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急诊消化内镜学》是以消化内镜学为基础,应用急诊医学理论,系统阐述急诊消化内镜学的概念、理论基础、发展概况、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等介绍现代消化内镜学的发展、学科特点,临床应用范围。并介绍急诊消化内镜在医院的学科设置、学科管理、技术开展及风险防范。及常用的急诊内镜诊疗技术,疗效评价、并发症处置及风险管理。重点是系统总结急诊消化内镜学的学科理论、诊疗规范、技术要点及临床应用的具体注意事项,使读者阅读后不但能提高学科理论,更重要的是能在实践中广泛应用
内容简介
急诊消化内镜(Emergency Digestive Endoscopy),简称急诊内镜,是指在人院后短期内给患者进行消化内镜的检查和治疗。急诊内镜不但有时问上的概念,更重要的是施行急诊内镜的患者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生命体征不稳定,对内镜诊疗耐受性差,内镜诊疗风险大,同时术前准备仓促、对术中可预见性差、处置极为困难,要求急诊内镜不但要有完善的设备、设施,更要有专业的内镜人才、较高的内镜诊疗技术,同时有配套的内镜诊疗规范,应激风险防范等。因此,急诊内镜是近年来内镜诊疗技术发展与急诊医学新理念融合的产物,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兴学科。
《急诊消化内镜学》以消化内镜学为基础,应用急诊医学理论,系统阐述急诊消化内镜学的概念、理论基础、发展概况、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等。主要内容有:
(1)简要介绍现代消化内镜学的发展(包括内镜设备发展简史、现代内镜诊疗技术主要进展等),急诊医学概念引入消化内镜学而产生的急诊内镜学概念及相关理论。
(2)介绍急诊消化内镜学的学科特点,临床应用范围。
(3)介绍急诊消化内镜在医院的学科设置、学科管理、技术开展及风险防范。
(4)介绍常用的急诊内镜诊疗技术,如急诊内镜消化道止血术、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急诊ERCP术、消化道穿孔内镜修补术、消化道梗阻扩张与支架置人术、急诊小肠镜等的概念、适应证、禁忌证、急诊内镜技术要点等。
(5)介绍急诊内镜的疗效评价、并发症处置及风险管理。
《急诊消化内镜学》重点是系统总结急诊消化内镜学的学科理论、诊疗规范、技术要点及临床应用的具体注意事项,使读者阅读后不但能提高学科理论,更重要的是能在实践中广泛应用。
内页插图
目录
上篇 总论篇
第一章 急诊消化内镜概述
第一节 急诊消化内镜的学科基础
第二节 急诊消化内镜的急诊概念
第三节 急诊消化内镜的学科特点
第四节 急诊消化内镜的临床应用
第五节 急诊消化内镜发展现状及展望
第二章 急诊内镜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第三章 急诊内镜的术前准备和评估
第一节 治疗决策与知情同意
第二节 患者病情评估及处理
第三节 消化道术前准备
第四节 术前用药与输血
第五节 多学科协作
第四章 急诊内镜的医患沟通及谈话告知
第一节 医患沟通原则与技巧
第二节 医疗告知的形式和内容
第三节 急诊内镜的特殊谈话告知
第四节 几种急诊内镜手术的谈话告知范文
第五章 急诊内镜麻醉镇静及监护
第一节 麻醉前访视与评估
第二节 镇静和(或)麻醉的实施
第三节 麻醉监护及麻醉深度评估
第四节 镇静和(或)麻醉后恢复
第五节 常见麻醉并发症及处理
第六节 麻醉与内镜医生、护士的配合
第六章 急诊内镜室的设置与管理
第一节 急诊内镜室的设置
第二节 急诊内镜室的管理
第七章 急诊内镜的护理技术及护理配合
第一节 急诊内镜的护理工作流程
第二节 急诊内镜抢救技术规范
第三节 急诊内镜的器械管理及应用
第四节 急诊内镜的感染控制
第五节 急诊内镜的护理配合
第八章 急诊内镜术后评估和处置
第九章 急诊内镜并发症和处理
第一节 消化道出血
第二节 消化道穿孔
第三节 急性胰腺炎
第四节 胆道感染
第五节 心脏意外
第六节 肺部感染
下篇 诊疗篇
第十章 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术
第一节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及风险评估
第二节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内镜检查
第三节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止血方法
第四节 急性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止血方法
第五节 下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止血方法
第六节 急诊内镜止血失败的补救措施
第十一章 急诊ERCP
第一节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第二节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第三节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第四节 胆道出血
第十二章 上消化道异物的内镜治疗
第十三章 消化道穿孔修补与封堵术
第一节 消化道穿孔修补术
第二节 消化道穿孔封堵术
第十四章 消化道梗阻扩张与支架植入术
第一节 消化道梗阻球囊扩张术
第二节 消化道梗阻支架植入术
第三节 消化道梗阻其他内镜治疗术
第十五章 肠套叠与胃肠扭转的内镜复位术
第一节 肠套叠内镜复位术
第二节 胃肠扭转内镜复位术
第十六章 急诊小肠镜的应用
第一节 小肠镜设备及操作
第二节 急诊小肠镜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第三节 小肠镜的临床诊断
第四节 小肠镜治疗
第五节 小肠镜并发症及预防
第十七章 急诊内镜在急性腹痛中的应用
第一节 胆道蛔虫病
第二节 腹型过敏性紫癜
第三节 缺血性结肠炎
第四节 急性阑尾炎
第十八章 急诊腹腔镜的应用
第一节 急腹症的腹腔镜诊断
第二节 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
第三节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前言/序言
消化道的出血、穿孔、梗阻及异物嵌顿等是常见的消化系急症,起病急,进展快,不及时处理可导致病情迅速恶化而危及生命。以往均采取外科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内镜设备及各种配件的研发,使内镜下止血术、修补术、切除术、扩张术等微创治疗技术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具有创伤小,安全有效的特点,使越来越多的消化系急诊选择内镜下治疗而摒弃传统的外科手术,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内镜处理消化急症的增多,急诊消化内镜的观念逐步被临床接受。但由于内镜水平不一,急诊内镜的开展存在地区及医院间的差距,同时急诊内镜理论基础薄弱、部分手术新颖但不成熟、没有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操作规程,阻碍了急诊内镜的发展。
近年来本团队以急诊内镜为学科发展方向、主攻消化系急诊的内镜微创治疗,相继开展了国内前沿又相对成熟的众多内镜微创手术,并与我院普外科通力协作,对部分存在内镜手术机会的外科疾病,采取先内镜、后外科,或内镜与外科联合进行手术的处理方式,开创了急诊内镜的新局面,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使我们萌生了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编写一本专著来详细介绍急诊内镜的想法。在长达2年的准备过程中,我们收集了大量资料及图片,并参考了一些国内外文献,现整理成册出版。
本书以急诊内镜的规范化及内镜技术为重点,介绍开展急诊内镜的适应证、禁忌证、围术期处理及各种内镜手术的操作规程,重点对开展急诊内镜的基础条件、准备工作、病例选择、手术方式选择、手术要点、术中监测、手术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等进行阐述。同时对与急诊内镜密切相关的腹腔镜的急症处理也简要进行了介绍。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国内著名内镜学专家、我国内镜创史人之一于皆平教授的精心指导,并为本书作序,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同时也感谢辛勤付出的全体编写人员。
由于水平有限,本书必有错误或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读者及同道批评指正。
陈维顺
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株洲医院
2017年3月
消化内镜学的智慧之光:一本探索生命禁区的指南 在生命的长河中,消化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我们汲取能量的源泉,也是无数微妙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当这个精密的系统遭遇突发疾病,尤其是在时间紧迫、生死一线之际,消化内镜学便如同黎明前划破黑暗的智慧之光,为我们指引方向,抢救生命。这本《急诊消化内镜学》正是这样一本凝聚了临床经验、前沿技术和人文关怀的专著,它将带领读者深入探索消化内镜学的急诊领域,理解其核心价值,掌握其精髓技法,并从中汲取应对危机的智慧。 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而是一次深入人心的旅程。它从消化内镜学在急诊场景下的独特地位和不可替代性出发,勾勒出这一学科在应对消化道出血、急性梗阻、异物嵌顿等紧急情况时的“战术”与“策略”。作者们以其深厚的临床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精心梳理了消化内镜学在急诊医学中的发展脉络,从早期简单的诊断工具,逐步演变为集诊断、治疗、止血、取出异物、甚至介入治疗于一体的“多面手”。读者将看到,在每一次成功的急诊内镜操作背后,是无数医者不懈的探索、严谨的求证以及对生命最深沉的敬畏。 第一章:危急时刻的“火眼金睛”——消化内镜学在急诊中的定位与价值 本章将宏观地阐述消化内镜学在急诊医学中的核心作用。我们将深入探讨在哪些紧急情况下,内镜检查是首选甚至唯一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例如,面对汹涌的消化道出血,内镜不仅能精确找出出血源,更能进行即时止血,避免因延误治疗而导致生命危险。对于急性肠梗阻,内镜有时能解除梗阻,恢复通畅,从而避免了创伤性的外科手术。对于食管、胃、十二指肠甚至结肠的异物嵌顿,内镜更是提供了安全有效的取出途径。我们将详细分析内镜检查相较于影像学检查(如CT、X光)在急诊情况下的优势,尤其是在诊断早期、微小病灶,以及进行同步治疗方面。同时,也会客观分析内镜检查的局限性,并在何种情况下应果断切换至其他诊疗模式。本章将通过大量真实的临床案例,直观地展示消化内镜学在挽救生命、减轻痛苦、降低医疗成本方面的巨大价值。 第二章:预警与响应——常见急症的内镜下诊断思路 消化系统急症纷繁复杂,本书将在这一章中聚焦于几种最常见、最危急的急症,并详细阐述其在内镜下的诊断要点。 消化道出血: 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到炎症性肠病活动期出血,本章将系统介绍不同部位、不同性质出血的内镜下表现。出血的类型(如鲜红、暗红、咖啡样)、出血的形态(如活动性出血、血凝块、陈旧性出血)将是重点分析内容。读者将学会如何通过内镜下的细微征象,快速准确地判断出血的严重程度和出血点,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关键依据。 急性肠梗阻: 在急诊遇到腹胀、腹痛、呕吐的患者,内镜检查在某些情况下能扮演重要角色。本章将重点讨论在哪些类型的肠梗阻(如功能性梗阻、粘连性梗阻、部分性机械性梗阻)中,内镜可以用于诊断(如评估梗阻的部位、程度,排除绞窄性梗阻)甚至治疗(如减压、置入支架)。我们将详细分析肠梗阻的内镜下图像特征,以及如何与肠套叠、扭转等其他病变进行鉴别。 消化道异物: 误吞异物是急诊常见的意外,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本章将深入探讨食管、胃、十二指肠的常见异物类型(如骨头、硬币、电池、玩具),以及内镜下安全取出异物的技术要领。我们将详细讲解不同类型异物的特点,以及它们可能造成的并发症(如穿孔、出血),并提供相应的内镜下处理策略。 急性胆管炎与胰腺炎: 虽然这些疾病的直接诊断不完全依赖于内镜,但内镜在某些情况下(如ERCP)是其诊断和治疗的关键。本章将探讨ERCP在诊断和治疗胆总管结石、胆管炎、梗阻性黄疸以及部分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并详细讲解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潜在风险。 第三章:“刀尖上的舞蹈”——急诊消化内镜下的介入治疗技术 消化内镜学的魅力不仅在于其诊断能力,更在于其强大的治疗潜力。本章将聚焦于消化内镜下各种精妙的介入治疗技术,这些技术在急诊场景下更是发挥着“扭转乾坤”的作用。 止血技术: 面对汹涌的消化道出血,内镜下的止血技术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本章将详细介绍多种有效的止血方法,包括: 高频电凝与氩等离子体凝固(APC): 讲解其作用原理、适应症、操作技巧以及在不同出血类型中的应用。 金属钛夹与缝合器: 详细介绍其在夹闭出血血管、关闭溃疡边缘等方面的应用,以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药物注射止血(如肾上腺素、聚桂醇): 分析其作用机制、注射方法、剂量选择以及与其他止血技术的联合应用。 球囊封堵: 尤其是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应用,讲解球囊的选择、置入方法、封堵时间和并发症处理。 梗阻解除与重建: 对于消化道梗阻,内镜下介入治疗能快速恢复消化道通畅,避免急诊手术。 异物取出术: 结合各种异物钳、网篮、套圈等取异物工具,详细讲解不同类型异物的取出技巧。 球囊扩张术: 针对狭窄部位,如术后狭窄、炎症性狭窄,讲解球囊的选择、扩张压力和次数,以及注意事项。 金属支架置入术: 在晚期肿瘤引起的梗阻,或食管、十二指肠狭窄中,支架置入能迅速缓解症状,提供姑息治疗。本章将详细讲解不同类型支架的选择、置入技术及并发症预防。 其他急诊介入技术: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与内镜下鼻胃减压(ENMD): 在胆管炎、急性胰腺炎、梗阻性黄疸等情况下的应用。 异物取出辅助技术: 如使用吸引器、电切环等辅助。 第四章:安全第一,经验为重——急诊内镜操作的安全保障与风险管理 急诊内镜操作往往在时间和资源都极为有限的条件下进行,因此,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本章将深入探讨如何最大程度地保障急诊内镜操作的安全。 术前评估与准备: 强调对患者生命体征、基础疾病、凝血功能、药物过敏史等进行快速而全面的评估,并制定个体化的操作方案。 麻醉与镇静: 详细阐述不同麻醉方式(如静脉镇静、全身麻醉)在急诊内镜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麻醉方案,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操作过程中的安全要点: 强调内镜插入和退出的手法、进镜速度、气道管理、体位摆放等细节。 并发症的识别与处理: 详细列举急诊内镜操作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穿孔、出血、误吸、心肺并发症等,并提供相应的早期识别方法和紧急处理原则。 团队协作与沟通: 强调内镜医生、麻醉医生、护士以及其他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协作,是保证操作安全的关键。 器械消毒与维护: 确保内镜器械的严格消毒和正常运转,是预防感染的重要环节。 第五章:挑战与未来——急诊消化内镜学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消化内镜学是一个日新月异的领域,特别是在急诊领域,新的技术和理念不断涌现。本章将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人工智能(AI)在急诊内镜中的应用: 探讨AI如何辅助诊断、识别病灶、指导操作,以及在图像分析和数据管理方面的潜力。 微创技术与新器械的研发: 介绍超细内镜、胶囊内镜在急诊中的潜在应用,以及新型止血器械、取异物器械的发展。 多学科协作(MDT)模式的优化: 强调急诊消化内镜需要与急诊外科、重症监护、放射科等紧密协作,形成更高效的诊疗模式。 远程医疗与会诊: 探讨远程内镜技术在基层医院和偏远地区的应用,解决专家资源不足的问题。 临床研究与证据转化: 鼓励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为急诊消化内镜的实践提供更坚实的循证医学依据。 《急诊消化内镜学》是一本集理论深度、技术广度、临床实用性于一体的专著。它不仅是消化内镜医生在急诊工作中的案头必备,也是广大从事急诊医学、消化内科、普外科等相关专业的医务人员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技术的宝贵参考。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更深刻地理解消化内镜学在急诊医学中的核心地位,掌握应对消化系统急症的有效手段,并从中获得不断进步的力量,为守护患者的生命健康贡献智慧与力量。这本书,是献给每一位在危急时刻默默奉献的医者,也是献给每一位渴望在生命禁区闪耀智慧之光的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