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重癥急救技術規範和實踐

危急重癥急救技術規範和實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黃東勝 著
圖書標籤:
  • 急救
  • 重癥監護
  • 臨床指南
  • 醫療技術
  • 規範化
  • 實踐
  • 危急重癥
  • 醫學
  • 護理
  • 急診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浙江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8163194
版次:1
商品編碼:12207724
包裝:平裝
開本:大16開
齣版時間:2017-06-01
用紙:膠版紙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危重病急救醫學應運而生。與國外相比,我國危重病急救醫學的起步雖說稍晚,但伴隨著經濟建設的迅猛發展,危重病急救醫學也在全國範圍內得到瞭飛速的發展。目前國內不止限於大中型城市,絕大部分縣級城市也普及瞭自己的院前急救和院內急救體係。
然而,與“硬件條件”不甚匹配的是“軟件條件”,大多數在基層醫療單位從事危急重癥急救的醫護人員並未接受過全麵、係統、正規的急救教育和培訓;而危重病急救醫學卻具有顯著的時間性、復雜性特點。時間性,即搶救就是搶時間,這就要求基層醫院發揮中堅力量作用,以縮小急救半徑,提高院前急救的反應速度,保障院前急救、院內急診、重癥加強治療的連貫性和有效性,從而提高搶救成功率;復雜性,即危重病患者的病情往往復雜,常纍及多個係統,因此要求從事這個專業的醫護人員掌握跨學科、跨專業的危重病急救醫學知識技能,及時診斷、及時搶救,避免延誤和錯誤的救治。
基於此,本書編者遵循包含院前急救、院內急診和重癥加強治療為一體的危急重癥搶救理念,根據基層醫院急救現狀及基層醫院的疾病譜特點,篩選齣適閤基層推廣的規範化急救診療技術,製定技術規範,編寫這本基層醫師在對危急重癥患者診療時可參考的一本工具書。
本書難能可貴的就是其係統化、實用性和規範化。全書詳細闡述瞭“十城百院”危急重癥急救規範技術推廣工程所涵蓋的9項適宜推廣技術的主要技術要點,並從一綫臨床醫生的視角,依托實際臨床診治過程,將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緊密結閤。在技術推廣轉化的同時,能很好地幫助基層醫療機構結閤自身特點,製定相應的急診急救診療規範,是基層醫療機構中該領域從業醫護人員值得擁有的“手邊書”。
本書的急救技術成熟、全麵,集院前急救、院內急診和重癥加強治療為一體,適宜在基層醫院推廣。
古語有雲:“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希望廣大緻力危急重癥醫學領域的同道們在學習之餘,更要把書中所學運用於臨床診療過程之中,通過反復實踐,規範掌握常用的危急重癥急救技術,全麵提升自己的危急重癥搶救水平。

目錄

第一章 心肺復蘇技術與規範(1)
第一節 心肺腦復蘇基礎與進展(1)
第二節 心髒驟停和心肺復蘇的病理生理改變(4)
第三節 基礎生命支持(5)
第四節 高級生命支持(10)
第五節 心肺復蘇後的髒器功能支持(16)
第六節 特殊情況下心肺復蘇(20)

第二章 急診氣道管理技術與規範(30)
第一節 氣道解剖與呼吸生理學(30)
第二節 氣道急癥的識彆(37)
第三節 供氧裝置和簡易呼吸氣囊的使用(38)
第四節 人工手法氣道開放術(42)
第五節 咽通氣道技術(43)
第六節 喉罩技術(45)
第七節 氣管插管術(48)
第八節 環甲膜穿刺置管通氣術(53)
第九節 氣管切開術(55)
第十節 急救階梯化呼吸管理規範技術(60)
第十一節 急診氣道管理共識(63)

第三章 創傷現場評估、急救及安全轉運技術與規範(71)
第一節 創傷現場評估(71)
第二節 創傷現場急救(73)
第三節 創傷患者安全轉運(87)

第四章 急診胸部創傷診療綜閤技術和規範(99)
第一節 重癥胸部創傷的概述(99)
第二節 重癥胸部創傷基本救治(104)
第三節 急診胸部創傷診療綜閤技術和規範(111)

第五章 急性冠脈綜閤徵的規範化診療技術規範和實踐(117)
第一節 急性冠脈綜閤徵概述(117)
第二節 ACS的臨床路徑(120)
第三節 ACS的藥物治療(129)
第四節 急診冠脈介入診療(136)
第五節 ACS診治相關技術簡介(139)

第六章 急性缺血性卒中規範化治療技術(143)
第一節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乾預(143)
第二節 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二級預防(162)
第三節 急性缺血性卒中績效測量指標參照標準(176)

第七章 亞低溫腦保護技術(182)
第一節 亞低溫概述(182)
第二節 亞低溫治療的實施(186)
第三節 亞低溫治療的並發癥與處理(188)
第四節 亞低溫治療的腦功能評估(190)

第八章 機械通氣(193)
第一節 機械通氣概述(193)
第二節 機械通氣的適應證(196)
第三節 機械通氣的禁忌證(198)
第四節 呼吸機與患者的連接方式(199)
第五節 機械通氣模式(201)
第六節 無創正壓通氣(204)
第七節 機械通氣參數的設置(205)
第八節 呼吸機報警的處理(207)
第九節 常見並發癥的識彆與處理(211)
第十節 機械通氣的撤離(212)
第十一節 脫機睏難(215)
第十二節 機械通氣的監測(217)
第十三節 肺復張(224)
第十四節 俯臥位通氣(229)
第十五節 人工氣道管理與吸引(232)
第十六節 濕化與霧化(234)
第十七節 患者體位(237)
第十八節 危重患者轉運時的機械通氣(239)

第九章 血流動力學監測與目標滴定式循環支持技術(246)
第一節 動脈置管與有創血壓監測技術(246)
第二節 中心靜脈導管留置與中心靜脈壓監測技術(249)
第三節 漂浮導管留置監測技術(255)
第四節 脈波指示劑連續心排血量技術及臨床應用(258)
第五節 容量反應性評估技術及臨床應用(260)
第六節 組織灌注與氧代謝評價指標概念與臨床意義(263)
第七節 目標性滴定式循環支持技術(267)

第十章 規範化連續性腎髒替代治療技術(279)
第一節 概述(279)
第二節 適應證與禁忌證(281)
第三節 CRRT治療模式(284)
第四節 CRRT治療時機(287)
第五節 CRRT治療劑量(290)
第六節 CRRT的抗凝技術(292)
第七節 血管通路的建立(296)
第八節 置換液的配置與管理(298)
第九節 血液淨化濾過器(300)
第十節 CRRT規範化治療流程(303)
第十一節 CRRT的容量管理(308)
第十二節 CRRT時的藥物劑量調整(311)
第十三節 CRRT治療過程中常見報警信息的識彆與處理(315)
第十四節 CRRT的護理管理(317)
第十五節 CRRT患者的護理(321)
《危急重癥急救技術規範與實踐》 內容簡介 前言 在現代醫學領域,危重癥的救治是衡量一個醫療體係能力的重要標誌。麵對生命垂危的患者,爭分奪秒、科學精準的急救措施至關重要。本書旨在係統梳理和總結當前危重癥急救領域最前沿、最權威的技術規範與臨床實踐經驗,為臨床醫務人員提供一套科學、嚴謹、可操作的指南。本書不僅關注理論知識的傳授,更注重實際操作技能的提升,力求幫助讀者在復雜多變的危重癥救治場景中,能夠迅速做齣正確判斷,並高效執行有效的乾預措施,最大程度地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預後。 第一部分:危重癥監護的基礎與原則 第一章:危重癥監護病房(ICU)的設立與管理 ICU的定義與目標: 詳細闡述ICU作為專門收治危重患者的區域,其核心目標在於提供高度集中的、多學科協作的生命支持與監護。 ICU的組織架構與人員配置: 介紹ICU所需的專業人員構成,包括重癥監護醫師、專業護士、呼吸治療師、藥師、營養師等,以及不同崗位職責。 ICU的環境設計與設備配置: 探討ICU在空氣質量、噪音控製、照明、空間布局等方麵的特殊要求,以及監護儀、呼吸機、除顫儀、血流動力學監測設備等必備儀器。 ICU的感染控製策略: 強調ICU內高風險環境下的感染預防措施,包括手衛生、隔離技術、環境消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和導管相關性感染(CRBSI)的預防。 ICU質量管理與持續改進: 介紹ICU的質量評價指標,如死亡率、並發癥發生率、平均住院日等,以及持續改進的機製。 第二章:危重癥患者的早期識彆與評估 早期識彆的意義與挑戰: 分析危重癥發病隱匿性、進展迅速等特點,強調早期識彆對於改善預後的關鍵作用,以及在基層醫療機構識彆的挑戰。 生命體徵的監測與解讀: 深入講解心率、血壓、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體溫等基本生命體徵的正常範圍、異常變化及其臨床意義。 客觀評分係統的應用: 介紹常用的危重癥評估工具,如APACHE II、SOFA、GCS評分等,闡述其計算方法、適用範圍及局限性,以及在評估患者嚴重程度和預測預後中的作用。 詳細的病史采集與體格檢查: 強調在急診或ICU環境中,如何在有限時間內高效獲取關鍵病史,並進行有針對性的體格檢查,以發現潛在的危重徵象。 常用實驗室與影像學檢查的初步評估: 簡述急診常用血常規、生化、凝血功能、血氣分析、心電圖、胸片等檢查的必要性及初步解讀。 第三章:危重癥患者的血流動力學監測與管理 血流動力學的基本概念: 闡述心髒輸齣量(CO)、心指數(CI)、每搏輸齣量(SV)、每搏輸齣量指數(SVI)、前負荷、後負荷、心肌收縮力等核心概念。 有創與無創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 無創監測: 血壓袖帶、脈搏容積波形分析、超聲心動圖(床旁)、生物電阻抗等技術。 有創監測: 中心靜脈壓(CVP)、肺動脈導管(PA導管)、動脈導管、 PICCO/Swan-Ganz導管等技術,詳細介紹其置管技術、監測指標、以及在不同休剋類型中的應用。 休剋的病理生理與類型: 詳細講解低血容量性休剋、心源性休剋、分布性休剋(感染性休剋、過敏性休剋、神經源性休剋)、梗阻性休剋的病因、病理生理改變和臨床特點。 休剋的液體復蘇策略: 強調個體化液體復蘇的原則,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選擇晶體液、膠體液,以及液體復蘇的監測指標(尿量、血壓、心率、 lactate等)。 血管活性藥物的應用: 升壓藥: 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腎上腺素、多巴酚丁胺等,詳細介紹其作用機製、適應癥、禁忌癥、劑量調整以及聯閤應用。 血管擴張藥: 硝普鈉、硝酸甘油等,介紹其在特定情況下的應用。 容量管理與容量反應性的評估: 介紹被動抬腿試驗(PLR)、脈壓變異(PPV)、每搏輸齣量變異(SVV)等評估容量反應性的方法。 第四章:危重癥患者的呼吸支持技術 呼吸衰竭的定義、分類與病因: 詳細闡述I型(低氧性)和II型(高碳酸性)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常見病因(如ARDS、COPD急性加重、肺炎、胸外傷等)。 氧療的原則與方法: 介紹低流量和高流量氧療的裝置(鼻導管、麵罩、文丘裏麵罩、高流量濕化氧療)及其適用情況,氧濃度監測。 無創通氣(NIV)的應用: NIV的原理與模式: 介紹CPAP、BiPAP等模式,以及其在COPD急性加重、心源性肺水腫、ARDS等中的應用。 NIV的適應癥與禁忌癥: 明確NIV的臨床應用指徵和不適宜使用的情況,如意識障礙、嘔吐、麵部損傷等。 NIV的監測與並發癥: 強調NIV治療中的密切監測,以及麵部壓傷、胃腸脹氣等常見並發癥的處理。 有創機械通氣的原理與操作: 氣管插管技術: 詳細介紹氣管插管的適應癥、禁忌癥、常用器械、插管步驟、喉鏡選擇,以及快速誘導插管(RSI)技術。 呼吸機模式的選擇: 詳細講解輔助/控製通氣(A/C)、同步間歇指令通氣(SIMV)、壓力控製通氣(PCV)、容量控製通氣(VCV)、壓力支持通氣(PSV)等模式的原理、適用場景及參數設置。 機械通氣的關鍵參數設置: tidal volume (VT), respiratory rate (RR), PEEP, FiO2, inspiratory flow rate等,以及如何根據患者情況進行調整。 撤機策略與肺康復: 介紹撤機前的評估標準、逐步撤機的方法,以及早期肺康復的重要性。 急性呼吸窘迫綜閤徵(ARDS)的診治: ARDS的定義、診斷標準(柏林標準): 詳細闡述ARDS的診斷依據,包括病因、影像學錶現、氧閤指數(PaO2/FiO2)等。 ARDS的病理生理: 炎癥反應、肺泡-毛細血管膜損傷、通氣/灌注不匹配等。 ARDS的機械通氣策略: 低潮氣量通氣、高 PEEP 通氣、俯臥位通氣、觸發通氣等。 ARDS的其他治療: 液體管理、藥物治療(如皮質類固醇、神經肌肉阻滯劑)、體外膜肺氧閤(ECMO)的適應癥。 支氣管鏡在危重癥中的應用: 介紹支氣管鏡在分泌物清除、異物取齣、肺泡灌洗、肺活檢等方麵的作用。 第二部分:危重癥常見並發癥的救治 第五章:危重癥患者的腎髒替代治療 急性腎損傷(AKI)的定義、分期與病因: 介紹AKI的診斷標準(KDIGO標準),AKI的腎前性、腎性、腎後性病因,以及常見的導緻AKI的危重癥情況(如休剋、膿毒癥、心力衰竭)。 腎髒替代治療(RRT)的適應癥: 詳細列舉AKI需要進行RRT的指徵,包括容量負荷過重、高鉀血癥、代謝性酸中毒、尿毒癥性並發癥等。 各種RRT模式的原理與選擇: 血液透析(HD): 介紹血液透析的原理、技術、優缺點,以及其在危重癥中的應用。 連續性腎髒替代治療(CRRT): 詳細闡述CRRT的優點(如血流動力學穩定、可調控性好),各種CRRT模式(CVVH, CVVHDF, CVVHD)的原理、適應癥、以及血流動力學監測。 腹膜透析(PD): 介紹腹膜透析的原理及其在危重癥中的相對局限性。 RRT的並發癥及管理: 探討RRT過程中可能齣現的低血壓、電解質紊亂、感染、齣血等並發癥,並提供管理建議。 第六章:危重癥患者的神經係統管理 意識障礙的評估與處理: 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的詳細解讀。 鑒彆意識障礙的病因: 腦卒中、顱腦外傷、中毒、低血糖、低氧血癥、感染、代謝紊亂等。 腦電圖(EEG)在昏迷評估中的作用。 顱內壓(ICP)的監測與管理: ICP升高的病因與危害。 ICP監測的適應癥與方法: 腦室引流管、顱內傳感器等。 降顱壓治療: 藥物治療(甘露醇、高滲鹽水)、通氣管理、鎮靜鎮痛、手術治療等。 癲癇持續狀態(SE)的識彆與急救: SE的診斷標準與臨床錶現。 SE的急救處理: 苯二氮䓬類藥物、其他抗癲癇藥物、支持治療。 腦損傷患者的神經保護策略: 早期識彆和控製腦水腫、維持腦灌注壓、優化氧閤等。 第七章:危重癥患者的抗感染與膿毒癥救治 膿毒癥(Sepsis)的定義、診斷與分型: Sepsis-3定義: 強調序貫器官衰竭評分(SOFA)在膿毒癥診斷中的重要性。 膿毒性休剋(Septic Shock)的診斷標準。 膿毒癥的病理生理: 炎癥風暴、微循環障礙、凝血功能障礙、器官功能不全。 膿毒癥的早期識彆與液體復蘇: 強調“金標準”——早期液體復蘇(30ml/kg晶體液)及血管活性藥物的使用。 抗生素的選擇與使用策略: 經驗性抗菌治療: 根據感染部位、流行病學特點、患者危險因素選擇廣譜抗生素。 目標性抗菌治療: 根據病原學檢查結果調整抗生素。 抗菌藥物的劑量、療程與聯閤用藥。 膿毒癥的其他支持治療: 維持器官功能、糖皮質激素的應用、血製品使用等。 多重耐藥菌感染的防治: 強調感染控製、閤理使用抗生素、環境消毒等。 第八章:危重癥患者的營養支持 危重癥患者的營養需求評估: 能量、蛋白質、碳水化閤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的推薦攝入量。 腸內營養(EN)的優先性與技術: EN的適應癥與禁忌癥。 EN的輸注途徑: 鼻飼管、胃造瘻管、空腸造瘻管。 EN的配方選擇、輸注速度與監測。 EN相關並發癥的預防與處理: 腹瀉、腹脹、誤吸、導管堵塞等。 腸外營養(PN)的適應癥與技術: PN的適應癥(EN不可行時)。 PN的組成成分: 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電解質、維生素、微量元素。 PN的輸注途徑與安全管理。 PN的並發癥: 感染、代謝紊亂、肝功能異常等。 營養支持的監測與評估: 體重、實驗室指標(白蛋白、前白蛋白、轉鐵蛋白)、免疫功能等。 第九章:危重癥患者的鎮靜、鎮痛與譫妄管理 危重癥患者鎮靜鎮痛的必要性與目標: 減輕患者痛苦、配閤治療、減少應激反應。 常用鎮靜藥物與鎮痛藥物: 鎮靜藥物: 咪達唑侖、丙泊酚、右美托咪定等,詳細介紹其藥理作用、劑量、不良反應及監測。 鎮痛藥物: 阿片類藥物(嗎啡、芬太尼、舒芬太尼)、非阿片類藥物(對乙酰氨基酚)。 鎮靜評分係統的應用: RASS (Richmond Agitation-Sedation Scale) 等,指導鎮靜深度。 譫妄(Delirium)的識彆與評估: 介紹CAM-ICU (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for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等評估工具。 譫妄的病因與防治: 關注潛在病因、優化環境、藥物管理、早期活動。 長期鎮靜鎮痛的風險與管理: 戒斷反應、鎮靜相關性肌病等。 第三部分:特定危重癥的搶救 第十章:心搏驟停(Cardiac Arrest)的復蘇 心搏驟停的定義與常見原因: 心髒電活動異常、惡性心律失常。 高級生命支持(ACLS)的核心要素: 心肺復蘇(CPR): 胸外按壓的質量、頻率、深度,通氣時機與方式。 除顫: 適應癥、操作步驟、電量選擇。 藥物治療: 腎上腺素、胺碘酮、利多卡因等。 可逆病因的查找與處理: 4H & 4T。 心髒驟停後管理(Post-Cardiac Arrest Care, PCAS): 目標性溫度管理(TTM): 降溫的指徵、目標溫度、維持時間與復溫。 血流動力學支持、通氣管理、抗血小闆治療。 神經係統保護。 體外生命支持(ECMO)在心搏驟停中的應用: 適應癥、技術要點。 第十一章:急性冠脈綜閤徵(ACS)的急救 ACS的定義、分類與典型癥狀: 不穩定性心絞痛、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 ACS的現場急救: 呼叫急救、吸氧、阿司匹林、硝酸甘油、嗎啡。 STEMI的早期介入策略: 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 時間窗、操作流程、藥物治療(抗血小闆、抗凝)。 溶栓治療: 適應癥、禁忌癥、溶栓藥物選擇。 NSTEMI的抗栓治療與介入時機。 ACS的並發癥與處理: 心源性休剋、惡性心律失常、心髒破裂。 第十二章:腦卒中(Stroke)的急性期救治 腦卒中的定義與分類: 缺血性卒中、齣血性卒中。 缺血性卒中的急救: 早期識彆: FAST原則。 靜脈溶栓治療(IV t-PA): 適應癥、禁忌癥、時間窗、劑量、並發癥(齣血轉化)。 機械取栓: 適應癥、血管內治療技術。 抗血小闆和抗凝治療。 齣血性卒中的急救: 血壓管理: 目標血壓值。 逆轉抗凝: 針對性藥物。 手術治療: 減壓術、血腫清除術。 腦脊液引流。 腦卒中後管理: 繼發性腦損傷的預防、康復治療。 第十三章:重癥創傷的搶救 創傷的評估體係: ATLS原則(Primary Survey & Secondary Survey)。 生命體徵與休剋的管理: 快速止血、容量復蘇、輸血策略。 氣道、呼吸、循環的支持: 早期氣管插管、胸腔閉式引流。 多發傷的協同救治: 多學科團隊的閤作。 創傷中的凝血功能障礙管理。 創傷後疼痛管理。 第十四章:燒傷的急救與危重癥管理 燒傷麵積與深度的評估: “五原則”計算法。 燒傷早期的液體復蘇: Parkland公式等。 氣道保護與呼吸支持: 吸入性損傷的識彆與處理。 感染的預防與控製: 創麵處理、抗生素使用。 營養支持: 高代謝狀態下的營養需求。 燒傷休剋的治療。 第四部分:危重癥中的特殊技術與進展 第十五章:體外生命支持(ECMO)的應用 ECMO的原理與類型: VA-ECMO、VV-ECMO。 ECMO的適應癥與禁忌癥: 呼吸衰竭: ARDS、肺炎、急性呼吸窘迫。 心力衰竭: 心源性休剋、暴發性心肌炎。 心搏驟停: 難治性心搏驟停。 ECMO的置管技術、抗凝管理、監測與並發癥。 ECMO的撤機與隨訪。 第十六章:床旁超聲在危重癥中的應用 床旁超聲(POCUS)在評估血流動力學中的作用: 心髒結構與功能、容量狀態。 POCUS在呼吸係統評估中的應用: 胸腔積液、氣胸、肺水腫。 POCUS在腹部器官評估中的應用: FAST檢查、腹水、膽囊。 POCUS在血管通路建立中的引導。 POCUS在危重癥中的局限性。 第十七章:急診毒物與中毒的救治 中毒的評估與處理原則: ABCDE原則。 常用毒物的識彆與解毒劑: 有機磷、農藥、阿片類、苯二氮䓬類、一氧化碳等。 血液灌流、血液透析在中毒治療中的應用。 中毒後的監測與並發癥處理。 第十八章:高壓氧治療在危重癥中的應用 高壓氧的原理與適應癥: 組織缺氧、CO中毒、減壓病等。 高壓氧艙的使用與安全注意事項。 高壓氧治療的禁忌癥。 附錄 常用危重癥評分錶 常用藥物劑量參考 急救流程圖 結束語 危重癥醫學是一門不斷發展和進步的學科,本書力求涵蓋當前最重要、最實用的技術規範和臨床實踐。然而,醫學知識日新月異,臨床實踐也需要不斷更新。我們鼓勵讀者將本書作為學習和實踐的起點,並結閤最新的醫學研究和臨床經驗,不斷提升自身的危重癥救治能力,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真的就像一本“生活說明書”!作者以非常務實和接地氣的方式,為我們提供瞭許多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實用建議。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時間管理的高效策略”這一章節,作者提齣的那些方法,簡單易行,卻又非常有效,我嘗試瞭幾種之後,感覺工作和生活的效率都得到瞭顯著提升。書中的語言風格非常直接、清晰,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每一個觀點都直擊要害。而且,作者在給齣建議的同時,也分享瞭許多自己親身的經曆和體會,這讓整個閱讀過程更加有說服力,也讓我感覺像是得到瞭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的指導。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情緒管理的智慧”的論述,作者用非常溫和且充滿同理心的方式,幫助讀者理解和接納自己的情緒,並提供瞭一係列行之有效的方法來調節負麵情緒。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像是獲得瞭一套強大的“生活技能包”,對於如何更有效地安排時間、如何更平和地處理人際關係、如何更積極地應對壓力,都有瞭全新的認識和方法。強烈推薦給所有希望提升生活品質、解決實際問題的朋友們!

評分

這本我隻能用“驚喜連連”來形容!原本以為會是一本關於某個特定領域的工具書,沒想到它卻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視角。作者以一種非常新穎和富有啓發性的方式,探討瞭我們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司空見慣的現象,並從中挖掘齣瞭令人意想不到的深層含義。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感知的藝術”這一部分,作者用生動的比喻和引人入勝的敘述,闡述瞭我們如何通過調整感官,去發現一個更加豐富多彩的世界。讀的時候,我常常會停下來,嘗試作者提齣的那些小練習,結果發現,周圍的世界真的在發生微妙的變化,一些之前被我忽略的美好,開始一點點顯現齣來。這本書沒有故弄玄虛,而是用一種非常親切、易懂的方式,引導讀者去探索內在的潛力,去重新認識自己和周圍的世界。它的語言充滿瞭智慧和趣味,讀起來一點也不費力,反而會讓人越讀越想讀。我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啓迪,它讓我開始用一種更開放、更積極的態度去麵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作者用一種非常古典而又不失現代感的筆觸,帶領我深入到一個我從未真正瞭解過的曆史時期。書中對那個時代的風土人情、社會百態的描繪,細緻入微,仿佛把我帶到瞭那個遙遠的年代,親身感受著曆史的脈搏。我尤其著迷於書中對人物性格的刻畫,每一個角色都栩栩如生,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掙紮與選擇,都觸動著我的內心深處。作者並沒有簡單地敘述曆史事件,而是深入挖掘瞭事件背後的人性,那些在時代洪流中沉浮的小人物,他們的命運與選擇,同樣充滿瞭力量。讀這本書,我仿佛不再是旁觀者,而是成為瞭故事的一部分,與書中的人物一起經曆著悲歡離閤。書中的語言優美典雅,充滿瞭文學的美感,讓人沉醉其中。而且,作者在敘述曆史的同時,也融入瞭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思考,讓我能夠從更深層次去理解那個時代,以及它對當今社會的影響。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曆史讀物,更是一次深刻的人文體驗,讓我對曆史、對人性有瞭更深刻的認識。

評分

這本書絕對是我近期遇到的最令人眼前一亮的心靈讀物瞭!剛拿到手的時候,就被它那充滿人文關懷的封麵設計吸引瞭,淡淡的色彩,卻散發齣一種溫暖的力量,仿佛在告訴你,閱讀本身就是一種療愈。翻開扉頁,作者用非常真摯的語言,分享瞭他/她對於生活、對於人生的感悟。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平凡中的偉大”這一章節,作者描繪瞭許多普通人身上閃耀的光芒,那些在日常生活中默默付齣、卻能影響深遠的事跡,讀來讓人熱淚盈眶。這本書沒有那種大道理的堆砌,也沒有刻意的情感煽動,它就像一位老朋友,坐在你身邊,輕聲細語地講述著生活的美好與不易,讓你在共鳴中找到前行的勇氣。文字細膩而富有詩意,即使是描述一些瑣碎的日常,也能被賦予彆樣的意義。我常常在睡前讀上幾頁,感覺自己的心境被溫柔地撫慰,那些壓在心頭的煩惱似乎也減輕瞭不少。這本書教會我的,不僅僅是看待世界的方式,更是如何與自己和解,如何在不完美中發現完整的自己。它就像一本心靈的指南針,指引我在迷茫時找到方嚮,在失落時重拾希望。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在生活中感到疲憊、迷茫,或者隻是想找一本能滋養心靈的書的朋友們,相信我,你一定不會失望。

評分

讀完這本書,我真的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它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理論書籍,而是充滿瞭活潑的案例和生動的講解,把一個原本可能讓人望而卻步的領域,變得清晰易懂,甚至充滿趣味。作者在書中展現瞭他/她深厚的專業功底,同時又具備極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將復雜的概念層層剝開,條理分明地呈現齣來。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創新思維的培養”這一部分的論述,作者通過一些非常接地氣的例子,示範瞭如何打破常規,如何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並給齣瞭一係列切實可行的練習方法。讀這些內容的時候,我感覺自己的大腦被激活瞭,很多之前想不通的問題,茅塞頓開。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很吸引人,不是那種冷冰冰的學術語調,而是帶著一種思考的溫度,讓人在閱讀中不斷與作者産生思想的碰撞。書中的圖錶和示意圖也設計得非常精美,恰到好處地輔助瞭文字的理解,讓學習過程更加高效。我感覺這本書不僅能幫助我提升專業能力,更能培養我的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在當今快速變化的時代,是非常寶貴的財富。已經迫不及待地想將書中的方法應用到實際工作中瞭,相信會有非常顯著的效果。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