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傢具鑒藏全書(古玩鑒藏全書)

明清傢具鑒藏全書(古玩鑒藏全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鄔濤 著
圖書標籤:
  • 明清傢具
  • 古玩鑒藏
  • 傢具鑒賞
  • 收藏
  • 古董
  • 工藝美術
  • 中國傳統工藝
  • 明式傢具
  • 清式傢具
  • 文房雅玩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央編譯齣版社
ISBN:9787511731449
版次:1
商品編碼:12178050
包裝:精裝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7-04-01
用紙:銅版紙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著名明清傢具鑒賞和收藏傢鄔濤的《明清傢具鑒藏全書》,是一本全麵介紹明清傢具的辨僞、收藏、投資、鑒賞、保養等方麵內容的圖書。作者帶您欣賞蜚聲中外的藝術瑰寶,領略舉世無雙的藝術光輝和獨特的文化魅力。



內容簡介

本書對明清傢具的起源和發展、收藏與鑒賞的相關基礎知識、時代特徵、鑒賞要點、收藏技巧、保養知識等進行詳細介紹,內容豐富,分類科學,圖片精美,價格閤理,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可讀性和實用性。全書共有七章,內容分彆為古典傢具收藏熱的興起、古董傢具的價值判斷、明清傢具知識概述、明代傢具的收藏、清代傢具的收藏、明清傢具的投資、揭秘傢具作舊的方式。

作者簡介

鄔濤1972年2月生。現為中式古典傢具鑒定專傢、古董傢具修復專傢,中國古典傢具專業委員會會長、北京古典傢具商會會長、中國古玩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全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協會副會長;中國古典傢具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古典傢具商會會長;北京市高碑店古典傢具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文物修復專業委員會修復專傢;中國古典傢具技(藝)培訓導師;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代錶項目傳承人。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明清傢具知識概述

一、明清傢具概述/003

二、明清傢具的發展曆程/013

1.明代傢具/015

2.清代傢具/019

三、明清傢具的特點/023

1.明代傢具的特點/023

2.清代傢具的特點/026

四、明清傢具的種類及裝飾/030

1.明清傢具的種類/030

2.明清傢具的裝飾/038

五、明清傢具的異同點/042

六、明清傢具的流派/048

1.蘇式傢具/049

2.京式傢具/050

3.廣式傢具/051

4.寜式傢具/052

5.徽州傢具/054

6.揚州傢具/055

7.湖南竹製傢具/056

8.雲南傢具/056

9.晉作傢具/057

10.湖北樹根藤癭傢具/057

11.魯作傢具/057

七、明清傢具的鑒定/058

1.從用材上鑒定/058

2.從品種上鑒定/062

3.從形式上鑒定/063

4.從花紋上鑒定/064

5.從結構上鑒定/066

第二章

明代傢具的收藏

一、明代傢具簡介/073

二、明代傢具産生的0

??背景條件和藝術特點/080

1.明式傢具産生的背景/080

2.明代傢具産生的條件/086

3.明式傢具的藝術特點/089

三、明式傢具的發展/093

1.明式傢具的主要特點/093

2.明式傢具的風格/098

3.明式傢具的卓越成就/100

四、明代傢具的主要種類/106

1.明代傢具中的床和榻/107

2.明代傢具中的椅和凳/112

3.明代傢具中的桌、案、幾/123

4.明代傢具中的櫃子及箱子/129

5.明代傢具的支架/133

6.屏風/133

五、明式傢具的特點及賞析/134

1.明式傢具的特點/134

2.明式傢具的賞析與鑒彆/137

六、明式傢具的工藝鑒賞/139

1.明式傢具的結構/139

2.明式傢具的造型/140

3.明式傢具的雕刻藝術/142

4.明式傢具的裝飾工藝/145

5.明式傢具的配件/146

6.明式傢具的漆飾/147

7.明式傢具的藝術風格/148

第三章

清代傢具的收藏

一、清代傢具的概述/153

1.品種豐富/157

2.選材考究/158

3.裝飾手法豐富/159

4.融會中西藝術/159

二、清式傢具鑒賞/160

1.清式傢具的概念和由來/160

2.清式傢具的特色和成就/163

三、清代傢具的發展及特點/167

1.清式傢具品類/169

2.清式傢具鑒賞/181

四、清式傢具的雕飾紋飾/185

五、清代傢具的年代判斷/195

六、清式傢具的廣作形式/197

七、清式傢具的欣賞與鑒彆/200

八、清式傢具的藝術價值/203

九、清式傢具的工藝鑒賞/206

1.清式傢具的工藝/206

2.清式傢具的風格/210

3.清式傢具的鑒賞/213

前言/序言


目錄 第一章:史前與早期文明的傢具藝術 1.1 舊石器時代的簡陋器具 1.2 新石器時代的陶器與原始傢具雛形 1.3 早期文明的禮製與傢具的萌芽(美索不達米亞、古埃及) 第二章:古希臘與古羅馬的傢具風貌 2.1 希臘的剋利內與薩巴科斯:形式與功能 2.2 羅馬的奢華與實用主義:床榻、椅子與櫃櫥 2.3 材料的革新與裝飾技法的應用 第三章:中世紀的堅固與信仰 3.1 哥特式傢具的垂直感與宗教主題 3.2 城堡與修道院中的傢具特徵:厚重與實用 3.3 拜占庭風格的繼承與演變 第四章:文藝復興的復興與精工 4.1 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古典迴歸與對稱之美 4.2 法國弗朗索瓦一世時期的影響與發展 4.3 英國都鐸和伊麗莎白時期的傢具特點 第五章:巴洛剋與洛可可的盛世華章 5.1 法國路易十四時期的巴洛剋:宏偉與力量 5.2 洛可可風格的誕生:麯綫、輕盈與自然主題 5.3 歐洲各國對巴洛剋和洛可可的本土化詮釋 第六章:新古典主義的迴歸與理性 6.1 龐貝遺址的發掘與新古典主義的興起 6.2 法國路易十六風格:雅緻與裝飾的平衡 6.3 英國的亞當風格與謝拉頓的設計思想 第七章:十九世紀:摺衷主義與工業革命的影響 7.1 維多利亞時代的繁復與混搭 7.2 工業革命對傢具生産方式的顛覆 7.3 藝術與手工藝運動的萌芽:對機械化的反思 第八章:現代主義的先聲:世紀之交的變革 8.1 德意誌製造聯盟與包豪斯的理念初步形成 8.2 奧地利分離派與維也納工坊的簡約嘗試 8.3 傳統美學與新材料的初步結閤 第九章:二十世紀初期的流派紛呈 9.1 阿爾豐斯·穆夏與新藝術運動的自然主義 9.2 荷蘭風格派的幾何純粹與色彩構成 9.3 斯堪的納維亞設計的早期實踐 第十章:二十世紀中葉的革新與實驗 10.1 包豪斯(Bauhaus)的結構主義與標準化設計 10.2 國際風格的形成:功能至上與“少即是多” 10.3 中期現代主義(Mid-Century Modern)的有機形態與材料創新 第十一章:後現代主義的解構與趣味 11.1 對現代主義的反思與符號學的運用 11.2 孟菲斯集團的色彩與形式的解放 11.3 後現代傢具設計中的戲仿與拼貼 第十二章:當代傢具設計的前沿探索 12.1 可持續性設計與新材料的應用 12.2 定製化、智能化與人機工程學的融閤 12.3 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性錶達與設計趨勢 史海拾遺:環球傢具藝術的韆年流轉 本書旨在為傢具藝術史愛好者、設計師、收藏傢以及所有對人類生活美學變遷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一部詳盡而係統的全球傢具發展通史。它不聚焦於某一特定地域或某一特定時期的風格,而是以時間為軸綫,跨越地域界限,深入剖析自人類文明肇始以來,傢具作為生活必需品和藝術載體所經曆的材質變化、結構革新、審美取嚮的演變,及其背後的社會、文化、技術背景。 全書共分為十二章,從史前時代最原始的依傍與依托開始,直至二十一世紀的科技前沿探索,構建瞭一幅波瀾壯闊的傢具藝術全景圖。 第一章:史前與早期文明的傢具藝術 我們從人類最基礎的生存需求切入。在舊石器時代,傢具的概念尚未成型,一切圍繞著庇護與休息展開。到瞭新石器時代,隨著定居和陶器的齣現,對“坐”和“儲藏”的需求開始催生最早的雛形,例如簡易的石颱或用泥土堆築的臥榻。早期文明如美索不達米亞和古埃及,傢具開始與宗教、權力和等級製度緊密聯係。埃及的王室墓葬中齣土的精美床榻、箱櫃,無不展現齣高超的木作技藝與對黃金、象牙等稀有材料的運用,標誌著傢具作為“陳設品”地位的確立。 第二章:古希臘與古羅馬的傢具風貌 古典時代的傢具設計是西方傢具史的基石。古希臘人發展齣瞭著名的“剋利內”(Kline,一種多功能臥榻或沙發),以及各種形態的椅子(如薩巴科斯),強調人體工學與和諧比例。進入古羅馬時期,實用性與奢華感並重。他們大量使用青銅、大理石和珍貴木材,椅子(如Selum)開始擁有更加明確的結構和裝飾性腿足設計,為後世的扶手椅和餐椅提供瞭直接的藍本。 第三章:中世紀的堅固與信仰 進入中世紀,歐洲大陸的政治格局重塑瞭生活方式。傢具設計的主題圍繞著城堡的防禦性與教會的莊嚴感。哥特式傢具以其高聳的綫條、尖拱結構和深沉的木材色調為主導。大型的儲物櫃(Coffers)取代瞭早期簡單的箱子,它們不僅是傢具,更是移動的財富象徵。這一時期的傢具裝飾大量使用浮雕,主題多為宗教故事或紋章圖案,體現瞭強烈的地域性和信仰色彩。 第四章:文藝復興的復興與精工 文藝復興標誌著對古典美學的迴歸,傢具設計也隨之進入一個精雕細琢的時代。意大利的設計師們開始注重對稱、比例和清晰的幾何結構。傢具的體量感依然存在,但裝飾手法更加繁復,鑲嵌(Inlay)和雕刻技藝達到瞭新的高峰。在法國和英國,受宮廷趣味影響,傢具開始融入更多的本土元素,例如早期的櫃式結構和對異國情調材料的嘗試。 第五章:巴洛剋與洛可可的盛世華章 十七世紀的巴洛剋風格是權力和財富的極緻體現。以法國為中心,傢具強調宏大敘事感、強烈的動勢和豐富的裝飾性。彎麯的腿、誇張的雕刻以及鍍金工藝,共同營造齣戲劇化的空間效果。緊隨其後的洛可可風格則轉嚮瞭女性化的精緻與親密。它拋棄瞭巴洛剋的嚴肅,轉而采用輕盈的麯綫(C形和S形)、不對稱的構圖,以及貝殼、花卉等自然主題,極大地解放瞭傢具的結構束縛。 第六章:新古典主義的迴歸與理性 十八世紀末,對古希臘羅馬藝術的再次“發現”引發瞭新古典主義的浪潮。傢具設計追求清晰的綫條、秩序感和適度的裝飾,以對抗洛可可的過度奢靡。圓柱、三角楣飾等古典建築語匯被大量運用。在英國,夏本代爾(Chippendale)和謝拉頓(Sheraton)等大師的作品展示瞭如何將古典的嚴謹與本土的舒適性完美結閤,創造齣既優雅又宜居的室內陳設。 第七章:十九世紀:摺衷主義與工業革命的影響 十九世紀是傢具史上的一個大轉摺點。工業革命的機械化生産開始衝擊傳統的手工藝。在設計思潮上,摺衷主義盛行,各種曆史風格(如哥特復興、洛可可復興)被不加選擇地挪用和混搭,導緻風格的“飽和”。盡管設計界對機械化錶示擔憂,但技術進步使得傢具的生産速度和産量大幅提升,材料的範圍也得以擴展。 第八章:現代主義的先聲:世紀之交的變革 麵對工業化帶來的視覺疲勞,歐洲知識分子開始尋求一種全新的、誠實的錶達方式。藝術與手工藝運動(Arts and Crafts)強調材料的本質和手工的價值。同時,在維也納和德國,追求功能至上和結構清晰的理念開始萌芽。傢具不再需要層層疊疊的曆史外衣,開始嚮簡潔的幾何形體過渡,預示著一場徹底的美學革命即將到來。 第九章:二十世紀初期的流派紛呈 二十世紀初,不同的設計流派在歐洲激烈碰撞。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以其流暢的生命力麯綫占領一隅,而荷蘭風格派則走嚮瞭極緻的抽象,用水平綫和垂直綫構建齣純粹的構成美。斯堪的納維亞的設計師們則在早期的探索中,就開始關注光綫、木材的自然紋理以及如何為大眾提供更人性化的設計。 第十章:二十世紀中葉的革新與實驗 兩次世界大戰後的世界,需要新的生活解決方案。包豪斯(Bauhaus)將教育、藝術與工業生産緊密結閤,形成瞭結構清晰、材料(如鋼管)創新的設計語言。國際風格強調去裝飾化,以平麵、玻璃和裸露的結構來定義空間。而“中期現代主義”(Mid-Century Modern)則在功能主義的基礎上,吸收瞭有機形態,創造齣既適閤現代生活又充滿親和力的標誌性傢具。 第十一章:後現代主義的解構與趣味 到瞭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人們對現代主義的冷峻和教條式功能主義感到厭倦。後現代主義應運而生,它重新引入瞭色彩、符號、曆史的引用和幽默感。孟菲斯集團(Memphis Group)以其鮮艷的色彩組閤和反傳統的幾何形狀,徹底顛覆瞭人們對“好設計”的傳統認知,強調傢具的情感價值和玩味性。 第十二章:當代傢具設計的前沿探索 進入新的韆年,傢具設計麵臨著全球化、技術進步和環保責任的多重挑戰。可持續材料的研發、模塊化與可重構傢具的流行,體現瞭對資源的珍視。人機交互、定製化製造(如3D打印)和智能傢居的集成,正在不斷拓展傢具的物理邊界和功能定義。當代傢具藝術,正是在對曆史的繼承與對未來的大膽預測中,持續演進。 本書全麵展示瞭傢具如何從最基礎的生存工具,逐步演變為反映人類文明進步、社會結構變遷和審美情趣的藝術精品。它是一部關於“坐、臥、儲”的韆年史詩,清晰勾勒齣人類居住環境的演變軌跡。

用戶評價

評分

自從擁有瞭這套書,我逛古玩市場的心態都變瞭。以前可能是帶著碰運氣的心理,現在更多的是一種“帶著任務去考察”的感覺。書中對某些品類的辨僞技巧描述得極其犀利,直指要害。比如,它會明確指齣某些仿品在特定部位的工藝處理上往往露餡,或者在特定紋飾的比例上存在時代性的偏差。我根據書中的提示,有一次在一位小販那裏,成功識彆齣一件看似精美卻在關鍵細節上存在明顯時代錯位的器物,避免瞭一次潛在的“打眼”。這種實戰指導意義極強的內容,纔是鑒定書籍的價值所在。它教你的不是結論,而是分析問題的思路和方法論,這種“授人以漁”的理念貫穿始終,讓它遠超那些隻列舉標準圖錄的參考書,成為瞭我鑒寶旅程中不可或缺的“參謀”。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本身就透露著一種對傳統文化的敬意。紙張的選用並非那種漂白的現代紙,而是帶有一絲暖色調的啞光紙張,很好地中和瞭高清圖片的銳利感,使整體視覺感受更加柔和、耐看,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視覺疲勞。裝幀的厚重感也讓人覺得安心,仿佛捧著的是一件曆經歲月洗禮的古物,而非易耗品。更值得稱贊的是,它對古代工藝的闡釋,總是能把技術與文化背景緊密結閤起來,比如講述漆器的髹飾技法時,會穿插介紹當時的社會風氣如何影響瞭人們對色彩和繁復程度的偏好。這讓閱讀體驗從單純的“知識獲取”升華為一種“文化沉浸”,每一次翻閱都像是與古代的匠人進行瞭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深感中華傳統工藝的博大精深和令人心摺的魅力,絕對是值得反復品味、常置案頭的典籍。

評分

這套“古玩鑒藏全書”係列真是讓人大開眼界,特彆是那一冊關於明清傢具的,簡直就是一本行走的博物館。我剛收到書的時候,光是掂量分量就知道這絕對是部鴻篇巨製,裏麵的圖片質量高得驚人,那種老木頭的包漿、銅件的銹蝕,甚至是榫卯結構的細微紋理,都展現得淋灕盡緻,讓人仿佛能隔著紙張觸摸到實物。更絕的是,它不僅僅停留在展示美學層麵,對於不同時期傢具的形製演變、不同地域流派的工藝特點,都有深入淺齣的剖析。比如,書中對蘇式、京式傢具的風格分野,那種對綫條、裝飾繁簡的考量,講解得非常到位,對於我這個初入行的人來說,一下子就找到瞭鑒彆的門徑。我特彆喜歡它在介紹每件典型器物時,都會附上相關的曆史背景和文人趣味的闡述,讓傢具不再是冰冷的物件,而是承載瞭那個時代生活氣息和審美情趣的載體。翻閱起來,真是一種享受,知識的密度和趣味性達到瞭完美的平衡,絕對是傢具愛好者案頭必備的“鎮山之寶”。

評分

說實話,我剛開始對“全書”這個名頭有點犯怵,總覺得包羅萬象的東西往往意味著淺嘗輒止,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刻闆印象。它對古代工藝美術的梳理,絕非簡單的羅列,而是一條清晰的曆史脈絡。比如,如果書中涉及到陶瓷的部分,它會把不同朝代的窯口、釉彩的創新,甚至到民窯與官窯的區彆,都講得頭頭是道。我記得有一次對照書中對某一時期玉器的“沁色”分析,那描述得細緻入微,關於礦物滲入、年代久遠造成的自然變化,分析得比我在一些專業拍賣圖錄上看到的還要深入。這本書的好處在於,它麵嚮的是一個更廣泛的鑒賞群體,所以它在保持專業深度的同時,努力用平實的語言去解釋那些晦澀的學術概念,極大地降低瞭古玩鑒賞的門檻,讓普通愛好者也能窺見收藏世界的精妙之處,成功架起瞭專業知識與大眾審美之間的橋梁。

評分

我不得不說,這個“鑒藏全書”係列在整體的編排邏輯上做得非常專業且人性化。拿我手上這本(雖然題目涵蓋範圍很廣,但重點落在古代工藝品上),它的排版設計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示範。它沒有采用那種堆砌文字的古闆做法,而是大量使用高質量的實物照片進行佐證說明,圖文比例拿捏得恰到好處。你看著那些精美的銅器拓片或者瓷器細節圖,再對照旁邊的文字解讀其款識的真僞、紋飾的寓意,理解起來就順暢多瞭。尤其是對一些存世量稀少、真僞難辨的物件,作者團隊似乎傾注瞭大量心血去考證其流傳脈絡和斷代依據,提供瞭非常嚴謹的鑒定標準,比如對釉麵光澤、胎土硬度這類肉眼不易察覺的細微差彆都有詳細描述。這讓讀者在學習鑒賞技巧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建立起一種科學嚴謹的考據態度,而非盲目跟風迷信所謂的“老東西”,對於想深入研究古玩門道的藏傢來說,這種專業性和深度是極其寶貴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