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学

实用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汤宝鹏,陈明龙,杨新春 著
图书标签:
  • 心律失常
  • 介入治疗
  • 心脏病学
  • 电生理学
  • 导管消融
  • 起搏器
  • ICD
  • 临床指南
  • 实用医学
  • 医学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41048
版次:1
商品编码:12195097
包装:精装
丛书名: 心血管病学文库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56
字数:114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实用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学》从心律失常分类、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管理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心律失常的临床相关问题,试图以目前可得到的研究证据和心律失常介入专家的经验为基础来建立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实体论。《实用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学》除介绍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及起搏器治疗的基础知识外,还大量介绍了该领域近年来的新技术、新进展,如三维标测技术及长程记录(LINQ)的应用,使我们能在空间上看到心律失常的起源及传导径路,在时间上连续观察到心律失常的发生与终止全程。《实用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学》涵盖了由技术熟练且经验丰富的介入术者提出的操作要点、技巧和建议,对心律失常介入医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目录

目录
第一篇 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基础
第一章 心律失常的病理生理基础与临床 3
第一节 心律失常发生的解剖学基础 3
第二节 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 10
第三节 心律失常的临床分类 14
第二章 心内电生理检查 17
第一节 心律失常介入操作基本技术 17
第二节 食管心房调搏术 23
第三节 常规心内电生理检查术 31
第四节 三维电生理标测与导航系统 39
第三章 射频消融的基本原理与概念 63
第一节 射频消融的基本原理 63
第二节 射频消融的基本概念 64
第三节 导管消融的其他能源 65
第四章 绿色电生理方法学概论 69
第二篇 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
第五章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导管消融 81
第一节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解剖基础 81
第二节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诊断 82
第三节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导管消融 85
第六章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导管消融 96
第一节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解剖基础 96
第二节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体表心电图定位 98
第三节 右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导管消融 100
第四节 左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导管消融 103
第五节 间隔部位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 110
第六节 特殊部位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导管消融 117
第七章 房性心动过速的导管消融 125
第一节 房性心动过速的解剖基础 125
第二节 房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诊断 126
第三节 房性心动过速的导管消融 131
第八章 心房扑动的导管消融 137
第一节 心房扑动的解剖基础 137
第二节 心房扑动的心电图诊断 141
第三节 心房扑动的导管消融 146
第九章 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 154
第一节 心房颤动的解剖基础 154
第二节 肺静脉电位的特点与识别 158
第三节 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 159
第十章 心房颤动的冷冻消融 174
第一节 冷冻消融的机制 174
第二节 心房颤动的冷冻消融 177
第三节 心房颤动冷冻消融进展 182
第三篇 室性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消融 202
第十一章 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 187
第一节 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解剖学基础 187
第二节 流出道起源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特征及定位诊断 189
第三节 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导管
第十二章 流入道室性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 209
第一节 流入道室性心律失常的解剖基础 209
第二节 流入道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 211
第三节 流入道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 215
第十三章 希氏束-浦肯野纤维系统相关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 220
第一节 希浦系统室性心律失常解剖基础 221
第二节 维拉帕米敏感性左室分支型室速 221
第三节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及导管消融束支折返和分支间折返性室速 230
第四节 希浦系统局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及导管消融 232
第十四章 乳头肌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 237
第一节 乳头肌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解剖基础 237
第二节 乳头肌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定位诊断 239
第三节 乳头肌起源室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 246
第十五章 心外膜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 255
第一节 心外膜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解剖基础 255
第二节 心外膜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定位诊断 257
第三节 心外膜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 259
第十六章 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 268
第一节 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的解剖基础 268
第二节 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定位诊断 268
第三节 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 269
第十七章 心律失常导管消融相关并发症 277
第四篇 心脏起搏植入技术
第十八章 心脏起搏治疗的概述 283
第一节 永久心脏起搏的基本概念 283
第二节 心脏起搏器的放射影像学 288
第三节 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290
第四节 永久心脏起搏治疗适应证和起搏模式的选择 292
第十九章 永久心脏起搏器 296
第一节 永久心脏起搏器电极导线和功能 296
第二节 永久心脏起搏器的计时间期 297
第三节 永久心脏起搏器心电图诊断 301
第二十章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技术及处理 305
第一节 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技术 305
第二节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308
第三节 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后患者的管理 309
第四节 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故障及处置 310
第五节 儿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技术 314
第五篇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技术
第二十一章 心源性猝死的治疗进展及预防 321
第一节 心源性猝死的治疗进展 321
第二节 心脏猝死的预防 327
第二十二章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植入技术及处理 331
第一节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基本功能 331
第二节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技术 335
第三节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适应证 338
第四节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343
第五节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参数设置、程控和随访 345
第六节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故障识别及处置 353
第七节 全皮下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 358
第六篇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技术
第二十三章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概述 373
第一节 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进展 373
第二节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基本概念 377
第三节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适应证 381
第二十四章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技术及处理 386
第一节 心脏再同步治疗植入技术 386
第二节 辅助器械和心外膜电极在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应用 391
第三节 经左室心内膜起搏进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395
第四节 心脏再同步治疗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402
第五节 心脏再同步治疗的随访 405
第六节 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系统故障及处理 410
第二十五章 心律植入装置的感染与处理 417
第一节 心律植入装置感染的基本概念 417
第二节 心律植入装置感染的分类、诊断及机制 417
第三节 心律植入装置感染的处理 419
第四节 经静脉拔除电极导线技术 420
第五节 感染心律植入装置移除后的处理 423
第二十六章 心脏起搏植入新进展 425
第一节 起搏器植入指南的解读 425
第二节 无导线心脏起搏 430
第三节 抗MRI 起搏器 434
第四节 起搏器远程监测 436
附录 心律失常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及指南 440
第一节 有症状的心动过缓专家共识与指南 441
第二节 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专家共识与指南 452
第三节 心房颤动专家共识与指南 469
第四节 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与指南 516
第五节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常用技术 539
《心电图的奥秘:从基础到进阶的实用解读》 内容简介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掌握一项能够精准解读身体信号的技能,无疑是通往健康与专业的基石。心电图(ECG),作为一种无创、经济且信息量巨大的诊断工具,早已渗透到临床医学的各个角落。然而,对于许多初学者而言,心电图的波形、节律、间期似乎隐藏着无数难以捉摸的“奥秘”。本书《心电图的奥秘:从基础到进阶的实用解读》,正是应运而生,旨在为医学生、住院医师、初级医师乃至有志于深入理解心电图的专业人士,提供一套系统、详实且极具操作性的学习指南。 本书并非泛泛而谈,而是以“实用”为核心,力求将复杂的心电生理学原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我们将从最基础的 Electrocardiography(心电描记术)概念讲起,逐步深入到心电图的每一个关键要素。 第一部分:心电图的基础构建 我们首先会带领读者回顾心电生理学的基本知识,理解心脏的电活动是如何产生的,以及这些电活动是如何通过体表被记录下来的。这一部分将详细阐述: 心脏的电生理基础: 细胞膜电位、动作电位、离子通道的作用,以及心脏传导系统的构成,如窦房结、房室结、希氏束、浦肯野纤维等。我们将用清晰的图示和类比,帮助读者直观地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 心电图的原理与导联系统: 深入解析心电图是如何将心脏的电活动转化为图形的。我们会详细讲解六个肢体导联(I, II, III, aVR, aVL, aVF)和六个胸导联(V1-V6)的放置、记录原理以及它们各自所反映的心脏不同部位的电活动。通过理解导联的“视角”,读者将能更好地解读不同导联上波形的变化。 心电图的基本构成要素: P波、QRS波群、T波、ST段、PR间期、QT间期等每一个波形和间期的正常形态、时长、幅度和意义都会被逐一剖析。我们将提供大量的正常心电图范例,并对比分析其差异,帮助读者建立起“正常”的概念。 心电图的测量与计算: 详细介绍如何准确测量心电图的各项参数,包括心率、心律、P波时限、PR间期、QRS时限、ST段高低、QT间期等。我们将提供实用的计算公式和技巧,确保读者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测量。 第二部分:常见心律失常的识别与诊断 在掌握了心电图的基础知识后,本书将重点聚焦于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我们将采用“从易到难,从点到面”的逻辑,系统性地讲解各类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并提供相应的鉴别诊断思路。 窦性心律的异常: 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等,这些看似“正常”的节律,在某些情况下也需要引起关注。我们将阐述其心电图表现和临床意义。 期前收缩: 房性期前收缩(PAC)、室性期前收缩(PVC)。我们将详细讲解它们的“早搏”特征,P波与QRS波群的关系,以及不同类型室性期前收缩(如二联律、三联律、四联律)的心电图表现。 心房性心律失常: 房性心动过速(PAT): 详细分析其快速、规则的特征,P波形态的变化,以及与窦性心动过速的鉴别。 房扑(Atrial Flutter): 重点讲解“锯齿样”P波(f波)的典型表现,以及房室传导比率对心率的影响。 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 强调其“心房颤动”的特征,心房节律消失,P波消失,代之以f波,以及心室节律的绝对不规则。我们将详细讲解房颤的危害和心电图上的多种表现形式(如快速型、慢速型)。 其他房性心律失常: 如房性自主心律、异位性房性心动过速等。 房室结性心律失常: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讲解其快速、规则的心动过速,P波的隐匿或倒置,以及与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鉴别。 房室结双旁路综合征(WPW综合征、LGL综合征): 详细阐述其预激表现,如Delta波、PR间期缩短、QRS波群增宽,以及可能引发的各种心律失常。 心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动过速(VT): 重点讲解其宽QRS波、心率增快、规则或不规则的特征,并提供区分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与室性心动过速(VT)的关键心电图指标。 室颤(VF): 阐述其心室电活动紊乱、心电图呈无规律的粗大波动、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 尖端扭转型室速(Torsades de Pointes): 详细讲解其心电图特征,QRS波群的形态周期性扭转,与QT间期延长和电解质紊乱的关系。 传导阻滞: 窦房结传导阻滞: I度、II度(莫比茨I型、莫比茨II型)、III度。详细分析心电图上P波的消失、QRS波群的漏搏以及莫比茨II型和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鉴别要点。 房室传导阻滞: I度、II度(莫比茨I型、莫比茨II型)、III度。 束支传导阻滞: 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和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我们会详细介绍它们在QRS波群增宽、形态上的典型改变,以及在不同导联下的表现。 分支传导阻滞: 左前分支阻滞、左后分支阻滞。 第三部分:心电图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与进阶 在掌握了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后,本书还将进一步拓展心电图的应用范围,帮助读者应对更复杂、更具挑战性的临床场景。 心肌缺血与梗死的心电图诊断: 深入解析ST段的抬高与压低、T波改变、病理Q波的出现,以及不同时间段、不同部位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我们将提供心电图演变过程的示意图,帮助读者理解其动态变化。 电解质紊乱与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 讲解高钾血症、低钾血症、高钙血症、低钙血症等电解质紊乱在心电图上的典型改变,以及洋地黄、抗心律失常药物等对心电图的可能影响。 心脏起搏器的心电图: 识别起搏器刺激引起的QRS波群形态,以及 pacemaker spikes 的位置和意义。 儿童与老年人心电图的特点: 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心电图的正常参考值和常见心律失常表现会有所不同,本书将对此进行说明。 危重心律失常的快速识别与处理建议(基于心电图): 针对一些危及生命的严重心律失常,如快速性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我们将强调快速识别其心电图特征,并简要提及相应的紧急处理原则。 心电图软件的应用与趋势(展望): 简单介绍人工智能在心电图分析中的应用前景,以及如何利用现有技术辅助诊断。 本书特色: 图文并茂,案例丰富: 本书配有大量的标准心电图图形、示意图,并辅以真实的临床心电图案例分析,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联系。 逻辑清晰,循序渐进: 从基础概念到复杂诊断,层层递进,确保读者能够建立扎实的心电图知识体系。 实用性强,操作性高: 强调临床应用,提供实用的诊断思路和鉴别方法,让读者学了就能用,用了就能诊。 语言通俗易懂,避免术语堆砌: 尽管是专业书籍,但力求语言清晰、准确,让非专业背景的读者也能理解。 注重鉴别诊断: 对于容易混淆的心律失常,本书会重点讲解鉴别要点,帮助读者避免误诊。 《心电图的奥秘:从基础到进阶的实用解读》是一本集理论性、实践性、系统性于一体的优秀心电图学习教材。无论您是刚刚踏入医学领域的新人,还是希望深化心电图知识的在职医师,本书都将是您宝贵的良师益友,帮助您解锁心电图的“奥秘”,在临床诊疗中游刃有余。通过本书的学习,您将能够自信地解读心电图,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实用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学》我刚入手不久,还来不及深入研读,但仅凭翻阅的初步印象,就能感受到其严谨的学术风格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都很用心,纸张的质感也很好,阅读起来让人心情愉悦。虽然我目前还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对一些复杂的心律失常病例的处理还有些力不从心,但这本书给我指明了一个清晰的方向。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介入适应症和禁忌症的讨论,这部分写得非常细致,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最新的技术进展。举个例子,书中对房颤消融的适应症评估,就详细阐述了患者的病史、超声心动图结果、药物治疗反应等多个维度,并且对比了不同消融技术(如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的优缺点,这对我来说非常有参考价值。同时,书中对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也有专门的章节,这对于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患者安全至关重要。我个人尤其对书中关于慢通道病变、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等常见传导系统异常的介入治疗策略很感兴趣,希望能从中获得更多实操性的指导,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更自信地面对这些挑战,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最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评分

这本《实用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给一个迷宫般的疾病谱系点亮了指示灯。作为一名刚踏入心血管介入领域的年轻医生,面对繁多的心律失常类型以及日新月异的介入技术,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但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为我勾勒出了清晰的地图。它在章节编排上,从基础知识到具体技术,再到并发症处理,层层递进,逻辑严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心律失常的诊断部分,详细介绍了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电生理检查等手段如何协同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这些信息来锁定病灶。尤其对于一些非典型的心电图表现,书中也给出了详细的鉴别诊断思路。而在介入治疗方面,对于射频消融、冷冻消融、起搏器植入、ICD/CRT植入等各种技术,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包括器械的选择、操作步骤、成功率和风险评估。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房颤消融的细节,例如肺静脉隔离的技巧,以及对复发房颤的处理策略,这些都是临床中经常遇到的难题。此外,书中关于心室性心动过速的介入治疗,也提供了不少实用的建议,这对于我将来处理复杂性心律失常病例,无疑是巨大的帮助。这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领会其精髓,并且通过丰富的插图和图表,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起来,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难度,让我对未来的临床工作充满了信心。

评分

翻开《实用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学》,我仿佛进入了一个由电生理信号编织而成的奇妙世界。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独特,它没有生硬地灌输知识,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临床场景,引导读者去思考和探索。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精辟,往往一个看似简单的房性心动过速,在书中却能从不同的角度被剖析得淋漓尽致,从心电图的细微之处,到射频消融的精准靶点,再到术后复发的应对,都给出了详尽的指导。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例外情况”的处理,那些教科书上没有明确写明的,或者是在临床实践中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书中都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它鼓励我们要有批判性思维,不盲从权威,而是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我个人对书中关于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介入治疗,特别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标测和消融技巧,以及对预激综合征的处理,进行了重点学习。这些内容对我理解正常心电传导和异常传导非常有帮助,也让我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病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本书不仅传授了技术,更传递了一种对待医学的态度,一种严谨、求实、不断进取的精神,让我更加热爱这个学科,也更加期待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能够运用书中的智慧,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

评分

不得不说,《实用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学》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赞叹。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的操作指南,更是一本关于心律失常病理生理学和临床决策的哲学思考。书中对那些看似千篇一律的心律失常,其实都赋予了个性化的解读,强调了“一人一方”的治疗理念。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心律失常的长期管理和随访的关注,这部分内容在许多同类书籍中可能被忽略,但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降低复发率至关重要。书中详细探讨了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患者的长期随访策略,包括药物调整、监测频率、生活方式干预等,并且强调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如何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疾病,积极参与治疗。我个人对书中关于老年人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以及伴有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论述特别感兴趣。这些都是当前临床上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领域,书中提供了很多前沿的观点和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让我能够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手术流程,而是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这样做,以及“怎样”才能做得更好。这本书的每一个章节,都像是在进行一场深入的学术研讨,让我受益匪浅,也激发了我对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更深层次的探索欲望。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的心内科医生,阅读《实用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学》的过程,更像是一场与同道们智慧的交流。这本书并非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充满了临床实践中的“干货”。它对心律失常的分类、诊断思路的梳理非常清晰,尤其是在介入治疗的决策过程中,作者们并没有止步于给出标准化的流程,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个体化因素对治疗选择的影响。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复杂性心律失常,例如房扑、房速,甚至是心室性心动过速的介入策略,详细阐述了在不同解剖结构、心脏功能状态下,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手术入路、消融导管以及标测技术。书中的案例分析也非常生动,结合了大量高质量的影像资料,让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病变部位和治疗过程。我特别喜欢其中对“疑难杂症”的讨论,例如反复发作、药物难控制的室上速,或者伴有结构性心脏病的心房颤动,书中提供的多角度思考和解决方案,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本 bedside wisdom 的汇编,不断提醒我要以更全面的视角去审视每一位患者,不放过任何细节,力求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这本书无疑为我们这些临床一线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财富,它鼓励我们不断学习,勇于创新,同时也保持审慎和严谨的态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