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全科常见工作案例解析

社区全科常见工作案例解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唐红梅,陈颖敏 编
图书标签:
  • 社区全科
  • 基层医疗
  • 临床案例
  • 医学
  • 健康
  • 全科医学
  • 案例分析
  • 医学教育
  • 社区卫生
  • 常见病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47834923
版次:1
商品编码:1219720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教程 案例精编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17-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64
字数:32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本书以案例的形式对围婚期、未成年期、青壮年期、中老年期、全生命周期的保健及健康管理做了全面阐述,极具指导性。内容针对性强,契合临床,可为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提供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为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教程之一,以案例的形式,对围婚期、未成年期、青壮年期、中老年期、全生命周期的保健及健康管理做了全面阐述。其案例以患者到社区医院就诊为线索,分别从“情景案例”“开动脑筋”“脑力激荡”“思路拓展”等板块进行叙述,使学习者了解生命周期各时期人群的特点,以及需掌握的相应的诊断、治疗、干预、康复、随访管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内涵。
本书可供社区医生、医学生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唐红梅,女,医学硕士,管理学博士,副研究员,现任上海健康医学院副校长。曾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先后担任医师,历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学生辅导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务处科员、科长、副处长、研究生院副院长,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分管教务、国际合作与交流等。

陈颖敏,女,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中心医院副院长,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心电生理学专业组主任、院科研部副部长、中华医学会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上海起搏电生理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上海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委员、新加坡起搏电生理学会会员、美国心脏协会(ACC)会员。

目录

第一章 婚育期保健 .................................................001
第一节 概述 ..............................................................001
第二节 婚前保健 ........................................................005
第三节 计划生育 ........................................................011
第四节 妊娠前妇女保健...............................................020
第五节 妊娠期妇女保健...............................................028
第六节 产褥期妇女保健...............................................037
第二章 未成年期保健..............................................046
第一节 概述...............................................................046
第二节 新生儿保健.....................................................053
第三节 婴幼儿保健.....................................................061
第四节 学龄前期保健..................................................072
第五节 学龄期保健.....................................................078
第六节 青春期保健.....................................................085
第三章 青壮年期保健..............................................095
第一节 概述...............................................................095
第二节 胆囊炎的健康管理............................................098
第三节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健康管理...............................107
第四节 颈椎病的健康管理............................................114
第五节 支气管哮喘的健康管理.....................................122
第六节 食物中毒的健康管理........................................129
第七节 消化性溃疡的健康管理.....................................136
第八节 尿路感染的健康管理........................................146
第九节 代谢综合征的健康管理.....................................154
第十节 消瘦的健康管理...............................................161
第十一节 头晕的健康管理............................................170
第四章 中老年期保健..............................................179
第一节 概述...............................................................179
第二节 围绝经期妇女保健............................................186
第三节 肿瘤的健康管理...............................................196
第四节 高血压的健康管理............................................203
第五节 糖尿病的健康管理............................................212
第六节 冠心病的健康管理............................................226
第七节 脑卒中的健康管理............................................235
第八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健康管理...........................243
第九节 舒缓疗护.........................................................253
第五章 全生命周期保健...........................................259
第一节 概述...............................................................259
第二节 中医家庭病床..................................................265
第三节 西医家庭病床..................................................274
第四节 健康档案.........................................................282
第五节 膳食管理.........................................................299
第六节 戒烟管理.........................................................308
第七节 严重精神障碍的健康管理..................................318
第八节 艾滋病的健康管理............................................332
第九节 肺结核的健康管理............................................342
第十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349
第十一节 职业病防治..................................................355
第十二节 家庭医生服务制度........................................359

前言/序言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到2020年将在全国全面确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这项政策的出台,是解决各级医疗机构资源利用与配置极不均衡、患者负担与医保资金负荷日益加重的一剂良方。然而,这项政策要顺利实施,夯实基层医疗质量是前提,全国90多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需要大批合格的全科医生,才能有效、科学、合理地推行分级诊疗。
  全科医生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与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然而,多年来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合格的社区全科医生数量严重不足,制约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因此,建立全科医生培养制度是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客观要求。
  早在2010年,为加强基层全科人才培养,贯彻《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发改社会〔2010〕561号)的精神,上海试行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制度,对全科医生开展围绕临床基本能力、基本公共卫生实践能力及职业素质提高的规范化培训。2014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充分肯定“医教协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上海模式”,并向全国推广。2012年,上海健康医学院(原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与嘉定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选定嘉定区中心医院对原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乡村医生方向)的应届毕业生开展为期两年的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2015年,“3+2”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模式正式在全市推广,并在全国相关教育论坛上进行交流,得到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教育部的高度重视。
  在实施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和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缺乏针对性培训教材,使得学员在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转归等知识点的学习上有一定难度。同时,对于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的教学培训也缺乏系统性;在社区课程培训中,基本侧重公共卫生的理论知识,而没有更多的联系实际现场的案例教学。因此,亟需为全科医生和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提供教材支撑,要在培训教材中做到临床知识的深入与基层岗位技能的有机结合,从助理全科医生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及执业资格考试需求出发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把基层、社区、农村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常见公共卫生问题作为教学重点,避免培训仅仅在理论层次上重复。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教程——案例精编》是在对上海市7个郊区基层卫生工作中出现的常见病、多发病案例进行3年回顾性整理和筛选的基础上形成的标准案例,包括9个分册,按社区常见病诊治及辅助检查解析、慢性病管理、社区特殊人群保健、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康复等内容进行分类。以案例为引导编写形成的规范化培训教材,可培养全科医生、助理全科医生的社区工作思维路径,帮助其熟知社区医疗工作流程,熟悉掌握并规范开展社区常见病、慢性病的接诊—诊断—处置—转诊—随访—康复等工作。
  本套丛书在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上海健康医学院和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组织临床一线师资,在嘉定区妇幼保健院、嘉定区精神卫生中心和嘉定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通力合作下编写而成,是在长期的全科医生及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带教工作中经验积累的一次总结和提炼,也是从无到有的一次创新。第一次编撰,书中难免存在许多不足,恳请广大读者惠予指正,使其更臻完善。


《悬壶济世:基层医疗实践指南》 在广袤的基层医疗沃土上,每一位全科医生都是守护一方健康的守护者。他们身兼数职,面对着形形色色的健康问题,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敏锐的临床洞察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 《悬壶济世:基层医疗实践指南》正是这样一本为基层全科医生量身打造的得力助手。它并非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将深邃的医学知识融入到真实、鲜活的临床案例之中,带领读者穿越迷雾,拨开云翳,直击问题的核心。本书旨在为基层医疗工作者提供一套系统、实用且易于掌握的诊疗思路和方法,助力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游刃有余,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本书的最大亮点在于其“案例驱动”的学习模式。我们深知,在基层医疗环境中,理论知识往往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大价值。因此,本书精选了大量来自基层临床一线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涵盖了内、外、妇、儿、康复、老年病等多个学科,力求全面反映基层全科医生日常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高频疾病、疑难杂症以及常见急危重症。每个案例都经过精心提炼,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选择与解读,到鉴别诊断、治疗方案制定与调整,再到预后评估与健康指导,都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阐述。我们力求呈现一个完整、连续的诊疗过程,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临床决策的逻辑和挑战。 在案例的呈现上,本书遵循“真实性、代表性、启发性”的原则。 真实性:本书中的所有案例均来源于真实的临床实践,力求还原基层医疗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我们避免了理想化的情景,而是直面那些可能存在信息不全、患者依从性差、医疗资源有限等现实挑战。通过对这些真实案例的剖析,读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以及如何灵活变通,克服困难。 代表性:我们精心挑选了那些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具有高度普遍性和代表性的疾病和病情。这些疾病的发生率高,对基层居民的健康影响大,是全科医生必须熟练掌握的诊疗范畴。例如,呼吸系统感染、消化系统常见病、心血管疾病的初步筛查与管理、糖尿病的日常监测与教育、常见皮肤病的处理、小儿常见病如发烧、腹泻、咳嗽的诊治、以及妇科常见问题如月经不调、阴道炎的初步处理等,都在本书中有详实的案例解析。 启发性:本书不仅在于提供“答案”,更在于引导读者进行“思考”。我们鼓励读者在阅读案例时,主动代入角色,尝试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然后再与书中的解析进行对照。我们提供的解析,并非唯一的标准答案,而是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经验提出的最优选择,并会详细解释其背后的循证依据和临床考量。同时,我们也会指出可能存在的误诊误治原因,以及如何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本书的内容结构设计,以实用性为导向,力求使读者能够快速找到所需信息,并学以致用。 第一部分:常见内科疾病的基层诊疗 这部分将深入探讨基层全科医生最常接触的内科疾病。涵盖了: 呼吸系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的鉴别诊断与抗生素合理使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急性加重管理、哮喘的基层控制策略、肺结核的筛查与初步处理等。案例将侧重于如何在有限的检查条件下,通过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作出准确的初步诊断,并制定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 消化系统: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诊断与管理、消化性溃疡的鉴别与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诊断与生活方式指导、急性胃肠炎的处理、脂肪肝的早期识别与干预等。重点将放在非侵入性诊断方法和基础治疗上。 心血管系统:高血压的筛查、诊断与分级管理、不同类型降压药物的选择与应用、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评估与早期筛查、心律失常(如房颤)的初步识别与管理、心力衰竭(HF)的基层识别与稳定期管理等。将详细阐述如何通过简单检查识别高危人群,以及如何在基层进行慢性病管理。 内分泌系统:2型糖尿病的诊断、治疗与并发症筛查、口服降糖药物的选择与联合应用、糖尿病足的早期预防与处理、甲状腺功能减退与亢进的初步识别与用药指导等。强调患者教育在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性。 其他常见内科问题:贫血的鉴别诊断与初步治疗、头痛的常见原因分析与处理、眩晕的鉴别诊断、尿路感染的诊治、常见风湿免疫病的筛查等。 第二部分:常见外科、妇科及儿科疾病的基层诊疗 这部分将拓展到基层全科医生也需涉猎的领域: 常见外科问题:急性腹痛(阑尾炎、胆囊炎、肠梗阻等)的鉴别与急诊处理、常见皮肤软组织感染(如疖、痈、蜂窝织炎)的诊治、浅表淋巴结肿大的鉴别、常见创伤(如扭伤、挫伤)的初步处理、静脉曲张的初步评估等。 妇科常见问题:月经紊乱(如月经不调、痛经)的常见原因分析与处理、盆腔炎的初步诊断与治疗、外阴瘙痒与阴道分泌物异常的常见病因鉴别、妊娠早期常见问题(如先兆流产)的评估等。 儿科常见问题:发热、咳嗽、腹泻、呕吐的常见病因分析与处理、小儿惊厥的鉴别与急救、常见皮疹(如麻疹、水痘、猩红热)的识别、疫苗接种咨询与常见不良反应处理等。 第三部分:特殊人群与常见病管理的基层策略 这部分将聚焦于基层医疗中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和疾病管理: 老年医学:老年人多病共存的诊疗策略、老年综合征(如跌倒、认知功能下降、压疮)的预防与管理、老年人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与药物相互作用、临终关怀的初步理念与实践。 康复医学基础:常见慢性病(如中风后遗症、骨关节炎)的康复建议与指导、居家康复的简单训练方法、促进患者功能恢复的策略。 常见急危重症的基层识别与初步处理:心肺复苏(CPR)的基础知识与流程、急性过敏性休克的初步处理、急性脑卒中的现场识别与紧急转运、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识别与基础药物应用等。强调早期识别、稳定生命体征、并及时上转的重要性。 健康教育与疾病预防:慢性病管理中的患者教育技巧、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传播、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宣教、戒烟限酒的咨询方法、心理健康支持的初步理念与实践。 本书的语言风格力求简洁明了、通俗易懂,避免过于深奥的专业术语,以便于基层医务人员理解和吸收。每一章节都精心设计了“要点回顾”和“临床提示”,帮助读者快速掌握核心内容,并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此外,我们还加入了“知识拓展”栏目,引导读者进一步学习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前沿知识。 《悬壶济世:基层医疗实践指南》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基层全科医生在守护人民健康道路上的忠实伙伴。它将陪伴您一起成长,共同应对挑战,为构建更加健康、和谐的社会贡献力量。我们相信,通过本书的学习,每一位基层全科医生都能更加自信、从容地面对临床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精准的医疗服务,真正践行“悬壶济世”的医者仁心。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工作压力有点大,总觉得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扎实,尤其是面对一些比较棘手的基层医疗问题时,有时候会感到力不从心。身边也有不少同行推荐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料,但说实话,看来看去都感觉缺了点什么,好像都不是那种能够直击痛点,又能提供实际操作指导的书籍。我希望找到一本能够把我平时工作中遇到的那些“疑难杂症”都给梳理清楚,并且能够提供一套清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的参考书。我期待的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罗列疾病名称和治疗方案,更重要的是能把一个个真实的病例,像抽丝剥茧一样,一层层地解析开来,让我看到医生是如何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到鉴别诊断,再到最终确诊和制定治疗计划的全过程。而且,最好能包含一些在基层医疗环境中,由于条件限制或者患者接受度等因素,所产生的特殊情况处理方法,这样才能真正地指导我们的日常工作,提升临床诊疗水平,少走弯路,更有效地为患者服务。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对“案例解析”这类的书总是抱着一种观望的态度,因为很多时候,书本上的案例距离我们实际工作中的情况总是有那么一点偏差,或者处理方式过于理想化,不够接地气。我渴望的是那种能够反映真实基层工作场景的书,能够让我看到,在信息不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医生是如何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敏锐的临床思维和丰富的经验,做出最恰当的判断。这本书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绝对是我工作中的“及时雨”。我特别期待它能覆盖到那些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但又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比如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教育程度的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如何处理家属的质疑和焦虑,如何在紧迫的时间内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判断等等。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医生,在我遇到困惑时,能够提供一份细致入微、条理清晰的“手术指南”,让我能够清晰地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并且掌握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最终提升自己应对复杂病情的信心和能力。

评分

每次遇到一些比较棘手的病例,我总会反思自己的诊疗过程,希望能从中吸取教训,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我非常渴望能够有一本书,能够系统地梳理出基层全科医生在日常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复杂情况,并且提供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应对方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疾病的介绍,更重要的是关于“如何做”的指导。比如,当患者主诉模糊不清,或者存在多种合并症时,我们应该如何着手?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有限的检查和体格检查,逐步缩小诊断范围?在与患者沟通时,如何才能让他们理解并配合治疗?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从这些实际工作场景出发,结合最新的医学进展,为我们提供清晰的指导。如果这本书能够做到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导师一样,循循善诱,逐步引导我们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无疑将是对我们工作的一大助力。

评分

我一直认为,基层医疗的核心在于“全”和“精”。“全”意味着我们要能够应对各种各样的疾病,“精”则要求我们在面对常见病时,也要有深入的理解和精准的判断。我最近一直在琢磨,如何才能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临床思维和诊疗水平。我非常期待一本能够帮助我系统梳理基层全科工作中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思路的书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局限于疾病的简单介绍,而是能够深入解析每一个案例背后的诊断逻辑、治疗选择的依据,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处理方法。我特别希望它能涵盖一些在基层环境中,患者依从性不佳、或者家庭支持不足等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技巧。如果这本书能做到这一点,那它将不仅仅是一本参考书,更是一本能够帮助我们不断成长,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启蒙手册”,让我能够更有底气地面对每一次临床挑战。

评分

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理清思路,提升临床决策能力的工具书。我希望这本书不是那种枯燥的教科书,而是能够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把抽象的医学理论具象化,让我们这些基层医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劣。我特别关注那些在基层医疗中非常普遍,但又容易被误诊或延误治疗的疾病,例如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或者多系统受累的情况。我希望这本书能够针对这些情况,提供详实的分析,帮助我们掌握鉴别诊断的要点,以及在有限的检查条件下,如何做出最合理的推断。同时,我也希望它能包含一些关于药物使用、联合治疗的最新进展和实践经验,以及在基层医疗环境中,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疗效和最高的依从性。如果这本书能够在这几个方面做得足够深入和到位,那它将是我的案头必备。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