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睏難的人如何選擇》為什麼我們那麼努力卻總過不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但努力瞭就一定會有好的結果嗎?不見得。有時候,選擇比任何努力都重要。
選擇是一種能力,人生路上,關鍵是要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本書主要講解一個人如何結閤自身素質和條件、興趣和特長,去選擇和定位自己的人生目標,走齣一條適閤自己的人生之路,並從中收獲喜悅和幸福。
李曉玉,女,生於80年代末,祖籍河南,新聞學碩士,青年作傢。主要作品有:《大學生突圍》 《樸槿惠給女人的忠告》 《花兒與少年》 《高難度對話》等。
第一章放對自己的位置,你將得到不一樣的成果
你的人生由你決定:個性與自我呈現/2
定位直接決定你的方嚮/6
認清自己:選擇就是準確定位/11
不做比較,隻走自己的路/15
適閤你的角色隻有一個/18
你看重什麼,什麼就有價值/22
第二章製訂好你想要的目標,其實選擇隻有一個
你究竟想實現什麼:製訂正確的目標/28
專注很關鍵:改善我們的自然注意力/33
不妨現在就養成製訂計劃的習慣/37
長期計劃與短期計劃/40
請首先確定你能做好的事/44
閤理又明確的職業規劃/47
啓動環境:當心偶然事件的力量/51
打破自動駕駛模式,正念的提升最重要/55
第三章剋服選擇的障礙,取決於你的情緒
影響選擇的心理因素/58
內在情緒所産生的優柔寡斷/61
意識與快樂的層次/65
平衡和管理情緒的方法/68
不肯接納與拒絕選擇/71
清除選擇的最後一個障礙/74
第四章把對錯握在手中,推導你想要的結果
後悔:下拉的力量/78
哪些人容易後悔/82
決定後的後悔行為錶現/86
偏見與不習慣/90
推理齣來的最終結果/94
麵對結果,要有及時結束的勇氣/98
賭一賭的選擇心理/102
第五章與其在理性和感性間搖擺,不如一分鍾決定
不能破壞的遊戲規則/108
建立決策的流程/112
實現目標的良好思維/115
理性與情感的體現/119
逆嚮思維的啓示/122
不斷提升自我價值/125
第六章你的大腦裏,邏輯魔力還在嗎?
邏輯與決策力/130
獲取足夠的信息/133
邏輯的種類:不同情況的選擇/137
用假設來檢驗錯誤/141
建立準確判斷的意識/144
批判性思考所産生的選擇/148
在可認識的範圍內選擇/151
第七章你是一個繁雜者,還是一個極簡主義者?
選擇與幸福:選擇的增加是好還是壞/156
選擇意味著推動另一種可能/160
在希望與預期中做減法/163
選擇的相對性/166
復雜的事情試著簡單做/170
比較之後的主觀性選擇/174
第八章隻有自己知道,如何在失敗中穿越逆境
“一路走到底”的後果/180
自由的束縛與旁觀者思維/183
走得最遠的人,常是願意去冒險的人/186
經不住挫摺,成不瞭強者/190
捨不得自然得不到/194
失去的不要計較,要總結/199
第九章你的每一段經驗,都是真實的自我迴饋
對事情的成本和難度有著清醒的認識/204
情緒的掌控與管理/207
經驗法則:被忽略的選擇力/211
選擇,給自己定位/215
有時隻能依靠經驗/218
超越常規的決定/221
遇到睏難的本能反應/225
第十章卸下你的固執,纔是為自己減負
不必要求自己太完美/230
讓不完美成為人生常態/233
彆掉入誘惑的陷阱/237
用美好的期盼加大幸福的內存/241
隻需使用80%的精力/245
彆忽略“查漏補缺”的過程/249
每個人都想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並以此作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奮鬥。但努力過後就一定會有一個好的結果嗎?不見得。有時候,選擇比任何努力都重要。
人生的道路總會有許多崎嶇和坎坷,人的一生總是會遇到無數個十字路口,有時還會走進死鬍同。因此,生活逼著我們做齣選擇,要麼走這條路,要麼走那條路,要麼退齣死鬍同另尋他路。
選擇,對於我們來講特彆重要,可惜等好多人明白這個道理時,已經太遲瞭。人生路上,關鍵是要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每個人都要結閤自身素質、條件、興趣和特長,去選擇自己的人生目標,走齣一條適閤自己的人生之路。
有三個來自不同國傢的人被關進監獄,監獄長說你們要在這裏過上三年的牢獄生活,為瞭防止你們有情緒,我可以滿足每人一個要求,現在開始選吧!愛抽雪茄的美國人要瞭三箱雪茄;天生浪漫的法國人,要瞭一位女郎相伴;滿腦子生意經的猶太人要瞭部能與外界溝通的電話。
三年轉眼過去瞭,嘴裏鼻孔裏塞滿瞭雪茄的美國人第一個衝齣來大聲喊:“火,快給我火!”原來他沒有點燃雪茄的火;法國人抱著一個孩子,牽著大肚子女郎走瞭齣來;猶太人意氣風發地齣來瞭,他感激地對監獄長說:“為瞭錶示感謝,你讓我與外界聯係,我送你一輛勞斯萊斯!這三年來我的生意不但沒有停止,反而增長瞭。”
這個看似荒誕的故事,留給我們的卻是深刻的人生道理:選擇決定生活的質量!因此,要想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請趕緊做齣選擇吧。很多人的成功或失敗,並不取決於他做事的方法,方法固然很重要,但真正決定成敗的恰恰是他的選擇。
成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一種選擇,你選擇瞭奮鬥和堅持就是選擇瞭成功,而不做這個選擇便是選擇瞭失敗,所以失敗和成功一樣也是一種選擇。
選擇是一種能力。人生不過是一連串選擇的過程,從你早上起來要穿哪一套衣服開始,你就開始在選擇瞭……
一個選擇對瞭,又一個選擇對瞭,到最後便産生瞭成功的結果;一個選擇錯瞭,又一個選擇錯瞭,到最後便産生瞭失敗的結果。若想要有一個成功的人生,想要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或者說想要實現夢想,我們必須降低錯誤選擇的概率,減少做錯選擇的風險。
那麼如何纔能做齣正確的選擇,避免錯誤的選擇,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呢?
下麵這個小故事也許能讓我們看齣端倪:
有一位老神仙的工作就是每天尋訪度化。有一天,看見一對老夫妻愁眉不展地賣水。老神仙問他們日子過得好嗎?老夫妻說:“過這麼多年,我們一直都沒過上想要的日子,一直擺脫不瞭貧睏。真是苦死瞭!”
老神仙問:“你們希望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呢?”老夫妻異口同聲地說:“如果我們賣的不是水,而是酒就好瞭!”
老神仙說:“這很容易辦到啊,原來你們想要的生活這樣簡單。在你們傢後麵有塊大石頭,石頭上有三個泉眼。可惜的是泉眼被土堵上瞭。你們隻要把土都清理齣來,就會流齣酒來。你們每次不能多接,把這個葫蘆裝滿就可以瞭。”老神仙說著,從後背拿齣一個大葫蘆交給老夫妻。
老夫妻迴傢之後,清理瞭石頭眼裏的土,果然從泉眼裏流齣酒來。他們裝滿葫蘆就迴去賣酒,一大葫蘆酒剛好能賣一天。
他們日子過得漸漸好起來,不知不覺一年過去瞭。老神仙又來迴訪,看看老夫妻過得幸福不幸福,他問老夫妻:“現在的日子是你們一直想要的嗎?”老夫妻說:“嗯,日子過得還不錯。要是有酒糟能喂豬就更好瞭。”
老神仙聞言,不禁搖頭嘆息,念齣一絕:“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清水當酒賣,還嫌沒有糟。”說完飄飄然不見瞭。
這個傳說告誡我們,要懂得知足,取捨有道,不然,到最後隻能苦自己,永遠過不上想要的生活。可是,在現實的生活中,因為誘惑太多,所以知足總是很難。活著很纍,麵對各種各樣的選擇,萌發各種各樣的欲望,總是在得到時欣喜,獲得短暫的滿足,之後被更大的選擇誘惑時,又開始對現在的生活不滿意,沉浸在無盡的煩惱中。但是,沒有欲望的人生也是不完美的,正如米蘭·昆德拉所說:“欲望是一種美!” 成功的原動力就是要保持適當的欲望。把握好這個度,就會過上想要的生活。
僅僅保持適當的欲望還不行,還要對我們的需求進行分類。當很想要的某些物品齣現的時候,首先要有理智的頭腦,把這些物品分為“身外物”“必需品”。可以盡力爭取必需品,而身外物不宜擁有太多,要學會享受剋製欲望的自控感。有些人非常想要自己很難購買的奢侈品,為瞭這個身外物,寜願餓肚子,也要得到,弄得自己狼狽不堪,生活質量下降。還有些人麵對琳琅滿目的物品,什麼都想要,挪不動腳步。有的人麵對眼花繚亂的選擇,首先在心中盤算,我急切需要的是哪些?不管有多少誘惑,隻選擇自己需要的,隻有這樣,當麵對選擇的誘惑時,纔能享受生活的樂趣,滿足擁有的快樂!
好吧!現在請你打開這本書,我們一起去瞭解無所不在的選擇的重要性,看看書中那些成功者們,在為瞭讓自己過上想要的生活時是如何取捨和選擇的吧!
作為一名時常被“選擇睏難癥”睏擾的普通人,我每天都在與各種大大小小的抉擇搏鬥。從最簡單的“穿什麼衣服”到更復雜的“職業規劃”,我總是在反復權衡、搖擺不定,最終可能因為耗盡心力而草草瞭事,或是陷入深深的懊悔。這本書的題目,簡直就像是直接說中瞭我的心事。我期待它能夠為我揭示,那些“選擇睏難”的根源究竟在哪裏?是因為我太在意彆人的看法,還是內心深處對“完美”有著不切實際的追求?我希望能從書中找到一些能夠幫助我“簡化”思考過程的方法,比如如何設定優先級,如何快速評估風險和收益,以及如何在不確定性麵前保持冷靜。我尤其好奇,書中是否會分享一些真實的案例,展示不同類型的人如何剋服自己的選擇障礙,最終實現人生的突破。我渴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的一位“引路人”,幫助我擺脫糾結的泥潭,學會以更輕鬆、更自信的態度去麵對生活中的每一次選擇。
評分拿到這本書時,我心裏是竊喜的,畢竟“選擇睏難”這個標簽,可以說是我生命中揮之不去的一個縮影。翻開扉頁,撲麵而來的不是冰冷的理論,而是那種熟悉的、帶著點自嘲卻又渴望被理解的語調,瞬間就拉近瞭距離。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究竟是如何洞察我們這種“糾結星人”的內心世界的。我尤其期待的是,書中是否會提及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午餐是吃麵還是吃飯,看電影是選喜劇還是懸疑,這些日常到不能再日常的選擇,卻常常能讓我的大腦陷入無限循環,最終可能因為耗時過久而錯失良機。書中是否會提供一些“繞過”糾結的捷徑?還是會讓我們更深入地理解“為什麼”我們會如此難以抉擇?我猜想,作者或許會從心理學、行為經濟學,甚至是哲學層麵去剖析,但我更希望看到的是那些 relatable 的故事和鮮活的案例,讓我仿佛看到曾經的自己,然後從中找到共鳴,進而獲得某種啓示。這本書的名字本身就極具吸引力,它精準地捕捉到瞭現代社會中普遍存在的一個痛點,所以我對它寄予瞭厚望,希望它能成為我走齣“選擇迷宮”的一盞明燈。
評分作為一個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裏,每天都要麵對海量選擇的人,我時常感到一種無力感。無論是購物、學習、還是人際交往,似乎總有無數條路徑在眼前晃動,而我卻常常因為無法判斷哪條路最“好”,而原地踏步。這本書的名字,就像是為我量身定做的一樣,讓我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打破那些“雞湯式”的空泛論調,而是能夠帶來一些更具深度和實操性的見解。我特彆關注的是,書中是否會探討“延遲滿足”與“即時滿足”在選擇中的博弈,以及如何平衡短期利益和長期目標。同時,我也想知道,這本書是否會涉及到“信息過載”對決策的影響,以及如何在紛繁復雜的信息中,快速篩選齣真正有價值的部分。我期待它能教會我一種“減法”的智慧,如何過濾掉不必要的乾擾,將注意力聚焦在核心要素上,從而做齣更明智、更符閤自身需求的決定。
評分我一直深信,每一個看似微小的選擇,都在悄悄塑造著我們的人生軌跡。然而,我卻常常在關鍵時刻,被一種莫名的恐懼所籠罩,那就是“怕選錯”。這種恐懼,如同一個隱形的枷鎖,讓我寸步難行,錯失瞭無數可能的美好。這本書的齣現,如同在我漆黑的內心世界裏,點燃瞭一盞探尋的燈火。我非常渴望能夠從書中找到一些能夠“解剖”選擇的工具,理解那些導緻我猶豫不決的深層原因。我尤其想知道,書中是否會提供一些關於“機會成本”的更直觀的理解方式,讓我們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每一個選擇背後所放棄的其他可能性。同時,我也期盼著,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建立一種更加積極的心態,不再將選擇視為一種負擔,而是將其看作是探索未知、實現自我成長的契機。我期待它能賦予我勇氣,讓我能夠勇敢地跳齣舒適圈,擁抱那些未知的、卻可能帶來驚喜的未來。
評分我一直覺得,這個世界上最難的不是做齣選擇,而是“如何”做齣選擇。每次麵對人生的岔路口,或者僅僅是日常的瑣碎決策,我都會陷入一種無形的“沼澤”,越是掙紮,越是難以自拔。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給瞭我一個可能性的答案。我渴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停留在“陳述問題”的層麵,而是能夠提供切實可行、並且具有普適性的方法論。我想知道,那些看起來果斷、從容做齣決策的人,他們究竟是依靠什麼內在的機製?書中是否會教我們如何識彆和規避那些“看起來很好,但實際上並不適閤自己”的選項?我尤其好奇,書中會不會討論那些“後悔”的情緒,以及如何與它和平共處。畢竟,即使做齣瞭選擇,事後的反思和對未選擇項的“如果”的幻想,常常是導緻新一輪糾結的源頭。我期望這本書能提供一套係統性的框架,幫助我理解選擇背後的邏輯,並學會如何在這種復雜的決策過程中,保持清醒和理性,最終能夠更加自信地邁齣下一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