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审美水平的不断进步,对住宅和家居设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本书所选案例风格突出,展示了美国民宅建筑风格之一的牧场式建筑的经典作品,图片精美,为读者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并为设计师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探索地方特色文化对现代风格建筑的影响,以及现代建筑风格对地方文化的重现。书中包含的设计策略对于现代主义建筑师来说是十分宝贵的,许多案例都展现出对现代主义理念的传承,概括性地呈现了现代风格住宅与美国德克萨斯州本书文化的结合,表现出现代住宅的实用性特点。
4本书收集了33个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建筑作品,展示了设计师们从建筑与外部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到室内设计的创意与构想,剖析了他们如何运用现代的设计语汇与色彩搭配重塑由强悍民风和畜牧业催生出的德州住宅,使本土文化与现代建筑风格完美融合。这些建筑既保留了当地文化的特质,使读者自然而然地对美国著名的西部牛仔文化浮想联翩,又吸收了更加多元化的设计风格和装饰元素,本书能够启发设计师们深入思考如何使区域文化与现代建筑相结合。对于更广大的读者来说,本书则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和审美价值。
汉娜·詹金斯是澳大利亚视觉出版集团的一名资深编辑。澳大利亚视觉出版集团成立于1983年,是世界上著名的出版商之一,每年出版60余种精装图书,记录全球新兴的优秀建筑设计作品。视觉出版集团专业出版建筑和室内设计图书,插图丰富,设计精美。一直以来得到国际作家、编辑和经销商的鼎力支持,共同促进并推动了该集团的图书走向全球。
6 前言
10 1号山坡住宅
蒂姆·卡佩特建筑事务所
16 埃文代尔住宅
莫里森与迪尔沃斯·沃尔斯建筑事务所
22 布鲁克维尤住宅
史密斯阿克建筑事务所
30 卡鲁斯住宅
史密斯阿克建筑事务所
38 卡萨·林德住宅
布坎南建筑事务所
46 教堂山二号住宅
韦尔奇建筑事务所
54 崖边住宅
施佩希特建筑事务所
60 “水泥箱”住宅
罗伯森设计事务所
68 克雷特住宅与谷仓 弗曼与凯尔建筑事务所
78 迪特农场住宅
霍腾贝里·韦伦建筑事务所
84 艾丝卡拉戴乌住宅
拉鲁建筑事务所
92 格温纳住宅
能源建筑事务所
98 格拉西奥萨湾住宅
韦伯建筑设计工作室
104 “绿灯”住宅
约翰·格拉布尔建筑事务所
110 哈特·伍德森住宅
马龙·麦克斯维尔·博森建筑事务所
118 117号住宅
坎迪德·罗杰斯建筑事务所
124 隐池住宅
拉鲁建筑事务所
132 湖畔小屋
马克·奥多姆建筑设计工作室
140 拉曼住宅
A.格路普建筑事务所
146 “光影盒”住宅
约翰·格拉布尔建筑事务所
154 奥尔莫斯公园住宅
莱克|弗莱托建筑事务所
162 奥托住宅
托宾·史密斯建筑事务所
170 派维立安住宅
迈特建筑设计工作室
178 彩虹湖住宅
麦克斯·利维建筑事务所
184 溪谷休息寓所
托宾·史密斯建筑事务所
192 1446号住宅
麦罗·里维拉建筑事务所
200 利弗克莱斯特住宅
拉鲁建筑事务所
208 销售街住宅
伯恩邦·马嘉蒂尼建筑事务所
216 斯凯维尤住宅
莫里·莱格建筑事务所
222 西南住宅
史密斯阿克建筑事务所
228 泰特拉住宅
贝尔西·陈建筑设计工作室
236 垂直住宅
迈罗·里维拉建筑事务所
242 白岩湖II号住宅
韦尔奇建筑事务所
249 索引
前言
海伦·汤普森
德克萨斯与现代主义的伟大爱情恐怕是不可避免的。不是一个,而是两个强大的力量(新材料的使用和现代主义)抑制了这个远离欧洲的地方对新古典主义和学院派建筑的吸收和发展,这两种力量使德州这个偏远之地无法流行起那样的建筑风格。不只是流行的问题,事实证明,其广袤的风景和豪放的民风催生出了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它茁壮成长于广阔的美国国家传奇之中。在二战后建筑师们对新材料的迷恋也推动了这种建筑风格的发展。玻璃、钢铁和钢筋混凝土解放了对建筑材料使用的束缚,使建筑师们可以使用现代元素优雅地建造新的结构形式。突然间,一些惊人的效果展现了出来——玻璃墙体和独立于结构的架空层都成为可能。
在德克萨斯,钢铁作为建筑材料很普遍。在20世纪30年代末,东德克萨斯州出现了石油热,那时正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石油需求巨幅飙升。石油的一切制品对于在世界各地作战的盟军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而钢铁则是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中都会用到的最为重要的金属材料。作为一个农业大州,德克萨斯掌握的突破性制造技术引领了二战之后钢铁的应用。牧场中的谷仓、篱笆构建、筒仓、水槽、风车,当然还有石油井等,都是新冶炼工程制造技术的受益者。
井然有序的欧式风格和德克萨斯的大胆风格并驾齐驱,产生了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叠加效应,使现代主义以一种非常令人兴奋的方式成为该州的文化基础。
达拉斯建筑师大卫·威廉姆斯被誉为在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发展了德克萨斯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师。当地的德克萨斯人对于古典主义设计感到厌倦,他们更关注的是一个房子怎样处于一处景观之中——朝向如何,形式如何,以及使用何种建筑材料。威廉姆斯是一个梦想家,他结识了另一位梦想家奥尼尔·福特:从1926年至1932年末,奥尼尔·福特为威廉姆斯当学徒,并与他分享自己的各种想法,寻找和绘制德克萨斯中部的当地房屋,这些都为他以后的作品提供了灵感。德克萨斯现代主义风格根植于那些早期的住宅——这些建筑结构简单,轮廓长而低矮,表达出了现代住宅的实用性特点。
奥尼尔·福特是德克萨斯现代主义风格的最初代表,不过他认为自己对这一风格的影响不能被过分的夸大,而更应该被看作“前现代主义者”。他以采用德克萨斯当地的建筑原料而闻名,正如他的设计作品具有该州地方特色一样:他的固定接缝金属屋顶价格低廉且耐用,这样的屋顶常可以从农场中看到,而在本书中,你会在许多住宅中看到它们;玻璃门窗使室内外景观融为一体,内墙延伸到室外,环抱庭院;建筑物与地形地势遥相呼应;房屋之间带有屋顶的走廊可以让微风从房子的一端吹到另一端,棚架和乔木则过滤了自然光线,使阳光不至于过于刺眼。
这些设计策略对于三代德克萨斯现代主义建筑师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在奥尼尔·福特的圣安东尼奥工作室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其中最有名的是大卫·莱克和泰德·弗雷托,他们将德克萨斯州的农牧业风格融合到特定的建筑物之中。他们后来脱离了奥尼尔·福特的圣安东尼奥工作室独立发展。本书中提到的杰森·史密斯、托宾·史密斯、约翰·葛兰宝和坎迪德·罗杰斯等都是德克萨斯现代主义风格的新一代建筑师。而马克斯·利维和弗兰克·韦尔奇则是继承奥尼尔·福特衣钵的日益减少的精英成员。
在德克萨斯现代主义谱系另一端的是达拉斯建筑师莱昂内尔·莫里森和马克·迪尔沃思,他们的简约住宅深得现代主义精髓,全白色的精细细节,无缝的连接,柔滑的表面。然而,你还是可以看到用围墙划分的庭院、石灰石堆砌的墙体和四四方方的轮廓,这些都展现出建筑师对往昔的德克萨斯风格的传承。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德克萨斯的现代主义风格都有着独特的不同之处:这本书中,建筑师们以他们独有的建筑语汇塑造着德克萨斯州的老式住宅。使用如木材和石灰石这样的德克萨斯当地材料,将这种建筑语言应用到现代世界的建筑项目命题当中。他们设计的住宅成了建筑上的范例,唤起了对现代主义的深思熟虑和一丝不苟的信念,同时又保持了德克萨斯的景观和气候特色。这两个看似矛盾的方面不仅共存,而且互相赋予了新的涵义,这恰恰说明了德克萨斯现代主义风格的活力与魅力。
说实话,我最初对这本书的期望值并不高,总觉得这类书的文字部分往往是华而不实的套话。然而,《现代风格住宅》在空间叙事和人文解读上,展现出了一种令人惊喜的文学性和哲学思辨深度。它不只是在展示“房子是什么样的”,更在探讨“人如何在这样的空间中存在”。书中穿插了一些建筑师和居住者的访谈录,这些对话非常真实,没有经过过度的修饰。我尤其喜欢其中一位建筑师对“留白”哲学的阐述,他认为现代住宅中的“空”并不是指没有家具,而是指为未来和不确定性预留的心灵空间。书中对收纳系统的设计理念也极其先进,它摒弃了传统的“藏起来”的思路,转而提倡“恰到好处的展示”,即那些承载了居住者记忆和审美的物品,应该被置于精心设计的展示架上,成为空间叙事的一部分。这种对生活痕迹的尊重,使得整个现代空间呈现出一种温暖、有人气的故事感,而不是冰冷的样板房展示。它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家中那些不必要的堆砌,思考如何通过精简来提升生活的品质。
评分我原本以为,购买一本关于《现代风格住宅》的书,无非是想找点装修灵感,结果却收获了一本关于生活态度的指南。这本书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它拒绝将现代主义神化或教条化。在探讨了大量国际前沿的设计案例之后,它并没有要求读者必须完全复制那种高成本、高规格的模式。反而是花了不少篇幅在讨论“如何用有限的预算实现现代精神”。书中专门开辟了一个章节,详细对比了进口高端材料与高品质国产材料在特定应用场景下的性价比和耐久度,甚至还给出了不同预算下的“现代主义精简方案”。这体现了作者的务实精神,他们深知大多数人并非生活在设计杂志的封面里。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书中多次强调了“可持续性”和“可变性”在现代住宅设计中的重要性。它鼓励我们在设计初期就考虑到未来家庭结构的变化,比如预留出灵活的隔断墙空间,或者采用模块化的家具系统,使得住宅能够随着居住者的生命周期而自然演化。这种面向未来的、有韧性的设计理念,才是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现代风格吧。
评分翻开这本书,我立刻被它那近乎建筑图纸般的严谨和对细节的苛求所吸引。这不是一本随便看看的画册,更像是一本可以放在工作台上反复研读的专业参考书。它对结构和材料的解析详尽得令人咋舌。比如,在讨论到悬挑结构时,书中不仅配有精美的实景照片,还附带了结构剖面图,清晰地标注了钢材的型号和连接节点的处理方式。这种“技术细节的透明化”处理,极大地满足了我这种对“为什么这样设计”充满好奇心的读者。此外,书中对高性能围护结构的研究也让我印象深刻。它并没有停留在展示“落地窗很美”的表象,而是深入分析了三层Low-E玻璃在不同气候带下的热工性能表现,以及如何通过隐藏式的通风系统来解决现代大面积玻璃幕墙带来的通风和除湿问题。书中还花了很大篇幅介绍了智能家居系统与建筑物理的无缝集成,探讨了如何让科技服务于居住的舒适性,而不是让复杂的电子设备成为视觉上的干扰物。读完这部分内容,我对“好的现代设计”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它必须是建立在坚实的技术基础之上的美学表达。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摄影水准,完全可以拿去参加国际设计展览了。每一页的布局都经过深思熟虑,字体选择纤细而有力,与现代设计的锐利感相得益彰。摄影师的功力也非同一般,他们似乎掌握了一种魔力,能够把原本静态的建筑空间拍出动态的韵律感。最让我称道的是,书中对于“材质对比”的视觉呈现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例如,当一篇章介绍到混凝土墙面与未经处理的黄铜配件的结合时,摄影师通过调整拍摄角度,让混凝土的粗粝纹理在侧光下清晰可见,而黄铜的细腻光泽则被柔和地捕捉,两者在视觉和触感上的强烈反差,跃然纸上。它不像某些图册那样,把所有东西都拍得“亮堂堂”的,而是懂得利用阴影来塑造体量和深度。此外,书中对尺度感的拿捏非常精准,无论是宏大的公共起居空间,还是私密的浴室角落,都能清晰地传达出设计师对人体工程学和视觉平衡的精确计算。这对于我学习如何构图和表现空间感,有着直接的实战价值。
评分这本《现代风格住宅》的室内设计书籍,真是一股清新的空气!我原本以为这类书籍无非是展示一些光洁的大理石台面和冷峻的线条,但它完全颠覆了我的刻板印象。首先,它对“现代”的定义非常具有包容性和深度。书中收录的案例不仅仅是极简主义的范本,更多地展现了如何在现代框架下融入自然元素和人文关怀。比如,有一组案例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本土的木材和石材,通过现代的几何手法进行重构,使得空间既有现代的通透感,又不失地域文化的温度。书中对光影的捕捉简直达到了艺术的高度,大量的篇幅都在分析自然光如何在不同时间段、通过不同材质的窗户和导光筒,在室内空间中“流动”和“停留”。特别是关于“灰度”的运用,作者似乎对色彩的微妙变化有着近乎偏执的敏感,展示了如何用深浅不一的灰色调,搭配少量的亮色点缀,营造出既宁静又富有层次感的居住氛围。这对于我这样正准备装修,但又不想让家变得像样板间一样冰冷的人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的宝典。我特别喜欢它对功能性与美学平衡的探讨,它不是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酷炫”,而是落脚于居住者的真实生活动线和情感需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