍,曆任81065部隊戰士、排長、新聞乾事、宣傳乾事,瀋陽軍區文化部創作室專業作傢。1972年開始發錶作品。1992年加入中國作傢協會。著有報告文學集《愛,你是太陽》,長篇報告文學《雪白血紅》《解放》《槍杆子:1949》《一將難求:四野名將錄》《戰爭記憶》《雪冷血熱》《中國1946》等。
目錄
上篇
第一章 山東好漢
1/國難當頭一聲吼
2/齣手
3/一支新部隊
4/傢
5/遊擊:戰爭傢常
第二章 “機槍一響下炸藥”
1/死打硬拼小張莊
2/鳳麟和劉厥蘭:英雄譜一
3/“敵人的炮樓開瞭鍋”
4/巍巍馬鞍山:續英雄譜一
第三章 戰鬥進行麯
1/討伐吳化文
2/剋沂水
3/“武士倒”
4/韆軍與一將:名將錄一
5/“機槍掃大炮轟消滅鬼子兵”
6/韆曹世範們:英雄譜二
第四章 浴血冀東
1/“青紗帳起來去抗日”
2/用戰鬥宣示這片不屈的土地
3/復仇戰役
4/打日軍和最反動的僞軍
5/不打仗的日子像節假日一樣少:戰爭傢常二
6/冀東英雄:英雄譜三
第五章 齣關第一軍
1/前所會師
2/拿下山海關
3/進駐瀋陽
4/我們隻服從中央的命令:名將錄二
中篇
第六章 “我為誰人來打仗”
1/不是傢常成傢常:戰爭傢常三
2/李伯鞦和他的部下:名將錄三
3/天下窮人是一傢
4/毛澤東親自修改訴苦經驗報告
第七章 大雪飄飄
1/臘七臘八,凍掉下巴
2/鏇風
3/還是鏇風:名將錄四
4/槍又打不響瞭
5/“一九四七年第一名戰鬥英雄”:英雄譜四
第八章 遼瀋大戰
1/首攻義縣
2/攻剋錦州第一險
3/遼西會戰:斬首行動
4/“攻占配水池的打鐵漢”:英雄譜五
5/“文武雙全的全麵英雄”:英雄譜六
6/什麼叫“頭等主力”:戰爭傢常
第九章 “沒有敵人能夠阻擋我們”
1/北平入城第一師
2/思議韓先楚和他的部下:名將錄五
3/勝利在腿上:戰爭傢常五。
4/“東北虎”不是“華南虎”:戰爭傢常六
5/戰爭是雄性的:戰爭傢常七
6/“不惜戰至一人一槍一彈”:名將錄六
7/戰爭馬拉鬆一續戰爭傢常五
第十章 鏇風鏇上海南島
1/海練
2/解放海南第一船
3/迎擊最後一顆子彈:名將錄七
4/大醫醫國:名將錄八
5/要不是他極力推動,海南島會不會成為第二個颱灣:續名將錄四
6/陸軍海戰隊
7/笑不起來的勝仗:戰爭傢常八
8/跑到天涯海角:續戰爭傢常五
9/吳連義、萬守業式的英雄黃繼光:英雄譜七
下篇
第十一章 龍嘯
1/從海南島直奔鴨綠江
2/齣國第一仗
3/軍號和小喇叭
4/見識美軍
5/俘虜沒處放就放瞭
6/天地鬥:戰爭傢常九
第十二章 半島的月亮
1/劍不如人,劍法勝於人
2/從平壤到漢城
3/夜老虎
4/砥平裏:半島之戰轉摺點
5/一把炒麵一把雪:炒麵也沒瞭:戰爭傢常十
6/殺開百裏血路
7/一級戰鬥英雄:英雄譜八
第十三章 拼的一股英雄氣
1/鏇風本色
2/爭雄三八綫
3/偵察兵的故事
4/英雄不語:英雄譜九
5/誰是最後一名烈士:戰爭傢常十一
第十四章 和平無聲
1/古來徵戰幾人迴
2/還是戰爭傢常
3/夢裏殺聲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鏇風!鏇風!:第40集團軍徵戰史記》:
泰安縣力裏村大地主張少周,聽說日本人快到瞭,一頭栽倒在地,再未醒來。
“納上糧,自在王”,說的是每年嚮官府交上錢糧稅,就沒有老百姓的什麼事瞭,官府也不管你,人們也從不關心官府的事情。碰上天災人禍,山東人傳統的活路是闖關東。正常年景也有人去東北討生活。山東人少有沒有闖關東經曆的,也真有在那邊發傢緻富的。“九·一八”事變,“滿洲國”瞭,那邊的日子難過瞭。這兩年不斷傳來的信息,是日本鬼子歸屯並村,大搞“人圈”(“集團部落”),房屋焚毀,田地荒蕪,許多人凍死餓死。“九·一八”事變,除瞭東北四省,沒有比山東人受到的震動、創痛再大再劇烈的瞭。而今,華北也事變瞭,韓復榘扔下山東跑瞭。山河破碎,老百姓,包括維係國民黨統治的社會基礎的有錢人,原本沒指望大小韓復榘們拯救他們於水火,隻是這事變還會怎樣變下去,這世道亂到什麼時候是個頭啊?難道就這麼眼睜睜地瞅著嗎?
封傢莊的封振武、封虞臣、李子敬,樓德村的馮平、王理民、王一民、李鎮卿,都是農村小學教員,同行同鄉,還有些親戚關係,經常聚會,說古道今,無話不談。這迴,悶雷似的炮聲一陣陣從北方傳來,日本強盜快殺到傢門口瞭。國傢興亡,匹夫有責。因學校停課湊到一起的熱血青年教師,暢談戰局國事,同仇敵愾:當官的跑瞭咱們乾,寜可戰死也不當亡國奴!
拉隊伍首先要有人。7個人分頭行動,很快就動員組織瞭50多人,多是血氣方剛的青年農民。
還得有槍。封振武當過兵,會擺弄槍。附近各村財主都買槍看傢護院防土匪,常請他去驗槍識貨。買瞭槍又不會用,更不會拆卸擦拭,還得請他幫教。誰傢有槍,有幾支什麼槍,他都有數。
日本鬼子要來瞭,有槍可是個禍害呀,鬼子要是發現你們有槍,會認為是打他們的,鬧得傾傢蕩産不說,八成命都難保。把槍藉給我們,一傢平安無事瞭,抗戰也有你們一份功勞。等把鬼子趕走瞭,我們還去教書,這槍自然還是你們的。
這話算是說到財主們那提心吊膽的心裏去瞭。青年教師們很會說話。那時教師被稱作“先生”,頗受敬重、信任,在鄉間還要加個“更”字。而且,同村住著,或者十裏八村的,老少幾輩相識,知根知底,不會妄言。
財主都說在理、在理,又捨不得那槍。就說鬼子還得過一陣工夫纔能來,這陣子萬一土匪來瞭,有幾杆槍也能抵擋一陣子。等鬼子到縣城瞭,立馬把槍送去。
結果到手的,多是後來土改時定為中農成分人傢的槍,最好的是“土壓五”。
一天下午,封振武和李子敬正在學校商討有瞭人和武器,下一步應該怎麼辦,封虞臣的兒子氣喘籲籲地跑進來,說我爺(爹)說山陽那邊來人瞭,讓你們快去。
封振武立刻有種預感,和李子敬三步並作兩步感到封虞臣傢。
兩個個頭不算高的陌生人,頭戴黑氈帽,身著黑棉袍,腳穿鈎子鞋(也叫鏟鞋),衣著打扮與當地農民差不多,臉膛也黑黝黝的。
封虞臣介紹:這位是趙傑同誌,這位是侯德纔同誌,是從延安來的,省委派來泰安組織領導武裝起義的。
封振武和李子敬,恨不得撲上去抱住行個外國禮。
在鄉間,小學教師,特彆是像封振武和他的戰友這樣的青年教師,是最時尚、能夠代錶那個時代的先進思想的一類。學生時代,民主、自由、平等、反帝、反封建、反迷信,就聽聞並擁護共産黨的思想、主張。待到決心抗戰瞭,他們的最頭痛的問題,就是拉起隊伍後怎麼辦。彆說群雄紛起難以立足,連人吃馬喂都沒有辦法,不用鬼子打,自己就垮瞭。拉杆子占山為王,這個路數幾乎是現成的。古有梁山好漢,那是官逼民反,今天也有打傢劫捨的土匪。任何亂世都不乏亂中撈世界的人。共産黨雖然也被稱之為“匪”,卻是有理想、有信仰、有主義,順應時代潮流得人心的,有這樣的黨做靠山,準成。泰安城有個夏天庚,山陽村有個程照軒,傳說是共産黨,誰也不認識,找一陣子沒找到。好歹認準個柴城的王傳敬,去傢裏一打聽,早在國民黨的大牢裏犧牲瞭。
沒想到共産黨找上門來瞭。
這天晚上,在封虞臣傢房後的井颱邊,趙傑告訴他們,根據你們的錶現,我和侯德纔同誌介紹你們入黨,並成立封傢莊黨支部,封虞臣同誌為支部書記,李子敬同誌為組織委員,封振武同誌為宣傳委員兼保衛委員。今後的任務,是積極發展黨員,繼續擴大武裝,但不能亂拉人、強要槍,要團結各階層人士一道抗日救亡。
……
《戰火硝煙:一支部隊的鋼鐵記憶》 引言: 曆史的長河中,總有一些名字,在歲月的衝刷下依然閃耀著不朽的光輝。它們是無數英雄兒女用鮮血與汗水鑄就的豐碑,是國傢民族浴火重生的壯麗史詩。本書《戰火硝煙:一支部隊的鋼鐵記憶》,便是這樣一部旨在重現那段波瀾壯闊曆史的篇章。它所聚焦的,是一支在烽火連天中淬煉齣的鋼鐵之師,他們的足跡遍布祖國的大江南北,他們的故事,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光輝徵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本書並非聚焦於某一個特定的戰役,也不是某一次獨立的軍事行動的詳盡復盤。它更像是一幅宏大的曆史畫捲,用細膩的筆觸描繪瞭這支部隊在不同曆史時期,麵對不同挑戰時的生存、成長與蛻變。它深入挖掘瞭這支部隊的誕生、發展、壯大以及在曆次重大曆史事件中的所扮演的角色。從建軍初期的艱苦歲月,到解放戰爭的硝煙彌漫,再到新中國成立後的保傢衛國,直至改革開放後的現代化建設,這本書試圖呈現一個全麵而深刻的部隊發展脈絡。 第一章:崢嶸歲月——紅色基因的孕育與傳承 本書的開篇,將帶讀者迴到那段孕育瞭無數革命火種的艱難歲月。在這裏,我們將探尋這支部隊的源頭,瞭解其最初的組成、建軍的初衷以及早期革命先輩們所秉持的堅定信仰。這不僅僅是一支軍隊的誕生,更是人民軍隊思想的萌芽和壯大。我們會詳細講述這支部隊在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等關鍵時期所經曆的磨難與成長。那時的條件極為艱苦,裝備簡陋,但戰士們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對黨的絕對忠誠以及人民群眾的支持,是他們能夠剋服一切睏難,不斷壯大的堅實基礎。 我們將深入刻畫那些在戰火中湧現齣的普通士兵和英勇將領。他們或許沒有顯赫的傢世,沒有優渥的條件,但他們身上凝聚著樸素而偉大的愛國情懷和為人民服務的赤誠之心。他們的故事,將通過生動的細節和真實的描寫,讓讀者感受到那個時代革命者的堅韌與犧牲。從井岡山的烽火,到長徵的雪山草地,再到抵禦外侮的全麵抗戰,這本書會力求展現這支部隊在不同戰場上,如何將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轉化為實際戰鬥力,如何在生死存亡的考驗中,鑄就鋼鐵般的意誌。 第二章:解放的號角——浴血奮奪錦綉山河 隨著曆史的推進,中國革命進入瞭一個新的階段——解放戰爭。本書將濃墨重彩地描繪這支部隊在解放戰爭中的英勇錶現。從北國冰原到江南水鄉,他們的足跡遍布神州大地。我們將詳細介紹他們在關鍵戰役中的戰略部署、戰術運用,以及每一個決定背後所承載的智慧與勇氣。這不僅僅是軍事上的較量,更是意識形態的鬥爭,是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反動派之間的一場決定民族命運的較量。 書中將還原那些驚心動魄的戰鬥場景,從攻堅剋難的陣地戰,到神齣鬼沒的運動戰,再到解放大城市的宏大場麵。我們將通過詳實的史料和親曆者的口述,讓讀者仿佛置身於那硝煙彌漫的戰場,感受戰士們的衝鋒陷陣、血肉之軀築起堅不可摧的工事。同時,本書也將重點關注這支部隊在後勤保障、群眾工作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展現人民解放軍與人民群眾之間魚水情深的聯係,這支部隊能夠取得勝利,離不開廣大人民的支持與擁護。 第三章:衛國戍邊——保衛和平的堅實盾牌 新中國成立後,這支部隊並沒有因為戰爭的結束而停下腳步。新的挑戰與使命接踵而至。本書將展現他們在維護國傢主權和領土完整方麵所做齣的巨大貢獻。無論是邊境地區的巡邏執勤,還是在關鍵時刻應對外部威脅,他們始終是保衛祖國的堅實盾牌。 我們會詳細記錄他們在邊境綫上付齣的艱辛努力,如何在嚴酷的自然環境下,剋服重重睏難,堅守陣地,捍衛國傢尊嚴。書中將呈現那些默默無聞的戍邊戰士,他們以青春和熱血,築起瞭共和國的安全屏障。他們的故事,充滿瞭犧牲與奉獻,卻也閃耀著最耀眼的榮光。這部分內容,將展現這支部隊從戰爭年代走嚮和平年代,但使命不變,初心不改的堅定信念。 第四章:改革強軍——邁嚮現代化的新徵程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大地,軍隊建設也迎來瞭新的發展機遇。本書將深入探討這支部隊在軍隊現代化建設進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他們積極響應國傢號召,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推進軍事理論創新、武器裝備升級以及部隊管理現代化。 我們將重點關注這支部隊在軍事演習、科技強軍、人纔培養等方麵的探索與實踐。他們如何適應新的作戰環境,如何掌握高科技軍事技能,如何培養新時代革命軍人,這些都將在書中得到詳細的闡述。這本書將展現這支部隊在和平時期,如何繼續保持戰鬥力,如何為國傢的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強的安全保障。他們不再僅僅依靠血性與勇氣,更依靠智慧與科技,成為一支現代化、信息化的強大軍事力量。 第五章:精神的傳承——信仰與血脈的延續 除瞭宏大的戰爭場麵和軍事變革,本書更注重挖掘這支部隊的精神內核。是什麼讓他們在無數次生死考驗中,始終保持高昂的鬥誌?是什麼讓他們在漫長的曆史進程中,始終不忘初心?本書將通過生動的故事,展現這支部隊的革命精神、優良傳統和核心價值觀。 我們將聚焦那些在平凡崗位上做齣不平凡貢獻的官兵,他們的愛國情懷、奉獻精神、集體主義意識,以及他們在麵對睏難和挑戰時所展現齣的堅韌不拔的意誌。本書將強調“鏇風”精神的傳承,這不僅僅是一種榮譽的象徵,更是一種信念的傳遞。從老一輩革命傢的崇高理想,到新時代官兵的擔當作為,這本書試圖勾勒齣一種連綿不斷的精神血脈。 結語: 《戰火硝煙:一支部隊的鋼鐵記憶》是一部關於犧牲、奉獻、勇氣與信仰的史詩。它不僅僅是對一支部隊曆史的迴顧,更是對中國人民解放軍精神的緻敬。通過這些鮮活的人物故事和生動的戰爭場景,我們希望能夠讓讀者深刻理解,正是有瞭無數像這樣默默奉獻、浴血奮戰的部隊,纔有瞭我們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這本書,是獻給所有為國傢獨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付齣一切的英雄兒女的紀念碑,也是對後人的一種激勵和啓迪,激勵我們在新的時代,繼續傳承紅色基因,勇擔時代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