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核心目標是以多角度闡釋中國當代經新聞報道的本質規律,並將此目標建構在涵蓋微觀經濟學、新製度經濟學、産業經濟學以及新聞學與傳播學的跨學科理論框架之上,同時引入社會科學方法論。本書的核心內容是呈現中國財經新聞生産方式,內容鋪陳呈現瞭財經新聞的"經濟學基礎”、"價值判斷”、"方法論”、"采訪與突破”、以及"新聞寫作”五個遞進式的進程,同時輔以30多個中國財經新聞經典案例解構與分析,並在此基礎上,對財經新聞的分支領域,如"金融新聞”、"宏觀經濟新聞”和"産業與公司新聞”的報道特點分彆進行瞭更深入的解析。全書內容詳實,案例豐富,理論與實踐並重。
龔彥方,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副教授,新聞係主任,院長助理,主任記者。多年來從事財經新聞工作,後轉入專業教學,對財經新聞/傳媒經濟有獨到的見解。
第一章?財經新聞報道的定義與分類 1
第一節?國外財經新聞發展 2
第二節?當代中國語境下的財經新聞發展 9
第一小節?中國財經新聞發展軌跡 9
第二小節?中國財經新聞的特色 10
第三小節?專業財經新聞報道領域 12
第二章?財經新聞的價值判斷 14
第一節?如何辨彆財經新聞的“實”與“真” 14
第二節?財經新聞的價值判斷 18
第三節?社會新聞事件中的“財經新聞視角” 25
第四節?法製新聞中的“財經新聞視角” 26
第五節?負麵經濟新聞中的“財經新聞視角” 34
第三章?財經新聞的社會研究方法 39
第一節?財經新聞麵臨新聞報道方法論的挑戰 39
第二節?文獻的收集與分析 42
第一小節?重要領域信息的積纍式收集 44
第二小節?聯想式信息收集 51
第三節?邏輯分析方法 57
第一小節?財經新聞中的“二難衝突” 58
第二小節?財經新聞中的“充足理由定律” 61
第三小節?常見的邏輯思維謬誤 63
第四節?數據分析方法 69
第一小節?數據分析的必要性和原則 69
第二小節?重要且常用的統計方法 70
第三小節?宏觀經濟數據的使用與新聞分析 74
第四小節?微觀經濟數據的使用與新聞分析 88
第四章?財經新聞的新聞采訪與突破 96
第一節?建立新聞采訪策略 96
第一小節?新聞采訪的框架策略 97
第二小節?金融新聞報道的采訪策略 99
第三小節?宏觀經濟報道的采訪策略 101
第四小節?産業與公司新聞采訪策略 103
第五小節?法製財經新聞采訪策略 104
第二節?建立采訪提綱 106
第三節?采訪突破 110
第一小節?觀察式的新聞采訪 111
第二小節?多點突破式采訪 112
第三小節?漸進突破式采訪 114
第五章?財經新聞寫作 119
第一節?財經新聞寫作的目的與原則 119
第二節?財經新聞寫作特點 122
第一小節?財經新聞“消息報道”寫作 123
第二小節?財經新聞“分析型報道”寫作 129
第三小節?財經新聞“調查報道”寫作 132
第四小節?財經新聞評論 138
第六章?專業財經新聞報道 143
第一節?宏觀經濟的財經新聞報道 143
第一小節?宏觀經濟政策調控的特點分析 144
第二小節?宏觀經濟調控的報道重點 145
第三小節?指嚮性的宏觀經濟市場現象 154
第二節?金融市場的財經新聞報道 164
第一小節?金融市場新聞的重點報道領域 164
第二小節?地方債務貨幣化與中國“影子銀行” 166
第三小節?中國式“剛性兌付” 178
第三節?産業經濟與公司新聞報道 184
第一小節?新聞的報道對象 184
第二小節?企業産權交易的新聞報道 185
第三小節?現代公司內部治理的新聞報道 206
第四小節?行業競爭的新聞報道 225
第五小節?企業規模經濟的新聞報道 226
第六小節?企業國外投資行為的新聞報道 235
參考文獻 254
作為一名對金融市場抱有好奇心的普通上班族,我一直渴望能夠更深入地理解財經新聞背後的邏輯,並將其轉化為更有意義的洞察。《財經新聞知與行 理論與實踐》這個書名,讓我看到瞭將抽象的金融概念與日常的財經報道聯係起來的可能性。我常常在閱讀新聞時感到一頭霧水,比如看到某傢公司股價暴漲或暴跌,但卻不明白其中的根本原因;或者聽到關於某種投資産品的介紹,但對其風險和收益缺乏清晰的認知。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點石成金”,將那些看似枯燥的金融術語和復雜的市場波動,轉化為我能夠理解和掌握的知識。例如,當新聞中提到“通貨膨脹”、“貨幣貶值”、“資産泡沫”等詞匯時,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用簡潔明瞭的方式解釋這些概念的含義,以及它們對我們生活和投資可能産生的影響。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讓我能夠從財經新聞中辨彆齣真僞,識彆齣那些真正具有價值的信息,並最終做齣更明智的財務決策。
評分我對宏觀經濟的走嚮和全球金融市場的動態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但我發現自己常常陷入一種“信息過載”的睏境。每天打開新聞,各種各樣的信息撲麵而來,有關於股市的波動,有關於債券市場的變化,有關於大宗商品的價格起伏,還有關於各國央行政策的調整。然而,如何將這些零散的信息整閤成一個清晰的圖景,並從中洞察齣未來的趨勢,卻是我一直以來感到頭疼的問題。《財經新聞知與行 理論與實踐》這個書名,恰好點齣瞭我一直以來想要達成的目標——將“知道”的信息轉化為“可行”的行動。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有效的“導航係統”,幫助我在浩瀚的財經信息海洋中找到方嚮。比如,當國際局勢發生劇烈變化時,我應該優先關注哪些方麵的經濟數據?當某個新興市場齣現波動時,它是否會引發全球性的連鎖反應?而這些潛在的風險和機會,又如何在財經新聞中得到體現,又該如何去分析它們?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構建起一個更加成熟的財經分析框架,讓我不再隻是被動地接收信息,而是能夠主動地去解讀和利用信息。
評分我是一位在投資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老股民”,接觸過的財經類書籍不計其數,但真正能讓我眼前一亮的卻屈指可數。這次偶然的機會看到瞭《財經新聞知與行 理論與實踐》這本書,從書名來看,它似乎瞄準瞭我一直以來比較關注的“新聞解讀”和“實操指導”這兩個方麵。我一直認為,財經新聞是市場最前沿的信號,但如何從中提煉有價值的信息,避免被噪音所乾擾,是一個非常考驗功力的事情。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隻是一堆零散的數字和報道,卻無法串聯成一個有意義的故事,更談不上指導投資決策。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係統性的方法論,教我如何去僞存真,如何抓住新聞背後的核心邏輯,甚至是如何預測新聞可能帶來的市場反應。比如說,麵對突如其來的地緣政治事件,我應該關注哪些信息源?企業高管的言論,是試探性的吹風,還是已成定局的宣告?政策導嚮的微調,對不同行業會産生怎樣的傳導效應?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具體的分析模型或案例分析,讓我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那將是對我投資生涯的一次寶貴財富。
評分作為一個金融學專業的學生,我一直都在努力尋找能夠將課堂上的理論知識與現實世界緊密聯係起來的讀物。《財經新聞知與行 理論與實踐》這個書名瞬間吸引瞭我,因為它恰好觸及瞭我學習過程中的一個痛點: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之間的鴻溝。在學校裏,我們學習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金融市場學等等,但當我翻開財經新聞時,常常覺得它們是相互割裂的。新聞裏充斥著各種專有名詞和復雜的市場動態,而教科書裏的公式和模型似乎又顯得有些遙不可及。我期望這本書能夠扮演一個“翻譯官”的角色,幫助我理解那些晦澀的金融概念是如何在新聞報道中體現的,以及如何將新聞中的信息轉化為可操作的分析點。例如,當新聞報道某公司利潤大幅下滑時,我希望這本書能告訴我,這背後可能隱藏著哪些具體的經濟因素,比如成本上升、需求萎縮,還是內部管理問題?或者,當央行宣布加息政策時,它會對股市、債市、匯市産生怎樣的連鎖反應,而這些反應又會在新聞中以怎樣的方式被解讀?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實操性的框架,讓我能夠將理論知識“套入”新聞事件中進行分析,那將是極大的福音。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相當大氣,深邃的藍色搭配燙金的字體,在書架上顯得格外引人注目。我尤其欣賞它將“知”與“行”,“理論”與“實踐”並列,這暗示著它並非一本僅僅停留在枯燥概念的學術著作,而是試圖架起理論學習與實際應用之間的橋梁。我一直對金融領域抱有濃厚的興趣,但常常苦於理論知識晦澀難懂,或是學瞭之後發現難以在現實市場中找到對應的操作方法。因此,當我在書店偶然翻開這本《財經新聞知與行 理論與實踐》時,就有一種預感,它或許能解答我長久以來的睏惑。我最看重的是作者是否能用清晰易懂的語言,將復雜的金融術語和市場規律解釋清楚,並且能否結閤當下真實的財經新聞案例,來印證或闡釋相關的理論。比如,近期我一直在關注某個科技巨頭的財報發布,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個分析財報、解讀其背後邏輯的框架,或者解釋如何從新聞報道中識彆齣影響股價的關鍵信息,那將是極大的幫助。我希望它能讓我不僅僅是“知道”發生瞭什麼,更能“明白”為什麼會發生,並且最終能“做到”根據這些信息做齣理性的判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