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設計:係統方法

數字設計:係統方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威廉·J·戴(William J. Dally) R.柯蒂斯雅 著,韓德強 譯
圖書標籤:
  • 數字設計
  • 係統方法
  • 計算機組成原理
  • 數字邏輯
  • Verilog
  • VHDL
  • FPGA
  • 數字電路
  • 硬件設計
  • 係統設計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579403
版次:1
商品編碼:12207579
品牌:機工齣版
包裝:平裝
叢書名: 計算機科學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54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從係統的視角,通過準確、清晰的講解以及示例和Verilog文件,展示瞭如何使用簡單的組閤和時序模塊來構建完整的係統。本書共分七部分,不僅涵蓋瞭組閤邏輯電路、算術運算電路、時序邏輯電路和同步時序電路等基本的數字邏輯課程的內容,還給齣瞭有限狀態機、流水綫、接口規範、係統時序、存儲係統等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的知識。本書適閤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及相關專業數字設計課程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作為微處理器和SoC設計人員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William James Dally現為斯坦福大學工程學院Willard R. and Inez Kerr Bell教授,曾任計算機係係主任和NVDIA公司首席科學傢和副總裁。他和他的研究團隊開發的係統體係結構、網絡體係結構、信號、路由和同步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到當今大的並行計算機中。他有著多年在工業界和學術界工作的經驗,曾供職於貝爾實驗室、加州理工學院和MIT,還曾為Digital Equipment,、Cray Research 和Intel公司的谘詢顧問。他是美國國傢工程院院士,IEEE、ACM和AAAS(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的Fellow。他還曾獲得多項榮譽,包括ACM Eckert-Mauchly 奬, IEEE Seymour Cray奬和ACM Maurice Wilkes奬。他已經發錶瞭200多篇論文,擁有75項專利,並是教材《數字係統工程》和《互連網絡的原理和實踐》的作者。
R. Curtis Harting是斯坦福大學博士研究生。他本科畢業於杜剋大學主修電子和計算機工程以及計算機科學。他碩士畢業於斯坦福大學。他的主要研究興趣在計算機體係結構,關注並行、高性能和節能設計。

目錄

齣版者的話
推薦語
譯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緒論
第1章 數字抽象化
1.1數字信號
1.2數字信號容忍噪聲
1.3數字信號錶示復雜數據
1-3.1錶示一年中的某一天
1.3.2錶示減色法
1.4數字邏輯函數
1.5數字電路和係統的Verilog描述
1.6係統中的數字邏輯
小結
文獻說明
習題
第2章 數字係統設計實踐
2.1設計流程
2.1.1設計規格
2.1.2概念開發與可行性
2.1.3劃分與詳細設計
2.1.4驗證
2.2數字係統由芯片和電路闆構建
2.3計算機輔助設計工具
2.4摩爾定律和數字係統演變
小結
文獻說明
習題
第二部分組閤邏輯
第3章 布爾代數
3.1公理
3.2性質
3.3對偶函數
3.4標準形式
3.5從公式到門電路
3.6用Verilog描述布爾錶達式
小結
文獻說明
習題
第4章 CMOS邏輯電路
4.1開關邏輯
4.2 MOS晶體管的開關模型
4.3 CMOS門電路
4.3.1基本的CMOS門電路
4.3.2反相器、與非門、或非門
4.3.3復雜門
4.3.4三態電路
4.3.5應避免使用的電路
小結
文獻說明
習題
第5章 CMOS電路的延遲和功耗
5.1 靜態CMOS門的延遲
5.2扇齣和驅動大電容負載
5.3扇入和邏輯功效
5.4延遲計算
5.5延遲優化
5.6連綫延遲
5.7 CMOS電路的功率損耗
5.7.1動態功耗
5.7.2靜態功耗
5.7.3功率調節
小結
文獻說明
習題
第6章 組閤邏輯設計
6.1組閤邏輯
6.2閉閤
6.3真值錶、最小項和標準形式
第三部分算術電路
第四部分同步時序邏輯
第五部分實用設計
第六部分係統設計
第七部分異步邏輯
附錄
參考文獻
《數字設計:係統方法》並非一本關於時下流行的“數字遊民”生活方式的書籍。它也不是一本關於如何利用數字工具提升個人效率的指南。更進一步說,它與數字營銷、社交媒體策略、或是純粹的編程技術手冊都截然不同。 這本書的核心在於“係統”與“數字設計”的融閤,它探討的是一種基於係統性思維的數字産品與服務設計方法論。它旨在幫助讀者理解,在當今高度互聯、數據驅動的世界中,如何從宏觀的係統層麵齣發,去構思、設計、實現並優化那些能夠真正解決用戶需求、創造商業價值,並具備可持續發展潛力的數字解決方案。 這是一本關於“如何思考”和“如何構建”的著作,而非“使用什麼工具”或“達到什麼特定結果”的速成手冊。 核心理念:係統思維在數字設計中的運用 《數字設計:係統方法》首先強調的是“係統”的概念。在數字領域,我們所設計的並非孤立的界麵或功能,而是嵌入在復雜係統之中的一部分。這個係統可能包括: 用戶生態係統: 用戶的行為模式、心理需求、社會關係、使用場景的動態變化。 技術架構: 硬件、軟件、網絡、數據存儲、算法的相互作用與限製。 業務邏輯: 盈利模式、運營流程、市場競爭、戰略目標。 社會與倫理環境: 法律法規、文化價值觀、隱私保護、數字公平。 書中深入剖析瞭如何運用係統思維去識彆、理解並影響這些相互關聯的要素。它鼓勵讀者跳齣“像素”的局限,從“全局”的角度審視設計問題,從而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短視行為,而是緻力於構建能夠自我調節、適應變化、並産生積極連鎖效應的數字解決方案。 從“産品”到“解決方案”的轉變 這本書將設計理念從單純的“産品開發”提升到“解決方案構建”。這意味著設計過程不再僅僅關注産品的可用性、美觀性或功能性,而是要圍繞用戶在特定場景下遇到的問題,構建一套完整的、多層次的數字服務或體驗。 例如,設計一個“在綫學習平颱”不僅僅是開發一個能夠上傳課程、觀看視頻的網站。從係統方法的角度來看,它需要考慮: 學習者的動機與痛點: 他們為什麼需要學習?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哪些障礙?如何激勵他們持續學習? 教師的教學需求: 如何方便地創建和管理課程?如何與學生互動?如何評估學習效果? 平颱的生態構建: 如何吸引更多優質內容?如何建立社區?如何形成正嚮反饋循環? 數據驅動的優化: 如何利用用戶行為數據來改進課程內容、平颱功能、以及個性化推薦? 長期的可持續性: 如何應對技術迭代?如何處理用戶增長帶來的運維挑戰?如何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 《數字設計:係統方法》將引導讀者掌握一套係統性的方法,來解答這些更深層次的問題,從而設計齣能夠真正滿足用戶長期需求、並具備強大生命力的數字解決方案。 貫穿設計生命周期的係統方法 書中詳細闡述瞭如何在數字設計的整個生命周期中融入係統方法: 1. 發現與定義階段: 係統分析: 如何繪製係統圖、用戶旅程圖、服務藍圖,來全麵理解問題的復雜性? 需求探究: 如何超越錶麵需求,挖掘深層次的動機、痛點與未被滿足的期望? 價值主張定義: 如何清晰地界定設計所要創造的獨特價值,以及目標用戶群? 2. 構思與設計階段: 係統建模: 如何將對係統的理解轉化為可執行的設計思路?如何思考功能之間的耦閤與解耦? 體驗架構: 如何設計跨越多個觸點、多種設備、多重服務的整體用戶體驗? 信息架構與交互設計: 如何在係統層麵上組織信息,設計直觀且高效的交互流程? 界麵設計與視覺傳達: 如何通過視覺元素支撐係統邏輯,並傳遞清晰的設計意圖? 3. 實現與測試階段: 模塊化設計與可擴展性: 如何構建易於維護和擴展的設計係統? 數據集成與接口設計: 如何確保設計能夠順暢地與後颱係統、第三方服務進行數據交互? 原型驗證與可用性測試: 如何在早期階段通過係統性測試來發現和解決潛在問題? 4. 部署與優化階段: A/B測試與數據分析: 如何利用數據反饋來持續迭代和優化設計? 用戶反饋收集與處理: 如何建立有效的反饋機製,並將其轉化為設計改進的驅動力? 長期維護與演進: 如何規劃設計係統的未來發展,以適應技術的進步和市場變化? 設計的倫理與責任 《數字設計:係統方法》並非迴避,而是直麵數字設計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及其帶來的倫理挑戰。書中會探討: 用戶隱私與數據安全: 如何在設計中體現對用戶隱私的尊重,並采取有效的數據保護措施? 算法偏見與公平性: 如何識彆和避免設計中可能存在的算法偏見,確保數字服務的公平性? 數字包容性: 如何設計能夠被更廣泛用戶群體(包括有特殊需求的用戶)所理解和使用的數字産品? 可持續設計: 如何從環境、社會和經濟的維度考量設計的長期影響,避免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和負麵社會效應? 這本書旨在培養讀者成為負責任的設計者,能夠審慎地思考設計決策帶來的潛在後果,並積極地為構建一個更公平、更包容、更可持續的數字未來貢獻力量。 目標讀者 這本書適用於所有參與數字産品與服務設計與開發的人員,包括: 産品經理/産品設計師: 幫助他們從係統層麵理解用戶需求和業務目標,構建更具戰略性的産品路綫圖。 用戶體驗(UX)設計師/用戶界麵(UI)設計師: 提升他們對整體係統運作的認知,設計齣與係統更匹配、更具影響力的用戶體驗。 前端/後端工程師: 促進設計與技術之間的深度理解與協作,實現更高效、更健壯的係統架構。 創業者/商業領導者: 為他們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來審視數字業務的構建與創新,驅動業務的長期增長。 設計教育者與學生: 提供一套紮實、前沿的理論框架和實踐方法,為培養下一代優秀的數字設計人纔奠定基礎。 總結 《數字設計:係統方法》不是一本關於“做什麼”的書,而是關於“如何思考”和“如何構建”的書。它提供瞭一套強大的、跨學科的思考框架和實踐指南,幫助讀者超越錶麵的數字化工具和界麵,深入理解數字産品與服務背後的係統性邏輯,從而設計齣真正有價值、有影響力、且可持續的數字解決方案。這本書將引導讀者成為更具前瞻性、更具責任感的數字設計者,能夠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數字時代中,做齣更明智、更具深度的設計決策。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一直對技術與藝術的融閤著迷,而數字設計恰好是兩者結閤的完美典範。這本書的標題《數字設計:係統方法》 immediately caught my eye. The word "systematic" suggests a rigorous and structured approach, which is exactly what I’ve been looking for to elevate my own design understanding. My current work often feels a bit ad-hoc, driven by intuition more than by a clear methodology. I’m eager to see how this book dissects the digital design process into its fundamental components, and how these components interact to form a cohesive whole. I’m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the exploration of how different design decisions ripple through the entire project lifecycle. Does it cover the initial research and ideation phases with the same depth as it does the final implementation and testing? I’m also hoping for insights into the tools and technologies that support this systematic approach, and perhaps even discussions on how to adapt these methods to different project scales and constraints. The prospect of gaining a deeper, more analytical perspective on digital design is incredibly exciting.

評分

坦白說,我之前對“數字設計”這個概念的理解比較模糊,總覺得它和傳統的設計有所不同,但又說不上來具體在哪裏。當我在書店看到《數字設計:係統方法》這本書時,標題中的“係統方法”立刻引起瞭我的注意。我腦海裏immediately聯想到的是,這種方法是否意味著一種更加科學、更加可控的設計過程?我期待這本書能從一個非常基礎的層麵開始,清晰地解釋什麼是數字設計,以及為什麼它需要一套“係統方法”。 我希望它能夠幫助我理清那些我之前可能忽略的、或者說是我沒有意識到的設計環節。比如,在用戶研究和需求分析之後,如何將這些信息轉化為具體的設計方案,又如何評估這些方案的優劣,並最終落地執行。我對書中關於“方法論”的介紹非常感興趣,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實用的模型或者框架,讓我能夠套用到自己的學習和實踐中。我更希望它能幫助我培養一種“設計思維”,一種能夠將復雜問題分解,並找到最優解決方案的能力。

評分

這本《數字設計:係統方法》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吸引人,簡約而不失專業感,黑白灰的配色,配閤書名簡潔的字體,預示著內容定然是邏輯清晰、條理分明。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首先就被它厚重的質感所吸引,精裝的裝幀,紙張的觸感溫潤,翻閱時沙沙的聲響,仿佛都能感受到作者在其中傾注的心血。我一直對數字設計的領域充滿好奇,但總覺得它像一個龐大的迷宮,入口眾多,齣口卻不清晰。這本書的齣現,給瞭我一種“撥雲見日”的感覺。我尤其期待書中對於“係統方法”的闡釋,在我看來,設計之所以能夠成為一門學科,而非僅僅是靈感的堆砌,關鍵就在於其背後的係統性。這本書是否能夠揭示這種係統性的本質,將復雜的數字設計流程梳理成一套可循的脈絡?我希望它能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思考框架,幫助我理解從概念構思到最終實現的每一個環節,它們之間是如何相互關聯、相互支撐的。此外,我也希望書中能夠包含一些經典的案例分析,通過實際項目的剖析,來印證理論的有效性,讓我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係統方法”在實踐中的強大力量。

評分

I’m not a designer by trade, but I've always been fascinated by the underlying logic and structure that goes into creating compelling digital experiences. The title, "Digital Design: A Systematic Approach," immediately struck a chord. It suggests a departure from purely aesthetic considerations and hints at a deeper, more analytical framework. I'm hoping this book will illuminate the often-invisible scaffolding that supports effective digital design. My curiosity lies in understanding how designers move from abstract ideas to concrete, user-friendly interfaces. Does the book delve into the principles of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How does it approach the challenge of user-centered design in a systematic way? I'm eager to learn about the iterative processes involved, the methods for testing and refinement, and perhaps even the ethical considerations that shape modern digital products. I’m less interested in specific software tutorials and more in the fundamental reasoning behind design decisions. I envision this book as a guide to thinking like a digital designer, equipped with a robust, systematic toolkit.

評分

作為一名對創新和技術發展保持高度關注的讀者,我被《數字設計:係統方法》這本書的標題深深吸引。 “係統方法”這個詞,在我看來,蘊含著一種嚴謹、高效且可復製的設計理念,這正是我在當前信息爆炸、快速迭代的數字時代所亟需的。 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一種能夠係統性地解決復雜數字設計挑戰的理論框架。 比如,如何從海量的信息中提煉齣核心的設計需求?如何構建一個能夠支持多方協作、並且易於迭代和優化的設計流程?我對書中可能包含的關於設計原則、設計模式以及設計評估體係的內容尤為期待。 我希望它不僅能指導我如何“做”設計,更能讓我理解“為什麼”要這樣做。 換句話說,我希望它能幫助我建立一種宏觀的視角,理解設計決策背後的邏輯和影響,從而能夠創造齣真正有價值、有影響力的數字産品。 我相信,一個優秀的係統方法,能夠顯著提升設計的效率和最終的成果質量。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