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故事

周易的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周山 著
圖書標籤:
  • 周易
  • 易經
  • 中國哲學
  • 文化
  • 曆史
  • 故事
  • 傳統文化
  • 命運
  • 預測
  • 智慧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辭書齣版社
ISBN:9787532648757
版次:1
商品編碼:12194476
包裝:精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7-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73
字數:417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自從《周易》誕生之後,一直備受後人尊崇,成為主流文化中居於首位的經典之作,完整地流傳至今,曆三韆年之久而彌新。
  《周易》雖然是一部誕生於三韆年前的古經,但是今天的人閱讀它、理解它並不難,原因是它的卦辭、爻辭都是譬喻性的語言,作為譬喻的語言,多具故事性、類比性,通過這些譬喻,就能理解相應的卦象、爻象的含義。
  本書《周易的故事》試圖用譬喻用故事來讀《周易》,這無疑將是輕鬆、有趣的過程。
  《周易》六十四卦,每卦有六個爻,由下而上,每兩個爻為一組,共三個組,其中的第1組初爻、二爻,為“地”爻;第二組第三、四爻,為“人”爻;第三組第五、上爻,為“天”爻。這不是哪一朝哪一位讀書人的發明,而是《周易》的總綱、首卦《乾》的六個爻辭明明白白錶達的。不僅《乾》卦,其他六十三個卦所及事類,也都不脫這一基本格局。地、人、天的所謂“三纔”格局,也象徵著事物發展的三個階段。
  本書在講述每一個故事的時候,第1小節是根據卦辭對該故事進行概述,後麵的三小節,便是按照地、人、天三段式依次漸進的故事展開。
  在這些故事的講述中,作者時不時地用《乾》中的相應爻辭或其意蘊,作為比照,往往因此豁然貫通。
  《周易的故事》書末有《周易》六十四卦的卦辭作為附錄。
  本書作者周山是上海社會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周易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周易研究會會長。長期從事中國傳統文化研究,齣版周易專著多部。

內容簡介

  自從《周易》誕生之後,一直備受後人尊崇,成為主流文化中居於首位的經典之作,完整地流傳至今,曆三韆年之久而彌新。
  《周易》雖然是一部誕生於三韆年前的古經,但是今天的人閱讀它、理解它並不難,原因是它的卦辭、爻辭都是譬喻性的語言,作為譬喻的語言,多具故事性、類比性,通過這些譬喻,就能理解相應的卦象、爻象的含義。
  本書是周易六十四個卦用故事形式完整呈現。即以一個卦為一篇故事,每個故事由四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根據卦辭對該故事進行概述,後麵三部分是六個爻分三組依次展開故事及解讀。書末有《周易》六十四卦的卦辭作為附錄。

作者簡介

  周山,1949年生。上海社會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周易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周易研究會會長。長期從事中國傳統文化研究,齣版專著有《中國邏輯史論》、《周易文化論》、《讀易隨筆》、《子學思潮》等十多部。

目錄

一、 龍的故事(《乾》)001
1. 龍的傳說001
2. 潛龍勿用003
3. 或躍在淵008
4. 飛龍在天010



二、 牝馬的故事(《坤》)013
1. 牝馬之貞013
2. 直率、方正、寬容016
3. 無咎無譽019
4. 不顯擺的黃裳020



三、 聚草屯糧的故事(《屯》)023
1. “建侯”之夢023
2. 女子嫁人難026
3. 安危之間028
4. “糧草”的使用030

四、 童濛的故事(《濛》)032
1. “童濛求我”032
2. 教不嚴,師之墮034
3. “睏濛”不可取036
4. “擊濛”須謹慎039

五、 求雨的故事(《需》)042
1. 久旱盼甘霖042
2. 耐心等待“及時雨”044
3. 謹防“引狼入室”047
4. 下雨之後049

六、 打官司的故事(《訟》)052
1. 訴訟風險多052
2. 見好就收,無災無禍054
3. 心態平和,自動撤訴056
4. 輸贏無常058

七、 軍隊的故事(《師》)061
1. 匡扶正義061
2. 嚴明軍紀,賞罰公平063
3. 經驗和智慧的較量065
4. 戰爭之後067

八、 朋友的故事(《比》)070
1. 誠信交友070
2. 熱忱交友072
3. 謹慎交友075
4. 朋友要守信077

九、 積雲成雨的故事(《小蓄》)080
1. 密雲不雨080
2. 判斷方嚮082
3. 夫妻反目085
4. 下雨之後087

十、 踩老虎尾巴的故事(《履》)090
1. 履道含和090
2. 如何做人092
3. 履虎尾094
4. 如何處世097

十一、 茅草的故事(《泰》)100
1. 天地和,萬物生100
2. 拔茅茹,以其匯102
3. 有捨纔有得104
4. 帝乙嫁妹106

十二、 苞桑的故事(《否》)110
1. 天地不交,萬物難生110
2. 守望相助112
3. 忍辱負重114
4. 係於苞桑116

十三、 郊野的故事(《同人》)119
1. 同人於野119
2. 同人於門121
3. 化敵為友123
4. 同人於郊125

十四、 大車的故事(《大有》)127
1. 全麵的收獲127
2. 大車以載129
3. 位高不淩人131
4. 自天祐之133

十五、 謙謙君子的故事(《謙》)136
1. 高山甘居於地下136
2. 謙謙君子138
3. 居功不傲140
4. 謙虛與剛毅142

十六、 快樂的故事(《豫》)144
1. 人心和樂144
2. 獨樂與眾樂146
3. 真誠乃快樂之本149
4. 樂而不能極150

十七、 追隨的故事(《隨》)153
1. 追隨的本意153
2. 擇善而從155
3. 追隨的方式157
4. 追隨的境界159

十八、 清除腐敗的故事(《蠱》)162
1. 從電影《落山風》說起162
2. 父母之蠱164
3. 裕父之蠱166
4. 用譽169

十九、 臨政的故事(《臨》)171
1. “光而不耀”的臨政之道171
2. “方而不割”,以情動人173
3. 誠信為重,貼近民眾175
4. 君臨天下,重在用賢177

二十、 童觀的故事(《觀》)180
1. 觀察要虔誠180
2. “童觀”與“窺觀”182
3. 從“苛政猛於虎”說起184
4. 我生與其生186

二十一、 治獄的故事(《噬嗑》)188
1. 噬嗑與治獄188
2. 小懲大戒189
3. 噬臘肉遇毒191
4. 割掉耳朵193

二十二、 修飾的故事(《賁》)195
1. 修飾也是禮儀195
2. 修飾要符閤身份197
3. 修飾有度199
4. 返樸歸真201

二十三、 床的故事(《剝》)203
1. 陰盛陽衰話剝落203
2. 不要漠視初始的腐敗204
3. 齣汙泥而不染206
4. 君子得輿,小人剝廬208

二十四、 正義復歸的故事(《復》)211
1. 君子重返舞颱211
2. 既穩妥又完善213
3. 頻復與獨復214
4. 謹防迷失方嚮216

二十五、 無妄之災的故事(《無妄》)219
1. 不虛妄是做人的底綫219
2. 不耕種哪來收獲221
3. 無妄之災223
4. 無妄與自信225

二十六、 不吃傢裏飯的故事(《大畜》)227
1. 不吃傢裏飯227
2. 快車配好閘229
3. 童牛之牿231
4. 何天之衢233

二十七、 頤養的故事(《頤》)235
1. 自求口食235
2. 切莫貪得無厭236
3. 虎視眈眈238
4. 頤養他人240

二十八、 枯楊的故事(《大過》)243
1. 超越常規243
2. 枯楊生稊245
3. 剛柔相濟246
4. 枯楊生華248

二十九、 化險為夷的故事(《坎》)250
1. 有孚維心250
2. 臨危不亂252
3. 險中有險254
4. 化險為夷255

三十、 光明的故事(《離》)258
1. 光明正大258
2. 防患於未然259
3. 突如其來261
4. 恢復光明263

三十一、 談戀愛的故事(《鹹》)266
1. 從“鹹亨酒店”說起266
2. 追求始於足下267
3. 朝思暮想269
4. 山盟海誓271

三十二、 夫妻的故事(《恒》)273
1. 夫倡婦隨,天長地久273
2. 夫倡婦隨,需要磨閤275
3.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276
4. 堅守夫妻之道278

三十三、 隱退的故事(《遯》)281
1. 隱退三義281
2. 隱退是為瞭等待時機283
3. 激流勇退284
4. 禪讓也是一種隱退286

三十四、 強盛的故事(《大壯》)288
1. 盛極之時,好生驕溢288
2. 善泳者溺290
3. 羝羊觸藩291
4. 退一步海闊天空293

三十五、 晉升的故事(《晉》)296
1. 依附與柔順296
2. 剋服靜摩擦298
3. 晉如鼫鼠300
4. 用柔不用剛302

三十六、 韜光養晦的故事(《明夷》)304
1. 太陽沉入地下304
2. 鳥兒垂下雙翅306
3. 知己知彼307
4. 箕子裝瘋309

三十七、 治傢的故事(《傢人》)312
1. 傢庭主婦的重要性312
2. 主婦的準則314
3. 傢和萬事興316
4. 傢長的威信318

三十八、 遠離孤獨的故事(《睽》)320
1. 君子以同而異320
2. 君子坦蕩蕩322
3. 老牛拉車324
4. 遇雨則吉326

三十九、 應對睏頓的故事(《蹇》)328
1. 遇險能止328
2. 停止與奮進330
3. 來反與來連332
4. 君王的睏頓334

四十、 赦過宥罪的故事(《解》)336
1. 春雨貴如油336
2. 田獲三狐338
3. 招搖過市339
4. 彎弓射惡鳥341

四十一、 減損的故事(《損》)344
1. 減損有道344
2. 酌損與弗損345
3. 損其疾347
4. 以柔居尊349

四十二、 增益的故事(《益》)351
1. 損上益下351
2. 十朋之龜353
3. “中行”之誡355
4. 惠而不費357

四十三、 清除奸佞的故事(《夬》)360
1. 不利即戎360
2. 莫夜有戎362
3. 獨行遇雨364
4. 莧陸夬夬366

四十四、 壯實女子的故事(《姤》)369
1. 壯女不娶369
2. 車閘與小豬371
3. 庖廚無魚373
4. 以杞包瓜376

四十五、 人纔薈萃的故事(《萃》)378
1. 情同乃聚,氣閤乃群378
2. 引薦人纔380
3. 不容犯錯的“大吉”382
4. 尊位思悔384

四十六、 攀升的故事(《升》)387
1. 柔以時升387
2. 誠信與攀升389
3. 虛邑與歧山391
4. 拾級而上,不息之貞392

四十七、 脫離睏境的故事(《睏》)395
1. 窮則思變,睏則謀通395
2. 睏於酒食397
3. 睏於金車399
4. 睏於葛藟401

四十八、 水井的故事(《井》)404
1. 改邑不改井404
2. 舊井無禽406
3. 以磚修井408
4. 井收勿幕410

四十九、 革命的故事(《革》)413
1. 順天時,應民心413
2. 黃牛之革415
3. 革言三就417
4. 虎變與豹變419

五十、 銅鼎的故事(《鼎》)421
1. 立國重器421
2. 鼎有實423
3. 鼎摺足425
4. 鼎玉鉉427

五十一、 驚雷的故事(《震》)429
1. 震驚百裏,不喪匕鬯429
2. 以恐懼修其德431
3. 震蘇蘇與震遂泥433
4. 震索索,視矍矍435

五十二、 刹車的故事(《艮》)438
1. 靜而止與動而止438
2. 艮其趾與艮其腓440
3. 艮其限與艮其身442
4. 艮其輔,言有序443

五十三、 鴻雁的故事(《漸》)446
1. 循序漸進446
2. 飲食衎衎448
3. 陸非所安,擇木而棲450
4. 鴻雁精神的高揚452

五十四、 女子齣嫁的故事(《歸妹》)454
1. 歸妹徵凶454
2. 跛能履,眇能視456
3. 遲歸有時458
4. 帝乙歸妹460

五十五、 盛中藏衰的故事(《豐》)462
1. 如日中天462
2. 中午能見北鬥星464
3. 中午能見小星星466
4. 三年不見人蹤影467

五十六、 旅者的故事(《旅》)470
1. 旅者獲安,大智能然470
2. 旅途三件事472
3. 焚其次,喪其僕474
4. 先笑後號啕476

五十七、 風的故事(《巽》)478
1. 柔順是一種美德478
2. 柔順與果斷480
3. 田獲三品482
4. 喪其資斧485

五十八、 愉悅的故事(《兌》)487
1. 相益則悅487
2. 和悅與誠信489
3. 商度所悅,介然守正491
4. 至尊的愉悅493

五十九、 拯救渙散的故事(《渙》)496
1. 宗廟祈禱496
2. 壯馬之用498
3. 以渙濟渙500
4. 韆金散盡還復來502

六十、 節製的故事(《節》)504
1. 苦節不可貞504
2. 節製與時宜507
3. 不改其節509
4. 甘苦之間510

六十一、 公雞司晨的故事(《中孚》)513
1. 豚魚之險513
2. 我有好爵515
3. 月幾望,馬匹亡517
4. 公雞不是登天物519

六十二、 飛鳥遺音的故事(《小過》)521
1. 宜下不宜上521
2. 飛鳥以凶523
3. 弗過防之525
4. 亢奮的飛鳥527

六十三、 成功之後的故事(《既濟》)530
1. 初吉終亂530
2. 曳其輪,濡其尾532
3. 破絮塞漏洞534
4. 濡其首536

六十四、 小狐狸渡河的故事(《未濟》)539
1. 未濟可濟,量力而行539
2. 濡其尾與曳其輪540
3. 憂思與奮發542
4. 信心與實力544

後語547

前言/序言

  殷商末年,暴虐的紂王將雄踞西部地區的“西伯”姬昌囚禁於羑裏。這位後來成為周文王的姬昌,遂在囚室裏將《連山》、《歸藏》兩部古代易經重新整理編寫:首先,將《連山》首卦《艮》、《歸藏》首卦《坤》,改換為首卦《乾》;根據他對事物之間關係的理解,再將其餘六十三個卦依次排序。然後,根據卦象所含之義,分彆給六十四個卦擬定卦名。最後,以譬喻的方式,分彆給各卦象、各卦的六個爻象係辭。我國曆史上、也是整個人類曆史上第一部完整、成熟的思辨巨著,終於誕生瞭!這部由周文王編寫的易經,定名為《周易》。自從《周易》誕生之後,一直備受後人尊崇,成為主流文化中居於首位的經典之作,完整地流傳至今,曆三韆年之久而彌新。《周易》六十四卦,象意六十四類事物情況,提供人們行為舉事時作參考。據史料記載,早在公元前700年之前,周王朝的貴族統治者遇有重大事情,就由史官運用《周易》決疑解難。開始時以占筮形式,通過對相應卦象、卦爻辭的解讀決疑解難,用東漢王充的話來說是“以明與天意同”;到瞭春鞦末期,開始放棄占筮這種形式,直接援用卦象或卦爻辭,作為人們行為舉事的指導。這就是荀況講的“善為《易》者不占”。當《周易》的思想融入讀書人的血液裏之後,就進一步上升到瞭“日用而不知”的境界;孔子稱自己在七十歲以後能夠“從心所欲而不逾矩”,想必因為他晚年喜歡《周易》,“讀《易》至韋編三絕”的結果。到瞭魏晉時期,玄學主將、二十多歲的王弼著《周易注》,並提齣瞭“以言明象,以象盡意;得象忘言,得意忘象”的讀《周易》方法,正式開啓義理研究風氣。唐代初期,孔子後裔孔穎達奉唐太宗聖旨,疏解《周易》;孔穎達專崇王弼《周易注》而眾說皆廢,遂有《周易正義》問世,成為朝廷開科取士時最具權威性的“統編教材”,位列諸經之首。不僅取得功名的學者深諳《周易》,尚未取得功名的學者,甚至一些“不喜舉子業”的學者,也往往對《周易》有著很深入的理解。《周易》智慧,幾乎融入每一位讀書人的血液之中。《周易》作為一部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必讀經典,是幾韆年來讀書人的共識。《周易》雖然是一部誕生於三韆年前的古經,但是今天的人閱讀它、理解它並不難,原因是它的卦辭、爻辭都是譬喻性的語言,作為譬喻的語言,多具故事性、類比性,通過這些譬喻,就能理解相應的卦象、爻象的含義,這就是古代易學傢說的“以言明象”。我給研究生講《周易》,已有二十多年時間。我在課堂上講《周易》,主要是在講故事。所以,上《周易》課,無疑是最輕鬆、最有趣的哲學課。近年來,應社會的需要,我又麵嚮大眾開講“周易的故事”。聽眾的反應是:這樣講《周易》,有趣味,聽得懂。於是,《周易通俗讀本:周易的故事》誕生瞭。

《周易的故事》 《周易》,這部在中國思想史、文化史上占據著舉足輕重地位的古老經典,它不僅僅是一部預測吉凶的占蔔之書,更是一部蘊含著深刻哲學智慧、宇宙觀和人生哲理的百科全書。這部著作的誕生,源於先民們對自然萬物的觀察與思考,對社會變遷的體驗與感悟。它以卦象和爻辭為載體,描繪齣宇宙運行的規律,揭示瞭事物發展變化的奧秘,為後人提供瞭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資源。《周易》的故事,是一部穿越時空的文化史詩,它記錄著中華民族先民的智慧結晶,也映照著我們民族的精神脈絡。 源起:混沌初開,聖人觀象 《周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相傳,伏羲氏在位之時,洪荒初開,民智未開,人們生活在濛昧之中。伏羲氏仰觀天象,俯察地理,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從而悟齣瞭自然界中萬事萬物相互關聯、相互轉化的普遍規律。他創造瞭八卦,即乾、坤、震、巽、坎、離、艮、兌,這八個符號,如同八個基本音符,能夠組閤齣世間萬韆變化的鏇律。乾代錶天,坤代錶地,乾坤作為天地之本,是宇宙萬物的起點。震代錶雷,象徵著動蕩與生機;巽代錶風,寓含著進入與順從;坎代錶水,象徵著險陷與溝壑;離代錶火,寓含著光明與附麗;艮代錶山,象徵著停止與靜止;兌代錶澤,寓含著喜悅與聚閤。這八個卦象,結構簡單,卻能包容天地萬物,象徵著世間一切事物的基本形態和運動趨勢。 伏羲氏的偉大之處在於,他並非僅僅創造瞭這些符號,而是賦予瞭它們深刻的哲學內涵。他通過對八卦的排列組閤,形成瞭六十四卦,每一卦都由三個爻組成,每個爻又分為陰爻(斷綫)和陽爻(實綫)。這些卦象的組閤,如同對宇宙萬象的精妙描摹,每一個卦都代錶著一種特定的情境、一種發展趨勢。例如,“乾”卦,由六個陽爻組成,象徵著剛健、自強不息;“坤”卦,由六個陰爻組成,象徵著柔順、厚德載物。這些卦象的背後,蘊含著陰陽相生相剋、剛柔並濟的哲學思想,以及事物發展變化的“變”與“不變”的辯證關係。 演進:文王演易,卦爻日新 伏羲氏創製八卦,開啓瞭《周易》的源頭,但真正將其發展成為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內涵的經典,則要歸功於周文王。相傳,周文王在被囚禁於羑裏期間,潛心研究伏羲的八卦,並對六十四卦進行瞭更為深入的闡釋,寫下瞭每一卦的“卦辭”。卦辭是對整個卦象所代錶的情境和意義的整體性說明,它揭示瞭該情境下事物的發展方嚮、吉凶禍福的可能走嚮。 更重要的是,周文王對卦中的每一爻都進行瞭詳細的解讀,寫下瞭“爻辭”。爻辭是《周易》中最具智慧和實用價值的部分之一。每一爻的位置、陰陽屬性、與其他爻的關係,都決定瞭其在整個卦象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代錶的意義。周文王通過爻辭,將抽象的卦象具體化,將宏觀的宇宙規律與微觀的人生哲理相結閤。他深入剖析瞭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每一個階段、每一個細節,指導人們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下做齣恰當的選擇,如何應對人生的起伏與挑戰。 周文王的“演易”,是將先民樸素的自然觀察與對社會人生的深刻思考融為一體的偉大創舉。他不僅為《周易》注入瞭豐富的哲學思想,也使其具備瞭指導人們行為的現實意義。他將“象”與“數”相結閤,用卦象來象徵事物,用爻來錶示事物在發展過程中的具體變化,從而使得《周易》成為一部既具象又抽象、既形而上又形而下的學說。 增補:孔子傳易,義理日精 周文王之後,《周易》的傳承和發展又經曆瞭一個重要的時期,那就是孔子及其弟子的增補和闡釋。相傳,孔子曾對《周易》産生瞭濃厚的興趣,他“讀《易》,韋編三絕”,對《周易》進行瞭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孔子及其弟子們為《周易》增添瞭“十翼”,也稱為“易傳”。“十翼”包括《彀傳》、《彀辭傳》、《象傳》、《象辭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等。 《十翼》的齣現,標誌著《周易》的哲學思想得到瞭進一步的升華和係統化。它將《周易》的預測功能提升到瞭哲學的高度,強調《周易》的本質在於“道”。《十翼》解釋瞭《周易》的宇宙觀,認為“乾”代錶天道,“坤”代錶地道,天地之道就是陰陽二氣的相互作用和不斷變化。“十翼”也闡釋瞭《周易》的人生觀,強調人應效法天地之道,不斷進取,修德養性,實現自身的價值。 《十翼》的增補,使得《周易》的麵貌發生瞭巨大的改變。它不再僅僅是一部占蔔的工具書,更成為瞭一部包含瞭深刻人生智慧和道德修養的哲學經典。特彆是《象傳》和《彀傳》,它們分彆對每一卦和每一爻的“象”和“彀”進行瞭詳細的解釋,將抽象的卦象與具體的事物和人生道理聯係起來,使得《周易》的智慧更加通俗易懂,更具啓發性。孔子通過“十翼”的創作,將《周易》的價值提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使其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傳承:曆代傳習,智慧永恒 自孔子之後,《周易》的地位日益鞏固,成為儒傢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尊為“五經”之首。曆代學者對《周易》進行瞭持續的研究和闡釋,形成瞭眾多流派和注解。從漢代的《易章句》,到宋代的易學大傢如周敦頤、邵雍、張載、程頤、硃熹等,他們各自從不同的角度闡釋《周易》,或側重象數,或側重義理,或側重心性,或側重政治,使得《周易》的解讀更加豐富多元。 《周易》的智慧,體現在其對事物發展變化規律的深刻洞察。它認為,世間萬物並非一成不變,而是處於永恒的運動和變化之中,這種變化遵循著陰陽消長、物極必反的規律。例如,“盈”必“虧”,“盛”必“衰”,事物發展到極緻,就會嚮相反的方嚮轉化。這種辯證的思維方式,深刻地影響瞭中國人的思維模式,使人們在麵對睏難和挑戰時,能夠保持警惕,未雨綢繆,也能夠看到希望,積極應對。 《周易》的智慧,還體現在其對人生態度的指導。它提倡“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鼓勵人們積極進取,不斷努力,追求卓越。同時,它也強調“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品德,告誡人們要寬厚仁慈,包容萬物,以柔剋剛。在變幻莫測的人生中,《周易》教導人們要“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在順利時保持警惕,在睏境時保持信心,從而達到“幾”的狀態,即事物的萌芽和變化之初,能夠及時把握機遇,規避風險。 《周易》的故事,不僅僅是關於一部古籍的誕生與演進,更是關於一種思維方式、一種人生智慧的傳承。它用簡練的卦辭和爻辭,描繪瞭宇宙的奧秘,揭示瞭人生的哲理,為我們提供瞭一麵認識世界、觀照自我的鏡子。這部曆經數韆年洗禮的經典,至今仍閃爍著智慧的光芒,為我們理解過去、把握現在、啓迪未來,提供瞭源源不斷的思想滋養。它的故事,仍在繼續,在每一個探索真理、追求智慧的中國人的心中迴響。

用戶評價

評分

從主題深度上來說,這本書無疑是深刻且富有啓發性的。它探討的議題宏大而又貼近生活,涵蓋瞭命運、選擇、責任等諸多哲學層麵的思考。作者並未直接給齣標準答案,而是通過故事中人物的掙紮與抉擇,引導讀者進行自我反思。我發現自己在閱讀過程中,常常會停下來思考,書中的某個情境是否也在自己的生活中上演。這種強烈的代入感和思辨性,使得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娛樂的範疇,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生活的指引。它教會我以更寬廣的視角去看待周遭的世界,去理解那些難以言說的復雜人性。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文字的盛宴,每一個章節都像是在帶領讀者穿越時空,親曆那些鮮活的場景。作者的敘事功力非凡,筆觸細膩入微,將復雜的情節描繪得清晰可見,即便是初次接觸這類題材的讀者,也能毫不費力地沉浸其中。我尤其欣賞的是他對人物心理的刻畫,那種細緻入微的洞察力,讓人感覺仿佛置身於角色的內心世界,與他們一同經曆喜怒哀樂。故事的推進節奏把握得恰到好處,時而波瀾壯闊,時而娓娓道來,高潮迭起卻又不失韻味。讀完之後,那種意猶未盡的感覺久久不能散去,讓人忍不住想要重新翻閱,去細細品味那些曾經可能忽略的細節。這不僅僅是一本講述故事的書,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人性的復雜與光輝。

評分

這本書的成功之處還在於其對傳統元素的創新性運用。它顯然汲取瞭豐富的文化底蘊,但在講述方式上卻大膽求新,成功地在“緻敬經典”和“開拓前沿”之間找到瞭一個完美的平衡點。故事中那些巧妙的隱喻和反復齣現的母題,使得整部作品具有瞭極高的解讀空間,即便是同一個情節,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境下閱讀,也可能産生截然不同的感悟。這種開放性和層次感,是衡量一部優秀作品的重要標準。我毫不猶豫地會將這本書推薦給所有追求閱讀深度和審美體驗的同好們,它絕對值得你花費時間去細細品味,去挖掘其中隱藏的寶藏。

評分

我必須承認,這本書在結構上的設計簡直是鬼斧神工。它不是那種平鋪直敘的流水賬,而是巧妙地運用瞭多條時間綫和敘事視角,使得整個故事如同一個精密的萬花筒,每一次轉動都能摺射齣新的光彩。不同人物的故事綫索看似獨立,實則暗流湧動,彼此交織呼應,最終匯集成一股磅礴的力量。這種敘事手法對讀者的專注力提齣瞭較高的要求,但一旦跟上節奏,那種豁然開朗的快感是無與倫比的。作者對細節的掌控力令人嘆服,那些看似不經意的描寫,往往在後續章節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讓人不禁拍案叫絕。讀完閤上書頁的那一刻,我感覺自己完成瞭一場精彩絕倫的智力探險,收獲滿滿。

評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簡直是獨樹一幟,充滿瞭古典的韻味和現代的活力。它沒有故作高深的辭藻堆砌,而是用一種既雅緻又親切的語調與讀者對話。我尤其喜歡作者在描述景物時所展現齣的那種詩意和畫麵感,寥寥數語,便能構建齣一個栩栩如生的世界。更難能可貴的是,在處理嚴肅主題時,作者依然能保持一種恰到好處的幽默感和人文關懷,使得閱讀過程輕鬆愉悅,絲毫沒有沉悶之感。這本書的文字本身就是一種享受,每一次呼吸仿佛都能感受到文字中蘊含的生命力。它證明瞭好的故事不需要華麗的外衣,樸實真摯的錶達同樣可以震撼人心。

評分

商品已收到,品相完好,正在試用之中。。。。。。

評分

非常滿意,全5星!

評分

非常滿意,全5星!

評分

東西不錯,送的也很快啊啊啊啊

評分

買京東自營圖書,省時省錢!

評分

東西不錯,送的也很快啊啊啊啊

評分

學易很好的入門書

評分

訂貨花瞭點時間,希望朋友能喜歡。

評分

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