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名家名译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翻译家、国际翻译界大奖“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得主许渊冲经典译本。
经典完美呈现
本书用纸高端、印刷环保、装帧精美、版式疏朗字号大,全书搭配国际大师珍贵原版插图,以完美的制作呈现经典,相信会给你带来非常好的阅读体验。
名社打造
中央编译出版社是全国百佳出版社,是一家中央级专业翻译出版社。
内容简介
《世界名著典藏:高老头》:小说以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法国社会为背景,讲述了经商发家的高老头倾其心血抚养成人的两个女儿,婚后在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下榨取父亲财产、损害父亲尊严、折磨父亲情感,直至其一无所有、身心交瘁而死。与此主线交织的是外省青年拉斯蒂涅闯入巴黎上流社会,认清其间种种诱惑与险恶的经历。巴尔扎克鸿篇巨制《人间喜剧》中的主要人物在这部小说中纷纷亮相,从而揭开了“人间喜剧”的序幕。
《世界名著典藏:包法利夫人》: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福楼拜的代表作。它讲述的是一个受过贵族化教育的农家女爱玛的故事。她瞧不起当乡镇医生的丈夫包法利,梦想着传奇式的爱情。可是她的两度偷情非但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却使她自己成为高利贷者盘剥的对象。最后她积债如山,走投无路,只好服毒自尽。福楼拜以貌似冷漠的态度,非常“客观”地揭示了酿成这一悲剧的前因后果,陈述了社会所不能推卸的责任。
《世界名著典藏:约翰克里斯托夫(套装上下册)》:是一部通过主人公一生经历去反映现实社会一系列矛盾冲突,宣扬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的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奋斗的一生,从儿时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
作者简介
巴尔扎克(1799—1850),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很高者之一。其卷帙浩繁的巨著《人间喜剧》共91部小说,在文学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书中描绘了2400多个人物,充分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的法国社会生活,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欧仁妮葛朗台》和《高老头》被公认为他的代表作。
福楼拜(1821—1880),法国文学大师,19世纪中期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著名作家莫泊桑的老师。他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被誉为“自然主义文学的鼻祖”和“西方现代小说的奠基者”,堪称作家中的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等。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思想家、文学家。他凭借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托夫》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他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把不同时期写的三部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汇集成一册,题为《英雄传记》,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名人传》。
许渊冲,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翻译家。1943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1944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文学研究所,1950年获得巴黎大学文学研究院文凭。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文学作品120余部,是中国古典诗词英法韵译的专家。英文出版物中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诗经》《楚辞》《论语》《老子》《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李白诗选》《苏东坡诗词选》《西厢记》等,法文出版物中有《中国古诗词三百首》《诗经选》《唐诗选》《宋词选》等,中文译著有世界文学名著《莎士比亚选集》《红与黑》《高老头》《包法利夫人》《约翰克里斯托夫》等。1999年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2010年中国翻译协会授予其“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4年荣获国际译联“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及国际汉学翻译大雅奖。“北极光”奖是国际翻译界文学翻译领域的高奖项,许渊冲先生是该奖项自1999年设立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本套世界文学名著,选用名家的全译本,并配有精美的国际大师插图,在内容和形式上,将营造很好的阅读体验。这在国内的名著出版工作中,是非常难得的。
——国际翻译界大奖“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得主许渊冲
欧洲文学的璀璨群星:在时代洪流中吟唱不朽的生命赞歌 这套精选集,如同一幅宏伟的欧洲文学史画卷,精心甄选了三位塑造了文学丰碑的巨匠——巴尔扎克、福楼拜与罗曼·罗兰的传世之作。它们不仅是各自国家文学的巅峰代表,更以其深刻的思想洞察、细腻的人物刻画和磅礴的叙事力量,穿越时空,至今仍回响在世界文坛。通过这四本无删减的经典译本,我们得以沉浸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欧洲社会的复杂肌理之中,感受那些在时代洪流中挣扎、追求、幻灭与升华的灵魂。 《高老头》:巴黎的浮华与人性的炼金术 巴尔扎克笔下的巴黎,是一座永不疲倦的欲望之都,是金钱、权力和虚荣交织的舞台。《高老头》正是这座城市最真实的缩影。故事围绕着两个核心人物展开:一位是曾经在拿破仑战争中发家致富,如今却生活在巴黎最卑劣贫民区,如同“高老头”一般,将毕生积蓄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两个不成器的女儿的葛朗台式的吝啬鬼。另一位则是怀揣着改变命运的远大抱负,从外省来到巴黎的青年拉菲尔·德·瓦朗坦。 巴尔扎克以其“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将巴黎社会各阶层的人物描绘得栩栩如生。从奢靡的贵族沙龙到阴暗的贫民窟,从野心勃勃的政客到投机取巧的商人,每一个角色都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和深刻的心理剖析。高老头的女儿们,为了物质享受,榨干了父亲的全部财富,却对父亲的苦心毫不在意,她们的冷酷无情,折射出拜金主义对人性的腐蚀;而拉菲尔,则在巴黎的纸醉金迷中迷失了自我,为了追求短暂的享乐,不惜典当自己的生命,最终在“只有欲望永不衰竭”的诱惑下走向毁灭。 《高老头》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父女情深、关于青年幻灭的故事,它更是一部对资本主义社会病态的深刻批判。巴尔扎克无情地揭示了金钱的魔力如何扭曲人性,如何将美好的情感碾压成碎片。他通过拉菲尔的悲剧,警示着那些沉溺于物质享乐、追逐虚名而丧失本真追求的灵魂。而高老头,这个被法国文学史浓墨重彩描绘的形象,则成为一个复杂而又令人同情的存在,他的爱,既是伟大的,也是畸形的,反映了那个时代下,父爱在金钱面前的无奈与悲哀。这本小说,是一面照妖镜,映照出人性的幽暗角落,同时也闪烁着对真挚情感的渴望与呼唤。 《包法利夫人》:平庸生活中的炽烈哀歌 古斯塔夫·福楼拜,以其精益求精的“形式主义”创作,雕琢出了文学史上另一座不朽的丰碑——《包法利夫人》。这部作品,讲述了药剂师包法利医生的妻子爱玛·包法利,在乏味、单调的乡村生活中,不断追求浪漫、激情与奢华,最终陷入情欲漩涡,走向毁灭的悲剧。 爱玛,一个对庸俗现实感到厌倦的年轻女子,在少女时代就沉浸在骑士小说和浪漫诗篇之中,她渴望一种轰轰烈烈、充满戏剧性的爱情,渴望超越平庸的生活。然而,她嫁给了一个粗俗、愚钝的乡下医生,现实生活却与她脑海中的浪漫图景相去甚远。在包法利医生的平庸和漠视下,爱玛的心灵如同被压抑的种子,渴望破土而出。 她最初的幻灭,源于婚后生活的枯燥乏味。随后的两次婚外情,更是将她推向了无法挽回的深渊。与青年律师列奥的短暂激情,只是对浪漫的模仿;而与商人罗多夫的恋情,则更显露了她对奢靡生活的狂热追求。爱玛在情欲的泥沼中越陷越深,她挥霍家产,沉迷于各种欲望的补偿,试图在虚幻的享乐中填补内心的空虚。然而,一切的追求最终都化为泡影,情人的离去,债务的逼近,将她彻底推向绝望的边缘。 福楼拜以其非凡的观察力和细腻的笔触,将爱玛的内心世界剖析得淋漓尽致。他没有将爱玛简单地描绘成一个道德败坏的女人,而是深入探究了她悲剧产生的根源:社会环境的压抑、女性地位的低下、教育的缺失以及个体对美好事物不懈的追求。他通过对细节的精准捕捉,例如爱玛对家具、衣饰、音乐的品味变化,以及她内心的独白,层层剥开了她复杂的情感和扭曲的心灵。 《包法利夫人》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于它对“时代精神”的深刻反映。它揭示了那个时代社会对女性的束缚,以及女性在平庸生活中寻求突破的困境。福楼拜对语言的锤炼,对叙述视角的精妙运用,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他笔下的爱玛,既是悲剧的受害者,也是自我毁灭的酿成者。她的故事,是对所有被困于现实、却又怀揣着不羁梦想者的哀歌,是对生命中无尽渴望与残酷现实之间永恒矛盾的深刻诠释。 《约翰·克里斯托夫》:生命的力量与精神的觉醒 罗曼·罗兰的史诗巨著《约翰·克里斯托夫》,则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这部鸿篇巨制,讲述了德国青年音乐天才约翰·克里斯托夫·克拉夫特,在时代浪潮的涤荡中,历经重重磨难,最终追求精神自由与人生真谛的壮丽历程。 故事的主人公克里斯托夫,出生在一个充满音乐氛围但又被旧势力束缚的德国小镇。他从小就展现出惊人的音乐天赋,但同时也秉持着叛逆不羁的性格,对一切虚伪、僵化的事物都深恶痛绝。在追求音乐艺术的道路上,他经历了家庭的压抑、社会的排挤、爱情的背叛,甚至因为自己的正直与才华而遭受迫害,不得不流亡法国。 在法国,克里斯托夫接触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也经历了更复杂的社会现实。他与各色人等结识,包括慷慨热情的法国朋友、理想主义的知识分子,也目睹了社会动荡、民族矛盾的激化。他为法国的自由精神所吸引,但也看到了法国社会的浮躁与肤浅。在一次又一次的碰撞与思考中,克里斯托夫逐渐认识到,真正的自由并非来自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是源于内心的坚守与精神的觉醒。 《约翰·克里斯托夫》的伟大之处,在于其宏大的格局和深邃的思想。罗兰通过克里斯托夫的成长历程,展现了二十世纪初欧洲社会政治、文化、思想的种种复杂面貌。小说中充斥着对音乐、艺术、哲学、宗教的深刻探讨,对民族主义、战争、人道主义等重大问题的思考。克里斯托夫并非一个完美的英雄,他有他的缺点,他的冲动,他的迷茫,但他身上闪耀着的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生命力量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罗曼·罗兰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塑造了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新人”形象。他歌颂了“大地的灵魂”,赞美了在逆境中成长、在痛苦中升华的精神。克里斯托夫的音乐,是他内心最纯粹的表达,也是他与世界沟通的方式。在经历了一切之后,他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并以一种更为宏大的视野去拥抱生命。 这套精选集,集合了欧洲文学史上三位不同风格却同样伟大的作家。从巴尔扎克对社会现实的无情剖析,到福楼拜对个体命运的细腻审视,再到罗曼·罗兰对生命力量的壮丽讴歌,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文学画卷。这四本书,不仅是阅读的盛宴,更是思想的启迪,它们将带领读者走进一个更加广阔、更加深刻的文学世界,感受那些不朽的灵魂在时代洪流中的璀璨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