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钢琴曲选 献给老年朋友(三 修订版)

趣味钢琴曲选 献给老年朋友(三 修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佩莹 著
图书标签:
  • 钢琴曲
  • 老年钢琴
  • 钢琴教材
  • 乐谱
  • 兴趣爱好
  • 休闲娱乐
  • 音乐
  • 益智
  • 视奏
  • 减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
ISBN:9787103043776
版次:1
商品编码:12161242
品牌:人民音乐出版社(PEOPLE’S MUSIC PIBLISHING HOUSE)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趣味钢琴曲选
开本:8开
出版时间:2017-03-01
用纸:胶版纸
附件:光盘
附件数量:1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趣味钢琴曲选:献给老年朋友3(修订版)》根据选用经典曲目和简化弹奏技术两条原则,选取了一些大家喜爱的现代的通俗小曲,同时为了满足有一定钢琴基础和弹奏能力的朋友需要,也适当选用了一些难度稍大、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趣味钢琴曲选:献给老年朋友3(修订版)》配有MP3示范光盘,再给读者带来欣赏的同时,也给大家的学习带来很大的方便和启示。

目录

1.迎亲人(选自《塞北小曲三十首》作品13)
2.F大调旋律(作品3之1)
3.筷子圆舞曲
4.映山红(影片《闪闪的红星》插曲)
5.小草(选自歌剧《芳草心》)
6.乡愁
7.快乐的农夫(选自《少年钢琴曲集》作品68
8.夏日的梦(“抒情瞬间”第三首)
9.半个月亮爬上来
10.潜海姑娘(主题选自影片《潜海姑娘》)
11.彩云追月
12.森林波尔卡
13.六月——船歌(选自钢琴套曲《四季》作品37)
14.致音乐(一)
致音乐(二)
15.a小调钢琴协奏曲主题(作品16)
16.枉凝眉(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插曲)
17.夕阳红(一)
夕阳红(二)
18.同一首歌
19.我的祖国
20.间奏曲(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插曲)
21.加沃特舞曲
22.古代小步舞曲
23.小奏鸣曲第二乐章急板(作品55之1)
24.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
25.蝙蝠(轻歌剧《蝙蝠》选曲)
26.春之声圆舞曲
27.音乐瞬间
28.伦敦德里小调
29.春.之歌(选自《无词歌》作品62之6)
30.红头绳(主题选自歌剧《白毛女》)
31.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选自影片《冰山上的来客》)
32.玫瑰三愿
33.月光
34.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苏联影片《在运动会的日子里》插曲)
35.爱情的故事主题曲
36.圆舞曲(选自歌剧《浮士德》)
37.匈牙利狂想曲第二首
38.俄罗斯小狂想曲
39.匈牙利人
40.甜蜜的幻想(选自《少年钢琴曲集》)
41.鸽子
42.C大调奏鸣曲第二乐章(K545)
43.威尼斯船歌(《无词歌》作品30之6)
44.小小的礼品——献给母亲
45.花之歌
46.圆舞曲
47.灵巧的手指
48.庆翻身(选自组曲《记住祖母的话》)
49.嘎达梅林
50.满江红
51.梁祝(根据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改编)
52.前奏曲(作品28之20)
53.前奏曲(作品28之6)
54.g小调波兰舞曲
55.幽默曲(作品101之7)
56.悲歌(作品10)
57.蝴蝶
58.愉快地醒来
59.茨岗(吉卜赛风格的匈牙利舞曲)
60.梦幻曲(选自《童年情景》作品15之7)
梦幻曲(简化版,选自《童年情景》)
61.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主题(作品61)
62.随想回旋曲
63.夜莺在歌唱(浪漫曲)
64.意大利波尔卡
65.夜曲(作品9之2)
66.爱之梦
67.第一钢琴协奏曲主题(作品11)
68.水草舞(舞剧《鱼美人》选曲)
69.牧童短笛
70.C大调前奏曲(选自《平均律钢琴曲集》第1首)
71.圣母颂
72.土耳其进行曲(A大调奏鸣曲K331第三乐章)
73.少女的祈祷
常用术语
(一)力度术语
(二)速度术语
(三)表情术语
常用符号
参考书目
本书MP3目录
有关“弹奏问题”的解释:
1.关于“八度”、“大和弦”的奏法
2.关于“踏板”
3.弹好每一首乐曲的基本要求

经典钢琴曲目鉴赏与演奏指南:一部面向所有钢琴学习者的实用手册 图书名称:经典钢琴曲目鉴赏与演奏指南 本书亮点速览: 深度解析经典曲目: 涵盖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德彪西等大师的代表作,深入剖析其艺术风格、历史背景与演奏技巧。 系统化的练习方法: 提供从基础到高级的阶梯式练习方案,解决技术瓶颈,提升音乐表现力。 聚焦演奏实践: 强调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舞台表现,帮助学习者建立自信,完善音乐语汇。 跨越流派与时代: 不局限于单一音乐时期,全面覆盖巴洛克、古典、浪漫及印象派等重要阶段的精选作品。 --- 第一部分:钢琴艺术的源流与基石 (Foundation and Lineage of Piano Artistry) 本书旨在为所有对钢琴艺术抱有浓厚兴趣的学习者,无论其当前水平如何,提供一座坚实的知识桥梁,直达钢琴音乐的殿堂深处。我们深知,要真正理解并演奏好钢琴作品,必须首先建立起对钢琴音乐发展脉络的清晰认知。 第一章:键盘乐器的演变与钢琴的诞生 本章追溯了键盘乐器从羽管键琴(Harpsichord)到古钢琴(Clavichord)再到现代钢琴(Fortepiano/Pianoforte)的漫长历程。我们详细探讨了这些乐器在音色、触键感和力度变化上的本质区别,特别是当斯特拉维姆(Stravinsky)的《春之祭》与莫扎特奏鸣曲被置于不同乐器上演奏时所产生的截然不同的听觉体验。重点分析了钢琴发明者克里斯托福里(Bartolomeo Cristofori)如何巧妙地运用“击弦机”结构,实现了音乐史上对力度变化(piano 与 forte)的革命性控制,这为后世浪漫主义作曲家们的情感宣泄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第二章:巴洛克时期的逻辑与精妙:巴赫的结构美学 我们将目光投向巴洛克时期,这个以严谨的对位法和清晰的结构逻辑著称的时代。本书选取了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S. Bach)的《平均律钢琴曲集》(The Well-Tempered Clavier)作为核心案例。我们不仅教授如何准确地弹奏赋格(Fugue)中的多声部线条,更侧重于如何通过清晰的指法设计,让两条或三条独立的旋律线——如女高音、中音、男高音和女低音——在听众耳中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和对话感。对《英国组曲》和《法国组曲》中舞曲元素的解析,也将帮助学习者理解巴洛克音乐中蕴含的律动与优雅。 第二部分:古典主义的平衡与典范 (The Balance and Exemplar of Classicism) 古典主义时期是音乐史上对形式、清晰度和情感适度的追求达到顶峰的阶段。 第三章:海顿与莫扎特:奏鸣曲式的蓝图 本部分聚焦于海顿(Joseph Haydn)和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A. Mozart)。我们系统地拆解了奏鸣曲式(Sonata Form)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结构,将其视为一种音乐叙事模式。对于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如K.331(A大调,特别是那著名的“土耳其进行曲”),我们着重讲解了如何在保持古典清晰度的同时,注入恰到好处的歌唱性,避免过度的主观渲染。对装饰音的快速、精确处理,以及如何通过踏板的微妙运用,来营造出宫廷沙龙般的精致氛围,是本章的实践重点。 第四章:贝多芬的英雄史诗与情感突破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是连接古典与浪漫的巨人。本书分析了贝多芬如何通过扩展奏鸣曲式、运用更具戏剧性的和声对比,以及大幅度拓展钢琴的音域,来表达其内心世界的挣扎与胜利。我们选取了《热情奏鸣曲》(Op. 57)和《月光奏鸣曲》(Op. 27, No. 2)进行深入剖析。技巧上,本书提供了专门的练习来应对贝多芬作品中频繁出现的力度突然转换(sforzando)和跨越全键盘的八度跑动,强调手指的爆发力和控制力。 第三部分:浪漫主义的激情与色彩 (The Passion and Hue of Romanticism)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成为个人情感表达的直接载体,钢琴作品的技巧要求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五章:肖邦的诗意与触键的哲学 弗里德里克·肖邦(Frédéric Chopin)被誉为“钢琴诗人”。本书详细解读了其夜曲(Nocturnes)、圆舞曲(Waltzes)和叙事曲(Ballades)中的核心演奏技法。重点探讨了“波兰舞曲的节奏自由”(Tempo Rubato)的正确运用——它不是随意的拖沓,而是一种内在的呼吸感,是旋律线对伴奏的微妙“偷窃”与“偿还”。此外,我们还提供了专门的练习,用于培养肖邦作品中所需的那种“天鹅绒般”的触键质感,特别是如何在弱奏中保持音色的饱满度。 第六章:舒曼、李斯特与浪漫主义的炫技美学 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的作品充满了文学性和内在的对话,如《狂欢节》(Carnaval)。我们分析了如何通过区分不同人物主题(如“弗洛莱斯坦”与“尤泽比乌斯”)的音色,来构建作品的戏剧性。而对于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的炫技作品,如《钟》(La Campanella),本书采取了去神秘化的态度。我们不会仅仅停留在炫耀速度上,而是系统地拆解那些看似不可能的琶音、快速音阶和和弦的指法布局,教授如何通过科学的手臂放松和关节的协同运动,将“难弹”转化为“易于控制”。 第四部分:印象派的声光探索与现代视野 (Impressionistic Soundscapes and Modern Perspectives) 进入20世纪,钢琴音乐开始探索新的和声色彩和非传统的声音效果。 第七章:德彪西与拉威尔的音色魔术 克劳德·德彪西(Claude Debussy)和莫里斯·拉威尔(Maurice Ravel)将钢琴推向了声学的边缘。本书引导读者理解“印象派”的听觉特征:模糊的界限、对传统调性的解放,以及对自然界(如水、风、光线)的模仿。在演奏德彪西的《亚麻色头发的少女》(La fille aux cheveux de lin)时,我们将重点放在对延音踏板的“分层使用”上,以创造出空气感和泛音的交织效果。对于拉威尔,我们将解析其作品中异域节奏和复杂和弦的精确性要求。 第八章: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的拓展 本章简要介绍了二十世纪钢琴音乐对传统技法的挑战,如斯特拉文斯基的节奏复杂性和巴托克的民族元素。我们鼓励学习者保持开放的心态,尝试接触更多样化的指法和踏板运用方式,为将来的自我探索做好准备。 --- 附录:演奏者的自我修养 本书的最后一章着重于钢琴学习者的心理建设和舞台准备。我们提供了一套详细的“慢速精准练习流程”,强调“听力先行”的原则。同时,对于如何克服舞台焦虑、如何进行自我录音分析,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演奏厅声学条件调整力度和踏板策略,都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指导方针。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将钢琴视为一座永不枯竭的知识宝库和情感出口,而非仅仅是技巧展示的工具。通过对这些经典曲目的深入学习与实践,学习者将能构建起一个全面、立体、富有个人色彩的钢琴艺术理解体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几年,家里的老人一直想找点什么事情来打发时间,之前试过养花,结果花总是养不好,试过学书法,但是握笔姿势不对,总是觉得不舒服。后来听说邻居家的王阿姨报了个钢琴班,每天弹得不亦乐乎,我这才动了念头,想给家里的老伴也找一本钢琴谱。本来想着那些高难度的曲子肯定是弹不了了,结果偶然间看到了这本《趣味钢琴曲选 献给老年朋友(三 修订版)》。我翻看了目录,里面很多曲目名字我都听过,像是《梁祝》的简易版,《红莓花儿开》等等,感觉应该会比较容易上手。拿到书后,我试着让我老伴弹了一首《茉莉花》,他虽然已经很久没碰过钢琴了,但是因为曲子比较熟悉,而且谱子上面的指法标注得很清楚,他很快就弹下来了。看着他脸上重新焕发的笑容,我觉得这本书买得太值了。而且,听说这本修订版比之前的版本在一些细节上做了改进,更贴合老年人的学习习惯,这让我们很放心。

评分

我今年七十有余,身体还算硬朗,但是总觉得退休生活少了点精神寄托。我一直对音乐很感兴趣,尤其喜欢那些旋律优美的钢琴曲,但是之前从来没有系统地学过。偶然间,我在书店看到了这本《趣味钢琴曲选 献给老年朋友(三 修订版)》,觉得名字挺有意思的,就买回家翻了翻。书里面的曲目选择非常符合我的口味,都是一些经典的老歌,比如《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送别》等等,这些曲子我听了半辈子了,旋律早就烂熟于心。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的编排非常用心,它不仅提供了清晰的乐谱,还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对一些指法和演奏技巧做了详细的说明和优化。我试着按照书上的方法练习,发现比我想象的要容易得多。而且,书里的音符大小适中,排版也很清晰,对我这样的老年人来说,看起来一点也不费力。每天弹奏这些熟悉的旋律,感觉整个人的心情都变得舒畅起来,仿佛回到了年轻的时光。

评分

说实话,我以前对钢琴的印象就是特别难,觉得那都是专业人士才能玩的东西。直到我孙女给我买了这本《趣味钢琴曲选 献给老年朋友(三 修订版)》,我才发现,原来钢琴也可以这么有趣,而且离我们老年人并不遥远。我之前压根就没有接触过钢琴,就连五线谱都认不全。但是这本书的编排真的非常人性化,它从最基础的乐理知识开始讲起,一点一点地引导我们认识乐谱,认识指法。而且,它选取的曲目也都是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比较熟悉的,像《小城故事》、《甜蜜蜜》这些歌曲,我一边听着歌,一边看着谱子,很快就能找到感觉。书里还有很多小贴士,比如如何放松手指,如何掌握节奏等等,感觉就像请了一个私人钢琴老师一样。我每天都会跟着书上的教程练习,虽然现在弹得还不太熟练,但是每次能弹出一首完整的曲子,那种成就感真的无法言喻。

评分

退休后的生活,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听着收音机里咿咿呀呀的曲子,总觉得提不起兴致。朋友推荐了这本《趣味钢琴曲选 献给老年朋友(三 修订版)》,说是里面有不少老歌改编的钢琴曲,旋律熟悉,而且难度不高,很适合我们老年人来弹奏。我拿到书后,迫不及待地翻开,里面的曲目真是让人惊喜!不仅有《在那遥远的地方》、《月亮代表我的心》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老歌,还有一些轻快活泼的曲子,比如《小步舞曲》、《奏鸣曲》的一些简易版本,虽然是简易版,但依然保留了原曲的韵味,而且音符排列不那么密集,看着也舒服。最重要的是,这本修订版在一些曲目的指法和节奏上都做了优化,我以前学过一点点钢琴,但断断续续的,现在重新拾起来,感觉比以前容易多了。书的排版也很好,字体大,乐谱清晰,即使老花眼也能看得清楚。我试着弹了几首,那些熟悉的旋律从指尖流淌出来,真的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感觉生活一下子就有了色彩,每天的乐趣又多了起来。

评分

我一直觉得,人到老年,就应该找点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去做,而不是整天无所事事,或者只围着儿孙转。我年轻的时候,是音乐学院毕业的,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毕业后就没有从事音乐相关的工作,钢琴也渐渐荒废了。最近几年,我的身体还可以,就想重拾旧业,但是面对那些复杂的乐谱,总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偶然的机会,朋友给我推荐了这本《趣味钢琴曲选 献给老年朋友(三 修订版)》,说是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我拿到书一看,果然名不虚传。里面的曲目涵盖了很多经典老歌和一些改编自世界名曲的简易版本,比如《卡农》、《致爱丽丝》的简化版。这些曲子旋律优美,节奏也不算太快,而且最重要的,书里面对指法、踏板的标注都非常详细,甚至还提供了一些演奏技巧的提示,这对于我这样想重新找回感觉的人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我最近每天都会弹上半个小时,感觉不仅找回了年轻时的热情,而且也让我的手指更加灵活了,思维也变得更清晰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