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种植生物学和硬件并发症

口腔种植生物学和硬件并发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瑞士] 布拉格 著
图书标签:
  • 口腔种植
  • 种植生物学
  • 种植并发症
  • 种植修复
  • 牙周病学
  • 口腔医学
  • 临床研究
  • 生物材料
  • 骨整合
  • 种植体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9102409
版次:1
商品编码:12196287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9-01
用纸:铜版纸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际口腔种植学会(ITI)口腔种植临床指南”系列丛书的第8卷,其主要内容包括:明确了生物学并发症、机械并发症和工艺并发症的概念;总结了生物学并发症和硬件并发症的病因、风险因素、处理及预防。本书是目前口腔种植的指导性文献,是种植相关并发症的经典著作。

作者简介

宿玉成,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61年生于黑龙江省同江县。1978~1982年就读于佳木斯医学院口腔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85~1988年就读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获医学硕士学位。除通晓口腔医学外,主要从事口腔颌面外科的工作,尤其专心致力正颌面外科学及牙种植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内页插图

目录

1 导言
L.J.A.Heitz-Mayfield, U.Br?gger

2 文献回顾
L. J. A. Heitz-Mayfield, U. Br?gger
2.1 第四届和第五届国际口腔种植学会(ITI)共识研讨会的声明与建议
2.1.1 2008年国际口腔种植学会(ITI)第四届共识研讨会会议纪要
2.1.2 2013年国际口腔种植学会(ITI)第五届共识研讨会会议纪要
2.2 文献评述:生物学并发症
L. J. A. Heitz-Mayfield
2.3 文献回顾:硬件并发症和失败
U. Br?gger
2.3.1 机械和工艺风险
2.3.2 改进部件对并发症和失败率的影响
2.3.3 粘接固位与螺丝固位修复体的并发症和失败率
2.3.4 金属基台与瓷基台的并发症和失败率
2.3.5 种植体支持式修复体中CAD/CAM辅助产品的状况
2.3.6 覆盖义齿
2.3.7 系统评述中的修复体存留率

3 病因和风险因素:生物学并发症
L. J. A. Heitz-Mayfield
3.1 种植体周围感染
3.1.1 种植体周围生物膜
3.1.2 种植体周围感染的风险因素
3.1.3 表现为生物学并发症的硬件并发症
3.2 非菌斑相关性生物学并发症
3.2.1 骨结合完全丧失和咬合负担过重
3.2.2 骨结合丧失病因的其他学说
3.2.3 非菌斑相关的口腔黏膜病

4 硬件并发症的病因和起源
U. Br?gger
4.1 材料与界面
4.2 动能的吸收和生物力学风险
4.3 硬件并发症和失败
4.3.1 种植体
4.3.2 种植体-基台界面
4.3.3 基台螺丝
4.3.4 基台
4.3.5 上部结构的固位方式:螺丝固位和粘接固位
4.3.6 封闭螺丝、愈合基台、黏膜成型器
4.3.7 覆盖义齿的附着体系统
4.3.8 中间结构
4.3.9 修复体

5 生物学并发症的处理
L. J. A. Heitz-Mayfield
5.1 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治疗
5.2 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
5.2.1 治疗前阶段
5.2.2 非手术清创
5.2.3 早期再评估
5.2.4 手术干预
5.2.5 术后即刻护理
5.2.6 维护
5.2.7 种植体取出
5.2.8 结论
5.3 非菌斑相关的生物学并发症

6 硬件并发症的处理
U. Br?gger
6.1 机械并发症
6.1.1 种植体折断和脱落
6.1.2 种植体平台三维位置不佳
6.1.3 与基台相关的并发症
6.1.4 与基台螺丝相关的并发症
6.1.5 与固位力相关的并发症
6.1.6 与愈合帽相关的并发症
6.1.7 与覆盖义齿系统相关的并发症
6.2 上部结构相关的并发症
6.2.1 人工牙和酸树脂基托
6.2.2 磨损和磨耗
6.2.3 崩瓷
6.3 医源性因素

7 生物学并发症的预防
L. J. A. Heitz-Mayfield
7.1 预防种植体周围感染
7.1.1 治疗计划
7.1.2 患者的准备
7.1.3 种植位点的准备
7.1.4 种植体的植入
7.1.5 修复体设计
7.1.6 支持治疗
7.1.7 对种植体周围组织进行诊断性监测
7.1.8 复诊频率
7.2 预防由于咬合负荷过重导致的骨结合丧失
7.3 预防非菌斑性的口腔黏膜病
7.4 结束语

8 硬件并发症的预防
U. Br?gger
8.1 与预成部件和修复体相关并发症的预防
8.1.1 种植体
8.1.2 种植体-基台连接
8.1.3 基台体部和基台螺丝
8.1.4 第三方部件
8.1.5 固位:螺丝固位和粘接固位
8.1.6 封闭螺丝、愈合帽和黏膜成型器
8.1.7 覆盖义齿的附着体系统
8.1.8 中间结构
8.1.9 上部结构
8.2 风险控制

9 临床病例报告
9.1 生物学并发症
9.1.1 通过更换修复部件来处理的医源性并发症:非手术方法
B. Schmid
9.1.2 翻瓣手术治疗种植体周围炎
L. J. A. Heitz-Mayfield
9.1.3 溢出粘接剂所致的表现为瘘管的种植体周围感染
T. Linkeviius
9.1.4 黏膜下多余粘接剂导致的种植体周围炎:再生性种植体周围炎治疗及6年随访
G. E. Salvi
9.1.5 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抗生素和再生性治疗
A. Mombelli, P. Wick
9.1.6 导致种植体拔除的复发性种植体周围炎
L. J. A. Heitz-Mayfield
9.2 生物学并发症(感染除外)
9.2.1 拔除位置错误的种植体,直接植入新种植体同期GBR进行轮廓增量
D. Buser, U. Belser
9.2.2 与种植体周围黏膜相关的口腔扁平苔藓
A. Frydrych
9.2.3 种植体周围肿瘤
M. Moergel, P. W. K?mmerer, B.Al-Nawas
9.2.4 与种植体周围组织相关的外周型巨细胞肉芽肿
M. M. Bornstein
9.2.5 种植体周围炎引起的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
M. M. Bornstein
9.2.6 金属过敏
D. Wismeijer, D. Kruger, J.Muris
9.3 硬件并发症
9.3.1 螺丝固位金属烤瓷修复体的种植体折断后处理
H. P. Weber, A. Grous
9.3.2 对于合并多种生物学、机械并发症及种植失败患者的再治疗
S. Hicklin, S. Tettamanti, U. Br?gger
9.3.3 氧化锆基台折断引起的工艺并发症的处理
T. Joda, U. Br?gger
9.3.4 下颌全颌弓种植体支持式金属/树脂修复体上反复的树脂断裂
J. Kan

10 种植体支持式修复体硬件并发症的病因、处理和预防
U. Br?gger, S. Hicklin
11 结论
L.J.A. Heitz-Mayfield, U. Br?gger
12 参考文献
13 译后补记
宿玉成
口腔种植生物学与临床实践:融合前沿理论与精湛技艺 概述 本书旨在为口腔种植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一本全面、深入且极具临床指导意义的参考著作。我们致力于将口腔种植的生物学基础理论与日新月异的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为读者构建一个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知识体系。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种植体的技术手册,更是一次关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与临床艺术的深度探索。我们将从最基础的细胞分子层面,逐步深入到复杂的组织再生机制,再到精密的器械设计与临床应用的每一个细节,力求为读者呈现一个完整、科学且充满挑战的口腔种植世界。 第一部分:口腔种植的生物学基石 本部分将深入剖析口腔种植成功的核心——生物学原理。我们不再满足于对“骨整合”这一现象的简单描述,而是要揭示其背后错综复杂的细胞、分子与生化过程。 骨组织的再生机制: 我们将详细阐述骨组织是如何从无到有,或者在损伤后如何修复与再生的。这包括干细胞的募集、分化,生长因子的信号传导,以及细胞外基质的重塑等关键环节。我们会介绍骨生成(ossification)的主要途径,例如膜内成骨(intramembranous ossification)和软骨内成骨(endochondral ossification),并探讨它们在种植体骨整合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细胞行为与种植体表面相互作用: 种植体表面的微观结构、化学成分和表面处理方式,如何影响成骨细胞(osteoblasts)、破骨细胞(osteoclasts)、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s)以及免疫细胞的行为,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将深入探讨细胞粘附、增殖、分化以及最终的矿化过程,并分析不同的表面处理技术(如酸蚀、喷砂、涂层等)如何优化这些细胞反应。 炎症反应与免疫调节: 炎症是伤口愈合和组织再生的一个必然过程。我们将详细阐述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在种植体周围发生的机制,以及免疫系统如何参与到骨整合和组织修复中。同时,我们也会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术式设计和术后管理,将不良的炎症反应降至最低,促进积极的组织再生。 血管生成与营养供应: 骨组织的代谢和修复离不开充足的血液供应。我们将深入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信号分子在促进新血管生成中的作用,以及良好的微血管网络如何为种植体区域提供必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支持骨细胞的存活与功能。 软组织与种植体的整合: 种植体不仅仅需要骨的支持,还需要健康的软组织(牙龈、黏膜)对其进行包裹和保护。我们将详细讨论成纤维细胞的募集与胶原蛋白的合成,以及上皮附着(epithelial attachment)的形成机制。这对于维持种植体的长期稳定性至关重要。 第二部分:口腔种植硬件的精进与挑战 本部分将聚焦于口腔种植体及其相关硬件的设计、材料科学以及可能遇到的并发症。我们力求提供一个全面、细致的硬件视角。 种植体设计的多样性与演进: 从最初的柱状设计到如今的锥形、螺纹状,再到具有特殊表面结构和几何形状的种植体,我们将梳理种植体设计的发展历程。我们会详细分析不同几何形状(例如,螺纹的类型、螺纹深度、根尖形态)和尺寸(直径、长度)如何影响应力分布、初期稳定性以及最终的骨整合效果。 生物相容性材料的科学: 钛及其合金作为种植体的黄金标准,我们将深入探讨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以及耐腐蚀性。同时,我们也会关注新兴的种植体材料,例如锆氧化物(zirconia),并比较它们在生物学响应、力学特性和美学效果上的优势与劣势。 种植体表面的功能化与优化: 除了材料本身,种植体表面的处理技术更是影响骨整合的关键。本书将详述各种表面处理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粗糙化处理: 如喷砂、酸蚀、阳极氧化等,它们如何增加表面积,为骨细胞的附着和增殖提供更大的平台。 生物活性涂层: 如羟基磷灰石(HA)、钙磷酸盐等,它们如何模拟骨的无机成分,促进骨形成。 生长因子修饰: 如何将BMPs、VEGF等生长因子固定在种植体表面,主动引导骨再生和血管生成。 抗菌表面: 探讨通过纳米银、抗菌肽等技术,如何赋予种植体表面抗菌能力,预防感染。 连接方式与力学传递: 种植体与上部结构(基台、牙冠)之间的连接方式(如内六角、外六角、Morse锥等)直接影响着力学传递的效率和稳定性。我们将详细分析不同连接方式的优势、劣势,以及它们在承受咬合力时应力分布的差异。 基台、愈合帽与印模材料: 这些辅助器械在种植体手术及修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将探讨不同类型基台(如预成基台、CAD/CAM定制基台)的设计理念,愈合帽对软组织塑形的作用,以及高精度印模材料在数字化修复中的应用。 硬件并发症的预防与管理: 无论设计多么精良,硬件都可能出现问题。我们将系统性地分析种植体相关的硬件并发症,包括: 初期稳定性不足: 原因、评估方法与处理对策。 种植体折断: 材料疲劳、设计缺陷、术后应力过大等因素分析,以及修复手段。 基台或螺丝松动/折断: 分析其发生机制,并介绍移除松动螺丝或更换基台的技术。 种植体周围骨吸收: 探讨其生物学和力学原因,以及预防和治疗策略。 软组织并发症: 例如,美学区的龈退缩、穿龈不佳等,如何通过硬件选择和修复设计来规避。 异味与渗漏: 如何通过精细的修复设计和粘接技术来避免。 第三部分:生物学与硬件的协同与融合 本部分是本书的核心,我们将重点探讨生物学原理如何指导硬件的选择与设计,以及硬件的特性如何影响生物学的最终结果。 个体化种植体设计: 基于患者的解剖结构、骨量、咬合力等因素,如何选择或定制最适合的种植体类型、尺寸和表面处理方式,以实现最佳的生物学整合和功能恢复。 数字化技术在生物学与硬件整合中的应用: 从CBCT扫描、口内扫描到CAD/CAM设计,数字化技术如何帮助我们更精准地评估解剖结构,规划手术路径,设计个性化种植体和修复体,从而最大化生物学效果并优化硬件的匹配度。 生物材料的先进开发与临床应用: 介绍正在研发中的新型生物活性材料、智能响应材料,以及它们在未来口腔种植中的潜在应用,如何进一步促进骨再生、软组织愈合,并减少并发症。 力学模拟与生物学响应预测: 利用有限元分析(FEA)等计算工具,预测种植体在不同生物力学环境下的应力分布,并结合生物学知识,评估其对骨组织重塑和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 美学区域的生物学与硬件考量: 在前牙区,美学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精密的生物学控制(如软组织增量)和硬件选择(如氧化锆基台、全瓷冠),实现自然逼真的修复效果。 长期维护与并发症预防的生物力学视角: 探讨不同修复设计和咬合方式对种植体长期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精细的术后指导和定期复查,预防与生物学或硬件相关的长期并发症。 结论 本书力求通过对口腔种植生物学原理的深入剖析和对口腔种植硬件的全面审视,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个系统性的思维框架。我们相信,只有深刻理解了生命科学的奥秘,并将其与尖端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相结合,才能在口腔种植领域取得卓越的成就。本书的每一章节都充满了严谨的科学论证和临床经验的总结,旨在启发读者跳出单一技术层面,从更宏观、更本质的角度去理解和实践口腔种植,最终为患者带来更长久、更可靠的治疗效果。本书的目标是成为口腔种植专业人士在理论学习、临床决策和解决复杂病例时的宝贵伙伴。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吸引眼球,一种融合了科技感和生命力的视觉冲击力,让我在书店里一眼就注意到了它。封面上仿佛有种淡淡的金属光泽,又透着一丝有机组织的柔和,这种反差感让人忍不住想去探究它所包含的内容。我一直对口腔种植这个领域感到好奇,但总觉得它离我有些遥远,更多地是停留在“装假牙”的浅显认识上。然而,这本书的题目,尤其是“生物学”和“硬件并发症”这两个词的组合,立刻激起了我的求知欲。生物学听起来就充满了生命的神奇,而“并发症”则透露着一种实际的、需要解决的挑战,这让我意识到口腔种植并非简单的技术操作,而是涉及复杂的生物过程和潜在的风险。我脑海里开始勾勒出一幅画面:也许这本书会详细讲解牙齿种植体如何与人体骨骼发生生物学上的融合,就像种子在土壤里生根发芽一样,这个过程有多么精妙?又或者,它会深入探讨在种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感染、排斥反应,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并发症”,让种植手术更加安全有效。我对手术器械和材料的细节也颇感兴趣,封面上那种精密的感觉,是否也意味着书中会对种植体的材质、设计、以及手术工具的种类和用途有详尽的介绍?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进入一个我从未触及过的口腔医学的微观世界,让我对人类牙齿的修复和再生有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从书名《口腔种植生物学和硬件并发症》的表述来看,我预感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牙齿修复的教科书,而更像是一场深入探索生命科学与工程技术交叉领域的旅程。我好奇书中会如何描绘那段令人着迷的生物学进程——当一个小小的种植体被植入颌骨,它与人体之间究竟会发生怎样奇妙的反应?是细胞因子在悄无声息地传递信息,还是生长因子在召唤着新的骨细胞前来“安营扎寨”?我期待书中能用生动的语言和精美的插图,将这些肉眼看不见的生物学事件呈现出来,让我们理解种植体如何像一个“催化剂”,激活了骨骼的再生能力。同时,“硬件并发症”这个词组,瞬间将我的思绪拉回到临床实践的复杂性。我猜测,书中会详细剖析那些可能导致种植失败的“硬件”问题。比如,不同类型种植体的设计差异,它们在受力学上的表现如何?连接系统的可靠性有多重要?又或者,那些微小的细菌是如何在种植体表面“筑巢”,引发难以控制的炎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让我们认识到,每一次成功的种植背后,都凝聚着对生物学原理的深刻理解和对工程技术细节的极致追求,它不仅仅是“种”进去,更是“生长”出来,并且要“长久”稳定。

评分

作为一名对口腔健康颇为关注的普通读者,我总是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一些前沿的医疗技术,而口腔种植无疑是其中一个备受瞩目的领域。这本书的题目《口腔种植生物学和硬件并发症》,光是听起来就充满了专业性和深度,让我立刻产生了想要一探究竟的冲动。我设想,这本书一定不是一本简单的科普读物,而是会像一部精密的科学纪录片,带领读者一步步揭开口腔种植的神秘面纱。首先,“生物学”这个词汇,让我联想到书中可能会详细阐述种植体与人体组织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比如,种植体是如何被我们的身体接受的?骨组织是如何围绕着它生长、愈合,最终形成稳固支撑的?这其中涉及到哪些细胞层面的机制?是否会解释骨整合的关键因素,以及有哪些生物材料能够更好地促进这一过程?另一方面,“硬件并发症”这个词组则暗示了书中会对种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技术难题和并发症进行深入的剖析。我猜测,这可能包括种植体材料的选择、设计上的考量,以及在实际手术中可能遇到的感染、松动、断裂等问题,并且会提供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法。这本书能否像一位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将那些复杂的技术细节和风险管理变得清晰易懂,让非专业人士也能窥见其中的门道?我期待着它能提供一个系统性的视角,让我对口腔种植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一听就觉得非常有分量,它精准地抓住了口腔种植领域的核心——既有关于生命本身的生物学奥秘,也有关乎技术实现的工程学挑战。我设想,这本书会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解剖学家,细致地描绘出种植体与人体骨骼和软组织之间那层紧密而又微妙的关系。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骨细胞如何识别和附着在种植体表面,形成骨整合,这个过程有多么奇妙?又或者,它会详细解释种植体周围的软组织,比如牙龈,如何围绕着种植体形成一个有效的屏障,防止细菌的侵入?我对此非常感兴趣,因为这直接关系到种植体的长期健康和美观。而“硬件并发症”这一部分,则让我联想到那些在临床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棘手问题。我猜测,书中会系统性地分析种植体材料的特性,比如不同合金的强度、延展性和生物惰性,以及它们在不同病例中的适用性。同时,对于种植体在咬合力下的应力分布、连接组件的稳定性、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感染、松动、骨吸收等问题,都应该会有详尽的解答和应对方案。这本书是否能让我这个普通读者,也能对口腔种植技术的复杂性和精密度有一个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感受到背后科学研究的严谨和技术创新的力量?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初读之下,就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它精准地概括了口腔种植的两大核心要素:生命的奥秘与技术的挑战。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一本能够将抽象的生物学原理与具象的器械工程学巧妙融合的学术著作。我期待它能深入浅出地阐释种植体与人体骨骼之间那场精妙的“生物学对话”。或许,书中会详细描绘上皮细胞如何与种植体表面形成紧密连接,纤维组织如何围绕着它排列,最终构建起一个稳定且功能健全的“新牙根”。我很好奇,这种生物学上的整合,是否与骨细胞的活性、血管的生成,甚至全身的免疫反应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硬件并发症”则触及了种植技术的实际应用层面,我推测书中会详细列举种植体材料的特性,比如不同金属合金的生物相容性、机械强度,以及表面处理技术如何影响骨整合。同时,对于种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比如种植体周炎的发生机制、修复失败的原因,以及应对这些挑战的器械选择和手术策略,都应该会有细致的论述。这本书是否能提供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让读者不仅理解“为什么”种植能够成功,更能明白“如何”规避风险,确保种植体的长期稳定性和功能性?我期望它能是一本集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于一体的宝典。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